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伟人贝多芬试从蛇蝎女佣 第四季、客人、贝多芬的角度去说说贝多芬是怎样的人

&&&&&&&&&&&&&&&&
/ 贝多芬 
《古典之门音乐丛书》 编辑旨趣  在备门艺术中,没有什么比音乐更能直接地打动人的内在情感;在人类 生活中,也没有什么比音乐更能生动地表达人的心声。在欢乐时,音乐以它 优美的旋律、动听的音响把人们卷进如痴如醉、激荡亢奋的情绪之中;在忧 伤时,音乐以它哀怨缠绵、如泣如诉的悦耳之声给人们以亲切的抚慰和自由 的解脱;在孤独时,也唯有音乐最真诚地陪伴看人们跨越世俗的隔膜,度过 悠长的黑夜??音乐是生活的美酒,是命运的花朵,失去了它,人生就丧失 了其本有的诗意和浪漫。  然而,音乐的美只对于“有乐感的耳朵”才存在。但“有乐感的耳朵” 并非天生的。对于民族而言,没有音乐文化的繁荣,“音乐之耳”不可能成 长发达;对于个人而论,不以人类世代积累的音乐艺术宝库为养料,就不会 形成较高修养的审美听觉。以欧洲文艺复兴为开端的欧洲古典音乐,以其独 创而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谱写出人类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艺术篇章,以其 深厚而辉煌的文化底蕴养育了一批又一批万世景仰的乐坛大师,以其理性而 浪漫的人文精神,典雅而脱俗的优美旋律陶冶和丰富了各国人民的“音乐之 耳”。古典音乐浓缩了几个世纪乐圣们对宇宙人生的感悟,它是永不枯竭的 生命之流,以其磅礴的气势流向了文明社会的每个角落,滋润着现代人的心 灵。开放的中国正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世界文明的养料。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欧洲古典音乐正陶醉着越来越多的乐迷。为 了满足广大的欧洲古典音乐爱好者的需要,我们编辑了这套《古典之门音乐 丛书》。丛书选取西方音乐史上部分著名音乐家为撰写对象,每人一册,分 别记述他们的生平趣事、成才经历,赏析他们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并介绍 部分 CD 珍版,供音乐爱好者收藏时参考。我们力求为读者提供既高雅又实用 的精品读物,衷心希望这套丛书能够真正帮助朋友们叩开古典音乐的大门, 步入五彩缤纷的音乐殿堂。让我们一起以主命的炽情点燃音乐的圣火吧!编 者1996 年 12 月贝 多 芬贝 多 芬 传 略肖 像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无与伦比的音乐大师,看看他那在后人心中引 起无数奇妙联想的面容与风采。但我们不能过多地依赖画家。贝多芬主前, 不少画家为他画过肖像。这些肖像,据行家们说,都还不足以准确地写照出 贝多芬的神采。倒不是因为画家们个个手笔低劣,更重要的原因却是贝多芬 自己天性躁动不安,他很难长时间地静坐不动,让画家们从容地观摩、描写。 他脑子电有太多的意念,太多的乐思,它们蕴藏着,潜行着,一当闪现,便 把贝多芬带人一种亢奋状态。这时候,除了理想的飞驰,除了乐句的流动, 贝多芬是什么也不会顾及了。他会猛然从坐椅上跳起,急速地在屋里踱步; 也会飞奔到钢琴面前,让稍纵即逝的乐思在键盘上汩汩流出;还会舞动双臂, 滔滔地渲泄出自己的情感。反正,他绝对不能安静下来,继续充当画家的模 特了。而画家呢?起初是等待,尔后是劝说,最终是绝望,只好宽容这位太 有个性、太不可思议的音乐大师,凭着自己的理解与想象把画做完。不难猜 想,如此的肖像,既容易离形,也难免走神,更难以做到所谓“气韵生动” 了。于是,我们从画面上见到的贝多芬、总是让人难以最真切、最直切地感 受到这位音乐巨匠的精神、气质和风采。那么,我们不妨借助一下文字刻画 出的肖像,换一个角度,从文学描写去认识贝多芬。这里面,最为人们称道, 也最能“写”出贝多芬的,莫过于一位文学大师,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描 述了。