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听说汝窑传世器物八大件的八大猜想中有装备保值的说法?

2017年互联网八大猜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7年互联网八大猜想。
图①:一名工作人员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移动5G体验厅讲解5G技术特性。(吴刚/摄)图②:湖北省襄阳市一家商场请&打令小宝&机器人做导购,一男一女呆萌可爱,引来顾客好奇围观。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令&改变&成为互联网世界永恒的主题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都因互联网的深度介入而被深刻改写,释放出更多可能。2017年,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如何擦出新的火花?站上变革风口的,又是怎样的奇思妙想和全新体验?网络&巨无霸&与&独角兽&的故事里,谁将写下新的传奇?新年伊始,我们又一次推出&2017互联网八大猜想&。虽然仅仅是预测,我们仍然十分期待:期待更多概念和技术落地开花,让日常起居多一些智慧便捷、多一份轻松舒适;期待更多规范和完善,让网络空间自由不失自律,有趣不悖有序;更期待自己能够参与其中,既为共享买单,也能激活梦想,一同遨游在时代的潮头。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将在这些期待中成真&&猜想15G时代加速来临中国的5G研发进入技术方案验证和系统验证阶段,技术上或将有新突破2016年,通信领域最令人振奋的新闻莫过于华为代表、中国主推的极简码方案入选5G标准,让中国公司首次进入基础通信框架协议领域。同样在去年,发展5G写进了《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到2020年,5G将完成技术研发测试和商用部署。5G 网络主要有三大特点。高速率,不仅仅是一秒钟下载30部电影这么简单,VR、AR、云技术将与生活无缝对接;高可靠低时延,让无人驾驶、远程手术不再遥远;超大数量终端网络,将形成更广阔和开放的物联网,让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成为可能。2017年,更多围绕垂直行业的5G标准将出台,以适应&万物互联&5G时代接入的多种设备;中国的5G研发,将进入技术方案验证和系统验证阶段,技术上或许有新的突破;更多实验性、概念性的5G产品,或将不断发布,让人们先睹为快。5G时代的到来,令人憧憬。虽距2020年正式商用还有一定距离,但随着与家电、汽车、医疗、游戏等行业配套的5G标准陆续出台,随着5G技术不断完善进步,随着一大批5G产品应运而生,诱人的5G时代,正像一幅拼图一样,在我们眼前逐步呈现。猜想2自媒体行业洗牌在即针对自媒体行业的监管法规和行业自律规范将不断细化,以避免业内&劣币驱逐良币&在经历了繁荣与泡沫并存的热潮后,自媒体行业洗牌在即。过去一年,自媒体行业不再满足小打小闹,展现出较大的内容吸引力和潜在价值:爆款作品屡屡引发刷屏效应;获得千万数量级融资的内容创作者活跃在各大互联网平台。资本青睐之下,自媒体行业发展快速。然而,恶意刷单刷粉、数据掺水严重等问题屡屡出现,自媒体行业存在的水分被人诟病不止。日起,《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施行,自媒体广告同样需要按规定在显著位置标识&广告&,众多原本依靠所谓广告&软文&营销获利的自媒体被迫&断奶&。自媒体行业&虚火&不小,新一轮洗牌势在必行。娱乐、生活资讯等同质化明显、粗制内容过剩的领域,将最先淘汰一批活跃度低、用户黏性不足的&跟风者&,母婴、医疗、健身等分众化需求领域将成为亮点。真正能打动和吸引粉丝与投资者的,将是优质内容及背后的专业精神,&专注者强、专业者优&当成行业信条。2016年10月上海自媒体联盟正式成立,纳入上海市网信办网络管理范畴,91家自媒体代表签署了自律公约。2017年,针对自媒体行业的监管法规和行业自律规范将不断细化,以避免业内&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有效净化网络生态。猜想3政务新媒迈向&社群化&政务微信公号开始探索&政务+社交&新路子,逐渐呈现政务&社群模式&自2013年兴起以来,政务微信公号一路&高歌猛进&,数量增长幅度惊人。根据腾讯发布的《全国政务新媒体报告》,我国政务微信公号数量已逾10万,各级政务微信普及率平均在30%&60%之间,呈现大范围、多层级的发展态势。然而,多数政务新媒仍以单向发布信息为主,欠缺互动功能,甚至将网民留言&关在门外&,拒绝对话沟通。这种&公关式传播&模式使政府与媒体、公众分处&一墙两侧&,即使有意进行舆论引导,效果却显得无力。目前,已有少数粉丝数量成规模的政务微信公号开始建立微信群,率先迈向政务&社群化&。比如,国资委的&意见对话群&,由国资委负责人主持维护,拉入社会各界人士在群内交流;中纪委自建微信群,能够实现与媒体即时零距离对话。基层政务微信社群也纷纷建立。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分局的&社区警务&&警风警纪监督&微信群,新疆博湖县公安局城镇派出所的29个社区警务微信群,安徽六安舒城县公安局河棚派出所的&微信警民联系群&等,都逐渐成为收集社情民意的&百宝箱&,解决百姓麻烦事儿的&服务台&。针对社会不同阶层,借助&社群模式&促进政府和社会各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政务信息的快速扩散以及多方需求的精准对接,或是新一年政务新媒发展的一个主力方向。猜想4互联网慈善进入监管元年相关部门加快网络慈善立法,监管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值得期待移动互联网时代,公益慈善打开了新大门,朝着精细化、全民化、广覆盖的趋势发展。各类网络慈善形式通过社交的强关系性,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高效便捷的筹款渠道,对传统慈善进行有益补充。然而,去年的多起互联网慈善闹剧令人警醒。商业利益泛滥,第三方募捐信息平台良莠不齐;受助人信息的事先审查和资金用途的事后监管程序,均不到位;募捐与个人求助界限模糊,法律适用范围不够清晰&&互联网慈善,面临无序和不够透明导致的信任危机,容易成为少数不法分子的&生财之道&。2016年9月,我国慈善制度建设的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施行,规定没有获得公开募捐资格的个人和组织不得在网上公开募捐。民政部随后公布了首批13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下一步,民政部将根据慈善募捐服务供需状况及社会各界反响,适时启动后续批次的平台遴选与指定工作。2017年,互联网慈善将进入监管元年。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建设慈善组织信息发布平台,对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进行随机检查,同时进一步发动社会监督,建立公众投诉举报邮箱。国家将通过强有力的硬性指标,确保慈善事业在阳光下运作,告别&一次性善良&,实现可持续运营。