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你当前的位置: >>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第一课时导学案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 县级优课]
地区: 河北省 - 承德市 - 隆化县
学校:隆化县第二中学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初中历史 & & & 人教2001课标版
&(1)知识与能力知道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结果;简单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了解日本在东北三省犯下的战争罪行;记住西安事变的时间、地点、目的和意义;通过九一八事变发生背景的分析,从而理解日本侵华政策,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西安事变的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简述柳条湖事变的真相,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结合历史地图册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册的能力和直观认识历史、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学习史料了解历史的真相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日本欠下中国人民的累累血债通过展示图片、讲述杨靖宇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让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政策的第一步,同时介绍日本的侵略罪行、东北人民的英勇抗战,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介绍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使学生感受到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爱国责任感,认识***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
学生对国共两党的关系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有了一定了解,对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已经掌握。学生没有系统学习过世界历史,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大陆政策缺乏了解,难以理解近代以来日本为何要侵略中国。对于西安事变发生后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缺乏认识;对国共两党关系为何变化也难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历史背景;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老师单元开篇]: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新的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请同学们打开第四单元的首页,从1931年开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侵占我国的领土,掠夺资源、劳动力,残暴屠杀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战争罪行。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抗日”成为当时的主旋律。经过14人艰苦的抗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历史解开了新的一页。下面,我们将一起来学习这段历史,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故事。 【老师引入新课】:同学们,在每年的九月十八号晚上九点十八分,我国东北的沈阳都会撞钟和拉响防空警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国耻。为什么这个日子让人莫齿难忘,痛心疾首呢?究竟在九月十八日发生了什么事?下面我们通过14课《难忘九一八》的学习,一起来探讨***。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0页的第一段内容,找出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单的经过。 【学生阅读】:…………。 (板书,写上课题) 【老师提问】:好,同学们请停下来。找到刚才老师提问的***吗? 【学生回答】:号夜,日本在沈阳北郊有预谋地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老师总结、引申】因为这次事件是发生在九月十八号,所以称为“九一八事变”。刚才同学们已经说到当时日本是有预谋地制造柳条湖事件,那么这次事件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70页中间的蓝色小字部分的内容,待会请一位同学来简单概述一下。 (学生看书,老师继续在黑板上板书) 【老师提问】:同学们,请停下来。当时日本是怎样有阴谋的制造“柳条湖事件”的? 【学生回答】:当时日本关东军以巡查铁路为名,然后自己炸毁柳条湖的一段铁轨,反诬是东北军所为,并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初二学生的归纳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平时的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归纳概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老师总结】:同学们,现在请翻开地图册的22页,看看“九一八事变”的示意图。找出“柳条湖”这个地方。当时,日本关东军的中尉河本自爆南满铁路的柳条湖段,然后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所以说日本是有预谋地行动。 同学们要注意,柳条湖不是一个湖,而是一个村名,面积近8平方公里,多为柳树丛生地沼泽地。它的右边是当时东北驻军的营地――北大营,下边是沈阳城。这两个地方都是战略要地,所以日本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借口,同时又可以又目的的抢到先机。 好,现在请同学们看到地图册22――23页中间的地图,找出长春和旅顺这两个地方。(老师在引导学生看地图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找到相关的信息,比如地点、人名等。从而才能真正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讲解。在此过程中慢慢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切记老师一言堂,自言自语。) 【学生回答】:找到旅顺和长春了。 【老师讲解】:同学们,在长春和旅顺之间的这段铁路就是我们书上提到的“南满铁路”。在旅顺这阁地方,有没有看到一面绿色的旗帜?旁边写着什么? 【学生回答】:找到了,写着“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在这里,学生可能就有疑问了,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地上有一个日本军队的司令部?可能学生会简单的认为这是被日本占领了。所以,在这里学生又有了新的兴趣了。) 【老师适当的引导】:同学们,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地上却有日本军队的司令部?为什么在中国的东北却有一条不属于中国管理的铁路呢?(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实,南满铁路本来不是日本控制的,而是沙俄。