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名字由来的由来?

灞水流过白鹿原---深圳特区报
第C05版:人文天地/首发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头版
第A02 : 广告
第A03 : 导读?评论
第A04 : 要闻
第A05 : 要闻
第A06 : 要闻
第A07 : 中国新闻
第A08 : 中国新闻
第A09 : 网事?专题
第A10 : 国际新闻
第A11 : 国际新闻
第A12 : 体育新闻
第A13 : 大都会新闻/综合
第A14 : 大都会新闻/深圳?民生
第A15 : 广告
第A16 : 大都会新闻/深圳?文教
第A17 : 大都会新闻/深圳?社会
第A18 : 大都会新闻/深圳?法治
第A19 : 大都会新闻/莞惠
第A20 : 天天健康
第B01 : 今日财经/广告
第B02 : 今日财经/视点
第B03 : 今日财经/商界
第B04 : 今日财经/股市
第B05 : 金融生活
第B06 : 食尚大观
第B07 : 健康生活
第B08 : 时尚消费
第C01 : 人文天地
第C02 : 人文天地/视觉廊
第C03 : 人文天地/前海
第C04 : 人文天地/连载
第C05 : 人文天地/首发
第C06 : 人文天地/爱乐坊
第C07 : 人文天地/前瞻
第C08 : 人文天地/综艺场
灞水流过白鹿原
插画:李楚翘
◎ 朱 鸿 摘要 长安城的彻底毁坏是朱温干的。唐昭宗龙纪元年,公元904年,朱温挟唐昭宗往洛阳去之际,指示其部将张廷范拆除宫室,官署,衙门,民宅,以木料作筏为舟,载物及长安男女顺渭水和黄河漂之洛阳。 从公元618年唐高祖入主长安,到公元904年唐昭宗失去长安,唐帝国的皇帝于斯经营286年,曾经使其城宏伟壮丽,美轮美奂,诚如王维所赞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然而朱温暴殄京师,使其一朝为墟。朱温属于野心家。野心家是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汉文帝霸陵 霸陵葬汉文帝,在白鹿原北崖一隅,发现极难。我三十二岁那年,走关中诸朝皇帝陵,曾经一一登临汉陵之巅,唯霸陵未见,是因为寻找不到它。 心有不甘,遂在2010年再觅。注意到专家的意见,霸陵在白鹿原北崖的凤凰嘴,向南距其母薄太后陵大约4500米,向东南距其妻窦皇后陵大约1900米。薄太后陵与窦皇后陵皆堆土为丘,拔地而起,十分易得,白鹿原北崖的凤凰嘴也非常明确,然而还是看不出汉文帝陵。也知道它在今之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毛窑院村南侧,可惜循路而至,白鹿原北崖扑面而来,草木以一样的颜色蔓延覆盖,仍看不出何为汉文帝陵。霸陵难觅,是由于它凿白鹿原之峭壁为墓,沟壑纵横,岭起岭伏,没有坟冢之异形。 忽然看到在一个谷口的坪坝上,立有汉文帝霸陵之碑。我遂局限了范围,接着用目光一梁一梁地仔细插索,终于锁定了霸陵。比较周边之岭,霸陵崭然厚重且壮阔。汉文帝逝世之前下诏曰:“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意思是,白鹿原北崖本是什么样子,就保持什么样子,不要动。其非人所筑,遂很是隐蔽,不过切切甄别,霸陵仍显出它的异形。虽然极难,不过还是寻找到了。 环顾四野,方圆数里,除我之外,这里没有任何人。只闻一家企业的守门狗昏庸地叫一声,歇一声,真是一种应该诅咒的陋习。汉文帝霸陵在秋日的黄昏里,弱光残照,荒凉寂寞。晚风渐起,白鹿原有水落石出一般的宁静。 汉文帝刘恒好道,学习黄帝和老子的思想,以此大智慧治国遂具烹小鲜似的愉快。不追求社稷之丰伟,社会便充满轻松的呼吸。