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总是系统文件丢失怎么办符号丢失

为什么系统总是显示我看不懂的符号,怎么解决?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看不到的话就是更新不完全,请注意完全更新到最新版本
大家还关注微机原理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微机原理试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微​机​原​理​试​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为何我总有一种我死了这个世界就会消失的感觉?总觉得这个世界是为我而存在的?
补充原因:我有很大的共鸣,题主的这句话,惊奇的是和我多年以前表达的一样,而且可以说一字不差。对我的补充进行说明:这个问题8年前我就想到,只是当时无法准确表达,所以一位学心理的阿姨无法理解我的表达。时至今日,今天偶然的机会勾起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惊奇地发现能表达出来的语句还是和当年的差不多,仍然无法准确地表达那个意思。不过,看到很多前辈们的回答,我很开心,尤其是那句“您不是第一个这么思考的人”。好了不多说了,再说该被拍砖了,直接加上我的表达。再次说明,表达的意思还是不够到位,也许同样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同学们看了我的“匪夷所思”的描述会很有共鸣。阅读文字时尽可能地入戏,会比较好理解:你把下面的这个【我】字当成你自己:
我每天都生活在这里某省某市某县,感觉我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晚上睡觉我闭上眼睛,一切就都是漆黑了。我只能感受到我自己的世界,从我的眼里看,我死亡的时候,那我就看不到什么了。
我每天能感受到的是,我只局限在我的世界里,为什么我会有知觉有意识。对人类来说,每个人只是正常的一个人,而我一想到‘我自己’,就觉得格外奇怪,在我的眼界里我的世界里,我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我感受到的是我所存在的这个范围,奇怪之处就在【为什么我的意识只在我自己的世界里,为什么不是别人来经历我当前的这个意识,如果我死亡了,没意识了,这个世界就好像没了一样】
虽然,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和阅历的丰富,现在明白很多,也知道每个人都是如此。但我还是很奇怪,为什么[我]只感觉到我的世界,当前,为什么是【我】在[我]的这个世界里,而不是【你】在[我]的这个世界里?
我想这才是让人最困惑的地方。
如果你说的是你的现象世界和你的本体世界,那么它们的确会随着你的消失而消失。所以请好好活着,当然,也只能好好活着。======看到一些可能对唯心主义或者主观主义有误解的说法,所以来吐槽一下======问题中提到的应该是某种主观主义或是唯我论。唯我论与现象世界 [其实我觉得这一部分才是重要的=w=]
首先你要理解人类是如何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的。我们的一切感觉、经验、知识都来源于我们的感官。没有什么东西是能超越你的五感而出现的。所以,你被完全封锁在了你的感觉世界中,这便是所谓的现象世界和外部本体世界中不可逾越的鸿沟----你不可能跨过感觉材料去认识外部本体世界,你只能猜测它们的运作方式而不能证实,这便是科学为什么强调可证伪性的原因。
但是,有一个本体是你能直接接触的,这便是你自己的心,这些第一人称主观本体(first-personal subjective ontology,其实「first-personal」和「subjective」某种程度上来说表意重复了)是你直接接触到的。并且这个本体中的很大一部分恰好就是你的现象世界。这种巧妙的重合使你不得不把自己的心灵放在一个更加独特的位置上来考量,而且你会觉得你赋予其多大的重要性都不过分,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你唯一可以直接接触到的本体世界,并且同时也是你的全部现象世界。失了它,已经不仅仅是「你将一无所有」,而是「你不存在」。
换而言之,你和你的世界之间的关系(这里是说逻辑关系)应该是:先有你的肉体,然后有你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有你的世界。这便是「你是你的世界的全部」的原因所在。(事实上即便是从物理的时间角度上也是这样的,一个人的意识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逐步产生的。)唯我论与唯心主义
