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御之灾dnf武器附加伤害怎么算效果hui叠加吗,同时出现光或暗,会dnf武器附加伤害怎么算40百分比的伤害吗

【图片】神州地理之56个中华民族_地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7,755贴子:
神州地理之56个中华民族收藏
56个民族清单 汉族 壮族 苗族 回族 藏族 土家族 布衣族 白族 侗族 水族 仡老族 满族 瑶族 彝族 蒙古族哈尼族 哈萨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 佤族 畲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朝鲜族 东乡族 纳西族 景颇族柯尔克孜族 土族 达斡尔族 仫佬族 羌族 布朗族 撒拉族 毛南族 维吾尔族 锡伯族 阿昌族 普米族 塔吉克族 怒族 乌孜别克族 俄罗斯族 鄂温克族 德昂族 保安族 裕固族 京族 塔塔尔族 独龙族 鄂伦春族 赫哲族 门巴族 珞巴族 基诺族
100教育聘请当地中小学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一对一讲解,熟悉当地教材考纲,帮孩子找到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家长还可以远程实时旁听
各民族简介(汉族略)(一)蒙古族 menggu zu Mengol ethnic minority group 蒙古族,现有人口4806849 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 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 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 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 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 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 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 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 子”。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 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 来,在历史、文学、语言、 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 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 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 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 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 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 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 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 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 名称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 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 里亚特三种方言。      洁白的蒙古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 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 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 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 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 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 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 “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 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 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 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 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容易。搬迁简便。 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 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 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 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 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 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 使用。 马奶酒与手扒肉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 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 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 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 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 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 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 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 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 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 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 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 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 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 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 的敬重和爱戴。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 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 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 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 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 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 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主 人的满腔热情,常常使客人产生难别之情,眷恋之 感。   
草原“那达慕”   八月的草原,金风秋爽,牛羊肥壮,牧民们喜 庆丰收的季节到了。这时候他们便开始酿制马奶酒, 屠宰牛羊,缝制新衣,准备各种美味的食品,举办 不同规模的“那达慕”(蒙古语“娱乐”、“游艺” 的意思),进行被称为“男儿三艺”的射箭、摔跤、 赛马等传统体育比赛。  “那达慕”,一般进行五至七天。每逢此时, 牧民们穿着崭新的民族服装,骑着马、赶着勒勒车, 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在绿茵草地上搭起毡帐,熬 茶煮肉。整个草原炊烟袅袅,人欢马叫,一片欢腾。   “那达慕”起源于十三世纪初,在蒙古族人民 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那时候,蒙古族的头领们每 当举行大“忽力勒台”(大聚会)时,除了制定法 规,任免官员,进行奖惩外,还要举行规模较大的 “那达慕”。当时,“那达慕”的主要项目就是进 行射箭、摔跤、赛马比赛。如今的“那达慕”已增 加了物资交流、文艺演出等许多新内容。使这一传 统的民族盛会,更加喜庆、吉祥、欢乐而富于实效!   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没有摔跤不能称为 那达慕。摔跤手可多可少,最多达1000余人,且不 受地区和体重的限制。摔跤手进行编排配对后,采 取单淘汰式,失败者不允许再上场。摔跤手上身着 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半袖背心,裸臂盖背,边沿 镶有铜钉。下身穿肥大摔跤裤,脚登蒙古靴,颈上 套五色绸缎制成的彩条“景嘎”,标志着获得过多 少名次。大部分地区摔跤手出场比赛前唱摔跤歌。 出场、收场双方摔跤手都要跳跃。裁判员发令,双 方握手后开始交锋,不限时间,不许抱腿和跪腿摔, 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参加那达慕的摔 跤手都有奖品,前三名的奖品较贵重。   蒙古族历史器重“达尔罕摔跤手”,这是终身 的荣誉。在授予光荣称号的仪式上,获“达尔罕” 称号的摔跤手,穿上比赛的***服装,三唱摔跤歌 后跳跃进场进行表演。由主持那达慕的领导人发给 证章、***和纪念品,并按民族习惯请他喝一碗奶 酒和鲜奶。此时,获“达尔罕”者挑选一名最有前 途的摔跤手,把自己的摔跤服脱下来赠给他,自愿 担任业余教练,然后互相拥抱, 一齐跳跃出场。 成吉思汗陵   在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绿草丛生,溪水萦绕、 牛羊遍布的伊金霍洛草原上,高高耸立着一座精美 别致的宫殿。数十里外,就可遥见它那闪烁的光辉、 雄伟的身姿,这就是蒙古人心中的圣地、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安息的地方--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园总面积5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 积1500多平方米。陵宫坐北朝南,建筑在一米多高 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共分正殿、东殿、西殿、寝宫 和东廊、西廊六部分。正殿高26米,上面为蒙古包 式的穹庐顶,上面有俏丽的圆柱形装饰品和用黄蓝 两色琉璃瓦镶砌的祥云图案。下面是双层蓝色八角 飞檐。东西两殿比正殿略低一点,顶部与正殿相同, 设有单层屋檐。三殿相互连通。正殿内安放着成吉 思汗的雕像,两侧殿内的墙壁上绘有歌颂他丰功伟 绩的壁画。殿堂的后面紧连着寝宫,安放着四个黄 锻覆盖的蒙古包。包内分别供奉着成吉思汗及其夫 人孛儿帖、二夫人呼伦、三夫人伊绪,其胞弟别力 古台、胞妹哈撒尔、四子拖雷和夫人伊喜哈图的灵 柩,包前盛放着历代相传的成吉思汗的马鞍等珍贵 文物。   成吉思汗是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关于他的逝 世、葬地、灵柩的迁移等也有许多历史记载和传说。 尽管由于秘葬的原因,今天的成吉思汗陵并未真正 安放着他的真身,但几百年来,蒙古人仍把它当作 自己圣主的长眠之地。对成吉思汗陵寄以无限的崇 敬和向往。这里经常是香烟缭绕,祭奠活动不断。 直到今天,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一日、五月十五日、 八月十二日和十月初三,还要举行四次隆重的祭奠 活动。每到这一天,众多的拜谒者怀着虔诚的心情, 不辞辛苦地长途跋涉而来。站在这位伟人高大的雕像 前,献上洁白的哈达、明亮的蜡烛、芬芳的香炷、肥 壮的整羊、乳黄的酥油、醇香的马奶酒等祭品,追忆 他的雄才伟略,寄托对他的不尽思念。
