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荣净空法师报恩讲堂极乐愿文第2讲YY净空法师报恩讲堂讲堂频道65811107什么意思

> 普贤共修 >
& 普贤讲堂 > 极乐愿文?浅释 >
《极乐愿文?浅释》第十二课
&&&&&& 各位道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极乐愿文&浅释》第十二课。
  正式开始听闻之前,请大家先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并如是作意:祈祷上师三宝慈悲加持,愿弟子早日圆满往生四因,趋入阿弥陀佛的大愿海,愿弟子的心早日与阿弥陀佛相应;愿弟子听闻佛法的功德,能够成为一切众生脱离轮回苦海,蒙受阿弥陀佛接引,顺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圆满佛果之因。
  在行持善法之前先发菩提心,并不是指心念一转就是以三殊胜摄持了。以前学习&三殊胜&时曾讲闻过上师希阿荣博堪布的教言:&发菩提心要贯穿修法的全过程。&可能对我们来说完全不离菩提心的摄持很难做到,但是至少要在听闻或行持其他善法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向内观察自己的心念,如果已经偏离了菩提心的轨道,发现自己生起了烦恼,就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对治。
  首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戊二(对治吝啬或贪心之供养支)分三:一、真实供养;二、意幻供养;三、自成供养。
  己二、意幻供养
  对应颂词:&意幻七宝瑞相物&。
  上节课学习了&对治吝啬或贪心之供养支&中的第二种供养方法&&意幻供养,内容是&意幻七宝瑞相物&,我们分为两个方面来复习。
  一、供养方式
  既然是现在人世间很难得到的供品,那么我们怎么用它们来供养呢?
  1.我们首先可以了知它们的形相,然后通过意识来幻化出这些供品,以普贤云供的方式,以心的力量来进行供养。
  2.如果我们有机会得到这些供品的画像或塑像,不论什么材质,都以一颗欢喜心和清净心将其观想为真实供品,用来供养殊胜的对境。
  二、供养物
  用来进行意幻供养的供养物有八瑞物、八瑞相(即八吉祥)以及轮王七宝等轮涅一切的精美供品。我们用这些供养物来供养阿弥陀佛及诸位圣尊,愿能够圆满自他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请大家一定不要忘记这个发心。
  下面学习本课的内容。
  今天这堂课将要圆满&对治吝啬或贪心之供养支&的学修。首先来看科判。
  丙一(广说修持往生极乐世界之四因)分四:一、明观福田;二、积资净障;三、发菩提心;四、发清净愿。
  丁二(积资净障)分七:一、对治我慢之顶礼支;二、对治吝啬或贪心之供养支;三、对治愚痴之忏悔支;四、对治嫉妒之随喜支;五、对治舍法之请转法轮支;六、对治邪见之请不涅?支;七、对治怀疑之回向支。
  现在仍在学习&广说修持往生极乐世界之四因&中的第二因&&积资净障,此科判涉及内容广泛,所含摄的修法很多。我们以前也引用过上师(希阿荣博堪布)的相关教言,只有清净相续中的业障,圆满资粮,我们才可能证悟空性。即便是登地以上的菩萨,也需要通过积累二资,清净相续中种种未断尽的障碍才能圆满成佛。所以,于&积资净障&的修行并不是一两天,不仅是这一世,而且是生生世世乃至成佛之前,我们都需要积资净障,所以大家要做好长期修持的准备。但如果不知道修行的方法和方向也不行。积资净障的所有修法归摄为七个方面,即&七支供&。之前曾反复强调过多次,积累资粮并不是表面上的行善,而一定要落实到能够对治烦恼这一目的上。
  戊二(对治吝啬或者贪心之供养支)分三:一、真实供养;二、意幻供养;三、自成供养。
  己三、自成供养
  对应颂词:&本成三千世界中,十亿日月洲须弥,天人龙之诸受用,意幻供养无量光,为利我故悲纳受。&
  &自成&可以简单理解为自然形成,是指最初世间形成时由众生共同的业力逐渐形成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十亿四大部洲、须弥山、日、月以及天人龙的一切受用等自成供品。
  根据诸多经论的观点,我们这个世界要经历成、住、坏、空,外在的山河大地也要经历成、住、坏、空。劫形成时,是由于众业所感。由此可见,无论是坚不可摧的高山,还是深厚的大地,都是因众生的业力而形成的。如果众生的福报具足,就可以感得美好清净的事物外现;如果众生的福报比较低劣,就会感得生活在不清净或粗糙的外境之中。我们以后学习业因果方面的法理时会学到&增上果&。何为&增上果&呢?即由于不同的业力感召而转生或生活在相应的外境之中。比如,若杀生、偷盗、邪淫等恶业过于严重,就会由恶业所感而转生到非常险要、不悦意或是肮脏的生活环境中。从而我们可以了知,忏悔业障或者增上福报,对于自己相续中功德的显发,以及现量见到清净刹土有着直接的关系。
  &自成&形成了哪些事物呢?下面一一讲解。
  三千大千世界
