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样游戏来激发幼儿主动性的主动性

在情景性体育游戏中,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点击数:776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运动强调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积累运动的经验,体验运动乐趣:强调幼儿体质的增强和综合运动能力的培养。”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对运动课程中关于“在情景性的体育游戏中,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实践,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 一、创设“游戏情景”,激发主动活动& &&&&情景性体育游戏——是指幼儿在有情景的环境创设下开展的运动性游戏。在我们组织体育游戏时,非常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景,来提高幼儿运动兴趣。因为情景游戏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它可以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让幼儿主动的活动。比如“开汽车”的体育游戏。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手里拿着圈也不知道怎样玩,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参与和引导。老师可以设置情景,如:停车场,停车位和汽车的标记,让孩子在活动中,自己观察发现,老师边参与边征求孩子的意见,“这个圈可以当成什么呀?”开始只有个别的孩子说:“这是方向盘,我来当司机开汽车。”“那么,开汽车要注意什么呢?”“要看红绿灯的。”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说开了,有的说“开汽车时要一个一个排好队,不能开快车,要撞到别人的”等等。这样一讨论,孩子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知道了圈圈可以当方向盘,开汽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 &&&&在活动中为了提高孩子游戏的积极性,老师也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会儿是司机,和小朋友一起开汽车,一会儿又是交通***,控制红绿灯,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了快乐。这时老师再次设定游戏规则,一个司机带一个乘客,接着是一个司机带二个乘客,最后是一个司机带三个乘客,在这样的游戏氛围中,孩子们主动的选择同伴,进行合作游戏,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发展了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因此,在小班开展情景性的游戏,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让幼儿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而中班的孩子,有了一些生活的经验,对红绿灯的运用比较熟悉了,这时老师就可以适当提供简单的交通指示牌,让他们主动地去发现指示牌,尝试看到这些指示牌应该怎样开车,哪里是停车场的标志,孩子们会凭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讨论,来学习,来运用,有时还会请出老师来协助他们解决困难,在与老师共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得出***,幼儿的主动性在活动中充分的发挥了。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感受运动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幼儿自主活动的能力。这样的活动在大班的孩子中开展就可以更加丰富了。孩子不仅知道了开车要看清红绿灯,还懂得了要看交通指示牌,老师还为游戏增设了人行横道线,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汽车开到人行横道线时要怎样才能不碰到行人,最后,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出,要放慢速度,或者停车让行人先走。个别的孩子还当起了“小小交通***”,像摸像样的用各种手势指挥起交通了,这也是孩子生活经验的体现。使幼儿在游戏中懂得了要遵守交通规则、交通***的工作很辛苦,对***的劳动的认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这是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结果。 &&&&创设形象、有趣的角***节,教师应以自身的语言、行为不断地去感染他们。如:幼儿对平衡区里的“踩树桩”失去了兴趣,我就引导幼儿:“我们是少林寺的小和尚。我们挑些水去给山上的小树浇水,好吗?”幼儿纷纷“响应”。拎着小桶,佯装“舀水”,走过“台阶”(树桩),给“山上”(小山坡)上的小树浇水。在“小和尚浇水”的有趣情节中,幼儿练习了平衡的技能。又如,投掷区“打败怪兽”“给图形宝宝喂食”,钻爬攀滚区“大战毛毛虫”等情节的创设。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我适宜地以角***节刺激。幼儿从简单的游戏中找到了活动的乐趣。兴趣越来越浓,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越来越高了。& &&&&&&这样的情景性体育游戏,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而且使他们的认知、社会性情感、思维的灵敏性、主动性都得到了发展。这些发展都来源于一句话:情景游戏激发幼儿的活动主动性,让孩子自己来决定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 二、利用“一物多玩”,激发创造能力& &&&&幼儿创造性学习的核心内容是激发想象,发展思维。幼儿体育活动中的“一物多玩”形式,是一种非常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性学习的途径。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常提供给幼儿一种玩物后,便不断地启发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玩出自己的创意,这是一种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获得新的认识,又不断进行新的探索的连续性的有效途径。比如用报纸团成团,在外面套上保鲜袋或网袋,做成纸球。我们就可以开展“我是小姚明”——打篮球;“小小足球队员”——踢足球,“我是英雄奥特幔”——打怪兽等活动。用挂历纸做成纸棍,我们的游戏“孙悟空来了”——幼儿可以用来当金箍棒玩;“小动物回家”——放在地上摆成一排一排的或排成曲线,幼儿练习跳跃的各种方法等。