并不是所有的唯心主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这就像「还好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那样。其实主观主义唯一不能克服的问题就是现象世界中客观性的存在,你可以选择闭上眼不去看某物,但是你一旦睁开眼,你就没有办法自由地决定你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你没有办把黑的看成白的也没有办法把红的看成黄的。这种没有办法自由操控感觉的情况,在这里姑且被称为「客观性」。
因而必须引入一个东西来对这种客观性进行解释,在有宗教的文化背景下,上帝便是用来解释这个的:因为上帝看到的世界是如此这般,所以你不能看到与上帝看到的世界不同的世界。考虑到这一点,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是不足够的。因为他没有办法很好地解释客观性(一说他的唯心主义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而是认识论意义上或者价值判断意义上的,比如说「我不知道的东西是我所不知道的」或者「我不知道的东西对我没有意义」,当然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你的问题:如果你不存在了,那么世界的存在对于你来说就是不可知的,没有价值的,没有意义的),故不列入考虑范围。单纯的主观唯心主义在逻辑上是不能自洽的,因为它不能够解释客观性。类似地,如果是由单纯的主观唯心主义而引发唯我论,那么这种唯我论也是一个不自洽的理论体系,至少也请把上帝囊括进来啊。
如果你认识到了客观性的存在,你会发现,只要你选择一个融洽的世界观,那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在方法论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首先你不是自然规律的建立者,上帝才是,那么这里用斯宾诺莎的「神或自然」来描述这种客观存在的实体便极为合适了,它可以是神,也可以是自然本身。其次,你可以否认他人心的存在,但是你没有办法否认真理和客观性的存在。(这里的真理指最严格意义上的真理,准确来说是一种规范(normative)的思维方式,即如果你确定「&」这个符号作为小于号的意义,那么你就不能同时相信「a&b」,「b&c」和「c&a」。所以,一旦接受了客观性,你就会发现,即便你把他人当作物来对待(虽然贝克莱是承认他人心存在的),他人也是一种没有办法完全受到你的意愿来操控的东西,你可以选择以自我为中心,即以最大程度上地满足自己的欲望为目标(其实有谁不是呢?一旦你接受了行善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免除自己内心的愧疚感或者不安或者其它负面情绪这种设定,那么无论为善为恶,其实都是为了满足自己,所以自私并不是罪过,愚蠢和短视才是造成冲突的真正原因,当然和这个人本身所采用的一切基础的信仰也有相关性,如果一个人以杀人为乐的话,这便不是他是否聪明的问题,而是他本身对快乐的理解有问题,当然另一方面,快乐本来就不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一般来说只有通过理性的规划才能真正实现满足感的最大化。
引罗素西方哲学史中的一段话:文明人之所以和野蛮人不同,主要的是在于审慎,或者用一个稍微更广义的名词,即深谋远虑。他为了将来的快乐,哪怕这种将来的快乐是相当遥远的,愿意忍受目前的痛苦。
如果与我们发生关系的对象是物,那么我们自然不会责怪物本身有问题,而会选择一种正确的使用/对待/处理物的方式,同理,一个有理性的人,即便他采纳了唯心主义的观点,并且无论他是否相信他人心存在,他都必定不会表现得完全利己,因为很多时候利他的行为可以得到更大的利己的结果。唯心主义[可略]
最后想吐槽一下唯心主义一词在中国是如何被误解以及滥用的。首先唯心主义一词是 idealism,准确来说是理念论,与之相对的是唯物论(materialism)或者是实在论(realism,准确来说应该是「对于外部世界的实在论」,请务必和「关于抽象实体的实在论」区别开来,后者对应的是「关于抽象实体的唯名论」)。
唯心主义做的断言是十分之弱的,弱的意思就是你不可能证明它是错的(这也等同于你不可能证明唯物主义是正确的)。
要理解唯心主义,我们必须首先理解奥卡姆剃刀原则:「Do not multiply entities beyond necessity.」
奥卡姆剃刀原则告诉我们,没有必要假定过多的实体存在(恰好这个论断本身就源于关于抽象实体的实在论和唯名论的冲突)。要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的话,大概就是这样的:我们可以设想存在一种我们以任何手段都无法感知到的物质,它也不会以任何方式与我们发生作用。那好,我们假定这个实体存在有什么意义呢?没意义,所以我们还是不要假定这个实体存在好了。这便是奥卡姆剃刀原则的一个(不甚好的)运用举例。
