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和我玩斗地主心里战术术

当前位置:>>正文
孩子任性不听话?父母应学八大战术巧妙化解已被浏览792次编辑:来源:互联网
孩子有三种“任性手段” ----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3-8岁的孩子大都学会使用以下的四种“手段”。
手段排行第一:哭闹
为了实现自己的要求,哭闹是孩子最常用的手段。而很多父母怕的就是孩子这一招。一旦孩子哭闹起来,父母马上缴械投降,不但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且常常“超额”完成“任务”。
手段排行第二:哀告
乞求孩子是可爱的,当他向父母哀告乞求要某样东西时,没有几个父母抵挡得住他的温柔进攻。
手段排行第三:死缠烂打
“持久战”的理论对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他的目的是要用“磨”来让父母答应他的要求,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手段排行最后:赌气噘嘴、不说话、摔东西、不吃饭……
孩子赌气的时间,一般持续得较长,因为孩子已掌握了心理战的秘诀,没耐心的父母只好举手投降。父母的五种行为导致孩子任性
1、孩子过分依赖别人的评价,源于父母的过度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论的影响,平时喜欢无原则的表扬孩子,结果导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每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拒绝去做。同样,过度的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因此,孩子出错时,家长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错误在哪里,从而帮助其吸收教训,改正缺点。
2、孩子固执、任性,源于父母过于民主
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学历层次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是理没谈成,孩子却被惯坏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依赖父母的指导,如果对其过于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宠坏,使其变得固执、任性、为所欲为。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以理服人,而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带有强制性的教育管理仍是必不可少的。
3、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源于父母滥用奖励、缺少惩罚
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为了帮助其明辨是非,父母应该在平时养成奖惩分明的习惯。有些父母信奉“棒打出秀才”的观念,而另一些父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只习惯于使用奖励,从来不惩罚孩子,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孩子如果犯了错误,适度的惩罚是应该的。
当然,惩罚并不专指打骂、责惩孩子,其方法和形式可多种多样,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相反,如果在不适当的场所或时间滥用奖励,也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孩子在墙上乱画画,本来父母只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就可以了,可有的父母偏要使用奖励的方法,“如果你不往墙上画,明天给你买个新玩具。”显然,这种方法会纵容孩子今后为了得到玩具而明知故犯。 4、孩子不服从管教,源于父母间的教育意见不统一
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分歧。聪明的父母会避开孩子单独商讨,以求在达到意见的统一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然而,也有不少父母缺乏沟通而对教育子女的问题固执己见,甚至在孩子面前公开吵架,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是让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
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应注意保持意见的一致,切勿互不相让。因为如果孩子认同了父母某一方说了算,日后当这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将很可能无法说服、管教孩子,从而给正常的家庭教育带来人为的障碍。
5、孩子缺乏自信,源于父母的盲目扼杀和过分保护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像老母鸡护小鸡似的整日将子女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连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让他们做,甚至将子女的活动范围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内。这种过分的保护,严重干扰了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难、缺少自信、优柔寡断,甚至缺少道德情感和责任心。