各种大小不同的圈也可以玩出多种方法,“我是小司机”——当方向盘使用;“乘上我的小火车”——套在一个一个孩子身体中间当作车厢;“许多小鱼游来了”——当作鱼网,来抓小鱼等等。在游戏中,教师还善于观察引导孩子,启发幼儿去找新的玩法,鼓励他们在活动中大胆尝试、练习,充分调动孩子探索的欲望,还比如,孩子们和老师一起用净水桶、皮鞋盒做成小拖车,用老师为他们提供的塑料软管围成小山洞,用饼干筒作为树桩,用许多的牛奶盒搭城堡等等。孩子们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想出了更多玩的方法,孩子们潜在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挥和提高,渐渐地孩子们养成了在玩中求异的习惯。可见为幼儿提供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一物多玩”器械,非常重要。& 三、提供“趣味材料”,激发表现力& &&&&在运动中,有趣的材料会引发幼儿的热情和积极性。如:在“走跑区”中,我给幼儿创设了用纸盒(纸板箱)装扮成的漂亮小车。颜色鲜艳的小车吸引了较多的孩子,他们推着“彩车”,模仿***的动作,在小山坡上、草地上自由地走跑。“钻爬区”里用泡沫板制成的“动物脚掌”,形态可爱,幼儿套着“动物脚掌”在草地上爱怎样爬就怎样爬。孩子被材料吸引了,活动的积极性也就越来越高了。因此,我们根据幼儿园的环境,因地制宜地把各种不同的场地创设成不同的运动区域,投放不同的材料,让幼儿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中充分地自由结伴、自选内容、自主活动的体育活动形式。& 四、丰富“角色语言”,激发活动兴趣& &&&&小班孩子能接受的角色语言,老师适时介入指导很重要。小班孩子天真、可爱。如果用命令式或较直接的言语指导,他们往往难以接受。我就把各种各样的活动器材进行拟人化,如:皮球宝宝,米袋宝宝等。幼儿感到自然亲切,也就乐意去尝试。活动中,幼儿也更乐意接受形象,有趣的角色性语言。如在“钻”的区域中,我在网上穿了许多小动物串铃。幼儿被吸引住了,纷纷去尝试,自由地钻来钻去,小铃发出“叮叮”响。我提醒他们不要让小铃发出声音,头要放低,慢慢地钻过去,可是幼儿不置理睬。这时就需要“语言艺术”了。“哎呦,这些都是炸弹啊!碰到了会爆炸,怎么办呢?”“怎样钻过去炸弹才不会爆炸呢?”于是,幼儿纷纷扮演起了解放军,小心翼翼地弯下腰、低下头,钻的技能也就学会了。& &&&&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想、玩中乐,满足了孩子的好动、好学、好摸仿、好想象的欲望,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儿童就是在游戏中成长的,情景性的体育游戏最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及发展的需要,儿童通过体育游戏获得快乐,也在体育游戏中增长知识和经验,在体育游戏中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幼儿根据自身的兴趣及能力,自由地对区域进行选择,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促进身体动作协调发展和运动技能不断增强,自主性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在体育活动浓厚的运动氛围中,更能激发幼儿的运动激情,培养其勇气、耐力、意志力以及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对幼儿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共1页& 【发表评论】【】
文章录入:张后孚 责任编辑:张后孚 相关文章 主题词:&&
上海普惠英才进修学校地址:浦东新区商城路1986号二楼&&&& ***:021-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号当前在线人数:243;累计访问人数:970990幼小衔接要注意哪些事情 积极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导读]幼儿园和小学是分属两个学段的教育机构,儿童从幼儿园那种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模式转向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形式的学习模式,很难一下子适应。那么,幼小衔接要注意哪些事情呢?我们要……
  幼儿园和小学是分属两个学段的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诸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儿童从幼儿园那种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模式转向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形式的学习模式,很难一下子适应。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幼儿教育发展出现的共性之一就是幼小衔接和幼儿园为小学做准备得到高度重视。在我国,幼小衔接研究起步较晚,至今,许多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儿童入学不适应现象。青岛市市南区自1997年开始在部分幼儿园、小学尝试幼小衔接工作,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
  过去,我区许多幼儿园未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这一高度认识幼小衔接问题,认为幼小衔接工作无非是参观小学,学做一天小学生,收拾书包比赛等具体活动,致使许多孩子出现未入学盼入学,上了学不愿学等不适应问题。我区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教师的观念转变了,认为,幼小衔接工作,是促进儿童顺利地实现从学前期向学龄期自身发展特点的交替、转化、升华的发展过程,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所以应从幼儿一入园开始,培养其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幼儿稳定的情绪,对活动的态度以及各种行为习惯,使幼儿逐步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是为小学打基础,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基。
  二、在幼儿园开展社会适应性教育
  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对幼小衔接问题进行了长达四年的研究后认为,儿童入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习适应性困难和社会适应性困难两个方面。多年来,我区传统的幼儿园正规教育更多的是为幼儿入学做心理准备,&要当小学生&的愿望每个孩子都有,但是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明显不足,突出的表现是&会说不会做&,执行规则的能力、执行任务的能力、自理能力、主动性较差。