(二)维吾尔族weiwuer zu Uygur ethnic minority group 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有一 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 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 吾尔族。    “维吾尔”是民族自称。共 有7 2 1 4 4 3 1 人。史籍记载: 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 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 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 牧民。由于受部落间战争的影响, 各个部落的分支逐渐迁徙西域 (今新疆),先后曾被译为“韦纥”、“乌纥”、“袁 纥”、“回鹘”、“畏兀儿”,以后才改为“维吾尔”, 沿袭至今,是“团结”、“联合”之意。   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水 稻等农作物。此外还擅长园林艺术。中国最大面积的葡 萄生产基地,即葡萄沟就在离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首府 乌鲁木齐东南1 8 4 公里的吐鲁番盆地。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信仰伊斯兰教。古 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是他们的传统宗教节日。   维吾尔族能歌善舞,闻名遐迩的音乐史诗《十二木 卡姆》(意为《十二部大曲》)是他们的艺术精华。群 众喜闻乐见的顶碗舞、盘子舞、手鼓舞等,最富民族特 色。   火焰山与葡萄沟   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部,有一座色若鸡血、东西延 绵百余公里的山岭。炎夏,只要进入盆地,一眼就会看 到它象一条红色的巨龙卧在浩瀚的戈壁滩上。在烈日的 照射下红光灼灼,若云若雾的蒸气袅绕山间,宛若熊熊 的烈火在燃烧。加上黄褐色旷漠和蔚蓝色天空的衬托, 显得更加奇特壮观。这就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描写 的唐僧西天取经受阻,孙悟空大战铁扇公主,借来芭蕉 扇,扇灭火焰,保驾唐僧西行的火焰山。   火焰山,当地人称为“克孜勒塔克”(意为红色的 山)。维吾尔族民间相传,火焰山是被龙血染成红色的 。其实火焰山山体主要是中生代第三纪红色砂岩组成, 所以呈暗红色。火焰山所在的吐鲁番盆地深居亚洲内陆 ,四面环山,低凹闭塞,位于盆底的艾丁湖还低于海平 面1 5 4 米,整个盆地所承受的巨大光热很难散发出去 ,盛夏这里仿佛是一个特制大火炉,热浪滚滚,燥热难 忍。地表砂子常达7 0 ℃,最高曾达8 0 ℃,所以故有 “砂窝里煮鸡蛋,石板上烙面饼”之说。   然而,就在火焰山下,却有一个绿荫浓郁,流水潺 潺的绝妙去处,那就是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驰名中外的葡 萄沟。八九月份是葡萄的丰收季节,山坡上,谷底里, 成簇成串的葡萄,有圆的、马奶的、红的、白的,也有 绿中泛红、红外着粉的。晶晶莹莹,象玛瑙、似翡翠, 琳琅满目,五光十色,十分让人陶醉。在这绿色的世界 里摘葡萄的维吾尔族姑娘,衣着显得分外艳丽,身影更 加婀娜多姿。   其中,名贵的无核白葡萄不仅供人食用,而且有医 药功能。它小而甘,无核,一棵秧能活上百年,耐旱、 耐盐碱,果实穗大、粒小、多汁、含糖量高,适于鲜吃 ,晾制葡萄干等特点。在这里还可看到山岩上一座座类 似帼帼笼的大荫房。人们把鲜葡萄挂在荫房中,约4 0 天左右,就成了嫩绿透明,甘甜柔腻,远销国内外的无 核白葡萄干。
羊肉串与手抓饭   新疆盛产绵羊,由此维吾尔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习 俗。   烤肉槽是烤羊肉的必备炊具,是由铁皮砸制而成。 槽分上下两层,中间隔板有无数通风洞孔。用无烟煤或 木炭作燃料。烤肉串时,点燃炭火,待烟尽火旺时,即 将串好的羊肉串架在槽上烘烤。   烤羊肉串用的铁杆子也很别致,是将3 0 厘米长的 3 号铁丝砸扁,一端加工成尖形,一端***木柄。先把 洋葱末拌和腌约半小时的鲜羊肉块串在铁钎子上,架在 铁槽上烘烤。然后撒上精盐、辣椒粉、孜然粉,五分钟 左右,翻动肉钎再烤另一面,并撒上调料,烤数分钟即 成。   讲究的羊肉串肉质鲜嫩,味咸辣,孜然的特殊味浓 郁,有的食者一次能吃十几串,特别是到了冬季,人们 坐在烤肉槽前,既有红扑扑的炭火取暖,又有香喷喷的 羊肉串解馋,真是妙趣横生。近年来,这一色味俱佳的 维吾尔族的传统小吃,已经走出家门,遍及京城,深受 人们的欢迎。   与羊肉串相媲美的手抓饭,也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风 味食品。   在新疆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地区,逢年过年, 婚丧娶嫁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他们的传统习惯 是请客人围坐在桌子旁,上面铺上一块干净的餐巾。随 后主人一手端盘,一手执壶,逐个让客人净手,并递给 干净毛巾擦干。然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巾上(习 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 取名为“抓饭”。现在有些家庭招待客人,一般都备有 小勺。   维吾尔族人民把抓饭视为上等美味食品。其主要原 料为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先 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炸,再放洋葱和胡萝卜在锅里炒 ,并酌情放盐加水。2 0 分钟后,再把洗泡好的大米放 入锅内,不要搅动,4 0 分钟后,抓饭即熟。做熟的抓 饭油亮晶莹,味香可口,很有营养价值。   维吾尔族抓饭的种类很多,花色品种十分丰富。除 了选用植物油外,还用动物羊油、骨髓油和酥油来做抓 饭。其中用骨髓油营养价值最高。在用肉方面,除羊肉 之外,还用雪鸡、野鸡、家鸡、鸭、鹅和牛肉。雪鸡肉 的抓饭味道最佳。不过,有的抓饭也不放肉,而选用葡 萄干、杏干、桃皮等干果来做,称为甜抓饭或素抓饭, 同样美味可口。到了夏天,维吾尔族人吃的抓饭花样还 要多一些。南疆的维吾尔族中还盛行木瓜(学名叫(左 木温右)(左木勃左))抓饭,鸡蛋抓饭,酸**抓饭 和包子抓饭,都是招待客人的上等食品。
维吾尔族花帽   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 美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 ,款似当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阿拉伯和中 亚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男子削发戴小罩刺绣花帽。清 代初期,维吾尔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发 展。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 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 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 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但主要 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 小花帽)。   “奇依曼”花帽色彩绚丽,针迹细腻。它用金银彩 线绣制,还缀有各色塑料小珠子。小伙子,姑娘戴上它 ,在荫凉的葡萄架下弹唱起舞,显得潇洒自若,充满活 力。   “巴旦姆”取名于巴旦杏。巴旦杏源于波斯,是一 种能在干旱沙漠地带生长开花结果的树木。巴旦杏“其 肉苦不可(口敢),核中仁甘甜,西域诸国并珍之”(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善于想象的维吾尔族人民根 据巴旦杏的特性和形似新月的果核,运用白色丝线,采 取曲、直、点、线相结合的手法,绣制成涟漪和小珠簇 拥着巴旦杏核的装饰图案,象征涓涓清泉哺育着果实累 累的果木。这种淡雅素净,庄重大方的“巴旦姆”花帽 ,多受中老年人的喜爱绣制花帽,有多种方法:丝线平绣、十字花绣、丝 线结绣、串珠片绣、格子架绣、盘金银绣、钩花刺绣、 扎绒刺绣以及刺、扎、串、盘综合绣等。维族妇女先在 四瓣帽面上绣出多彩的纹样图案,然后将四瓣帽面以顶 为中心缝合起来并衬好帽里,套在木制帽模上成型,最 后镶上黑绒布边,便成了一只小巧玲珑的花帽。   维吾尔族花帽作为一种民族特有的工艺品,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青睐。每逢重大节庆活动,维吾尔族人都要 精心绣制或选购小花帽装饰打扮自己;有的还将花帽高 挂在屋内壁间,以增添房间陈设的艺术情趣;有时作为 珍贵礼品馈赠亲朋好友和来自远方的宾客。
喀什“巴扎”   俗话说,到新疆不到喀什,等于没到新疆,到喀什不看“巴扎”,等于没有到喀什。喀什,是个有着千年以上历史的古城。早在汉唐时 期,这个“丝绸之路”上最大的驿站,已是活跃的国际 集市了。远道而来的罗马、波斯、印度的商队和内地川 陕等地的马帮云集于此,进行贸易往来。如今,喀什约 有人口3 0 余万。城内高楼矗立。著名的艾提尕清真寺 周围幅射状街巷上,密布着国营商店和个体手工业店铺 与摊贩,经销着国内外的名贵商品。然而,它们却无法 取代那传统的七日一集的大“巴扎”。   “巴扎”,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贸易集市。喀什大巴 扎,中心在城区东南的喀什噶尔河畔。每逢星期日集期 ,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流、物资云集。从一般农副产品到 价值很高的工艺品,应有尽有,并按种类分市排列。上 午时分,巴扎渐入高潮,人们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在 行人中还有少数妇女蒙着面巾。   巴扎上,与人们衣着有关的纺织品和皮毛,是引人 注目的商品之一。这里,除了来自新疆和内地的各种花 色布匹之外,大量的是应时的真丝绸和化纤织品。尤其 是来自苏州和巴基斯坦的乔其绒,更是维吾尔族中青年 妇女争相购买的畅销品。   地毯,是巴扎集市上的又一宗重要商品。新疆地毯 以其优良的质地,精美的图案和鲜艳的色泽蜚声中外。 而喀什又是新疆优质地毯的主要产地之一。近年来,随 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地毯几乎成为各族人民喜爱的家庭 装饰品,因此,地毯格外走俏。   维吾尔族工匠技术精湛,巴扎上的各种手工艺品, 充分显示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玉雕、腰刀、日用铜器 、木器、陶瓷、首饰、花帽、服饰等,大都线条流畅, 色彩鲜艳,做工非常精细,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 。   在巴扎集市的商店里还有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民间乐 器,供人观赏挑选。如制作精致的独它尔、弹拔尔、热 瓦甫、萨塔、扬琴、艾捷克、胡西塔尔、唢呐、笛子、 手鼓等。这些维吾尔族的民间乐器,都是在古典乐器的 基础上,并借鉴中外乐器而发展起来的。   在大巴扎的边缘,一块很大的场地中,挤满了牲畜 ,这就是专门的牲畜巴扎。南疆的毛驴。体小劲大,是 维吾尔族农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如今,它也成了内地 一些省区前来购买的重要商品。   新疆是著名的瓜果之乡,每当瓜熟果红的季节,巴 扎上到处都散发着诱人芳香的瓜果摊。常看到一些肤色 不同的外国游客,头上顶着小花帽,手里拿羊肉串,或 新鲜瓜果,边吃边聊,异常的兴奋和惬意。
