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感觉上行传导通路游戏行业的技术很少上行业内论坛?

是时候,换个姿势关注TA
关注 功能升级,收割 TA 的最新动态
扫我下载最新九游APP
查看: 247|回复: 3
最后登录积分288精华0帖子
本帖最后由
20:02 编辑
今天给大家转载分享一下,此前关于扩大游戏内社交的价值的文章。
通过游戏社交,扩大游戏口碑,增强游戏粘性,拓展用户价值~~~
人与人的关系始终是持久的,即使这种关系仅仅在游戏中发生!
19:59 上传
我们处于移动游戏爆发的年代,我们处于人人社交的年代。一款游戏的成功不但需要一个好的产品,还需要能有效的利用社交去持续引导和鼓舞你的玩家。
  4月底,KTplay社交引擎作为友盟的一个独立运营的品牌,正式对外发出(关于这个我们心心系念了4年的产品,请点击我们为什么做KTplay)。KTplay为游戏开发者提供了一整套游戏运营和社交化的工具,简单来说,能让你的游戏迅速变身为一款社交化游戏,让你可以根据数据和用户反馈实时引导你的游戏玩家、还能通过鼓励玩家与玩家之间的友好互动增强他们对于游戏的归属感。
  作为一个一直奋战在一线多年的BD来说;推出至今,让这么多了解过KTplay社交化功能的开发者“眼前一亮”是一件很自我激励的事情。但在与众多开发者的沟通中也了解到从游戏制作的环节与角度来看,社交化运营是听上去不错的“锦上添花”,但绝对不是要生存下去的“雪中送炭”;尤其是看到KTplay的前端展现是一个游戏社区,完全不知如何下手,让很多开发者有了时间或是人员上的顾虑。
  但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竞争市场中,“雪中送炭”只能算是生存本能的基础技能,能拉开差距的恰恰要懂得借助于类似社交化运营这样的“锦上添花”,且越是用心越是能结合你游戏本身做一些个性化才越能开的绚烂。
  KTplay表面看起来是一个论坛,是一个社区;但其实是一个有弹性的超强辅助工具,它的作用效果可大可小,关键是看你有多了解自己的游戏,是否有好的创意与KT结合。
  谈到社交化运营,尤其是游戏社区运营这种形式;乍看会让开发者觉得疑惑或困难,但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与困难。以下指南是我在KTplay收获到的一些心得,希望为对此感兴趣但又有所担心有所顾忌不知如何开始的开发者能有所帮助:
我没人?我不懂?社交化运营其实没多高深
  我们大都没赶上改革开放,互联网兴起也还懵懵懂懂,但好在我们迎来了移动互联网的大浪潮;借着这股疾风,大家都是行业开拓者。我遇到的十几个人的初创团队是大多数,2、3个人创业搭档也不在少数;在这个拼创意更要拼速度的红海市场中,花在研发核心上功夫都不够,对于社交化运营这件事很理所当然的会陷入到一个疑问误区:我人这么少,会不会玩不转?其实这部分的运营工作已经融入了每个团队的日常,大家都是做的很熟练了的。
  仔细回想一下,你的微博官微是什么?你的微信公众账号是什么?你的用户反馈页面是什么?你的百度百科和贴吧是什么?你在各大论坛发的帖是什么?你的QQ玩家群是什么?……无论何种的表现形式,任何你想与玩家沟通的方式或是你想满足玩家与玩家之间交流的途径,这些在我看看来都是与玩家互动的一种运营方式,也是一种最基础的社交化运营。而KT不过是进阶到把分散在各处的内容简化到游戏内的一个入口,把片面、单向的发布变成与玩家的实时互动。
摒弃PC的互动方式,让玩家以移动的方式去参与吧
  你所有的玩家不会都定时更新你的官网信息,不会都关注你在社交平台上的账号,更不会都有兴趣加入你的玩家群和贴吧,更别提在游戏有困难有疑问时全部去主动搜索。移动时代,面对一个个的App孤岛,与玩家就别再用PC的方式做互动了。游戏内的需求和问题,我们就简单的在游戏内解决就好了;而把一个社区植入到游戏内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
如何通过游戏内社区进行运营?
坑爹3在游戏的不同位置都植入了KT的游戏社区入口
玩家之间的交流需求,社区是好的实现形式
  从曾经兴起的聊天室、BBS,亦或是融入日常的QQ、微博、朋友圈,还是由兴趣聚集起的豆瓣、陌陌;喜怒还是哀乐,倾听还是表达,围观还是炫耀;社交工具也许盛衰交替,但社交需求亘古不变。而在游戏内植入游戏社区的方式也能最直接的满足玩家与玩家之间的交流需求。
  对于玩家来说,游戏内的社区可以让他们更快速与直接的了解到还有哪些人在玩,他们玩的怎么样,毕竟独乐乐而不如众乐乐。任何玩家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也有地方求助,而高级玩家也可以借此满足自己想炫耀或是被崇拜的虚荣心,这对于小白玩家还是热心的高级玩家都会是很好的用户体验。
如何通过游戏内社区进行运营?