唯心主义者,这里主要指贝克莱主教大人,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假定我们的感觉材料背后存在一个实体,我们只需要承认我们感觉材料本身的实在性就行了,背后实体的实在性没有必要承认。完了。这便是唯心主义的由来。问题在于,奥卡姆剃刀原则还有后半句话:「but also do not reduce them beyond necessity. 」这句话常常用于攻击贝大人。但是只要你没有确定 necessity 的标准,这个争论就不可能结束。总是两方面的人各执一词。当然,现代的哲学家大多数都采用 materialism 的观点,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还是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吧。
看到这么多人对提问者冷嘲热讽,感到很悲哀。是文化的悲哀,是大众的悲哀,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但同时看到有人提到了唯心主义,还有人给出了相关的代表人物和百科链接。又感到很欣慰。我觉得这本来就是一个难以证伪的问题,而且也是世界观的一种流派。与我们在学校里被普遍教授的辩证唯物论虽然完全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事实上,我现在回答这个问题,也不见得真因为有人有这样的想法,而只是我的思维的存在制造了一个拥有这个想法的人,并在知乎上产生了这么一个问题。更甚至可能连提问的人都不存在,或者说在我需要与这个人实际进行接触之前,我的思维不需要将其具体化。在这个(我的思维所创造的)世界上只有知乎上的这些文字而已。有人可能会奇怪如果世界是自己的思维制造的,为什么会有出人意料的事情出现。这就好像一个大梦:我们做梦时,梦里的一切都是大脑的产物,但有时确实会梦见意想不到的事情。从另一个角度上讲,我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也只是思维为了让我满足一种表达欲望,而并非向其他人说明一种思想,因为本没有其他人。所谓的各位看到我的回答后的各种反应(骂也好、赞也罢),其实也可能是我的思维在后台计算出的结果,来让我感觉这个世界的合理性和自洽性。实际上,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所谓的“各位”。虽然从其他哲学观点来看,看到这段文字的人可能会不同意,但就我这个人的主观意识来说,永远不知道所谓的其他人的意识是否存在。而且,以上的一切说法都难以简单地证明其真伪。虽然,我本人还是倾向于相信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说法。但也不介意吸收、推演和学习这种唯我主义的想法和思维。毕竟多多了解各种假说才能让自己的头脑更充实、思维更发散,这些都是产生创造性的源泉。所以一味地去否定这些说法是不明智也不科学的。至于提问者,我认为拥有这种思想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不会因此导致你变得极端自私、不顾他人死活就好。(好歹也是你的思维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不善待的话,岂不是暴敛天物?)而另一方面,如果你是自己独立产生了这种想法,恰恰证明了你是一个肯于思考的聪明人。很有哲学潜力。保持这种积极思考的状态和精神,对你人生的很多方面都有大有帮助的。同时也建议你多多了解一下其他哲学思想,或许有一天你会觉得其他流派的思想更加有说服力,自己就改旗易帜了。
借回答楼主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我对自我意识和主观世界的理解:)楼主的感觉我也有过,先暴露一下自己的故事,。那是小学二年级寒假,我在浙江外婆家住着。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马路口,很多车撞倒我并轧过我。原先也做过类似梦,无非是黑屏一段时间(梦里的感觉),再换个新的剧情重新开始。但是那次可能是轧过的车太多的缘故,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我的生命结束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好像我身边的所有人和事都随风而去,我所有渴望和快乐的东西都不见了,面前和未来都是黑压压的茫然无措。梦醒以后,我惆怅了几天,有生以来第一次思考死这个问题。如果死亡总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死了以后我能够感觉到什么呢?我也深深感到自己主观世界的独一无二。