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车队电信行业技术区,11级了,求技术人员和常在线,等级不限呢,愿意就加队长QQ:364956349

  时代周报记者 王州婷 发自广州

  在腾讯组织架构调整的消息流传了一个星期后,9月30日早间,腾讯官方正式公布了具体的调整方案。

  这份长达3000字的调整方案明确,腾讯此前的七大事业群调整为六大事业群,保留原有的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微信事业群(WXG),将社交网络事业群(SNG)、原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原网络媒体事业群(OMG)拆分重组为两个新的事业群—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这是腾讯时隔六年后的新一轮调整,也是其成立近20年来的第三次组织架构的变革,一系列的调整将重整腾讯的业务重心,也势必引发腾讯在现有事业群架构中的权力分配。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充满危机意识和前瞻性,才能引领腾讯进入下一个时代。”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如是指出。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同样表示:“上半场腾讯通过连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下半场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助力产业与消费者形成更具开放性的新型连接生态。”

  事实上,2018年堪称是腾讯的“水逆”之年,年初寄予厚望的多款游戏未能实现商业变现,受此影响,这个市值一度超过Facebook的互联网企业遭遇 “黑天鹅”,短短半年内公司市值蒸发超过万亿港元。

  此外,由于游戏行业的版号冻结以及政策严控,腾讯整体营收增速在放缓。腾讯今年公布的半年报业绩显示,第二季度公司净利润179亿元,同比下滑2%,环比则下滑23%,低于市场预期的193亿元。其中,腾讯游戏收入出现罕见的环比大幅下降,来自智能手机游戏业务的收入环比下跌19%。

  在游戏主业受挫之下,腾讯迫切需要在游戏之外寻找公司业绩增长的新支点,这时候蕴含可观商业价值的To B/G市场成为腾讯必须要拿下的战略高地,也必然带来腾讯由C端用户到B/G端产业的路线转向。

  发生在2012年5月的上一轮组织架构的重大调整是为了应对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型,此次重大调整则是为了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转型,腾讯能否再次如愿?

  在腾讯此次调整之前,公司共设有七大事业群,分别是CDG(企业发展事业群)、IEG(互动娱乐事业群)、MI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OMG(网络媒体事业群)、SNG(社交网络事业群)、TEG(技术工程事业群)以及WXG(微信事业群)。

  腾讯此次组织架构调整,主要在B、C端展开。从调整的方案来看,腾讯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分别整合了公司旗下B、C端的业务。

  具体来看,PCG并入了QQ、腾讯视频、新闻、兴趣阅读业务和QQ浏览器、应用宝等C端业务,而与视频相关的腾讯影业等业务也一并并入。作为国内的流量巨头,腾讯的护城河得益于通过QQ和微信即时通信工具成功卡位PC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并在C端用户上构造了庞大的生态系统,而PCG的调整方案,意味着腾讯将原来散落于各大事业群之中的社交及内容业务进行了整合。

  在腾讯方面看来,新的架构下,PCG集聚了QQ、QQ空间等多个流量平台,以及腾讯视频、腾讯新闻等多个内容平台,这将为内容生态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而技术将作为最坚实的底层基础设施,成为内容生态的创新驱动力。

  有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指出,在QQ日益呈现衰落趋势之下,腾讯这种将发展较为不错的内容平台与QQ等社交流量平台融合发展的调整,不失为明智之举,“在过去的一两年里,相比OMG内容平台还不错的发展势头,以QQ、QQ空间为主要核心的SNG越来越游离于腾讯的大战略之外。”

  事实上,在PC时代,QQ是即时通信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统治网络社交的20年里,深入地渗透到中国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QQ和QQ空间自2017年开始进入下滑通道,其月活连续呈现下滑趋势,并且下滑的幅度远远超过了相应智能终端的上涨幅度。腾讯2017年全年年报显示,QQ月活为7.8亿,同比2016年下降9.8%,而智能终端为6.8亿,仅上涨1.7%;QQ空间月活5.6亿,智能终端月活为5.5亿,两者均同比2016年分别下降11.7%和9.1%。

  如果说腾讯此次在C端上的调整是核心阵地的加固和提升,那么在B端的调整则是来源于互联网下半场竞争的压力。马化腾此前就曾表示,腾讯目前的组织架构主要针对C端消费者,为了适应未来的发展,腾讯需要一个更加适应To B/ G业务的企业模式。