与此相反,有些父母则总是主观地否定孩子的言与行,喜欢拿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甚至用过高的***化标准要求孩子。长此以往,就会将孩子的积极性、上进心盲目扼杀,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无能,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无情的摧毁。巧妙应对任性的孩子的八大战术
1、安静缓和法
这是对正在任性发脾气的孩子使用的一种方法。孩子发脾气时,情绪兴奋、激动,有时甚至大哭大闹、大嚷大叫。如果***耐着性子采取亲和、抚爱、哄劝的方法,反而会使孩子更加哭闹不休;如果大人态度粗暴,急躁地打骂孩子,仍然难以阻止孩子的任性。安静缓和法要求大人此时应持平静的态度,要求孩子停止哭闹,让他安静下来,此时没有必要说服孩子立即承认自己的任性是不对的,待孩子平静以后,再用平缓的口吻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比如,当遇到孩子发脾气、哭闹不休时,父母不必理他,让他发泄一会,然后给他喝些开水,让他喘口气,帮助他平静一些,条件允许的可让孩子一人留在屋内,父母离开一会;如果屋里人多,可让他在别的空屋,把门关上。但不要锁上,告诉他等他平静了可自己出来。注意语调要坚决,但不可用责备口吻。把孩子隔开,只是让孩子明白发脾气会影响别人的学习和休息,而不是惩罚他,待孩子平静下来后给他冼脸,安静睡--觉,过一会或明天和他再好好谈谈。
2、通俗讲解法
对孩子讲道理要深入浅出,可以举一些孩子身边的事情做例子,使道理容易为他们理解和接受。每当孩子和家长出现“顶牛”的现象时,家长可用讲故事、讲笑话的方法来缓和矛盾,并借故事去触及孩子的心灵。童话是对儿童进行说理教育的有效方法,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讲童话故事,并叫他们听完后谈谈体会,“对号入座”,改正不良习惯。
3、不予理睬法
对孩子的嘀嘀咕咕、纠缠不休等行为,家长可以故意不加注意,装作没有听见或者暂时离去。这是一种避免孩子可能出现闹事行为的有效方法。比如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一时难以说服他,这时可采用不予理睬法,也就是平时说的“冷处理”。采用这种方法要收到好的效果,家庭中所有***必须一致,同时采用不予理睬法。当孩子平静以后,对他也不能迁就让步,应当像没有发生事情那样,不予理睬。 4、攻心为上
父母首先要有良好而坚定的心理状态。不要认为拒绝孩子会造成伤害,相反,这恰恰是对他最好的教育。要想培养一个棒孩子,那么面对他最初的不合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坚决地说“不”,不能有丝毫心软。
5、以退为进
父母可以先退一步。比如孩子想要一个不能给他的东西时,妈妈可以这样说:“这是妈妈的,妈妈现在不用,可以给你玩一下,不过明天你就得还给妈妈。”然后以退为进----第二天提醒孩子:“宝宝,把东西还给妈妈,以后想要的时候再跟妈妈说。”
6、预先申明
孩子一般都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所以一定要给他定个规矩,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规矩处理。比如和孩子约定:早上爸爸要上班,你必须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餐,才能准时送你去幼儿园。
如果你起床晚了,就只好放弃早餐,因为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一旦孩子赖床,就要把他的早餐收走,并告诉他:对不起,宝宝,我们有约在先,不能随意破坏。
7、说一不二
对待孩子的要求不能“先抑后扬”。“先抑后扬”的做法会让孩子认为父母好“欺负”,从而无理要求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产生偏激心理,造成意想不到的恶果。因此,拒绝孩子,一定要从一而终。
8、“战后”要善后
父母对孩子说“不”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释拒绝的理由,让他明白“不行”的道理。拒绝孩子而不给他被拒绝的理由,会让他觉得受了委屈,甚至产生焦虑、恐惧、烦躁不安和悲愤绝望的心理。虽然这种解释孩子不一定听得懂,但是至少能让他明白:父母拒绝他是有理由的。欢迎搜索微信公众号:“525心理网”关注我们!更多精彩内容与您分享![转载请注明来自525心理网和本文链接,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最近访客数据加载中...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浏览664次浏览790次浏览510次浏览393次浏览486次
大家在看什么心理文章热门城市:儿子制定战术 赛前进行特训_凤凰资讯
儿子制定战术 赛前进行特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去年王晨和王义立父子俩首次参加亲子赛,名次在20名开外,今年他们成为围棋赛的冠军。父亲王晨表示,今年获胜主要是因为儿子棋力见长,而自己的“忍”字诀也发挥了作用。陆锦贤和陆剑豪父子俩去年是象棋赛的冠军,昨日他们再次成功卫冕。父亲陆锦贤透露,赛前两天儿子陆剑豪制定了战术,他们进行了特训。虽然比赛中儿子有下错棋,但比起上一年参赛,他已经镇定很多。
