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朴拉斯拿到过多少阿拉希盆地荣誉奖章?

胡马安能轻吾射?----&一野二大主力评弹兼及微言裁军(8)
下面转个31军岛战胜利的,以彰其伟大、光荣。
东山岛战斗
东山岛位于福建、广东两省交界处,面积为165平方公里,人口约8.3万。该岛北部与大陆仅隔一条500米宽的八尺门海峡,系闽、粤海上交通咽喉,闽南的海上屏障。该岛距离国民党军所盘踞的大、小金门仅约74海里。为此,台湾“国防部”确定以金门防卫部一个加强师的兵力,在部分空降兵配合下,对我东山岛实施登陆作战,企图用“以大吃小,速战速决”的办法,一举全歼我守岛部队,并占据该岛,建立反攻大陆的据点,进而达到牵制我抗美援朝部署,策应美国对朝作战,扩大其影响的目的。
为了取得登陆突袭的成功,国民党军从1953年初至进犯东山岛之前,进行了充分的组织准备,主要采取了以下步骤:
  1、战前侦察
  战前两个月,国民党军不断派遣舰艇到东山岛附近海域进行侦察,并多次抓捕大陆渔民,仅5月份,在东山岛沿海就有200多渔民被抓走。国民党军向他们查问我东山岛守备兵力和古雷半岛(东山岛北约12公里)、六鳖半岛(东山岛东北约45公里)至旧镇(东山岛东北约53公里)沿海一带我部队船只的活动规律。同时派遣特务搜集我兵力部署、工事构筑、炮位、仓库、交通及滩岸等情报。多次出动侦察机在100至500米的低空掠过东山岛进行航拍7月8日后,每天出动侦察机在两架次以上。
  2、编组部队
  日,国民党军在金门成立了“联合任务指挥部”,以金门防卫部司令长官胡琏为总指挥,设一个美国顾问组,下辖陆军85师、18师53团,海上突击第1、2大队,南海纵队第8中队,海军陆战队第3大队,以及6月1日在台湾组建的一个由480人组成的伞兵支队,共计11825人。还配备了各种舰只13艘,飞机数十架。
  3、组织演练
  战前,国民党军登陆部队在金门集结,多次进行上下船,夜间登陆、进攻、撤退等模拟演习和沙盘作业。伞兵支队则按作战计划在台湾本岛选定一处与东山岛相似的地形,进行多次空降演练,战前一星期,国民党军还组织了一次三军协同登陆作战的全面演习,以检验其准备效果。
  4、选定登陆地段
  国民党军在经过各种手段侦察和对情报分析后认为:东山岛南部地形较为平缓,港湾隐蔽,沙滩开阔而坚实,便于登陆艇波直接靠岸和舰炮火力支援;登陆后,便于向两侧和纵深发展,且该地段我守备力量相对薄弱。因此他们把登陆点选在东山岛南部的湖尾、白埕、亲营等地。
  5、采取保密和迷惑措施
  登陆前夕,国民党军舰、飞机的活动方向突然由福建转向浙江沿海,以转移我军视线。同时他们将东山岛改称为“菱形岛”,并更换了一些地名,在通信联络及战前演习中均使用新的名称,以迷感我军。国民党军还对行动计划严格保密,直到出发前,才向部队宣布作战目标和任务。
登陆东山岛
经过周密充分的准备之后,进犯东山岛的国民党军特别部队7月15日分乘军舰2艘、各型登陆艇6艘、炮艇5艘于晚21时从金门的料罗,水头等地出发驶向外海,所有舰只均关闭灯火并保持无线电静默。舰队在夜幕掩护下隐蔽航行。16日4时30分左右,舰队抵近东山岛海面,登陆部队立即换乘,分三个波次向东山岛驶近。
  4时50分开始,进犯东山岛的国民党军陆续抢滩登陆,至16日上午9时,国民党军登岛部队全部上陆。
  此时解放军守岛部队只有公安第八十团1、2营(欠4连),配属水兵一个连和团迫击炮连的不足千名官兵,敌我兵力之比为10:1,情况万分危急。公安八十团团长游梅耀根据国民党军的进攻态势和岛上地形情况,果断地定下坚守待援的作战决心,并得到三十一军和福建军区的同意。上级命令公安八十团主力靠拢,控制核心阵地。三十一军命令驻漳浦的步兵二七二团火速增援。6时福建军区命令第二十八军八十二师及军榴炮团、军区高炮营等部队立即向东山岛开进,同时中央军委命令驻广东黄岗的第四十一军一二二师急速增援,配合作战,数路大军兵锋直指东山岛。此刻的东山岛狼烟四起,***声大作,一场登陆与反登陆的战斗正在激烈进行。