  为了解决幼儿社会性适应困难,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性适应教育活动。幼儿园里,气象日志、气象统计表,那些形象直观的气温变化曲线是孩子们每天劳动的成果,每天,谁来的最早,谁就把它填好,完全是孩子的自觉行为。小朋友们还轮流担当值日生,点数毛巾、清点人数、帮老师分餐具和玩具、报告午晚饭、检查桌面是否干净整齐等,活动中孩子的责任感和任务意识得到培养。为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学会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教师面对幼儿同伴之间发生矛盾时的求助与告状行为,以不拒绝也不直接参与代替的方式,引导儿童学会想办法:&你在家里是不是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现在,你就是家里的小主人,相信你,一定会自己解决好这个问题)&教师把权利和责任交给孩子,让儿童动脑解决,教师则注意事态发展,必要时引导帮助。
  在其他集体教育活动中明确提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要求,如,在音乐、体育课上,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在语言、美术、计算机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主动性。为了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各科教学中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让孩子们体验合作的愉快。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随机渗透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培养,如散步前交代观察任务,上下楼梯提出规则要求,进餐、睡眠时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幼儿园还召开家长会,要求家长明确对幼儿进行社会性适应教育的意义,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并要求家长做到适当放手,随时提醒,以表扬鼓励为主等。
  三、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尊重幼儿,在日常的教育、生活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平等、民主的方式对待幼儿,并使幼儿学会主动地与教师交往。如,教师主动礼貌地向幼儿请求帮助,对幼儿的帮助给以真诚的感谢:教师对幼儿主动的探索活动给予积极关注,并提供建议性、启发性的引导,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幼儿活动的指导,尽量减少否定性评价,多些肯定性的引导,帮助幼儿获得自信,减少对教师的依赖等等。孩子们喜欢老师了,常常主动地将家里的事情告诉老师,愿意帮老师做事,体现了可贵的主动性。
  (2)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儿童***、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调查中发现,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能大胆参与活动、不愿与新朋友交往、怀念幼儿园生活等,其主要原因是孩子对自己缺乏自信心,由于缺乏自信,新入学的幼儿常常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当紧张情绪不能及时消除时,孩子就会产生退缩或攻击性行为以及孤僻、妒忌等偏差。因此,我区幼儿园注重积极为幼儿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让每个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特长和优势,最大限度地显示自己的价值,逐步树立自信。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向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任务和要求,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跳一跳,够得着&,经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从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教师给每个幼儿记&成功卡&。教师随机观察,将幼儿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事件记载下来,定期在集体面前宣布,每月给家长看一次,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3)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进行正面的、积极地评价
  幼儿常常会因主动做事而犯错误。例如,有位老师发现一幼儿将自己组的蒜苗拔高了一截,即&揠苗助长&,教师问及原因,该幼儿说希望自己小组的蒜苗能长高一些,老师肯定了幼儿的行为动机是好的,同时,他指出行为的后果不好,这样做,既保护了孩子的主动性、自尊心,又指导了幼儿怎样对待输赢。
  四、培养一年级学生对学校、对学习的兴趣
  1.幼儿园与小学开展交流活动
  儿童身心发展是个不断矛盾统一、完善变化的过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在发展过程中,相邻的阶段既有不同质的特点,又是互相联系逐步过渡的。我们组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相互听课、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探讨缩小差异的办法。例如,一年级的教师到幼儿园大班听语言、计算、美术、音乐、体育、游戏等课程,了解大班的教学内容、方法、原则及孩子的表现,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力求生动、活泼,培养学生动眼观察、动口说、动脑想、动手操作的能力,充分体现一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同时,幼儿园组织幼儿熟悉小学生的生活制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激发幼儿向往小学、当小学生的愿望。如,定期与小学联谊,到小学与哥哥、姐姐同上课、游戏、做操;组织&我向哥哥、姐姐学什么&谈话活动;请一年级的小学生到幼儿园介绍入学后的感受和变化等。
  2.创设充满童趣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的教室布置生动活泼,深受幼儿的欢迎。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小学整齐划一的教室很生疏,从而产生了对学校的畏惧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此,学校大胆地对一年级的教室进行改装,把教室装扮得更贴近孩子的生活。教室的墙壁不再是过去统一呆板的白色,而是依照孩子们的喜好变成了橘红、浅蓝等色调,并画上孩子们喜爱的图案;教室里有种植着各种小花草的自然角、科技角、图书角;黑板前的教师讲桌也一改&高高在上&的老样子,变成一个平面低矮的半圆形,高矮与学生的课桌一样,一年级的学生上课时和教师讨论、交流起来更有亲切感了,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有的学校还将校园里的评比栏上的&优&、&良&、&及格&、&不及格&等评语改为笑脸、无表情脸和哭脸,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使枯燥生硬的评比变得生动有趣,易于孩子接受,生动形象地激励学生力争上游。许多学校为了增加孩子的自信,在校园里和墙壁上工整地写上&我长大了&、&我能行&、&相信我&等提示语。这些环境的变化,减轻了儿童刚入学的心理压力,消除了儿童的疲劳、精力不集中、自信心降低、害怕上学等不良现象。
