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侵日星河战队战神终结版 战神好牛逼?

微信扫一扫下载手机版
战神小说共70个相关结果
134万字&连载中
158万字&连载中
199万字&连载中
64万字&连载中
69万字&连载中
18万字&连载中
13万字&连载中
141万字&连载中
11万字&连载中
作者:LifeHandle
97万字&连载中
103万字&连载中
62万字&连载中
20万字&连载中
296万字&连载中
37万字&连载中
68万字&连载中
38万字&连载中
88万字&连载中
112万字&连载中
小于1万字&连载中
35万字&连载中
1268万字&连载中
13万字&连载中
104万字&连载中
28万字&连载中
124万字&连载中
107万字&连载中
52万字&连载中
14万字&连载中
24万字&连载中
32万字&连载中
153万字&连载中
714万字&连载中
16万字&连载中
201万字&连载中
15万字&连载中
40万字&连载中
958万字&连载中
作者:xiao少爷
53万字&连载中
89万字&连载中
62万字&连载中
70万字&连载中
23万字&连载中
122万字&连载中
87万字&连载中
17万字&连载中
作者:?Y多多
63万字&连载中
作者:v堕落星晨
207万字&连载中
25万字&连载中
16万字&连载中
81万字&连载中
33万字&连载中
86万字&连载中
68万字&连载中
作者:、骗子"
124万字&连载中
39万字&连载中
73万字&连载中
102万字&连载中
181万字&连载中
672万字&连载中
31万字&连载中
241万字&连载中
35万字&连载中
91万字&连载中
128万字&连载中
50万字&连载中
700万字&连载中
作者:虾米XL
22万字&连载中
197万字&连载中
239万字&连载中
大家都在看
114啦帐号登录
115二维码登录
邮箱/手机号
下次自动登录
还没有114啦帐号?
您还可以用以下帐号登录:被侵华日军尊称的中国“战神”是谁?
他的一生,可说是民国史的一部份,因为他18岁就以学生军敢死队的身份赴武汉参加辛亥革命,成为缔造中华民国的一份子,从此戎马大半生,参与了中华民国的兴衰,南征北伐,重大战争无不参与,他就是战神----白崇禧。
白崇禧是广西桂林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国民党桂系中心人物,一级上将,现代杰出军事战略家,抗日持久战最高战略制定者,国军多场重大战役策划部署指挥者,中华民国首任国防部长。
白崇禧胆识超人,用兵机巧百变,谋略深远,记忆力惊人,善于捕捉战场信息,在国军中享有“小诸葛”、“今诸葛”、“当代张良”、“近代第一龙韬虎略将军”、“常胜将军”等美誉,甚至侵华日军也尊称他为“战神”。
白崇禧天资聪慧,五岁开始就读于私塾,刻苦用功,而且聪颖异常,几乎过目不忘,熟背《三字经》、《千家诗》、《幼学琼林》、四书、《诗》、《书》、《礼》、《易》、《春秋》、《左传》等教本,自小奠定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1907年,时年14岁的白崇禧考入桂林陆军小学;18岁即参加广西学生敢死队,北上武汉参加辛亥革命;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在广西陆军第一师任连长、营长等职。1923年白崇禧在梧州组织了四千人的广西讨逆军,任前敌总指挥兼参谋长。随后与李宗仁的定桂军合作,打败了实力雄厚的旧桂系首领陆荣廷、沈鸿英,广西全境统一。从此,李白新桂系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叱吒风云十多年。在统一广西的各个战役中,年纪轻轻的白崇禧就展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足智多谋,出奇制胜,以少胜多,被其对手沈鸿英所部誉为“小诸葛”。
1923年1月,青年白崇禧作为广西新桂系的全权代表前往广州谒见孙中山大元帅,代表广西竭诚请求加入孙中山的革命行列,并申述广西统一对革命之重要性。孙中山即委任黄绍?为广西讨贼军总指挥,白崇禧为参谋长。
临别时,孙中山对白崇禧说:“我无***、无粮、无饷;只有三民主义。”白崇禧回答说:“我们不要孙公的物质支援,只要三民主义与信仰而已。”日后的历史证明,白崇禧用自己毕生的青春、热血和生命书写了对于三民主义的坚定信仰与忠诚,无愧于中华民族和历史千秋。