国民党军登陆后,我公安八十团的各前沿分队按照预定作战方案,对登陆之敌步步阻击,边打边撤,迟滞敌方行动,并逐渐向我主阵地收缩靠拢。牛犊山和王爹山是东山岛的两个制高点,公云山是这两个制高点最前沿的山头,三个高地对全岛的安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是公安八十团扼守的核心阵地。公安八十团的指战员在这里同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战斗。16日8时前后,登陆之敌在坦克和飞机掩护下,进至港西、霞湖和坑北一线,还控制了港西以北阵地前诸高地,接着数千名敌军向我三个主阵地发起了猛攻,企图在我增援部队到达之前,吃掉我守岛部队。我守岛部队全体官兵英勇奋战,顽强阻击,给敌人造成重大伤亡。中午12时30分,增援的二七二团全部进岛,增强了各高地的战斗力。战斗持续到黄昏,解放军打退敌人数十次不同规模的进攻,敌人丢下600多具尸体仍未能越雷池一步。入夜,国民党军重新调整了部署,将预备队第五十三团投入战斗,向我发起了更为猛列的进攻,企图在第二天拂晓前夺取三个主阵地,在岛上站稳脚根。但是经过近一夜的激烈争夺,我公安八十团和步兵二七二团一、三营的官兵仍牢牢地控制着三个主阵地,此时天色已开始发亮;16日,在敌从海上登陆的同时,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的15架C一46型运输机在4架战斗机掩护下飞抵东山岛后林地区上空,敌480名伞兵于4时47分在后林、张家上空实施空降。守卫八尺门渡口的解放军水兵一连,在后林村民兵的配合下,用机***和步***对空猛烈射击,有些伞兵被打成了空中飘尸,有的则带着血淋淋的伤痕跌落地面。其余的伞兵分两批着陆,20分钟后集结并向八尺门渡口进攻。水兵一连官兵和后林村民兵依托300多年前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倭寇时构筑的寨子断垣,机智灵活地打敌人,击退了敌空降兵的多次冲击;迟滞了敌人的行动,为保护渡口赢,得了时间。10时30分,我增援的步兵二七二团三营首先上岸,并立即向敌伞兵发起反冲击,一举攻下59.3高地。战斗至13时30分,除约80名敌伞兵向前坑洞逃窜被港西之敌人一个连接应回去外,其余伞兵全部被歼。从而消除了我军防御作战的后顾之忧。
17日凌晨,我步兵二七二团全面接替公安八十团防务,我步兵八十二师和一二二师先头部队也渡海进岛。二十八军榴炮团先头到达陈岱的7门火炮,很快转入射击。
  拂晓,把全部赌注都压上的国民党军仍未能夺取三个主阵地,我增援部队已源源进岛,敌总指挥胡琏看到大势已去下令撤退。7时,岛上有大雾,三十一军发现敌有撤退迹象;福建军区首长决定:不待主力全部到达即行反击。我登岛各部队,于10时30分开始全线反击。在我军反击之下,登岛之敌纷纷逃向海滩。我各路反击部队逼近湖尾沙滩,歼敌一部,残敌登舰仓皇向海上逃去。战斗至17日19时结束。我军歼敌3379名,击毁坦克2辆,击沉小型登陆艇3艘,击落飞机2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及军用物资。此役我军共伤亡、失踪1250人。
东山岛战斗倒也一般,表现不出31军的伟大、光荣.
  看来夫子喜欢打巧仗的部队,所以喜欢四野,没有经过多少大仗就横扫东北,决战辽沈,问鼎关内.
