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我花语阅读题.第三单元阅读题

第三单元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三单元习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段阅读题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段阅读题及***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段阅读题及***
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段题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完成练习。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②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③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shuò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qiè而不舍& (&&& )&&&&&&&&&&&&&&& shuò果& (&&& )2、概括本段叙述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3、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4、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请从所给的三个个画线句中选出一句进行欣赏,说说它好在哪里。&参考***1、锲& 硕2、闻一多潜心钻研写成《唐诗杂论》3、不是“不动”,而是在“动”,在废寝忘食地“动”,用灯火“漂白了四壁”动。这个“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用“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4、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了他那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②、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刻苦的精神!③、“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 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表现闻一多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习题。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这几段文字主要写了闻一多哪些方面的“说”和“做”?  2、 “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和“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体现了闻一多什么特点?  3、“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体现了闻一多什么精神?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请问闻一多先生“巨”在何处?“高”在哪里?
参考***:  1、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  2、义正辞严,声震天地,蔑视敌人。说了就做的特点。  3、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4、“巨”在一切为国为民上,“高”在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上。(意思对即可)
《孙权劝学》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孙权劝学》选自&&&&&&&&&& ,这是一部&&&&&&&&&& 体史书,主持编纂的人是&&&&&&& 代&&&&&&&& 、&&&&&&&& 家&&&&&&&&&&& 。 2、解释词语(1)当涂掌事:&&&&&&&&&&&&&&&&&&&&&&&&&&&&&&&&& (2)治经: (3)涉猎:&&&&&&&&&&&&&&&&&&&&&&&&&&&&&&&&&&&&& (4)刮目相待: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2)卿言多务,孰若孤?4、吕蒙能得鲁肃赞美,是因为他读书好学,这在现在仍有教育意义,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1、《资治通鉴》& 编年&& 宋& 政治家& 史学家& 司马光 2、(1)当官掌权(2)研究儒家经典(3)浏览群书但不作深入研究(4)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3、(1) 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2)你说你事务繁多,谁又能像我的事务那样多?4、言之有理即可
&&&&&&&&&&&&&&&&&&&&&&&&&&&&&&&&&&&&& 福臻中学&&&&& 史爱良&&&&&&&&&&&&&&&&&&&&&&&&&&&&&&&&&&&&&&&&&
邓稼先(1)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2)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3)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4)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5)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6)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7)“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8)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9)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10)邓稼先是中国***的理想党员。 (11)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1、&奥本海默与邓稼先的性格和为人各自有什么特点?2、&本文是写邓稼先的,作者写奥本海默的目的是什么?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选文第4自然段中加点的词“常常”和“时有”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附***:1、&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2、&作对比,突出邓稼先优秀的性格和品质。