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间甚么时间上画!?

《大闹天宫》原画设计师严定宪采访实录-东方娱乐-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大闹天宫》原画设计师严定宪采访实录
来源:东方网 选稿:王霖
  Q您对老版《大闹天宫》最怀念的是什么新的3D让你惊喜的是什么?
  我做了三十部动画片的导演,三部都是以孙悟空为主角的,而且这三部都是影院长片,第一个是《大闹天空》上下集一共120分钟,先后四年,我作为原画设计组的组长,一路跟着,上集完了以后就做下集了,当时上集结束以后很多人都去其他剧组了,我就留下来准备下集。这四年都给孙悟空了。文革以后我又做《人参果》,我是导演,也有一年多的时间,到80年代中期,特伟先生和我还有林文肖又合作了以孙悟空为主角的《金猴降妖》。这三部片子让我花了十年时间,所以其他短片长片都是一个题材过了就过了,孙悟空的故事占了我十年的时间,所以我对孙悟空这个形象应该说是印象很深。
  这次做3D的《大闹天宫》,也是我们这些当年主创们、老动画人坐在一起来研究,来探讨怎么保留过去好的东西,修正过去不足的东西。
  Q您所说的好的东西是什么?
  我觉得最好的是这个故事是中国的,它的艺术风格完全是典型的中国元素。尤其是里面的装饰画风格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艺术品种,还有这部片子里面表现的动作。实际这些动作设计是动画片的灵魂。动画片的要素有三点,一是精彩故事,二非常吸引人的艺术风格,三是要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另外就是影片中角色的表演。这三点抓住了,动画片就成功了。
  假如你没有好的故事,观众不要看;如果美术风格不吸引人,人家也会产生一些不利于影片的想法。还有就是动作和表演,如果没有表现出孙悟空的形象,也就是它既是猴子又是神仙又是人的特色,那会是个不成功的动画片。
  这次特别和美国的特艺公司合作,他们也说要原汁原味的《大闹天宫》的中国式的艺术风格,把它保留在3D里面,用现在高科技、数字化的技术来反映,我觉得这和我想法是一致的。如果做成3D木偶片,做成《玩具总动员》,那整个艺术风格就变掉了。
  Q你的孙悟空情结?
  这个形象在艺术电影以后在新中国表现还是第一次,以前我们看平面的年画里的孙悟空,都是很简单的。舞台上的孙悟空也是很繁复的,很花的。但是你要创作一个动画片的形象,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能吸引观众的,必须要比较方便的,特别是儿童观众能记住,就是要这个形象。
  当时我很年轻,也在想怎么画孙悟空的动作,你用美国卡通夸张的变形的方法不能体现中国动画的特色,苏联那一套比较抒情的也不太适合。那去哪里找我们的素材?什么来启示我们?我们就想到向京剧学习借鉴,当时我们请了一个“南猴王”,就是舞台上很成名,姓郑的老先生,来美影厂给我们上课,他给我们讲了很多他怎么塑造角色,他说舞台上有英雄人物武生表现的东西,但是放在孙悟空身上就不合适,因为太一本正经。他是个猴子,又是人,又是神仙,你们要抓住这三个特点。我们就去看了很多戏,《十八罗汉斗悟空》,也有《闹天宫》的戏,我们去京剧团里去看老师怎么教京剧演员做基本动作,我们跟着学,这些吸收了很多中国文化艺术里面的自己特色的东西,所以更让我印象很深。
  我现在还记得,孙悟空要往前看,手要这样(当场示范),要缩着脖子,有的时候还要坐下来翘着二郎腿,还要抓抓痒,这个人物那时候大家看了觉得它闹来闹去,这个角色很有趣,很能吸引观众和少年儿童,又有猴子的特点,又能引人发笑。这在当年创作时对我们启发很大的。
  Q50年前在创作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别曲折的过程?
  搞《大闹天宫》的时候整个形式还是比较宽松的,因为它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在当时来说社会上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很精彩的神话故事,不太成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怎么从模仿老大哥苏联,怎么学习美国卡通的动画的技术手法,再用表现形式变化成我们中国自己的东西。必须用我们中国自己的元素用到动画片的创作里面去,无论是风格还是表演,都要让大家觉得不是外国人在演孙悟空,而是中国人自己脑子里想的动画片。
  我自己学的是动画专业,跟着钱家骏老师,但是你要表现新中国的第一部长片,当时其实自己心里都没有底,一切都是新的起步。我现在去翻那些迪士尼的老片子的记录,发现他们的原画设计都几十个人,动画都有几十个人,我们就只有二三十个人,在当时的条件下就是靠大家努力去干,加班。最大的就是加班,就是没有休息。有些人不太了解美影厂,以为随便制作多少国家贴钱,那时候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每年有完成的任务,你一定要完成计划。人家老问我你有没有奖金,我说没有奖金啊,都是几十块钱奖金,就想把电影搞好,让观众喜欢看。
  Q刚接触3D版本开始有抵触吗?
  我开始接到厂里的***听到说要和美国合作做3D,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不是像玩具总动员的木偶片,当时说还没最后定要讨论,我说如果要做成那样我觉得不太合适,我觉得丢失了原来的东西,立体的总归像木偶片,就是要方圆结合,这是中国的特色,做成木偶片完全是立体的那就是圆的。
  Q现在场景是三维的,角色还是能动的?
  现在是又要保持艺术风格,又要有层次感立体感和空间感,这又是一众新的形式。是有运动感和层次感的,现在开阔了视野,层次也加多了。你看一进去就很宽广。整个效果大不一样。
  Q你看3D样片满意吗?