  我倒喜欢打狠仗的部队,所以喜欢三野(特别喜欢胶东部队这样类型的,象27,31,41,6,12,20,24等),苏中,鲁南,宿北,莱芜,孟良崮,洛阳,豫东,潍县,济南,淮海,渡江,上海,仗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使得四野主力刚出关而天下已粗定.
  立场不同,夫子的文章一方面爱看,忍不住赞叹叫好,另一方面又忍不住挑刺,我容易吗?哈......
这么总结么?那按人物模板比类,你喜欢项羽、马超、孙策那类狠角;我倒欣赏韩信、陆逊、邓艾这种智将。
  ----------哈哈,有这么点意思,不过更确切的类比是:我更喜欢项羽、马超、孙策手下的部队,老夫子倒欣赏韩信、陆逊、邓艾手下的部队。至于说到将领,还是四野里面的名将多。
可当今的现代战(讲求小伤亡),更需要甚?
  ---------现代战争,解放军在装备上在长时间内恐怕还比较落后,讲求小伤亡只能是一个努力的目标。
举报&|&259楼&|&|&&|&
作者:&时间:
如果不能说服对方,就先让我们各自保留自己的意见吧。世界之大,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就此休战,OK?
举报&|&260楼&|&|&&|&
作者:&时间:
干吗休战?论争正酣嘛,请继续,请继续。有层次的论争是最精彩的,侪辈从中获益良多啊。只要不问候对方家人……呵呵
  老土最喜欢看到夫子被围剿的窘状。
举报&|&261楼&|&|&&|&
楼主:&时间:
作者:sunbaosheng 回复日期: 09:43:06 &
    看来夫子肯定玩过三国11
粟裕之最 (转载)
     苏中战役&
开创了我军在解放战争中,内战作战歼灭敌人的范例。&
    开创了我军在解放战争中,一次战役使用多种战术的范例。&
    开创了我军在解放战争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的范例。&
    开创了我军在解放战争中,以少胜多的范例。&
    创造了解放战争中,一个战役歼敌数字的新纪录(5.37万)。&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次作战歼敌最多的纪录(21530)。&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次作战歼敌一个整师的先例。&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个战役歼敌数字的新纪录(5.353万)。&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次作战歼敌最多的纪录(3万)。&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次作战歼敌两个整师的纪录。&
奏捷之速,歼敌之多,代价之少,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华东战场的空前记录,也是中国战争史上少见的奇迹。&
    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在敌人重兵集团包围下,大兵团机动作战,围歼敌人的范例。&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个战役歼敌数字的新纪录(7万)。&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次作战歼敌最多的纪录(5.86万)。&
孟良崮战役&
消灭了国民党军最精锐部队。&
    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在敌人重兵集团中割歼强敌的范例,是战役指挥艺术上的重大突破。&
使全国战局由战略进攻向战略决战转折。&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个战役歼敌数字的新纪录(9.397万)。&
    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在敌人腹地,大兵团机动作战,围城打援的范例。&
    济南战役&
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个战役歼敌数字的新纪录(10.429万)。&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夺取敌坚固设防和10万重兵据守的大城市的先例。&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城市攻坚歼敌最多的纪录(10.429万)。&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接管大城市的成功经验&
    碾庄战役&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次作战歼敌最多的纪录(12万)。&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大规模村落攻坚战的先例。&
陈官庄战役&
    陈官庄战役歼灭战,是我军最大的歼灭战(合围),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次作战歼敌最多的纪录(30万)。&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大规模追歼战的纪录(30万)。&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大规模村落攻坚战歼敌最多的纪录(30万)。&
    是我军最大的城市攻坚战。&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城市攻坚歼敌最多的纪录(15万)。&
    开创了大城市攻坚战中,在市区不使用重武器的先例。并且在战役进行过程中,全城不间断供水供电,***照常畅通,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我会窘么?
  ----你当然不会,问的问题避而不谈,会窘么?哈......
"对老夫子还是要一批二保。
  老土最喜欢看到夫子被围剿的窘状。"
  ----土火兄真是惟恐天下不乱啊!
  和夫子论争,使夫子忘了功课,其他野的主力评弹兼及微言裁军一气之下不写了,你来赔啊!