也许这些念头,让我从小对哲学比较感兴趣,上大学时也选择了心理学。学了心理学以后,对于人的内心有了更多专业理解。我们内心世界的感受,虽然有很多独特体验,也有很多普遍共性。这种普遍性也是心理学研究目标。我们根深蒂固有独一无二的孤独感,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探索这个世界的意义和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内心世界的发展,就是不断地远离自己的世界,接触和融入别人世界的过程。婴儿时期的我们,完全依靠母体的营养和温暖,不要自己费心就能满足需要。这是我们成长之初的伊甸园。可是天堂总是要失去了。开始时短暂的快乐,面临着永远的丧失。我们不得不和母体分离,不得不长大和独立,不得不明白只能靠自己。我们无意识会抗拒这种分裂,幻想有个一直呵护自己所有需求的人。可是分离和丧失,终是冷酷的事实。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么形成强硬独立的内心世界,绝对关注内在需求但忍受孤独。要么将社会标准内化自己的标准,压迫自己原有的需求愿望。多数人可能不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而是在内心世界和社会标准间徘徊不定。我们的自我意识,起源于父母对婴儿时期我们的养育和照料,扎根于我们对自己独立状态的觉察和强调。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认为,自我意识开始于对父母力量的理想化。我们在童年的时候,会崇拜和认同父母的力量,觉得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通过认同理想化的父母,我们试图也拥有这种全能感,幻想自己也充满力量。然而,当幻想撞上现实时,美丽的泡泡就破了。有时候父母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孩子会撤回对父母的理想化移情,产生失落怀疑的情绪。而通过恰到好处的挫折这个阶段,我们有能力区分愿望和现实的区别。失落的理想化父母形象,成为孩子超我的一部分,变成自我理想;破裂的自我全能感,整合***格的一部分,变成雄心抱负。但如果自我意识过于强烈,可能感到自己和世界格格不入。为什么呢?因为对于和世界的联系,我们心存疑虑有点不安。外在世界的刺激可能过于压迫,内在世界的幻想可能过于诱人。我们可能担心外部世界的变化不定,转而拥抱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这种反应可以理解,只是可能加剧外在和内在世界的心理差距,产生过强的无常和焦虑感。成长需要联系。而与他人的相遇,也塑造了自我意识。心理学推崇的自我意识是,自我感知到的东西,能够形成一个整合稳定的图像,而不是支离破碎变化不定的。我思故我在,我感故我知。我感觉到的,正是我现在感觉的东西,而不是别人强加给我的,或者幻想中担忧恐惧的。也许在每一次和别人接触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河流都会分叉减少流量。每一次河流的分叉,都是自我世界的丧失。而这种丧失,也意味新的成长。成长可能意味着。童年天真可爱的幻想不得不放弃了,我们不得不面临社会现实设置的限制。而与这些限制打交道的过程,我们发展出来了智慧和技巧。这种智慧教会我们,可以接受分裂,可以依靠自己,也可以信任别人,可以亲近爱人。我们可以容忍矛盾的心理,但也在追寻统一的价值。我们懂得区别现实和幻想,也能够接受事实容忍挫折。这就是丧失带给我们的成熟。因此,楼主的这种感觉其实没必要感到匪夷所思,我们都对 自己的自我世界沉思过。只是希望这种沉思能够促进我们内心的整合,去更加明确世界的意义和自我的价值。忘了提啦,知乎新人喜欢收集赞:)
骚年,可以看出这个问题令你非常得痛苦,瞧这一长串tag就知道了:心理学、哲学、自然科学、人生、世界观……连精神分析都出来了。所以,我也准备认真地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是认真地吐个槽)。首先我想说清楚,你不是第一个有这个困惑的人。前面有人建议你去读读洛克、贝克莱、休谟,就会发现这些哲学家已经讨论了很多很多年了。没错,我也希望你去看看那些哲学讨论,建立基本的知识储备。看不懂怎么办,不是还有非常精彩的解读嘛。但是,这个问题解决了吗?讨论远远没有结束。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以下是我的回答。直接回答:这个世界依然存在。「我死了这个世界就会消失」这种感觉,仅仅是种错觉而已。为什么?科学知识告诉你宇宙已经诞生了xxxxx亿年,不会在你死的时候突然无缘无故消失。不要怀疑了好么就这么简单,相信科学吧。----------------------------------以下是哲学讨(tu)论(cao)------------------------------------------那唯心、唯我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现象世界什么是实在世界?