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
弘一法师()
俗名李叔同,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皆有开先河之功。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苦心向佛,精研律学,弘扬佛法,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关于他的佛学、书法、音乐等领域成就广为人知,而这位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大师,不为人们所熟悉的曾经也参与过中文字模的设计。
日,章锡琛、章锡珊兄弟在宝山路宝山里60号章锡琛住宅正式成立开明书店。1929年,开明书店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杜海生任经理、章锡琛先后任经理。开明书店规模扩大后,发行所迁至中区福州路,总店迁址东区梧州路300号。1937年淞沪会战中,梧州路总店毁于战火。1941年,范洗人在广西桂林设立总办事处,后迁重庆,1946年迁回上海。1950年,开明书店实行公私合营,1953年与青年出版社合并改组为中国青年出版社,迁北京。
弘一法师书写字模之过程
(一)发愿
夏?尊在《护生画集》(第二集)的序言中写到:
犹忆十年前(约1928年)和尚(弘一法师)偶过上海,向坊间购请仿宋活字印经典。病其字体参差,行列不匀。因发愿特写字模一通,制成大小活字,以印佛籍。
钱君?在《弘一法师写铜模字》中也写到:
夏?尊和老板章锡琛看到弘一法师的一手好字,以宣扬佛学为名,发动他写成一副字模,浇出来来排印佛学方面的著作,一方面可和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仿宋体来一个抗衡。弘一法师初想排印佛学著作,颂扬佛法,颇感兴趣,因此同意了这个建议。
到底是弘一法师寻购铅字不得而发愿书写字模,还是开明书店邀请的弘一法师来写字模,今日难以得知,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两者皆有意制作一套字模,于是弘一法师与开明书店合作制作这一套字模,开明书店负责铸造,弘一法师负责书写,他并且声明不要酬金,只希望制作好字模之后,印刷佛书时赠送一些原书便可。
开始开明书店提供给弘一法师碑帖和纸张,以及商务印书馆的铅字样本和字典(商务新字典和康熙字典等)用来参考。弘一法师「还山依字典部首逐一书写,聚精会神,日作数十字,偏正肥瘦大小稍不当意,即易之。」
在字模的字形上,与开明书店商议许久,后决定「字模之字,决定用时路之体,(不固执己见)。」这里专门说到「不固执己见」,决定用「时路之体」,「时路」即是世路,世俗的意思。可以感到弘一法师有种无奈的语气,根据弘一的书法作品,想必他开始不想写太过于「匠气」、「俗气」的字体,但是考虑到印刷技术的限制和大众的审美,最后还是没有「固执己见」,这个问题其实现在的字体设计中依然存在。
1928年弘一法师致夏?尊信中试写的字模字样
(二)试写
在弘一法师致夏丐尊的书信中,记载了试写字模的过程:
字模之字,决定用时路之体,(不固执己见),其形大致如下:(将来再加练习可较此为佳)。字与字之间,皆有适宜之空白,将来排版之时,可以不必另加铅条隔之,惟双行小注,仍宜加铅条间隔耳。(或以四小字占一大字之地位,圈点免去,此事俟将来再详酌。)
模字拟于二三日后即动手书写,先写七百字寄上,俟命工镌刻时,再继续书写他字。
铜模字即可书写。拟先写千余字寄上,俟动工镌刻后,再继续书写其余者。今细检商务铅字样本,至为繁杂。有应用之字而不列入者;有康熙字典所未载之僻字及俗体字而反列入者,若依此书写,殊不适用。今拟改依中华新字典所载者书写,而略增加。总以适用于排印佛书及古书等为主。
铜模字已试写二页,奉上,乞与开明主人酌核,余近来精神衰颓,目力昏花,若写此体或稍有把握,前后可以大致一律,若改写他体,恐难一律,故先以此样子奉呈。倘可用者,余即续写,否则拟即作罢。(他体不能书写。)
此次写铜模字,悉据商务新字典(前片云中华新字典者非也。)所载之字,去其钙、腺、?等新造之字,而将拾遗门之字择要增入,并再参考康熙字典,增加其适用之字,(如丐字等。)先依此写成一部,以后倘有缺少者,可以随时增入也。拟先写卅纸奉上,计一千?五十字,俟动工镌刻后,乞即示知,再当续写。前寄样纸两张作废,今拟重新书写也;大约十天后即可写就奉上。书写模字最应注意者,为全部之字须笔画粗细及结构相同;必能如是,将来拆开排列之时,其字乃能匀称。又写时,于纸下衬一格纸,每字中画一直线,依此直线书写,则气乃连贯;将来拆开排列时,气亦连贯矣。
他在试写的过程中,首先对常用字已经开始了分析和归纳。关于常用字的整理,民国时期一些学人也做过,比如王云五先生就编过一本《节本康熙字典》,相比我们现在的字库的几种标准(比如 GB、GBK 等)也有些启发意义。