求合体内的社区大神
  以《史上最坑爹的游戏3》(此后简称坑爹3)iOS为例,接入KTplay社区的第一版上线3天后,Top玩家即全部由虚拟运营账号变为真实玩家。之后开发者通过举办类似坑爹之星的社区活动,更是调动了大部分玩家的参与性。而且即使是在这类休闲游戏中,某玩家自发组织的家族招募帖,也迅速收到超过两千个回复。
  另外,让开发者非常意外的是在游戏推广中期,不少第一次接触这个系列的玩家也开始通过KTplay社区去回顾“坑爹”前2个系列的游戏。而在“坑爹”的推广后期,通过通知功能告知玩家新作小苹果上线,玩家自发同步在“坑爹3”内发帖;使得更多通关“坑爹3”的用户无缝对接了开发者的新作小苹果。
  通过KT的社交化功能,让玩家在游戏内容的趣味吸引以外,有了更好融入与归属感。根据开发者分享的数据显示,“坑爹3”的5日留存数据相比“坑爹1”提升了约2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没有接入KTplay的安卓版坑爹3数据则基本和“坑爹1”持平。
社区填充的实操三步曲:
  说了这么多游戏社区的好处,相信很多之前有顾虑的开发者已经蠢蠢欲动,决定试一试了。不过切记在建立游戏社区的同时也要做好社区内容的填充。虽然UGC是理想的方式但也别指望你的用户来做社区内容的开荒者,适当的在上线前填充一些社区内容,虚拟一些游戏玩家,会更有助于真实用户的参与和互动。以下三步轻松建立一个玩家热爱的社区。
  1、创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头像的虚拟账号
  建议20个以上的虚拟账号,其中3~4个扮演深度玩家。这样在初入玩家打开社区时,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社区是活跃的,有很家在社区当中交流。在此要注意玩家的头像,名称以及内容发布的口吻,都应该是尽量真实并贴近玩家的,确保玩家第一次的社区体验良好才有助于后续的持续活跃。
如何通过游戏内社区进行运营?
  2、建写具有游戏特色的话题分类,方便之后的社区管理
  这样可以保证玩家在打开社区、查看内容时,可以迅速定位相关分类下的内容。所以在发布内容的时候,就让玩家选择待发话题所在分类;借此可以帮助玩家与玩家、开发者与玩家之间快速、便捷的交流。话题分类的名称一定要具有游戏特色,尽量易被玩家认知;例如:**反馈、**秘籍、**吐槽、**心得…。
如何通过游戏内社区进行运营?
一个都不能死和坑爹3的话题分类
  3、向社区填充不同内容,为不同级别玩家提供参考
  填充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玩家尽快上手。可依照游戏性质,发布一些初级过关攻略,或是高级玩家过关心得来激发新玩家,以降低初次游戏的用户流失。建议在上线前完成如下设置:初级游戏内容5条,关于游戏简单玩法提问就好;中级内容3条,分享一下中级程度的攻略;高级内容2条,游戏高级攻略或晒比分。
如何通过游戏内社区进行运营?
一个都不能死、消灭星星2粉碎糖果、双色物语2和坑爹3的填充案例
  至此就算是“基础设施”的大功告成啦, 通过社区你可以很直观的了解你的玩家;通过他们发表的话题知道他们关注什么,对游戏有哪些的疑问和想法。这算是达成了社交化,但还不能称之为社交化运营。而通过社区内的玩家社交发现问题,通过问题进行玩家分析进而引导玩家,解决问题才能算是达成了社交化运营。
  回到一开头聊到的很多开发者担忧的日常运营成本,其实不管是不是针对使用KT的社区功能而说,无非就是优先处理一下社区的不良信息(KTplay有举报的功能),大致了解一下社区24小时内发生了什么事情。再着重看看有没有零回复和回复很多的,有零回复的就给他回复“好、赞”之类的,让他有被关注感。回复很多的要么是引起共鸣的需求或问题;或者就是“社区领袖”类的人物已经出现。定期根据社区内用的反馈结合数据做一些活动和通知,回应玩家的需求或问题,再多去鼓励培养高级玩家帮你来一同经营游戏社区……恭喜你,这就已经是非常深度的社区运营了。
  怎么样,从经营游戏社区开始你游戏的社交化运营吧!
最后登录积分56433精华0帖子
Lv23已臻大成, 经验 564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567 经验
来自九游APP
&欢迎常来。 这里主要交流游戏行业的东东&
&我只是一个玩游戏的人:)&
最后登录积分34335精华35帖子
大碗快来学习~
最后登录积分53075精华7帖子
是否方便透丶露下楼主大学选的是什么专业?_(:3」∠)_
参与版主小组团队活动获得(有效期:30天)
参加休闲区辩论赛活动获得(有效期:30天)
每月版主评优分数达到明星版主标准授予(有效期:30天)
参与暑话题活动获得(有效期60天)
植物大战僵尸
在植物大战僵尸游戏论坛活跃,成为游戏粉丝获得(有效期:30天)
版主小组成员年度表彰授予(有效期:180天)
休闲区活跃玩家(有效期:30天)
九游特工组
成为论坛特工组正式成员
安卓平台下载
苹果平台下载你为什么会离开游戏行业?
假设你的职业是程序/策划/美术/***/商务/美宣等等(排名不分先后)做了几年?得与失?这个行业在哪些地方改变了你?为什么离开?