猜想5&网联&登场规范互联网金融央行牵头成立&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清算平台&,第三方支付有望实现统一监管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第三方支付凭借着&一键式&的便捷操作,异军突起,颇有&横扫&传统支付方式的势头,但始终缺少一个统一的&游戏规则&。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都是直接对接银行接口,绕过了独立的清算机构,这种模式存在一定漏洞。2016年10月,央行有关负责人就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答记者问时表示,将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原则建立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具体方案正在论证中,未来有待正式实施。由于该平台在功能上与银联十分相似,也被业内俗称为&网联&。据业内人士介绍,&网联&将仅作为清算平台,一端连接持有互联网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另一端对接银行系统。这一模式一方面有利于看清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资金流向,防止赌博、贩毒、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其拓展与维护银行渠道的成本,督促它们把精力放到优化用户的支付体验上。2017年,互联网金融是否能以&网联&的建立为起点,逐步实现行业规范?&网联&平台将如何保证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按规定接入?如何使清算数据作为公共资源,而不是集中于市场垄断者手上?这都是在其真正诞生后,需要逐一解答的问题。猜想6人工智能嵌入日常生活机器人不再遥不可及,更多概念性产品将走入日常生活2016年初,阿尔法围棋(AlphaGo)战胜李世石,举世皆惊;2017年刚开年,神秘账号大师(Master)又在网络对弈中击败柯洁、古力、聂卫平等棋手,连胜60场。关于机器人的话题,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过去一年,机器人产业大事连连。谷歌旗下子公司推出运动平衡能力高超的机器人,中科大发布国内首台交互机器人&女神佳佳&,微软、脸谱、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资研发聊天机器人产品,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中国召开,《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年)》等重头文件陆续发布。2017年,机器人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应用领域将持续扩展,更多概念性产品将走入日常生活。在餐厅、酒店,能够享受机器人咨询、搬运行李、传递食品等服务;在医院,则有机器人医生提供诊断、治疗;如果某一天发现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变成了无人机,也不必惊奇。更多看不见的机器人,即虚拟AI(人工智能)也将提供全方位服务。除了提供实时天气交通情况和个性化新闻资讯,将语音与文字轻松互换,还能陪你聊天、解闷。从机器人诞生的那一天起,关于人机关系的忧虑挥之不去。2017年,这些忧虑并不会消失,但随着人类和机器人真正开始紧密互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将会更有实质意义。猜想7知识付费迎产业爆发期知识付费市场可能迎来百花齐放,精细化、个性化将成为知识服务新方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2016年是&知识变现的一年&,大批知识付费类产品获得成功。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罗辑思维旗下的知识服务App&得到&、知乎网推出的知识分享社区&知乎live&、果壳网推出的付费问答产品&在行&&分答&等,纷纷深耕各自领域,探索付费咨询、付费音频、付费直播等形式。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信息获取平台开通的打赏功能,也为培养用户的信息付费观念打下了基础。知识共享的免费时代逐渐远去,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腾讯旗下的研究机构企鹅智酷去年底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五成的中国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为知识付费的行为,其中26.4%的付费用户有过打赏行为。知识付费的发展前景被看好,但其背后存在隐忧。比如,功利性知识内容以及鸡汤类内容泛滥,难以满足网民多层次需求;订阅式专栏内容有高有低,降低了订阅者的兴趣;用户在没有退订等权益保障下,承担了物非所值的购买风险等。2017年,预计将有更多企业加入知识付费领域的发掘,用户的知识付费意识将进一步深化,对问答内容、问答平台的监管工作将更多渗透进知识付费服务里。猜想8&直播+&开启行业下半场直播将与更多行业结合,&直播+体育&&直播+电商&等形式将不断涌现结束粗放生长、注重规范经营、创新内容形式,2017年,网络直播有望在加速行业整合中开启&下半场&。据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在内容生产上,真人聊天秀和游戏直播占据重要比例,主播为博出位吸引眼球,不惜与***低俗内容打起&擦边球&。在平台经营上,流量红利消失、用户流失加剧,烧钱模式难以为继。2016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网信办、文化部先后发布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据艾瑞咨询预测,预计到2017年中期,现有200余家平台所剩者不足1/5。未来,经历圈地式发展后的网络直播将更加注重内容深耕,并加速向垂直领域延伸。为满足受众的分众化需求,网络直播将与更多行业结合,&直播+体育&&直播+电商&&直播+教育&等形式将不断涌现并逐步走向成熟。同时,在无人机、VR(虚拟现实)技术等辅助下,人们将收获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鸟瞰山川、穿梭楼宇不再是幻想,身临其境、触手可及将变为现实。新的一年,我们已不能将网络直播简单定义为娱乐产业,它可以成为一种社交形式,更有机会在监管规范、技术升级、内容创新等因素助推下迈向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责任编辑:曹蔚翔]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播放数:685423
播放数:695236
播放数:678521