  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上达老夫子的天听即可,夫子本是明白人,他有自己的观点,又不是不讲理的人,你还要求怎样?
哈,看来"华野最强"这个名字让许多人不舒服啊.
  我不是粟粉,反对哈林及哈粟,在天涯,到目前为止只发了几次言,都是在和老夫子斗嘴,而且多在这个帖子里,另外在夫子的博客里也说过几句话.对"华野最强"这个名字第一次使用时我就做过解释,现引用一下:"至于我的用户名,并不表示我是什么华野派,只是连用了7个名字都没有注册成功,就用了一个偏激的名字。这是我在天涯的第一次发言,我很喜欢老夫子的文章,失礼之处勿怪。"
  当然,我用"华野最强"这么一个偏激的名字,也因为我确实最敬佩华野:承担了最艰巨的任务,作出了最大的牺牲,歼灭了最多的敌人取得了最突出的成绩.
  至于说到裁军,85年以后也太不专业了:先后裁去的28,64,67,23,24,63,都是战功赫赫的部队,其中华北的三支主力军63,64,67全部被裁,只留下非主力的65军.华东野战军实际上是由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山东军区的部队组成,也裁去了华中的全部两支主力军23,24.至于28军,也是我军阻击打得最好的部队,用现在的话来说,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保留下来有很大的价值.虽有金门之失,试问哪有百战百胜的部队?
"华野最强"兄别介意啊.跟你开个玩笑.只是我不喜欢比来比去.你说贝利厉害还是马拉多纳厉害?是桑朴拉斯还是费德勒强?没法比.不在一个平台上.我喜欢那些上所有英雄的部队和人.
哈,上论坛吗,不就图个乐嘛!比也好,捧也好,贬也好,较真同样好,哈哈一笑都也好!只要快乐就好,对吧,闲者没事干兄?祝你天天快乐!
  且等着看老夫子怎么裁的二三野,难度可不小啊. 
裁二、三野不象裁一、四野。一野的1、6纵明显高出其他纵队。四野向来有五只虎的说法,留6个军的话,也就45军可以,真要敢和45争一下的也就44军,何况保留的是44、45合编的54军。可能大家对老夫子的小排名有争论,但在留谁这方面争论不大。
我们来看二野,估计夫子要保留3-4个军,以纵队看,如果留4个,保留1、3、4、6纵。如果留3个,太行山头的3、6纵竞争,保留6纵。这些都说得过去。
  可问题是1、4纵都编成了2个军,1纵为16、18军,4纵为13、14军。一般认为,16、13军是长兄,18、14军为二弟,长兄辖的部队长,地位高,应该保留。但二野部队可不一样,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二弟特别有出息,在总体上不比长兄差。
  先来看太行军区,长兄为3纵,刘邓手下的主力,战功算得上显赫。但二弟6纵异军突起,后来居上,超过了乃兄3纵,成为有名的中野长胜军。
  太岳、冀鲁豫的部队,刚开始也分别编成了4、8纵和1、7纵,不久合并为4纵和1纵,在中原战场上驰骋。这时大家都在一个纵队下战斗,有功有过都在一起。到分成两个军后,乃弟18、14就要学习6纵,超越乃兄了。
  先看1纵,分为16、18军后,经过渡江战役,直出大西南。这时18军就想超越乃兄出大彩了:其155团穷追宋希濂兵团,粉碎了宋兵团撤退到中缅边境地区坚持的企图,创造了西南战役的精彩之笔。至于以后挺进雪域高原,作战中印边境(以西藏军区名义),终于成就了18军的赫赫威名。
  再看4纵,分为13、14军后,参加渡江战役,迂回两广。在广东作战,13军好象熄火了一样,看着14军表演(还有15军)。在广西,又是14军抢占钦州,彻底粉碎了白崇禧把部队撤到海南岛的梦想。到79年,13、14同为西线主力并肩作战,到84年开始的老山战斗,终于成就了14军“丛林猛虎”的威名,使14军在全国人民中名声大振,如雷贯耳。
  看看,是保留11、13、16还是12、14、18?且看夫子怎么裁?您哪就等着挨砖吧,哈……
三野怎么裁也是个难题。
  以夫子对四野的偏爱,四野只保留了6个军,三野虽然高达16个纵队,恐怕最多保留6个军。一般认为,三野有四大天王1、4、6、9纵,应该都保留。可问题来了:1、4、6都是粟总一个山头的,都保留?就要占三野的一半了。保留两个,去掉谁?1纵?想想睢杞的常郭屯、长津湖;4纵?那可是粟总的头号嫡系,淮海战场的头号英雄;6纵?苏中、孟良崮就让你不忍下手。麻烦吧?