(三)回族hui zu Hui ethnic minority group 回族,有人口8602978人,是中 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 肃、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 云南、山东也有不少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 其先民主要是1 3 世纪蒙古人3 次西征后大批东迁的“ 回回”人,以及远在唐宋时期侨居中国东南沿海的穆斯 林“蕃客”,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 并吸收了汉、蒙古、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逐渐形成了 回回民族。   汉语为回族的共同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 ,回族保留了一些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 族地区,回族人民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在内地,回族 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 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 。   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 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 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 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 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 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  清真寺   清真寺又称“礼拜寺”,阿位伯语称作“麦斯吉德 ”(意大利拜安拉的场所)。清真寺基本上建在回族聚 居区,体现了回族人“围寺而居”的特点。清真寺是回 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 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 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亦是回族建筑艺术的代表。   中国回族地区倒底有多少清真寺?具体数字尚难统计。一般凡回民聚居区都有清真寺,有的百人之村,因 教派不同,自然就有两座清真寺并存。在回民数量较多 的大中城市都有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清真寺:如北京 的牛街清真寺,西安华觉寺,广州怀圣寺,杭州真教寺 ,泉州圣友寺,南京净觉寺,郑州清真寺,银川南门清 真寺,西宁东关清真寺……   回族清真寺一般可分为宫院型(即四周围墙、走廊 )或圆顶型(屋顶为圆拱型)两大类,都以其庄严、神 圣、肃穆、幽静为总的审美特征。均由礼拜大殿、讲经 堂、宣礼楼、学房和沐浴室几大部分组成,礼拜大殿为 其主体建筑。早期的回族清真寺多圆顶式,即阿拉伯式 。明代以后的回族清真寺多是以木结构为主的中国古代 宫殿式的建筑,布局多为四合院形式。   同心清真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现存历史最久、规模 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是一座把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和伊 斯兰教木刻砖雕装饰艺术溶为一体的清真寺建筑。它位 于同心废城西北角高地,建寺约有4 0 0 多年的历史。 清同治年间该寺曾受破坏,光绪年间重修。同心清真寺 的礼拜大殿建造在一高大的砖砌台基上,坐西向东,气 势宏伟,可容纳七八百人同时做礼拜。大殿外是一宽敞 的院落,东面为装饰着阿拉伯文砖雕的三个砖砌券门; 其上,是轻巧秀丽的二层四角攒尖顶的邦克楼,为阿訇 呼唤穆斯林教徒礼拜的地方,是清真寺特有的建筑。邦 克楼的对面是精致的砖雕“月挂松柏”的照壁,它们东 西呼应,高低映辉,构成一个完整的入口空间。整个清 真寺庄严、古朴,集中体现了回族建筑艺术的智慧和才 能。红?黄?蓝?白?黑   在回族聚居区宁夏,盛产枸杞、甘草、贺兰石、滩 羊、发菜,人们依其颜色分别称为红、黄、蓝、白、黑 。这驰名中外的“五宝”是回族人民重要经济收入来源 之一。   枸杞是一种落叶灌木,茎丛生,有短刺,夏开花, 秋结果,玲珑剔透,貌如樱桃。是中药中的珍品。它含 有甜素碱、胡萝卜素、核黄素、硫胺素、维生素C 、钙 、铁、磷等多种营养成份,长期服用能抗癌保肝、生精 益气、治虚安神、补肾养血、明目祛风、益寿延年。它 的根皮,俗称“地骨皮”,具有清热凉血、退骨蒸劳热 的功能。枸杞嫩叶,可用来泡制成滋味醇厚的枸杞茶, 长期饮用,也具有其果实的作用。其次枸杞花、茎在医 药上也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宁夏枸杞的生产,距今已有 4 8 0 年历史。因宁夏地处西北高原,日照时间长,昼 夜温差大,又因黄河灌溉区土质肥沃,为枸杞生产提供 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宁夏枸杞又以中宁县黄河灌区一带 的尤为著名,其粒大、肉厚、籽少、含糖量高、营养成 份多。
今天,宁夏枸杞生产又有了很大发展,经科研单 位研制成的枸杞茶、枸杞糖、枸杞酒等新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枸杞生产在宁夏回族经济发展中起着锦上添花 的作用。   甘草在中药中用途最为广泛,其根茎入药,既能调 和诸药,又能补气和中、泻火解毒、强筋健骨。主治脾 胃虚弱、咳嗽多痰、咽痛、痈疽肿痛、小儿胎毒等症。 近来年一些学者研究,发现甘草还有抗溃疡、抗炎症、 降血压、降血脂、中枢抑制、镇痉甚至抗肿瘤的作用。 素有“国老”及“药中之王”的称誉。   用贺兰山石制作的石砚,古朴典雅,造型优美,为 历代书法家所推崇。其质细润、坚硬,呈天然深紫和豆 绿两色。有的还有玉带、眉子、银钱、石眼花纹等。贺 兰石砚的优点是不吸水、易发墨、不损毫,加盖后砚内 余墨可保持数日不干,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人们的喜爱。   “五宝”之一的滩羊,因其色白被称之“白宝”, 是中国制作裘衣的上乘品种之一。滩羊是蒙古羊长期在 水草丰盛的宁夏培育而成。其肉不膻不腥、味鲜可口, 远销阿位伯国家。滩羊皮尤以银川以北沿山一带所产的 “二毛皮”最为著称。“二毛皮”系一个月左右的滩羊 羔皮,采用化学制剂和先进工艺精制而成,其毛质细润 、洁白如雪、光泽如玉、毛穗自然弯曲,轻轻一抖犹如 花穗迎风,又若水纹波浪。用滩羊二毛皮制成的男女裘 皮冬装轻柔暖和,美观大方,且经久耐用,名扬中外。   发菜以其形色酷似妇女的头发而得名,是“五宝” 中的“黑宝”。它是一种藻类植物,其色泽乌黑、丝长 柔韧、质地优良。发菜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2 0 %以上。制成菜肴,不仅为宴席增辉添色,而且风味独 特,发菜又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食品,它助消化、解 积腻、并辅助治疗高血压、妇女病等。是传统的出口土 特产品。又因其谐音为“发财”,成为东南亚和港澳一 带侨胞宴会上的必备之菜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花儿”   “花儿”又称“少年”,是流传在甘肃、宁夏、青 海、新疆回族地区的一种民歌,实际上是一种高腔山歌 。在“花儿”对唱中,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 男方为“少年”,这种对人的昵称逐渐成为回族山歌的 名称,亦统称为“花儿”。   “花儿”约产生于明代,有关它的起源众说纷纭。 有人说它是在蒙藏民歌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民歌; 有人认为它是从外地迁来的回族人民的思乡曲演化而成 ;也有人认为是明初从南京迁往洮州地区的移民常以花 卉为比兴的一种民歌。总之,“花儿”自近代以来成为 回族人民传唱的一种主要艺术形式。“花儿”按传唱地 区划分,又分为“青海花儿”、“河州花儿”和“宁夏 花儿”,其源泉则源于河州(今甘肃临夏)。   “花儿”内容丰富,多为情歌,也有表现回族人民 生活的。一般多是四句或六句,歌词多即兴创作,十分 口语化,且不避俚语俗词。“花儿”突出的特点就是以 生动,形象的比兴起句,文字优美,格律谨严。它的音 乐主调令达1 0 0 多种,旋律、节奏、唱腔都有着独特 的风格。由于“花儿”最早产生于山间田野,歌手们在 空旷幽美的环境中无拘无束,放声高歌,所以它的曲调 多高昂、奔放、粗犷、悠扬,表现了回族人民对幸福生 活和纯真爱情的追求和渴望。   在回族聚居的临夏地区,几百年以来,每年在固定 的时间,人们都要聚集于山青水秀、风景秀丽的山间举 行传统的“花儿”会。每年农历6 月初1 至初6 的莲花 山“花儿”会和农历4 月2 8 日的松鸣岩“花儿”会久 负盛名。春夏之交,树木葱绿,山花烂漫。届时,歌手 云集,对歌联欢,盛况空前。      古尔邦节和开斋节   古尔邦节和开斋节是回族的两大主要节日。   “古尔邦”,阿拉伯语为“牺牲”、“献牲”之意 ,并称“宰牲节”和“献牲节”。按伊斯兰教历,每年 1 2 月1 0 日为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源于阿拉伯民间传 说,即先知伊卜拉欣直到晚年也没有儿子。他祈求真主 安拉赐给他一个儿子。不久,伊卜拉欣果然有了儿子, 他衷心感谢真主的恩赐,精心抚养幼子。十几年后的一 天夜里,伊卜拉欣作了一个梦,梦见真主安拉命令他把 心爱的儿子宰掉献祭以考验他的诚心。伊卜拉欣惟命是 从毫无迟疑,他懂事的儿子也毫无惧色并鼓励父亲宰己 献祭。于是,伊卜拉欣作着宰子的准备。伊卜拉欣的这 一举动,真主深为感动,遣天使送来一头羊代替献子。 当伊斯兰教创立后,穆斯林们承认伊卜拉欣并尊为圣祖 ,每年的这一天,便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 成为回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之一。   开斋节也叫尔德节。“尔德”是阿拉伯语“尔德? 菲图尔”的音译,也是回族隆重的节日。   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 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后的时间里, 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 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 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 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   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 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 “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节日当天, 人们在居住区域内,挨门串户地互致节日问候(俗称“ 拜节”),家家户户炸制“油香”和“馓子”食品,宰 杀牛羊用来招待宾客亲朋,互相馈赠。
