逻辑象棋在象棋计算中的作用

【象棋逻辑】小谈象棋逻辑问题 之 矛与盾
▲点击关注,唯一 【象棋】官方认证公众号
最新象棋资讯 最全象棋技巧
一、矛与盾 棋手的对弈,较量的是对盘面的理解、对子力的调度、对结果的预期,因此,逻辑推理在较量的过程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是两个关于棋手逻辑推理能力高低的问题: 1、一个棋手逻辑推理能力高,是否就可以代表他的棋力高? 答“是”的人多,他们说,下棋就是要讲道理,只要推算准确就立于不败之地,套路是永远打不过散手的。 2、一个棋手逻辑推理能力低,是否就可以代表他的棋力低? 答“否”的人多,他们说,笨些没关系,只要勤背书、把所有变化背熟,就是碰到特大也不怕! 两个问题的回答看来都不错,都没有逻辑谬误。 因为,“推算准确”和“把所有变化背熟”分别是以上两个回答的先决条件,而由这两个先决条件所引起的推论是一致的,那就是“不败”和“不怕”。 但是,当我们把两个问题和两个回答联系起来的时候,就出现了矛盾: 既然第一个问题回答“是”是正确的,那么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应该也是“是”才对!既然第二个问题可以答“否”,那么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应该也可以答“否”。难道说,棋手的棋力高低与逻辑推理能力高低无关? 原来,是他们的先决条件有问题。 当今棋坛,试问有谁能够“推算准确”或者“把所有变化背熟”呢?如果真能这样的话,就变成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而象棋的魅力,恰恰就在于永远没有人能够“推算准确”或者“把所有变化背熟”! 象棋的所有问题,都存在于变化之中。
回复“路边摊残局讲解”,“象棋组杀绝技”也会得到相应视频讲解。
如果棋友们想看有关象棋开局,中局,残局的讲解视频,可在后台回复“象棋开局”“象棋中局”“象棋残局”即可收到相应视频。
如图所示:
关注后 可进入象棋论坛
象棋棋手、象棋爱好者、象棋大师。。。
全都在这里互动交流!
订 阅 象棋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图 中 二 维 码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被高估的象棋计算力----赵鑫鑫
被高估的象棋计算力
前天在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游玩,中午与吕钦许银川等前辈吃饭。期间,吕钦老师突然说起‘赵鑫鑫的博客写的不错’云云,此语一出,使我大受鼓舞,险些痛哭流涕。我为自己写的东西还不至于误人子弟感到庆幸。事实上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我的心里是十分忐忑的,深怕由于自己的一些浅见而影响了大家对于象棋真理的探索。但是我想不管写的好不好,只要能让看的人能够意识到并且思考之,然后激发出那种对真理的探索精神,那对于象棋理论的深入也是一种贡献吧。每想至此,心中倒也坦然
上篇文中受到的质疑,我觉得是十分正常的。因为在传统的思维里,‘棋总是想出来的’。我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只是在最近学习了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让我对此有所改变。为了更好的阐述这个问题,我想举一个数学的例子。
我们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比如应用题,第一步当然是要看清问题,然后分析他的问题所在。紧接着我们要做什么呢?是计算吗?我认为不是的,难道我们随便抓几个数据组合一下就能够计算的吗?我想我们首先要想出一个公式,然后依据公式套入数据然后计算,直到算出最后的结果。于是问题就来了,这个公式是我们通过计算而得的吗?显然不是的,公式是数学家们通过研究总结的,而我们只是单纯的学习,然后拿来主义。换句话来说,我们之所以能够想出这个公式,完全是由于过去有这个‘经验’。试想一下,如果过去没有学过,我们是没有可能想出这个公式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说公式是想出来的呢?其实就是因为我们不是在想,而是在引导。我们不断的分析然后引导我们的潜意识去回忆相关的经验,然后会有一个或是多个公式跳出来供你选择,这是潜意识的工作模式,是一种跳跃性的。
显意识则不同,是逻辑性的。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计算。依据公式,一步步推演,直至算出最后的结果。
如果现在我说下象棋是两种意识合作的结果,相信没有人会反对,关键就在于这两者孰轻孰重?
很多棋迷朋友见到我,经常会问一个问题:你每步棋究竟可以算几步?’这经常会把我难倒,因为我没想过这个问题,但是被问的多了,我也变得狡猾了一些‘看情况吧,简单的局面多算,复杂的局面少算’。等于没有回答嘛!但是请原谅我吧,我不能跟人家胡荣华老师比啊。‘每步棋只想一步’这就是胡老师的回答。所以他是一代宗师,我不是,道理就在于此。
在这个问题中,其实体现的就是一个问题,很多人仅仅单纯的以为象棋就是计算,这肯定是不对的,并且在我看来,计算力在整个体系当中的比重,是远远小于以往我们对其的认知的。
下棋跟做数学题是类似的,每个回合,对手都在给我出题,而我之前讲的分析局面,与做题的机理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结果。
做题的时候,我们分析完后第一个跳出来的是公式,然后依据公式进行计算。
下棋的时候,我们分析完后第一个跳出来的是招法,然后依据招法往下推演。
在某种意义上,这两者是完全相同的。但是结果不同,做题,我们需要的是最后的结果,而下棋,我们需要的之前跳出来的招法,就象是做题时的公式,当然,其实也有很多题是只需要写出公式即可的,这样就跟下棋更加相似了。
这样一来,下棋过程当中,计算的定义就十分清楚了:它不是一个寻求结果的过程,而是一个验证结果的过程。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讲,我们可能完全不需要计算,前提是我们以往积累的经验百分之一百准确,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假设。但是的确有一些情况是如此的,比如我们在下布局定式或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局面时,我们可能连算都不用算。
但计算也绝对不是一文不名的,他的作用就是保证你尽可能的少犯错误。因为人的经验只在理论上存在绝对正确的可能,如果有人说‘我下棋的第一感都是很准的’,这也许是天生的自大狂,也可能是精神病院患者。况且即使你的第一感绝对准确,也会受到一些外在的干扰,变得有所偏差。比如情绪或是环境的影响,这个时候就需要计算力这个护航使者来帮忙。在以往的对局中,我经常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胡思乱想,这可能与我崇尚自由有关,但是通过计算,会发现这是完全不成立的。而对局中常见的随手棋,就是过于相信自己的结果。
我想这就是胡老师说‘只想一步’的原因吧,无论我们想的再多,你也只能下一步棋。
文章的最后,我想回答一位朋友的问题,问怎么才能够超水平发挥?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我能够给出一个好的办法,可能很多人会很高兴,但是我没有。继续套用胡老师的话‘水平是没法超的,只能尽可能排除干扰,尽可能完全的发挥水平’,你以往没有这招棋的经验,你就不可能下出这招棋来。我咋一看有些道理,但好像也有问题。虚竹同志完全不懂围棋,却破了珍珑棋局,这又作何解释呢?
姑且笑之吧。。。
转自赵鑫鑫的博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逻辑推理题
我的图书馆
逻辑推理题
按Esc退出全屏模式2 贡献值71K 大小&
发表评论:
馆藏&12904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