1896年,当时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了一个密约(中俄密约),允许沙俄在中国的东北修建铁路。1898年,沙俄又逼迫清政府把旅顺和大连湾附近的地区“租借“给他(25年租期),并把它改为“关东省”,1905年,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三省进行了一场战争,最终俄国战败了,把“关东省”和“南满铁路”转让为日本。后来日本就在关东省驻军,实行殖民统治,这些军队就称为“关东军”。它是侵略中国的急先锋。(有些知识书上有提到,所以老师应该有选择的解释,但是在解释的过程中一定要简明扼要,具有趣味性)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当时中国政府的最高代表蒋介石实行什么政策呢?后果又如何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本71页左上角的“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学生阅读】:“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学生在前面已经有点累了,所以在这里朗读简短的材料,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注意力)。 所以蒋介石实行的是不抵抗政策,结果中国东北三省沦陷。 【老师渲染】:当时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日本仅仅用了四个月18天的时间就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1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沦于敌人的手中。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什么概念呢?相当于3个日本国土面积。(在这里,进行大力渲染,营造一种气氛,为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东北三省3000多万同胞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亡国奴生涯。日本在东部被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极端的军事占领,烧杀掠夺,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的战争罪行。 据不完全统治,东北三省每年的粮食被日军抢走,在年间,就又6.7万人被杀害,更残忍的是日本在东北拿中国人进行细菌实验,而这些毒气弹直到今天一直都还在危害东北同胞的生命安全(展示图片,一共5张,一战日本杀害东北同胞并且悬挂在竹竿上;一张“平顶山惨案”的图片;三张齐齐哈尔毒气事件;结合时事,对这些图片进行通俗而沉重的解释,重点突出日本在东北犯下的罪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渲染背景之后提问)面对的日本残暴的殖民统治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人民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东北人民并没有这样就屈服。他们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进行抵抗,中国***员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老师总结,提升】:好,回答得很好。(展示杨靖宇的图片,讲述杨靖宇将军的故事,重点突出杨靖宇在东北抗日时牺牲的故事,(日本砍下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并解剖,胃里面只有棉花、树皮、小石头)重点突出杨靖宇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决的抗日意志,这也是中国人民富有反抗未来压迫的精神体现) 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后,有没有就此停止侵略中国的步伐? 【学生回答】:没有,日本并没有就次停止侵略中国的步伐?日本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 【老师肯定并引申】:对了,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列强蓄谋已久的国策。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材料(展示卡纸): “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1927.7《田中奏折》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老师介绍背景】:同学们,这是1927年当时日本的首相田中义一给日本天皇的奏折,她是日本分离满蒙,侵略中国,称霸远东的国策的体现。 早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开始制定了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政策,强调日本未来“权力上扩张方向应胃中国”,并逐步形成了以灭亡中国为首要目标,进而吞并亚洲的大陆政策。日-7月7日,日本田中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确定了“使满蒙脱离中国本土“,置于日本势力之下,又日本参与该地的主权,并由日本担当该地的治安工作,以建立全面侵华阵地的侵华方针。会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日本天皇上了密折,折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 “满蒙,就是指中国的东北三省和蒙古地区”,日本把灭亡中国作为国策,“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侵略中国国策的体现第一步。 日本逐渐加快侵华步伐,中日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提出了什么主张? 【学生看书回答】: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民国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老师引申】:日本灭亡中国的政策并没有改变,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提出,符合了中国人民的要求。当时被蒋介石调到陕西围剿红军的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接受了中国的主张,劝解蒋介石联共抗日。同学们,你知道张学良的父亲是谁吗? 【学生回答】:不知道 【老师解释】:张学良的父亲就是张作霖,张作霖是被日本炸死的。当时东北军里面的很多将士都要求打会东北老家,这对张学良的影响很大。张学良怀着国仇家狠,强烈要求抗日。但是当时蒋介石却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学生回答】:当时蒋介石不但没有接受张学良等的主张,还调重兵到陕西围剿红军,同时督促张学良和杨虎城加紧围剿红军。 【老师总结】:对了,当时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实质上是在要求对外的幌子下,继续对红军进行围剿和对日本的妥协。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只能发动“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西安事变”的内容,找出“西安事变”的时间、性质和目的。 【学生看书】…………。 【老师提问】:同学们找到***了吗? 【学生齐答】:西安事变的时间是在日,它的目的是逼蒋抗日 【老师总结】:对了,正是它是为了逼蒋抗日,为中华民族谋利益,所以说它是一个爱国的“兵谏”。因为西安事变是在十二月十二日发生的,所以也称为“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震惊了中外,引起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如何处置蒋介石呢?是杀?是放? 【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引导,主要是从国内外的形势分析。