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几年的动画片病残民兵也有吗

43、从“五哥”的命运,忆民兵往事
43、从“五哥”的命运,忆民兵往事
在解放战争的几年里,我们村先后有四、五十人参军,他们在参军之前大都是村里的民兵。参军的中,有牺牲的,有病残回村的,也有其他情况的。单就村里的民兵,就曾经有牺牲的,有负伤的。就拿五哥他们家来说,当时是民兵的还有“四哥”、“三哥”。那位四哥,在区小队执行任务时,误趟地雷身受重伤落下残疾,“三哥”也是在区小队执行任务中误触地雷,幸运一些,只受了轻伤。在民兵岗位上牺牲的大啷儿(名张仲九)最惨,他在区小队执行任务时被围,寡不敌众,突围时不幸被捕,被拉到坨里镇的集市上用刺刀挑死,成为烈士。这些都是在1947年发生的事情。
关于民兵的话题,轮到我这一代,可以说是过渡期了。自从月份盘踞在坨里镇据点的伪保安团、还乡团被解放军消灭以后,胜利一个接着一个,到48年冬季,在前方战斗中抓获的俘虏,投降的、起义的人员源源不断地增多,部队将这些人组织起来被编成“补训团”,在我们村里驻有一个连,按连排班的编制,由解放军进行严格的管理整训,整队出行、出入,每天早晨唱着“白菜帮儿与辣椒啊吃的真是饱啊!”的歌曲出操。分班组进行学习,进行忆苦思甜,交代自己的问题,学到激动高潮时,就高喊控诉?蒋反动派,控诉地主阶级的口号。通过“补训团”对这些人进行政治教育,起发其阶级觉悟,洗心革面,认清形势,站到革命的立场上来。此时村里的“支前”任务繁重,就在这年年底十一、二月份,我便被编入村里的民兵,编入民兵后,任务一个接着一个。
我被派的第一个任务是,协助部队站岗看俘虏。本来这些人进行学习训练以后,就成为“解放战士”参加解放军,但也有个别人寻找机会逃跑。一般都在夜间,曾有逃跑时怕被抓回来,就随身带着石块,以防被抓时进行反击。我被派在去东沙地方向的那个路口站岗,和另一人轮流值守,一人值前半夜,一人值后半夜。站岗时虽然自己手里持有一支“七九”***仗胆,但是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生怕遇到不测。“补训团”一期接着一期直到结束,我执行站岗的任务有两三个月。
我被派的第二个任务,是到离家25理路的坨里柴草站执行警卫。那是在1949年的2月份,当时正是北京城刚刚解放,解放大军不断的“南下”。那个草料场设在坨里村南头很大的一片广场上,每天都有各村的百姓源源不断地送来柴草,形成像山头一样的柴草山,部队的人前来领取。那样大的草料场没有围墙,连个简单的遮挡栅栏都没有,而且就我一个人负责日夜的警卫,夜间每隔一会儿,我就持***出去转上一圈,那时候就凭年轻,白天有工作人员和交料领料的人进进出出,我还能找个地方睡上一会儿,偶尔出去转一转。站长名叫郝志远,是本县檀木港村人,人很好,对我多有关照,除了有一次派我到30多里路的县城送过一次信,做饭等其他的活都是他和手下的两个人包了。建国后郝志远当了房山县交通局长。这次执勤满一个月,轮换到期,我被新来的人换回。当时已是春耕季节,帮助父亲春耕生产。
我加入民兵以后不久,被吸收为“基干民兵”,并被指定为民兵村队部文书,后来又任指导员。队里共有四、五支***,分派给个人保管,子弹总共不足百发,集中保存。其中一支由我负责保管,是一支“七九”式,这***都是部队缴获的或是部队淘汰下来的。我那只***平时挂在家里的墙上,下地时有时还得背上,但我家的地离家远,有时候我就放在家里,反正有我母亲在家里有人在,上面也没有具体要求,那时候村里的治安环境很好。
三月份,我被派参加区武装部组织的集训,在黄土坡村进行了一周的集中训练,有严格的操法和立跪卧射***法。那位武装部的张部长,名字叫张玺,是一位行伍出身的老兵,眼眶上有一个伤疤,讲话连挖苦带损,非常严厉,队形摆好姿势他就到队伍里一行行的巡视,稍一不合要求,就动手动脚,有一次他看我卧射的姿势不好,照我的后脚就踢,他那时穿的并不是百姓做的军鞋布鞋,而是从战场上缴获来的大皮鞋,他使的劲头虽然不大,但也有些痛痛。这次集训,我被评为模范民兵。
一周的集训以后,紧接着就到县里集训,除了原来那些科目,多了些政治课的内容,最后进行全县的大检阅,形式很是轰轰烈烈。事情没有想到的是,在最后的大会上,我居然上了县里的模范民兵的名单,被评为模范民兵,奖励了一个笔记本、两支铅笔。事后我想,我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只就是在听报告的时候低头做记录记的很多,操练时我确实认真、不惜力罢了。
大啷儿当民兵,牺牲了,五哥当民兵,丢了一条腿,残了,三哥、四哥当民兵,伤了。随着时代的变革,轮到我当民兵的时候,担了些任务,过渡到和平年代了,我想,如果战争再后延一两年呢?如果……
现代的民兵真是幸福,国庆六十周年参加游行的民兵,在职职工拿工资有待遇,集中训练,执行政治任务,雄赳赳气昂昂,***前受检阅,英姿飒爽过广场,既骄傲又风光。
&&&&&&&&&&&&&&&&&&&&&&&&&&&&&&&&&&&&&&&&&&&&&&&&&&&&&&&&&&
1、我们村共有200余户,1000余口人,自1937年“七七”事变时起,村里先后有五、六十人参军、参干,(其中二、三人是在抗战时期参军的,大部分是在解放战阵时期的)最多时共有烈、军、干属60余户,(区、县干部的家属称干属),享受代耕优待。
2、四哥名张书乾,建国后在顺义县任公安局长;三哥名张书林,建国后在房山县政府工作。他们早已离休、退休。
&& 3、武装部张部长,名叫张 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