  3.将游戏、表演、绘画引入一年级的课堂
  幼儿园的教学任务也比较轻松,一般授课时间为10~15分钟,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为主。小学的儿童则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学习成为儿童对社会承担的义务。这样的客观存在造成了儿童入学后的不适应,上课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也容易转变。针对这一特点,在音、体、美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改变了以往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安排学生不同形式的座次,有围坐式、小组讨论式、半圆式、自由式等,既提供了与人交往的机会,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自然、科技、劳动等学科,把游戏、动手操作、观察等方法引进课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自制玩具、用具,栽培饲养,野外实地观察大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鸟、虫,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以书本为主的偏重知识灌输的单调的授课方式,这就与幼儿园一贯的教学方法即以游戏和活动为中心的方式十分吻合,大大减少了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不适应。
  在低年级设计了游戏性、表演性、绘画性作业。教师从一年级的孩子喜欢儿歌入手,除了采用传统儿歌引导儿童学习拼音字母的音、形外,还启发儿童自己动脑、动口编儿歌。例如,区别b、d、p、q四个字母,学生编出了儿歌:&肚子朝右bbb,肚子朝左ddd&&圆脸朝右ppp,圆脸朝左qqq&,儿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表演性作业有续编故事表演、分角色朗读表演、情境表演,深受学生的喜欢。绘画性作业适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让学生学完课文之后,拿起画笔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课文内容用画笔表达出来,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过程,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几年来,我区虽然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做了一定的探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又对幼小衔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进一步探索教育规律,深化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区的办园、办学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曹慧]
吉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吉和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吉和网,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发表,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吉和网"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吉和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解决。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长春羿尧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吉ICP备号-2 吉B-2-4- E-mail: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幼儿园教师如何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2014年6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幼儿只有主动地参与游戏教学,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幼儿园游戏教学对于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主动性;要尊重幼儿需要,激发幼儿主动性;要合理运用鼓励,激发幼儿主动性;要加强家园合作,激发幼儿主动性,提升幼儿园游戏教学效率,发挥幼儿园游戏教学的作用,全面提升幼儿的素质。 中国论文网 /1/view-6453691.htm  关键词:幼儿 游戏 主动性   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教学活动之一,它传达着幼儿的个性、情感。同时,它对发展幼儿智力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只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内在潜能才会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1]小小游戏却是幼儿童心世界的窗户,因此教师要深入探究游戏教学,充分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使幼儿乐于参与游戏教学,发挥学习主动性,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提升幼儿园游戏教学效率与水平,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主动性   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的情绪,因此,教师要重视游戏教学情境创设。