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2 激战2职业选择2016择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773|回复: 0
欢迎大家来玩(本帖 副职业介绍选择)
主题帖子积分
Lv.2, 积分 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0 积分
Lv.2, 积分 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0 积分
本帖最后由 日日野青龙 于
08:13 编辑
游戏初期的副业选择:
具体选择是根据你职业的不同,优先选择不同的副业。学习地点是在各种族主城按M键找,各副业工作台旁边就有NPC,狮子拱门等地方也有副业训练师。
我们简单来看一组数据(副业与其主要产物):
盔甲锻造师:制造重甲、符文、个人背包,X格金属盒(包包)。
皮革制造师:制造中甲、符文、个人背包,X格皮包(包包)。
裁缝:制造轻甲(布甲)、符文、个人背包,X格布包(包包)。
这三种是防具锻造,对应重甲、中甲(皮甲)、轻甲(布甲)。后面的符文是防具升级插槽用的,个人背包是属性+装饰。金属盒、皮包、布包,其实际使用上没有区别。所以我们要根据自身职业使用防具种类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生产副业。而优先选择防具制造是因为防具制造业的衍生产物里,有“包包”!
盔甲锻造师(重甲):守护者、战士。
皮革制造师(中甲):盗贼、工程师、游侠。
裁缝 (布甲):元素师、唤灵师(死灵)、幻术师。
武器锻造师:匕首、单手利剑、双手巨剑、单手斧、单手钉锤、盾牌、双手巨锤、长矛(水下)、法印。
工艺品制作:双手法杖、单手节杖、聚能器、三叉戟(水下)、各类炼金药剂、法印。
猎手:短弓、手***、长弓、长***、战争号角、火炬、鱼叉***(水下)、法印。
这三种是武器制造,对应武器种类看起来繁多,但通常不是你职业可以使用的武器你不必要在意。玩久了你就知道了,根据自身职业可以使用的武器,以及你想优先要哪一种武器,来选择武器制造,这个的优先级是不如防具制作高的,属于可选项。
需要查看各职业可使用的武器,请参见附录:
接下来我们谈谈剩下的2种副业:
珠宝匠:饰品(耳环、戒指、项链),可以对宝石、水晶进行深加工,产物可镶嵌到防具、首饰上。厨 师:烹饪食品、未鉴定染料(装备染色)。
珠宝匠也是我表示推荐的副业,游戏中期到刚满级的阶段,饰品并不是很好拿到自己想要的属性,而珠宝匠按照属性订做首饰的可选项就为大家提供了便利。厨师的话,满级后冲起来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有趣的的,配方食材很多,但对于新手可能略繁琐,仅仅作为一个可选项。推荐满级后体验。
【进阶附注】:不同武器在不同职业的手里面发挥的作用并不一定相同,尤其是火炬、战争号角、聚能器。所有新手要学会利用你职业所能使用的所有武器,起码要了解,在有小队、团队的时候,要学会基础的给队友们刷起群体增益BUFF,如迅捷、急速、威能、保护等。优先级主要是优先能做包包,职业对应的防具制造。其次是可以再熟人圈里选择一个稳定的朋友去做珠宝,因为珠宝相对其他副业来讲确实比较难冲。有些贵金属的数量并不如泛用金属那么多,比如银矿和金矿。前期还要用到需求量比较大的低级铜矿,还需要大量的低级宝石。一般5个人左右供给一个人的话还是可以的。另外,每个人物可以常驻两种生产副业,比如我盗贼身上带的是皮革和珠宝,当我想学习武器锻造的时候,你需要先遗忘掉一种,比如我遗忘掉了我的珠宝,此时我珠宝是200点熟练度。遗忘掉珠宝之后,我失去了制作首饰的能力,但可以继续冲武器锻造。什么时候想要重新去获得制作首饰的能力,可以在切换回珠宝,珠宝熟练度依然是200点,但要花费一定量的游戏币。花费游戏币的多少与技能熟练度的高低有关。
进阶内容,引导您冲副业的思维方式:
9)关于升级的方式:
A社在升级的方式上给大家提供了丰富的可选项。可以跑地图,探索观景点、探索点、传送点、完成爱心事件、各类动态事件、进入WVW服务器战场等等。具体大体可以分为3种,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在线时间合理选择。
①PVE,探索为主,经验丰富,有乐趣,可以拉小伙伴一起,边探索各类地点,边做一***心事件和动态事件。
②PVE+WVW,WVW服务器战场有指挥官带小号升级团就去跟随指挥官,没有队伍就去跑跑图,探索,参考
③刷刷刷,不管什么都刷,刷动态事件、刷爱心任务、刷WVW,很累,很乏味,但效率偏高。