播放数:662368    撰文/呙中校     猜想一:直辖----16年梦想何时实现?  1988年,深圳首次提出申请成为直辖市。作为一个成立不到十年的新兴城市,深圳申请直辖无异于石破天惊,在全国激起一阵波澜。当时质疑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赞成的则没有几个。全国人民不理解啊,你深圳凭什么要求直辖啊?不就是凭借政策优势,比别人多赚了几个钱嘛。至于广东省,更是首当其冲反对直辖深圳。    尽管第一次申请直辖失败,但深圳始终没有放弃,1988年以后几乎每隔五年深圳都要掀起一波直辖动议。1997年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批准重庆为第四个直辖市,将中国人口最多的四川省在行政区划上一分为二,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分为东西两个省级单位。重庆直辖成功给深圳极大鼓舞,1998年两会期间深圳再提直辖,但结果仍让深圳人倍感失望。1998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为1289.28亿元,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六位,仅次于上海(3688.2亿元)北京(2009.9亿元)、广州(1844.09亿元)、重庆(1434亿元)、天津(1340.7亿元)。从经济实力上来讲,深圳申请直辖有足够充分的理由。但人们反对深圳直辖也有更充分的理由:香港已经于1997年回归祖国,需要与内地协商合作,在香港、广东之间再增加一个直辖的深圳并不是好事。      当时光跨越到21世纪时,深圳的命运开始出现新的转机。首先是香港经济持续低迷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产业转型困难。香港陷入困境使中央对深圳问题高度重视,于是在2003年7月国务院直接派遣调研小组来深。中央小组直接来深调查,这在深圳历史上是第二次。在香港陷入困境的同时,对岸的深圳同时也面临一个发展方向问题,是继续扛着“特区”的大旗还是还原为一个纯粹的城市?而此时的广东省也正为一个日益庞大的行政机构所困扰,计划把21个地级市合并在10 个左右,因此开始推动建设大广州、大佛山、大中山、大汕头……珠三角东岸的深圳、东莞以及惠州如何整合?合并直辖方案于是跃出纸面。      在中央层面,深圳直辖除了有支撑香港的作用之外,还具有弱省削藩的意义----2003年广东省GDP达到1.345万亿元,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量的12%,如此强势的地方经济有利有弊,把其中经济发达的深圳分离出来不失为一个巩固中央集权的策略。      因此,在内外多重因素下,深圳直辖话题再度被点燃。2003年7月底,在国务院调研小组的座谈会上,有关专家为深圳未来设计了三条“路线”:一是与香港结成“特区联盟”,二是深圳成为中央政府直辖市,三是深圳成为自由港。三条路线中,直辖方案对深圳更现实也更容易操作。为此,去年8月间深圳民间直辖呼声甚嚣尘上,最后官方不得不出面澄清。然而官方越是低调,坊间越是认真。深圳人相信,深圳直辖只是早晚的事情,而机会总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也许就在今明两年?      猜想二:土地----深圳能否承受之重?    2004年3月,《关于建议将惠州市所辖的惠阳区划归深圳管辖案》获得全国政协审定,并正式立案。深圳版图能否扩大再次成为媒体聚焦的热点。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宝安县建制,成立深圳市。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深圳经济特区是深圳市的一部分,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1980年8月,按全国人大的决定在深圳市划出。有数据显示,目前特区内面积仅有327.5平方公里,去年GDP1860亿元;特区外面积1703.5平方公里,去年GDP1000亿元。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深圳的人口为700万,但据有关部门测算,深圳的实际人口数已经超过1000万。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和城市土地的不断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已十分有限。以一个县级城市的土地规模,深圳却承担了一个特级大城市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可谓不堪重负。      目前,特区内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191平方公里,已开发建设170平方公里,只剩下21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特区外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为576平方公里,已开发建设357平方公里,尚待开发土地面积约有219平方公里。可见,无论特区内还是特区外,深圳可供经济发展用地严重不足,常与大企业失之交臂。      为此,扩大深圳版图的动议不断出现。2003年年初,广东省政协委员俞仲文提交了一份提案认为,为充分发挥深圳在未来深港经济区或大珠三角经济区的作用,应当重新划定深圳市的版图。俞仲文认为,可以打造深圳2小时经济圈为标准进行版图划分,即将深圳周边2小时车程所能到达的地方都划并过来。      目前,坊间流传的关于“大深圳”的区域调整有“大、中、小”三个“方案”:“大方案”是整个东莞和惠州都划入深圳;“中方案”是东莞市的三个城镇(塘厦、凤岗、清溪,约300平方公里)和整个惠州都合并进来,使深圳面积达到13613平方公里;“小方案”是,东莞市三镇以及惠州市原惠阳市和惠东县(分别为平方公里)划入深圳,使深圳面积达到8793平方公里,与上海不相上下。       如果要整合珠三角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等地,深圳行政级别就得提升;如果深圳直辖,那么深圳版图不可避免要扩大。直辖与调整行政区划始终关联。著名媒体人士金心异认为,深圳“在最近两年内是深惠合并的最佳时机,一是惠州还较穷,极度渴望发展,现在归入深圳对惠州的发展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二是深圳市长李鸿忠原来在惠州做了十年的领导,有极强的人脉基础,如果李鸿忠还搞不掂的话,换一任市长就更难搞掂了。三是,如果再过两三年,深圳错失了重化工业发展的历史机遇,那时再兼并惠州还有什么意义呢?”      目前,国家民政部正在研究全国行政区划调整方案,预计在2005年推出,届时深圳以何种面貌出现也就水落石出了。    猜想三:深港关系----何去何从  香港回归,曾经使人们对深港合作充满期待。然而,1997年以来,深港之间的合作不但没有加强,反而有所削弱,这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深港关系。为此,提升深圳行政级别被有关方面提出。