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工艺辅助构筑物及其他辅助设施是指什么?

各种水处理构筑物大样图
各种水处理构筑物大样图001002003
ID文件名称文件格式文件大小(KB)操作
正在加载...请等待或重新刷新本页面!
图纸简介:本下载图纸是一套各种水处理构筑物大样图。图纸包含了卡鲁塞尔氧化沟、斜板(管)沉淀池、平流式气浮池、罗茨鼓风机、射流曝气机等。图纸仅供参考,欢迎下载。
下载地址 (所需点数:8沐风币)
图纸发布者
作者热门图纸
作者其他图纸
当前分类本月下载排行
购买之前,如有问题,请城镇水处理场站工程
城镇水处理场站工程
2K314000 城镇水处理场站工程 2K314010水处理场站工艺技术与结构特点 2K314011 给水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2K314012 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 2K314013 水处理场站的结构特点
2K314011 给水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一、给水处理 (一)处理方法与工艺 1.处理对象通常为天然淡水水源,主要有来自江河、湖泊与水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井水)两大类。水中含有的杂质,分为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三种,也可按杂质的颗粒大小以及存在形态分为悬浮物质、胶体和溶解物质三种。 2.处理目的是去除或降低原水中悬浮物质、胶体、有害细菌生物以及水中含有的其他有害杂质,使处理后的水质满足用户需求。基本原则是利用现有的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采用尽可能低的工程造价,将水中所含的杂质分离出去,使水质得到净化。 3.常用的给水处理方法
用以去除水中粗大颗粒杂质
使用混凝药剂沉淀或澄清去除水中胶体和悬浮杂质等
使水通过细孔性滤料层,截流去除经沉淀或澄清后剩余的细微杂质;或不经过沉淀,原水直接加药、混凝、过滤去除水中胶体和悬浮杂质
去除水中病毒和细菌,保证饮水卫生和生产用水安全
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使硬水软化
去除地下水中所含过量的铁和锰,使水质符合饮用水要求
(二)工艺流程与适用条件
原水→简单处理(如筛网隔滤或消毒)
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一般用于处理浊度和色度较低的湖泊水和水库水,进水悬浮物一般小于100mg/L。水质稳定、变化小且无藻类繁殖
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
一般地表水处理厂广泛采用的常规处理流程,适用于浊度小于3mg/L河流水。河流小溪水浊度经常较低,洪水时含砂量大,可采用此流程对低浊度、无污染的水不加凝聚剂或跨越沉淀直接过滤
原水→调蓄预沉→自然预沉淀或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
高浊度水二级沉淀,适用于含砂量大,砂峰持续时间长,预沉后原水含砂量应降低到l000mg/L以下,黄河中上游的中小型水厂和长江上游高浊度水处理多采用二级沉淀(澄清)工艺,适用于中小型水厂,有时在滤池后建造清水调蓄池
应用分析 1.在以下所列的给水处理工艺中,( &)是处理高浊度水的常用工艺流程。 A.预沉--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B.混凝--接触过滤一消毒 C混凝--沉淀一过滤一消毒 D.混凝一沉淀一消毒 ***:A2.以地表水为水源时,生活饮用水的常规处理一般采用(&)工艺流程。 A.沉淀--混凝一过滤一消毒& B.过滤一沉淀--混凝一消毒 C.混凝一沉淀--过滤--消毒& D.混凝--过滤--沉淀--消毒 ***:C3.水的软化主要是降低水中()离子含量,使硬水软化。 A.钠& B.铁锰 C.氟& D.钙镁 ***:D
(三)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1.按照对污染物的去除途径不同,预处理方法可分为氧化法和吸附法,其中氧化法又可分为化学氧化法和生物氧化法。化学氧化法预处理技术主要有氯气预氧化及高锰酸钾氧化、紫外光氧化、臭氧氧化等预处理;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生物膜法,其形式主要是淹没式生物滤池,如进行TOC生物降解、氮去除、铁锰去除等。吸附预处理技术,如用粉末活性炭吸附、黏土吸附等。 2.深度处理是指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后,再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的污染物或消毒副产物的前身物加以去除,从而提高和保证饮用水质。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深度处理技术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臭氧活性炭法、生物活性炭法、光催化氧化法、吹脱法等。 二、污水处理 (一)处理方法与工艺 1.处理目的是将输送来的污水通过必要的处理方法,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控制标准后回用或排放。从污水处理的角度,污染物可分为悬浮固体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有毒物质、污染生物和污染营养物质。污水中有机物浓度一般用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和总有机碳(TOC)来表示。 2.处理方法可根据水质类型分为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处置及化学处理法,还可根据处理程度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及三级处理等工艺流程。 (1)物理处理方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和去除污水中污染物质的方法。常用方法有筛滤截留、重力分离、离心分离等,相应处理设备主要有格栅、沉砂池、沉淀池及离心机等。其中沉淀池同城镇给水处理中的沉淀池。 (2)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污水中有机物质的方法。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还有氧化塘及污水土地处理法。 (3)化学处理法,用于城市污水处理混凝法类同于城市给水处理。 3.污泥需处理才能防止二次污染,其处置方法常有浓缩、厌氧消化、脱水及热处理等