【进阶附注】:不要太急躁,在中一切急功近利的心态都是可取的,最快的未必最美,适合的就是最好的。PVE方面的乐趣有很多,①和②都非常有趣,但效率未必有刷刷刷那么高,差也差不了太多,激战2升到满级并不难,只是一个过程。可以说满级是开始,也可以说你的开始从1级就开始了,一路1-80刷刷刷的,会缺失很多乐趣。但无论如何,既然你选择了“刷刷刷”,那么请不要抱怨游戏,累了,乏了,只我们自愿选择的,不是吗?一直跑图也不会比你慢多少,只是你习惯了刷刷刷罢了,无论什么游戏都会玩成刷刷刷,原因明显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10)关于阿苏拉星门:
↑地图上紫颜色的圆球图标就是阿苏拉星门,这是游戏中很重要的传送机制。可以让你传送到很远的地方,不需要花费传送费,也不需要你之前已经去过那个地方。比如说我2级想进入PVP竞技场迷雾之心,那么路线是找到你主城通往“狮子拱门”阿苏拉星门,进去,然后再在狮子拱门找到通往“迷雾之心”的阿苏拉星门,走进去即可。2级想进入WVW服务器战场,依然是先到“狮子拱门”,再找到通往“边境战场”或“永恒战场”的阿苏拉星门,进入即可。星门是游戏初期去其他主城、PVP、WVW,的重要手段,且由于不需要传送费,非常经济实用~
【进阶附注】:
↑事实上部分阿苏拉星门可以在”M“地图里面鼠标悬停在图标上,看到星门通往哪里,但有些星门则不可以。对于这类星门,↓你可以通过靠近星门的方式,星门上会浮现出它通往哪里。
本版排名:
本版声望:
17173论坛手机优化版正式上线,欢迎使用手机浏览器访问论坛并给我们提建议~这是《第一财经周刊》的第八次公司人年度大调查。今年我们问卷的核心是关于选择。这一方面是因为2016年全球经历了多次重大选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365天中我们时刻要做出影响每个人生活满意度的小选择。这一年,如你所经历的,选择带领我们见证了时代高潮,选择也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选择有技术性可言吗?我们想把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的观点送给大家:对于“如何选择”的回答,首先就是“去选择”。时光流逝,愿我们不负时光。
  2016年有一个很棒的文字冒险类小游戏,叫《Lifeline》。在游戏里,你要与一个飞船意外坠落在不知名星球的絮叨小男生泰勒对话,帮助他自救。和所有做选择题的游戏一样,泰勒一直在和选择困难症搏斗:如果放弃救助重伤的队长,她会死掉,如果选择救,会消耗稀缺的物资,但说不定,未来她还能帮上忙。然而更多的时候,你不知道劝说泰勒做出的选择会导致什么结果,甚至你说话的语气也会对他产生很大影响—在前往一个神秘山谷时,泰勒害怕了,如果你选择像个高中棒球教练一样严厉斥责他,也许在最后的紧要关头,他会燃(shi)起(qu)勇气,最终生(sang)还(ming)。谁知道呢?   前几年,大家都很喜欢把自己的人生比作打怪练级的游戏,就像我们2010年的年度调查的标题一样—The Economic Animals,“经济动物”。那时候年轻人几乎全都在忙着工作—准确地说他们忙着在职场上打怪,跟1960年代的日本社会很相似。   但在2016年针对公司人的年终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家的生活可能更像《Lifeline》这类选择型小游戏。它不是一个一眼能看到尽头的单线任务,而是各种选择互相交错、互相影响,最后叠加成一堆说不清是好还是坏的结 果。   我们把“选择”定为2016年的关键词,因为这一年中我们见证了太多大型的“选择困难症”。比如看到那么多欧洲难民的消息,有时候真会忍不住设身处地想一想自己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难度可能不亚于“轧死1个人还是5个人”的扳道工困境。   但即使不考虑这样沉重的话题,对于身处和谐社会的中国公司人来说,焦灼在2016年同样存在。有2276名公司人填写了《第一财经周刊》的2016年年度调查,其中942个人做出的重大决定与工作有关,另有137人***了房产,17个人生了第二个小孩,还有23个人选择了出柜。对于这一年的总体评价,18.6%的人觉得满意或完美,还行和普通的占68.9%。   这是一个不好不坏的结果。我们的受访者,一半以上是22岁至30岁的年轻公司人。从普遍意义上看,他们正处于人生的上升期,许多东西是一直在增长、变好的,只是如今大家开始意识到好事不会一直发生,但坏事也不会持续下去,得学会应对复杂的境况。面对生活中的“黑天鹅”,应像纳西姆·塔勒布在《反脆弱》里提醒我们的:“我们可以从不确定性、压力和波动中受益。”   关于2016年生活中最重大的一个决定,有32.5%的受访者表示花了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才终于“买定离手”,其中最长纪录创造者是一位在一线城市生活的朋友,她花了30年,可惜没有细说到底是个怎样的选择,不过她给自己的2016年做了“71-80分,还行”的评价,祝福她。   