  这还没完。还保留谁?3纵的攻坚(如洛阳),10纵的阻击(如桃林岗),名堂大着呢,特色都非常鲜明,核心竞争力都很强。裁谁?留谁?再说8纵,他是由八路军第一纵队及山东纵队的直系后人,从上看,和济南军区是可以论哥们的。42年八路军山东纵队(此前八路军第一纵队改为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随115师行动,其中山东纵队部的大部就组建了鲁中军区,后来沿革为华东的8纵。8纵和3、10纵比,也没有很大的差距,保留3、10裁去他也说不过去吧?13纵看来夫子是要裁去了,但13纵是我军后来者居上的典范,战功不俗,在前面我也和老夫子争论了一番,提出的问题夫子也没回答,还是有争论啊。
  看看,看看,还得挨砖吧,哈哈……
再难都得硬着头皮上,军好说,就那几家,找出选中的理由即可。难度在师级、团级,挠头呢。但还是自信比今上要手艺好些。
楼主确实对四野有倾向性.
  拿45军来和31军比,不是让懂点军史的人笑话吗?论歼灭敌军数量还是论硬仗呢?
  45军在打钢七军的时候,起的作用是穿插和阻击,并不是攻坚;而31军在莱阳攻坚的时候就以主力身份攻坚,对济南的王耀武是攻坚主力之一,对18军是主力攻坚,也是歼灭顽敌18军的头号主力.
  对于东山岛战役,更是以主力身份一雪28军失败之耻.
  这三仗里,你45军拿什么和人家比?进楼主帖子的人,没有挺粟的,可如果你太过分了,别人也同样会抛弃你.
  等楼主写完三野再看吧,估计到时候砖头不断了.
这样吧,楼主,咱们换个角度:
  衡阳保卫战里,国军10军凭借工事大量消耗了日军,那么是不是证明国军10军的战力就比日军强呢?
  如果你做将军,撇开感情因素,只谈技术,你愿意选择带国军10军呢?还是愿意带那些被打掉的近两万日军呢?我想,就是杀了你,你也不愿意带国军10军.
  31军进攻鼓浪屿实际是执行的海军陆战队的任务.无论海军陆战队还是空降兵部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都不会把伤亡看成第一因素.二战期间,哪个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部队不是伤亡惨重呢?还有很多空降兵都是血本无还,但是没有人说他们打的不好.
  任务不一样,要具体分析.以鼓浪屿战斗来说明31军战力不行,不感觉无力吗?
  打巧仗很提倡,也没有错误.但是,战场上更多的时候不允许你打巧仗,长春就在那里摆着,假如时间不允许,你能怎么办?你还能把敌军给骗出来,再加以歼灭吗?
如果你做将军,撇开感情因素,只谈技术,你愿意选择带国军10军呢?还是愿意带那些被打掉的近两万日军呢?我想,就是杀了你,你也不愿意带国军10军.
  什么狗屁逻辑,照你说法,更没人愿带土八路了?它更不能与日军硬打!
谁抛弃谁的那堆废话?我好怕啊!文章没人看啊!
  那有什么,不屑于写它算了,省得伤精费大神!
本老夫子不认为31军出色自有他的道理,好象以前看见过老夫子说全军单论打仗凶狠的就是胶东部队,说明老夫子承认31军的凶狠.
  老夫子可以不写31军为主力,可是31军有几个事实应该让大家知道:
  1,31军是建立晚的军里,战功却最显赫的.
  2,在全军里最不服27军的就是31军.
  3,31军是内战结束后全军装备最好的军.这个装备不蒋给的,也不是毛给的,而是自己和国军主力较量过程中缴获的.