3、&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才能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4、&不能,如果互换了,就会和后面一句“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相矛盾,并且人的锋芒是随着年龄而逐渐收敛的,所以,不换才符合人物的年龄变化特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1、&为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选取了什么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2、&“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些话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3、&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和“他并没有先‘说’”中的“说”的不同含义。4、&“一月不梳头”出自杜甫诗句“百年深得醉,,一月不梳头”,说明杜甫奔波一生,难得在成都草堂有较安定的生活,故疏懒得一月不梳头。你认为文中用这个典故有何用意?附***:1、&选取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2、&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谦逊的人品。3、&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有吹嘘、自诩的意思。、4、&反衬闻一多钻研古籍时孜孜以求、日夜不懈的精神。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警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列加点字。但当涉猎&&& 卿今当涂掌事&&&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翻译下列句子。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说说孙权和吕蒙各自的性格特点。4、&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附***:1、&只,当权,重新,认清事物。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你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3、&孙权:对部下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的明君。吕蒙:知过能改,有上进心,坦诚好爽的军人。4、&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或者:一个人只要有修养有学问,就会令人刮目相看,别人自然乐意与你结交。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人教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人教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人教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w.5 Y
人教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90分钟,100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酝酿(niàng)&& 枯涸(hè)& 应和(hè)& 霎那(shà)& B.满载(zài)&& 济南(jǐ)&& 水藻(zǎo)&& 竦峙(sǒng)C.栖息(xī)& 着落(zhuó)&& 蜷曲(juǎn)& 模样(mú)D.梦寐(mèi)&& 寥廓(liáo)&& 粗糙(cāo)黄晕(yū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贮蓄&& 偌大&& 朗润&&& 绿草如茵&&&&&&&&&& B.震落&& 苍海& 炫耀&& 花技招展&&&&&&& C.烘托&&& 芦篷&& 清冽& 梦寐以求&&&&&&&& D.耸峙&& 松驰& 急躁& 山清水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 语运用有误的项是(&&&&& )(2分)& A.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的不休。B.近几年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的甜蜜来。 4.(2013,南京市六合区中考模拟)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 为避免中小学校园不再发生 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B. 有没有接触过活禽,成为我们判断被H7N9型禽流感传染的标准之一。C.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钓鱼岛的挑衅举动。D.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才能真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5.下面句 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2分)A.亲爱的宝贝已在腹中8个月了,是个美丽的姑娘呢?还是个漂亮的小伙?B.“莫言领诺贝尔奖,身着一身燕尾服;成龙参加今年两会时,一身定制的中式唐装,得体、很有韵味。”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说。C.“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李阳说:“我一定要把它拍摄下来!”D.作为笑艺术的研究者和传播者,马三立认为:笑是促进精神健康的良药和营养素。6.下列各项中的有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济南的冬天》——老舍——舒庆春——现代作家B.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东坡居士——宋朝&&&&& C.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唐朝&&&&&& D.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诗人&&&&&&&&&&&&&&&&&&&&&&&&&&&&&&&&&&& 7.默写。(6分)①&&&&&&&&&&&&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③乡书何处达?