他是这样给贝多芬“写”像的: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 离 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地浓密,好 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斯头上的乱蛇”。眼 中燃烧看一般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 能分辨它们微妙的差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 粗犷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平时又细小又深 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光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 它们真正的思想。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 竟是狮子的相貌。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 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左边的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 他的脸显得古怪地不对称。据莫希尔斯说:“他的微笑是很美的,谈话 之间有一副往往可爱而令人高兴的神气。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却是不愉 快的、粗野的、难看的,并且为时很短,”——那是一个不惯于欢笑的 人的笑。他通常的表情是优郁的,显示出“一种无可疗治的哀伤”。一 八二五年,雷斯太勃说看见“他温柔的眼睛及其剧烈的痛苦”时,他需 要竭尽全力才能止住眼泪。一年以后,勃罗姆·洪·勃隆太在一家酒店 里遇见他,坐在一隅抽着一支长烟斗,闭着眼睛,那是他临死以前与日 俱增的习惯。一个朋友向他说话。他悲哀地微笑,从袋里掏出一本小小 的谈话手册;然后用着聋子惯有的尖锐的声音,教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 未。——他的脸色时常有变化,或是在钢琴上被人无意中撞见的时候, 或是突然有所感应的时候,有时甚至在街上,使路人大为吃惊。“脸上 的肌肉突然隆起,血管膨胀;犷野的眼睛变得加倍可怕;嘴巴发抖,仿 佛一个魔术家召来了妖魔而反被妖魔制服一般”,那是莎士比亚式的面目。于里于斯·裴奈狄脱说他无异“李尔王”。 这是一位艺术(文学)大师对另一位艺术(音乐)大师的形貌、神态所作的写照。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字里行间不仅仅再现了贝多芬面容上的种种 特征,更包含了对这位音乐巨人所特有的人格及力量的深刻理解。展示在我 们面前的也不仅仅是贝多芬的肖像,更有他那深沉博大的胸怀、坚韧不拔的 精神、汹涌澎湃的激情,以及他经历过的所有痛苦、悲伤、喜悦和快乐。较 之那些画师们的作品而言,这幅用文字写出的肖像,当是贝多芬其人、其心 及其气度精神的传神之作了。  然而,贝多芬的风采却又不是这一幅甚至更多的肖像画所能曲尽。生活 着的贝多芬和创作中的贝多芬,青年时的贝多芬和老年时的贝多芬,工作室 内的贝多芬和大自然中的贝多芬,恋爱时的贝多芬和沉思时的贝多芬,与命 运顽强抗争的贝多芬和在遐想中甜蜜回忆的贝多芬,如此等等,又随时随地 显露出他个性、气度及行为举止的方方面面。眼看去,那是一个极富生命力, 极有浪漫气息却又常常悖于人情,悖于时俗的艺术家。根据他同时代人的回 忆与传写,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种种印象。  他中等身材,略显矮壮,宽肩短脖,骨骼粗大。走路的时候,喜欢两手 放在身后,抬头呆视天空。据说他是左撇子,当用右手去拿盘子之类的瓷器时,多半会掉下来打破。当他脑海里涌现出乐思,那有力的左手就不由自主地前后摆动,常把桌上的 墨水和纸张扫落,弄得屋里一片狼藉。假使他自己刮胡了,就一定会在脸上留下几处刀痕。  他那前额宽圆、形同狮子的头上,长着浓密而废乱的头发,每当风把这 头发吹得更加凌乱时,他粗壮有力的手指便伸开来当作梳子用。从他那浓密的睫毛里发出来的是神秘的目光。