因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所以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到武力解决不利于中国内部的团结,对外抗日就可以了)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西安事变之后,国民党内部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亲日派的主张杀掉蒋介石。当时中国***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主张杀掉蒋介石,后来主张和平解决。为什么呢?因为蒋介石是国民政府的最高统帅,他的地位在中国暂时是无人可以代替的。杀掉蒋介石,中国势必出现全国内乱,不但达不到“逼蒋抗日”的目的,而且日本还会乘虚而入。在此背景下,中国***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到西安跟蒋介石进行谈判,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同时叶标志着中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两位发动者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命运如何呢? 张学良,1936年送蒋介石会南京,马上被送上军事法庭,被判刑10年。后来被蒋介石敕免,然后一直被软禁。后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学良要求带领军队抗日,但蒋介石一直都没有答应。蒋介石死后,跟他的儿子说了一句话“不可放虎”。所以张学良一直被软禁,直到1990年才真正得到自由,一共被软禁了54年之久。后来张学良移居美国,于2001年在美国去世。张学良是伟大的爱国者,以牺牲个人的利益,换取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与张学良相比,杨虎城的命运更加坎坷。西安事变之后,杨虎城被迫出国考察,全面抗战爆发以后,1937年杨虎城回到中国参战。但马上被蒋介石逮捕。1949年,国民党溃退台湾时,杨虎城全家和他的秘书全家全部被杀害。杨虎城为中华民族牺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老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在这节课里,我们学习了九一八事变,记住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同时明白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密谋以及的侵略步伐的第一步。而在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时候,西安事变爆发。记住西安事变的时间,以及它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好同学们,下课。
课堂效果较好,学生较好的掌握了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两个事件,而且在课堂上在讲到日本侵占东北后犯下的种种罪行时,学生义愤填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达到了较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但是,在讲课中,在描述一些事件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表达能力较差,基本上是老师自己描述,所以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表达分析能力的培养。
6.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练习】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典型题 1、1931年的一个夜晚,沈阳北郊上空弯月高悬,突然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此段描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2、“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首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长春 B.北平 C.沈阳 D.上海 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 ) A.全面抗战时期 B.局部抗战时期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 4、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入敌手,主要原因是() A、日本为发动侵略作了长期准备 B.东北军战斗力低下 C.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 D、伪满洲国成为日本的侵华帮凶 5、20世纪30年代初中期,中国大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颂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政 D、抗日救亡 6.西安事变也称 (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双十二事变 D.八一三事变 7.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取代蒋介石的地位 B.满足各阶层处死蒋介石的要求 C.向***表示合作抗日的诚意 D.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 8.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 A.扩大侵华 B美日争夺激烈 C.抗日高潮出现 D.国共分裂对峙 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 ①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 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结束 ④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连线题 A.关东军 a.不抵抗政策 B.蒋介石 b.柳条湖事件 C.杨靖宇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张学良、杨虎城 d.东北抗日游击队 E.周恩来 e.兵谏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1、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将士予以坚决的抵抗 B、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统一行动共同抗日 C、中国***党员与东北人民、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了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D、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制定了军事抵抗为主、外交干旋为辅的方针 12、张学良曾与杨虎城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爆发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B.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C.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D.国民党和***的矛盾 13.西安事变发生后,若置蒋介石于死地,客观上有利于( ) A.中国*** B.中国国民党 C.日本侵略者 D.中国人民 创新题 图4-18-1 14、(2006年,长春)去年的9月18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但它又是极不寻常的日子。