前文讲到弘一在书写字模字形上,使用了「时路之体」,另外在书写字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其排版之后的效果,其中包括不同字排列效果和铅字印刷的技术问题等。
(三)中止
弘一法师在试写了一千多字之后,便主动放弃了书写字模,并且详细说明了原因:
铜模已试写三十页,费尽心力,务求其大小匀称,但其结果仍未能满意。现由余细详思维,此事只可中止。其原因如下:
(一)此事向无有创办者,想必有困难之处;今余试之,果然困难。因字之大小与笔画之粗细,及结体之或长、或方、或扁,皆难一律。今余书写之字,依整张之纸看之,似甚齐整,但若拆开,以异部之字数纸,拼集作为一行观之,则弱点毕露,甚为难看。余曾屡次试验,极为扫兴,故拟中止。
(二)去年应允此事之时,未经详细考虑,今既书写之时,乃知其中有种种之字,为出家人书写甚不合宜者,如刀部中残酷凶恶之字甚多,又女部中更不堪言,尸部中更有极秽之字,余殊不愿执笔书写,此为第二之原因(此原因甚为重要。)
(三)余近来眼有病,载眼镜久则眼痛,将来或患增剧,即不得不停止写字,则此事亦终不能完毕。与其将来功亏一篑,不如现在即停止,此为第三之原因。
余素重然诺,决不愿食言;今此事实有不得已之种种苦衷,务乞仁者向开明主人之前代为求其宽恕谅解,至为感祷!所余之纸,拟书写短篇之佛经三种,(如《心经》之类是)以塞其责,聊赎余罪。前寄来之碑帖等,余已赠与泉州某师,又新字典及铅字样本,并未书写之红方格纸,亦乞悉赠与余,至为感谢。
夏?尊也记有:
期月后书至刀部,忽中止。问其故,则曰:刀部之字,多有杀伤意:不忍下笔耳。其悲悯恻隐,有如此者。
这里所提到的三种原因,弘一法师特别强调第二条「甚为重要」,想必用这一条来推辞此事,开明书店是无法拒绝的。不过如今看来,第一条原因应该是最重要的。书写字模和书法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弘一在书写字模的过程中,虽然也时时想到印刷和排版的需求,也「妥协」书写「时路之体」,但是也逐渐意识到书写字模的难度,最终书写的效果并未达到自己的要求。
弘一法师书法《姚节母何太君墓志铭》(约1915年,早期作品)
弘一法师书法《华严集联三百》(1930年,为书写字模同时期作品)
他当时书写的那一千多字,现在也不知去向,只能从其书法作品中想象他所书写的这副「开明书店楷体」了。弘一法师的早年书法北碑气息浓烈,方笔特征明显,点画峻厚、气势雄浑;而其晚年书法,正如他自己所说:「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更为平淡、文静。
从目前仅能看到的这一件致夏?尊的信中的几个字样来看,这个字体相比他同时期的书法来说更多一点碑意,而和普通的正楷字体相比,仍然更具「书法性」,不够「程式化」,也就是还不够所谓的「匠气」,这种个性色彩太过浓重的字体,尤其是在当时的铸字技术下,在拆解重拼组字的时候肯定会难以协调的。
比较看近代铅字字体的开发,尤其是楷体,书写者基本上都是在书法史上「无名」的书法家,比如高云塍、吴铁珊等,他们写得一手「好字」,甚至都不称其为大书法家,估计也就是因为他们写的太「匠气」了,太像「馆阁体」了!但是对于铅字,对于字体设计倒是正合适的。如今的字体设计技术比以往要进步许多,但是同样需要考虑字体在编排应用中的效果,好的书法作品并不一定适合做字库字体。
《护生画集(第二集)》,丰子恺绘,弘一法师书,开明书店,1940年。
《书衣集》,钱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弘一大师书信手稿选集》,李叔同著,虞坤林编,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弘一法师书信》,林子青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弘一大师全集?第八册(杂著卷?书信)》,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尊重原创:关于转载
我们希望在中文环境中建立一种健康的 TrackBack 和链接机制,保证原创,并不影响传播。因此对于译文和原创文章,我们欢迎您在网站上推荐我们的文章,包括文字和图片片段,但不赞成任何形式的全文转载。
或通过 TrackBack 推荐:.
??,?高水?研究文章,受教了!
[…] 弥迪在 2013 年撰文介绍弘一法师为开明书店试作字模的故事 […]
平面设计师。 |
本站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我们关注的话题包括字体、排版、平面设计、公共设计、技术和视觉文化。
Type is Beautiful
Typography and Visual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