  我们在讲&明观福田&时曾简单介绍过,借此机会再次学习。&三千大千世界&并不是指有三千个叫大千世界的世界。颂词中提到&十亿日月洲须弥&,其中的&洲&是指四大部洲,比如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南瞻部洲,常能在一些经典中看到这个词,如《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南阎浮提即南瞻部洲。)
  南瞻部洲是业力之地,由于业力支配,转生于此的众生有苦有乐,受用分配不均,且寿命不定。另外几个部洲分别是:北俱卢洲、西牛货洲、东胜身洲(有些经典里的名字不同)。每一个大洲都有两个附属的小洲。按照《俱舍论》中的观点,除南瞻部洲外,其他几大部洲人的寿量是定寿,北俱卢洲人寿为一千岁,西牛货洲人寿为五百岁,东胜身洲人寿为二百五十岁,时间一到,他们的寿命就会自然完结。
  在佛教的宇宙观里,以须弥山为中心,四大部洲、须弥山、梵众天、日、月算一个小世界,这样数到一千,就称为一千小千世界;拥有一千个四大部洲世界的一小千世界算为一个,这样的小千世界再乘以一千,就称为二千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算为一,这样数到一千个,即乘以一千,就叫做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说这里的&三千&并不是三千个,而是三个一千相乘,即十亿,正对应颂词中所说的&十亿日月洲须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佛陀一个化身的所化刹土,比如释迦牟尼佛就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那么娑婆世界有多大呢?其大小并不是指一个地球或是我们所能观想到的世界或宇宙的大小,娑婆世界就是整个三千大千世界。
  除了以上所讲的三千大千世界外,还有五种自然供品也是人间较为罕见的,分别是东方日月灯火(灯),南方旃檀妙香(香),西方雪山食子(食子),北方清澈甘泉(水),下方遍地金花(花),上方苍龙乐音等精美的供品,我们都以意缘的方式观想供养阿弥陀佛圣尊。当然,我们很难去东方寻找日月灯火,因为根本没有见过,但是我们可以用供灯的方式来观想。如《阿底峡尊者供灯愿文》中说:&愿灯器等同三千大千世界,愿灯芯巨如须弥山王,愿油汁多如周边大海,愿灯数于一一佛前各亮一亿,愿灯光驱除有顶直至无间地狱一切有情的无明黑暗,而现见十方诸佛菩萨刹土。&即观想灯碗变幻成三千大千世界的广大轮围;灯油如大海水一样;灯芯如须弥山一样;灯光不仅能照亮我眼前这一片光明,而且愿以这个灯光消除上到有顶、下到无间地狱之间所有众生的无明、愚痴和黑暗。我们应如是将供养的对境观想成广大无边。
  天人龙之诸受用
  将上方天界(包括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的诸多精美受用、下方龙宫的受用、地上人间的受用全部以意念取来供养阿弥陀佛圣尊。
  天界到底有多好?为什么要将天界的受用拿来供养呢?大家没学佛时可能看过一些神话故事或影视作品,受其影响,也许会认为做神仙真好!因为他们的受用圆满,还有种种神通。《正法念处经》从低到高描述了诸天的状况,仅仅是天界之中比较底层的一类天人的受用已经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了,而在此之上的种种诸天中的妙欲更是不可思议。
  如经云:&生须弥?白摩尼天。以其净心。受三归故。获威德身。光明庄严。受乐自在。所受快乐。十六分中。转轮王乐。不及其一。其地有河。名曰欲流。真珠为沙。以布其底。以何力故。峻崖二天心所忆念。从河而出。种种美饮。复有珠河。名曰真珠。珊瑚宝流。天众玉女。种种众宝。从河而流。所谓毗琉璃。碎金刚珠。天尼罗珠。天大青珠。天赤真珠。天车磲宝。及余种种众宝庄严。随念即得。&转生到须弥?白摩尼天,由于那里的天人具有清净心,而且受持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感得威德之身,他们自身可以发出光明,非常庄严,而且受乐自在。生于此处的天人有何种自在的受用呢?如果把他们所受的快乐分成十六份,那么之前曾讲过的转轮圣王的种种受用尚且不及白摩尼天的天人所享之安乐的十六分之一,要知道转轮王是人间福报最大的人。
  在白摩尼天的天界之中,大地上流淌着一条&欲流河&,河里的沙子和我们娑婆世界的沙子不一样,并非土石瓦砾,而是&真珠为沙&布满了河底。峻崖天是位于白摩尼天之上的一个天界,峻崖天的天人心里所想,如美味、妙欲、妙衣、宫殿等都会从河里产生出来。那里有一条名叫真珠的珠河,会有珊瑚宝流,天众玉女,种种众宝从这条河里流出来。有些珍宝是我们在人间听都没听说过,见也没看见过的,如毗琉璃、碎金刚珠、天尼罗珠、天大青珠、天赤真珠、天车磲宝等,众宝庄严,天人一念就可以得到。比如天人要想吃饭,根本不用买菜做饭,一个念头,自然显现出种种妙味饮食。还有天人穿的妙衣,也是我们人间根本无法得到的。而这些还只是最基本的受用,在此之上的就更不用说了。由于在人间行持善法,可以感得转生天界。
  我们可以用心来缘取天人的宫殿、良田、妙衣、宝座、珠?等装饰,以及天界中可以获得一切的如意树来供养阿弥陀佛。如果说如是供养、修行是不切实际、全凭想象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一颗要这样供养的心,以及是否知道如是供养的种种方便。这并不是一种欺惑的、不切实际的修法,因为它的确可以积累资粮。尤其是在末法时代,众生的资具并不充足,而且也得不到较为善妙的供品。如果我们可以用心来忆念、缘取这些供品去供养,一样也是很好的修法。大家不要觉得这样做没有什么意义,只要心清净广大,同样可以给我们带来广大的资粮,所以说一切都观待于我们的心。
