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请别太过分 医生游戏了,他()然目中无人地玩起了电子游戏.

发现信息价值
电子游戏-教育之痛!(与望望那贴回应一下)
10:01 发表在
电子游戏-教育之痛!如果你考察一下大大小小的网吧,那么你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几乎每台电脑显示的都是同样的画面—游戏!网吧是游戏的天堂,它对无数学生构成了不可抗拒的诱惑,我的好朋友、全国知名教育者李镇西甚至把网吧呼作“王八”!玩笑背后,是我们教育者的心痛-正是应试教育的重压和无趣构成了驱赶孩子走进网络沉湎游戏的外力。业余时间大家可以问一下学生-是否喜欢学习,我敢保证,***绝对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不愿意!还剩一个,不是愿意学习,倒可能是学习傻了,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城市里的孩子对一个贫困乡村的孩子说:你们天天吵着要上学,不知道我们上得起学的孩子,天天想着就是如何逃学。此话不假,很多中国孩子都会唱一首属于他们自己的流行歌曲:背着炸药包,我去上学校,炸老师,炸学校……心痛之余,需要的是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抵挡不住大大小小的“王八”对学生的诱惑?是什么原因让教育变得如此枯燥?是哪些因素让学习变得如此无聊?我们会说,是教材有问题!是啊,我们的教材是编得最没劲的,语文教科书编得象政治教材,政治教科书编得象思想品德教材,历史教科书编得象革命教材……翻翻香港的中学历史课本,就会发现,人家的教材比我们的有声有色的多。河南大学的特邀教授阎照祥老师,给我们看了一册美国五年级的历史教材,厚得有点不人道,但是翻开一看,长出一口气,原来一半的篇幅都是图片。它的第一课是“哥伦布的真名叫啥”,上面用英文、中文、西班牙文等六种语言,写出哥伦布的名字,同时配有哥伦布的画像五幅,五花八门,有胖有瘦,第一节历史课就告诉大家:历史,好多是不真实的,哥伦布叫啥?没准儿!哥伦布长什么样?没准儿!一句话,历史就是没准儿。它的第二课,还是遵循没准儿原理,名字是“是否是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同时配有路线图,写在羊皮纸上的《航海日志》等图片。第三课是“哪一天发现的新大陆?”,给了两个时间,一则是,一则是,然后用地理学知识给你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个时间。第四课,更没准了,有跟前三节课对着干的嫌疑。因为这一节课告诉大家,北欧海盗500年前就到过美洲,中国人更是在公元458年就首先发现的南美洲云云……其中意思很明白:所谓的发现新大陆,只是一种相对理解。所谓的历史,就是这么一回事!这样的教材,犹如游戏一样,能给学生留下巨大的自由空间:没有结论,才能带出悬念;没有***,才能引出想象;诸多可能,引出兴趣;无从选择,激发创新!相形之下,我们的教材却一直是一副真理在握的姿态,长期以来,它的主要业务,就是把一个个的标准***告诉学生!它不知道,一千个读者,就应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觉得,中国教材的面孔,颇象《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同志,罗哩罗嗦,老套乏味。唐僧能把看管他的两个小妖气得当场上吊,而我们的教材, 估计能把教材室的管理员熏得小脑短路大脑积水,至于学生,肚肠尚嫩,会是什么结果呢?请参观食品店里的熏肠,扭曲加干巴,里面有点杂碎?其次是教育理念问题。西方的教育,是培养“人”,重视的是人文,而我们的教育,是培养“才”,重视的是科技救育-我们的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是扼杀人性的教育;西方的教育,是告诉所有的孩子你真棒,中国的教育,是告诉大多数孩子,你不行-中国的教育是淘汰大多数的教育,中国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接受打击的过程,因为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西方的教育是让孩子自己找***,一个美国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要做一个考察报告-老鼠有没有记忆能力!他会自己设置实验场,给老鼠设置两个出口,一个出口摆上美食,一个出口,是惩罚。经过两个星期的观察,他会弄出一系列的报告数据,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老鼠可能有记忆能力!因为老鼠拜访美食出口的次数明显高于拜访惩罚出口的次数。而我们中国的教育,是告诉孩子***,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背***,只要背会了,就一切OK。学习本应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我们愣是把它糟蹋为一整套折磨人的刑罚,以致有些学生由衷的赞美说:真佩服某些老师,他能把原本就很没意思的课文讲得更加没意思,真是功夫老道啊!可以说,正是由于教育的苍白无力、枯燥无趣,才把孩子们推进了电子游戏中。如果我们不从教育本身的失误着手去改善教育、吸引孩子,那么,电子游戏就会继续成为孩子精神上的毒品、家长心中的痛、教育本身的讽刺!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加载下一页跟帖
大家都在看
三糊涂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抱歉,指定的版块不存在
Powered by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