  挺满意的,我明天还要再去审片,还在不断提意见返修,他们新的技术要适应中国的造型艺术风格也要有过程,我挺佩服美国人,敬业精神挺好的。明天又要看100个镜头。 
  Q做动画50年,但是《大闹天宫》依然是巅峰,大家都觉得没法超越,以您的角度来看,这是为什么?
  我觉得实际上应该可以超越,现在各方面的技术和专业人才比我们那时候要多得多,但是我觉得总归有个发展过程。
  那时候我们要创新,我们老厂长特伟先生说,不要重复别人也不要重复自己。我觉得这是很对的,你做动画片,你做中国的动画片,就要创新。过去的水墨动画是几十年前我们那时候想把齐白石的画在银幕上动起来,不是说要你们都要这么做,你现在的审美和我们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不一样,现在的观众对动画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他们有想法,你们出去了解过吗?
  像日本宫崎骏我也喜欢,他的动画我也看了好多遍,《千与千寻》就很好,他的故事说的很精彩,我觉得现在没有好的编剧把故事说得精彩,中国很多好的传说要用动画展现要有好的故事。
  当然我也觉得你们不要急,过去就是美影厂一家,几百人就搞几十个片子,满足不了全国观众的需要,过去每到六一报纸就说少年儿童怎么看不到电影,但是现在多少万人在做动画片?现在系列动画片已经很多了,不要说电视上放,我还听说很多做完了放在仓库里还没机会拿出来,我觉得现在很多动画片现在打开电视很多都是国产的,但是精彩的、好的不多。《黑猫警长》那时候我去电影院体验,那些小孩一边听音乐一边跺脚,我觉得是呼应了、共鸣了,但是现在这样的太少了。
  有一次记者问我,你还有什么想法,我说我都75岁了,我也不可能再去做片子了,我就希望有一些有心的动画的制片人,有一些动画的导演能做出几部好片子,满足一下观众的需要,改变现在的状态。
  你们老说现在没有让人记得牢的片子,我觉得不是没有条件,现在资金不是很缺,我们那时候资金特别少,都规定了一部片子要做多少钱。我们那时候《大闹天宫》导演把我们带到北京,让我们去感受神仙境界是什么样的,去故宫看,还请了故宫博物院的老先生来给我们讲解,他说你来看建筑物,看宫殿,为什么有很多汉白玉栏杆?远看一看,他说这是皇帝天子的想做天上的皇帝,所以汉白玉是代表一层层的云层,是他上朝就有云托着他,这马上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大闹天宫》必须有很多云来托着宝殿,才能烘托出玉皇大帝的身份。我觉得3D以后确实很好看,凌霄宝殿是很深远的宝殿以后再有层次感,感觉很不错。现在很多人拿到片子就是用脑子想象,也不去采风。我们做《草原英雄***妹》是零下二十几度去内蒙去体验生活的,我们觉得一方面要有想象力,一方面也要真的去体验。
  Q孙悟空配音满意吗??
  孙悟空的配音我还没听到,还有好多。但是我觉得李扬肯定没问题,他很有经验。
  Q当年您很年轻,为什么会交到年轻人手上?条件很艰苦,有没有具体的数据?
  《大闹天宫》是新中国第一部长片,以前动画片都是很短很短的,想在电影院独立制作,第一部想要做成上下部的长片,当然不是一点点的分量。在这以前,年,特伟先生做《骄傲的将军》,当时我才二十出头就被他选中去参加,这也是我的优势。他是反复准备,开始也是想学习苏联和美国的《白雪公主》《渔夫和金鱼》,这些都是先找人拍戏然后动画摹写,开始特伟先生也是想利用真人摹写,结果样片出来大家一看就傻了。这明明是讽刺喜剧,《骄傲的将军》不可能像《白雪公主》那样去,后来特伟先生说“谈民族风格之路,敲喜剧样式之门”,就是告诉我们模仿是不行的,不适合中国的特色,所以我记得那时候他在墙上写了这幅对联,大家看了就明白了,知道是中国故事中国的戏,不是做抒情片,讽刺喜剧要好好做。推翻重来以后还是得到了认可,跳开了过去的模式。
  参加过《骄傲的将军》的这些人就全部拉到《大闹天宫》,六个主要原画都去了。有了一定的锻炼算是有了基础,也算是学到一些东西。这样的过程通过实践证明探索民族化的路还是可以的。
  Q那时候加班辛苦吗?
  白天八小时,中间休息2小时,晚上一般吃过晚饭7点到9点,每天都这样。说是说4年,上集之后又准备,实际有两年半三年左右。
  15秒的画面,要画200多张,再加上不同的层次,就是好几个两百多张,有人说我们的手稿差不多有10万到14万张。其实算不一样,但十几万张是没错的。
  《大闹天宫》曾获奖项
  1962年捷克斯洛伐克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
  1963年中国第二届电影百花奖
  1978年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980年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委员会一等奖
  1982年厄瓜多尔第五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
  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国际评论
  英国《电影与摄影》杂志发表文章称赞该片是“1978年在伦敦电影节上最轰动、最活泼的一部电影”
  芬兰报界评论:“动画技术在国际动画界是第一流的,它把动画技术最杰出的特点和传统的东方绘画风格结合在一起”
  1983年6月,《大闹天宫》在巴黎放映一个月,观众近10万人次。法国《人道报》指出:“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是动画片真正的杰作,简直就象一组美妙的画面交响乐。”
  《世界报》评论:“《大闹天宫》不但是有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艺术所做不到的,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
娱乐频道推荐阅读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