173 个回答
游戏策划必修课之数据过关屈指一算,这公司我已经待了三月半每天填表,测试,可没偷懒订盒饭,刷机,充电,我可勤快师傅说我做游戏是块料儿传授我 国产手游的精髓所在日苦练 夜苦练新手引导一遍一遍到现在 我的手法精湛三两分 飞快 新手关我已测完到现在 我的手劲儿实在一桌子平板,手机同时练师傅说能不能上线要过数据那关嘿 数据关 最实在也最全面要新增旺,要留存棒,还要付费强,嘿 数据关 最简单也最困难要吸新量,要活跃长,还要土豪爽这……这太刁难,怎么办,怎么办我走到师傅面前师傅,你怎么看?师傅说:是自己推,还是代理谈?我回答:做好游戏,有什么分辨?唉 年轻人 你想的真简单自己推,不能嫌烦,数据必须改善拉新增,有留存,充值不断,上线才能赚唉 年轻人 你可知势利眼代理做,他会判断,数据分析全面能吸量,转化强,用户变现,渠道才喜欢师傅啊,这数据一般,急着上线又缺时间,怎么改观徒弟啊,要自信首先,免得慌乱要有方案,才能改善代理测试日新导量五千,测七天我们公司上百人员,组织一起玩每人需要求多个职业角色创建自己的游戏大家都要认真体验号凑个二百到半千次留可以增加十点三留必定能过三三七留自然二十起算师傅啊,已山寨几遍,员工厌烦怎么坚持去玩,还要连登七天徒弟啊,要奖品放前,福利相伴荣誉得到体现,才能积极实践买个苹果新版,必抽内部人员加班免费泡面,面中还要加蛋每人充个几元,强化付费感观留存、活跃,付费,尽可期盼师傅啊,照这样推演,还不安全代理要投资回收时间LTV压力紧绷弓弦徒弟啊,你笨的可怜,这很简单翻翻你的身上包里的钱我不白教你先给我三万师傅啊,刚到小半年,没有存款我愿为你免费工作整整一年只求泡面有火腿肠别少个蛋一服导量五千,自己充三万去练用流量,用不同平板,分时间段模拟几个大R高玩,争奇斗艳比拼霸榜撕逼挑战,持续充钱一服导量五千,有三万收入增添每个用户收入多了六元你看,你算这数据岂不爱如初恋?师傅啊,真要自己充钱?这……,岂不是自我慰安?徒弟啊,要充钱你才有付费用户体验不充钱,你想看代理商和渠道的白眼?再说呢,也要不了三万首冲号价格不到一半续充号折扣还可以谈渠道自有渠道的算盘师傅讲的莲花舌灿我拿来瓶营养快线师傅啊,小声谈,算不算欺骗?徒弟啊,大声喊,要不要吃饭?师徒合唱:大家想赚钱,大家要变现玩家怎么看,怎么看,没法管徒弟念白:我有个信念,要假数据不再遮我眼师傅念白:我许下宏愿,要诸渠道都烟消云散师徒合唱:怎么办,怎么办,
我打开表格去编
怎么编,怎么编
我还有没有下限群rap:要下限!要上线!要变现!要赚钱!
数据这关,你管不管,你管不管不管不管,管管管……
循环(循环两字不要唱出来)……----------------看到前面有人贴《双节棍》,我就补上我写的《蛋炒饭》吧
这个题目本来不想讨论,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尊重他人的人,而尊重他人最重要的是尊重他人的选择,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梦想。但是身边太多惨痛的教训,让我有种不吐不快的想法,大家偶尔也该停下忙碌的脚步来想想自己要走的路,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如果言语中我伤害了你的梦想,请你绕道而行:下有地雷,玻璃们请小心绕路:观点1:开宝箱游戏更像一个项目,不是一个事业,研发个一两年产品上线,是死是活听天由命。游戏产品成功率已经1%了,很多项目是挂了,即便踩中宝箱了,游戏上线,盈利了,根据现在游戏周期,也就能挣一笔。这完全跟开宝箱一样,上线前对结果毫无把握,几年时间投入进去,宝箱一开所有人就阿弥陀佛。即便火了,火完以后能保证下一款产品成的概率有多大?以大公司的5%的高成功率来算,一个团队同时成功两款游戏的数学概率是0.25%。即便你团队人员经验丰富,你能把这个概率提到多高?大部分的团队都是在:“加班 - 开宝箱 - 项目重组 - 加班 - 开宝箱” 这样一个死循环中,把自己一年又一年的青春给浪费了,身边太多人,十年前他们在开宝箱,十年后他们还在开宝箱。某几个著名页游公司,产品开发一年周期,项目分成10%,听着挺诱人的,但是盈利后首先要偿还研发和推广成本,然后扣完渠道分成后剩下的才是项目组的,所以很多项目组为了控制成本,只会找一两个好的主策主程,主美,下面带着一堆刚入行的小弟,天天加班。时间一道,不能盈利,那么制作人走人,开发团队打散重新分配。所以对于大部分普通员工,都是怀揣着一颗暴发户的心,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在常年累月的日子里不断的在 加班和项目重组的死循环里折腾。公司呢?公司只要几十个项目成一个就够吃很长时间了。于是常用的管理手段就是造神运动,发车,发现金给老员工,给他们极高的待遇和荣誉,让所有新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向前冲。可以参考最近的文章:PS,上面所说的概率很多人不相信有那么低,网上的数据到处都是,身边也有例子。比如,渠道每个月要接300+款产品是很正常的,渠道怎么筛选呢?先每个游戏玩五分钟,删除200款,留下100款,然后深度评测一下,再删除50款,剩下50款深度评测一下,给每个员工玩玩,给每个员工的小孩玩玩,如果小孩能玩懂,那证明这游戏还可以推一下,于是留下那么几十款打分ABCD,D基本没机会,C可以试一下,B可以推一推,A的话可以多推一下。最后能成的也就那么3-5款,这不是1%么?这不就是开宝箱么?观点2:游戏是项目而非事业什么叫事业?就是可持续性发展的东西,值得你长期追求的东西,值得你投入两三年青春持续去做的事情。而游戏,是非可持续性发展的,它只是一个项目,一件挣一笔就完了的事情,毫无持续性可言。世界上能做5年以上的游戏有几款?屈指可数。如果大家不是在做那屈指可数的几款游戏,那还是不要碰拉。以至于说开发游戏,不如开发款音乐播放器,三个月弄出来上线,第四个月根据反馈迭代下,第五个月用的人多了加个社区。不断的打磨,只要交互好,效果不错,思路不出大问题,总能团结那么一般用户,这时候你想运营游戏就运营游戏,想运营美女唱歌就运营美女唱歌,洗钱的手段随时在变,但是你的平台和用户,就在那里,你只要足够的精力投入在改善你的基础产品,想挣钱何必自己开发游戏?