  经中还说:&法行龙王生戏乐城。戏乐城者。为何等相。即以闻慧。观法行龙王所住之城。七宝城郭。七宝色光。诸池水中。优波罗花。众花具足。酥陀味食。常受快乐。香?璎珞。末香涂香。庄严其身。神通忆念。随意皆得。&这里提到下方龙宫的受用。有一种说法,认为龙是旁生的一类,按照《正法念处经》中的说法,龙有两种,简单来说,一种是好龙,即行正法的龙;一种是坏龙,即有非法行的龙。法行龙王生在被称为戏乐城的地方,戏乐城中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佛陀以智慧观察到,法行龙王所住的戏乐城是以七宝为城郭。古代的城市三里为城,七里为郭。戏乐城的城墙并不是以土石或瓦砾砌成的,而是以珍珠、砗磲、玛瑙、金银、琉璃等宝物砌成的。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龙还是很有福报,但是我们也不要希求天人和龙的受用,我们讲解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了知天人和龙的受用有哪些,我们可以用心念去缘取来供养。
  在动画片或一些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龙宫都会有许多财宝,但龙作为一种旁生,仍然会感受相应的痛苦。比如,法行龙王经常会和非法行的龙王打仗,而它们的天敌&&大鹏金翅鸟还会以它们为食。《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中曾讲过一则公案,由于龙族历来要按顺序被大鹏金翅鸟蚕食,有一支龙种姓快要彻底灭绝了。当时佛陀在因地是一位王子,他代龙被啄从而使龙获救。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龙王拥有广大的财富,可以用心念缘取其受用来供养。另外,还可供养人间的全部受用,尽管现在众生的福报越来越少,即便是最富有的人及家族,可能也很难和古代相比。但我们可以把能够想象到的、听到的、见到的稀罕珍宝都拿来观想、供养阿弥陀佛。以后看到新闻报道或是图片里的稀世珍宝,不要只是单纯地赞叹,还可以心念一转,用来供养阿弥陀佛圣尊。如果心清净,仅仅一念之间就可以为我们积累足够的资粮。
  供养方式
  诸如以上这些既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供品应如何供养呢?以意念取来,供养怙主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并且如此意念:虽然阿弥陀佛诸位圣尊没有受供的近取(执着),但为了利乐我与其他一切众生,暂时往生极乐世界,究竟获得无上佛果,祈请您以大慈大悲心接受这些供养,并以欢喜心来享用。我们既可以如是观想,也可以念偈颂来供养。尤其是要有这样的信解&&阿弥陀佛的确可以了知到我们的心,观察到我们的虔诚,悲悯我们这些业力深重的众生,接受我们的供养,为我们积累无量的福报。
  供曼茶罗
  虽然我们无法真实得到前面所讲的种种供品,但是有一种方便修法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积累资粮。这个修法就是供曼茶罗。上师(希阿荣博堪布)在《次第花开》中说:&在佛陀以大悲心,用各种善巧方便为众生宣说的诸多积累资粮的法门中,供曼茶罗是殊胜而简单的修法。&
  &曼茶罗&也叫&曼扎&,它有很多含义,如坛城等。这里是指以修和供曼扎盘的形式供曼茶罗,这是大圆满传承祖师以智慧和悲心收摄的窍诀,即五种不共内加行中的一种修法。很多道友对修加行很感兴趣,在五加行中主要用于积累资粮的修法就是供修曼茶罗。无论有没有机会修加行,如果有道友迫切地需要积累资粮,并且对通过供修曼扎能够积累资粮具有强烈的信心,就可以从供修曼茶罗开始修起。具体修法先不讲解,大家可以参加两个前行班的课程,跟着法师的讲解学习如何供修曼茶罗。
  希望大家在学之前先熟悉《三十七堆曼扎供》的仪轨。很多道友在受八关斋戒时,因为不熟悉,念到这个仪轨就没声音了。此仪轨被完整地收录在《显密念诵集》中,大家可以先熟悉,甚至可以背诵下来,尤其是仪轨最后的四句话及咒语,即&遍地香涂鲜妙杂花敷,须弥四洲日月顶庄严,以此所缘诸佛佛土献,愿诸众生清净佛刹行。章格热Ra纳曼札波匝美嘎萨摩札 萨帕Ra纳萨玛耶阿?&。我们前面介绍过普贤云供咒和一些供养偈,这四句也是很好的供养偈。如果修十万遍曼扎,有一种修法是将这四句偈念诵十万遍,再加上一万遍的补缺,一边念诵,手上一边擦拭曼茶盘一边供养。大家对此先要有一个印象,并且要对此修法产生信心。
  作为宁玛巴的传承弟子,作为法王如意宝的传承弟子,这一生有机会、有时间、有信心,至少要修一遍加行,现在修也好,一段时间之后修也好,总之修加行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现在先培养对加行的信心,还要了知皈依、发心、修金刚萨?、供曼茶罗及磕大头这种种修法,都能使我们快速成为密法的法器。