两广统一后,广州革命政府准备北伐统一中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亲邀白崇禧担任北伐国军参谋长。李宗仁因广西部队也需要人指挥,不愿让“小诸葛”离开。但是蒋介石坚持非要白崇禧,亲自向李宗仁表示说只借用白数月,待攻下武汉必定归还。于是,白崇禧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后兼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
北伐开始以后,北伐东路军在浙江受挫败,何应钦所率黄埔第一军当时远在福建作战,无法立即调入浙江。蒋介石总司令为此非常焦急,白崇禧挺身而出,表示愿赴前线。蒋介石立即任命白崇禧为东路军前敌总指挥,指挥国军进攻江西孙传芳部。江西南昌之役,北洋军阀孙传芳以三倍兵力进行猛烈进攻,蒋介石亲自统领的黄埔嫡系被击败,九江失守,南昌被围。白崇禧急率桂系第七军救援,一举击溃孙传芳先头部队两个师。在双方兵力极为悬殊的情况下,白崇禧出奇制胜,集中兵力攻击德安,断绝南浔线,先收复九江,再解南昌之围。双方肉搏三天三夜,最后孙传芳两万余人被俘,国军取得北伐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桂系第七军获得“钢军”美誉,威震天下。接着白崇禧挥师向东追击,扫荡浙江,断绝宁沪线交通,收复杭州和上海,并再次击退孙传芳反攻,歼灭孙部六万余人,取得北伐第二次大捷。
1927年8月,打响了北伐战争中最激烈、最具决定意义的龙潭战役。南京一带长江北岸尽为北洋军阀孙传芳部所陷,孙传芳统帅十一个师十万众的“五省联军”过长江占领龙潭,西扰尧化,南京危急。白崇禧从无锡火速赶到镇江,因当地通南京有线***已遭破坏,白崇禧就地取材使用镇江车站简陋***指挥,一人同时身兼通信兵、补给司令和指挥官,六天六夜不休不眠,指挥沪杭线上的第一军刘峙、顾祝同师星夜西进,与李宗仁的第七军、第十九军以及何应钦指挥的第一军陈诚等三个师猛攻龙潭。8月30日拂晓,白崇禧、李宗仁、何应钦督率指挥各自部队向龙潭孙传芳部十个师约六万余人进行反攻,战况极为惨烈。“龙潭周围数十里地,炮火蔽天,血肉模糊。战斗的惨烈,实为笔墨所难形容。”是役国军将孙传芳部压缩到长江边后全部歼灭,俘敌四万余人、缴***三万枝。龙潭战役奠定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基业,也决定了显赫一时的五省联帅孙传芳从此一蹶不振,变成光杆司令的转折点。不少国民党元老对此役印象犹深,于右任老先生曾写一联:“东南一战无余敌,党国千年重此辞。”行政院长谭延?亲自赠对联赞颂白崇禧:“指挥能事回天地,学语小儿知姓名。”
日,白崇禧就任武汉北伐军前敌总指挥,5日率军自汉口北上,11日即与阎锡山联袂开进北京,受到各界盛大欢迎,成为历史上由华南领兵攻入北京的第一人。9月6日,白崇禧率军在天津誓师,10日占领唐山,13日占领滦州,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张学良败走大连。23日白崇禧将直鲁军缴械,完全肃清关内,25日白崇禧到达昌黎,滦河以东易帜。12月29日,张学良在东北通电东北易帜,宣布效忠南京中央政府。至此,白崇禧“从广西镇南关打到东北山海关”,被誉为“完成北伐的第一人”。
日“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最后关头”讲话,号召全民族坚决抗日到底。国难思良将,求贤若渴的蒋介石于8月2日再次电邀他北伐期间的参谋长白崇禧“共赴国难”。
接获蒋介石电邀,李宗仁本人及白崇禧的众幕僚和许多亲属均认为早年蒋桂战争旧怨犹在,唯恐南京此行不利。除了夫人马佩璋让白崇禧自己决定,其余众人皆反对他入京。有人劝白崇禧在西南自保,让蒋介石好看。然而一贯坚决主张抗日的白崇禧却深明大义,他说:“抗日是两广素来的主张,也是国民一致的要求,于今,抗日时机成熟,正是吾人报效国家之时。如果自己不到南京,不但辜负蒋公之德意,则往昔揭示之抗日口号乃是自欺欺人,必将为国民所唾弃。”
蒋介石特别派出自己的水陆两用座机及驾驶员前来广西接“小诸葛”。白崇禧义无反顾,8月4日从桂林坐上水上飞机就飞往南京水上机场,与蒋介石共赴国难。第二天,日本报纸就以醒目大标题宣布:“战神”莅临南京,中日大战不可避免。在日本侵华之后,因中日两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差极其悬殊。面对拥有强大陆海空作战力量的日军,如何制定出真正有效而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抗日整体战略,对国家存亡、民族安危和抗战全局生死攸关,至为关键。而白崇禧在武汉最高军事会议上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对日本人长期抗战”的持久战战略。这战略旨在把日军拖入中国广大内陆的泥淖里面,拖长日军的补给线,从而由军事战发展为政治战、经济战,向敌发动长期总体战,削弱消耗敌军优势,最终战胜日军。此一战略思想被当时军事委员会采用,从此成为国策和抗日最高战略方针,影响抗战至巨。