身边这样成功的例子也很多,当然,开发应用也不是随便能成功,但目前看起来成本比游戏低,成功率还比游戏高那么一点点,而且一旦成功了,你围绕你的产品来逐步改进你的生态圈,逐步增加你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你心里是踏实的,你睡觉是安稳的,不用想着明天游戏人数下跌该怎么办。这叫可持续性发展。见过不少游戏老板,即使游戏流水很高了,他们心理也都还是虚的,为啥?不可持续发展呀。观点3:开发团队失去主导技术主导的年代(2005年以前),2002年整个城市能做游戏的只有一个团队,你有好的想法,你想开发游戏,但是你找不到技术,2004年会做3D的国内也没几个团队,大部分公司还只会做2D。当时开发游戏首要要解决技术问题。策划主导的年代(2009年以前),引擎遍地是,十个客户端程序员手里就有9套引擎,开源的一大堆,实现游戏不再是瓶颈,如何降低流失率和PCU,如何挖坑,把生命周期做长,这才是王道。渠道主导的年代(2009年以后),游戏模式都比较成熟了,大部分在换皮,到处都可以开发游戏,但你要发行呀。能发行的渠道就那么几家,开发团队还不都去求着渠道,所以从这几年的分成比例从64分,到55分,到46分,再到28分,分成比例变化的后面,是开发团队越来越不值钱的现实。以某行业内著名网站为例,2005年前,打开首页,最顶头和主要版面都在讨论技术。2006年以后,开始越来越多的讨论策划。到了2009年,主要版面进去都是联运,往下翻才是策划,再到最后,才有一小块是技术。到现在,再去看看,大部分业内站点90%的版面都已经变成市场、运营、行业观点和动态,美术、只有偶尔会有一两篇文章讨论下游戏设计,极偶尔会探讨下技术。那开发团队何以自处呢?对,做新东西。RPG满天下的时候,出一个dota,dota满天下的时候出一个fps,fps满天下的时候继续回归RPG,从单机到网游到手游,RPG-RTS-FPS三巨头此消彼长,游戏类型大循环。单机时代,仙剑等RPG先火,然后开始红警星际等RTS,然后开始CS等FPS,然后又回归 暗黑II等RPG,只不过变成了ARPG。到了网游的端游时代也一样:魔兽世界(RPG), LOL(RTS), CF(FPS),对吧,同样一个循环。手游目前还在RPG阶段,正在向 RTS转移,但是手游的时间周期比之前短很多,也就再过1-2年吧。那一两年后手游循环轮完了,开发团队又何以自处呢?对,做细分,RPG-&ARPG-横版ARPG-RPG+战略,越分越细,用户群越来越少,这样也就再过1年吧。很多开发团队不愿意承认的是,不管怎么做新东西,不管怎么做细分,不管怎么做,抄你一下总是很简单的,换个皮也总是很简单的,行业重心已经无可避免的迁移到渠道了。举个例子,花一年半开发一RPG拿给某渠道,谋渠道说,“你看,我们的用户比较年轻,你的游戏风格太血腥了,如果能改了明快点,会能有更多玩家”,加班三月改了,上线一般,渠道又说:“你既然在我们这里运营,最好的方式是和我深度结合,接地气,你看我们社区里有个什么哥,很多人追捧,又有个什么姐,天天说笑话,你如果把你的npc改成他们的名字,把道具名字也改一下,把游戏里的任务往我们社区里面的热点事件上靠一下,用户一进来就会很熟悉,多好呀”,然后你又加班三月改好了,渠道又说:“我觉得你们的游戏名字不太搭调,你都改了这么多了,再调整下游戏的名字,更能契合我们的用户结构”,你一想好吧,给你改吧。什么都改完,在一上线,麻烦了,时间点和窗口期错过了。设计以前是一项很有尊严的事情,设计者一般都还有几分清高。游戏的名字,各种任务设定,就像自己小孩的名字,和自己小孩的衣服裤子,今天过来一个人告诉你你小孩名字不好,换一个,明天来一个人跟你说,你小孩衣服太邋遢了,不该这么穿,该那么穿,开发团队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协,以往的清高早就风吹云散,以往的尊严早已化为尘土,这就叫开发团队失去了主导。观点4:游戏创业越来越难游戏开发成本持续被推高,以谋上市公司的《XXXX》为例,单美术成本已经到2000万,开发人员平均是20+人,我相信有能力有斗志的创业团队,用1000万的美术成本可以画出类似的效果,但我很难相信一个团队可以用 500万做出2000万的效果来。2014年以前成功的都是一些酷跑呀,卡牌呀,低成本游戏,2014年以后看top10,你会发现还想几个人在作坊里弄一款游戏的年代很多人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过去了。拼创意的年代过去了,迎来就是拼渠道和资本。除了成本推高外,如今游戏越来越难融资,因为 VC发现,这不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大量事实证明,一家公司成功一款游戏,和他是否能成第二款几乎没有联系,所以纯粹做游戏的上市公司,他们的市盈率都很低,估值都上不去就是这个原因,比平台类的估值低多了,关键就是没故事,只能挣一笔,就没然后了。于是2011年投过一批,2012年投过一批,2013年以后大型机构基本就很少投游戏了。能融到的钱也越来越少,如今做游戏,融资4-5百万算好的了,还有各种限制条款。很多钱还是行业外的个人老板投过来的,急功近利,抗风险差,一旦测试出点问题,马上撤资,或者给你安排个他新认识的牛人来帮你。随着制作成本进一步拉大,和融资进一步困难,游戏创业成功的机会将越来越渺茫,成都手游坍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意料之中的事情,一年时间内1000家团队,变为只有仅仅200家。背后折射的一个道理是很多游戏创业者都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即,对游戏开发者而言,机会越来越少了,公平的窗口已经关闭了。观点5:劣币驱逐良币这个现象从页游开始出现,你想当年一个典型的页游广告都是些啥,仿照一个:一座山峰,一个半裸美女,大大的几个红字:“你想和我一起体验巅峰的感觉么”,下面是“想”,“非常想”,旁边是游戏名称:“《巅峰三国》---无兄弟不战场,登录送坐骑礼包”,下面一行小字:“十万美女玩家任你选,江山美人我都要”,很熟悉吧。试想,越来越多的***营销,你想想正常人看着都恶心会去点么?越来越多赤裸裸的游戏设定,端游时代,优秀的玩家用户基础一点点的被破坏了。