至于他的瞳孔是褐色还是灰色,却很少有人知道,就连那些给他画过肖像的画家也说不清。到 1825 年之后,他的目光渐渐黯淡,是疾病夺去了他眼中的光芒。在 1804 至 1805 年间,他只限于在弹钢琴的时候才戴上一幅银框眼镜。而这之后,他时常把粗黑柄的眼镜放在上衣口袋中,当在室内看东西或迎面 有年轻女郎走来时,他便把眼镜掏出来戴上。年轻时,他的狂笑很有名。他高兴时会像个孩子开怀大笑。然而,如果这时有乐思不期而至,他的大笑会戛然而止,表情立即复原。速度之快,令 人诧异。还有,他笑时,那雪白的牙齿特别显眼。他的穿着,年轻时还算潇洒,以后渐渐不修边幅,突出的特征是袖子上常有一个窟窿。他外衣所有的口袋里,都塞满了东西。胸前塞了一条大手帕, 两肋下的口袋里,装着四开五线纸订成的本子,另一只口袋里是八开本的谈 话薄和木匠用的铅笔。失聪以后,他还长年随身带着助听器。  贝多芬在衣着和举止上的特征,被一桩佚事渲染得淋漓尽致。说是一天 早晨,他穿着一件特别旧的外衣,没戴帽了,就像往常一样出去散步。由于 脑子里不断有新的乐思涌现,竟然忘了时间,也忘了走到什么地方。这样一 直走到黄昏,来到了维也纳的新城。他四肢疲惫,饥肠辘辘。而城中却是炊 烟袅袅,四处飘香。贝多芬无意中把头探入一家窗口,恰被***瞧见,*** 认定他是无业游民,要拘捕他。贝多芬一时拿不出***,情急之下,大喊 “我是贝多芬”。***不信,说:“你这无赖,怎敢冒充贝多芬。贝多芬会 是你这幅寒酸样?”最后还是镇长闻讯赶来作证,才把贝多芬“搭救”出来。  这事据载是发生在 1822 年,而那时,贝多芬正在构思着他最后两部伟大作 品,《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  看得出来,贝多芬的外表给人的印象大体上是粗糙、随意,其行止也常 常显得怪异、悖于情理。但就在粗陋外表的后面,却隐藏着咄咄逼人的人格 力量和既庄严崇高又优美和谐的人类精神。所以真正的艺术家在描绘贝多芬 的肖像时,是能够从那眉目、形体、言谈、举止中看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并 赋于他永恒的魅力,就像罗曼·罗兰所做的那样。而这,正是贝多芬的风采 所在,是这位音乐史上的伟人给我们的最直观却也是最深刻的印象。  家 世  贝多芬出生于波恩,时间是 1770 年 12 月,具体哪一天,他自己也说不 清楚了。据说他受洗的日子是 17 日,按德国天主教的习俗,婴儿落地后,在24 小时内应接受洗礼,那么,贝多芬该是 12 月 16 日出生的了。这点误差当 然算不了什么,但另一误差却曾引起了贝多芬的不安。曾有一段时期,贝多 芬的出生年初说成 1772,这样他无端地就小了两岁,弄得贝多芬自己也迷惑 起来,伤心地对人说:“不幸的是我活到现在还不知道我究竟有多大年龄。” 后来知道,这点混乱竟是他父亲一手造成的。为了使自己的儿子成为像莫札 特那样的音乐神童,贝多芬的父亲给贝多芬伪造了一个年龄,让他“缩小” 了两岁。  贝多芬这个名字代表着一个历史久远的家族,其血统可以上溯到 15 世纪 西班牙统治的弗莱米希——勃雷巴恩特,那时候,贝多芬家族的祖先们在这 块现今归为比利时的土地上当雇农。家族的后裔后来流散在欧洲各地,其中 一支在安特卫甫南部的马利奈斯(现称迈契林)定居,米夏埃尔·范·贝多 芬——大音乐家贝多芬的曾祖父——就属于这一支系。米夏埃尔的两个儿 子,科尔奈留斯和路德维希,分别于 1731 和 1733 年来到波恩。路德维希在 宫廷里当了一段为时不长的乐师,后来又担任宫廷乐队队长一职。他的妻子 叫玛利亚一约瑟法·波尔。他们的儿子约翰——贝多芬的父亲——也是一名 宫廷乐师,在贝多芬出世时,已经成为科隆选帝侯与大主教马西米里安·弗 烈德里希的男高音歌手。约翰的妻子叫玛丽亚·玛格达琳娜,其母系一族, 颇有达官贵人风度。在和约翰结婚之前,她是一位宫廷室内乐手的妻子。亡 夫丧子之后,便嫁于约翰,成了贝多芬家族的一员,也成了大音乐家贝多芬 的母亲。这位母亲,据史料记载,是一位“漂亮、身材苗条的妇女”,又说 她的个儿“较高,面孔稍长,鼻子有点弯曲、瘦小,双目充满热情”。至于 她的为人,据旁人回忆,说是精明能干,善于言谈而举止得体,与人交往有 礼有节且很谦虚,受到众人的喜爱与尊敬。但她的生活却是不幸的,两次婚 姻,两次丧子(贝多芬之前有一兄路德维希·玛利尔,出生几天后便夭折) 长期过着清贫的日子,终于在 1787 年,也就是贝多芬 17 岁的时候,因肺病 去世,终年只有 40 岁。