  如果我们发愿这一生要往生极乐世界,那么同时用上五加行的方式快速地积资净障,也是一种非常方便的窍诀性修法。所以希望大家对供曼茶罗的修法有足够的信心和意乐。大家不要仅仅对这个修法好奇而已,其实这套修法需要严密地进行观想,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为我们积累大量的资粮。《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提到:&宁玛派的每一个伏藏品当中都有一种供曼茶罗的仪轨。&由此可见,从莲师到诸多高僧大德对供曼茶罗的修法都极为重视。
  以上我们讲解了如何行持自成供养,供修曼茶罗时会供养四大部洲、铁围山、须弥山、轮王七宝、八大天女、自然香稻、如意树、随欲宝牛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自成供养的供品。
  总而言之,不论是行持意缘供养、意幻供养,还是自成供养,供修曼茶罗都能将之含摄其中。
  ●总结供养支
  供养支对应的偈颂是:&吾身受用及善根,一切真实之供品,意幻七宝瑞相物,本成三千世界中,十亿日月洲须弥,天人龙之诸受用,意幻供养无量光,为利我故悲纳受。&我们用了三节课的时间来讲解供养支这段颂词,因为几乎每一句颂词就是一个修法,所以希望将这些修法最大程度地进行讲解,以后总会利用这些修法为自己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果积累资粮。大家不要觉得这些修法很简单,或是觉得讲得太细了,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够保证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去求一些高深的大法,并且去行持呢?供养支是最基本的修法,是与我们日常修行息息相关的法门。
  如果我们连意缘供养、意幻供养、自成供养背后的深意,可用的供品和观想的方法都不知道,也没有通过学习了知内心和供品清净的必要性,那么修十万遍曼茶罗或行持其他表面上广大的供养,究竟是积累善法,还是积累以吝啬心行持供养的恶业呢?这种花报我们根本承受不了,也没有必要去造作这些善恶夹杂的业,尽量要行持纯净的供养。
  但如果不通过闻思肯定无法了知这些。大家可能觉得供养支涉及的法理很简单,后面将要学习的忏悔支会很难。为什么难?因为涉及因果,因果是最难的,从一个角度来说甚至比空性还难。空性通过推理及反复串习还是能够了知一点意思的,但是因果的法理,我们要反复地听闻,而且还要做到,这些都要通过闻法而得到。在座的一些道友一直都在坚持听课,也有临时来听一堂课的,希望时不时来听课的道友能够坚持;无论是听基础班的课,还是听其他班级的课程,只要坚持听法,内心肯定会得到改变,烦恼肯定会减少,大家一定要相信这一点。以前法王如意宝曾说过:&有的人大法修不成,小法不愿意修,最后临死前,一点法也没有修。&这就是基础,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轻视,在闻法时要有一颗殷重心。
  三种清净
  总结供养支的科判来看,广义上行持一切上供下施时,要做到三种清净,这也是堪布阿琼仁波切在《前行备忘录》中为我们总结的修行窍诀。
  一、意乐清净
  意乐即发心,指发心要清净。
  1.意乐清净不是为了今生今世救畏和求善(即远离病苦、贫穷,摆脱怖畏,求得善愿)等,而是为了自相续中拥有珍宝菩提心,并在珍宝菩提心的摄持下修一切法。这就是我们的发心,即便现在还做不到也要及时地调整。
  2.要无限扩大心的力量,我们天天念《普贤行愿品》,可以看看普贤菩萨所发的愿是多么广大无边。为什么我们念的时候完全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呢?因为自己的心与普贤菩萨的大愿不相应,心没有达到如菩萨一样广大的程度。那么该怎么办呢?要从当下开始训练,按照&普贤云供&的方式去观想,而且发心一定要广大清净。这种串习方法能把心的潜力一点点挖掘出来。
  从头到尾都在强调心的力量,心有多大,我们供养供品所感得的福报就有多大;心有多清净,所供养的供品就有多清净,所积累的资粮就有多清净。这里的大是指不狭隘、不吝啬;这里的清净是指远离吝啬、贪心等诸多烦恼,唯一以菩提心的摄持来行持供养。只要我们供养的心及意乐清净,就是福报;甚至只要有一个供养的念头,就是在积累资粮。
  3.由此可见,日常行、住、坐、卧,哪怕是一次呼吸,乃至一个心念,吃一顿饭、喝一口水,只要心念一转,都可以成为供养修法的一部分。所以供养离我们并不远,并非必须要到上师、善知识面前才能行持供养。前面曾讲过,阿弥陀佛的天眼遍观一切,天耳遍闻一切,无碍的他心通遍知一切,因此可以知道我们当下每一个心念、动作,听到我们念出的每一句供养的偈颂。以上所学的种种修法,包括意缘供养、意幻供养,不用必须坐在佛堂里,也不用必须以金钱、财物去结缘一些供品,就可以行持供养。我们要养成这样的习惯,看到路边的一朵小花,就想&要是我的上师在这就好了&&&,或者观想供养阿弥陀佛,这就是福报。不要再去别处寻求表面上的福报,而是观待我们的心,意乐要清净。