什么样的人会去点击那些广告呢会喜欢那些坑爹的游戏设定呢?我没做过专门的分析,随便乱写两条他们的特点,可能有些不准确,即:急功近利的、缺乏耐心的,易怒易冲动的、好斗虚荣的、和家庭关系不好的。这样的用户越来越多,而以往良性的希望通过自己技巧或者努力成功的成就型玩家在现在游戏里受尽屈辱,以往以发现游戏各种隐藏要素为乐趣的探索性玩家在游戏里失去兴趣,以往喜欢同人聊天的社交型玩家发现聊天对象变了。总之由于多年的破坏,比起当年的端游,现在玩家层次越来越低,越来越差了,你说你新做一款游戏上线,能不去迎合现在的玩家么?而你越迎合,好的的用户越少,而后面的产品也就越难。虽然你想改变,但是会发现阻力越来越大,完全不是自己一个产品能改变的事情,这叫劣币驱逐良币。观点6:大家都再谈钱,没人谈论游戏了很多人都是怀揣着一夜暴富的梦想投身到这个行业里来,由于劣币驱逐良币,你必须去迎合,很多开发者自己都丧失了当初开发游戏的乐趣,什么宫本茂,什么小岛秀夫,什么姚壮宪,大家只能在跟着YY一下了,更多的还是谈论下钱的事情。而真正情况下,一款挣钱的游戏对于开发者能分到多少呢?真没多少,某还算有点良心的四个数字为名字的公司,某月流水过千万的游戏,七扣八扣,到制作人头上也就十多万的月奖金,到主策主程头上往往只有七八万的奖金,到核心骨干上往往只有四五万,到普通开发者也就两三万的月奖。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奖金能持续多长呢?***是不长,9个月后该游戏就不行了。那一共挣了多少钱呢?制作人挣了150万,税后差不多100万,主策主程差不多就80万,税后55万,核心骨干差不多45万,税后差不多30万。大家喜欢谈论:今天谁还是?丝,明天千万富翁,一夜暴富。或者哪个千万富翁再一夜变成?丝的故事。钱的面前,更多的团队为了这么点短期利益,今天兄弟反目,明天团队出走,后天高管被裁,不就是钱害的嘛。当年做游戏,大家讨论的都是哪款游戏好玩,为什么好玩,那个地方做的比较好,怎么做的,我们想做一款什么游戏,多快乐的一件事情呀。现在更多讨论流水,讨论抄袭,忙着换皮,忙着在游戏各个环节布下各种啃爹的东西,生怕玩家忘记花钱,忙着各种聚会,忙着在各种行业峰会交换名片,生怕别人记不住自己,真实辛苦呀。怀揣着成为小岛秀夫的梦想,念叨着千万流水的神话,实现着自己都不喜欢的设定,等待着一个开宝箱的结局。看着行业越来越难做,想着应该还有一丝希望,心理却清楚现实会越来越残酷,只有集体一起催眠,一起用透支生命来赌一个不确定的明天,一起等待行业最终结局的到来。无可避免的结局很多人会反驳,说现在行业不行了?你看市场规模每年都在扩大,只能说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罢了。我说,没错,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兴衰,即便步入衰落期,市场规模也是越来越大的,比如今天的个人电脑,市场规模最近几年才出现下跌,但是个人电脑,早在10年前就已经不行了,到IBM卖ThinkPad时就已经很多问题。我说的不行,并不是指市场规模不会上升,而是,利润率的持续下降: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这样一个规律,利润率持续上升,然后到达顶峰,随着竞争加剧然后利润率开始持续下降。这个网上很多数据,看看各大上市游戏公司的财报就能知道的事实。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这样一个规律,利润率持续上升,然后到达顶峰,随着竞争加剧然后利润率开始持续下降。这个网上很多数据,看看各大上市游戏公司的财报就能知道的事实。十年前,端游处于A点,所谓:“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10年后,端游处于D点,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但是利润率逐年降低。2009年时手游也处在A点,2011年到B点,现在到C点。可以参考2010年的一篇报道:2007年左右,中国在海外的网络游戏概念股完美时空、腾讯、网易和搜狐畅游一度以70%-95%的利润率成为纳斯达克令人惊叹的奇迹,股价更是一路领先,全面飘红。同样,在港上市的金山网游也一枝独秀。但在2009年第四季度,网易毛利率降至70%左右,畅游为55%,盛大为38%,巨人网络也有小幅下降。而完美时空第四季度净利润为3970万美元,成绩不错,但也环比下滑6.1%。2007年-2010年游戏行业平均利润率从90%下降到55%,截至2014年末,好点的公司的利润率已经跌倒45%以下,一般的都只有20%了。这是大公司的情况,各个参与联合运营小公司更惨,渠道的分成比逐年降低,已经让她们在渠道面前毫无尊严了。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一样的发展规律,十年前开发组的日子好过的一塌糊涂,十年后开发游戏的还不如玩游戏的。随便一个做工会的,三千万的月流水很正常,而且寿命比游戏长,各个渠道争相追捧,游戏要搞活动要放号,现在不当要求渠道,还要求着工会了。手游工会在过去几年里得益于渠道的竞争,他们从早先的做人气,带玩家玩游戏,接游戏放号等传统模式,演变为如今向渠道拿分成的模式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别人玩游戏100元充值100元,你跟我玩,我给你85元充100元。于是万人工会比比皆是。游戏CP产品要上线,找到渠道,渠道还是会把量分给很多工会。游戏要做得好,还要看工会愿不愿意推。也就是做游戏的要求着玩游戏的了,十年前哪里是这样的情况呀,开发组发一个功能,论坛上写一句话,下面一堆工会哇哇叫好,开发组理都不理。现在什么情况?商务要求着工会,要请他们吃饭,要给他们更好的分成,这就叫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总结:开发团队该何去何从?正视行业的变化,机会从来就没有消失,只是需要自己有本事才能抓得住他。路其实只有一条,就是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彻底下决心走精品化路线。