应用分析 1.污水的物理处理法不包括:(&)。 A.重力分离法& B.电解法 C.筛滤截留法& D.离心分离法 ***:B2.污泥的处理法不包括:( )。 A.浓缩& B.脱水及热处理 C.厌氧消化& D.离心分离 ***:D (二)工艺流程  1.一级处理工艺流程如图2K所示
主要针对水中悬浮物质,常采用物理的方法,经过一级处理后,污水悬浮物去除可达40%左右,附着于悬浮物的有机物也可去除30%左右。 2.二级处理以氧化沟为例。其工艺流程如图2K所示。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微生物处理法,具体方式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经过二级处理后,BO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二沉池出水能达标排放。 (1)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当前污水处理领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处理技术之一,曝气池是其反应器。污水与污泥在曝气池中混合,污泥中的微生物将污水中复杂的有机物降解,并用释放出的能量来实现微生物本身的繁殖和运动等。 (2)氧化沟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动力来自于转刷与水下推进器。一般不需要设置初沉池,并且经常采用延时曝气。
应用分析 1.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反应器是:(&)。 A.沉砂池& B.沉淀池 C.曝气池& D.滤池 ***:C2.氧化沟工艺一般不需要设置(&)。 A.二沉池& B.初沉池 C.曝气池& D.接触池 ***:B3.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污水二级处理方法。 A.活性污泥法& B.生物膜法 C.混凝沉淀法& D.氧化沟 ***:C 3.三级处理是在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之后,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既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可溶性无机物等。三级处理常用于二级处理以后,以进一步改善水质和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为目的。三级处理使用的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混凝沉淀(澄清、气浮)、过滤、活性炭吸附等。 三、再生水回用 1.再生水,又称为中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供使用的水。 2.再生回用处理系统是将经过二级处理后的污水再进行深度处理,以去除二级处理剩余的污染物,如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氮、磷、致病微生物、细小的固体颗粒以及无机盐等,使净化后的污水达到各种回用水的水质要求。回用处理技术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再生水水源的水质和回用水水质的要求。 3.污水再生回用分为以下五类: (1)农、林、渔业用水:含农田灌溉、造林育苗、畜牧养殖、水产养殖。 (2)城市杂用水:含城市绿化、冲厕、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消防。 (3)工业用水:含冷却、洗涤、锅炉、工艺、产品用水。 (4)环境用水:含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 (5)补充水源水:含补充地下水和地表水。
2K314012 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 给水与污水处理构筑物和设备***、试验、验收完成后,正式运行前必须进行全厂试运行。本条文简要介绍试运行的技术要点。 一、试运行目的与内容 (1)作 为工程质量 验收的依据。 (5)通过试运行确认水厂土建和***工程质量符合规程、 规范要求, 以 便 进行全面的验收和移交工作。 二、试运行要求 (一)准备工作 1.所有单项工程验收合格,并进行现场清理。 2.机械部分、电动部分检查。 3.辅助设备检查与单机试车。 4.编写试运行方案并获准。 5.成立试运行组织,责任清晰明确。 6.参加试运行人员培训考试合格。 (二)单机试车要求 1.单机试车,一般空车试运行不少于2h。 2.各执行机构运作调试完毕,动作反应正确。 3.自动控制系统的信号元件及元件动作正常。 4.监测并记录单机运行数据。 (三)联机运行要求 1.按工艺流程各构筑物逐个通水连机试运行正常。 2.全厂联机试运行、协联运行正常。 3.先采用手工操作,处理构筑物和设备全部运转正常后,方可转入自动控制运行。 4.全厂联机运行应不少于24h。 5.监测并记录各构筑物运行情况和运行数据 (四)设备及泵站空载运行 1.处理设备及泵房机组首次启动。 2.处理设备及泵房机组运行4~6h后,停机试验。 3.机组自动开、停机试验。 4.泵房试运行同时,各水池可进行做闭水试验或闭气试验。 (五)设备及泵站负荷运行 1.用手动或自动启动负荷运行。 2.检查、监视各构筑物负荷运行状况。 3.不通水情况下,运行6~8h,一切正常后停机。 4.停机前应抄表一次。 5.检查各台设备是否出现过热、过流、噪声等异常现象。 (六)连续试运行 1.处理设备及泵房单机组累计运行达72h。 2.连续试运行期间,开机、停机不少于3次。 3.处理设备及泵房机组联合是运行时间,一般不少于6h。 4.水处理和泥处理工艺系统试运行满足工艺要求。 5.填写设备负荷联动(系统)试运行记录表。 6.整理分析试运行技术经济资料。