谢山东大傻还能记得我的评道。我写过的那段话在“上阵亲兄弟----”一文中,现录于下,看我是否真是事理不清之人。
“。。。。。。。许和尚则全然不同,一副凶神怪样,打个小仗也较真:要么就“潜来”排连,要么就使劲吆喝。更有一条,许对不大认可的上级也不很听从。45年9月拦那胶东13团渡海上船,任谁指示也不买账。所以大和尚带出的胶东新5、6师,战术水平可能有待商榷,但勇猛凶悍作风断可称首全军。”
2,在全军里最不服27军的就是31军.
  --------------------------------
  这个心劲就是起于莱阳战斗,许和尚诟骂了接战的13纵37师师长高锐,可37师的打法是按周志坚的调子布置的。周要高利用其为莱阳人的优势,把“打点”确定清楚,决不可再象7纵那样瞎碰乱冲。这样战斗的节奏当然有所放缓,遂招来和尚的不满和催骂。
实际上周的办法和林彪的“四快一慢”的战术要求是暗合的。
华野还有一将谢锐,7纵21师师长。7纵的莱阳攻击失败后,其给许、谭写了一长信,也指出兵团的指挥大有问题。他认可的攻击方法与林的“一点两面”有相近之处,这是现今军史研究的发见。
唉,华野的战役频度安排得太密了,很多胜负经验没有好好总结研究,增加或重现了部队的伤亡,这是三野很多将领后来不太认可粟裕的原因之一。比如张郅秀,其实他并没什么偏见,还是江南新四军山头的呢。
不说了,否则又要惹人非难了。
  唉,老弟,咋说你呢?军队强弱本是客观的,不能因为某家弱势,就放弃领导责任了。咱也不说感***彩的话,但将军本是有国度的,或者照古人的说法:是拜受主公之托。这样,所部军队再羸弱,也是为将的麾下长城,所以要尽心带好,最好还要克制住敌人。我想,这就是带出八路军的那些前辈的不凡之处。
再说,士兵本无所谓强弱,强弱的主要区别应在将领。弱军战胜强敌的范例往往表明此点。
最近李际均有一句话,对孙膑赛马思想有所发展,他说:弱小一方的最强项一定要大于强大一方的最弱项,这就有可乘之机。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十分精彩,也让人有办法做得到。
  老夫子没有瞧上31军,我就不敢保留了,虽然我认为31军保留价值极大。
  三野的四大天王20、23、24、27军全部保留。
  先来看粟大将的两支亲军23、24军。建国初,23、24军就动了一回裁军手术:各裁减了最弱的一个师68、71师,调入了25军的73、74师,这次手术挺好,23、24、25军就这么办了,免谈。
  再来看粟大将的另一支亲军20军, 58一定保留,59、60两师比较,
59师代表了新四军6师18旅,60师代表了浙东游击队,还是保留59。所辖的三个师各有一个胶东地方团,都裁去。剩下的六个都是主力,58师辖172、173、178团,59师辖176、177、179团。第三个师调入同是苏中出身的29军85师,辖242、253、254团。253团本是29军的头号主力团,但在金门遭到了很大损失,编入86师的主力256团加强力量;254团曾获
“叶挺部队”称号,保留下来有根据;另一个团调入出身胶东的27军81师242团,以提升85师的战斗力,另外对裁去的三个胶东团也是个安慰。
  第四个保留下来的是胶东的27军。27军必然保留79师及下属的原装的“济南第一团”235以及236、237各团,80、81师相比较,80师是歼灭美军一个整团的主力,保留,辖238、239团,调入81师的“潍县团”241团。这样81师虽裁去,两个主力团分别保留到了80师和20军的85师中。第三个师调入胶东子弟兵31军的91师,辖“济南第二团”
271团、272团以及92师的主力274团。