体谅农民之苦,一再卸其负担:汉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下诏赐当年田租税的一半,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又下诏尽免田租税,从而把过去的十五税一减少到三十税一,并成为汉的定制。他还指示逐渐减少农民的其他赋役。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发生旱灾和蝗灾,他便命令解山泽之禁,允许农民自主开发,以补贴生活。当然还放粮救济百姓,也不让诸侯进贡。 汉文帝颇为宽容,废除了相坐法,罪犯不再连累亲属一并受罚,又废除了诽谤妖言法,以鼓励直谏,接受批评,又废除了肉刑法,防止了惩处的残酷和惨烈。 汉文帝深谙世故,即皇帝位,接受有司建议,立刘启为太子,接受薄太后建议,立太子母窦氏为皇后,悉对天下之人有表示,其或大赦,或赐爵,或赐鳏寡者、孤独者、穷困者,或八十以上之老者与九岁以下之幼者,每人一定数量的布帛米肉,甚至天下之人可以连?数日,几近狂欢!感激一批朝臣和列侯所拥戴,其按他们功勋的大小,奖励了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将军灌婴,朱虚侯刘章,襄平侯纪通,东牟侯刘通,封刘揭为阳信侯。不忘其在代国的旧臣,有的封了侯,有的擢官至九卿,各得其禄。也不忘汉高祖的老臣,当加封的加封,当提拔的提拔。如斯世故,也是有文化的表现。 汉文帝谦逊,经常反省自己。初有司建议立太子,他说:“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享,天下人民未有?志。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两年以后发生日食,便联系自己之不逮,说:“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以灾,以诫不治。”当皇帝十四年,蓦地觉得祠官总是为他祷告,遂惭愧,说:“夫以朕不德,而躬享独美其福,百姓不与焉,是重吾不德。其令祠官致敬,毋有所祈。”匈奴和亲,国有安宁,不过他仍感到自己德薄,甚至崩前还认为自己不德,无以给百姓帮助,不要百姓为他久哀。 对汉文帝的德行,司马迁赞曰:“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班固也赞曰:“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 汉政府以有文帝这样的政策,又以景帝继续执行这样的政策,仅仅三十九年,进入了武帝时代,汉帝国稳定而强大,成为盛世。小时候受到的一种教育,误以为皇帝都是坏的,反动的,都应该打倒。实际上皇帝也有优秀的,进步的,遂想在皇帝的统治之下,也有奇妙!汉文帝就是一个对人民颇为慷慨的皇帝。他的人民,应该会感觉到他的存在,亲和,温暖。 当年秦穆公改滋水为灞水,在乎彰其霸功,并筑其宫,谓之霸城,这大约便是霸陵得名的由来。或曰:灞水经过白鹿原,汉文帝葬于它的半坡,谓之霸陵。 大雁塔 在唐人留下的建筑中,大雁塔是最高的,甚至在1911年之前,帝国留下的所有遗产中,它也是最高的。形胜之地,若是少了大雁塔,那么一定会逊色并失神吧! 大雁塔造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是应三藏法师玄奘请求而作,依印度的版式设计,放置佛经和佛像。看起来唐太宗和唐高宗对玄奘都比较尊敬,唐高宗尤甚。造大雁塔,无唐高宗的支持是不能的。 此塔初作五层,砖表土心。长安雨沛,往往渗透砖表,进入土心,催化固有的籽粒和根苗,使草木萌发其中,并由里及外,生而茁壮,便渐渐把塔撑破为废了。到周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女皇帝出资并动员王公贵族施钱,重建此塔,作十层。唐人章八元之诗曰:“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便是见证。