(六)彝族yi zu Yi ethnic minority group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 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人口有 6572173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 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 特点。    彝族聚居地带群山耸立,河 流纵横。高山深谷中散布着许多 湖泊和平坝(盆地),构成优美 的自然景观。   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 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受到广大 彝族人民的接受和拥护。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彝语支,有6 种方言。彝文是一种音节文字,至今使用 。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药学等许多著作以及流 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彝族 还有自己的历法。彝族音乐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 伴。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 ,颇富民族特色。   彝族主要从事农业,部分地区兼营牧业。   阿诗玛的花包头   云南路南彝族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塑造了一 位美丽、勇敢、坚贞的撒尼姑娘形象。多少个世纪过去 了,“阿诗玛”没有离开生育她的故乡,她化成一尊与 世长存的石像,倔强地挺立在石林深处,正象当地民间 歌手所咏唱的:“十二崖子上,站着一个姑娘,她是天 空中一朵花,她是可爱的阿诗玛。”   撒尼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撒尼妇女的花包头,象传 说中的阿诗玛一样,至今,仍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 。花包头多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 米,宽 约0 . 1 7 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 ,花色图纹的优劣,标志着姑娘的智慧和才能,也是青 年择偶的一个标准。因此,花包头的制作十分精致美丽 。每逢喜庆、外出,姑娘们都要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 花功夫缠包头,要经过七、八道手续才能完成,被当地 群众看作是自由、幸福的象征。   天菩萨?英雄结?擦尔瓦   彝族不同支系服饰各异,花枝招展的女性打扮不胜 枚举,相对而言,男子的传统服饰特色已经不多。不过 ,凉山地区彝族男子还保留着古代遗风。他们在头顶前 脑门蓄一绺长发,象征男性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彝 族俗称“天菩萨”。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男子喜爱用青 布或蓝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以表 示英勇威武的气概,习称“英雄结”。据考古发现,云 南晋宁石寨山西汉时代滇王墓出土的贮贝器上就发现此 种头饰打扮的人物造型。可见,扎“英雄结”是相当古 朴的传统。另外身上斜挎用细牛筋编织而成的佩带(古 时用于挂系战刀)称之为“英雄带”。大小凉山山势险 峻,气候寒冷,当地彝族群众故用毛毯护身,俗称,“ 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有白、灰、青 等色,上部用羊毛绳缩口,下部缀有长达0 . 3 3 米左 右的旒须。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彝 族人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 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   “杆杆酒”   “火木哪觉依,尼木吱基依”, 是彝族一句谚语 ,译成汉语便是“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   彝族喜欢饮酒,“有酒便是宴”已成习惯。饮酒时 不分场合地点,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 圆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所以称作“转转酒”。彝 家历来好客,劝酒一片真诚,他们说:“地上没有走不 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了的酒! ”逢年过节,各家各户的阿妹子会捧出一坛自家酿的美 酒放在门前,插上几枝锦竹杆或麦杆,凡从门口路过的 人,都会被热情相邀,用杆杆咂吸几口。   彝族的酒具颇为讲究,以凉山漆器最负盛名。各式 酒器在漆器中占较大比例。其型体多样独特,纹饰艳丽 夺目。鹰爪酒杯、黄牛角酒杯、水牛角酒杯、猪脚酒杯 、扁圆形酒壶、圆形酒壶、鸽形酒壶等器皿,都是彝族 髹漆工艺中的上佳之作。   火把节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 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沪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 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 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 祭火,称做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 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或跨越。彝族最隆重的节日 火把节,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 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火把节的由来,传说 很多,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祭神 祭田、祈求丰年、送崇驱邪是节日的不衰主题,节期, 家家户户点火把,照遍屋内外所有角落。夜晚,全村的 火把行列从村头照到田野。之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 火堆,尽情歌舞,巍山的“打歌”,弥勒、宜良的“阿 细跳月”,楚雄的“打跳”,路南的“大三弦”,红河 的“罗作舞”,凉山的“朵洛荷”等欢快的集体舞在这 天都会大展风采。   彝族的节日很多,楚雄州大姚县昙华山一带的“插 花节”别具一格。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咪依鲁”的漂 亮姑娘,为了拯救彝家姐妹,勇敢地采了二朵有毒鲜花 插在头上,毒死了作恶多端的土司,自己也献出了生命 。当地彝族人民为纪念咪依鲁,每年二月初八,都要从 四面八方云集昙华山,采摘鲜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节日时,人们把绚丽的马樱花戴在头上,插在门前, 表达对抗暴除恶的咪依鲁的赞美。今天,在马樱花盛开 的时节,当地彝族人民唱歌踏脚,尽情欢乐,庆祝幸福 的新生活,礼赞繁花似锦的明天。
(七)壮族 zhuang zu Zhua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 口较多的一个民族,有人口 人。广西壮族自治区 是他们的主要聚居地。此外, 广东、贵州、云南、湖南等省 也有分布。   壮族聚居区地处岭南西部, 地形奇特,山青水秀,自然景 观十分美丽。这里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多热带、亚热带作 物。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薯 类等。三七、蛤蚧和茴油,是 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   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 、“布侬”、“布曼”、“布雅依”等2 0 余种自称。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   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 傣语支。古文字是“模仿”汉字《六书》的造字法而创 造的一种与壮语语音一致的“方块壮字”。2 0 世纪5 0 年代,根据壮族人民的要求,创制了一种全民族能够 接受以拼音字母为基础的壮字。目前仍在推广使用。   “三月三”与歌圩   美丽富饶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尤其是盛 大的“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彩烈 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者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 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 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 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 ,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 对歌,所以古代人之为“墩圩”。   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 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 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 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 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 会。   不过,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 行。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 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 者。”