各位请看最近TOP10,基本已经被重度游戏占满了,去年上半年那种做个酷跑月流过千万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先前拼的是时机,之后拼的是质量。也正是由于今年上半年越来越多精品游戏的上线,才逐步的改变了从2009年开始到2014年这五年间,渠道被无限拔高的现象才能得到逆转。各位请看最近的《梦幻西游手游》的发布,刷新了很多人的三观,渠道抢着要不说,原有的返利等行为被压的不能再低。而也正式一批批优秀研发者的努力,才能一步步改变:“手游只能玩三个月”,“手游都是轻度的”,这样一些耳熟能详的观念。常言道,理胜力为常,力胜理为变;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败在理。这里说的理,其实就是:“玩家总是需要更加优质的游戏”,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朴实的小道理。泡沫坍塌其实是一件好事,挤掉浮躁的泡泡,才能让精品浮上水面。从近两年粗制滥造的页游遭玩家所唾弃的现象可以看出,即便今天游戏行业被各种资本和粗制滥造的作品所淹没,这种不合理的情况也必不长久,数年之内必将得到纠正。大家只有重新找准产品方向,在内容和品质上实现新的突破,继续把行业门槛推高,提升玩家审美。把所谓的大学生都能做的垃圾游戏们送进坟墓,结束目前的混乱,让游戏将重新回到不是谁都能做的年代,用一款款优秀的作品告诉渠道和用户,什么才叫真正的游戏。苹果能在手机泛滥到处山寨化的日子里,重新找到突破。今年上半年上线的若干3A大作,任然能在同质化严重的手游市场脱颖而出,结束了自2013年上半年来渠道被无限放大的乱象。凭借的都不是宣传,更不是渠道,而是一颗颗不甘沉沦的心,和扎扎实实多年摸爬滚打积累的经验。当然,只有这样,行业价值从渠道回归产品本身,才能让整个行业更理性健康。当然,也只有这样,用一个个的精品游戏,重新将项目变回事业,开发组才能找回昔日逝去的尊严。到那时,渠道当然偶尔也可以招聘一两个大学生,做些棋牌和跑酷娱乐下,但是,那叫做玩具,不能称其为 “游戏作品” 。所以,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面对理想,最后,引南都一段话,作为结束: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精神抖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 “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先生传播了很多负能量。他说的几点理由我深以为然,而且也的的确确是这个行业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事情。但是,他离开这个行业已经太久了。六年的时间足够改变很多东西:六年前,国内的市场还在被端游占据,页游刚刚开始火爆,诺基亚还占据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是六年以后,页游早就风光不再,手机游戏正大行其道,与此同时,随着主机进入国内市场,一些国内的团队走上了单机游戏这条道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整个中国的网游行业(包括端游、页游和手游)的商业化程度都是非常高的,甚至高到了过分的程度。但是,游戏这个行业并不是靠砸钱和运营数据,就一定能保证成功的。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厂商宁可做免费游戏也不愿意踏踏实实做一款好玩的单机游戏。原因无非就那么两点,一是赚不到钱,二是人口红利导致低质量的游戏也能有很大市场。游戏市场的进入门槛低,所以进行劳动力的压榨争取尽快上线成了绝大多数公司的最优解,这一点在 先生的文章中已经充分论证过了。很多人离开游戏行业的原因,也是因为对这个行业感到失望。个人和小团队的力量在商业巨头面前不足挂齿,无休止的加班和工作效率低下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没错,一切看起来已经无可救药了。但是,我在这里想请各位思考一下,目前国内游戏行业的这种发展态势是可持续的吗?我的结论同样是不可持续。但我指的并不是对个人的技术成长上,而是整个市场在经历了初期低质量产品的洗礼之后,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将会大大提升,目前这种山寨成风,靠劳动密集堆出产品的策略必然不可持续。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市场上就出现了与今天相近的局面:大量粗制滥造的游戏作品充斥着游戏市场,终于危机爆发,被用户所抛弃,当时的绝大多数游戏公司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虽然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要重演一次历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用户对粗制滥造的产品忍耐度是有限的。看一看AppStore的评论就知道,手游用户对抄袭产品的忍耐度正逐渐接近极限。页游从兴起到衰落经过了五六年的历史,而手游从12年兴起到今天,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年头,应该说,时间不多了。泡沫的坍塌已经开始,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整个中国的游戏市场仍然还存在着无比巨大的潜力。以上是某个在淘宝已经无法搜到的3A级大作PC版的销量。这款游戏在中国没有做任何主动的推广,就已经获得了令人意外的成绩。当然很多人会说,这只是PC版,中国主机市场几乎没有;中国区售价比美国低一半;三男一狗的知名度和迟到的破解才保证了如此高的销量等等...这些理由似乎都对,但我从中看到的是,随着两大主机入华,一个巨浪正在开始酝酿。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学好游泳,准备好冲浪板,才能在这波巨浪袭来之时引领潮流,而不至于葬身海底。这一波巨浪什么时候会来?也许一两年,也许三五年,也许又要另一个十年。但我知道的是,前一波巨浪已经拍在沙滩上了。最后我要感谢所有离开这个行业的人们,因为你们的退出,这个拥挤的行业终于宽松了一些,这样在冲浪的时候我就可以更加自由而不必担心撞到别人。作为一个留守者,在这里我要感谢你们的贡献 :)