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认为,深圳成为直辖市可以使两地的经济整合和优势互补建立一个完全无阻隔的经济大平台,同时“有利于与香港建立更为紧密的政务安排”。      无论深圳直辖与否,深港一体化都将是最终发展方向。在一体化的实现方式方面,深圳社科院提出“一都两市”模型:将香港与深圳看作是一个一体化的组合城市(“一都两市”),而起到率领整个大珠三角经济区,共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其中一个发动机的作用。而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则提出以“特区联盟”实现深港一体化,这样香港的空间扩大两倍,不仅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增加就业人口,而且可以增强经济竞争力,而且可以使两地完全实现人流、物流、资金的联通,形成真正的统一市场。    实际上,目前深圳与香港的国内生产总值合计达1万7000多亿港元,占中国大陆国内生产总值的17%,已经达到了世界特大都市地区的水准。而且,CEPA实施后,两地融合的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    猜想四:二线关----撤还是不撤?    如果按照“一都两市”或“特区联盟”的设想,一线关势必要放开,而二线关就得卡严----显然这与近年来要求撤销二线关的呼声背道而驰。    “二线关”是指深圳与内地接界的84.6公里的边界线。当年,有人为了反对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关于设立深圳经济特区的提议,出了一道难题:要设立深圳特区,非在周边圈立一道7000公里长的铁丝网安全线不可,以与作为社会主义主体的内地隔绝开,保证特区的改革不冲击内地。然而,让铁丝网动议者始料不及的是这个难题并没有难倒我们的改革者,而且更出其意料的是后来二线关保护内地的意义被弱化,相反却演变成为深圳改革探索保驾护航的特区防卫网。当时中央和广东的改革者受到了这道难题的启发,认为既然特区内要有许多借鉴资本主义的特殊政策和生活方式,就有必要建立一道“深圳二线关”,以缓冲一些内地人对改革试验的不理解,另外也可以缓解特区开放后对一线关的压力。就这样,这道“二线关”从1979年秋提出到1980年夏定案,不到一年时间。1986年深圳在特区外围建起了全长90.2公里的铁线网--西起南头区安乐村海边,东至梅沙背仔角海边,包含南头、布吉、梅林、同乐、白芒、沙湾、盐田、?仔角、溪冲9个检查站和多个耕作口(便于当地居民出入耕作)。二线工程共分85个单项,建筑面积23.35万平方米。工程总概算1.35亿元。    二线建成之后,曾有效地隔绝了内地和特区,为特区内的安全与稳定起到积极作用。然而,近年来二线却成为制约深圳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二线也成为无数人的伤心落泪之地。因为二线关的存在,一个城市被活生生分成关内和关外两个世界。关内繁荣发达,环境优美;关外落后脏乱,不可与关内同日而语。关外的人向往关内,关内的人鄙视关外。世界上恐怕没有第二个城市像深圳这样特别,就连房价也是关内关外泾渭分明。    目前二线关检查宽松,出入已经很方便。在我看来,作为二线关的实体,铁丝网没有必要拆除,也没有向外扩展,因为一旦深港地区出现特殊需要,二线关可以立即启用,不过为了出入方便,应该考虑多设出入口,并简化出入程序。    猜想五:港珠澳大桥----深圳被边缘化?    近年来,港珠澳大桥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其中尤以香港心态较为迫切。尽管大桥方案未定,但是该桥一直被认可为单Y方案,这就难免令人担心,港珠澳大桥建成之后,深圳是否被边缘化?      大桥建成之后,珠三角西部地区的货物可以直接从珠海跨海到深圳和香港的码头,而不像现在那样要经过深圳,因此大桥建成之后深圳的业务量就会分流很多了。尤其让深圳感到焦虑不安的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一旦这个以广州为中心的“一小时都市圈”形成,广州就处于珠三角A字格局的顶端,广州在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而香港也只是其中一条主轴的端点而已,可能被边缘化。对于深圳来说也是如此,因为深圳更靠近香港这个端点。另外,东莞、惠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深圳的腹地,但城际轨道的修通、南沙港建成后广州在珠三角的辐射力大幅增强,这两个城市将逐渐向北靠拢--深圳似乎被撂在一边,被珠三角边缘化?    为了突破这个A字困局,避免被边缘化,香港方面祭出了两大法宝:一为港珠澳大桥,一为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尤其是前者,被视为香港破解珠三角“A”字格局的撒手锏。大桥建成后,整个珠江口湾区的交通就形成一个环状的网,而香港便和广州成为一南一北两个结点,原来以广州为中心的“A”字格局就变成了三角型格局,广州和香港都只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端。因此,香港有人认为,一旦港珠澳大桥建成,香港依靠这样的一个环形的交通系统畅通地连接整个珠江三角洲的东部和西部,使香港的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业可以在短时间内辐射到整个华南,再加上香港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高过广州,因此将来被边缘化的不管是不是广州,但肯定不会是香港了。那么,被边缘化的会是谁呢?是深圳。        在政策优势、区位优势都已经被弱化的情况下,深圳的处境更为窘迫尴尬。如何才能避免目前被边缘化的处境?为此,有人曾经为跨海大桥提出了一个双丫方案,一边是连着澳门和珠海,同时这边也是两头出去,一边连着香港,一边连着深圳,兼顾港、澳、深、珠四方利益,皆大欢喜。但是双丫方案要经过三个主航道,都是深水区,要兴建离开水面很高的大桥,桥趸的造价很高,因此该方案建筑成本很高,达到三百亿港元,很难收回成本,会成为一个亏本工程,不易为投资者接受。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该方案很难被采用了。另外,即使双丫方案被采用,这也顶多给深圳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因为深圳的弱势地位没有根本改观,对深圳的发展没有实质性意义。        因此,深圳官方对修建该大桥的心态一直非常矛盾。一方面,他们相信,香港好深圳就会好;另一方面,他们还真担心被边缘化。为此,今年初,深圳市长李鸿忠明确提出,跨海大桥要采用双Y方案,连接深圳。在双Y方案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深圳市长突然高调表态,似乎另有深意,让人联想到深圳是否直辖。因为,似乎只有直辖这个砝码才能增添深圳在这个话题上的份量。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否被边缘化,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深圳自己的心态不要边缘化。日渐边缘化的深圳心态,这是深圳转型的最大挑战。    猜想六:重工业----深圳产业规划重新布局?  