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到了明代 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   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过,农历三月三 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 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 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 “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 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 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 ;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 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 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有精采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 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歌节,歌节佳期,整 个壮乡到处搭起歌台,进行对歌比赛。瑰丽的壮锦   壮锦是壮族的一种瑰丽工艺品,它与湘绣、蜀锦齐 名,驰名中外。   传说壮锦是在宋代一名叫达尼妹的壮族姑娘,看到 蜘蛛网上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异彩,从中得到启 示。她用五光十色的丝线为纬,原色细纱为经,精心纺 织而成。从此就产生了瑰丽的壮锦。   据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记载,壮锦当时出 产于广西左、右江,称为“(纟炎)布”,其质“如中 国线罗,上有遍地小方胜纹。”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到了明代,壮锦越来越流行,工艺也越来越精湛。明 代万历年间,织有龙、凤等花纹图案的壮锦已成为皇帝 的贡品。清初,织锦成为壮族妇女必学的一种手艺,同 时也成了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装饰品。   壮锦色泽鲜艳,坚固耐用。传统的壮锦既有几何图 案,又有各种描绘花纹。常见的有“”字纹、水波坟 、云纹以及各种花草和动物图象。在蝶恋花、凤穿牡丹 、双龙戏珠、狮子滚球、跃马向前等2 0 多种图象中, 凤的图案在壮锦中独占鳌头,“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 凤从锦中出”。这是由于壮族喜爱凤凰,视之为吉祥的 象征。   
壮锦花色品种多样,用途广泛,可用作床毯、被面 、围裙、背带、腰带、手提袋、挎包、头巾、衣物装饰 等。今天,壮锦不仅为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所喜爱,而且 走出了国门,飞洋过海。 铜鼓之王   铜鼓,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一般分 鼓面、鼓腰、鼓胸和鼓足四个部分。迄今为止,在广西 发现和收藏的铜鼓共5 0 0 多面。其中一面直径1 6 5 厘米,高6 7 . 5 厘米, 重3 0 0 多公斤,让一个中等 身材的人躺在鼓面上伸展四肢也不会露出鼓边之外,堪 称“铜鼓之王”。   “铜鼓之王”,它体态庞然,花纹精细,鼓面中心 有八道光芒的太阳纹,外围用突起的同心圆弦纹分成五 道晕圈,各晕圈内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单线旋出的云纹和 菱形套的雷纹,鼓身晕圈密而窄,也全饰以云纹和雷纹 。密布的云雷纹给人以玄妙莫测之感,更增加了这种权 力重器的神秘色彩。  铜鼓源远流长,影响深远。铜鼓铸造精致,音响宏 亮。古代是传递信息发号传令的标志,是权力和财富的 象征。人们常在喜庆的节日里敲奏它伴以歌舞。在宗教 的活动中祭祀祖先,祈求神灵,人安粮丰。壮族人民自古酷爱铜鼓艺术,在一些盛大 活动中,常敲击铜鼓,进行艺术表演。 花山崖画   广西左江,明江连亘数百里的悬崖峭壁上,有6 0 幅古代壮族人民的艺术杰作崖壁画。各种人物、动物和 器物等画像1 7 7 0 余幅,呈赫色。因宁明县的花山壁 画,发现最早,图像最多,画幅最大,故统称为“花山 崖壁画”。花山,又名巴莱山,位于宁明城北2 5 公里 的明江东岸。崖画就绘制在临江的悬崖绝壁上,画面高 4 0 米,宽1 7 0 米。壁画虽经千年风霜,图象至今仍 清晰可见,充分体现了古代壮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壁画上的人物有大、中、小之分。最大的人物画像 身佩环首刀,站立在马(或猛兽)的背上,很象首领。 其余的人身上不佩带任何东西,并面朝最大的人物。人 物有的两腿叉开,两臂平伸;有的侧身,两臂前伸,或 两手上举,腿略弯曲。形态生动、逼真,富有征战、狂 欢、乐舞和祭祖的特征。   据考证,花山壁画是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先民创造的 遗物,壁画就其分布之广,作画地点之陡峭,画面之雄 伟,都是国内外所罕见,在国际的美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影响。
擦擦更快乐
(八)朝鲜族chaoxian zu Korean ethnic minority group 朝鲜族,有1920597人,主 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龙江、辽宁 省,其余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 内地一些城市。延边朝鲜族自治 州是主要聚居区。    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 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最 早迁入定居的一批,距今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关于朝鲜语的系属问题,中国学 术界尚未定论,但多数倾向属阿 尔泰语系。   朝鲜族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擅长种植水稻。延 边地区是我国东北的主要水稻产区。   敬老爱幼之乡   敬老爱幼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朝鲜族中 这一传统表现得尤为突出。儿童与青年是祖国的未来, 朝鲜族对孩子的爱,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民间有“不论生活多困难,也要孩子把书念”的俗谚 。这确实是种具有深远意义的爱。仅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就有6 所全日制高等学校、5 所业余高等学校、数1 0 所中等专业学校和1 0 0 0 多所中小学,高中教育基本 普及,文盲完全扫除。这些成就,在我国各民族中都居 于领先地位。正因为有这样好的教育环境,因而在朝鲜 族中涌现出一大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人才。 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 3 9 2 -1 9 1 0 )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 人安慰日。届时,朝廷设“耆老宴”款待6 0 岁以上的 老人,祝福他们健康长寿。民间把敬老当作重要的道德 准则。青少年对长辈必须使用敬语尊称;当着老人的面 不许吸烟饮酒,在非喝酒不可的场合,也要背席而饮; 最忌向老人借火或对火点烟;在老人面前不准说粗话; 吃饭时须先给老人和长辈盛饭上菜,并给老人和宾客单 设席桌。美食佳肴要摆到老人面前,老人未动筷子前, 晚辈不得先吃;与熟识的老人出门同路时,年轻人不得 走到老人前面,若有急事赶路,需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说 明原因,征得同意方可超前;路遇长者,不论是否熟识 ,都要致礼问安让路。每个家庭都很重视老人的花甲寿 辰,操办“花甲宴席”。寿星老人身穿新衣,坐于上席 正中,两旁有邻里老人作陪。祝寿开始,从长子夫妇起 ,到孙子止,依次斟酒向老人跪拜祝福,感谢老人的辛 苦操劳及养育之恩。在朝鲜族的家庭节日中,最隆重的 是“回婚节”,亦称“归婚节”,即结婚6 0 周年纪念 日。谁家能举办回婚节,是种很大的荣耀,亲朋好友都 要前来祝贺,一对老人穿上年轻时的结婚礼服,相互搀 扶着入席,大家频频举杯祝福,比年轻人的婚礼更为热 闹隆重。   在朝鲜族不同的聚居区,几乎都过老人节,只是时 间不同而已。自1 9 8 4 年起,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把农 历每年八月十五日定为统一的老人节期。届时各地举行 祝寿大会,把6 0 岁以上的老人请到台上,为他们佩戴 大红花,并接受村民乡亲的庆贺。《妈妈,祝您长寿》 的歌曲响彻城乡,文艺体育活动激清欢乐。老人们与晚 辈同歌共舞,尽情尽兴。 歌舞之乡   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且歌舞活动带有广泛 的群众性。除节日之外,即使在平时的业余和工间休息 中,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即兴歌唱,翩翩起舞。   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刚柔相兼,或抒情潇洒,或 热情奔放,充分表现了朝鲜族柔中带刚,文而不弱,雅 而不俗的民族性格。著名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 、扇舞、顶水舞、剑舞等。农乐舞由古代庆祝狩猎丰收 的舞蹈发展演变而来,因而节奏明快,气氛热烈。尤其 是男子用力甩动头部,使“象帽”顶上3 米长的“象尾 ”绕身体旋转飞舞,更是独具风采,充满活力。   朝鲜族歌曲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 力与表现力。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不是“善歌者有人 继其声”,而是“心中的歌,最能起共鸣”。著名的民 歌《桔梗谣》、《阿里朗》、《诺多尔江边》,几乎人 人会唱,家喻户晓。朝鲜族非常重视对儿童的美育,从 小便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和教育,因此许多孩子都会演 奏长鼓、手鼓、伽(亻耶)琴、手风琴等乐器。