什么叫现象世界消失?听起来都很有道理的样子。那些都是古老的哲学概念。我想以一个现代科学精神的立场告诉你,忽略掉那些古老的哲学概念吧,不要从形而上学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贝克莱、休谟等哲学家认为,存在是通过经验被感知的,这没有问题。比如我站在你面前,你会认为我存在,是因为你能看到我。假如我发动奥义天舞宝轮剥夺了你的视觉,你依然能感知到我的存在,因为你能听见我的声音、闻到我的气味、能摸到我。如果我剥夺了你剩余所有感官,你还能感知到我的存在吗?类似的,一个天生的盲人能准确理解什么是红色吗?思想实验一下,应该是不能的。所以,外部世界都是我们通过经验感知到的,经验是我们和外界接触的唯一桥梁。如果我们认为所有的存在都是感觉经验,那就是经验主义。那是不是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只由经验构成?康德认为不是,我们还拥有超越感觉经验的先天范畴,比如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心灵是如何处理这些经验材料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对此有很精彩的论述,和问题不相关,就不展开讨论了。总之,你死了就没有任何感觉了,这就是现象世界消失了。太阳依旧每天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不过和你不再有任何关系了。到这里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了。可是哲学家们不满足,他们要深入探讨一个概念----实在性。为什么?很好理解,因为他们不信任经验。经验这个东西主观性太强,对同一件事物,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经验。在同一间屋内,有人感觉热,有人则感觉冷;面对同一幅画,有人认为很美,有人则看不懂美在哪里。如果存在的都是这样的主观经验,那么真理的客观性从何谈起?所以,哲学家认为事物在经验背后必有其客观的实在和本质,这样客观真理才有存在的可能。哲学家通过区分经验和实在,解决了真理客观性的矛盾。这也是传统形而上学的观点。从柏拉图的理念论起,哲学家就开始讨论事物不变的、永恒的本质和实在。到了笛卡尔,他怀疑一切现象,最后得出了哲学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公理「我思故我在」:一切的现象都可能是上帝施于我的障眼法,唯有「思考着的我是实在的」这一事实无可辩驳。但是,实在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够认识实在?它超越了经验,看不见摸不着,而且没有这个概念我们似乎也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我看见一块石头,本来我认为它是存在的,但是现在哲学家让我思考它是一块现象的石头还是一块实在的石头。关键是,我为什么要区分「现象」和「实在」?「实在」只是哲学家发明出来的一个思想概念。它有意义吗?有,但是不大。它解决了经验主观性和真理客观性之间的矛盾,但是无论从实用主义还是实证主义的角度来说,它的意义都不大。我只要知道这一块石头存在,踢到它脚会疼,可以用它来盖房子就足够了。既然「实在」只是个人为引入的概念(concept),我们当然也可以拒绝这个概念。哲学家挖了个坑,你可以选择不跳。正如所说,「实在」这个概念不可以被严格证明是错的。但是,不能被证明是错的不代表就可以成为真理,我们还要考察它的意义。实在性的意义,大概也只存在于哲学讨论中了。只要你拒绝了「实在」这个哲学上的概念,唯物、唯我、本体这些教条统统都失去了意义。二十世纪的分析哲学派也认为,哲学家不再有能力发现关于世界和人的任何实在,发现事实是科学家的任务。哲学的中心任务是通过语言分析来澄清概念。所有树的共性「树」是实在吗?不是。它只是一个抽象概念,以及对应这个概念的词汇。植物学家会对这个抽象概念有严格的定义。我从来不认为科学是唯物主义,我只承认科学是实证主义(positivism)加实用主义(pragmatism)。既然是实证主义,则判断真假必然以经验为依据;是实用主义,则必然以改变世界改造自然为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提升我们的经验质量。我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人说科学是唯物主义,因为科学确实认为有真实事物的存在,但是科学所说的存在和哲学所说的实在不是一个概念。科学的存在是可以用经验去验证的,并且可以拿来实实在在地提升我们的生活经验质量。哲学上的唯物主义或者唯心主义教条,都不足以精确地涵盖科学的内涵。