有趣的是,决定时间最短的选择是买房。68.6%的人在一个月内决定买房,而平均水平是61.3%。买房也是我们深入采访的公司人在2016年讨论最多的事情,有的人直接把它列为2016年最重要的选择,另有很多人说的是婚姻和工作,但最后都以“然后买了房”结尾。   在优酷工作的林杨,2015年时还抱持着“买一个平方米的钱不如拿去旅游”的想法,而现在结了婚,他将以前那种心态称为“小资”,然后下载了看房App,第一次使用了贷款计算器。几个月后,他的天猫搜索提示已经从“高性能鼠标”变成了“洗衣机”。   在陌陌工作的雷丹下手更快。一个周末的晚上7点,她在下班后看了套房子,当晚11点就付了定金。不过雷丹说这是因为她之前已经花两个月时间把自己可能会买的区域和意向中的房子都看了一遍。   对于很可能是一生中最大的单笔投资,用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做出决定,听上去好像不太合理。但这大概是2016年公司人最没有余地的选择题之一。就像2015年的股票投资一样,大家似乎是被推着做出了这个选择—我们甚至没有在2276份问卷里找到一个把“不买房”作为最重大选择的人。   相比匆忙做出买房这个物理选择,年轻人还是愿意花更多时间纠结感情选择—关于是否结婚,58.8%的人都思考了超过一个月。而且很有意思的一点是,随着年龄的上升,决定结婚的速度也会更快。   2016年3月,在苏伊士环境集团工作的曾迪群与认识10年、2年没见、在深圳工作的朋友,在上海她家楼下的小饭馆里吃饭,然后送对方去机场。原本曾迪群要提前下车,但司机忘记了,所以她多坐了“决定性的半个小时”。到7月时,对方已经决定搬到上海工作。在小米工作的李琦也是在去年认识了未婚妻,在此之前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结婚这件事。
  曾迪群和李琦都超过了30岁,曾迪群开玩笑说,“三十三乱刀斩”。但让人高兴的是,他们快速决定结婚并不是因为迁就年龄,而是因为已经足够清楚自己的需求。李琦有时会将太太定性为“战友”,因为对方是一个创业者,结婚之后两人非但没有传统意义上对生活和工作都settle down的意味,李琦反而从太太身上找到了更多创业的热情。
  是的,工作,仍是这个年纪的我们最重要的人生主题。白山云科技的王康认为2016年最重要的职业选择是放弃用KPI考核员工,因为他觉得整个公司应该可以像家庭一样为一个目标奋斗。最终业绩如他所愿地高速增长,这让他很受用。   创意咨询机构IDEO的商业设计师项赢莹花一整年时间帮助客户设计了一个不一样的购物中心。但最后她改变了客户的需求,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方案,而是把如何想出一个创新设计方案的思考体系交给了客户。   在进入IDEO前,项赢莹是纽约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她曾为这个选择后悔过,因为她原本有机会进入纽约大学的商学院,那意味着可以在曼哈顿的投行或咨询公司找到工作。但现在,这个“做得最开心的项目”让她真的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她说现在不后悔了。   许多选择的背后其实都有长期动因。关于这一点,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或许最能说明问题。要让数以亿计的人共同做一个选择,似乎越来越困难了,而他们的选择还出乎人意料之外,这更少见。但也许觉得意外只是因为人们忽略了那些长期的动因?   回看国内,大约三四年前开始的创业潮,在2016年演变成了几个明星创业公司之间的大戏。对于身处其中的公司人来说,这往往意味着巨大的选择。   “音乐是我喜欢的”“2008年我就开始喜欢NGO”“我一直知道我不是一个安分的人”,这些因素在很多时候会被忽略,但由于是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它们的影响力会逐渐变强,最后就会催生大的改变。
  因为大众点评和美团合并,鞠红从大众点评转到了猫眼电影的战略和投资部门。张雅楠在Uber中国被滴滴出行收购后,去了印象笔记。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选择都像看上去那样被动。鞠红一直喜欢电影和演出,而张雅楠当初选择Uber就是看重硅谷公司的工作氛围,所以她选择了同类公司。在想做的事情面前,现实的压力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从大众点评转到猫眼电影,鞠红也从上海搬到了北京,而她的***号码还是深圳的,因为她之前在腾讯工作—***也许是别人扣下的,但瞄准在很久前就开始了。