可惜唐末屡遭兵火,遂有所坍塌,残为七层。之后,大约在公元930年至公元933年之间,有安重霸,为五代后唐的京兆尹留守,对此塔作了修缮。其量力而行,亦未增,亦未减,维持为七层。今之大雁塔就是十世纪留下的样子,经测64米,这当然指它从塔底至塔顶的高度。 览唐人文章,发现在八世纪以后才有登兹而兴叹之诗,多惊悚此塔摩天入云,足以望尽八百里秦川,舒其幽情。浩浩文章,盛世之颂鲜见。杜甫敏锐,身在盛世也胸怀百忧。岑参也是盛世的官员,但他却存挂冠归隐之念。天才的作家都有非凡的观察,并会在其文章之中流露俗子不可看到的症候。他们慎作盛世之颂,是由于社会矛盾已经对立。 我是在少陵原上长大的,北向下坡,行数里,过曲江池,就是大雁塔。几十年以来,虽然居有迁徙,不过皆在大雁塔周边,想登兹便从其南门入塔,沿木梯盘旋而上。此塔各层皆有砖券拱门,可以凭栏极目。越向上空间越窄,因为塔身是渐升渐束,悠然收缩为巅的。一层最低,空间最大,但人却最少。七层最高,空间最小,但人却最多,都想远眺神州沧桑之地。站在大雁塔上,确实会有骋怀游魂之感,尤其春见紫气东来,秋闻箫声西至,夏有一山横贯,冬有万厦成粒,所观之季,各呈绝妙,即使郁闷,也能消解。当然今之所目,无不是西安的扩展,漫延,堑畔堙沟,甚至要跨河逼谷。常有雾霾,也难以远眺。 大雁塔台基的周长100米左右,砖券拱门皆以青石为门楣,为门框,上有或出自阎立本之手的线刻,花卉如梦,蔓草若飘,龙翔云淡,其佛体硕,佛态祥。在人进人出的南门两侧,各有一龛,一嵌唐太宗所撰文碑,一嵌唐高宗所撰文碑,皆为褚遂良所书,都是关于三藏圣教的。其书清晰,雅丽,欣赏起来让人气和神安。碑额和碑座之浮雕,也精致得让人赞叹。塔势若涌,檐翘若翅,在各檐之角悉悬铁铃,风摇疏响,咸为古韵,使塔周边熙熙攘攘之人顿显野蛮。塔色如土,浑然而朴,昂然而威,是唐人为中国留下的文化遗产,也是西安的标志。 据我的考察,大雁塔之得名有三种由来。塔形像雁,谓之,其一。释迦牟尼化身为鸽,鸽与雁具为贵禽,唐人好雁,凡好鸟皆视为雁,谓之,其二。印度有僧信仰小乘,他们是食肉的,然而有一天做饭,未觅得任何肉,遂仰天慨叹。适逢众雁飞过,一雁便断翮坠地,以供僧食。沙门皆惊,认为是菩萨显灵,遂在其雁牺牲之处作塔纪念。玄奘以它为标榜造于长安,谓之,其三。究竟所依何在?大约不必执迷吧! 在唐人的文章中,大雁塔称慈恩寺浮图,或称慈恩寺塔,是因为此塔作于慈恩寺的西院。隋有无漏寺,可惜在唐高祖武德年间便毁了。不过其旧址临黄渠,曲江池也具竹泉之邃,太子李治为追思自己的母亲文德皇后,就在无漏寺旧址上修建了慈恩寺。唐蒸蒸日上,所以皇家之庙当然宏伟壮阔,有庭院13进,有屋舍1897间,遂敕度300僧于斯修佛。重楼复殿,云阁禅房,多有阎立本和吴道子所绘壁画,真是美轮美奂了。慈恩寺竣工启用之日,太子李治亲幸,凡佛经,佛像,法器,一律从皇家而出。梵乐喧天,祈福动地。玄奘从印度返长安,希望有一个合适的佛经汉译之处,经唐太宗批准,他旋即从弘福寺搬至慈恩寺。当时举行了隆盛的庆典,玄奘安详乘舆,有彩车千辆行前,有伞盖数百随后。长安各庙之僧持花诵经,步步护送。沿途人山人海,竞观玄奘。唐太宗也以得体的方式,参加了庆典。他率太子李治及其嫔妃站在皇城安福门上,焚香致礼,不亦诚哉!几年以后,经唐高宗同意造此塔,唐人一直称之为慈恩寺浮图或慈恩寺塔,大约150年以后,才有作家呼此塔为雁塔。当年进士及第,必在雁塔题名,以示光荣。随之转身而去,赴曲江池之宴。 慈恩寺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之西安和平门以南4公里处。北墙以外是2003年作竞的占地100余亩的喷泉广场,流行音乐一起,水遂注射空中,声沉水沉,声扬水扬,引得四海男女聚首争睹。山门为正,在南。山门之前是广场,时时有少妇老妪甩手蹈脚,动作整齐,面情内敛,恰是中国之特色。佛是喜欢安静的,不过既然要普度众生,那么让众生闹一点也无妨,全当是为人民服务吧! 荐福寺也有塔,小于此塔,此塔遂为小雁塔。 西安碑林 唐石经是西安碑林的奠基之作,其有二:一为由唐玄宗所书并序的石台孝经,是曾子与孔子关于孝的问答之辞,一为由唐文宗所支持的开成石经,是十二部儒家经典著作。 