最后,拒绝实在又会回到之前的问题:经验是主观性的,我们如何保证真理的客观性?我的回答是,科学用来检验真假的标准是集体的共同经验。真实的事物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作用于我们的感官的,所以我们相信它们也以同样的规律作用于其他每一个观察者。科学的结论不能只是一个人的想法,它必须是所有科学家都能得出的结论。正因为科学的方法论诉诸集体的共同经验,所以才这么强调可重复性和实证性。比如,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牛顿定律是否为真。这就赋予了科学真理的客观性。这种集体的共同经验,在真理性的level上,肯定小于仅存在于思维当中的、天赋的、实在的真理。但它确实是实证角度上人类可以达到的最高水平,也是实用角度上对人类最有意义的真理。集体的共同经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的科学结论都是根据新的证据和新的思维而调整的。所以科学的方法具有很强的自我批判性,它将自己的结论置于严格的检验之下。所以,我认为应当从科学的角度回答这类问题,而不是奉古老的哲学概念为圭臬。两千年前就思索「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人是大神,现在的人如果还坚信这是真理,是不是应该考虑update一下自己的思想水平了。当然,唯我论也有积极的作用。在外界压力大或者心情低谷的时候,我也常常愿意想,老子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都是围着老子转的。这也算是哲学的慰藉吧。我丝毫不会武断地认定我就是标准***,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临屏涕零,不知所言。
此事说来话长。。。一个定义:感觉材料是指,我们通过感觉直接认识到的东西(例如松树树叶的颜色、形状),其是知觉活动的结果。再说为什么有这种感觉。我们关于事物的认识只能来自于经验,不那么严格地(因为回忆或想象显然也是经验的来源,但明显地依赖于我们这个主体,所以排除不考虑),也就只能来自于关于某物的感觉材料(请想到松树树叶的颜色、形状、气味等)。而感觉材料的背后并不必然地需要有一个知觉的对象(例如实在的松树本身。以造成这样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要彻底否认世界存在是独立于我们的,则必须证成感觉材料的背后必然地没有一个知觉的对象。这样当我们停止感知时,世界作为感知的结果,将再不存在。以下则是具体说明:一个能为任何人所觉察的经验是,当一个人从不同的观测点观测他面前的桌子时,因为光线的缘故,将看到这张桌子对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那么,在此这个人没有任何理由说其中任一种颜色是桌子本身真正的颜色,因为这些颜色同等地真。而一个人日常中说某物具有某颜色,是指在最一般的情况下,某物所具有的颜色。借此,必须引出的概念是,感觉材料和实在本身的区分。感觉材料是指,我们通过感觉直接认识到的东西。例如,从不同的角度观测同一张桌子,所感知到的不同颜色都是感觉材料。从不同的距离观测同一张桌子,所感知到的不同形状(假设桌子是长方形的,那么远看会近似呈现出两个锐角两个钝角的形状),也都是感觉材料。同理,我们用以描述桌子本身的性质的词语实际上都属于对感觉材料的描述,如硬度,声音,味道等。当然它们也将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如同颜色和形状一样。同颜色的情况一样,这些呈现出不同程度差异性的感觉材料中,任何一个感觉材料将不会比任何另一个感觉材料更有理由将自己等同于桌子的性质。因为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说地位是平等的。而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关于事物的认识只能来自于经验,也就是只能来自于这些感觉材料。我们通过感觉材料把握世界,而这些感觉材料之间都具有显而易见的差异性。以至于,我们无法把任何一种感觉材料等同于桌子本身的性质(某一种颜色有权利宣称它是桌子实在具有的颜色,那么其它颜色也将具有同等权利),那么这里引出的问题就是----是否有一张独立于感觉材料差异之外的桌子存在,而它的存在是引起这些感觉材料差异的原因,或这些感觉材料只是这张实在桌子的标志。如果有这么一张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独立存在的桌子,那么,它是什么样的,我们如何认识它。当然,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回答是,不存在实在的桌子本身,只存在感觉材料。