假如深圳要发展重化工业,有“国际花园城市”之称的深圳面貌会否改变?深圳人引以为豪的生活环境会怎样?现在深圳人似乎还没有想过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深圳以金融服务、现代物流、高新技术为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但是去年以来,深圳却提出产业结构要“适度重型化”,要“调整产业结构,要在继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的装备制造业和基础工业”。    深圳为什么突然要为工业“加重”呢?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广州的地位相对于深圳来说是下降的,但近年广州在汽车、钢铁、石化工业等方面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广州传统商业城市的形像,使其整个经济具有了强大的后劲和底气,也使广州成为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经济的重要支撑。相形之下,深圳因为缺少重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在区域经济的角力中已经有了退步的迹象。为此,近年来深圳各界提出要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但是,深圳有无必要发展重化工业呢?发展重化工业要有足够的能源和淡水资源支撑,因特虎深商俱乐部会员?清认为,“深圳的水资源和电力等能耗资源目前已经是很紧缺的,已经实行“峰谷”电价。而全国电网没有足够的有效资源可以提供给深圳。其二,深圳的河流均从北往南流入海,香港新界的北部湿地,深圳以南的红树林湿地,对于两地而言是经不起任何污染的财富。其三,深圳以南的河套地区,是深圳和香港接合的关键点,是目前即将开发的地区,也是不能受到污染的。其四,重工业,必然产生对水、电的大量需求,同时对污水处理提出很高的要求,深圳目前向国际寻求资金支持处理目前的河流污染问题,可见已是存在资金缺口,而污水处理的投入之大是非专业人士难以想象的。最后,京广、京九铁路在深圳没有编组站也是深圳难以发展的一大原因,广深铁路,是好事,也是深圳难以融入全国国家铁路网的障碍。深圳的港口、集装箱陆运优势,和内陆运输,因此受到局限。综上所述,从环保、有效资源运用、深港交流、国际形象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重工业的贡献,仅仅在于GDP。”    更重要的是,发展重化工业首先需要大面积的工业用地,而现在深圳还有可用土地吗?为此,金心异认为,为了发展重化工业,深圳必须扩大版图,“兼并惠州应该是深圳市第一位的战略选择,哪怕不和香港一体化(一体化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就是深圳不努力,最终的结果也必然是一体化),哪怕不搞直辖市(那只是一个热点效应而已),也一定要兼并惠州--假如深圳以不直辖(脱离广东)为条件可以换取广东省支持将惠州划给深圳的话……”    猜想七:房价----涨还是跌?  当我与几位朋友聊起深圳直辖的话题时,他们不禁面露忧色,因为他们担心深圳房价会因此上升,而他们近期还没有在深圳置业的打算。相对的,有产者则可以享受直辖带来的好处,物业升值有望。中原置业深圳分公司总经理李耀智就相信,深圳升直辖市后,他们代理的楼盘肯定要整体升值,最起码,销售速度要加快许多吧。    直辖肯定会刺激深圳的楼市,尤其是关外地产会有可观升幅,而关内受其影响会较小。城市环境一直是困扰关外发展商的一个问题,在过去一直是靠楼盘的开发来带动周边环境的改善。但发展商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主要依靠他们来改造城市环境也是不现实的,通过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来最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给关外地产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环境。当城市环境达到较高的水平时,地产项目的建设也必然会与之相适应,向高素质的层次迈进。因此,深圳直辖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会全面提升关外地产项目的开发档次,关外地产开发将会进入一个更快的升级换代期。    猜想八:城市化----城市建设将开新局?  如果你在街头去问深圳人是否支持深圳直辖,十有八九会回答支持。但是,如果你问他们直辖会给深圳老百姓带来哪些实质性好处?恐怕十有八九也回答不上来。因为大家都只知道,直辖会给深圳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城市有了发展空间,老百姓自然也有了发展机会。    实际上,直辖后国家对城市建设的投入会加大,这对改善深圳市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生活质量大有好处。1997年重庆直辖后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每年基础建设的投入达到1000亿元,城市化水准由直辖前的不足20%提升到2003年底的33%。现在的重庆已经看不到过去那种灰蒙蒙的残旧城市景象市,入目之处皆是高楼大厦。    深圳城市建设走在国内城市的前列,但也不是没有问题的。据初步估计,目前深圳共有村落约2000多个,其中特区内200多个,特区内共有私房30万幢,严重影响深圳的城市面貌和城市素质。因为城中村的存在,深圳这个20多岁的“小伙子”已出现一般老城市才有的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以及复杂的社会治安等一系列社会难题。为此,旧城旧村的改造非常迫切。    另外,去年十月以来,深圳提出加快了关外城市化步伐,这似乎是直辖的前奏曲。深圳著名地产人士半求认为:“到明年年底,深圳关外就将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到2005年年中,应该全部结束,再预留一年左右的决策时间,也就是说,事关深圳未来命运的重大决定应该是在2005 年年底~2006年年底出台,这个决定是扩大深圳版图?还是设立直辖市?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让我们记住并深信,深圳的未来就要发生一次质变!”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好文!顶一下!
  一个字:老  两个字:扯蛋
  无聊!
  反对深圳YY    
    不知道楼主在哪间出农民租屋里写的,SB  
  j因为丑丑,所以强烈反对深圳直辖
  强烈支持直辖
  批评的人也说几条理由啊,骂人算什么本事?支持楼主的帖子,我就是深圳人,很希望成为直辖市,但是这主要是基于不能成为直辖市而受到的发展限制,所谓的名分是深圳人最不在乎的。
  批评的人也说几条理由啊,骂人算什么本事?支持楼主的帖子,我就是深圳人,很希望成为直辖市,但是这主要是基于不能成为直辖市而受到的发展限制,所谓的名分是深圳人最不在乎的。
  其实大多数深圳人对于直辖或者不直辖关心程度远远不及内地的某些城市,深圳人考虑更多的只是:能不能使得生活过的更好!