  从大公司辞职创业的龚佳斌对此有更TED演讲式的解读:“冲浪的大多数时间,你只是很安静地坐在板上等浪。当你发觉浪要来了,要提前6秒开始划水,当浪正好接触你时,你就能catch它。然后站起来驾驭,ride a wave。我觉得2016年我正在观察那个浪,2017年我就要站起来,然后转弯、跳跃。”   两年前,龚佳斌从耐克中国调到美国总部,在波士顿工作,享受着“每天5点下班,回家吃与太太吃晚饭,6点把餐具塞进洗碗机,两个人散步去看日落”的生活。2016年,他辞职回到上海,加入了一家主营做智能音响的创业公司,塑造自己的音乐品牌。至今他仍觉得波士顿是他可以定居的地方,那里的生活令他怀念,只不过时机不太对。“如果40岁,我可能会选择定居、移民、生子,安于舒适圈,但现在就进入‘everything is comfortable’的状态有点太早了。”   我们很高兴地发现大家的重大选择不那么“按照既定轨道”了。   王洁离开了原本收入颇高的设计公司,从一名工业设计师变成了保时捷的设计管理者。换句话说,从乙方去了甲方。从没日没夜加班的设计公司跳到工作时间平衡的跨国公司,她有了时间重新开始画水彩画。同事们会在业余帮助四川美院的学生成为职业画家,这让她感觉不错。
  高元翎是奥美公关的一名PR。2016年她主动申请在自己的工作 内容里添加企业社会责任(CSR)项目。她犹豫过是去新的公司专门从事CSR,还是留在奥美争取这类工作。前者是她的兴趣,后者能给她面包。在国外,可能不存在这种矛盾—企业社会责任部门在大公司里收入颇高,且受尊敬。而在国内,CSR在大公司里的受重视程度不是都那么高。不过从结果看,奥美给了她机会,她被允许开创公司层面的长期CSR项目。   留给公司人做选择的空间确实越来越多了。公司人已经不再是2010年时的“经济动物”,只能盯着职位和收入。而且随着价值观更多元,年轻一代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大的话语权,这种大环境的转变其实比任何一个“非主流”选择都更显珍贵,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不太寻常的选择,并且我们乐于见到这些选择逐渐变得平常。
A.你给自己的2016年打几分?
B.你今年做过的最重大的选择关于
C.做这个选择你用了多久?
D.这个选择的结果是?
E.现在的你
F.面大重大选择时,你觉得最好的做法是什么?
G.不同年龄段公司人的选择
  在决定从事CSR时,让高元翎印象深刻的不是这个选择本身,而是在征询周围人建议的时候,她发觉有的人全力支持,有的人会认为这是个“难为自己的选择”,这让她重新审视自己的关系圈。龚佳斌在回国前也尽可能地询问了所有人的意见,得到了大量“为什么不移民”“为什么不在美国生孩子”之类“顺理成章”的疑问。   高元翎和龚佳斌都认真地听取了这些建议,但他们最终还是按照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行动了。这和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也类似。81.7%将“听从内心”和“客观判断”作为自己的选择的首要依据,16.4%的人会选择听取别人的意见或是再等等—我们在这道题上没有开放多选,也是想请大家做个取 舍。   在东京工作的王亦禾最近在社交网络上发了这样一条内容:“非要评价别人的时候,已经不会用锋利的词汇了。不知是因为日语说多了,还是早早进入了‘大家都不容易’的圈子里。”
  在美国这个最讲政治正确的国家,2016年有很多政治正确受到公开挑战,但“no Judge”似乎仍是礼貌和美德,在关于选择的讨论里更是如此。《阿甘正传》的经典台词这样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但如果巧克力盒上写明了里面都是牛奶巧克力呢?那是不是太无趣了?   巴里·施瓦茨在《选择的悖论》一书中举了许多例子,也讲了一个理论:选择越多,幸福越少。这个理论固然有成立的逻辑,但之所以谓之悖论,是因为我们都很清楚,很多时候,选择也是幸福感的来源之一。没有选择,很难有幸福。   好不容易我们周围的人都如此不同,值得庆幸。所以如果遇到无法理解的人和事,有兴趣的可以试着理解,如果没有兴趣,也试着接受。毕竟就像王亦禾所感受到的关照:大家都不容易。   在安永工作的季宇亭6月趁着淡季,骑自行车去西藏待了一个星期。当时他工作上遇到了瓶颈。西藏的风景他坐火车和汽车都看过,这次只是想骑车看一次。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天的下坡路遇到冰雹,刹车磨损得差不多坏了,这时旁边开过一辆越野车,车上的人放下车窗给他竖了个拇指。   