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罗微分方程的m文件脚本文件

您的位置: &
利用克莱罗(clairaut)方程给出二次曲线的等价定义常微分方程试卷B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常微分方程试卷B卷***
上传于||文档简介
&&浙江科技学院理学院常微分方程资料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第一章 地震监测概述
第二节& 马古拉公式和克莱罗方程
一、重力位
1.力与力位
力是一个向量,由三个方向上的分量组成。力位是一个标量,即一个点只有一个数值,显然,便于进行直接运算。两者之间有确定的关系。若力写成F(Fx,Fy,Fz),力位写成U,则存在以下关系:
&&&&&&&&&&&&&&&&&&&&&&&&&&&&&&&&&&&&&&& (4-2)
即是力位在三个方向上的偏导数,等于力在相应方向上的三个分量。
就一般情况而言,若求某方向L上的分力FL,可表示为:
&&&&&&&&&&&&&&&&&
2.引力与引力位
地球形状学的理论基础,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该定律的数学表达形式是
&&&&&&&&&&&&&&&&&&&&&&&&&&&&&&&&&&&&&&&&&&&&&&&&&& (4-4)
上式的物理意义是:任何两个质量为m和m′的物质质点p和p′,总以力F互相吸引,其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mm′成正比,与它们距离L的平方成反比,其方向在两点连线上。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其中负号表示引力(取正号,表示斥力)。
在地球引力场中,通常研究单位质量受力情况,即令m′=1,且取P点为坐标原点,则式(4-4)可改写成
&&&&&&&&&&&&&&&&&&&&&&&&&&&&&&&&&&&&&&&&&&&&&&&&&&&&& (4-5)
根据式(4-3)所示的力与力位的关系,FL=aU/aL,则不难写出相应的U的表达式
&&&&&&&&&&&&&&&&&&&&&&&&&&&&&&&&&&&&&&&&&&&&&&&&&&&&&&&& (4-6)
上式是一个质点的引力位公式。对于任一体积的引力位,应等于各质元ρdV的引力位积分,即
&&&&&&&&&&&&&&&&&&&&&&&&&&&&&&&&&&&&&&&&&&&&&&&& (4-7)
式中,ρ为体元dV的密度;L为该体元到指定点的距离。
3.离心力和离心力位
由第三章的介绍可知,地球是一个高速旋转的天体。设地球自转速度为ω,地球上某单位质点到转动轴的距离为d,同样取质心为原点,z轴为转轴取向,则离心力f为
&&&&&&&&&&&& &&&&&&&&&&&&&&&&&&&&&&&&&&&&&&&&&&&&&&&& (4-8)
同样,根据式(4-3)所示的力与力位的关系,离心力位V与离心力f应该有以下关系:
由此不难得出离心力位的表达式(θ为地心余纬):
&&&&&&&&&&&&&&&&&&&&&&&&&&&&&&&&&&&& (4-9)
4.重力与重力位
地球的重力,就是地球质量引力F与自转离心力f之合力。与此合力对应的位,则为重力位。
设重力位为W,组成它的引力位为U、离心力位为V,则根据位的运算规则,应该有
&&&&&&&&&&&&&&&&&&&&&&&&&&&&&&&&&&&&&&& (4-10)
关于U和V的具体形式,已由式(4-7)和式(4-9)给出,将它们代入式(4-10)后,可得
&&&&& &&&&&
&&&&&&&&&&&&&&&&&&&&&&&& (4-11)
在一般情况下,第一项所表示的引力位占总重力位的绝大部分,而第二项所表示的离心力位仅是第一项引力位的1/300。
二、马古拉公式[2~3]
1.马古拉第一公式
在引力位公式(4-7)中,含有距离因子1/L,L是质点或质元P′到指定点P的距离。设质心为O,质心O到指定点P的距离为r,质心O到质点P′的距离为r′,角度∠P′OP=(图4-1)。
图4-1& 物体M对质点P的引力
由图4-1可知:
假定P点远离物体M,即(r′/r)&&1,故式中方括号内第二、三项远小于1,可以作为小量处理。同时,可根据二项式的级数展开公式
将式(4-12)写成级数形式,并且只保留含(r′/r)的一次项和二次项,便可得到
最后仅取四项,除其中一项与坐标选取有关外,其余三项都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它们的物理意义,只有将式(4-13)代入物体的引力位公式(4-7)后,才可以显示出来。为此,需要做如下简要推导:
&&&& &&&&&&&
其中各项的意义如下:
(1) 第一项
表示全体质量集中于质心的引力位。也就是说,地球作为一个正球体(一级近似)时的引力位。
(2) 第二项
这是因为取物体质心为原点的缘故。因此该项仅与坐标选取有关,没有实际的物理意义。
(3) 在第三项中,
显然这里的A、B、C是相对于x、y、z轴的转动惯量。因此,该项与地球相对于三个轴的质量分布有关。
(4) 在第四项中
式中,表示质元dM到OP联线的距离,故其积分为地球相对OP的转动惯量。因此,该项与地球相对于OP联线的质量分布有关。
将上述四项再代回式(4-14),则得:
&&&&&&&&&&&&&&&&&&&&&& (4-15)
这就是马古拉(Macullagh)第一公式。由于在公式推导中,忽略(/r)的三次和三次以上小量,所以它是一个描述离地球较远处的引力位的近似公式。请注意:在推导中,取质心为坐标原点和取三轴为主惯性轴,并不是推导条件,仅仅是为了表述整齐而采取的一个数学技巧,没什么物理意义。还请注意,式(4-15)对地球的形状并没有要求,三轴不对称也可以。下面将给出相对于转轴对称的球体,即A=B时的远场引力位公式(马古拉第二公式)。
2.马古拉第二公式
在式(4-15)中,A、B、C和I有以下关系:
&&&&&&&&&&&&&&&&&&&&&&&&&&&&&&&&&&&&&&& (4-16)
式中,l、m,n表示OP联线相对于x,y、z轴的方向余弦,其中n=cosθ(θ为P点余纬)。并且有
在轴对称情况下(即A=B),用动力扁度H
&&&&&&&&&&&&&&&&&&&&&&&&&&&&&&&&&&&&&&&&&&&&&&&&&&&&&& (4-17)
描述质量分布对转动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将式(4-16)化简:
&&&&&&&&&&&&&&&&&&&&&&&&&
将式(4-17)和式(4-18)代入式(4-16)中的括号内,则得
&&&&&&&&&&&&
从而,将式(4-15)写成
&&&&&&&&&&&&&&&&&&
或者,引入一个无量纲量:
&&&&&&&&&&&&&&&&&&&&&&&&
从而将式(4-20)写成:
&&&&&&&&&&&&&&&&&&&&&&&&&&&&&&&&& (4-22)
这就是马古拉第二公式。
这种表述形式的优点是,将指定点P到地球质心距离r和指定点的余纬cosθ分开。其中第一项是质量全部集中于质心的影响,而第二项反映地球形状(通过转动惯量之差C-A)的影响。
三、椭球面方程及其近似(扁球方程)
地球在高速旋转中,形成一个以转轴相对称的椭球形状。通过转轴任意做一个剖面,其形状可用椭圆方程描述。在直角坐标情况下,有
式中a,c分别长轴(赤道半径)和短轴(极半径),若用极坐标,亦可将下式(图4-2):
图4-2& 旋转椭球面
代入上式,则得
&&&&&&&&&&&&&&& (4-23)
引入几何扁率a0(简称扁率):
&&&&&&&&&&&&&&&&&&&&&&&&&&
&&&&&&&&&&&&&&&&&&&&&&&&&&&
将式(4-25)代入式(4-23),则得
&&&&&&&&&&&&&&&&&&&&
利用余纬θ与纬度f之间的互余关系,即sinθ=cosf,则可将式(4-26)改写成
并且,用二项式展开公式写成以下近似表达式:
&&&&&&&&&&&&
在这个方程里给出含有a0的零次、一次、二次和二次以上的各项。当项数足够多,则逼近一个椭球方程。如果舍去a0的二次以及二次以上各项,则可写如下简单形式:
&&&&&&&&&&&&&&&&&&&&&&&&&&&&&&&&&&&&&&&&&&&&&&&& (4-28)
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扁球方程式。该方程式与椭球方程式(4-26)的形式不同,但在赤道(θ=90°,f=0°)处所得r的值均为a,在两极(θ=0°,f=90°)处所得r的值均为c。故此,两个方程式的对应曲线是很接近的。
在有些教科书中,采用另外一种简化计算方法,也可以得到式(4-28)。在简化中,充分利用地球扁率a0很小(a0≈0.003)的特点,多次略去二项式级数展开式中的高级小量。其推导过程陈述如下:
这样的简化处理虽然容易理解,但由于最后的公式没有给出被舍去的高级小量诸项,因而难以对简化公式的精度作出估计。
应该指出,无论怎样得出扁球方程式,都含有扁率a0,在推导或简化中都利用a0很小的条件。这里所用的扁率a0,是几何扁率。因此,所得扁球方程式,仅仅是数学形式,并没有涉及它所反映的物理意义。下面将要从重力位角度建立扁球方程,从而揭示这里引入的几何扁率a0所具有的物理意义。
为讨论方便,需定义一个等积球半径R。椭球旋转体的体积公式为V=(4/3)πa2c,正球体的体积公式为V′=(4/3)πR3。若令V′=V,则可得出