  楼主没有想到深圳直辖或者扩大地盘的核心问题,分税。    广东肯定是百分百不同意把东莞划出去的,惠州也别想。而重庆与四川分家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深圳抢广东两块肥肉直辖,广东当然不肯。按现在的税制,就算深圳仍然属于广东管辖,广东也不肯让深圳扩大地盘。
  不是我喜欢泼冷水    如果深圳真直辖了    那灾难就要来临了    
  苏州嬗变:从富GDP到富民    岁末将至,苏州各届都在谈论着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今年苏州工业总产值有望超过9000亿元,在2001年的基础上实现&三年翻番&的&苏州奇迹&。但&GDP上去了而人民不富裕&,当地人均收入并未同步增长,老百姓并没有充分分享到外资经济加速工业化带来的繁荣和福祉。    从王珉到王荣,苏州历届强势政府打造的&苏州经验&正在被各地竞相效仿,但如今又不得不正视GDP&只长骨头不长肉&的现实。地方新制如何破解外资&挤出&民企和&富民&难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内外并重、富民优先&的&新苏州模式&难以逾越的一道槛。        反差--只长骨头不长肉    从上海一路到苏州,途经之处大多厂房林立,&三星&、&金蝶&等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的广告牌赫然在目。曾经&小桥流水&的江南名城如今成为外资巨头竞相投资的工业化重镇。    &工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分析判断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关键要看工业投入,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近日,履新不到一个月的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在苏州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仍然强调,&新型工业化是苏州经济发展的第一方略,致力于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和沿江国际先进制造业聚集带,不断提高产业能级,强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础。&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苏州工业截至今年10月已经完成总产值7752亿元,同比增长38.4%,全年有望超过9000亿元,在2001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工业总产值3年翻番,无疑又成为&苏州奇迹&的一个亮点。专家分析,苏州已经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基本实现了工业重型化,重轻工业之比已达3∶2,开始进入高加工度、高技术密集的阶段,但还未进入后工业化时期。        &昆山之路&被认为是&苏州奇迹&的一个缩影。20年来,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家外资企业在昆山落户,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在最近一次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中,昆山跃居第二位。    &外向型经济是‘昆山之路‘的基本内核,外向带动是昆山的根本战略。&昆山市委书记曹新平说。据统计,昆山60%的财政收入、70%的GDP、80%的工业总量、90%的外贸进出口都来自外向型经济,而外资经济的主体又是以台资经济为主的工业制造业。    但也有专家认为,GDP的快速增长,并不能全面反映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准,外资经济对于苏州民企日益显示出&挤出效应&,而单纯依赖工资性收入难以实现&富民目标&。在长三角15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排行榜&上,江苏的6个城市全部垫底,而在此前的GDP大比拼中,江苏位居长三角的8个城市GDP达到12451.75亿元,占整个长三角比重的44.2%。苏州尽管经济总量位居长三角15个城市次席的地位,但人均收入仅排在第6位。    &从全国情况看,当前的经济结构是在向重型方面转化。‘十五‘计划时期全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说我国已进入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结构要向重型结构转化。政府作为经济结构的调整主体,财政收入、政绩考核决定政府必然要搞产值大、税收高的重工业。&经济学家吴敬琏近期撰文指出。    &苏州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但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才1万多元人民币;而同等的人均GDP规模上海人均收入2万多元;即使在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的重庆,城市人均收入也达到了8000元。这是典型的‘只长骨头不长肉‘。&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一次演讲中,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公开质疑&苏州模式&。    新制--协调改变滞后    &从理论上讲,经济总量较强地区的居民就该有较高的收入,但苏浙城市的GDP总量与人均收入之间存有的如此之大的反差,就不能不促使人们重新审视GDP到底能否给居民生活水平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苏州市委副书记黄炳福也认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一些地方为了能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采取的举措,多为不惜任何代价,单纯地追逐GDP的增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GDP为中心‘,这种发展观会将经济发展带入歧途。&    苏州人均收入滞后于GDP增长,&与苏州的产业结构有关,主要是城镇化进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问题。消费不够、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就会产生GDP‘只长骨头不长肉‘的现象。&黄奇帆认为,&苏州的产业结构75%是工业,第三产业仅占20%。一般来说,一个地方的第三产业比重高,百姓收入一定高。工业增长带来的GDP增加值仅30%是职工收入,60%是税收、折旧和利润,因此尽管工业增加值巨大,但老百姓的收入不一定高。&     &把富民放在发展中的优先位置,努力建设一个不含水分、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这是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提出的&富民&目标。    以&台资经济&闻名的昆山,近年来也大力开拓&富民&空间。&仅有GDP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提高,而没有普通老百姓收入水平的大幅增长,这样的发展是不健全的。&曹新平说,&昆山正在推进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物业的‘三有工程‘,让老百姓不仅能取得工资性收入,还能享受物业收入和投资性收入,后者才是致富的关键。&     苏州也正在弥补外资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产业短板&。原苏州市委书记王珉调任吉林省委副书记之前提出的&八大统筹&问题如今已成为苏州&新制&:解决苏州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改变苏州的服务业滞后于制造业的局面,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经济&和&民营经济&这两条&短腿&,与&外向经济&一起构筑&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    今年初苏州政府曾经下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腾飞的决定&,宣布&到2006年底全市民营经济主要经济指标比2003年翻番&的目标,之后苏州工业园区曾经发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38条&,从税收等方面对于民营经济兴办第三产业给予支持。    在&有形之手&的强力支持下,苏州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开始得到发展。据苏州市统计局提供的今年1至10月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分类统计的数据,私营个体投资376.8亿元,增长38.2%,私营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远远高于全市19%的速度,苏州私营经济开始显示活力。同时,苏州第三产业增长27.8%,远远高出工业14%的增长率。以外资经济领先工业化的&苏州模式&,开始通过政策导向支持民营经济弥补产业短板,走上&内外并重、富民优先&的&新苏州&之路。    苏州&新制&,映射出江苏省对于地方执政能力和目标的转换。&从‘九五‘期间的‘强省富民‘,到后来的‘富民强省‘,再到现今的‘富民优先‘,这是地方政府执政目标的变迁。&江苏省社科院经济所葛守昆认为。     新华网发展论坛   
  不直辖,提高行政级别,深圳永远被广东卡脖子!  深圳每年上缴税收居全省第一,广州第二,但省里把大量的项目、好处都给了广州,深圳什么也分不到。制定规划方面,什么“大广州”、“大佛山”、“城际轨道网”、“9+2”,深圳都是被忽视的对象。别的方面,说起来更是气死人,我的一个朋友在深圳移动,他说每年公司光上划广东移动的现金就是10个亿,也就是说,我们深圳老百姓打手机的钱,由于行政管辖(省移动管深圳移动)的原因,每年有一大部分白白交到了广州。深圳连增加1名***,招考权都在省里!如果直辖,深圳解决各类问题的力度都能加大。像城中村问题,现在解决力度不大,主要是领导怕越级告状。如果深圳直辖,撇开广东省这一层,就等于少了一个婆婆,也就少了许多羁绊。
  狭溢的国民,经济发展就一定要直辖?最好独立更好!做梦吧!