  根据调整方案,腾讯的B端业务,将统一打包到了CSIG,涉及范围包括:云、智慧零售、安全、地图、医疗、物联网、智能平台等,即并入了原CDG企业发展事业群智慧零售战略合作部;原MI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安全、地图、医疗、智能平台等业务团队;原OMG网络媒体事业群开放平台部ToB相关团队;原SNG社交网络事业群云业务线、在线教育部、实验室群团队;原S1微瓴物联平台部、政务业务部。

  综合来看,这一调整不仅将此前隶属于SNG的腾讯云调整为独立的事业群部门中,还将以腾讯云为核心构建一个以技术驱动的全新B端阵地,直面医疗、教育、交通、制造业、能源等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市场机遇。

  事实上,B端业务的调整是腾讯此次调整的重中之重。

  在刘炽平看来,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下半场的关键词,通过数字技术为产业升级,把消费者和产业对接起来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产业价值,而这是腾讯在游戏主业面临风险以及C端流量备受竞争压力下,不得不进行的业务重心转向。

  可以看到的是,腾讯在C端增值服务占比逐渐收缩并且备受考验。在过去的8月份,作为WeGame平台成立以来最重磅的新品引入,《怪物猎人世界》在上线不到5天后被要求下架,引发了行业对于国内游戏版号冻结的极大关注,而另一款国民级游戏《绝地求生》未能如愿接力《王者荣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腾讯游戏的整体表现。

  腾讯在游戏端的承压。此外,抖音、拼多多和头条系等下沉市场独角兽的崛起也正挤压腾讯在流量端的优势,从日前腾讯开通微信链接再次大力扶持短视频平台微视,可窥见其承受的压力。因此,在众多因素影响下,向B端业务的转向成为腾讯发展的重要抓手。

  从腾讯目前的营收结构来看,梳理腾讯历年财报不难发现,腾讯B端业务近几年的占比逐渐扩大。对于拥有大量流媒体的腾讯来说,网络广告是其流量变现的一大方式—从2013年以来,腾讯网络广告的营收占比逐步扩大,并在2014年腾讯砍掉电子商务服务之后,网络广告以14.83%的占比成为公司第二大营收来源,而该指标在2017年年报中达到17.01%。

  此外,过去几年来,微信支付及腾讯云的发展势头更加明显。2017年年报显示,腾讯其他业务的营收为433.38亿元,以18%的占比首次全年营收超过了网络广告业务的营收占比,并且其通过比增幅达到121%,增速远超其他业务。

  然而,腾讯To B业务分散在组织体内。作为腾讯To B业务重要载体的腾讯云,位于SNG,其他的AI、互联网+、企业微信、小程序等To B业务,则散落在不同的BG和业务部门,往往难以有一个高效的联合。

  “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将聚合公司在各个相关领域积累多年的领先能力,整合包括腾讯云、智慧零售、安全产品、腾讯地图、优图等核心产品线,帮助医疗、教育、交通、制造业、能源等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腾讯在调整方案中如是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提出,腾讯除了进行广告营销服务线的升级以外,还将成立技术委员会,通过内部分布式开源协同,加强基础研发,打造具有腾讯特色的技术中台等一系列措施。

  腾讯此次组织构架的调整或将助力其B端业务的发展,但此次调整能否落实,关键还在于人员的构成。

  正如业内指出的,相比陆奇之于百度,王坚之于阿里云,腾讯云自2014年成立以来,虽然先后历经了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挂帅“出征”、曾就职于谷歌和微软两大互联网公司的陈磊搭建基础框架和设施,以及前后几任空降经理,但腾讯云,包括整个腾讯技术层面一直缺少一个具有内部号召力与行为影响力的精神领袖。

  上述的业内人士也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指出:“不难预见的是,QQ和微信是构成腾讯流量帝国的两大重要基石,因而如何效缓解QQ衰落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交+内容’本身在流量价值的释放与内容流量需求上有着天然的匹配优势,在未来或许能够发挥融合的效应,不过是否能够如腾讯构想的那般成为公司融合创新的试验场及新引擎,关键在于由谁来掌舵改革。”

  据方案公布,COO任宇昕将同时负责新成立的PCG,同时继续管理以游戏为主的互动娱乐事业群IEG,而原先负责SNG的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将成为新成立的公司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

  资料显示,汤道生1994年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获得计算机工程学士学位,并于1997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加入腾讯之前,曾在Oracle软件公司负责数据库研发和测试工作;他还曾在Sendmail软件公司,管理研发团队开发大型邮件系统,反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等。