原标题:儿子制定战术 赛前进行特训昨日的亲子棋艺大赛,分别产生了围棋和象棋项目前三名。面对激烈的比赛,荣获围棋和象棋冠军的选手们,分享了各自的体会和感受。去年王晨和王义立父子俩首次参加亲子赛,名次在20名开外,今年他们成为围棋赛的冠军。父亲王晨表示,今年获胜主要是因为儿子棋力见长,而自己的“忍”字诀也发挥了作用。陆锦贤和陆剑豪父子俩去年是象棋赛的冠军,昨日他们再次成功卫冕。父亲陆锦贤透露,赛前两天儿子陆剑豪制定了战术,他们进行了特训。虽然比赛中儿子有下错棋,但比起上一年参赛,他已经镇定很多。在昨日的比赛现场,信息时报记者发现了与去年不同的变化和温馨场面。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他们均有自己的收获。冠军分享围棋冠军获胜还是爸爸功劳大“对手孩子虽然比我儿子小,但已经有4段的棋力了,他爸爸和我的棋力也在伯仲之间。时间紧的情况下,对手犯错多,所以我们赢了。”父亲王晨说。王晨和王义立父子是第二次参加亲子棋赛,去年第一次参赛的父子俩名次在20名开外,但是昨日他们却成为围棋赛的冠军。儿子王义立透露,父子俩获胜还是爸爸的功劳比较大,“比赛时下棋的速度太快,所以没有太多时间揣摩爸爸的想法。赛前爸爸嘱咐要下得快一点,要注意时间,现在才明白爸爸的意思。爸爸的棋艺很厉害,希望今后能多和爸爸下棋。”据悉,王晨本身是教棋的老师,面对昨日获胜,他表示一是儿子今年的棋力长了,二是因为自己的“忍”字诀发挥了作用。“小朋友下棋很容易出错,下错棋的时候,我就尽量让自己忍着,多鼓励他们。毕竟他们还小,幼小的心灵还是比较敏感和脆弱的。”王爸爸还提出建议,希望明年除了可以父子上阵外,还可以有师徒联袂上阵的比赛形式。“很多时候,教棋的老师要比父母更懂棋,而且和小朋友更加有默契。如果有师徒共同参赛的形式,相信参赛的人数和参赛的水准都将有所增长。”王爸爸建议说。象棋冠军临场发挥是成功关键陆锦贤和陆剑豪父子是上一届象棋赛冠军,昨日他们再次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卫冕成功。据了解,父亲陆锦贤小时候跟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喜欢下象棋,不过工作之后就很少下棋了。复出棋坛,动力完全是因为儿子。为了能够“上阵不离父子兵”,陆爸爸现在又开始“研究”棋谱了。儿子陆剑豪已经学棋7年,最初在东湖棋院学棋,然后转到广州棋院学艺,而现在是自己“拜师”学下棋。小小年纪可以说已经遍寻名帅了,棋力在这次的参赛小选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爸爸和我的发挥都算正常,虽然平时很少和爸爸下棋,但临场发挥是成功关键。”陆剑豪昨日告诉记者。而陆爸爸则透露,比赛并非一帆风顺:“比赛中仔仔有下错棋,但有了上一年的参赛经验,今年应对起来镇定很多。”据悉,比赛前两天,父子进行了特训,统一了比赛的思想。有意思的是,赛前制定战术的竟然是儿子陆剑豪:“就是交代布局阶段的变化,例如对方起手是当头炮,我们要怎样下,对方如果起手是飞象,我们又要怎样下。不过之后战局的发展,还是得灵活应对。”现场特写批评 严厉背后是慈爱联棋难免会出现配合失误的时候,去年首届亲子赛的赛场上就出现了不少埋怨家长“不给力”的孩子,今年记者则发现了很多想趁机给孩子“上上课”的家长们。首轮比赛落败后,象棋组的参赛者高乐天就被爸爸说红了眼圈。“你每下一步棋都要看我,看我有什么用?我脸上又没有棋,你要自己看清楚棋盘才行。”虽然高爸爸的话很明显是在教育儿子而非批评,但小乐天的眼泪还是刷刷地往下掉。“不要哭了,我又没有批评你,只是探讨一下。”高爸爸显得有些无奈。“你那还不叫批评叫什么?探讨应该是用平和的语气。”一脸委屈的儿子仍旧嘟着嘴。无独有偶,旁边棋桌上刚刚输掉比赛的蔡家父子也上演了类似的一幕,爸爸蔡江满脸遗憾地说:“刚刚这步棋应该这么走,我们这盘棋本来是可以赢的。”大概是觉得爸爸说得有道理,儿子蔡承均倒是没有哭鼻子,只是乖乖地听着。其实不管以怎样的形式表达,爸爸们的本意都是希望教给孩子更多的东西,即便是批评,背后也是严父的慈爱。同乐下棋比逛商场好亲子赛恰逢周日,不少参赛者都是一家大小一起出动。昨日的大赛有一个引人瞩目的家庭,那就是童弈森和他的爸爸妈妈以及年幼的弟弟。童爸爸告诉记者,童弈森学习围棋已有3年多了,现在广州棋院上课。小童的弟弟10个月大,或许是平日里耳濡目染,面对人气鼎盛的比赛大厅也没有怕生,而是骨碌碌地转动着一双机灵的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本来周日就是要一家人一起出来的,参加这样的比赛总比逛商场好,”童爸爸说,“既能锻炼孩子,也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支持妈妈是你的后盾围棋组的参赛选手邓翔友第二轮比赛输得很郁闷,他们在与对手的比赛中原本占尽优势,但却因为超时被判负。爸爸邓书崇心有不甘地跟裁判辩解:“他们的大龙都被我们吃掉了,应该是我们赢。”但这并未能更改结果。尽管意识到比对方多用了8分多钟,但小翔友显然还是无法接受以这样的方式输棋,他委屈得掉下了眼泪。他的妈妈则在一旁轻声安慰着,以最温柔的怀抱来为孩子抚平伤痛。围棋组的饶家兄弟是一对双胞胎,饶妈妈告诉记者,原本她是想让兄弟俩组对参赛的:“但报名时***咨询过,说是仅限亲子组对,只能我跟他们一起参赛了。”当妈妈跟兄弟俩其中一个在比赛时,双胞胎中的另一个就站在旁边观战,场面非常温馨。除了亲自上场和安慰输棋的孩子,妈妈还有另外一种支持方式。象棋组参赛者张广昱的妈妈是一位老师,在儿子与丈夫比赛时,她就在一旁批改试卷,专注得让记者不忍心打扰。即便工作如此忙碌,她还是选择到现场支持孩子,这份陪伴本身就是珍贵的礼物。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900369
播放数:243
播放数:2819220
播放数:265
48小时点击排行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