因为我们有关于事物的感觉材料并不必然地意味着感觉材料的背后有造成它的某种实在的东西(想想梦中的情形)。那么,如果有人宣称,「世界因为我存在,我消亡了世界会覆灭」,那么这个人的意思将是,无论以怎样的方式,这个世界的一切不过是一堆作为其感知结果的感觉材料。在感觉材料的背后并没有任何实在的东西支撑着它----即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独立存在。因此,一旦说到,「我死了世界就会消失」。那么,这个人将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个世界在我睡眠中依然存在」或「一棵树在我停止看它时,它依然存在」。因为一旦停止感知便称不上还有什么感知结果。如果这个人是在另一意义上说「世界为我所存在」,即由某人(例如贝克莱的语境中,保证事物独立存在的上帝。当然这种事物不是物质的而是心灵的观念)特别为其创造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在其睡眠时依然存在),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这个人就必须得承认感觉材料的背后必然有某种实在的东西支撑着它,它作为感觉材料的原因而独立存在(否则无法解释这个人停止感知时,为何世界依然存在),无论这种实在的东西的本质是心灵的还是与之对立的物质的。然后,当这个人死亡时,再由某人亲自毁灭这个世界。当然更可能的情况也许是,这个世界不是为某人而独立创设的,这个世界本身是独立于感觉材料而存在的某种东西(无论它本质上是心灵的还是物质的)。当某人死亡时,不存在的只是其对这个持存世界的感知。当然在以上所提及的各种可能情况中,任何一种都是不能在严格意义上予以证明的(或彻底否认的)。我们根本没法知道除了我的感觉材料之外,有或没有独立存在的实在。一个人除了拥有只属于自己的感觉材料外,其它一切都不是必然地真切,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都是有可能是真的。虽然承认除我们自己之外无一物存在并不那么让人感到愉快。。。如果一个人按常识认为有物质客体独立于感觉材料而存在,并且作为感觉材料的原因(感觉材料和实在本身必然是不完全相同的),只是说其相信这种情况具有最大程度的真,或因为这样认为是有利于实践的,仅此而已。
题主,你这个想法是对的。任何关于外界的描述包括观察所得,思维所得,或者后天教育所得等等。都离不开,你自己观念的确认。所以佛法里面有个说法是,一切法皆不离心。法是泛指一切东西的意思。无论你怎么观察,你的理解,你的见地都离不开你的自心。如果说你观察到的只是你观察到的世界不存在了,而是客观世界依然存在。试想所谓客观世界是不是来自于你的观念?如果不是你自身推出,离我之外仍有客观的世界,那么你这个观念就不存在。所以说一切都不离心。所以我赞成你的观点。
所有回答的人都无法证明你的感觉是错的。
说明你在思考世界观,世界观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因为人类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某些人不要认为自己或者前辈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针对你的问题谈谈我的世界观:你活着的时候你的世界为你而存在,你死了以后你的世界就不在为你而存在了,但它并没有消失,就永久的封存在你的脑细胞里了。就像一个有盘坏了是一样的,优盘好的时候他可以正常输入输出信息,优盘坏了就不能输入输出信息了,但并不表示信息消失了,它们只是被封存在优盘空间里,变成无法读取的……。(有点儿科幻了,再加一句如果你的世界的储存介质-尸体,没有被摧毁的话,可能在遥远的将来你的脑细胞会突然被某种物质激活,你将得到重生……阿门……愿你永生……)----仅供思考或者娱乐。
我也时常会觉得为什么我是“我”,在我身边来来往往的朋友、同学是不是都是虚构的。以后我还会是不是“我”,为什么我只知道“我”。
你去看一下量子力学,就会发现 “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然无言以对”。小时候当了解到宇宙有大小时,我总在想那边界之外到底是什么,无法想象啊。然而现在***有了,边界之外又看不到,关我们鸟事。不存在一个客观的,绝对的世界。唯一存在的,就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世界。比你的想法更扯的是,约翰 惠勒的“延迟实验”说明,宇宙本身由一个有意识的观测者看了一眼创造出来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当然也有人质疑“难道亿万年来,宇宙一直在等一个单细胞生物的出现,然后才出现?还是它还得多等一会儿,直到出现了一个有资格的,有博士学位的观测者?”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