空车试运行不少于2h
设备及泵站
运行4~6h后,停机试验
不通水情况下,运行6~8h
连续试运行
累计运行达72h
开机、停机不少于3次
联合试运行时间,一般不少于6h
应用分析 1.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转单机试车,一般空车试运行不少于( )。 A.&1h&B. 2hC.&3h&D. 5h***:B2.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转联机运行要求,全厂联机运行应不少于() A.&48h&B. 12hC.&24h&D. 5h***:C
2K314013 水处理场站的结构特点 一 、 厂站构筑物组成 水处理(含调蓄)构筑物, 指按水处理工艺设计的构筑物。给水处理构筑 物包括配水井、药剂间、混凝沉淀池、澄清池、过滤池、反应池、吸滤池、清水池、 二级泵站等。污水处理构筑物包括进水闸井、进水泵房、格筛间、沉砂池、 初沉淀二次沉淀池、曝气池、氧化沟、生物塘、消化池、沼气储罐等。
二、构筑物结构形式与特点 1.水处理(调蓄)构筑物和泵房多数采用地下或半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是构件断面较薄,属于薄板或薄壳型结构,配筋率较高,具有较高抗渗性和良好的整体性要求。少数构筑物采用土膜结构如氧化塘或生物塘等,面积大且有一定深度,抗渗性要求较高。 2.工艺辅助构筑物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是构件断面较薄,结构尺寸要求精确;少数采用钢结构预制,现场***,如出水堰等。 5.工艺管线中给排水管道越来越多采用水流性能好、抗腐蚀性高、抗地层变位性好的PE管、球墨铸铁管等新型管材。
应用分析 (2014真题)关于钢筋混凝土给排水构筑物的结构形式与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构件断面较厚   B.配筋率较低   C.抗渗性好   D.有良好的整体性 E.多采用地下或半地下形式 ***:CDE根据厂站工艺管线的要求,给排水管道宜采用的管材类型有()。 A.钢筋混凝土平口管& B. PE管 C.石棉管& D.球墨铸铁管 E.钢管 ***:BD
2K314000城镇水处理场站工程 2K314020 水处理场站工程施工 2K314021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 2K314022 沉井施工技术 2K314023 水池施工中的抗浮措施 2K314024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2K320100 城镇给排水场站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2K320101 取水与排放构筑物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2K320102 水处理构筑物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2K320103 泵房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2K320104 调蓄构筑物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2K314020 水处理场站工程施工 2K314021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 一、施工方案与流程 (一)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结构形式、材料与配比、施工工艺及流程、模板及其支架设(支架设汁、验算)、钢筋加工***、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施工等主要内容。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并介绍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二)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施工流程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 (三)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中心支柱浇筑→池底防渗层施工→浇筑池底混凝土垫层→池内防水层施工→池壁分块浇筑→底板分块浇筑→底板嵌缝→池壁防水层施工→功能性试验
二、施工技术要点 (一)模板、支架施工 1.模板及其支架应满足浇筑混凝土时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要求,且应***牢固。 3.采用穿墙螺栓来平衡混凝土浇筑对模板侧压力时,应选用两端能拆卸的螺栓或在拆模板时可拔出的螺栓。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0。 ( 6 ) 池壁与顶板连续施工时, 池壁内模立柱不得同时作为顶板模板立柱。 顶板支架的斜杆或横向连杆不得与池壁模板的杆件相连接。 池壁模板可先***一侧, 绑完钢筋后,分层***另一侧模板, 或采用一次***到顶而分层预留操作窗口的施工方法。 (二)止水带*** 1.塑料或橡胶止水带的形状、尺寸及其材质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纹,无气泡。 2.