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同事看见你就偷笑大妈掉颗菜为什么要偷笑

日,木心在家乡离世,转眼已经整整两年。
木心,诗人、画家,乌镇人,曾经鲜为人知,现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文学作品阅读题,所选语段即为木心散文《林肯中心的鼓声》。
旅美之前,木心客居上海。一篇《上海赋》,惊世骇俗,作家陈村说自己“如遭雷击”。第五部分《只认衣衫不认人》尤为精彩:一套新装,要经“立”、“行”、“坐”三式的校验,立着好看,走起来不好看,勿灵。立也好走也好,坐下来不好看,勿灵。立行坐三式俱佳,也不肯连穿两天。“衣靠着,也靠挂”,穿而不挂,样子要废掉,挂而不穿,样子要死掉。----看过木心的文字,不知还有多少人敢写衣裳。
下面这位朋友的经历,富有传奇色彩,侧面说明木心的功力:逛书店,无意间看见一本雪白的小册子《诗经演》,随手翻了翻,好像是选了些《诗经》中的篇章,奇怪的是,几乎没有注释,每页就疏疏朗朗地印着几行四字诗句,大方得有些简陋,于是放回书架,可转念一想,不对,里面的篇目好像一首都没见过,便又抽出来,细细读了其中之一,突然头皮炸开了,我靠,竟然是仿“诗经”体写的诗,没有一点烟火气,仿佛初民纯净的歌声,浑然天成到无话可说,透过书页,看见作者木心在偷笑。
朋友T君是英语名师,被木心的博学征服,QQ签名改为“看了木心的《文学回忆录》觉得自己只是个认识一些汉字和英文单词的文盲”,他感慨,一百年内,不会再出木心这样的大家。恐怕永远不会出了,因为已经没有产生木心的土壤。正如梁文道所言:“三四十年代,以江浙一带文脉之丰厚蕴藉,传统经典既在,复又开放趋新,如无中断,数十年下来,也许就会自然衍生出木心这样的作家;但它毕竟是断了。”
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木心在家里用意识流写散文。文友Y君认为,木心的意识流手法比伍尔芙成熟,毕竟时代前进了;相比之下,后来八十年代国内一些作家的意识流作品,只是幼儿园水平。他认为木心是天才,打通了文学、哲学、美术、音乐,能取得如此成就,家庭条件好是一个重要原因。母亲能给他讲杜诗,外婆则精通《周易》。《竹秀》一文回忆二十来岁时的一段经历,“莫干山半腰,近剑池有幢石头房子,是先父的?墅”,德清莫干山可是著名避暑胜地。童年时,家中客厅摆放的是宋代瓷器,一次女佣搞卫生,临时换了明代瓷器,主人觉得很丢面子,连明朝的都好意思摆出来,赶紧吩咐拿走。
关于陈丹青记录的木心讲稿《文学回忆录》,百度百科是这么介绍的:“这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对于世界文学最别出机杼、最精彩的讲述。木心大量精彩的文学识见,连同率尔离题的妙语趣谈,都在笔录中悉数呈现。”
以下五句话,均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的该书,窥一斑可知全豹----
其一:初稿写成,像小鸟捉在手里,慢慢捋顺毛。
其二:“文革”的时候,要写交代。我苦中作乐,用写交代的纸作曲。
其三:我们的国民性和鲁迅那时比,至少坏十倍,如果讽刺当代,要十来个鲁迅。我有俳句:“移民,是翻了脸的爱国主义。”
其四:中国现在不少文人,说到底,是儒家。儒家,三个月不做官,急死了。给官家请去喝喝酒也过瘾。
其五:我中秋节买月饼,回家就把月饼盒扔掉。这么俗的设计,不能放在家里。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280 好笑 &
118 好笑 &
396 好笑 &
220 好笑 &
409 好笑 &
784 好笑 &
130 评论 &
195 好笑 &
865 好笑 &
301 好笑 &
糗事精选:0
糗龄:166天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