除了提出深谋远虑的成功战略外,在抗日期间,白崇禧参与并指挥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三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昆仑关攻坚战,桂柳战役。在日本人的战史中,昆仑关战役和桂林保卫战是日本侵华战争中两次认为中国军队的勇猛程度要超过自己的战役,这两次战役的总指挥官都是白崇禧。
淞沪会战期间,白崇禧深入第一线,多次到前线督战,了解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知己知彼。他深知敌我力量相差极其悬殊,国军徒作无谓牺牲并不能取得胜利,曾经四次向蒋介石进谏。如果白崇禧的建议开始就被采纳,国军的损失就会减少很多,伤亡也不会那么惨重。在白崇禧的苦谏下,蒋介石终于在11月9日下令兵分两路分别向南京、杭州全线撤退,并责令白崇禧负责整顿部队,收拾残局。这样才保住了尚存的国军主力不被全歼,为日后夺取抗日持久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淞沪会战之后,侵华日军称白崇禧为“战神”,同时又将他列为日本帝国必须消灭的“头号战争罪犯”。
台儿庄大战在白崇禧的建议之下,李宗仁命令孙连仲第31师(师长池峰城)死守台儿庄待援,将万余日军诱入重围之后聚歼。白崇禧除了在幕后策划部署,还经常亲临前线与各军师高级将领联络沟通,代表蒋委员长鼓舞士气。在危急关头,白崇禧冒着浓烈的硝烟,亲临台儿庄战场调动布置中央军重炮部队和强力火炮抗击日军的围攻。此次大战国军中央军和各派系地方军精诚团结,万众一心,血战三路日军,终于取得聚歼一万多凶残日军的大捷,严重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遏制了日军侵华凶猛势头,粉碎了自“卢沟桥事变”以来“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一扫因上海南京等地沦陷而笼罩在全国的悲观情绪,极大地鼓舞振奋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到底的信心。捷报传来,举国欢腾,各地举行祝捷会,大本营武汉超过十万人上街游行,卡车载着李宗仁、白崇禧两人的巨幅照片为游行队伍开路。
1938年初,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迁移武汉后不久,白崇禧在全国率先提出“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旨在把日军拖入中国广大内陆的泥淖里面,拖长日军的补给线,从而由军事战发展为政治战、经济战,向敌军发动长期总体战,削弱敌军优势,最终战胜日军。
1939年12月,白崇禧统帅指挥第4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所部二十五个师共十五万四千多国军,包括第5军杜聿明所部的戴安澜、邱清泉、郑洞国等精锐之师,两度重挫消灭包括日寇“钢军”在内的日军精锐,取得了抗战以来首场攻坚战的胜利--昆仑关攻坚战大捷。1944年,日军为了攻占战略要地桂林,共集结了近七个师团,十五万兵力,三百多辆坦克,三十多架飞机,大量重炮。白崇禧主动请缨,紧急自重庆赶赴桂林做战役部署,指挥不足二万名桂军及广西民团在无坦克飞机并缺乏火炮重兵器支援的苦境下,单凭轻兵器击毙一万六千名来犯日军,创造了日军侵华作战平均单日最高战亡兵员数。守军无一人投降,漓江之水被中日两军之血染为红色。
八年抗战,白崇禧以军委会副参谋总长身份先后兼任军训部长、校阅部主任委员、桂林行营主任、海军整建委员会主任等要职,不仅参与制定了国军各阶段对日作战计划,参与策划指挥多场大型会战,还为国军训练了二十万军事指挥人员,为赢得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日,国民政府授予他青天白日勋章。
日本投降后,这块土地上的战火再度暴发,在国共内战期间,白崇禧督战国军在东北四平大败并几乎彻底歼灭林彪的解放军;在大别山将刘邓解放军由12万人剿为7万人,且蕺重尽失。1949年,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刻,坚拒***50万兵权的高价诱降,在湖南青树坪再败林彪解放军,最后与百万解放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终于无力回天,永别大陆。