长安城的彻底毁坏是朱温干的。唐昭宗龙纪元年,公元904年,朱温挟唐昭宗往洛阳去之际,指示其部将张廷范拆除宫室,官署,衙门,民宅,以木料作筏为舟,载物及长安男女顺渭水和黄河漂之洛阳。从公元618年唐高祖入主长安,到公元904年唐昭宗失去长安,唐帝国的皇帝于斯经营286年,曾经使其城宏伟壮丽,美轮美奂,诚如王维所赞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然而朱温暴殄京师,使其一朝为墟。朱温属于野心家。野心家是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时任佑国军节度使和京兆尹的韩建便遵命收拾残局。他放弃了皇城以北的宫城和皇城以南的外郭城,唯将皇城修缮以作办公和驻兵之用,当然也是民居之地。长安的人减少了,城也就缩小了。石台孝经为碑,一直立于务本坊的国子监,以作范本供儒生学习,也方便拓印并研究。一旦国子监遗在长安城以外,石台孝经几乎就遭弃了,这使韩建不忍。韩建为臣,也并非是忠于唐昭宗,甚至并非没有权欲膨胀的时候,不过他知道石台孝经为碑的分量及其造型之端庄与堂皇,遂决定把此碑从城外迁移至城内的一座文庙。文庙在唐政府尚书省辖区,今之西安市鼓楼社会路一带。韩建所行是善举,英明之举。几年以后,梁政府派刘?治长安,他见煌煌之碑开成石经,仍在城外的国子监蓬蒿之中倾斜着,便效法韩建,也迁移它至城内的文庙。伟大的唐石经就这样避免了破损或丢失。然而唐石经之集中,远远不成碑林。 宋政府有大臣吕大忠,曾经任陕西转运副使,属于重道之士。其弟吕大防喜欢金石,以赫然之碑为国家遗产,遂在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把过去置唐政府尚书省辖区文庙的几方碑运到京兆府学。不过唐石经仍在文庙,因为其巍然高大,庄重且存谱系,不好妄动。问题是文庙一带有民居焉,地势也低,难阻雨水冲注,遂使其碑仆倒,埋于腐土,非常的不敬。到宋哲宗元?二年,1087年,身为陕西官员的吕大忠便指示京兆府学教授李持负责,把唐石经迁移到京兆府学之北墉,就是今之西安三学街孔庙之中。李持作了设计,并填平沟堑,夯筑地基,以建亭,造庑,盖房,阵列其碑。洗碑之泥,刮碑之垢,补碑之残字和缺字。不但迁移唐石经于斯,而且还搜选了其他唐人书碑而?之,包括欧阳询的,颜真卿的,柳公权的,褚遂良的,徐浩的。他还收集了宋人偏旁字源碑和千字文碑也?之。吕大防与吕大忠之举显然扩大了其碑之种类,并初具碑林之格。到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虞策其人主持对京兆府学与孔庙作新的规划与改造,当此之际,特别辟出专位置碑,使碑林得以升级。 然而众碑并没有永享安宁。碑所遇劫难主要有人祸与天灾。宋有人以碑为甓铺地,或以碑修桥。元由于土虚坑陷,众碑竟有两次侧而卧之。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关中地震摧裂之碑,以百有十而计。 好在众碑总是能逢保护自己的贤者和智者。明有西安府学生员王尧典,其在明神宗万历十六年,1588年,按众碑旧文,集其缺字和残字,刻于小石之上,进行整修。有的字以反复拓印而变浅,也加深其笔划。清有毕沅,是陕西巡抚,又是学者,对碑林之保护更为得力。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他赴碑林以欣赏刻石,见栋宇倾圮,众碑弃之榛莽,十分痛惜,遂吩咐陪同的官员当尽快整修。于是他们就修建堂廊,编排目录,围众碑以栏?,并筑起三楹,存明清之刻石,这便延伸了众碑的时间下限。设专职机构管理,并有防卫措施。拓印也不能肆意拓印了,冬季天寒,容易裂碑,所以应该休业。毕沅的方法很是进步,遂使碑林大成其格。 文化是人创造的,不过人也为文化所弘扬。凡是创造了文化的,传播了文化的,或保护了文化的,其人皆会不朽。