体育之乡   朝鲜族是个爱好体育运动的民族。足球、摔跤、滑 冰、跳板、打秋千等活动都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延 边素有“足球之乡”的美誉,过去主要是男子参加,近 年来一些地方也组织了女子足球队。摔跤的方式较独特 。一种摔法是双方的右腿各套一条布带,布带的一端系 在对方的手腕上,摔跤手互搂对方腰部,以摔倒对方数 多少计胜负。另一种摔法是,摔跤手各备一条3 米左右 的布带,将其9 0 厘米围系在腰间,其余部分宽松地缠 在右大腿上,腰间再系一条5 米长的带子。比赛时右膝 脆地,左膝弯曲,各用右手抓住对方的腰带,用左手抓 住对方的腿绳(缠在右腿的那段带圈)。听到开赛的信 号,双方站起来决斗,一般是三战两胜。不论是不是选 手,都可以登场献技。运动会上,摔跤冠军的奖品是一 头披红戴花的大黄牛,夺魁者骑在牛背,由当地负责人 牵牛绕场一周,以显荣耀。   打秋千、跳板和顶坛竞走是妇女的体育运动。她们 荡秋千的特点是:高、飘、悠、巧、柔、美、欢。秋千 绳一般都拴在高大树木上结实的横枝上,在秋千前方的 上空悬有彩带或铃铛,荡起的秋千板能触及这个标志才 能赢得欢呼与赞扬。朝鲜族民间有句俗话说:“姑娘时 不跳跳板,出嫁后就会难产”。因此,跳板运动很受重 视与喜爱。关于跳跳板的起源,有种传说:封建时代, 女孩足不出户,为了能看到院墙外的世界,便在院子里 架起了压板(俗称跷跷板),起先让孩子一头坐一个, 一上一下压着玩,后来孩子们觉得站在板上看得远,跳 起来看得更远,于是便产生了跳板。民间跳板长5 . 5 米,宽4 0 厘米左右,厚5 至6 厘米。跳板中间的下面 立板垫,高3 0 厘米。比赛时有专人守护板垫,防止跳 板掉下来。站在跳板两端上的姑娘轮番连续起跳,逐渐 将对方弹送得更高。在身体腾空时能表演出惊险动作者 最受欢迎,如剪式跳、旋转跳、空翻跳,甚至跳藤圈, 做造型,舞花环、挥彩带等。灵巧优美、五彩纷呈,令 人眼花缭乱,惊叹赞赏。顶坛竞走是直接来源于劳动生 活的体育项目,坛或罐中都装有水或米,规定一定的距 离,参赛者甩开双手潇洒走一回,先到终点而滴水不洒 者为胜。 美食之乡   在朝鲜族的饮食中,誉满全国的是冷面,闻名世界 的是泡菜。冷面多于夏季食用,一般用小麦粉、荞麦粉 和甘薯淀粉混合制成面条,以牛骨煮汤,食用时汤中加 冰块、辣椒、酱牛肉片、苹果片及其它调料。面条筋道 ,汤味香辣,入口凉爽,回味长久。泡菜,从狭义上来 说,可理解为冬季腌制的酸辣白菜;从广义来说,可理 解为包括数十种之多的各样酱腌菜,主要有小青椒、紫 苏叶、南沙参、桔梗、缨菜、白芨、萝卜条、苹果梨、 鱼干等。这两类食品目前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很容易品 尝到,而且声誉极佳。当然,朝鲜族的美食绝非这两类 可以代表。凉菜较著名的有生拌牛肉、生拌牛百叶、生 拌鱼、生拌鲜菜等。汤类有3 0 多种,不同季节要喝不 同的汤。最讲究的是浓白汤,最常见的有梅云汤、牛肉 汤、下水汤、雪浓汤、婴鸡汤、龙凤汤、口味汤、狗肉 汤、小鱼汤等,做汤的主料有牛肉、鸡肉、狗肉、兔肉 、山鸡等。朝鲜族喜食狗肉,但婚丧与佳节不吃。朝鲜 族喜食辣椒,每户贮备的辣椒多达1 0 0 公斤。节日食 品重视山珍海味,与其居住地多山靠海有关。寻常百姓 家仲秋制作打糕和松饼,元日吃牛肉汤汤团,大个大馅 的饺子,上元节吃五谷饭,冬至吃“小鸟蛋”粥等。
(九)满族man zu Manchu ethnic minority group 满族,现有人口9821180 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 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 2 0 0 0 多年前的肃慎人。肃 慎人,是满族的最早祖先。汉 代称“(扌邑)娄”,南北朝 时称“勿吉”,隋唐时称“( 革末)(左革歇左)”,辽、宋、元、明几个朝代则称 “女真”。长期生活在长白山以东、黑龙江、乌苏里江 流域的广阔地区。1 6 世纪后期,努尔哈赤崛起,以女 真人为主体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形成了 一个新的共同体----满族。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 --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1 6 世纪末参照蒙古文字 母创制的。后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点” ,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或“新满文”。由于清代以 来大量满族迁入中原地区,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与汉 族交往密切,满族人民逐渐习用汉语文。   满族主要从事农业。散居城市的满族人大多从事工 业和文化科学事业。在历史长期发展进程中,满族同胞 对祖国的缔造和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莽势歌舞   满族在历史上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隋朝时,满 族祖先(革末)(左革歇左)人派使者去长安见隋文帝 “高祖(文帝)厚劳之,令宴饮于前,使者与其徒皆起 舞,其曲折多战斗之容”。(革末)(左革歇左)后裔 女真人有这样的习俗:女子成年后,行歌于途,歌唱自 己的身世、姿色、技能,以寻找伴侣。到努尔哈赤兴起 后,也继承了满族能歌善舞的传统。每逢佳节、喜庆、 婚嫁筵、出征、凯旋、祝寿、祭祀等都要歌舞尽兴,其 中“莽势舞”最具代表性。这种民间舞多在新岁和喜庆 之日跳,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成双对 舞,旁人拍手而歌,以击堂鼓伴奏。莽势舞进入宫廷后 ,由自娱性舞蹈变成表演性的庆典舞,改名为庆隆舞, 场面壮观,规模宏大。往往司琵琶、三弦、奚琴、筝等 乐器的就有6 0 多人,伴唱的1 3 人,舞蹈者5 8 人。 服饰有严格规定,伴奏的穿石青金寿字袍豹皮褂,伴唱 的穿蟒袍豹皮褂,舞蹈者穿黄画皮套,黑羊皮套,朝服 等。并戴有各种假面具,做骑马射击等动作。这种舞多 由满族狩猎和戎马生涯演变而来。此外民间还有“野人 舞”、“笊篱姑姑舞”、“童子舞”、“秧歌舞”、“ 萨满舞”等。 满族民歌也丰富多彩,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风 俗歌曲、儿童游戏歌和爱情歌。满族人从小就在母亲唱 的“悠车曲”中长大,“巴补哇,俄世啊!悠悠小孩巴 补哇……”这首歌世代相传,家喻户哓。满族风俗歌也很有特色。如迎亲路上的“官吹”, 闹洞房时唱的喜歌“拉空齐”以及丧葬仪式中的哭丧调 和大量的祭祀歌都很感人动听。满族民歌在大部是五声 音阶,结构简明,旋律流畅,感情真挚。   至今,在边远的满族聚居区爱珲等地,仍保留着富 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歌舞。同时,这一灿烂的文 化遗产也受到重视,经过挖掘整理后的莽式空齐舞,又 登上舞台,开创了满族舞蹈艺术的新时代。   漫话旗袍   旗袍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在国际服饰橱窗里,享 有很高的盛誉。   旗袍是从满族古老的服装演变而来的。   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 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   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无领、箭袖、左衽、四 开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 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绾起,出猎作 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可御寒。四开衩,即袍下 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左衽和束腰,紧身保暖,腰带 一束,行猪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男子的长袍 多是蓝、灰、青色,女子的旗装多为白色。   满族旗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旗袍外套上坎肩。 坎肩有对襟、捻襟、琵琶襟、一字襟等。穿上坎肩骑马 驰聘显得十分精干利落。   
在满族南迁辽沈,入中原后,与汉族同田共耦,受 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由箭袖变成了喇叭袖, 四开衩演变为左右开衩。   至本世纪3 0 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统式的宽襟大 袖长袍。女性旗袍下摆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绣 花卉纹饰。男性旗袍下摆及踝,无纹饰。4 0 年代后, 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冲击,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 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 下摆回收,长及踝。逐渐形成今日各色各样讲究色彩装 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旗袍样式。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 女的体形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后来这一源于满 族的传统服装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苛葩 ,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赞赏。风味饽饽      饽饽是满族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饽饽是用粘米 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豆面饽 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 。这种饽饽颜色金黄,有粘性,味香可口。苏叶饽饽是 用粘高粱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面用苏叶包起来 蒸熟的,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气,别具风味。粘糕饽饽 是用大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 泥蒸熟后则成。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蘸着糖吃都行 ,既香又甜。   满族的饽饽很耐饿,携带方便,风味独具,至到今 天仍是颇为风行的食品。   酸汤子也是满族的传统饽饽食品。它是用玉米面经 过发酵后做成的。先用水把玉米泡开,磨成水面,再用 布袋过掉渣滓,水面置桶里发酵,待到有酸味时,用漏 斗或机器挤成面条状,煮熟即可食用。有时发酵过大, 略有酸臭味,故又称“臭米子”。在辽宁叫“(左火右 叉)子”。东北城乡,还设有(左火右叉)子馆,专营 “臭米子”。   萨其玛是驰名全国的满族糕点。其前身,是满族的 一种传统糕点----搓条饽饽。制作搓条饽饽先把蒸熟的 米饭放在打糕石上用木锤反复打成面团,然后蘸黄豆面 搓拉成条状,油炸后切成块,再酒上一层较厚的熟黄豆 面即成。搓条饽饽是昔日满族的重要供品,所以也称为 “打糕穆丹条子”。后来,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 “糖缠”,更名为萨其玛,人们又称其为糖蓉糕。这种 饽饽色、香、味、形具佳,深受人们的喜爱。   满族饽饽品种繁多,各有特色。金黄的小窝头,酥 脆的炸馓子,松软的淋浆糕、细腻的大盆糕,此外,还 有金丝糕、太阳糕、凉糕、酒糕、春饼等等,数不胜举 ,各领风骚,都是满族的传统风味。 “落草”之俗   满族称婴儿降生为“落草”。妇女临产时,将炕席 卷起,放块石头压在席卷上,拿一些谷草铺垫在炕上, 将孩子生在草上,故称“落草”。这种习俗带有浓郁的 狩猎民族古朴、粗犷的遗风。干草既可防湿,又可以御 寒。   如果生个男孩,就在家大门边悬挂木制弓箭,俗称 “公子箭”。这并非真的弓箭,而是用树枝煨成弓,用 红布缠三支箭,预祝孩子长大成名以后成为一名精骑着 射的男士。如果生个女孩,则在大门右边挂一块红布条 ,象征吉祥。挂红布条逐渐演变为产房的标志。产房不 许人闯入,因为生人会把奶水带走,谓之“采奶”。如 生人不慎闯入,还得做一碗汤送来,称为“还奶”。小 孩落生,要请一位本事大、性格好、长得好的人第一个 到产房,谓之“踩生”。据说谁踩的生,孩子长大后就 象谁。   孩子生下第三天,请一位儿女双全有威望的老太太 给孩子洗浴。洗浴在大铜盆进行,内置槐树枝、艾蒿、 热水等。老太太一手托着孩子,一手给孩子洗浴。边洗 边唱:“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要比一辈高; 洗脸蛋,做知县,洗腚沟,做知州”。最后,老太太用 一根大葱连打三下婴儿,边打边说:“一打聪明,二打 伶俐,三打明明白白的”。打完后,孩子的父亲将葱扔 到房上,亲友们一起贺喜。   孩子满月后,将悬于门上的“公子箭”和红布条收 回栓在子孙绳上,放在西墙正中北侧的子孙袋里,旁边 供奉着“佛托妈妈”,是保婴之神,满族人家每到春秋 ,要祭祀佛头妈妈以求赐福。祭祀之时,把子孙绳从神 位前拉到院里柳枝上,家族里未婚男女和抱孩子的妇女 跪拜案前,众人叩首。萨满用柳枝蘸水洒向孩子头部, 又让孩子在香碟前熏一下,意在驱邪,随后取下子孙绳 上的五彩线,套在孩子的颈上。过三天把五彩线收回贮 在子孙袋里。因五彩线称为“锁线”,因此此俗谓之“ 换锁”。   婴儿满月之后睡悠车,这是满族育婴的一个传统方 法。悠车用薄木板制做,长2 公尺,宽1 . 5 公尺,两 头呈圆形,有底、样式如船。用四根绳子系在房梁上, 离地面有一定距离,将孩子放在悠车里。婴儿哭则乳之 ,不哭则摇之,十分轻便,母亲还可以干一些家务活。 满族人家生第一个男孩,悠车由姥姥家赠送。   为了避免孩子翻动从悠车上掉下来,也考虑孩子长 大后射箭胳膊平直,骑马腿的位置端正,便将孩子胳膊 肘、腿膝盖、脚脖处用带子捆绑起来,孩子动弹不得只 能仰卧。因此满族少年身体多健美,很少驼背弯腰。满 族以扁平头为美,因此多以小米或高粱装枕头,枕在孩 子头下,俗称“睡扁头”。