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采用叠接;接缝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脱胶现象;T字接头、十字接头和Y字接头,应在工厂加工成型。 3.金属止水带应平整、尺寸准确,其表面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不得有砂眼、钉孔。 4.金属止水带接头应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m,咬接或搭接必须采用双面焊接。 5.金属止水带在伸缩缝中的部分应涂防锈和防腐涂料。 6.止水带***应牢固,位置准确,其中心线应与变形缝中心线对正,带面不得有裂纹、孔洞等。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 (三)钢筋施工 1.加工前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根据设计保护层厚度、钢筋级别、直径和弯钩要求确定下料长度并编制钢筋下料表。 3.钢筋连接的方式:根据钢筋直径、钢材、现场条件确定钢筋连接的方式。主要采取绑扎、焊接、机械连接方式。 5.钢筋***质量检验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对***完毕的钢筋进行隐蔽验收。 (四)无粘结预应力施工 1.无粘结预应力筋技术要求 (1)预应力筋外包层材料,应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严禁使用聚氯乙烯。 (2)预应力筋涂料层应采用专用防腐油脂。   (3)必须采用I类锚具,锚具规格应根据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品种、张拉吨位以及工程使用情况选用。
2.无粘结预应力筋布置*** (1)锚固肋数量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 求时,应保证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不超过50m, 已锚固肋数量为双数。 (2)***时,上下相邻两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位置应 错开一个锚固肋;每段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计算长度应 考虑加入一个锚固肋宽度及两端张拉工作长度和锚具 长度。 (5)无粘结预应力筋中严禁有接头。
3.无粘结预应力张拉 (1)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小于25m时,宜采用一端张拉;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5m而小于5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5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和锚固。 (对比有粘结预应力: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 宜在两端张拉; 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 端张拉。) 4.封锚要求: (1)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2)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3)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相应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不得低于C40。 (五)混凝土施工 1.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构筑物)是给水排水厂站工程施工控制的重点。对于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内在质量有较高的要求,设计上有抗冻、抗渗、抗裂要求。对此,混凝土施工必须从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供应、浇筑、养护各环节加以控制,以确保实现设计的使用功能。 3.混凝土浇筑后应加遮盖洒水养护,保持湿润并不应少于14d。洒水养护至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 (六)模板及支架拆除 1.应按模板支架设计方案、程序进行拆除。 2.采用整体模板时,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底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达到表2K314021规定强度,方可拆除。 3.模板及支架拆除时,应划定安全范围,设专人指挥和值守。
构件跨度L (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梁、拱、壳
2K314022 沉井施工技术
一、沉井准备工作 (一)基坑准备 (2)沉井施工影响附近建(构)筑物、管线或河岸设施时,应采取控制措施,并应进行沉降和位移监测,测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干扰和方便测量的地方。 (3)地下水位应控制在沉井基坑以下0.5m,基坑内的水应及时排除; (二)地基与垫层施工 (1)制作沉井的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沉井制作阶段的荷载时,应按设计进行地基加固。 (2)刃脚的垫层采用砂垫层上铺垫木或素混凝土,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2)砂垫层宜采用中粗砂, 并应分层铺设、分层夯实;
