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教具、学具准备:书中主题图课件、水果、水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下册,平均分例1、例2(12-14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书中主题图课件、水果、水果图片、小猴子分香蕉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直观感知“平均分” 1.情境引入,感悟平均分的特点。 师:春天就要到了,二年级的小朋友准备去春游,看,他们正在忙什么呢?课件出示书中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小组同学听。 师:谁愿意汇报? 生1:我看到了有的小朋友在分汽水,还有分面包的。 生2:有2个小朋友分橘子,手里还拿一个。 师:你猜一猜他打算放在哪儿? 生:放在2个橘子那堆里,就都是3个啦。 生3:还有分糖的,每堆都是5个。 2.动手实践,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今天老师也给每组同学(3人一组)带来一些水果,快打开数一数,有几个水果?(每组的水果个数不同但是大小基本相同)小组同学先商量一下怎样把这些水果分给你们组的同学,然后分一分。 学生活动,教师查看。 师:每组选个代表,把你们组有几个水果,是怎么分的汇报给大家。 生1:我组有8个香蕉,我给他俩都是3个,我2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不够了,就剩下2个。 生2:我们组有6个苹果,每个人都是2个。 生3:我们组有7个梨,谁都分到了2个,还剩下1个。 生4:我们组有9个水果,我们3个人都分到了3个水果。── 3.从学生的分配方案中,揭示“平均分”的概念。 师:听了大家的汇报,老师很感动,大家在分水果时都很公平,(师指其中平均分的几个组),看这几组每个人得到的水果个数怎么样? 生齐:同样多(还有喊一样多,一边多) 师:其实像你们刚才这些分法在数学上还有他的名字呢?你们知道吗? 生1:一样分。 生2:同样多。 生3:平均分。 师:名字起得不错,你们每个人分得同样多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 法就是”平均分”。 板书课题:“平均分”,齐读,指名读。 4.在渗透份数,每份数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课件出示,小红拿来了8块糖,它有三种分法,你能判断出哪组是平均分的吗?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的想法。
指名汇报并说出理由。 生1:第(2)种是平均分的。因为每堆都是2块糖。 生2:第(3)种也是平均分的,因为每份都是同样多的,是4个块糖。 师:观察平均分的两组,数一数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块糖。学生一边数师一边课件演示用集合圈圈起来。渗透每份的含义。 二、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1.教学例2,课件出示书中主题图。
师:小明是个懂事的孩子,他正在给同学分橘子呢,你知道有几个橘子?他想怎样分吗? 生:小明要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师:对,同学们帮帮他,想一想怎么分呢? 2.动手操作,展示平均分的方法。 师:大家拿出15个水果图片和5个盘子,动手分一分,边分边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学生分,教师参与学生之中,最后汇报并展示不同的分法。 生1:一个一个地平均分在5个盘里,每盘分3个苹果。 生2:我先拿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再拿2个放在第2个盘子里,再拿2个放在第3个盘子里……还剩下5个,我一个盘子里再放一个。生3:任意拿几个,不一样多,再把多的拿出来放到少的盘子里。 生4:我是每次拿3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再拿3个放在一个盘子里。 师:你分得很快,谁是这样分的?(班级有三分之一是这样分的)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1:我想口诀三五十五,我就知道每个盘子里3个。 生2:我想到乘法算式3×5=15,一个盘子里就是3个。 生3:我会用除法,15除以5等于3,一个盘子里就是3个。 师:你们想得太好了,善于动脑,找到了简捷的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帮着小明想出了这么多分橘子的方法,但是,不论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都是3个苹果,是平均分的。 3.再次操作,强化平均分。 师:如果把这15个桔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你还会分吗? 学生动手操作分,展示分法,学生评价。 三、应用新知,解决生活问题。 1.联系实际,练习体验。 师:小明非常喜欢小动物,他买了12个香蕉,想平均分给3只小猴(课件出示:桌面上小明放有12个香蕉,下面蹲着3只小猴)你知道每个小猴分几个吗?