  上师(希阿荣博堪布)也反复强调过,在行持供养时发心一定不能小。一个真正想要追求解脱的人,不用过分担心自己世间的福报。可能有的人会担心,把一切受用都供养出去了,自己的生活会不会没有保障。我们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之后,要有一颗少欲知足的心,这就是真正的福报。如果因为供养一百块钱,而少吃了一顿饭,虽然自己少吃了一点点,但是却换来了生生世世的福报,乃至成佛的资粮,这是多么划算啊!想一想,现在我们身心等各方面都非常自由,身体可以顶礼、合掌;虽然有些道友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违缘,但还是能够听课,而且也有想听的心念,这就是上师三宝的加持,就是在给我们积累资粮的机会。如果现在不行持供养,以后还有机会吗?钱财再多,如果转生到饿鬼当中,如守财饿鬼,天天守着别人的财富,自己却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受用,依然饱受饿鬼种种外障、内障的痛苦。
  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现在行持供养的机会,不要觉得这种机会恒时都有,以后是什么样都很难说。如果以后想供养时却没有对境或没有供养的能力了,将是多么悲哀的事情。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机会,不要过分担心自己的世间福报,要以利益众生的发心去修持佛法,积累资粮。
  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希望大家能够记在心里并且反复地去想,以此来对治自私自利,或是只想获得世间受用的发心。这个比喻就是,如同点火的同时烟会自然升起一样,我们追求的火就如同我们追求的佛果一样,在点火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冒出烟来,而这个烟就像是世间的福报一样。
  由此可见,我们不必过分担心,越担心心量越小,想把一切都抓在手里就会更吝啬、更贪心,反而给自己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我们把心量打开,别人要什么拿去,自己有什么都供养,如此行持上供下施,就会朝着获得&火&的目标发展。我们在圆满解脱和成就资粮的同时,自己的福报以及今生的安乐也会自然获得。所以不用担心,以后我们会由于这种供养感得非常广大的福报。如果有这种担心,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出离心,担心自己在轮回里过得不好。而如果是想要解脱,眼前小小的利益根本不会放在心上。我们的眼光和目标要放得长远一点,这样就会更加义无反顾地去行持善法。总之,意乐清净就要有出离心、菩提心、信心。
  二、对境清净
  对境是指供养的对境。我们供养谁?堪布阿琼仁波切说:&供养的对境不是外道的本师等,而是三宝尊。&放在往生四因中讲,就是以阿弥陀佛及诸位圣尊为对境来供养。为什么呢?在讲&皈依的学处&时也曾提到过,华智仁波切非常严厉地指出,我们作为佛教徒不应该去顶礼、供养外道的天尊。因为凡夫人的心很容易变动,在供养的同时对外道天尊的信心增大,会不会慢慢地退失对三宝的皈依心也不好说。最起码的恭敬可以有,但还是要尽量避免供养外道天尊、世间天神。作为佛教徒,一方面要守住皈依的底线,另一方面也要护持别人的心。因为别人会想,学佛人怎么还供养世间天神?是不是佛教徒都这样?由此就会产生疑惑,若这些疑惑得不到正确途径的解答,慢慢地就会衍生为邪见,为了护持别人的心,我们应该谨慎控制自己的行为。供养三宝可以给我们带来最究竟的安乐,要有这样的胜解信。另外,在供养时还要知道,三宝尊包括了一切殊胜的善知识、本尊、空行、护法等对境。
  三、供品清净
  尤其要做到供品优质、洁净和美观。以供水为例,上上节课讲到了如何布置供桌、行持供养。上师也说,我们供养的是佛像,庄严的是自己的心。所以供杯不能摆放得歪歪扭扭,或是看到供桌上一层厚厚的灰也不去擦拭。佛陀在律藏中也说,清洁供桌和供品、打扫经堂等可以给我们带来转生人天、身色庄严、清净业障等功德利益。所以理应经常进行擦拭、除尘,这对积资净障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无论是对境还是供品,还是要以意乐清净为出发点。我们反复地强调菩提心,以及要远离贪心和吝啬的烦恼,这方面一定要认真观察自己。
  ●三殊胜摄持下供养
  具体落实到日常修行,或者是这一生的行持当中,我们该如何行持供养呢?作为一个大乘佛教徒,一定要在三殊胜的摄持下行持一切善法。三殊胜也像点金剂,任何修法与它结合,哪怕是喝水、吃饭等简单的事情,只要与三殊胜相结合,马上就能成为成佛之因,就是这么&神奇&。
  上师(希阿荣博堪布)在《透过佛法看世界》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可以来说明:&三殊胜就像是一个无限倍数的功率放大器,能把微弱善行的功德无限放大。你捐助他人,好比是擦亮了一根火柴,能给你周围很小范围内带来短暂的温暖和光明。如果有三殊胜摄持的话,这根火柴的光和热将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持续地给你自己和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带来温暖、光明。&比如捐助他人、上供下施,哪怕仅仅是一朵花,我们没有摘它而是以这种意缘的方式,观想供养上师三宝,这些善法就像是一根根火柴,本身的能力虽小,如果以三殊胜摄持,我们的心无限,善根就无限,火柴就可以持续给自己和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带来温暖和光明。这就是三殊胜的不可思议。