下图是一位同学在这天画的一幅画,你认为它反映的主题应是( ) A、月映华夏魂腾飞中国龙 B、月圆神州情 勿忘国耻恨 C、雄鸡舞婵娟两岸一家亲 D、奋臂揽明月 随手摘星辰 15、小明阅读历史书籍时,看到一段资料: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从这段资料中,他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局部抗战的开始 B.西安事变的爆发 C.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重庆谈判的发生 16、阅读下列材料: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判断这封密电应出于何年?当时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 (2)根据材料总结蒋介石对当时这一重大事变持什么态度?这种政策造成了什么结果? (3)这一重大事变后,东北人民采取了什么措施保卫自己的家乡? 17、阅读下列材料: 东北三省各界联合会宣言:“东北有三千余万民众,二百余万健儿,各输其财,各捐其躯,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最后之决斗,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 请回答: (1)材料中东北爱国志士对日本侵华持何态度? (2)反映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3)根据材料概括东北军民落实这种精神的主要表现。 18、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是***参与西安事变谈判的代表(右起):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 图二是12月17日蒋介石给何应钦下的手令,要求他停止对西安的军事进攻。 图4-18-2 图二 图一 请回答: (1)蒋介石的手令是西安事变发生后第 天写的。 (2)这次事变的目的是为使蒋介石接受他们早已提出的停止内战、 的主张。 (3)周恩来后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抓住了中国***的老对手蒋介石 B、邀请中国***参加谈判 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内战的基本结束 D、避免了新的内战 (4)根据所学知识,你觉得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起关键作用的是哪一方? 19、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忿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服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地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日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 请回答: (1)引用上述材料中的文字,说明张学良、杨虎城对他们发动西安事变提出了哪些理由,并列举史实对张、杨提出的理由加以说明。 (2)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 (3)张、杨发动此次事变的目的最终是如何达到的?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0.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的不同点是 ( ) A. 由民族危机引起 B.青年学生都起到了先锋的作用 C.在中国***的领导下 D.由北京扩展到全国 21. 评价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中国***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依据的主要史实是 ( ) 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②东北易帜 ③西安事变 ④重庆谈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学良自与国民政府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重紧张状态。9月18日事件,在极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就公平判断,倘置其他国家于日本同一境地,则亦将出诸同一行动。 ——日本政府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意见书(1932年11月) 材料二 我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 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员大会上的演讲(日) 材料三 美国政府不能允许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也不拟承认中日政府或其代理人间所缔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包括关于中华民国的主权、独立或领土及行政完整,或关于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 ——美国国务卿史订生的“不承认主义”照会(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对发动“九一八事变”作了怎样的解释?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真实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蒋介石采取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美国反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原因是什么? 23、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收集抗日战争的资料时发现了一张发行于日的《桂林日报》,其中的一条新闻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疑问,请阅读这段新闻并帮助同学们解答疑问: “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 请回答: (1)“陕变”指什么事件?发生于哪一年? (2)“陕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陕变”后***的主张和措施是什么?“陕变”和平解决的影响是什么? 探究题 24、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中捉住了蒋介石,***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你能说出其中的深谋远虑吗? 聚焦中考典型题 25.(2006年,武汉)图片能够传递历史信息。如果要了解有关九一八事变的历史,你会选择哪幅图片( ) 图4-18-3 26、(2006年,福建福州)“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与“张少帅”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台儿庄战役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27、(2006年,河南)下列史实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 ) A、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东北抗日义勇军 D.抗日战争 28、(2006年,湖北孝感)***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粉碎亲日派企图 C.实现全民族抗日 D.寻找发展时机 29、(2006年,四川内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七七事变 30、(2006年,江苏宿迁)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有( ) ①邓世昌 ②曹汝霖 ③张学良 ④林则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开放研究典型题 31、(开放题)阅读下列材料: 鉴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中国东北)。