知道的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不知道的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学生汇报教师演示,每只小猴4个,可这时又来了一只小猴。 师:唉呀,又来了一只小猴,咱们要重新分这12个香蕉了。 生:把12个香蕉平均分给4只小猴 师:好主意,那每只小猴分几个?(学生讨论,汇报:每只小猴3个) 课件演示又来了2只小猴 师:小猴越来越多,这次要把12个香蕉要平均分给几只小猴?(6只)每只小猴分几个?(学生一齐喊出来是2个) 师:噢,每只小猴只能得到2个香蕉了。 通过刚才给小猴分香蕉,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小组说一说。 生:猴子多了,每只小猴得到的水果个数就少啦 ! 师:你们可真聪明,能够发现这个问题。 2.拓展练习 任意拿出几个盘子和水果,平均分一分,小组可以合作。 四、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是平均分的。希望大家能注意观察,把你发现是平均分的现象汇报给同学、老师和你的父母、朋友都可以。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平均分》教学反思
认识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而且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它是比较难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平均分”。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我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空间,把学生实际生活中听说过的见到的平均分现象展示给学生看,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在学生感受“同样多”的基础上概括出什么叫平均分。揭示平均分这一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这过程中,我突出了学生的三次实际操作。 第一次,小组同学互相分水果,重视学生分的结果,注重让学生体会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在课的始终,我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圆形纸片、小棒等学具,摆一摆、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中,再次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汇报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值得反思的地方是,应该返回头来让学生回到不是平均分的分法,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每份分得同样多,通过比较、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平均分”与“不是平均分”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第二次,重视分法: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体现了学生对物品的不同分法,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可以改进的地方是:应该让学生明确分得方法虽然不同,但分完后的每份的数量是同样的。应该追问学生:“哪种分法最好,为什么?”使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优化分法。 第三次,分香蕉,通过份数变化,观察分的结果,深刻体会“平均分”,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知识。为学生营造探索的空间。不过值得自己思考的是: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如何做到收放自如。如何让自己提问时的语言更加准确、严谨,使得学生的思考、回答更明确,清晰,学习的更加轻松,愉快。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人教版小学数学《平均分》教学设计和反思05等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平均分》教学设计和反思_教学反思/汇报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下册,平均分例 1、例 2(12-...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学设计_二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潇...3 反思总结 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 人教版小学数学平均分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教学设计名称...“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的教 学... 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平均分》教学设计和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1/2 相关文档推荐 ...一、创设情境,直观感知“平均分” 1.情境引入,感悟平均分的特点。 师:春天... 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者: 兰淑 发布时间:
15:17:25 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 P13~14 页,例 1、例 2 及练习... 《认识简单的分数》教学设计及反思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认识简单的分数》...(2) (3)一个蛋糕:平均每人分“一半” 教师追问: “一半”是怎么来的吗?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石井乡中心小学:李进彪 教学内容: 例 1、例 2、例 3 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请选择考试海南将取消小学百分制 反对者称没分数怎么看差距 时间: 09:33
反方:取消“百分制”怎么看差距
正方:淡化分数是减负举措之一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头禅可能要“渐行渐远”了。省教育厅于4月8日发布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改革小学生考试成绩呈现方式,逐步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避免分分计较。各市县(单位)教育行政部门要减少统考统测,小学低年级不得组织学校统考。
学生:考试之后比分数是惯例
“试卷发下来,我皱紧眉头,心想,每次考试都考得上八十,有时还能上九十,这次怎么考得这么差?这该怎么办才好呢?中午我回到家里,妈妈问我有没有分考卷,我若无其事回答了一声‘没’。可是纸毕竟是包不住火的。星期六下午,我在看电视,忽然妈妈生气地向我走了过来,批评了我,还用鸡毛掸子打了我一顿……”这是一个小学生所写的作文《考试之后》,足以引起同学们的共鸣。
谈及“考试成绩”这一话题,多名小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每次考试之后,恨不能立刻知道分数。“最担心的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受老师和家长批评。”在海口28小读五年级的罗倩倩说,如果哪次考100分,爸爸妈妈会笑逐颜开。可有时只能考90分出头,爸爸妈妈虽然不致于拿出鸡毛掸子,却是要追着自己查原因的。
每次考试之后比较分数的高低,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已经成为学习生活的惯例。“如果同桌考100分,我只考90分,我会感觉很难过。”在海口十小读三年级的陈军说。而据其所在学校的老师说,如果按等级评价,无论是90分还是100分,都会是A等。
家长:考试分数是压力也是动力
考试后不公布分数,只公布等级?很多家长对此表示难以理解。“孩子拿到卷子,看到分数,才能知道哪道题错了,错在哪儿。”学生家长罗女士认为,有比较才有差距,考试分数是压力也是动力。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段,一个班50名学生,可能有40名都考90多分,如果以等级来评价,40名学生全是A,不仅孩子感受不到差距,家长也难以确定自家孩子所在班级的位置。
“给学生减压是好事,但评优秀、升初中还是要看成绩。”学生家长黄先生说,想跨区域到理想的优质初中读书,语文、数学、英语全部是A,是入学门槛之一。“90分和100分相差这么多分,却处于一个等级,89分和90分只差1分,却被分为不同的等级。等级评价有优点,也有其不足之处,关键时候就看出来了。”
校长:真正的减负是提高效率
海口市第九小学校长陈基华认为,取消“百分制”对于减负的意义其实不算太大,要想真正实现减负,让孩子们轻松、快乐、有效地学习,关键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老师来说,要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良好的阅读、听课、练习习惯等。
海口美舍学校负责人孔海亮高调支持小学实施综合性评价,他希望广大家长配合学校,把眼光放长远一些,给孩子打造快乐成长空间。“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在很多方面,学习成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其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些能力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孔海亮举例说,学校专门搭建了个小舞台,每天上午第二节课之后的大课间时间,学生们会主动登上舞台唱歌、跳舞、演讲,人人有机会在台上展示自己。学校还设了30多个兴趣班,组织学生学习国际象棋、武术、演讲、钢琴等,鼓励每一个孩子具备一到两项特长。
部门:取消“百分制”是减负举措之一
“小学考试取消百分制的目的是淡化分数,不要让学生纠结于一分两分之间的差距。这是减负举措之一。”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有关负责人称,在海口、三亚市,小学毕业测试早已取消“百分制”,至于平时测试何时取消“百分制”,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要让社会各界接受和理解是有过程的。
以海口市为例,2001年率先启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2004年,又同全省一起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而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从“试水区”向“深水区”发展。该市教育局要求更多学校参与“有效教学”实验。同时,要求各学校严格规范考试次数和科目,规范评价标准;每学期统一组织的考试不得超过2次(期中和期末)。
相关链接:
[来源: 南国都市报] [作者:许欣] [编辑:陈莹]
《海口日报》2017年度小记者招募活动已告一段落。
党的***已胜利闭幕,为让***精神在海口教育系统落地生根
10月21日,从招募笔试中脱颖而出的250名学生齐聚海口日报社参加2017年度海口日报小记者招募面试。
日是我国第4个扶贫日,也是第25个国际消除贫困日。
学年结束时,不少高校都给学生留下暑期作业----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