  三殊胜的作用
  具体应该怎样将三殊胜和供养相结合呢?因为我们的心太粗大了,若不细讲,可能大家又把这个修法给忽略了。
  首先,大家要了知三殊胜的作用,对其产生信心和欢喜心后有一种想要去行持的希求心。
  1.我们的善根如此微弱,尤其是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稳固的出离心、菩提心,这些善根太容易被一个又一个的嗔心减损再减损。此时三殊胜就像一个保护罩,可以把那些容易被烦恼减损的善根保护起来。
  我们的善根容易被哪些烦恼减损呢?有嗔恨,即生气;懊悔,即后悔,尤其是上供下施,因为吝啬和贪心的习气根深蒂固,哪怕是行持一点善法,或是做了一点超越自心承受能力的善法就容易产生懊悔;炫耀,由于傲慢习气作祟,做了或大或小的一点点善法很容易到处去说。上师(希阿荣博堪布)曾引用过高僧大德的话说:&只是办了一件微乎其微的善事,也是在走路的人前坐着讲,在骑马的人前站着讲,这样一来,善根就会灭尽。&所以没有必要这样做。一方面,要保护自己的善根;另一方面还是要护念别人的心。因为在没有观察对方心态的情况下见谁就说,可能会令对方产生烦恼,什么样的烦恼呢?要么是自卑的烦恼&&看他人有能力作这样的供养,自己没有什么财产,无法这样供养而产生烦恼;要么就是嫉妒的烦恼,如果没有正知正念摄持,很容易由此引发嫉妒烦恼,那样不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任何好处。所以做了善法一定不要炫耀。此外,就是不回向&&要么就是忘了,要么就是不知道回向,我们的善根会因此而减损。三殊胜可以保护我们的善根,避免以上这些违缘。
  2.使善根无限增长,直至菩提永不灭失。好像一滴水放入大海中,在大海干涸之前,这滴水是不会干的。把这些功德善法放在上师三宝的功德海中,直到成佛之前都不会灭失,而且还能无限增长、不断成熟。
  《百业经》《贤愚经》中有很多这样的公案,如一个人,他往昔非常穷,但缘于殊胜对境,用看上去很低劣的供品(也许是一盏灯,也许是一朵花)做了一次供养,因此他在许多世中都能享受大福报,如一生下来就漫天花雨,或是一生下来就身着妙衣,或是一生下来就双手各攥着一个金币,拿走之后还会再生出一个金币等,都是往昔的一点善根带来的无限果报,不仅如此,还可以值遇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成就阿罗汉的果位(出处不同内容略不相同)。
  3.三殊胜是成佛之因。刚才也提到了三殊胜特别&神奇&,不仅是出世间的修法,无论是打坐、放生,还是上供下施、忏悔等,哪怕是吃饭、喝水等世间的琐事,若能和三殊胜结合起来行持,依然能成为成佛之因。所以,生活当中处处都是解脱的契机,就看我们能不能抓得住、用得上。
  具体行持
  1.具体怎样结合供养进行行持呢?比如我们想供养一套八吉祥,在供养之前要先观察一下自己的心,是炫耀的心、吝啬的心、贪心,还是攀比心等?观察自心有没有这些烦恼,如果有就要调整过来。若是无记的发心也要调整过来,不知道为什么供养,别人都这样供养,我也这样供养,不求佛果,也不想往生极乐世界。这样做,这么好的行善机会太浪费了。
  2.调整发心,将其放到大乘的轨道上来,发菩提心进行供养。正行无缘殊胜要以最真实的三轮体空的境界来摄持,包括空性智慧。三轮体空的方式就是供养的人&&我;供养的对境,包括阿弥陀佛的佛像或者画像,还有上师三宝等;供养这件事,包括去请购、去准备供养的东西等,本质都为空性,都是缘起性空的体性,这并非断空。这里我们不作广讲,大家可以相似地这样作观想。
  第二个层次的正行无缘,如果有如梦如幻的境界,就观想自己行持这些都是如梦幻泡影的,这样可以对治掉我们粗大的执着。或者就是好好做这件供养的事,比如在供养的过程中,没有散乱、放逸,也没有后悔、炫耀等烦恼干扰自己行持供养,一心一意地去做事,善始善终地把这件事做圆满,这就是很好的正行无缘殊胜。
  3.供养后一定要及时回向,把自己的善根回向一切众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究竟成佛,这就是&回己善根,同归净土&。因为&回向&两个字的意思就是指要把自己的善根用在何处。我们做供养,或者行持其他一切善法时,都不要忘了回向这一步,因为没有回向,就好像一个瓶子底是漏的,或者瓶子没有底一样,那么瓶子里的水就会不断地外漏或者根本无法盛水。同理,如果没有回向,就无法把善根封存住;善根很容易受到违缘的减损,所以供养后要及时回向。我们日后要多行持以三殊胜摄持的供养,它是一种实修,也是一个长期的修法。
  实修引导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道友问,自己不小心踩死了虫子,内心非常难过。首先很随喜道友们的悲心。有些道友会因为在放生的时候误伤了一些物命,或者在走路时踩下去才发现踩到了小蚂蚁或蚯蚓,尤其到了夏天,蚊虫特别多,如果误伤了它们,作为一个有最基本悲心的佛教徒,还是很难过的,也害怕自己是不是犯了杀生的罪业。