二、沉井预制 (一)结构的钢筋、模板、混凝土工程施工 混凝土应对称、均匀、水平连续分层浇筑,并应防止沉井偏斜: (二)分节制作沉井 (1) 每节制作高度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且第一节制作高度必须高于刃脚部分 (2)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75%后,方可拆除模板或浇筑后节混凝土。 (3)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应采用凹凸缝或设置钢板止水带,施工缝应凿毛并清理干净;。 (5)分节制作、分次下沉的沉井,前次下沉后进行后续接高施工。 1)应验算接高后稳定系数等,并应及时检查沉井的沉降变化情况,严禁在接高施工过程中沉井发生倾斜和突然下沉; 2)后续各节的模板不应支撑于地面上,模板底部应距地面不小于1m。
三、下沉施工 (一)排水下沉 (2)下沉过程中应进行连续排水,保证沉井范围内地层水疏干。 (3)挖土应分层、均匀、对称进行;对于有底梁或支撑梁沉井,其相邻格仓高差不宜超过0.5m;开挖顺序应根据地质条件、下沉阶段、下沉情况综合运用和灵活掌握,严禁超挖。 (4)用抓斗取土时,井内严禁站人,严禁在底梁以下任意穿越。 (三)沉井下沉控制 (1)下沉应平稳、均衡、缓慢,发生偏斜应通过调整开挖顺序和方式“随挖随纠、动中纠偏” 。 (2)应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和方式开挖。 (3)沉井下沉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四周不得堆放任何东西,车辆来往要减少震动。 4.沉井下沉监控测量 (1)下沉时标高、轴线位移每班至少测量一次,每次下沉稳定后应进行高差和中心位移量的计算; (2)终沉时,每小时测一次,严格控制超沉,沉井封底前自沉速率应小于10mm/8h; (3)如发生异常情况应加密量测; (4)大型沉井应进行结构变形和裂缝观测。 (四)辅助法下沉 (1)沉井外壁采用阶梯形以减少下沉摩擦阻力时,在井外壁与土体之间应有专人随时用黄砂均匀灌入,四周灌入黄砂的高差不应超过500mm。 (2)采用触变泥浆套助沉时,应采用自流渗入、管路强制压注补给等方法;触变泥浆的性能应满足施工要求,泥浆补给应及时以保证泥浆液面高度;施工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泥浆套损坏失效,下沉到位后应进行泥浆置换。 (3)采用空气幕助沉时,管路和喷气孔、压气设备及系统装置的设置应满足施工要求;开气应自上而下,停气应缓慢减压,压气与挖土应交替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4)沉井采用爆破方法开挖下沉时,应符合国家有关爆破安全的规定。
四、沉井封底 (一)干封底 (1)在井点降水条件下施工的沉井应继续降水,并稳定保持地下水位距坑底不小于0.5m;在沉井封底前应用大石块将刃脚下垫实。 (2)封底前应整理好坑底和清除浮泥,对超挖部分应回填砂石至规定高程。 (3)采用全断面封底时,混凝土垫层应一次性连续浇筑;有底梁或支撑梁分格封底时,应对称逐格浇筑(5)封底前应设置泄水井,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且满足抗浮要求时,方可封填泄水井、停止降水。
(二)水下封底 (4)浇筑前,每根导管应有足够的混凝土量,浇筑时能一次将导管底埋住。 (5)水下混凝土封底的浇筑顺序,应从低处开始,逐渐向周围扩大;井内有隔墙、底梁或混凝土供应量受到限制时,应分格对称浇筑。 (6)每根导管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且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宜小于1.0m;各导管间混凝土浇筑面的平均上升速度不应小于0.25m/h;相邻导管间混凝土上升速度宜相近,最终浇筑成的混凝土面应略高于设计高程。 (7)水下封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沉井能满足抗浮要求时,方可将井内水抽除,并凿除表面松散混凝土进行钢筋混凝土底板施工。
应用分析 下列施工内容中,属于排水下沉法沉井施工内容的是( )2014真题 A.浇筑水下混凝土   B.降低地下水   C.水中挖土   D.水下封底 ***:B
2K314023 水池施工中的抗浮措施 一、当构筑物设有抗浮设计时 (1)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水池基坑施工前必须采取人工降水措施,把水位降至基坑底下不少于500mm,以防止施工过程中构筑物浮动,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二、当构筑物无抗浮设计时,水池施工应采取抗浮措施 (一)下列水池(构筑物)工程施工应采取降排水措施 (1)受地表水、地下动水压力作用影响的地下结构工 程。 (2)采用排水法下沉和封底的沉井工程。 (3)基坑底部存在承压含水层,且经验算基底开挖面 至压板之间的土体重力不足以平衡承压水水头压力,需 要减压降水的工程。 (二)施工过程降、排水要求 (1)选择可靠的降低地下水位方法,严格进行降水施工,对降水所用机具随时做好保养维护,并有备用机具。 (4)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间断降排水,并应对降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构筑物未具备抗浮条件时,严禁停止降排水。
三、当构筑物无抗浮设计时,雨汛期施工过程必须采取抗浮措施 (1)雨期施工时,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或外表水大量涌入基坑,使构筑物的自重小于浮力时,会导致构筑物浮起。施工中常采用的抗浮措施如下: 1)基坑四周设防汛墙,防止外来水进入基坑;建立防汛组织,强化防汛工作。防止外来水即排除。 2)构筑物下及基坑内四周埋设排水盲道(盲沟)和抽水设备,一旦发生基坑内积水随机排除。 3)备有应急供电和排水设施并保证其可靠性。 (2)当构筑物的自重小于其承受的浮力时,会导致构筑物浮起;应考虑因地制宜措施:引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外来水进入构筑物,使构筑物内、外无水位差,以减小其浮力,使构筑物结构免于破坏。