第五个保留下来的是22军。这是三野中唯一的115师老部队,在解放战争初期和华东战场陷入低谷时浴血奋战,作出了突出贡献,应该保留。新22军由21、22合编,虽出身八路军新四军各不不同,但大家都在山东野战军待过,也只好这么办了。保留21军的61、63师和22军的65师。21军虽然是一支有战功老部队,可在华东的表现确实平淡了,保留两个师的番号真对得起他。61师辖自己的181、182两个老红军团,另调入22军的一个团加强战斗力。63师辖自己的187、188两个主力团,另调入62师的184团。21军的老团队还有不少,如185、189团,完全撤消有些可惜,就内部处理了,把185编入184,189编入187中。22军虽战功显赫但只有5个老团队,190、193、194、195、196,就委屈一下保留一个师。抗战时期山东十三个主力团之二的194、195必然保留在65师中,190团是著名的铁道游击队的传人,又是原来山东8师的24团,也留在65师中。193、196两团都出身分区基干团,合编为1个团调入61师,就用196的番号,因他代表着66师。
  最后一个保留的是26军,原因嘛,一是26军毕竟是山东纵队的直系传人,山东纵队为抗战时期的山东军区作出了极大贡献,为了给115师让路,委屈自己大部组成了鲁中军区,后演变为26军;二是最重要的,28军有金门之败,虽说没有百战百胜的部队,但保留下来确实说不过去。部队由26军和28军的合编,保留76、77、82师。28军出身渤海军区,渤海军区是由抗战时山东纵队开辟的清河军区和115师开辟的冀鲁边军区合并而成的,内有6个较老的团可称主力团,244、245、247、248、250、251,其中244团是头号主力团,可惜有金门之败,应该保留到82师中,
247团合并到其中以加强战斗力,还得保留244的番号;另一个应该保留到82师的团应该是在桃林岗使得邱清泉没有脾气,叫嚣“豁上200旅,消灭83团”的那个团(应该是245团吧,28军后来的编制调整我没整太明白),第三个团就是冀鲁边出身的248团,把251合并到里面,以不忘金门之耻。剩下清清白白的250团代表84师调整到86师中。这样六个主力团因金门之败合并为4个得到保留。26军和21军一样,也是老团队聚堆。舍去最弱的78师,78师的主力团232团与77师的230团合并。76师辖抗战时期山东军区十三个主力团之一的226团、227团和228团合并的227团,调入的28军250团,77师辖自己的头号牌229团、抗战时期山东军区十三个主力团之一的231团、230团和232团合并的232团。
裁军完毕,老部队惟有30军未保留,不过据说空降15军的43师就是30军89师为主改编的,这就足够了。后来成立的32、33、34、35军太年轻,都没有保留。
  真想保留12、14、18军,原因前面已说。但考虑到11、13军全撤,红四方面军就没有直接的传人了,还是保留13军吧。既然保留13军,也就不为难16军了。
  12军,部队由三兵团合编,辖29、31、31、34四个师。先看12军,34师保留红军团100团,35师保留“襄阳特功团”103团,36师保留106团,以上三个团组成新的34师。34师的另一个老团101团保留到32师中。再看11军,保留31、32两个师,31师的两个红军团91、93当然保留,较年轻的92团舍去,调入33师的主力团97团;32师三个团都是老部队,只好保留94团,合编95、96团,96团有调皖西军区的,就保留95团的番号,另一个团调入12军的101团。10军也是一支老部队,但战功确实一般,感觉号称刘邓大军第一师的28师不如29师,就保留29师了。冀南最老的主力团队29师的85团当然在编,另外调入代表28师的84团,代表30师的88团。29师的86团可以和84或88合编。看,我也编糊涂了。28师的头号主力82团来自冀鲁豫,实在不好安排,调入来自冀鲁豫的16军。
  13军,部队部队由四兵团合编,15军已成为空降军,加入兄弟19军。四个主力师37、38、40、55,就保留37、40、55师,这三个师都是四纵的老部队,也都是所在军的头号主力,55师和38师比资历也不差,再说毕竟代表19军,就当38师为兄弟两肋插刀了。37师当然保留自己原装的红军团109团和110、111团;40师保留主力118、119团,第三个团调入38师的112团,55师保留163、169团,第三个团调入38师的113团。