&&&&&&&&&&&&&&&& 。④《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的句子是&&&&&&&&&&&&&& ,&&&&&&&&&&&&&& 。⑤《夜雨寄北中》抒发作者盼望团聚共叙别情的美好心愿的句子是&&&&&&&&&&&&&& ,&&&&&&&&&&&&& 。⑥《泊秦淮》中作者讽刺当朝统治者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句子是&&&&&&&&&&&&&& ,&&&&&& &&&&&&&&&& 。8.语言运用。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6分)&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是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偕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1)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①错别字: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②错别字: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2)在这段话中有一个病句,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排比句。(2分)
9.下面文字,概括北京市延庆和怀柔两个区县平原造林的三个主要特点。(2分)&&& 延庆蔡家河经过半年的春季造林,植树2.3万亩,栽种乔灌木91种、125万株,形成了严密的防护屏障。一排排新栽培的树苗整齐划一,有白蜡、国槐、华山松等乔灌木,还有银杏、枫叶等彩色树种。潮白河流域怀柔段通过植树造林建设河岸绿道,增加潮白河两岸林木覆盖率,沿路种植柏树、银杏、桑树、玉兰等兼顾四季变化的阔叶、彩叶树木,使潮白河两岸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观。特点是:&&&&&&&&&&&&&&&&&& 、&&&&&&&&&&&&&&& 、&& &&&&&&&&&&&&&&&&&& 。二、阅读(34分)(一)现代诗歌阅读(5分)阅读《露》并完成题目。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松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10.说说诗中的“露”具有什么特点?(1分)
11.全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1分)
12.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2分)
13.写出这首诗的韵脚。(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2012,浙江丽水)(4分)过湖俞桂舟移别岸水纹开,日 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14.诗中有画。(2分) &&& 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 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 &&&&&&&&&&&&&&&&&&&&&&&&&&&&&&&&&&&&&&&&&&& 。15.景中有情。(2分)&&& 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两篇(25分)&&& 春风柳上 归(《清远日报》2013.3)马亚伟&&&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春的画笔轻轻点染,把第一抹春色涂上柳梢。&&& 我上班的途中,有一段路程,道路左侧是一片垂柳。每天来到这里,我都会不自觉放慢了车速。“慢慢走,欣赏啊”,有时候真的需要这样一种心境。&&& 这里地处城市边缘,是难得的清幽静谧的所在,被我称为“闹市中的桃花源”。绿柳婆娑,是北国春曲上第一个音符,轻盈盈跳跃着,弹拨着每一缕春光。每年春天,我都会来这里与第一抹春光相遇。&&& 在这里,能够谛听到春天脉搏的跳动。我曾经以为,我的春天就是为了与这一坡浅绿相逢,不然,我宁愿永远睡在安闲的冬天。我曾试图用我认为最美的语言来歌唱这片柳林,也曾试图用我认为最美的色彩来描画柳林,然而,我的声音是如此单调和造作,我的画笔是如此干涩和枯竭。在自然面前,我是失语的。唯有缄默,才可以听到一抹新绿带给我的怦然心动,才可以听到春天蹑足而来的轻音,才是对和谐宁静的自然最好的馈赠。&&& 春的讯息刚刚来过,柳条已经变得柔软起来,柔梢披风。细细的柳树已经有了娉婷的风姿,丝丝柳条袅袅垂落,若含羞的少女。柳色新新,还未成翠色,远远望去,只是一片浅浅的柳烟。走近了看,能看到隐隐的绿意。视线穿过这片浅浅的柳烟,见远处散落着烟村四五家,分明有一种水墨画的韵味。&&& 风也越来越软了,不久就会春色缤纷。人们喜欢把“桃红柳绿”作为春天的标志,柳林不远处就是一片桃林。这个时节,离桃花开还早着呢。不过桃林也显出不甘示弱的样子,正在努力地生长着,孕育着。不久,桃花一开,就可以同柳树一样装点春光。是柳色,牵出了第一朵桃红。&&& 所有的树木中,我以为柳树最具有婀娜之美,娉婷之姿,像极了 窈窕的淑女。所以,柳树一直是画家和诗人所喜爱的。试想,自然界如果没有了柳树,画家的构图该是多么 乏味和 单调,诗人的妙笔又怎能够字字生花呢?如果没有柳树,似剪春风又怎能裁出一树碧玉?&&& 柳色是大自然最动人的一抹绿色。柳树没有春华秋实的经历,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它只沐浴着阳光,历经着风雨,悄然增添着生命的年轮。柳常常是人们无心栽种,自己巧借自然之力,成行成荫。我途中的这片柳林,好像不是刻意栽种的,却也整齐。日日月月,每天经过这里,静观它们一岁一枯荣,在风雨中岁岁年年挺立。&&& “慢慢走,欣赏啊”。如果可以,我真想停下来。停下来凝视碧蓝的天,直到心灵澄澈如一潭静水;停下来醉在这美丽的柳色中,静静等待光阴一寸一寸流走,直到地老天荒。多么让人沉醉的柳林!&&& 谁说春风是没有颜色的?当你远远地看到一层柳烟萌动,就看到了春风的颜色。16.开头引用诗句有什么好处?(2分)
17.在作者的眼里,春色在柳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柳色代表着春色,说说其中的原因。(3分)
18.本文重点写柳色,写 桃花有什么作用?(3分)
19.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试从文中找句子赏析。(3分)