  深圳的筒子是不是没睡醒?
  现在深圳也不向省交税,无资格向广东要地
  直辖,深圳负担更重,在广东香港包围中会好惨
  没这么白痴好不好,深圳多年来直到现在不向广东交税,不帮广东贫困地方,就一昧顾着自己爽,tmd,要不要广东向深圳征收100%关税试试?
  。        不要直辖,,,自由港,自由港,强烈要求深圳成为自由港!!!      。
    有几个深圳人啊,我说的是真正的深圳人    一帮外来的sb在YY
  什么时候中央、广东、深圳三个方面解决好了分税的问题,广东自然会提供土地。
  广东也是深圳发展的基础...就单一个深圳你发展毛毛..
      作者:syncrekp 回复日期: 0:12:26 
    没这么白痴好不好,深圳多年来直到现在不向广东交税,不帮广东贫困地方,就一昧顾着自己爽,tmd,要不要广东向深圳征收100%关税试试?    不懂就不要装董,你知道深圳无偿给了河源多少个亿,给了梅州多少个亿?没有给广东省缴税也是胡说。另外,前几年广东国投出事,一下子要了深圳十几个亿,这都是深圳纳税人的钱啊!深圳发展是靠了国家的政策,但确实没有靠广东省什么,广东省只是给深圳下绊子,害怕深圳发展起来。
  深圳是讲普通话的,是移民城市,与广东实在是格格不入,建议还是直辖的好。
  关于惠州东莞并入深圳,好像深圳真的没地一样;深圳的土地不够用吗??那要看发展什么产业;  深圳高新区面积只有12平方公里,国家级高新区中面积最小的深圳高新区产值已经超700亿,接近东莞的产值,占广东省各高新区工业总产值总和的近50% 。  
  按中国目前的政府运作,没地才是好事,没地了当官的就不会“刮地皮”贱卖土地换取一时GDP的增长,才会把精力放在服务企业,提高企业技术含量上面来;才会客观上促进一个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    
  直辖啊
  只有你深圳纳税人的钱是钱,我们东莞人,惠州纳税人的钱不是钱吗?  还有说到深圳发展完全是你们深圳人的功劳吗?看我们把东江水给截断,把所有公路给封了,看你深圳不变死城才怪咧,整天直辖,要不完全独立了,看你深圳发展个鸟
  作者:爱的三个前提 回复日期: 17:37:23 
    不直辖,提高行政级别,深圳永远被广东卡脖子!    深圳每年上缴税收居全省第一,广州第二,但省里把大量的项目、好处都给了广州,深圳什么也分不到。制定规划方面,什么“大广州”、“大佛山”、“城际轨道网”、“9+2”,深圳都是被忽视的对象。别的方面,说起来更是气死人,我的一个朋友在深圳移动,他说每年公司光上划广东移动的现金就是10个亿,也就是说,我们深圳老百姓打手机的钱,由于行政管辖(省移动管深圳移动)的原因,每年有一大部分白白交到了广州。深圳连增加1名***,招考权都在省里!如果直辖,深圳解决各类问题的力度都能加大。像城中村问题,现在解决力度不大,主要是领导怕越级告状。如果深圳直辖,撇开广东省这一层,就等于少了一个婆婆,也就少了许多羁绊    ==================  笑话,这位仁兄有没有调查过的啊?广州和深圳的GDP并不多,但由于深圳是特区,上交广东省的税收都不到广州的五份之一至呢!  ====省财政厅厅长刘昆在回应省人大财经委审议时说,省财政税收的40%来自广州。====  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看看下面的这个链接.  .cn/southnews/zt/rdzt/040208gd/.asp
  广东的地方发展本来就极不平衡,北部山区有些人连温饱都没解决,但一些地方富了还想要更多的好处,又不想帮助那些穷兄弟,觉得和那些穷兄弟待在一起掉架!你没听江主席说过致富要思源吗?成天想做老大,但又不想实实在在地做事,看着就快要给苏杭超了,就找个借口说广东限制了其发展,广州抢了其好处!国家给你好处时你怎么没说?想想二十年前你是什么啊?  
大佬,做人要厚道一点!