  16军,部队由五兵团合编,辖46、47、52师。46师保留“模范红五团”146,有4方面军血脉的主力团148,调入17军的较老的两个主力团145、148合编的145团。47师保留红军团139,吕正操小樵镇起义的东北军691团1营发展来的141团,调入28师的冀鲁豫兄弟82团。52师保留吴忠团154团,山东纵队第6支队发展来的155团,舍去156团调入53师的主力,代表豫皖苏的157团。
  本来18兵团歼敌最多,主力60军应该保留,但由于180师丢大人了,60军确实不能保留,便宜了晋察冀部队。
  歼敌最多的18兵团和战斗力最强的63军合并,保留63军,以保证华北有一个象样的王牌部队。不用说保留60军“光荣的临汾旅”179,61军著名的“皮旅”181,63军自己著名的“野八旅”188。先说188,保留五一大扫荡后唯一坚持在冀中的主力团队563团,调入187师的晋察冀军区的六大主力团之一的189师的晋察冀军区的六大主力团之一的566团。188师的其他两个团调入179、181中。179师保留535、537团,调入188师的562团;181师保留541、542团,543团和188师的564团合编为新的564团。
  剩下的部队合编为一个军,为增强战斗力,编为4个师。不管用67军还是64军的番号,另一个军都会有意见,干脆学习45、44军合编的例子,使用67军部,编为74军,以纪念在抗战时期国军英勇的74军。这是一支战绩一般的部队,重在保留抗战时的优良传统。保留64军的主力191师(代表初期的晋察冀第二野战军)、65军的“红一师”193师,67军的199师,66军的196师(66军只保留1个团,68军保留2个团)。191师保留晋察冀军区的六大主力团之二的571、572团,调入190师568、570合编的一个团;
199师保留主力595、596团和代表200师的598团;196师保留自己的主力团586团、202师的主力604团和203师奇袭白虎团的607团。
看来你把我的裁军工艺都学会了,把我文章的看点也夺了一部分。嘿,逼得我急了哈!
我具体裁的思路与你大致相同,只是内容上有些区别。不会有人说我照抄你的某些见解吧?但也决不能为了硬性的区分,将看法一致的东西给改变了。那样就违背心志了。
另一个应该保留到82师的团应该是在桃林岗使得邱清泉没有脾气,叫嚣“豁上200旅,消灭83团”的那个团(应该是245团吧,28军后来的编制调整我没整太明白)
  83团是245团,前身对应45年9月的警7旅14团。还是估对了的,说明有积累的人,判断力也会大幅提高。
举报&|&292楼&|&|&&|&
上次裁军,把193师要保留的部队给漏了.“红一师”193师保留晋察冀军区的六大主力团之一的577团,合编578\579团,合编64军192师的574团和198师的592团后调入,成为193的第三个团.
另外,夫子能否保留31军?毕竟是我军后来者居上的典型,新部队的典范.可以考虑31和21合编,保留31的番号.22可以和27合编,加强27的红军成分.25军留6个团过多,可以重新调整新23\24.
透露一点。关于三野裁军,我的想法一是八路军与新四军要平衡(新四军也就只有这支有,不能大意了);二是新四军1师山头与2、4、7师各山头也须平衡;如此,前人才好与交代,后人才不觉偏袒,共军的整个体系也才清晰。至于具体留谁,正反复考虑,几次调整搭配了。如果军不在了,师、团要尽量予补偿。
莱阳总拿出来提也不是味道,2个纵队打一个团能比出个屁主力。
  要说功劳,华野当然是1、4、6、9纵外加8师。不过1、4、6纵倒霉在都是新四军1师发展出来的,而没有大干部延续下来,反而是新四军2、4师的领导做得大,负责裁军的人自然要找借口裁掉2个。
新四军1师山头与2、4、7师各山头也须平衡
  --------怎么平衡?到抗战后期实际上6师和7师没有了.新四军1师2旅和6师合并,2师6旅和7师合并,3师到了东北,4师也保不住自己的地盘.
  到解放战争,2师也不行了,2师和4师精华组成的2纵,战斗力在山东仅比7纵强一些,我看到后期连7纵也不如,毕竟7纵还有兖州\双堆集\郎广的战功.当然,这时7纵的主力师20师就是新四军2师的5旅,新四军7师的传人19师的主力团也是新四军2师的老6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