骑了600公里,季宇亭结束假期回到公司。工作中的瓶颈依然存在,他也不确定接下来能否解决。   而在Uber中国被收购的消息传出后的一周内,张雅楠每天只睡一到两个小时。醒着的时候她一直在考虑出路,包括创业、养宠物或者索性开个宠物店。最后她决定恢复健身,然后很快开始找新的工作。   你看,公司人似乎已经变得更习惯与压力共处了。在解决压力的过程中,健身是最经常被提及的词 汇。   在广告业工作的周智杰直接把“去健身”列为2016年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当然他也承认,能下定决心,是因为“结婚、工作、买房、生孩子这些事情都做完了”。   他也是少数认为“自己的选择结果超出预期”的人。他发现自己能坚持,对此他原本信心不足,还担心健身是件没有性价比的事。最后他发现自律生活的好处不断溢出。
  爱奇艺的视频总监骆俊澎也是如此。他去美国出差时,见了一个两年未见的朋友,发现他的作息表像王健林一样精确到以10分钟计,每天五点半就起床跑步和健身,这让35岁的骆俊澎觉得有必要重视自己的肚腩和生活作息了。   对于我们的调查,2016年有46位参与者的选择是关于坚持,有的是坚持跳拉丁舞或者跑步,有的则是在别人的反对下坚持新工作;与此相对的,有44个人的选择是关于放弃,但他们大多是为了自己更喜欢的学校、更喜欢的工作或是更喜欢的人;有24个人用犹豫或者纠结来形容自己的选择过 程。
  更多公司人把自己2017年的目标定为让身体更好。话说回来,似乎很多人在面对来年时都会说一句,要注意身体了,但这更像是没有紧急情况时的反省,能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的确,随着年龄增长,你会发现自己包括身边的朋友对来年的计划似乎都没有那么“重大”了。比如买了房的林杨明年想把花在网剧上的时间用来学吉他,项赢莹的目标是去参加2016年没去成的音乐节。这不难理解,如果你在2016年经历了人生的大节点,就像期末考试一样,考完总是希望能放松一下,况且很多事也不赶时间。   网易云音乐的黄俊在2016年做的重要决定是放弃出国读书。他的妻子支持他改变生活状态,他也拥有这样的条件,但最终他决定留在网易云音乐,因为至少他还喜欢这份工作。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个选择是不是正确,但是做出决定,这件事本身让他放松了。   这是我们深入采访的18位公司人中少数“不做选择”的受访者。或许这才是常态?2016年不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很多人未必会扎堆在这一年决定一些很要紧的事,更多人的生活或许很平淡。但就像《Lifeline》教给我们的,很多小选择你现在并不知道重要不重 要。
  至于选择困难症带来的烦恼,嗯,学会和烦恼搏斗,不正是生活的基本常态嘛。   我们在调查的末尾问大家:你对2016年的最大选择是否后悔?而且我们有意不设置“说不清”之类的中间选项,只有“后悔”和“不后悔”。最后的结果也是整个问卷中最一边倒的,91.0%的人选择了“不后悔”—在我们深入交谈的18位公司人中,这个比例为100%。   不管是因为乐观、嘴硬还是真的过得不错,我们真诚地期待,5年、10年甚至更久以后,这个数字不会变小,而经历了不断选择的我们,会越变越 好。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
当前位置:&&
激战2八大生活职业攻略 新手必看如何选择游戏生活技能
激战2八大生活职业攻略 新手必看如何选择游戏生活技能
在激战2中,玩家可以选择8个不同的生活职业,这些生活职业,有着怎样的介绍呢?玩家该怎样选择生活职业,来进行副职业的产出呢?
一 激战2生活技能之裁缝介绍:
1 裁缝介绍:裁缝,是用对应的材料,制作出轻甲、符文、布包等实用道具;
2 裁缝对应的职业:裁缝职业,产出的装备为轻甲,可以提供给元素使、幻术师、唤灵师;
3 裁缝配方:裁缝生活职业,可以通过对应生活职业的NPC,购买到徽章配方;
4 裁缝分析:裁缝,为轻甲职业,提供装备,而激战2中的轻甲职业较多,可谓这些职业的福音,同时,可以制造出布包,扩大玩家的包裹,其实用价值较高;
已有人评论 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
热门调查榜
阅读:10337
阅读:8933
阅读:8095
阅读:6462
航空发动机素有“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称,是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