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修行路上的风景魔

五蕴魔----修行路上的障碍!
原文地址:作者:
第二种魔称为“五蕴魔”,也称为“五阴魔”,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产生的魔障。
对这种魔的破除,是修行的一个首要任务。
图12-1 五阴魔
此处有五个圈,就像是***靶子,要打的就是它,修行人不论如何转移,一定要瞄准中间的核心。
色、受、想、行、识,修行是这样层层深入的。为什么要将色、受、想、行、识画成从外到内的一个一个的圈?
因为就像剥芭蕉杆,与“色蕴”相关的魔出现得最早,在功夫最浅时他就先出来了;等解除完色阴区域中的十种魔以后,受阴的魔才真正出来;受阴的魔都解除完以后,想阴的魔才出来;最后识阴的魔才出来。将识阴的魔断尽,你就至少是一位六地菩萨了。
果位不遥远,就在眼前,瞄准中间出击。不过大家要将色阴区域与识阴区域魔的情况了解清楚,否则时时处处被引夺,却还以为自己所着的魔境是“我的性格”,或者是“我的尊严”,其实都是问题。
&&&&五阴魔对修行作的障碍,主要是直接障碍“圣道”。“圣道”是对圣谛(世俗谛与胜义谛)的修行,此处特指人无我空性。对人无我空性作障碍,让你失去对胜义部分将要获得的证悟,称为“五蕴魔”或“五阴魔”。
体现到一个人身上,便是在色受想行识的五蕴之身上产生各种问题。比如,你刚刚想修行,就突然遇到一个违缘,撞一下车或者腿疼,腿盘不了或者坐不住了,这下烦躁了,修行必须要退。这些往往都是有一些魔障在障碍。
修行中,对于法无我空性的证悟,可以说比较干脆爽快一些,而人无我空性这部分的修行比较困难。因为人的一些根本执著都与身体有关,凡与身体有关的烦恼是比较难以解脱的。我们绝大多数时候只能顺着身体的需要来:困倦来了需要睡觉,饥饿来了需要吃饭,营养不足需要补充,身体不好需要锻炼……有着各种需要,如果人无我空性这部分的烦恼被解除了,获得的受用是最现实的。
八地菩萨获得了意生身,业报之身才可以永尽。八地之前,修行过程中,如果逐步证得人无我空性,解决这些魔障,会有一些什么反应?仅在色阴区域,《楞严经》中说,一种起步的收获称为“拾出蛲蛔”(《楞严经》最后讲了五十种阴魔,如果有时间应该看看这一段。在经中,释迦牟尼佛说完法,准备休息了,“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重新回到大众当中,说五十种阴魔)。
“蛲蛔”是肠胃中蛲虫、蛔虫之类的小生命。禅修的过程中,能从身体内部“拾出蛲蛔”,将它从身体中拾出,却不会损及身体,连现代医学手术中“微创”的损伤都没有。这是因为对于人无我空性的证悟,放下了对色身的执著。小孩还能通过吃药等医疗方式解决“蛲蛔”问题,但大人就很难了。为什么?因为对于色身的执著越来越重。在逐步获证人无我空性时,“拾出蛲蛔”的结果就出现了。
有同学可能会奇怪:“为什么人的修行这么奇怪?他就是在打坐,什么功夫都没有,只是执著减少了一点,为什么能将虫子从身体里拿到外面?又没动手术,为什么能穿越物质的障碍?”
想明白,就要了解为什么身体中能有这个障碍。有,正是因为人我执著,它才成为一种在身体中解除不了的障碍。这与死亡是同一来源:人的死亡也是因为如此,人的极大烦恼也是因为如此。
《孙子兵法》很诡,知道某人脾气大,在用兵中就会安排一些挑逗他出兵的计谋,使他火上浇油时贸然出兵,趁机将他灭掉。为什么有这样一些特定的人性弱点?这些弱点就与业力有关。蛲蛔的业力与人性中的这种弱点也相辅相成。
还有一种现象:你在这里打坐,进行中观的修习时,突然发现身体不在这里,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当年虚云老和尚在武汉归元禅寺主持禅七时,就有这么一件事:打坐时,自己没感觉,渐渐就腾空了,在空中飘移。别人都觉得很奇怪,他却自觉没什么,还是在用功。这就是因为在色阴的区域中逐渐解围,在解除人我执著的围困。
要想了解他为什么能飞起来,就要从此处反向思维:为什么我们只能坐在这里?为什么只知道教室内的事,教室外的事就不知道?这便是人我执著产生的约定俗成的障碍,是修行要解决的问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在修行路上怎样才知道你修得好不好_百度知道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