小黑屋里烟雾弥漫,隔壁是新网管 屋里面的程序员,加班有三段 做游戏开发的码农,写服务器,码客户端 编译器设计最擅长,还会DOS设中断 数据结构最习惯,从小就耳濡目染 什么向量X矩阵,我都算的有模有样 什么插值最喜欢,四元数弧中带刚 想要去锯齿干扰,上全屏多重采样 怎么改 怎么改 quake source洒洒水 怎么改 怎么改 Coco Unity两手开 怎么改 怎么改 移动桌面全平台 锟斤拷烫莫奇怪,调调就来 一个github 一个stackoverflow 一句不开源的人有危险 一再重演 一些打不开的页, 一等好多天 它一直在连接 怎么干?怎么干? 我打开google翻墙 怎么干?怎么干? GFW的招牌 怎么干怎么干 已被我一脚踢开 哼 快使用php 哼哼哈兮 快使用php 哼哼哈兮 编程之人切记,php第一 是谁在练php, 风生水起 快使用php 哼哼哈兮 快使用php 哼哼哈兮 如果我会php,飞檐走壁 为人耿直不屈,一身正气 哼
4-19日补充:多谢各位的支持哈,我之前是脑子一热就来吐槽了,实际上回过头来看我之前的回答的确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各位的批评我也心领了,的确三年依然是个newbie,按照正常的思路,换公司真的是非常符合我当时实际的解决方案。
但是其实我想强调的是,我的这篇回答真的不是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吐槽整个游戏行业,以及策划圈。我只是如实的回答了题主的问题:“你为什么离开游戏行业”所以我无意去分析游戏行业的大势以及论策划的自我修养等等我的确就是很主观的在说这么一个个人的事情。诚然我可以换个公司,继续努力,然后若干年后可能会成长成优秀制作人…这是人生众多岔路中的一种可能,而我现在碰巧遇到了一个更优选项。一个能最大化将个人能力与爱好变现的机会。所以仅此而已~但是对于整个游戏行业泡沫化,博彩化,欠缺合理健康生态的看法我依然坚持,因为身在一个行业中三年,初窥门径并不是难事,没吃过猪但是见过猪跑,资历浅并不妨碍我得出以上结论。
同时,观察分析恰是我自以为的强项。另外同意游戏可以做的好玩又赚钱,但我坚决反对职业去理想化的论调,不是我非要强调情怀,我认为大多数事情尤其是“游戏”,离开情怀(尤其是做游戏的人)真的p都不是。最后在强调一遍,我离开游戏行业不是因为我觉得他不好,而是他不适合我。但是或许他会适合很多人,祝每个人都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我做了3年手游GD(策划)刚入行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席德梅尔,小岛秀夫。做了两年后,我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自己是一游戏策划。为什么,不是你不够努力,不是你没有想法,而是大环境在这里,大家都是这样沆瀣一气(对不起我这个词用的有些重,但是我想了想还是不换了,不过分)------------------------------------------------------------在我还是个newbie的时候(打杂策划),我对主策说我们做个xxxx有趣的功能吧,他对我说:“工期太紧,没时间论证,尽管看起来不错,我们还是照着xxx做吧。”完了甩给我一款xxx游戏,照着抄。(我不是说我的方案就一定好,而是你反驳我好歹要正面说服吧,这算哪门子理由?)后来我跳槽,做世界观策划(业内少找),就是给科幻/奇幻做世界观设定,想想都很高大上,刚入职激动的一蹦三跳,每天接触的都是阿西莫夫、Star Trek,笔记本上记的都是质能方程,量子物理。然后几个月后一脱产,下到项目组里一看,全是(TM)奇幻yy文,星际种马流,你让我怎么面对连“银河系”“黑洞”概念都没有的“科幻星际SLG游戏制作人”?难不成你真的以为这号人能带着你做出一款Civilization:beyond the Earth???而且我跟你说的这种人,他不是那种山寨小公司出来的野路子人士,还都是大公司的所谓业内精英,从业打底十年起。月薪不少于25k,呵呵呵呵呵。然后大boss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开始弄个世界观策划完全是为了装X给自己的sb项目添噱头,找来了guokr的图书出版人谈合作,人家大老远跑来满怀诚意为了科幻大业和我一起谈了一中午,然后转到BD部门各种不了了之,为啥,一提钱都缩了。我现在想想都难受,真心对不起人家出版人。--------------------------------------------------------------后来项目组缺数值,碰巧我从小学奥数,底子不错,关键是我excel用的溜,可以全程用vba写模型做数据,能在表格里面做数值模拟器模拟战斗然后打印结果发布图形分析什么的。后来还自己学过matlab。于是我就申请内部调动(因为对科幻世界观彻底失望了,再加上数值赚得多,你懂的,要么工作有乐趣,为理想,如果此路不通,我就为了钱吧)。但是你猜怎么着,转岗溜溜的块,工资却不提,HR各种理由,考察,论证,评估,说实话我不怕评估,真的假不了。但是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来考察论证你的人,并不怎么重视你的技能,大家都是一副资深老司机讳莫如深的姿态,一提vba、matlab都是笑而不语,反倒是质疑你没资历,经验少,用他们的话说,会用excel内置公式就够了,要啥自行车?