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萨斯 洛林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这是为何?

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阿尔萨斯和洛林
&&& 昨天下班,同事带我去酒庄品葡萄酒,在路上我看路标上有Alsace的字样,就问同事是不是还有个地方叫洛林,当听到他肯定的答复后我告诉他,我上学时曾经在课本上学过都德的《最后一课》。&&& 他很惊奇于此,居然我们的课本还涉及到这样的内容。我告诉他还不仅如此,法国文学在中国也很受欢迎,比如,我最近正在看司汤达的《红与黑》,几个星期前刚看完《三个火***手》,看完小说后我欣喜地发现里面的坏女人就是死在我们另一个工厂的所在地Armentiere。&&& 他感到很高兴,中国人喜欢他们的文化终归是令他们很欣慰,于是他在带我参观酒庄的时候也格外卖力,不停地介绍各种酒的特点,在听取了我的爱好后推荐了几种酒让我品尝,而且在我选定了型号后又让服务员拿出其它味道的酒进行对比,总之是热情得不得了。而后,他还带我进入酒庄的地下室,那里展出了很多酿酒工具和二战时期德国人留下的物品。&&& 后来,他又开车带我爬到山顶,那里依然留有战争时期修筑的地堡,他说以前当地人对此间发生的事总有些耿耿于怀,不过近些年情况有些变化,人们在牢记历史的同时,也在附近修建了一些跟德国人和好的纪念物。这也对,人不能总活在过去,只有向前看才能走出阴影,在规避重蹈覆辙的同时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才是正道。&&& 我百度了一下,这个区域的历史确实很复杂,十七世纪之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后来割让给法国,当地人曾抵制法国语言和习俗,普法战争后又割让给普鲁士,一战结束后属法国领土,二战初期归纳粹德国,二战结束后法国再次夺回。《最后一课》讲的应该是普法战争后的事,阿尔萨斯和洛林被割让给普鲁士后,他们当时很怀念法语。&&& 历史的事自有政治家去妆点打扮,我们只是感染于书中对文化情结的描述,情深处自也感叹于对不能自由选择的无奈,至今,“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这句话,依然让我能感受到背后的心酸。&&& 要彻底统治必先断其文化,历史的事大抵都如此。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