&&&&&&&& 梦里开满泡桐花(14分)  ①春天来了。  ②窗外斑鸠的声声啼鸣,唤醒了我对儿时故乡的回忆。  ③在绿色的田野上,故乡的春天悠闲宁静得如同一个天然的大花篮,里面盛满了高高低低五彩缤纷的鲜花:有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淡紫的苦楝花、金黄的枣花、火红的杨树花、碧绿的榆钱……其中开得最盛、最惹眼的还要数家乡的泡桐花。  ④泡桐的生命力极强,用指头粗细的一段根随便往土中一插,春雨一淋,春日一晒,春风一吹,它便顶着一个绿色的梦想破土而出。头年的泡桐树像竹竿一样笔直地向上生长,且是中空的,因此长得特别快,一年就可以长十来米高。泡桐树的叶子为了吸收到阳光,头一年也特别多、特别大,从根部一直长到顶端,大的像荷叶一样,小时候在河堤上放羊,我们常用泡桐叶当伞去遮风挡雨。泡桐树身直质轻,且有韧性,过去家乡盖房的梁檩最佳的选择便是泡桐。  ⑤春节刚过,泡桐的细枝顶端便生出一串串带有黄绿斑纹的卵形花蕾,一串挨一串地向上举着,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开屏的孔雀。但这还不算真正的开屏,随着温度逐渐升高,那卵形的花蕾便从顶端裂开,这时浅紫色的花朵便像出了壳的小鸡一样从里面顶了出来,然后像吹气球一样向上伸展,颜色越来越浅,最后变成了粉色的小喇叭。微紫的泡 桐花在金色阳光和***的土地相互调和的色调背景中,显得格外醒目。没有绿叶的映衬,远远地望去一棵棵泡桐便是一只只五色缤纷的花孔雀在春光中尽情地开屏来抒发内心的喜悦,又像一群美丽的少女穿着紫色的彩裙微笑着在那里翩翩起舞,是那么的新鲜动人惹人喜爱。  ⑥每当我看到热情绽放的泡桐花,嗅着略带苦味的淡淡的清香,依稀之间,仿佛又看见了那个 像泡桐花一样美丽的儿时伙伴桐花。桐花是邻家的大女儿,聪明而美丽。童年美好的记忆几乎都有桐花的影子,我们一起快乐地放羊,一起蹦跳着上学,曾共撑过一柄桐树叶,她也曾送给我用泡桐花蕾串成的项链,我也送给她用泡桐花编成的花环。  & ⑦桐花家盖了小洋楼,但院子里已经没有了泡桐。我们村的泡桐也越来越少,不知什么时候村子里已经再也找不到一棵泡桐树了。不仅是泡桐树,还有洋槐树、苦楝树、桑树、 皂荚树等都是越来越少,渐渐地走出了我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杨树,年轻人说杨树长得快而且板材厂收购的价值也高。不仅村里村外的杂树被换成杨树,连种庄稼的地里也被杨树成片成片地占领,其实不是杨树惹的祸,它再怎么着也只是一种树,是我们心里的杨树长得太多,遮住了我们的双眼。  ⑧我时常在梦中回到泡桐花开的季节,楼房的四周又栽满了树,泡桐尤其最多,所有的枝头都开满了泡桐花,怒放的泡桐花热情地散发着芬芳,夹着儿时伙伴桐花铜铃般的笑声,伴着醉人的花香向我袭来……&&&&&&&&&&& ( 2013,合肥市中考模拟,有删改)20.以“梦里开满泡桐花”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21.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泡桐和泡桐花?(3分)
22.请赏析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
23.“是我们心里的杨树长得太多,遮住了我们的双眼”,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24.试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3分)
三、(40分)25.(2012,滨州)四季,色彩斑斓。草长莺飞的春,阳光绚烂的夏,天高云淡的秋,雪花纷飞的冬,给你遐想,让你向往。人生也是如此,天真烂漫的童年,活泼快乐的少年,追求独立的青年……令你难忘,让你憧憬。每一个“季节”都是风景,每一个“季节”都令人回味。  请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得以此话题为题目。  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附***& 第三单元检测卷一、1.B&&& 点拨:A“涸”声调错,应读hé;C“栖”读qī,“蜷”读quán;D“晕”是多音字误读,应读yùn。2.A&&& 点拨:B“苍”→沧,“技”→枝;C“冽”→洌;D“耸”→竦,“驰”→弛。3.C&&& 点拨: C“首当其冲”是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用于指发展低碳经济,适用对象错。4.D&& 5.B&&&& 点拨:A是个选择疑问句,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只在句子末尾用问号;C考查引号的运用情况,因为前后都有说话人说的话,所以“说”字之后用逗号,而不是冒号。D“认为”后面应当用逗号。6.B&&&&& 7.①日月之行  若出其里&& ②谁家新燕啄春泥③归雁洛阳边&& ④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⑤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⑥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8.(1)①“富”改为“赋”;②偕”改为“谐”。(2)“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改为:听到的只是声音,看到的只是颜色。&& (3)示例:青山绿水,在他读来是大自然抒写的美妙绝伦的山水诗。&9.数量多&& 树种多&& 色彩多&& 二、(一)10.默默无闻、乐观、心灵纯洁 11.拟人&& 12.在生活中,即使我们很普通很平凡,或遇到困难,我们仍然应该乐观向上,不要抱怨什么,应该永远保持一颗纯真善良的心。13.我、夜、灭,珠、露。( 二)14.远处群山若隐若现, 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忽有白鸥翩翩飞来,给人带来吟诗的雅兴。点拨: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由“蒙蒙”可知远处山色空濛,群山时隐时现;近处白鸥飞翔,似是衔诗而来。15.愉悦、快乐。(三)16.开篇点题,交代本文的对象。引起下文,为下文写春色和柳色作铺垫。7.(1)绿柳婆娑,是第一抹春光。(2)早春柳色新新,远看如同水墨画。(3)柳树最具有婀娜之美,娉婷之姿,像极了窈窕的淑女。(4)柳色是大自然最动人的一抹绿色。18.起衬托作用。用桃花晚开衬托柳树是最先装点春光的标志。&&& &21.表达对儿时故乡的怀念;衬托儿时的伙伴桐花;与下文村里只种“清一色的杨树”形成对比。 22.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开满泡桐花的树比喻成五彩缤纷的花孔雀和穿着紫色彩裙的少女, 赋予人的情态和行为, 生动形象地写出泡桐花的美丽和醒目。&&& 23.“心中的杨 树”指人们对财富追求的欲望,这句话指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已经改变了村庄的自然生态,也使人性中的朴实、善良等美点逐渐消失。&&& 24.结构上点题,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内容上梦里开满泡桐花的情形,表达对儿时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三、25.思路点拨:根据习作要求,应当自拟题目,选取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来写。提到这个话题,同学们都有话可说,但要写出特色、写出个性也不是简单的事。所拟题目如春之韵、夏之美、家乡的秋天、我爱冬天等,可选其一作为题目。写作时,一是要突出季节特征;二是要有自己的感情,突出“最喜欢”这一点,如果只是单纯写景,不能看出“最喜欢”,也不是成功之作。对于自己喜欢的季节,应当充满哲理的思考。
&文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w.5 Y
没有相关试题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