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自然要利用满蒙这一新天地。日本人转而关注满蒙,是受到周围国际形势所迫…… 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满洲铁路由于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陷入危机。……在二十一条问题上,日本虽然得到了在满洲从事农业和商业的土地,并获得和中国人联合开展经营,然而,这些几乎变成了白纸空文。……各种各样的情况促成了满洲事变的爆发。因此,满洲事变……并不能就简单地断定为侵略。 请回答: (1)材料认为日本发动“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的原因有哪些?其基本观点是什么? (2)请你评析一下材料中的观点。 32、张学良“捉蒋”是英雄,可敬;“放蒋”太轻率,可惜;“送蒋”更是误了自己的一生,可叹!你的意见如何?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学活动
活动1【练习】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典型题 1、1931年的一个夜晚,沈阳北郊上空弯月高悬,突然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此段描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2、“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首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长春 B.北平 C.沈阳 D.上海 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 ) A.全面抗战时期 B.局部抗战时期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 4、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入敌手,主要原因是() A、日本为发动侵略作了长期准备 B.东北军战斗力低下 C.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 D、伪满洲国成为日本的侵华帮凶 5、20世纪30年代初中期,中国大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颂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政 D、抗日救亡 6.西安事变也称 (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双十二事变 D.八一三事变 7.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取代蒋介石的地位 B.满足各阶层处死蒋介石的要求 C.向***表示合作抗日的诚意 D.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 8.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 A.扩大侵华 B美日争夺激烈 C.抗日高潮出现 D.国共分裂对峙 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 ①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 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结束 ④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连线题 A.关东军 a.不抵抗政策 B.蒋介石 b.柳条湖事件 C.杨靖宇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张学良、杨虎城 d.东北抗日游击队 E.周恩来 e.兵谏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1、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将士予以坚决的抵抗 B、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统一行动共同抗日 C、中国***党员与东北人民、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了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D、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制定了军事抵抗为主、外交干旋为辅的方针 12、张学良曾与杨虎城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爆发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B.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C.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D.国民党和***的矛盾 13.西安事变发生后,若置蒋介石于死地,客观上有利于( ) A.中国*** B.中国国民党 C.日本侵略者 D.中国人民 创新题 图4-18-1 14、(2006年,长春)去年的9月18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但它又是极不寻常的日子。下图是一位同学在这天画的一幅画,你认为它反映的主题应是( ) A、月映华夏魂腾飞中国龙 B、月圆神州情 勿忘国耻恨 C、雄鸡舞婵娟两岸一家亲 D、奋臂揽明月 随手摘星辰 15、小明阅读历史书籍时,看到一段资料: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从这段资料中,他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局部抗战的开始 B.西安事变的爆发 C.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重庆谈判的发生 16、阅读下列材料: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判断这封密电应出于何年?当时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 (2)根据材料总结蒋介石对当时这一重大事变持什么态度?这种政策造成了什么结果? (3)这一重大事变后,东北人民采取了什么措施保卫自己的家乡? 17、阅读下列材料: 东北三省各界联合会宣言:“东北有三千余万民众,二百余万健儿,各输其财,各捐其躯,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最后之决斗,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 请回答: (1)材料中东北爱国志士对日本侵华持何态度? (2)反映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3)根据材料概括东北军民落实这种精神的主要表现。 18、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是***参与西安事变谈判的代表(右起):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 图二是12月17日蒋介石给何应钦下的手令,要求他停止对西安的军事进攻。 图4-18-2 图二 图一 请回答: (1)蒋介石的手令是西安事变发生后第 天写的。 (2)这次事变的目的是为使蒋介石接受他们早已提出的停止内战、 的主张。 (3)周恩来后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抓住了中国***的老对手蒋介石 B、邀请中国***参加谈判 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内战的基本结束 D、避免了新的内战 (4)根据所学知识,你觉得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起关键作用的是哪一方? 