  在互联网资深分析师丁道师看来,任何消费端的企业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往产业的B端发展和进阶,例如微软、亚马逊、IBM都是如此,而且以腾讯目前的体量和业务快速转换的现状来看,确实是时候需要进行业务及组织上的调整。

  不过,在业内看来,相比阿里早于2009年成立阿里云独立团队,并在此后推行中台系统,腾讯这次针对B、C端的调整已经有一定的延迟。而早在2016年,国内云市场的竞争就涌现出了诸如华为云、浪潮云、新华三等IT厂商的产品。

  事实上,利用先发优势,阿里云在业内已经打造了具有一定优势的“ET大脑”,其2018年财年收入达到133.9亿元,跻身全球LaaS服务商第三名,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 IDC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阿里云以47.6%的占比已经拿下了国内绝对的市场优势,位于第二阵营的腾讯云还将要面对华为云、中国电信的天翼云等更多的竞争对手。

  此外,虽然腾讯云凭借背靠腾讯流量的优势,在游戏及视频领域达到了行业第一的位置,但在智慧政府、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具想象力的市场中,阿里云、百度云等企业同样将下一步拓展的目光瞄准其上,未来行业的竞争将会十分激烈。

  巨轮难转向。主动进化的腾讯能否如愿?

相关拓展:QQ发展历程

成立当初主要业务是为寻呼台建立网上寻呼系统,这种针对企业或单位的软件开发工程几乎可以说是所有中小型网络服务公司的最佳选择,这是腾讯QQ的前身。

QQ是1999年2月由腾讯自主开发的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腾讯即时通信(TencentInstant Messenger,简称TM或腾讯QQ),其合理的设计、良好的应用、强大的功能、稳定高效的系统运行,赢得了用户的肯定。QQ以前是模仿ICQ的,是国际的一个聊天工具,是I seek you,意思是“开放的ICQ”,但被指侵权,于是腾讯老板(马化腾)就把OICQ改了名字叫QQ,就是现在我们用的QQ。除了名字变化,腾讯QQ的标志却一直没有改,一直是小企鹅。因为标志中的小企鹅很可爱迷人而且很受女生的肯定,用英语来说就是cute,因为cute和Q是谐音的,所以小企鹅配QQ也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名字。

2000年,就在OICQ席卷中国即时通讯市场之时,一纸律师函发到了刚刚成立3年的腾讯公司。ICQ的母公司美国在线(AOL)起诉腾讯侵权,要求OICQ改名。马化腾急中生智,将OICQ改名为QQ。

2001年,腾讯首次在QQ中集成广告,而在QQ2005 Beta3版之前,TT浏览器被捆绑在QQ的***程序且为默认***。很多早期的第三方QQ版本(如草珊瑚QQ、木子版QQ)的设计初衷是屏蔽QQ的广告和一些不必要的软件和插件,而且还为QQ增加很多新功能,如显示IP地址、查看好友是否隐身等。而包含显示IP地址功能的第三方QQ版本常被称为“IPQQ”。关于腾讯清理第三方QQ软件,请参看“清理第三方QQ软件”章节。

基于官方客户端组件的非通讯协议实现Windows珊瑚虫QQ


  腾讯公司于2008年7月31日发布的基于Linux平台的即时通讯软件,QQ for Linux。主要用来清理在Linux平台上的第三方QQ。但QQ for Linux现已停止使用,官方提供了跨平台的WebQQ,很少更新,功能已经落后与其他桌面客户端。Ubuntu中文曾发动用户给腾讯公司***投诉,但没有实质效果。而腾讯方面也在一直封杀相关的第三方QQ软件,Linux用户已经处于用QQ极难的境界。

2月腾讯公司即时通信服务开通,与无线寻呼、GSM短消息、IP***网互联。

11月 QQ用户注册数突破6万。

4月,QQ用户注册数达10万。

2000年5月27日20点43分,QQ同时在线人数首次突破十万大关。

6月,QQ注册用户数再破十万。

6月21日,"移动QQ"进入联通"移动新生活,对众多的腾讯QQ和联通移动***用户来说意义深远。

11月,QQ2000版本正式发布。

1月腾讯网在中国排名前三。

2月 腾讯QQ在线用户成功突破100万大关,注册用户数已增至2000万。

3月 QQ在线用户突破300万大关。

7月 倡导行业自律,签署《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12月 腾讯公司被认定为“2002年度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