对于那时候政局的危险处境,有人投降,有人到了香港,也有的人到美国,而白崇禧的选择是民国。如他的儿子白先勇所说的:他自己是向历史交代,因为他的一生中,他参加过武昌起义,就等于见证了民国的诞生,等于是看到自己的一个孩子的诞生,而且他也参与了。第二,北伐时是他坚持到最后完成的,抗日战争的时候几乎所有重要的战役他都参加了,国共内战的时候他也是战争到最后。所以,他整个的一生都是在为民国打仗。最后他不去美国,因为死于异地不是他的选择,他的选择是民国。他到台湾去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
到台湾后,日,73岁的白崇禧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医生研判,是冠状动脉梗塞。当日,白崇禧之子白先敬看到父亲遗容,平静安详,大概病发突然,没有受到太大痛苦。
然而对于白崇禧的死因,多年来,两岸却有各种谣传版本,传得沸沸扬扬。对于“蒋介石派人下毒杀害白崇禧”的说法,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认为这纯属荒谬八卦谣言。白先勇表示,散播这个谣言的人是台湾的一个退休中下级特务,叫谷正文,自称是蒋介石安排的监控白崇禧的小组成员之一,他觉得知道很多有关白的事情,自称最后是奉蒋介石的命令,在酒里面下了毒,还叫一个女护士、女间谍去下毒谋害。但事实上那个小组根本就没这个人,而且谷某也没资格、没有机会见到蒋介石。第二,当时白崇禧在台湾呆了17年了,在军政方面完全没有实权,而且跟外面没有联系,蒋没理由杀他。第三,白崇禧是在美国受过罗斯福总统授勋的,就国际影响而言,蒋也不会杀他。
英雄去世,蒋总统第一个前往祭悼。由何应钦、孙科、陈立夫、顾祝同等200余人组成治丧委员会,以最高军礼和国葬规格下葬白崇禧,蒋中正亲笔题词颁发“轸念勋猷”挽额及“旌忠状”,葬礼备极哀荣。12月9日上午在台北市立殡仪馆举行公祭后,由四位国军一级上将顾祝同、周至柔、余汉谋、黄镇球,在白崇禧灵柩上覆?中华民国国旗,后被安葬在白家“白榕荫堂墓园”。
白崇禧墓园最高处,建有“崇禧清真寺”一座,寺前矗立一座似镧一样的冲天柱,镧前刻“忠肝义胆”、后书“仰不愧天”。镧身左右有“桂林白崇禧”书两联:“孤臣秉孤忠五马奔江留取汗青垂宇宙;正人扶正义七鲲拓土莫将成败论英雄。”这是白崇禧于1947年在台南手书郑成功的楹联,这也是他的心志和生平写照。
白崇禧将军不仅在军事指挥上神机妙算,百战不败,在个人修为上也能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具有忠贞报国、坚韧不拔的高风亮节,他是名副其实的千古战神。由于白崇禧在1949年国难之时拒不投降,以与中华民国共存亡的决心,舍弃与蒋介石的个人恩怨,从海南岛飞赴台湾。长期以来,大陆媒体对于白崇禧极尽造谣抹黑之能事,对他伟大的历史功绩刻意只字不提,评价多有嘲讽之意;国民党方面也因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和他与蒋介石之间的个人恩怨,忽略了他的巨大功勋。其实海峡两岸都欠了白崇禧一个人情,因为历史事实证明,那时没有白崇禧的卓越军事指挥,国军就不可能北伐统一中国,当然就没有中华民国;没有白崇禧深远的谋略以及伟大贡献,就没有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国人很可能成为日本人的亡国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此人是中国历史上反抗外族入侵最成功的第一战神
如果你喜欢夕缘的作品,请点占与关注。谢谢大家先了!
自西周起,来之北方的一些部落少数民族开始严重威胁中原王朝。最典型的一例子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来之北方一支游牧民族犬戎部落既然攻陷攻陷了西周首都王城镐京,最终导致西周灭亡。至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另一支游牧部落匈奴崛起他们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吞并一个又一个北方地区部落(现今西伯利亚与俄罗斯一带)。
烽火戏诸侯