应用分析 井下沉施工时,挖土应分层、均匀、对称进行;对于有底梁或支撑梁沉井,其相邻格仓高差不宜超过()。 A.0.3m    B.0.2mC.0.4m    D.0.5m ***:D
2K314024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满水试验是给水排水构筑物的主要功能性试验,本条文介绍了水池满水试验的技术要点。 一、试验必备条件与准备工作 (一)满水试验前必备条件 (1)池体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 (2)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 (3)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 (4)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5)试验用的充水、充气和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查充水、充气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 (6)各项保证试验安全的措施已满足要求;满足设计的其他特殊要求。 (二)满水试验准备工作 (1)选定好洁净、充足的水源;注水和放水系统设施及安全措施准备完毕。 (2)有盖池体顶部的通气孔、人孔盖已***完毕,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照明等标志已配备齐全。 (3)***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位测针。 (4)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一般采用严密不渗,直径500mm、高300m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水位测针,注水深200mm。将水箱固定在水池中。 (5)对池体有观测沉降要求时,应选定观测点,并测量记录池体各观测点初始高程。
二、水池满水试验与流程 (一)试验流程 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应用分析 无盖混凝土水池满水试验程序中应有( )。 A.水位观测 B.水温测定 C.蒸发量测定 D.水质质检 E.资料整理 ***:ACE 
(二)试验要求 1.池内注水 (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待作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2.水位观测 (2)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水位测针的读数精确度应达0.1mm。 (3)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4)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5)测定时间必须连续。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延长观测。 延长观测的时间应在渗水量符合标准时止。 3.蒸发量测定 (1)池体有盖时可不测,蒸发量忽略不计。 (2)池体无盖时,须作蒸发量测定。 (3)每次测定水池中水位时,同时测定水箱中蒸发量水位。
三、满水试验标准 (一)水池渗水量计算,按池壁(不含内隔墙)和池底的浸湿面积计算。 (二)渗水量合格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不得超过2L/(m2?d);砌体结构水池不得超过3L/(m2?d)。
应用分析 1.某贮水池设计水深6m,满水试验时,池内注满水所需最短时间为( )。 A.3.5d    B.4.OdC.4.5d    D.5.0d ***:D2.大型水池施工中的采取抗浮措施不包括( )。 A.降低地下水位 B.基坑四周设防汛墙 C.使水池内外无水位差 D.构筑物增设锚杆 ***:D3.有盖水池满水试验程序为( )。 A.水池注水--池内水位观测--整理试验结论 B.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池内水位观测--整理试验结论 C.水池注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D.试验准备--水池注水--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B4.水池满水试验的做法包括( )。 A.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 并达到强度要求 B.向池内注水宜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高度为设计水深 的三分之一 C.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小时 D.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米/天 E.注水至设计水位12小时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BCD【2009年真题】背景资料 某单位中标污水处理项目,其中二沉池直径51.2m,池深5.5m。池壁混凝土设计要求为C30、P6、F150,采用现浇施工,施工时间跨越冬季。 施工单位自行设计了池壁异型模板,考虑了模板选材、防止吊模变形和位移的预防措施,对模板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了计算,考虑了风荷载下防倾倒措施。 施工单位制定了池体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案,包括: ①混凝土的搅拌及运输; ②混凝土的浇筑顺序、速度及振捣方法; ③搅拌、运输及振捣机械的型号与数量; ④预留后浇带的位置及要求; ⑤控制工程质量的措施。 