  以前讲过杀生的四个条件,经观察,误伤虽然不构成圆满的杀业,但是我们也不能陷入另外一个极端,认为反正自己又不是故意的,于是处于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状态。不要这样做,相反还要把它当作训练悲心的一个开端。不论我们是不是故意的,不论我们用了什么样的手段伤害了对方的性命,毕竟它的命根断掉了。它当时感受的痛苦是我们忏悔一千次一万次都没有办法挽回的。想想的确如此,所以为了让我们的内心柔软起来,首先要从这件事开始做起。
  我们日常可以念诵一些律仪,如《安士全书》和《毗尼日用切要》中都有记载,颂词基本都是一样的,只是后面所持的咒子不一样。下面一一为大家介绍。
  《安士全书》中说:&世人举足动步。无不是罪。&的确如此,毫不夸张地说,当下有无量众生正在生生死死,就在我们张口闭口的时候就有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无量众生因此而死去,更何况是走在路上的时候。
  还有一个公案,藏地有一位大德,他出行时,包括去外地传法,被附近村民请去念颇瓦时,都不肯坐四轮大车,而是坐摩托车。要知道藏地的路非常险峻,尤其到了冬天,道路结冰,骑摩托车很容易就会摔出去。以前上师也讲过达森堪布的真实故事,因为担心堪布的安全,上师总要提醒达森堪布外出给别人念颇瓦法、传八关斋戒、讲法时,不要坐摩托车,还是坐车去。堪布说:&不用坐车,不用坐车,有摩托车就很好。&上师说:&冬天路滑很容易摔倒。&堪布就说:&没关系,我有经验了,摔倒的时候我就慢慢翻下来。&
  高僧大德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无非是因为心疼众生,悲悯众生,担心四个轮子的车会伤害更多众生。
  上师在一些法会上也再再强调,希望附近有车的村民们一定要发愿多多放生。在夏天的晚间行车,肯定会伤害到很多被车灯吸引的小虫。希望大家在日常取舍因果方面能依照上师劝导,多多行持放生。
  &世人举足动步。无不是罪。即以行路而言。一生误伤物命。不知几千万万矣。&仅仅是走路这一件事,我们一生误伤的性命,就不知道有多少了。作者说&曾见沙弥律中&,一些对律典的注释中提到过,&有行步不伤虫蚁咒。甚为简易。宜于每日清晨。未下床时。先默念佛号数声&,每天早晨还没有下单时(即还没下床时),脚未踏到地上时,可以先默念&南无阿弥陀佛&数声,&祝曰&(然后念下面这个偈颂):&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若于足下误伤时。愿汝即时生净土。随持咒七遍。咒曰。?地利日(音支)利娑婆诃。&念&?地利日(音支)利娑诃&也可。整个念诵就是:先念数遍佛号,再念偈颂,再念七遍咒子。持过之后,&然后投足于地。则无误伤之患&。
  但是,大家也不能陷入另一个极端:念了此咒后,看到小虫就去踩&&我可以超度它呀,&愿汝即时生净土&嘛。我们要认真想想自己究竟有没有这样的能力。这里说的是&误伤&,如果看到小虫就故意去踩,就有可能圆满杀生的四个条件了,那可能就成为一个圆满的杀业了。从前,大班智达那若巴尊者依照本尊提示去寻找自己的上师帝洛巴,当时帝洛巴尊者被别人看成是疯子、乞丐。那若巴尊者找到帝洛巴时,他正在一个破旧的茅草屋里吃鱼,他是死鱼活鱼混在一起吃的,吃一条弹指一下,然后就将其超度了。如果有这种能力,在别人不生邪见的前提下,我们也可以这样去做,但如果没有超度的能力,就应该谨慎。这个实修方法,是减免因&误伤&性命所造恶业的方便法。
  &按此咒。不问智愚。人人可诵。子弟六七岁时。即宜教之。习惯。则仁慈之念。自幼培植。&不论有没有智慧,也不论大人、小孩、老人,都可诵持这个偈颂和咒子。家长们可在小孩六七岁刚刚认字时,有意识这样教他,让他们慢慢养成爱惜物命的习惯,培养他们的仁慈之心。在菩提洲网站的《一位年轻记者对上师的采访》一文中,上师希阿荣博堪布说过:&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我们怎么去教他,他就会朝这个方向发展。
  我们可以把这个偈颂和咒子背下来,可以先写在小纸条上,每天起床时看一看、念一念。这是《安士全书》中的记载。
  清朝的律宗大德读体老人所编撰的《毗尼日用切要》里(此文被编入《大藏经》),讲到有关出家人日常威仪和念诵的内容,其中有这样一个偈颂:&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若于足下丧其形。愿汝即时生净土。&咒语:&?逸帝律尼莎诃。&念诵三遍。此修法也是在念诵偈颂前,先默念佛号数遍。
  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偈颂和咒语,希望大家能一辈子行持。不是说自己没有杀害的心,就完全没有因果了,误杀、错杀不是没有因果的。所以谨慎起见,我们一方面要尽力忏悔,另一方面要尽力放生,并且要尽量避免误杀,这样多管齐下,能让我们的业障越来越清净,尽量减少新的恶业。
  课后思考题:
  1.复述科判,背诵颂词。
  2.如何以三殊胜摄持行持供养?可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大家真的要去想一下:我供花时怎样以三殊胜摄持?我供七碗水时怎样以三殊胜摄持?想过之后才会去做,如果想都不愿意想,就更谈不上去修了,这就是闻思修的次第。
  3.学修过了&供养支&的科判,以后日常应如何行持供养?以前不如法的方面有没有改善?