“教师运用得好不仅能吸引学生进入‘角色’,培养情感,训练语感,发展智力,还能有效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2]教师应充分发挥环境教育资源的作用,引导幼儿进入角色,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   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前提,我们要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平等、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幼儿园是幼儿正式接触社会的第一站,他们对社会缺乏足够了解,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只有努力营造出一个自由、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幼儿,尊重幼儿的合理需求,允许幼儿自由地参与幼儿园活动,才能有效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使幼儿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游戏活动。   游戏情境是指根据游戏内容模拟出的类似真实的游戏环境,使幼儿在较为逼真的环境中进行游戏。它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激发幼儿兴趣。我们要改变传统游戏情境创设的方法,由教师独立创设情境转向师幼共同创设游戏情境。幼儿由于参与了游戏情境创设,他们不仅能够很好地了解游戏内容,而且也能够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因为这些是他们自己动手的成果,更懂得珍惜。如在教学“老鹰抓小鸡”这一传统游戏时,我们可以指导幼儿自己去准备游戏情境中所需道具,制作小鸡、老鹰的头饰,布置森林环境等。当幼儿戴上自己制作的道具在自己亲自布置的游戏情境中游戏时,他们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参与游戏的主动性无疑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尊重幼儿需要,激发幼儿主动性   幼儿具有极大的创造性,他们乐于表现,善于创造。幼儿对游戏缺乏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游戏开放性不够,教师对游戏的附加要求太多,幼儿的游戏活动很多时候成为一场“表演秀”。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到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3]教师要从幼儿园育人目标出发,尊重幼儿游戏需要,构建开放性游戏课堂。尽量让幼儿自主的参与游戏活动,少一些硬性规定,尊重幼儿的选择。教师在幼儿游戏中不能成为控制者,要以引导者、伙伴的关系参与游戏,与幼儿共同制定游戏规则、游戏方式等,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与人格尊严。这样,幼儿才能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积极主动的参与游戏教学。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意志代替幼儿的意志,从自己的角度假定幼儿的需要。如果这样,游戏教学将会失去它的价值,幼儿的身心与创造性得不到发展,参与游戏的情绪低下,主动性也将大大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游戏中,教师放任自由,游戏教学成为“放散羊”。教师对游戏的引导应该是宏观的,在了解幼儿学情与心理习惯等基础上保证游戏的目标朝向。必要时,教师要利用“角色”身份,发表自己的意见,调整幼儿游戏行为,使游戏健康、有序的进行。   三、合理运用鼓励,激发幼儿主动性   幼儿由于年龄与生理特点,缺乏自主评价能力,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大多来自外界,从外界的评价认识自己,调整自身的行为。因此,教师的评价对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影响重大。教师要善于用赏识的眼光鼓励幼儿,保护幼儿自尊心,及时捕捉幼儿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点,及时肯定他们的优点;对于不足之处,也要用委婉的方式指出,不能损伤幼儿自尊心,不断地帮助幼儿树立信心,使他们始终保持探索愿望,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游戏。教师要充分激发幼儿的主动性,还要关注班集体中的弱势群体。因为他们性格内向,不善于于与人交往,参与游戏的主动性不高,教师对他们的鼓励将直接影响到全体幼儿的参与主动性。   四、加强家园合作,激发幼儿主动性   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它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教师要积极争取家长支持,帮助幼儿提升游戏参与的主动性。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园开放日,定期邀请家长到校,参与幼儿游戏活动。家长参与游戏活动,对于幼儿较为新奇,而且家长对于幼儿来说非常亲切,幼儿的参与热情将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家长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家长也获得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另一方面,教师要突破传统游戏教学观,开发一定数量的家庭游戏,编好操作指南,要求家长按照家庭游戏操作指南进行操作,做好观察,通过家园活动日或者家园信息交流平台,交流幼儿游戏参与资料,分享经验。这种方法对于提升性格内向、游戏参与主动性不强的幼儿具有很大帮助。他们在幼儿园羞于表现,家庭空间相对封闭,游戏对象是父母,对于幼儿来说非常熟悉,没有其他观众,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将得到很大提升,将有助于幼儿主动参与学校游戏活动。   游戏是发展幼儿智力与个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要在幼儿园日常游戏教学实践中加强理论研究,不断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游戏氛围,尊重幼儿需求,突出幼儿在游戏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适时运用鼓励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加强家园合作,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提升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洪霞.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有关操作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1994(2):46-49.   [2]贵淑玲.创设教学情境的四个方法[J].甘肃教育,2011(16):32.   [3]佘光凤,黄晓燕.如何在游戏中尊重幼儿的自主性[J].幼儿教育,1993(Z1):8.   (责编 张敬亚)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