8月 推出的“QQ游戏”再度引领互联网娱乐体验。

9月 QQ用户注册数升到2亿。

12月 再次被认定为“2003年度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

1月 获中国移动梦网“2003年度移动梦网合作伙伴最佳进步奖”、“2003年度移动梦网音信互动业务合作伙伴最佳业绩奖”和“2003年度移动梦网短信业务合作伙伴最佳业绩奖”三个大奖。

4月 QQ注册用户数再创高峰,突破3亿大关。

5月 “2003年深圳软件企业百强”排行榜,位居第四。

7月位列“2003年度广东省民营企业百强”第25位。

8月QQ游戏同时在线突破了62万人,跃居国内第一大休闲游戏门户。

9月 2003年全国“私营企业纳税百强榜”中排名第29。

10月 腾讯网被评为中国“市值最大网站”之一。

10月22日,在刚刚结束的“2004中国商业网站100强”大型调查中,腾讯网得票率名列第一,领先于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

12月,“2004年亚太区高科技500强”中腾讯名列第17位,入选“2003年度深圳民营企业50强”。

1月腾讯公司被认定为“2004年度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

2月16日,腾讯QQ的同时在线人数首次突破了1000万。自2000年5月腾讯QQ的在线人数突破10万以来,仅用了4年时间就达到了100倍的增长。

4月 腾讯公司获“2004年度深圳市知识产权先进单位”称号。

4月22日,腾讯公司荣获深圳市知识产权保护先进单位第三名,前两位分别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5月 腾讯公司位列“2005年中国软件产业最大规模前100家企业”第25位。

3月 腾讯QQ现实行限制用户异地修改密码的安

全措施,暂对异地使用密码保护取密修改并无影响;IP政策出台。QQ聊天室(酷Q社团)再现江湖,号界人士齐响应;酷Q社团成立于2006年12月。

4月 10位QQ号码问世并已开放申请。5月 QQ申诉功能优化改编,新增好友辅助申诉功能,其他证据一栏将取消并惹争议;申诉人性化。

6月 QQ同时在线突破4000万。注册用户接近8亿。QQDNF黑钻业务推出,从此七钻鼎立。

9月 QQ增值业务:会员Q豆正式发布,QQ实物通过Q豆领取未来人人有望;诱惑的QQ公仔纪念品。

腾讯启动了多项打击QQ外挂措施,首当其冲的是“显示用户IP地址”、“显示用户是否隐身”等功能的彩虹版QQ外挂。

1月 QQ同时在线突破4300万。继续领跑国内同类软件之首。

QQ推出纪念十周年的活动,有上亿网友参与,同时在2月23日晚8时,同时在线人数突破5100万,达到了惊人的人,注册用户达到9亿多,预计到2009年末,qq的注册用户会突破10亿。

3月5日19时52分58秒,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了一亿。

10月06日20:49, QQ同时在线人数创造历史新高,达到了119,829,251人。

10月09日20:50,QQ同时在线人数创造历史新高,达到了122,436,607人。

2010年11月3日晚,腾讯发布公告,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2010年11月10日下午 ,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积极干预下,腾讯与360已经兼容。

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一亿四千万。

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一亿七千万。2月,腾讯宣布与日本KDDI合作,推出手机QQ日本版,全面打入日本市场。首先发布了Android版本。

5月,手机QQ日本版推出iPhone版本,支持iOS系统3.0以上版本 。

QQ2013是腾讯公司发行的QQ系列的最新版本,进行了更多细节上的优化,最早测试版本于2012年11月09日上线。2013年01月11日发布了Beta2版本,推出了“剑鱼”全新音视频引擎,高清画质最高可达HD级别(720P)。2013年01月22日腾讯发布QQ2013新春版。

2014年04月11日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两亿人次。

繁体中文、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

中国IDC圈1月10日报道,1月8日,第八届中国IDC产业大典在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本次大会以“新资本 新技术 新格局”为主题,力邀工信部、通信发展司、电信研究院领导,IDC企业、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设备厂商等各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把脉中国IDC行业未来发展之路。其中腾讯云的运营总监成润华应邀出席了大会并发表精彩演讲“铸造信心,成就梦想”。

腾讯云的运营总监成润华

以下为成润华演讲实录:

成润华:各位领导、嘉宾,上午好!我是腾讯云的运营总监成润华,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主题是《铸造信心,成就梦想》。

腾讯天生可以理解为它就是一个的公司,到现在腾讯拥有的过亿的用户的集成产品已经有很多款。这些产品同时也获得了广大最终用户的认可。要达到这样的质量,其实这一切都是离不开腾讯后台的架构支撑和技术服务能力。要看这些后台的技术能力,比如应用的分布能力,业务架构支撑能力以及横向的扩展能力,这些都是腾讯的技术团队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这些技术怎么沉淀在腾讯云里面。