这么多LZ累了吧,喝口茶先
(十)侗族dong zu Do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侗族,有人口2514014人, 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 三省(区)毗邻的黔东南、玉 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 江等县。 侗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 植水稻为主,特产糯谷,以香 禾糯最享盛名。少数人从事林 业,池塘稻田中养鱼的也很普 遍。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 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 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 等他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侗水语支。 原无民族文字,2 0 世纪5 0 年代创制了侗文。现在大 部分通用汉文。侗族地区一向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侗 族诗歌韵律严谨,题材多样,尤以多声部无伴奏的侗族 大歌为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在文学和音乐方面都有 极珍贵的价值。侗族擅长建筑。结构精巧、形式多样的侗寨鼓楼、 风雨桥等建筑艺术具有代表性。侗锦、侗布、挑花、刺 绣以及银饰工艺品等,都充分表现了侗族多彩多姿的传 统文化特色。侗寨楼桥   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鼓楼和风 雨桥。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 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 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拔地而起。侗寨鼓楼,外型象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 0 多 米,1 1 层至顶,全靠1 6 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 整,约1 0 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塘,四周 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 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 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鼓楼是侗族人民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征 。每个侗寨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过 去鼓楼都悬有牛皮长鼓一面,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 ,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有的地方发生火灾、匪盗, 也击鼓呼救,一寨击鼓,别寨应声,照例击鼓,如此, 一寨传一寨,信息很快传到深山远寨,鼓声所及,人们 闻声而来。因此,侗家人对鼓楼,长鼓特别喜爱。如今,社会秩序安定,长鼓已失去了它传递信息的 作用。但鼓楼仍然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夏天,人们来到鼓楼纳凉聊天。冬天,大家围坐在火塘 边讲故事。每到节日,男女老幼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 ”或看侗戏。风雨桥,又称花桥,也是侗寨特有的建筑之一。一 般说,苗寨喜欢依山而立,侗寨则大多修在河溪两旁, 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现了石拱桥、石板桥、竹蔑 桥等。然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风雨桥。坐落在广西三 江林溪河上的程阳桥是风雨桥的代表。因桥上建有廊和 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这座桥建于 1 9 1 6 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全长6 4 . 4 米,宽3 . 4 米,高1 6 米,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 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长廊和楼亭 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人物、山水、花纹、兽类色泽 鲜艳,栩栩如生,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 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打油茶   油茶,是侗族人民喜爱的饮食。清香甘甜的油茶, 提神醒脑,焕发精神,兼有祛除湿热,防治感冒、腹泻 之效。它几乎成为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对于许 多人来说,一日两次打油茶是少不了的。客至,好客的 侗家人必用油茶招待。   打油茶有一定的程序。首先将“阴米”(蒸熟晾干 的糯米,有的还染了五彩色)用茶油(茶子树果实榨的 食用油)炸成米花捞出,再炒花生米、黄豆等副食品。 最后把粘米炒焦,再放些茶叶稍炒一下,马上添温水入 锅,加盐煮沸,即是油茶水。吃的时候碗里放点葱花、 茼蒿、菠菜等,盛入油茶水,加些炸好的米花、花生、 黄豆、猪肝、瘦肉等配料,有的还在油茶水中煮上小小 的糯米粉汤团,就是色、香、味俱全的油茶了。
侗家吃油茶时,主人和客人都围坐在桌旁或锅灶周 围,由主妇动手烹调。第一碗油茶必须端给座上的长辈 或贵宾,表示敬意。然后依次端送给客人和家里人。每 人接到油茶后,不能立刻就吃,而要把碗放在自己的面 前,等待主人说一声敬请,大家才一起端碗。吃油茶只 用一根筷子。吃完第一碗,只需把碗交给主妇,她就会 按照客人的坐序依次把碗摆在桌上或灶边,再次盛上茶 水和配料。 每次打油茶,每人至少要吃三碗,否则会被认为对 主人不尊敬。吃了三碗后,如果不想再吃,就需把那根 筷子架在自己的碗上,作为不吃的表示,不然,主妇就 会不断地盛油茶,让你享用。 侗族打油茶 行歌坐月   在美丽的侗乡,青年男女到了一定年龄就开始社交 ,“行歌坐月”了。“行歌坐月”就是谈情说爱,一般 都是农闲季节盛行。很多侗寨有专门的“月堂”,即吊 脚楼供年轻人聚会,多数是小伙子到姑娘家去与姑娘对 歌交游。夜幕降临了,寨子里的小伙拿着自制的牛腿琴 、琵琶等乐器,踏着斑斑点点的月光,一面拉着琴弦, 一面哼唱邀约歌,从喜爱的姑娘吊楼下走过。   琴声歌声拨动了姑娘的心弦,于是,她们急忙放下 手中的活计,推开窗子往吊脚楼下窥视,见是自己喜欢 的人来了,就打手势,示意他可进楼。如果是自己不喜 欢或不认的人来邀约,她们就急忙将窗户关起来不去塔 理。假若那小伙子不肯离开她的吊脚楼、打口哨、呼喊 ,或用竹竿敲打她家的窗子和板壁。耐性好的姑娘虽然 不做声,但她的家人便出来干涉,如果还不走,一瓢冷 水从窗子上泼下来,意思是叫你快走开。   “行歌坐月”爹妈是不阻拦的。因为他们觉得儿女 谈情说爱是有人看得起,脸上光彩。   对歌时,小伙子弹琴,姑娘仍在做手中活,但她们 都在仔细听,并且心中在想以什么歌来答最好。在不同 的季节要唱不同的歌,在问答式的对唱中,最容易看出 谁懂得的事理多,见识广。许多青年就是在这种“行歌 坐月”的社交活动中加深了解,最后结为美满幸福的家 庭。   斗牛节   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 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楼附近,干净通风, 称为“牛宫”。牛王有专人割草担水拌料伺候,还要经 常供给蜂蜜、猪油、米酒等食物。“牛王”体格硕大而 健壮,浑身滚瓜流油,犄角粗壮尖利,象张开的钢杈。   每年农历二月与八月的亥日是侗族的斗牛节。节前 青年人吹着芦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约”邀请对手。“送 约”之后,便到“牛宫”前吹奏芦笙,敬祭3 日,替牛 “养心”。节期一到,群众集汇于斗牛场周围,参赛“ 牛王”在芦笙伴奏下开始“踩场”:一青年手举写有“ 牛王”的“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气十足。“ 马牌”后紧随举着木制“兵器”的卫队和鼓乐队。“牛 王”犄角上镶戴着铮亮的铁套,头披红缎,背驮“双龙 抢宝”牛王塔,塔上插有4 面令旗和两根长长的野鸡翎 ,象古代的将军一样。牛脖上挂有一串铜铃,悬在胸前 ,朗朗有声。“踩场”结束后,牛王退场。三声铁炮轰 鸣,正式斗牛开始。牛倌把点燃的两把火分别抛到自己 的“牛王”前边,同时放开手中缰绳,两牛冲向对方, 群众敲锣呐喊助威。败方彩旗要允许胜方的姑娘们“抢 走”。获胜的“牛王”披红挂彩,再度入场接受欢呼。 若打得难解难分,就要用棕绳套住牛后腿拉开,握手言 和。几天后,胜方姑娘去送还败方彩旗,败方小伙子设 宴款待,陪唱“大歌”,并赠礼品“赎旗”。哪个寨子 的“牛王”能获胜,是全寨的荣耀,所以斗牛后有群众 性歌舞饮宴庆祝。近年贵州省的侗族“牛王”,还到一 些大城市去表演角斗,使这种特殊的娱乐文化更加声名 远扬。