当华夏中原文明步入至春秋战国时期,匈奴开始不断袭扰华夏文明。匈奴人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显示出很强的骑兵战斗力他们不断掳掠当时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使这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而当时北方秦、赵、燕在战国前中期以前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为主,行动迟缓,很难抵御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中原事业步伐。其次由于战国时期内斗纷争不断,北方三国也没有任何一国有多余的兵力与精力开展对外作战。针对这种不利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其次便是在北部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的袭扰。
强悍的匈奴骑兵
春秋战国人才辈出
战国时期,华夏中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将才。其中最优秀的莫过于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与战功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在反抗匈奴外族入侵中,李牧却成为了最成功的一位。
李牧历史肖像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赵国柏仁人。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今山西省境内的右玉县南),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并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
战国时期普遍各国的战车兵
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就出兵交战。出兵交战,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就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所有要求。
战国时期赵国地图
诱敌深入大破匈奴,成功反抗外族入侵
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依旧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养精蓄锐士兵们士气旺盛,很多士兵憋足了气都愿意打一仗。李牧看准时机精选战车1300乘、骑兵13000人、步兵5万、弓箭手10万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
军改胡服骑射赵国骑兵
次年匈奴小股人马再次入侵,李牧利用匈奴人始终认为自己胆怯心态假装失败,骄兵之计诱敌深入。故意把几千人马,牛羊物资丢弃给匈奴放心掠夺。匈奴单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队人马入侵。此刻李牧布下许多奇兵,逐渐引诱匈奴大军进入伏击圈。待匈奴单于大军全部进入伏击圈后,李牧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赵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几乎全是骑兵)。灭了?褴(chānlán),打败了匈奴东胡部落,收降了林胡部落,匈奴单于逃跑。
李牧大破匈奴
此战之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由于匈奴损失太大,甚至也减少了对赵、燕两国的入侵,尤其是减轻了最大对手秦国的北部边境的压力,使得秦国有足够时间抽出兵力,精力集中进行统一战争。
无辜被害含冤至死,后世惋惜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有一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不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也是保卫华夏文明反抗外族入侵最成功第一个人。
李牧雕像后世敬仰
可惜战国后期,秦军大举进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新君昏庸无能听信近臣郭开谗言,在没有进行任何调查情况下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也使后人,以及历代历史学家为其扼腕叹恨!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