像QQ空间,几年前我们做了空间的广泛的分布,目前部署在深圳、上海和天津。这样的架构和这样空间节点内的部署,QQ空间这样一个产品就可以实现非常灵活的调度。比如说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的时候,他可以把一个节点内的用户实时的切换到另一个节点,能够保证业务长期的可用性。

像腾讯很多的游戏产品,腾讯有很多很热的游戏产品,腾讯运营游戏也有很多年了,这么多年下来,很多产品已经过了他的生命期的高峰,逐步的在萎缩,但是这些游戏产品每天还会有大量的收入,带来大量的收入。对于这种游戏产品进行成本优化,我们会考虑到因为它的业务现在在萎缩,整个服务器的规模、支撑能力、空闲的计算能力很多,原来可能部署在实体机上,现在我们进行虚拟化。把后台的多个游戏服务通过虚拟化以后,合并到一台的物理机上,一台物理机可以支撑多个虚拟机的游戏服务。对于游戏本身的运营来说,几乎是无感知的,带来的好处是这种服务器可以成倍的节约。

腾讯这么多年积累的运营经验,这几年我们是逐步的把运营能力和经验汇聚到了腾讯云里面。我们怎么理解这个汇聚?有两个层面。一是腾讯云核心的后台的技术,基本上都是来源于腾讯的各个类型的互联网上海量服务的产品,所以说技术是同源的。二是腾讯云所有的技术团队核心骨干都是从腾讯各个后台的研发和运维团队抽调过来的。

2010年腾讯云正式上线以后,当时主要是专注于服务腾讯的各大开发平台。到目前为止,腾讯的开放平台也是积累了2万台服务器的规模,也是腾讯云目前总的服务能力。到去年下半年,腾讯云进行了全面的对全行业的开放,通过这种开放能够让腾讯多年积累的后台的运营经验和能力,真正有机会通过腾讯云开放的方式和全行业进行分享。这也是腾讯云对于腾讯来说所肩负的使命。

腾讯云主要是由三大云服务构成,即计算云、数据云和微云。云计算核心的问题是解决服务质量,计算云除了提供基本的虚拟机的计算和存储的能力,从去年到今年我们一直在主推的就是和移动加速。数据云的核心是运营分析能力,目前主推的是数据云能够为移动应用所提供的数据分析的能力。可能很多人用过微云,微云主要是面向2C的用户,个人用户,我们把微云放在腾讯云里面,是希望微云把面向个人用户数据存储的能力,能够包装起来,提供给所有的企业,让企业服务最终用户的时候也能够使用到微云数据存储和分发的能力。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个核心的服务。很多企业,包括互联网的创业公司对云安全都深有感触,最近这几年来自于安全方面的比如主机的入侵、DDoS攻击,对很多公司来说已经变成了常态,每天都会遇到。对于很多种小公司,尤其是他把他的后台服务托管到传统的IDC机房,其实对他来说,机房服务的主动防御能力其实是非常弱的。作为腾讯云我们提供的云安全,可以说能够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在动态加速里面我们利用了动态加速全国200个以上的分布节点,对于使用动态加速的用户来说,他如果遇到这种攻击,动态加速的边缘节点可以很容易的把攻击流量在他的边缘节点进行卸载。也就是说,这些攻击流量不会回源到原站,对原站造成攻击。还没有使用动态加速普通托管云的服务,我们所有的云机房都部署了清洗服务。我们的云机房都有足够大的带宽。这个系统对于首次的像DDoS攻击或者其他的毁损攻击,说分钟内就可以快速的识别和进行防御,对于再次或者多次的攻击可以实现实时防御。这就是我们的清洗服务所具备的能力。我们在像天津腾讯云的云机房,我们设计的非常大容量的防攻击的能力。天津机房本身也是腾讯自研业务的机房,规模非常大,是数十万台的规模。天津本身运营商的带宽可以达到数百G,在天津部署的腾讯自研的清洗服务也会达到百G以上的清洗容量。在这样一个高容量的防毒能力下,目前我们遇到的攻击都可以承担下来,而且对客户在腾讯云上的服务不会有影响。