&&&&&&&&&&&&&&&&&&&&&&&&&&&&&&&
将式(4-24)代入上式,然后展开,并保留一次项,则有
&&&&&&&&&&&&&&&&&&&&&&&
四、等位面方程及其近似(克莱罗方程)[2~3]
将式(4-9)和式(4-22)代入式(4-10),则得到
设静止海平面的重力位为W0,则表述地球形状的曲面应满足方程式
&&&&&&&&&&&&&&
在地球物理问题中,经常用到球函数Pn(cosθ),它的第二阶(n=2)为:
&&&&&&&&&&&&&&&&&&&&&&&
利用cos2θ=1-sin2θ,可得
将这两个关系式代入式(4-32),变成如下形式:
&&&&&&&&&&&&&&&
在这个式子里,含有地心余纬θ的部分都归入一个因子P2(cosθ)之内。该式是一个关于&&&&&
r(θ)的五次多项式。显然,直接求解是很麻烦的。
这里,采取另一种求解办法。首先,考虑地球的形状近似为一个扁球,即r随θ有微小变化,并利用P2(cosθ)在θ=0°(两极)和θ=90°(赤道)时的数值分别为和1的特点,假定r(θ)具有以下形式
[]&&&&&&&&&&&&&&&&&&&&&&&&&&&&&&&&&&&&& (4-35)
式中,R是地球的等积球半径;ε是比例系数。然后,将式(4-35)代入式(4-34)内,根据r所在位置取其一级近似,从而将式(4-34)化简。最后,从中求出比例系数ε的大小。
对于r-1项,因系数GM很大,所以可以保留两项,即
对于r-3项,因系数J2很小,其乘积GMa2J2也不会很大,所以可以只保留一项,即
对于r2项,因系数ω2较小,故亦可以只保留一项,即
将这些近似关系代入式(4-34),并将W0移至左侧,则变成
为使上式成立,则要求不含P2的第一个括号为零,含P2的第二个括号亦为零。由第一个括号为零可以得出
由第二个括号为零,可以得出
&&&&&&&&&&&&&&&&&&&&&&&&&&&&&
则W0、ε可以分别表示成
&&&&&&&&&&&&&&&&&&&&&&&&&
&& &&&&&&&&&&&&&&&&&&&&&&&&&&&&&&&&&&&&&&&& (4-38)
当将ε的表达式(4-38)代入式(4-35)时,则可写出
&&&&&&&&&&&&&&&&&&
令&&&&&&&&&&&&&&&&&&&&
&&&&&&&&&&&&&&&&&&&&&(4-40)
则&&&&&&&&&&&&&&&&&&&&&&&&
&&&&&&&&&&&&&&&&&&&&&&&&&&(4-41)
上式还可进一步化简,即写成
&&&&&&&&&&&&&&&&&&&
利用式(4-30),即a≈,并且略去上式中的含f 2的高级小量,则可
&&&&&&&&&&&&&&&&&&&&&&&&&&&&&& (4-42)
这就是著名的克莱罗方程。因为该方程与扁球方程不仅形式上一致,而且在θ=0°(两极)和θ=90°(赤道)处的r值分别相等,因此又常把式(4-42)称为克莱罗扁球方程。
五、有关扁率的讨论
根据式(4-41),将θ=0°和θ=90°的结果
代入几何扁率a0的定义,可得:
&&&&&&&&&&&&&&&&&&&&&&&&&&&&&&&&&&&&&&&& (4-43)
显然,在忽略f 2的高级小量情况下,克莱罗扁球方程中的f可理解为地球几何扁率a0。从f与a0近似相等的关系,也有助于分析造成地球变扁(a0)的原因。造成地球变扁的原因是自转离心力及转化惯量分布:前者反映在q值大小,后者反映在J2值大小。在式(4-38)中的J2和q可写成:
式中,C-A为绕短轴转动惯量C与绕长轴转动惯量A之差;D为均匀地球绕通过中心轴的转动惯量,即D=0.4Ma2;ω2R为赤道离心加速度;GM/R2为引力加速度。总之,这两种因素共同决定f,同时也就共同决定了a0。习惯上直接称a0为几何扁率。
除了上述几何扁率a0和相应的f之外,还经常用到动力扁率H和重力扁率β,它们的定义分别为
&&&&&&&&&&&&&&&&&&&&&&&&&&&
&&&&&&&&&&&&&&&&&&&&&&&&&&
式中,C、A分别为绕极轴和赤道轴的转动惯量;gp、ge分别为极地和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上式可参见本章式(4-17),下式可参见本章式(4-51)。这两个定义虽然与几何扁率定义的具体含义不同,但在数值上有一定联系。
顺便补充一点,由椭圆轨道长轴(a)和短轴(c),还可定义一个偏心率e,它与扁率的定义不同:
&&&&&&&&&&&&&&&&&&&&&&&&&&&&&&&&&&&&&&&&& (4-46)
式中分子是a与c的向量差而不是标量差(参看本章第四节中的人造卫星测量地球扁率原理)。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