19、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忿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服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地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日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 请回答: (1)引用上述材料中的文字,说明张学良、杨虎城对他们发动西安事变提出了哪些理由,并列举史实对张、杨提出的理由加以说明。 (2)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 (3)张、杨发动此次事变的目的最终是如何达到的?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0.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的不同点是 ( ) A. 由民族危机引起 B.青年学生都起到了先锋的作用 C.在中国***的领导下 D.由北京扩展到全国 21. 评价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中国***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依据的主要史实是 ( ) 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②东北易帜 ③西安事变 ④重庆谈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学良自与国民政府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重紧张状态。9月18日事件,在极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就公平判断,倘置其他国家于日本同一境地,则亦将出诸同一行动。 ——日本政府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意见书(1932年11月) 材料二 我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 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员大会上的演讲(日) 材料三 美国政府不能允许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也不拟承认中日政府或其代理人间所缔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包括关于中华民国的主权、独立或领土及行政完整,或关于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 ——美国国务卿史订生的“不承认主义”照会(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对发动“九一八事变”作了怎样的解释?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真实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蒋介石采取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美国反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原因是什么? 23、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收集抗日战争的资料时发现了一张发行于日的《桂林日报》,其中的一条新闻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疑问,请阅读这段新闻并帮助同学们解答疑问: “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 请回答: (1)“陕变”指什么事件?发生于哪一年? (2)“陕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陕变”后***的主张和措施是什么?“陕变”和平解决的影响是什么? 探究题 24、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中捉住了蒋介石,***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你能说出其中的深谋远虑吗? 聚焦中考典型题 25.(2006年,武汉)图片能够传递历史信息。如果要了解有关九一八事变的历史,你会选择哪幅图片( ) 图4-18-3 26、(2006年,福建福州)“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与“张少帅”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台儿庄战役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27、(2006年,河南)下列史实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 ) A、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东北抗日义勇军 D.抗日战争 28、(2006年,湖北孝感)***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粉碎亲日派企图 C.实现全民族抗日 D.寻找发展时机 29、(2006年,四川内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七七事变 30、(2006年,江苏宿迁)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有( ) ①邓世昌 ②曹汝霖 ③张学良 ④林则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开放研究典型题 31、(开放题)阅读下列材料: 鉴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中国东北)。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自然要利用满蒙这一新天地。日本人转而关注满蒙,是受到周围国际形势所迫…… 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满洲铁路由于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陷入危机。……在二十一条问题上,日本虽然得到了在满洲从事农业和商业的土地,并获得和中国人联合开展经营,然而,这些几乎变成了白纸空文。……各种各样的情况促成了满洲事变的爆发。因此,满洲事变……并不能就简单地断定为侵略。 请回答: (1)材料认为日本发动“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的原因有哪些?其基本观点是什么? (2)请你评析一下材料中的观点。 32、张学良“捉蒋”是英雄,可敬;“放蒋”太轻率,可惜;“送蒋”更是误了自己的一生,可叹!你的意见如何?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顾永录 评论&
对教材重新整合,疏通过程,巧设环节,使环节与环节的衔接自然到位,注重论从史出,讲究以史佐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讨论,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目标高而大,内容多而繁,问答多而密
是一节很精彩的,导入的时候有背景入手,有利于学生理解课堂的内容,教师语言生动,学生的讨论到位的出的结论点评也很精彩
课堂有些紧凑
高朋越评论&
课堂效果很好,师生配合的很好,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很好的一堂课
幻灯片过多
赵利红评论&
重点很突出,教师对课程掌握的很熟练,对于对于学生的调动也很到位
讨论时间有点短
杨立军评论&
课堂生动,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活跃
精品导学案
中小学教师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