集中在单IP的大容量攻击上,超过8个G的攻击,我们会各运营商共同的对这些攻击进行防范。互联网对外服务的一些安全漏洞,一些弱密码的试探和入侵,我们会通过IDS检测中心进行扫描检测和预防告警,可以保证有一个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我们主推的是移动加速,移动加速会利用多个节点选择路径路由的点。移动加速会利用大量的终端,对于最优路径进行测试。对于动态访问的请求,它会实时的最优的路径。移动加速服务还实现了基于TCP协议层的优化,也能够达到TCP更高效率包的传输。我们其实也在做一些研发,包括前端优化,对于网站类服务页面、内容可以进行页面尺寸以及页面结构智能的自动优化,包括浏览器的加载和效率进行智能优化。动态的服务再结合腾讯云静态CDN的加速,会达到一个非常好的互补的作用,提升对于互联网业务访问的速度和质量。

腾讯静态的CDN我们现在是采用静速系统。把腾讯自建CDN全国所有的节点和CDN服务的一些外部的厂商,这些厂商所用的所有节点资源我们进行整合,通过整合以后,我们择优去使用。通过我们的测试判断哪些省份我们外部的合作厂商他们的访问是最优的,我们会把资源自动的分配到这些厂商的这些服务上。好处是给到最终用户的一定是保证最优的CDN的服务。以上的服务结合在一起,可以给到用户最佳的互联网移动加速。

我们还实现了云拨测,很多人用过基调和博瑞,我们目前是免费提供给腾讯云所有的客户,让他们去使用,甚至包括他们外部业务的访问质量,能够实现实时的告警和质量的数据分析。

看一下在IDC部署这一块,腾讯云当前做到的。腾讯云实现了全国三地的服务,目前的节点是在广州、上海和天津,这三个点在全国IDC骨干节点里面应该说是最核心的三个点。这三个点作为腾讯云机房的主力,至少实现了三大运营商的网络接入。同时我们在上海和广州也实现了BGP的网络接入,我们的BGP有几个特点。一个是它实现了多运营商BGP的互联,也就是说目前BGP直接运营商互联可以超过十个运营商。市面上看到的所有的运营商用户都是可以通过BGP的方式实现本网内的访问。对于广州和上海的BGP,我们可以实现BGP的容灾和备份,广州和上海当一个点出现问题的时候,另一个点可以立刻生效。某个省运营商的省网出现的非常严重的网络出口的故障,导致网络不可用,腾讯云我们使用BGP的应用其实它当时就被实时切换到了上海,也就是说全国用户BGP的访问,通过上海到广州的腾讯专线过来,这样对于最终用户来说他几乎是无感知的。因为对他来说他的IP不会变,还是腾讯BGP的IP,访问质量也几乎没有大的影响,因为上海的BGP接入质量也非常好。这就是BGP的能力。我们后面还会在包括西北地区规划新的云机房,我们在海外也有新的云机房规划。我们的目标肯定是腾讯云对于全球用户服务实现最佳的覆盖。

刚才主要介绍了计算云的几个核心的服务,下面是对于数据云这一块重点来讲一下。数据云所能够提供的是不同的业务场景所能够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数据分析的结果来指导运营。运营特别关注的几个应用场景一个是拉新,怎么拉新用户过来。二是怎么防流失。三是怎么样保证用户在支付的时候能够达到快捷的支付,而且能够尽可能的让用户的支付进行转化。腾讯云的数据云可以在防流失这块做到,举个例子,比如QQ的农场,经过数据云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到QQ农场的用户达到23级等级的时候会积累很多金币,但是这些用户的流失率就会变得非常高。这就是我们数据分析的结果,就会指导我们到了23级的用户,为他们制定一些营销的策略,尽可能挽留这部分的用户。像QQ游戏,CF穿越火线游戏,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诉求,比如有成就型的,有装备型的。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可以看到用户在某个活跃期以后就会有流失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会根据用户不同的个人的诉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挽留工作。这是腾讯数据云为产品运营带来的帮助。

第三块是微云。微云这个产品主要是面向个人用户,腾讯在微云这一块其实也推出了每个用户10T的比较海量的存储能力,也支持微云大文件的访问,比如说超过32G大文件的上传下载。可以说微云对于个人用户是有一个足够大的瓶子,也有足够大的瓶口,能够装得下客户个人信息。除了传统的PDF、Word文件,也可以实现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文件的存储,包括日志等等。这些能力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对于最终用户其实是一个非常便利的和有效的使用方式。微云这样的能力我们也是希望能够给到我们的企业用户,能够服务于他们的最终用户。

2013年已经过去了,2014年对于腾讯来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我们也是希望能够把我们的云服务做的更好,通过我们加倍的努力,能够以最优的云服务质量来回馈给最终用户。我今天的演讲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