  如果还有疑惑也可以提出来,我们进一步去交流和分析。
  下面还有个通知。这是我们本学期的最后一堂正课(星期天还有一堂辅导课)。希望假期中大家不要过分散乱放逸。完全不散乱放逸很难很难,即使自己明明知道上师完全了知,我们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心。所以只能让大家不要过分散乱放逸。我们太习惯这样的状态了,而我们现在的闻思修,恰是逆着习气来的,所以会觉得很难。我们不能一曝十寒,简单听了一些法,还没修到位就得少为足。放假了,可以休息一下,劳逸结合是没有问题的。
  假期中要尽量串习法义,要保持闻思的习惯。以前我们上小学、初高中时,老师会布置一大堆假期作业,放十天假布置上百张习题作业。现在想想还是有道理的,把时间弄得满满的,就让你没时间去玩了。如果不串习佛法,过段时间大家就可能忘了,已经不记得我们讲的&顶礼支&&供养支&等内容了。
  不想修法,也不想听法,这是个很大的误区。并不是佛法没有力量改变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没有心力、没有勇气改变自己。
  假期中希望大家能每天读一遍《极乐愿文》。当然,也有很多道友一直在坚持以共修或是做功课的方式念诵《极乐愿文》,非常随喜。如果有亲友或陌生人处在中阴阶段或是已去世很多年了,我们都可以念《极乐愿文》来超度和回向。
  假期里希望大家阅读上师的开示&&《次第花开》《生命这出戏》《寂静之道》《清凉山上》《透过佛法看世界》。
  能精读就精读,比如可以一段时间只读《同生极乐国》,反反复复地读。菩提洲网站有发心师兄做的《同生极乐国》视频,把这些教言做成视频是很难的;网站上还有相关的音频等,我们可以反复去看去听。《清凉山上》这本书也可以反复去看,从中可以体会上师的悲心,体会上师对法王如意宝的信心,这都是我们应该随学的。
  泛读也可以,从头到尾看一遍,至少知道以后有问题应该去哪里查找解决的方法。通过这些教言集,上师已经把从日常生活中如何与人交往到跟我们解脱相关的修法,以或深或浅,或明显或不明显的方式教给了我们。我们不知道该去哪找***,归根到底是因为自己不熟悉上师的教言。为什么会不熟悉?深挖自己的发心,就是不够珍惜和信心不够。我们口口声声说对上师有信心,有信心体现在哪?如果不能体现在依教奉行上,信心就无从谈起了。我们见到上师时汗毛竖立、泪流满面,这是宿世因缘的显发,但如果没有进一步闻思修,没有进一步依教奉行,自己的这些信心就会被耗尽。我们需要以上师的智慧和教言来支撑我们的修行。
  希望大家能记录自己的实修。我们以前带修过,希望大家能按照颂词和PPT的带修提示,通过调整身语意的方式,每天座上观修一下,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都非常好。记录一下自己每天修了多长时间,这是非常宝贵的修行记录。
  还有其他的观想和实修,包括我们每堂课的实修小窍诀,观想&阿&字,顶礼等。希望大家能真实去做。
  放假期间在线共修会继续,包括每天早晨的《金刚七句祈祷文》、每月十五的阿弥陀佛共修、每月二十一的放生共修、每月三十的八关斋戒共修、每周六下午两点的《地藏经》共修。每周日早上五点还会有法师为我们讲解上师的开示《上师和弟子》及《解义慧剑》等。希望大家都能够参加进来。
  今天这堂课就上到这里,祝大家吉祥如意。希望大家能在这个假期中好好闻思修,不要忘失上师的恩德和加持。
  下面我们一起回向:将我们本学期行持善法为主的一切善根供养上师三宝,祈愿上师法体安康、长久住世,弘法利生事业广大无边,回向给一切如母有情,愿他们离苦得乐,此生命终不隔他世,顺利往生极乐世界;回向给一切在地水火风四大灾害中丧生的亡者,以及遭受痛苦的一切众生,愿他们能早日脱离轮回苦海,往生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如何回向,法王如意宝、大恩上师如何回向,弟子我也这样追随祖师大德的足迹来回向善根。
  感恩大家!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