(十一)瑶族yao zu Yao ethnic minority group  瑶族,共有2134013人,主 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湖南、 云南、广东、贵州和江西等省 区。 瑶族先民历史上居住于长 江流域,远在秦汉时期,瑶族 是长沙武陵蛮(又称五溪蛮) 的一部分。南迁后,有的又向 西南山区移动,于是形成了大 分散、小集中的分布局面。   瑶族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 海拔一般多在米之 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 风景秀丽。因其生产方式、居 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 有多种自称和他称。如:盘瑶、 茶山瑶、山子瑶、坳瑶、花篮 瑶、白裤瑶、红头瑶等,多达2 0 个支系。新中国成立 后,瑶族成了他们的统称。   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由于长期与 汉、壮、苗等族接触,各地瑶族一般又兼通汉语,部分 兼通壮语和苗语。   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数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 猎、捕鱼和农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瑶锦、瑶服,古老的 传说,动听的瑶歌,优美的舞蹈,独特婚俗和宗教信仰 。 白裤瑶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因男子都穿白裤,故称 “白裤瑶”。   白裤瑶共有2 万余人,分别居住在广西南丹、河池 以及贵州荔波县的偏远山区。因穿着独特,常是人们采 风和考察其民俗的主要对象。   白裤瑶的裤子一般是白布制成,裤长及膝,裤脚用 黑布包边,红线绣花点缀,膝盖处绣着五根直的红线条 ,中间三根长,两边两根短,形状象手印。关于这五根 红线条,在白裤瑶中至今流传着这么一个古老的传说: 很久以前,年过六旬的瑶王,膝下有一个很漂亮的公主 ,嫁给了当地莫家土司的儿子。婚后,莫家土司利用儿 子的关系,施计盗取了瑶王的大印,并派兵包围了瑶寨 。瑶王怒不可遏,对土司的威胁毫无俱色,亲自上山指 挥作战,打了几天几夜,战斗非常激烈,瑶王被围困在 一个山头上。在这民族存亡之际,瑶王召集各寨寨主商 量对策,一位采药老人献计说:“我以前采药时,发现 山后悬崖有一条小路,可以从那里下山突围。”瑶王听 后,高兴得两手往膝盖一拍说:“对,就这么办”。在 采药老人的带领下,瑶族同胞脱险了,而瑶王因伤势太 重,不久壮烈牺牲。为了纪念这位英勇善战的瑶王,瑶 族人民按照他逝世时的装束做成民族服,裤子上的五根 红线条,象征瑶王的手印,裤长及膝,意味着当时战斗 的残酷。   白裤瑶女子的上衣分冬装和夏装。冬装式样与男子 的外衣差不多少。夏装却很原始奇特,称作挂衣。挂衣 没有衣袖,面前一块,背后一块,两边肩上各用1 0 厘 米宽的黑布连着,腋下没有扣子,全是敞开,不穿内衣 。挂衣底为黑色,背面用彩色丝线绣成各种图案。大多 数图案都象一块方印,意即瑶王的大印永远在瑶家人民 的心中。她们下装全是褶裙,长至膝盖,用丝线绣上层 层花边,甚是漂亮。   铜鼓是白裤瑶权力的象征,过去在对敌作战时,用 以发号施令。现在,凡丧葬婚嫁或娱乐场合,用几十面 铜鼓排列在一起,在皮鼓的伴奏下,进行敲击,声音锵 铿宏亮,场面十分观壮。铜鼓是白裤瑶权力的象征,过去在对敌作战时, 用以发号施号。现在,凡婚丧娶嫁或娱乐场合, 用几十面铜鼓排列一起,在皮鼓的伴奏下,进行 敲击,声音锵铿宏亮,场面十分壮观。 茶山瑶的“爬楼”   聚居在广西大瑶山的瑶族同胞,受居住地域的影响 ,在婚嫁上基本保持着传统习俗。有的流行“抢婚”, 有的流行“倒插门”(女娶男嫁)。不过,生活在大瑶 山的茶山瑶(瑶族的一个支系,意即住在山上的人)的 小伙子为了寻求爱情,流行的“爬楼”最富有戏剧性。   茶山瑶村落一般依山傍水,较大而集中,其住宅均 为两层木楼。门面和吊楼部分,雕龙刻凤,涂油抹彩, 好似一顶花轿悬挂在山中。清静的吊楼是成年姑娘社交 活动的场所。 每当吊楼披上了朦胧的月光,姑娘们便在一起绣花 织带。有心的小伙子在巷道里以歌代话,表达自己的爱 意。如果来者是姑娘的意中人,吊楼的门就会在歌声中 悄悄打开,这时勇敢机智的小伙子就会灵活地攀木而上 。这种恋爱方式就是饶有风趣的“爬楼”。当然,热心 的姑娘少不了在楼上助小伙子一臂之力。但也有吃闭门 羹的,但他们不恼不怒,而是自我解嘲地唱道:“我想 你多么辛苦,阿香哩!我想你吃不下饭哟,一餐三大碗 ;我爱你睡不着觉哟!一觉睡到大天亮……”。吊楼里 的姑娘被这善意的歌声逗的大笑。然而,吊楼里的小伙 子也不一定稳操胜券,还得靠其她姑娘的撮合和自己的 智慧和努力。男女双方一旦情投意合,吊楼里便只剩下 一对情侣,相依一起,互吐情愫。以后小伙子再来“爬 楼”,便带着姑娘的彩线,而姑娘则把精心编织的草鞋 送给小伙子,作为爱情的信物。
“会说话”的草标   除“爬楼”之外,瑶家青年约会,还习惯于用茅草 编织的草标来表达自己的心意。男女青年初恋后,一般 都要约定再会的时间和地点。那么草标就充当了重要的 媒介。如果插在约定地点的草标是“同心结”,就说明 双方有意,愿意同心,感情可进一步深化。如果插的草 标是“两头空”,那就说明对方谢绝继续见面,不要再 去追求了。   这种以物代言的草标,犹似生动的语言符号,在瑶 山的田间地头,路边家门或森林里,经常会遇到各种各 样的草标。比如在路旁遇到打着十字的“栏路标”,告 诫行人前方道路不通或有危险。为了防止牲畜上山吃庄 稼,主人在地头打个人形的“提醒标”,放牧人见了草 标,就不在这里放牧了。谁家添了丁,就在屋前竖起一 根顶端插有一枝树尾或竹尾的标志,表示深厚的爱情之 树结出了成熟之果。人们称之为“出世标”。若生男孩 ,就插上山茶树尾,表示孩子将来宛如山茶树一样挺拔 ,潇洒和勇敢;若生女孩,就插上金竹尾,表示女孩长 大就象金竹般的娉婷、温柔和纯洁。  黄泥鼓和黄泥鼓舞   打长鼓、庆丰收、祭祖先是瑶族人民的传统习俗。 黄泥鼓属于长鼓中的一种,是居住在大瑶山上瑶族人民 喜爱的民间乐器。顾名思义,这种鼓最特别的是要用大 瑶山特有的黄泥浆来糊鼓面才能定准鼓音,所以人们便 称黄泥鼓。用黄泥浆糊过的鼓面,由于鼓面湿润,增加 了厚度,敲打起来发出“空央、空央”的双连鸣音,特 别宏亮、动听,音传数里之外。   黄泥鼓是用木质软韧而轻便的泡桐树木镂空两头制 成。有公鼓、母鼓之分。公鼓腰长,母鼓腰短,鼓头两 端呈喇叭形。公鼓长约3 5 厘米,直径4 厘米,母鼓长 约3 0 厘米,直径6 厘米。做好的鼓用山羊皮蒙面,两 端系上八条小棕绳对拉,中间再用竹片旋绞绳索,使鼓 面绷紧。  黄泥鼓舞在民族舞蹈中独树一帜,一只母鼓相配四 只公鼓组成舞群。母鼓斜挎胸前,用双手拍击,公鼓则 是竖着拿在手中,用左手敲击,动作随着音乐的变化, 舞姿雄健洒脱。跳黄泥舞母鼓的鼓点最重要,它指挥和 掌握着整个舞蹈的节奏,公鼓是合着母鼓的鼓点变化的 。因此担负打母鼓的常常是寨子里的老鼓手。黄泥鼓敲 响之后,几位装扮漂亮的姑娘,手持花巾,踩着鼓点穿 插其中,边歌边舞,高潮时,围观的群众情不自禁地加 入歌舞的行列。母鼓动作悠然自得,柔中有刚;公鼓动 作矫健有力,热情奔放。公鼓和歌队把母鼓紧紧围在当 中,犹如群星拱月,母鼓又不时和公鼓对应敲打,使整 个舞场充满欢乐。  跳黄泥鼓舞最热烈的场面要数“盘王节”。“盘王 节”(一般是农历八月十五举行)是瑶族的传统节日。 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瑶王,人们带着心爱的黄泥鼓 从数里之外赶来参加盛会。这些年,瑶山人民粮食丰收 。六畜兴旺,生活蒸蒸日上,“盘王节”更为热烈红火 。每年旅居国外的瑶族同胞,携妻带女,纷纷回到久别 的故乡----大瑶山,欢度这一盛大的民族节日。  
(十二)土家族tujia zu Tujia ethnic minority group 土家族,现有人口5704223人, 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 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 黔江等县也有分布。    土家族地区,山岗缠绕,物产 丰饶。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 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中外游人。其 中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 园,已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 “土生土长的人”。2 0 0 0 多年 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 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 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 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大多 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 。只有湘西的龙山、永顺、古丈等县的少部分地区仍通 用土家语。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 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 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白虎崇拜   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家 族自称是“白虎之后”。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 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廪 君率领部落成员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盐阳,杀死凶残 的盐水神女,定居下来。人民安居乐业,自然廪君也深 受人们的爱戴。后来廪君逝世,他的灵魂化为白虎升天 。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每 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结婚时,男方正 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祀虎祖。   除了进行宗教式的虔诚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随 处可见白虎的影子。古代土家族先民作战时所持的(钅 享)钎、戈、剑上面,都铸镂有虎头形或镂刻有虎形花 纹。如今小孩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盖“猫脚”花衾被 ;门顶雕白虎、门环铸虎头。其意用虎的雄见来驱恶镇 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毛古斯”舞   “毛古斯”,土语为“拔步长”,是老公公的意思 。它是土家族纪念祖先,开拓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 迹的一种古老舞蹈。形式风格,异常古朴、别致。每逢 过年节跳摆手,都要跳这种古老的舞蹈。   跳演“毛古斯”,需十五六人组成,为首的祖辈叫 “拔步长”,其他的是小辈儿孙。这样就组合成一个家 庭。无论辈份高低,浑身都得用稻草、茅草、树叶包扎 ,甚至脸面也用稻草树叶遮盖住,头上还要扎五条大棕 叶瓣子,四根稍弯,分向四面下垂。跳演至《接亲》时 ,特别要用稻草扎根男性生殖器,夹在两腿中。观看跳 演的人,没有谁认为是“丑事”,却觉得这样装扮才真 实。   “毛古斯”舞,从动作到内容,都别具一格。演出 自始至终,讲土话、唱土歌,形态滑稽,诙诣有趣。碎 步进退,曲膝抖身,左跳右摆,浑身颤动。摇头耸肩, 茅草刷刷作响,全是模仿古人的粗犷的仪态。  跳“毛古斯”的形式,相当自由,不受内容的限制 。可歌可舞,可做游戏,玩杂耍,翻跟斗,打秋千。但 以对白为主体,方式灵活多样,观众也可答话插白。   跳“毛古斯”,规模大者要跳六个晚上,大致以土 家族的历史、渔猎、婚姻、工作等为内容。融歌、舞、 话为一体的原始祭神戏剧。这一形式在其他民族比较少 见,早已引起国内外戏剧舞蹈家的关注。被称为古老文 化艺术的“活化石”。 “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   “西兰卡普”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 。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 列。在土家族习俗中,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 学习彩织。姑娘结婚时必须有自己织出的打花铺盖作嫁 妆。因而,土家姑娘在婚前的日子里总是起早贪黑,精 心制作她心爱的打花铺盖。关于打花铺盖的来历,在土 家族地区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位心 灵手巧,穿针走线,织了有1 0 0 种花朵图案的西兰卡 普。后来,受到了嫂子的嫉妒,诬陷她夜里出门私会, 败坏了门风,挑唆其哥,将她残害了。噩耗传出,土家 族姑娘非常怀念她,把她织的彩锦,取名打花铺盖。成 了土家姑娘的嫁妆。现在打花铺盖均用三块西兰卡普缀 连而成。   
登录百度帐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