--------------------------------------------------------------的确,我仔细想想,你会写1~200级的付费曲线,确保让用户前面玩的爽后面必须充值花钱不就行了么?要啥vba,要啥matlab,你(TM)还真以为你写博士论文呢?--------------------------------------------------------------所以无论说是什么项目,我从没感受到“从乐趣出发”,反正一切都是围绕着“如何赚钱”,并不是我b格高到视金钱如粪土,但是我真心不能接受这种行业生态。挂羊头卖狗肉,有意思吗?------------------------------------------------------------我不敢说我是一个多么牛逼的游戏策划,但是我3年内从美术到程序,见什么学什么,结果就是GD这一行内部的各种分支工作我都能做得来,Ps、AI摸过来我会用几下,U3D上手就能做UI,关键时刻加班一个人能顶半个美术/程序员。而我身边的同行,一个字基本就是混,写个文档都写不好,都是些连字体样式都懒得改,一路宋体五号字码到低的老油条,我还见过mindmanager做成蜘蛛网一样的制作人,以及设计出“铁矿----铁----铁钉----宇宙飞船”生产线的系统策划(1吨铁=1000个铁钉,造一艘太空船需要10000个铁钉,呵呵呵,是不是很任性)。--------------------------------------------------------------------也许真是我资历浅,没进过一线大公司,没看到过真正牛逼的人,但说实话我混的地方段位也不低,形形***的人见的多了,相比之下,策划是含水量最高的群体,我说10个策划6个混子可能都是保守数字了。我一直很佩服那些兢兢业业的程序和美术,他们都是真才实学,每天加班早来晚走,是用生命和汗水被一群混子吆来喝去。我也不怕得罪路过的GD们,你们也不妨扪心自问,是不是对得起“Designer”这个词。当然我也不是说都是GD的错,我离开这一行是因为手游整个行业太急功近利了,市场大,资本大量涌入,一时间大家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但是起起伏伏,玩的还是几率博彩游戏,除了有渠道的大腿,一般人还真是看不清这里的门道。而我恰是一个求稳的人,对于自己看不清,无力驾驭的东西,一定会急流勇退。
如果有一天,我离开这个行业,一定是因为我离艺术已经很远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感觉,可能我这里要轨道炮一下。行业的总体素质越来越低,越来越少的人能跟你有共同语言。之前有一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决定你成就的,不是你在某个行业里独立的知识,而是整个知识体系。以上。文章链接:
怒答! 等我先消消火------------------------分割线--------------------算了不答了……消不下去
看了很多回答,感觉到一个很奇怪的事实:大家离开这个行业是这个行业太乱,太讲究运气,队友太坑,公司太渣,太难生存.......做游戏变成了不是设计游戏而是坑钱竞赛,偏离初衷。可我想问问,到其他行业,难道就很容易,就不会遇到这些问题?生活总是在给你重复同样的问题,除非你学会了如何面对和解决。如果你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努力去给自己创造土壤。大多数在这个行业混不下去,要去随大流,要去做劣币,是团队自己的选择带来的结果。我觉得和行业没有太大的关系。你是否对产品也有自己的洞见?你是否对市场渠道的运作方式有所了解?你是否能对自己在做的项目有自己的判断,并且努力在其中纠正错误的导向?如果不能,能否去找到你认可的团体?兢兢业业,加班做事,最后离开?这就好像结婚后的两口子不好好经营日子和爱情,然后离婚,对对方说,都是生活逼的,日子太苦逼,不是我不爱你,是爱情已死。没有一件你希望做成功,做出成就的事情是容易的!如果你真的热爱一件事情,那么你有没有为它付出十足的努力和足够的坚持。每次看到那些做到一定程度积累(5年以上)的朋友选择离开这个行业,我总是觉得很惋惜,游戏是一个非常需要经验和产品意识积累的行业(当然这个和个人悟性有很大关系)。如果这个途中 你不学习,不反思,不去洞见行业,可能确实数十年如一日。(这点应该每个行业都一样吧)太多人做了多年游戏,最后对自己的用户一无所知,这是不是一种荒诞?想做一款好游戏,并不是碰运气加入一家公司或者一个项目就可以的。先提升自己的产品基因吧。你对产品认识有多深,你如何判断,如何努力?每一步都决定最后的结局。
给点正能量。先简单说下自己。我做了3年页游运营,现在离开已经快4年了。离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的公司运营不受重视,而且在青岛很难学到更多,进步空间小,又感觉电商和o2o将是热点,所以就离开了,现在来看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青岛游戏行业都是研发和外包型公司,几个运营岗位上的人也都是干着发发公告做做活动之类的千篇一律工作。有几个公司现在发的活动公告和维护公告都是当年我写的模板,不知是该笑还是该苦笑。关于游戏行业是不可持续的观点不敢完全苟同。简单观点:单个产品是不可持续的,但从业者个人职业发展仍是可持续的。这和应用、o2o行业本质没区别。牛逼的努力的人会一直进步,不论是端游页游还是手游甚至是体感或者未来更多的游戏模式。而且游戏行业因为科技的进步以及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将会推动着这个行业内部的迭代和发展。因此机会是一直都有的,只要你自己准备好了。所以在游戏行业里的朋友和战友们,加油吧。
别人以为这是游戏行业。我们知道这是开宝箱行业。有好的机会,不走更待何时?ps: 我还没走。有其他行业的好机会请联系我。譬如splunk什么的。ps2: 有人说我们想离开或者已经离开的不热爱游戏行业。我只想说:我们正是因为热爱游戏才离开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