  思考中
  思考中
  深圳直辖会死得很惨,除非成功圈走更多广东土地(不过很难),深圳的直辖必将被孤立。
      作者:刘影影 回复日期: 13:41:32 
    作者:爱的三个前提 回复日期: 17:37:23        不直辖,提高行政级别,深圳永远被广东卡脖子!      深圳每年上缴税收居全省第一,广州第二,但省里把大量的项目、好处都给了广州,深圳什么也分不到。制定规划方面,什么“大广州”、“大佛山”、“城际轨道网”、“9+2”,深圳都是被忽视的对象。别的方面,说起来更是气死人,我的一个朋友在深圳移动,他说每年公司光上划广东移动的现金就是10个亿,也就是说,我们深圳老百姓打手机的钱,由于行政管辖(省移动管深圳移动)的原因,每年有一大部分白白交到了广州。深圳连增加1名***,招考权都在省里!如果直辖,深圳解决各类问题的力度都能加大。像城中村问题,现在解决力度不大,主要是领导怕越级告状。如果深圳直辖,撇开广东省这一层,就等于少了一个婆婆,也就少了许多羁绊        ==================    笑话,这位仁兄有没有调查过的啊?广州和深圳的GDP并不多,但由于深圳是特区,上交广东省的税收都不到广州的五份之一至呢!    ====省财政厅厅长刘昆在回应省人大财经委审议时说,省财政税收的40%来自广州。====    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看看下面的这个链接.    .cn/southnews/zt/rdzt/040208gd/.as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圳去年上缴省财政20.8亿”       12:36:32
来源:南方都市报
           “深圳去年上缴省财政20.8亿”    省人大代表建议深圳应向省财政缴税,深圳代市长李鸿忠表示特区20多年已向广东上缴地税100多亿元      本报讯 “实际上,深圳地税在中央财税体制下,这些年也累计向省里上缴地税100多亿元。像去年,就上交了20.8亿元”。昨天下午,深圳代市长李鸿忠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深圳专场记者招待会上正面回应了有关代表提出的《深圳应向省财政上缴》的议案。    朱列玉等人大代表近日提交了《深圳应向省财政上缴》的议案。议案认为作为先发展起来的深圳在向中央财政缴纳的同时也应向广东财政缴纳,为扶持广东欠发达地区做贡献。    李鸿忠在讲话中表示,首先,要纠正议案中提到的一点,即深圳与广州相比,发展并不是旗鼓相当,而是有很大差距。广州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和发展态势都比深圳好。深圳要向广州学习。同时,李鸿忠认为,代表们的议案所提出的问题是事实,但却是由体制原因决定的。深圳作为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与宁波、青岛、大连、厦门一样,财政方面地方与中央两分,而不用缴纳省里。“要改变当前的情况首先要在体制上进行改革,但这是国家的事。”李鸿忠表示。    根据李鸿忠的介绍,深圳地税在中央财税体制下,近年来也一直向省里缴纳税收,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到目前,特区建设20多年来,已累计向省里上缴地税100多亿元,仅2003年,深圳地税就上缴省财政20.8亿元。      相关议案    深圳应向广东财政上缴      本报讯 深圳特区“特”了20多年,是否也该致富思源,为广东省的财政做贡献呢?来自广州的省人大代表、律师朱列玉联合10余位人大代表就“深圳应向广东财政上缴”提交了议案,要求深圳像广州一样,在向中央财政上缴税收的同时,也应履行作为广东一分子的责任,向广东省财政上缴税收。    朱列玉代表的议案反映,经过多年的扶持发展,深圳已发展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市和经济强市,GDP总量和人均量均居全国前茅,深圳***的工资差不多是全国最高的。从经济上看,深圳现在的经济实力不但不需要扶持,而且应该致富思源,转过头来扶持别人。毕竟目前广东省的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仍属于欠发达地区,需要广州、深圳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来支持,来做贡献。省财政厅厅长刘昆在回应省人大财经委审议时说,省财政税收的40%来自广州。    人大代表们说,现在深圳先富起来了,就不能忘了其他贫困兄弟省市,尤其是那些边远的欠发达的山区。另外,深圳市的周边环境需要省财政用全省的纳税人的钱去营造;深圳的今天,是全省人民共同支持的结果。深圳市没有上缴财税,不利于全省的协调发展。    朱列玉在议案中强调,现在应该是深圳向广东做贡献的时候了。广东省政府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深圳市的地税除向国家上缴之外,应像广州一样,向省财政上缴。    省财政厅厅长刘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各级财政资金都是国家的财政范围,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进行调配的,深圳市是否要对省财政做贡献,要由国务院来决定。      专家观点    深圳向广东缴税不可行    财经专家认为深圳作为计划单列市,其财政体制改革要由中央定      本报讯 昨日,本报记者就省人大代表建议深圳应向广东上缴财政一事采访了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山大学财税系教授谢贤星。他表示,深圳给广东缴税的建议不可行。    谢贤星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财政收入就不上缴广东省,只对中央缴税。这样的计划单列市,还有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所有计划单列市的财政都直接上缴中央,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大连也不用为辽宁缴税。    深圳支持了广东发展    尽管深圳不对广东上缴税收,深圳财政通过对口扶贫的转移支付资金,支持了广东省地方经济的发展。深圳还通过产品、技术,对广东经济发挥辐射作用,直接、间接地支持广东。不能说深圳没有给广东缴税,深圳对广东地方经济就没有支持,这只是支持多少的问题。    财政体制的改革,涉及的问题很复杂,如果要改,深圳要给广东缴税,这必然涉及到中央对所有计划单列市的财政体制都要改革。目前准备启动的新一轮的财税体制的改革还没有涉及到这一部分。我个人认为,“十五”期间,这种财政体制都不会变。    谢贤星说,深圳先富起来了有示范作用,不能在深圳的税收上缴上打主意。该缴的税缴了,这也合理了。    欠发达地区发展要靠自身    广东欠发达地区的脱贫致富,不是靠深圳的财政收入转移支付到贫困地区来实现,而要靠这些地区发展自身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来实现,来追赶珠三角的发展。深圳多拿一点钱,也解决不了东、西两翼与珠三角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    谢贤星表示,他个人认为,深圳给广东缴税的建议不可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圳作为计划单列市,给省里交的税是少一些,但是把上交中央的税加上,不会比广州差吧!广州是老工业城市,历史上累计国家投入的够多了,钢铁、造船等等。深圳靠的是什么?是民营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深圳的税收都是创业者辛辛苦苦赚下的血汗钱,不像广州这样的城市所谓缴税只不过是从国家的一个口袋到另一个口袋。就凭这一点讲,广州给深圳提鞋都不配。     
  瞎嚷嚷啥!  无论直辖市、特区联盟还是自由港对整体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大家不要急  只要我们任何一个地方经济发展都是国民的幸福啊
  作者:waterfallsz 回复日期: 16:28:28 
    苏州嬗变:从富GDP到富民--------------------------------------不要老用苏州那个破旧的小县城和深圳比好不好,除了老百姓得不到好处的GDP还有什么能和深圳相提并论的
  深圳特区+惠州(部分)+东莞(部分)  成立类似日本"东京都"的"深圳都"  成为引领中国高速发展的强大引擎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