在做满水试验时,一次充到设计水深,水位上升速度为5m/h,当充到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满水试验测得渗水量为2.5L/(m2.d),施工单位认定合格。 问题: 1.补全模板设计时应考虑的内容。 2.请将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案补充完整。 3.修正满水试验中存在的错误 ***: 1.模板设计时还应考虑:各部分模板的结构设计,各接点的构造,以及预埋件、止水板等的固定方法(3分);脱模剂的选用(2分);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顺序、方法及保证安全措施(2分) 2.施工方案还应包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外加剂的选择(2分);季节性施工的特殊措施(2分);预防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措施(2分)。 3.错误之处及正确做法如下: 错误(1):一次充到设计水深, 正确:分三次注水,每次注入设计水深的1/3。 错误(2):水位上升速度为5m/h, 正确: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得超过2m/d, 错误(3):当充到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正确:池内注水到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错误(4):满水试验测得渗水量为2.5L/(m2.d),施工单位认定合格。 正确:水试验测得渗水量为2L/(m2.d),可以认定合格。
2K320100 城镇给排水场站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2K320101 取水与排放构筑物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2K320102 水处理构筑物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2K320103 泵房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2K320104 调蓄构筑物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2K320101 取水与排放构筑物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本条适用于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含大口井、渗渠和管井)、固定式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2K320102 水处理构筑物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1.模板质量验收主控项目 (1)模板及其支架应满足浇筑混凝土时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要求,且应***牢固; (2)各部位的模板***位置正确、拼缝紧密不漏浆;对拉螺栓、垫块等***稳固;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不得遗漏且***牢固; (3)模板清洁、隔离剂涂刷均匀,钢筋和混凝土接茬处无污渍。 2.钢筋质量验收主控项目 (1)进场钢筋的质量保证资料应齐全,每批的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及各项性能检验报告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力学性能检验、化学成分检验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2011年版)的相关规定; 3.现 浇 混凝土 质量 验收 主控 项目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 抗渗和抗冻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其试块的留置及 质量 评定应符合规范规定; ( 2 ) 混凝土结构应外光内实;施工缝后浇带部位应表面密实, 无冷缝、 蜂窝、 露筋现象,否则应修理补强;
2K320103 泵房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4)沉井制作质量验收主控项目: 1)所用工程材料的等级、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2)混凝土强度以及抗渗、抗冻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外观无严重质量缺陷; 4)制作过程中沉井无变形、开裂现象。 (5)沉井下沉及封底质量验收主控项目: 1)封底所用工程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封底混凝土强度以及抗渗、抗冻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3)封底前坑底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封底后混凝土底板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4)下沉过程及封底时沉井无变形、倾斜、开裂现象;沉井结构无线流现象,底板无渗水现象。
2K320104 调蓄构筑物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本条适用于水塔、水柜、调蓄池(清水池、调节水池、调蓄水池)等给排水调蓄构筑物施工质量主控项目的检查与验收。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