韩建,刘? ,吕大防,吕大忠,李持,王尧典,毕沅,未必无过,也未必发展了经济,然而保护众碑,遂能流芳。文化之谋,无往不福君子。当然,伪文化与俗文化不行。 西安碑林现在收藏其碑和墓志及其别的刻石,共11000余件,经常展出的有1000余件,属于天下之最。把文章或图画刻在石头上,立起来以作纪念,谓之碑。众碑密集,森然成阵,谓之碑林。 作者简介 朱鸿,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散文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写作学会副会长。现执教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素以散文为主创,有多种版本行世,具代表性的有《西楼红叶》《关中踏梦》《药叫黄连》《夹缝中的历史》和《人生的爱与智》。作品录用于中学语文教科书和高职语文教科书,见诸全国各类语文试卷,入选百余种散文版本。获首届冰心散文奖、第二届老舍散文奖、第五届和第七届陕西文学奖及首届陕西图书奖。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西安白鹿原:西汉窦太后墓出现新盗洞(图)
  发布时间: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联通发DBWY到,电信发DBWY到。
东北网手机版    搜索微信号dbwhlj关注东北网
  在西安市东郊白鹿原的一处田地里,隐藏着西汉窦太后的陵墓。
  在这附近能看到一个刚刚挖掘的盗洞,土还很新鲜。
  原标题:窦太后陵墓出现新盗洞盗墓贼春节盗墓毒死狗
  西部网讯 古都西安有着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物资源。而一些帝后陵墓往往也让盗墓贼铤而走险,利用过年的时间来进行盗墓。
  记者: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西安市东郊白鹿原的一处田地里,在我身后大约500米的地方是西汉窦太后的陵墓,但是在我脚下左手边却有一个刚刚挖掘的盗洞,土还很新鲜。
  举报人:才挖的,还有洛阳铲呢。周边还有六个盗洞。
  记者:我们来试一下盗洞深浅,听声音还不是很深,我们也了解到,由于遗址看护人员的及时发现,这个盗洞才没有打通。
  举报人:29号晚上,我就听见声响了,结果灯一开,人就给跑了,昨天晚上好像还来了。
  窦太后墓是汉武帝刘彻的祖母的陵墓,在她的陵墓不远处还有汉高祖刘邦的侧室、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太后的陵墓,而这里丰富的文物资源一直是众多不法分子的盗墓目标。在2001年10月,窦太后墓曾经被盗,六件珍贵文物被偷运出境,后被有关部门追回。虽然文物部门的看管人员在此长期驻守,但是由于遗址范围太大,现有的看守面对不法分子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举报人:人家都是好几个人,咱就不敢出去,气势汹汹的。
  记者:为了防盗墓贼,遗址的看护人员相当的辛苦,不光要住在田地里,而且晚上也睡不好觉,并且他们养的几条狗都被盗墓贼毒死了,可见盗墓贼的猖獗,刚才我们和辖区派出所取得了联系,他们说事发之后,他们多次来到现场调查,并且还将一些盗洞回填了,他们说最近会加大夜间的巡防措施,防止文物流失。
  来源:
   编辑:
【我要收藏】【】【】【】
·&& ·&& 明星新婚之夜的尴尬事
女星隐秘缺陷曝光
一夜间沿街店铺遭土
一夜间沿街店铺遭土
来源:360新闻新闻热搜词
Copyright &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为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