这给贝多芬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他一生都在为 母亲的不幸和早逝感到痛心。欧洲音乐史上,不少大音乐家的诞生,与他们的家世都有着密切关系,典型的如巴赫,其家族曾出现过几十位优秀的音乐家。贝多芬的家世,虽然 不如巴赫那样显赫,但从他祖父算起,也称得上是音乐世家了。他祖父是一 位优秀的低音歌手,尽管他在贝多芬 3 岁时就离开了人世,但他的形象长期 以来一直留在贝多芬的记忆中。据贝多芬儿时的朋友弗朗兹·魏格勒回忆, 这位祖父“是一位身材不高、体格健壮、双目充满生气的男子,同时也是一 位值得十分尊敬的艺术家”。而据传记作家们的描述,贝多芬刚一出世,祖 父便怀着激动而慈爱的心情来到他身边。他把贝多芬的降临看作是上帝的恩 赐,并满怀憧憬的预言:“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音乐家的。”随后, 他欣然接受儿媳的建议,成为小贝多芬的教父,并用自己的名字给孙儿命名。 这样一位音乐家祖父,想必能成为一种偶像,为贝多芬的音乐事业添注些精 神力量。贝多芬的父亲也是位相当不错的音乐家,孩提时就曾在皇家教堂唱过童声高音。12 岁时又显露出演奏小提琴和钢琴的才能,以后成为宫廷乐师,并 给波恩的富家子弟们上歌唱和钢琴课。他的形象,同时代人的描述是:中等 个儿,面孔略长(带点伤疤),圆鼻头,宽肩膀,严峻的双眼,和一条稀松 的辫子。与祖父一样,这位父亲对贝多芬的音乐家的前程也寄予了厚望,且 对贝多芬走上音乐道路及成长施加了强制性的影响。但他在贝多芬心目中留 下的形象却与祖父不同,没有慈爱,有的只是粗暴与残酷。很难估量这样一 位粗犷而暴戾的音乐家父亲给贝多芬的心灵造成过多少伤害;但无论如何, 贝多芬与音乐的结缘,却是这位音乐家父亲一手操办的。  贝多芬就是这样一个家世中的延续,按理说,他成为一个音乐家,并非 意外之事;但成为一个盖世绝伦的音乐家,却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这奇迹的 出现,除了贝多芬的家庭,他的奋斗及天赋,还要归因他生长的环境。在当 时,波恩是莱茵地带的一个小城镇,人口不到一万。据当年一位英国旅游者 的描绘,那时的“波恩是个美丽的城市,建筑灵巧,街道还算不错,全部用 黑熔岩铺设,它位于河流附近的一片平原上。科隆选帝侯的宫殿面向南边的 人口。它的建筑并不美丽,全部是朴素洁白,没有任何炫耀之处。”由此看 去,这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小城。但它也有不平常之处,倒不因为这小城还有 什么未经人发现的奥秘;而在于,它是科隆大主教、选帝侯马希米里安·弗 列德里希的首府所在地。因而它有了不寻常的意义。这意义除了政治、军事 方面的,还体现在艺术上。政治和军事的中心招致大批达官贵人的云集,这 又导致风靡社会的贵族生活方式。构成上流社会贵族生活方式的,除了吃喝 玩乐,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即艺术。而这艺术当中,又以音乐最受贵族们的 青睐。为此,各路王侯们争相聘请乐师,建立自己的压队,而经常性的音乐 会和各种演出活动也就成为贵族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了。不管是真心爱好也 罢,附庸风雅也罢,音乐人才却由此而集中,音乐艺术也因此而发达。波恩 这个小城便成了各路乐坛好手施展才华的地方,当然也就成了新一代音乐天 才滋生的温床。贝多芬就出生在这样一种空气中常常飘荡着乐音,生活中常 常洋溢着乐感的氛围里,他无时不感觉到音乐的存在,无时不受到音乐的熏 陶。在他出生的那幢位于莱因卡斯的三层楼房子,就曾住过他那位当过宫廷 乐队队长的祖父,住过圆号演奏家西姆劳克,住过很有音乐教养的萨洛蒙一 家,——要知道,这家人中出了一个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的约翰·彼得·萨 洛蒙,还是他把海顿带往伦敦去闯天下的呢!有了这样的人文环境,加上那 不算太差的家世,人们有理由期望贝多芬在音乐艺术中大有作为,而贝多芬 也的确没有白白浪费这笔财富。  父 亲  我们要顺着贝多芬的家世,再说说他的父亲。因为贝多芬是由他父亲牵 引,走入音乐殿堂的,但这种牵引是那样的残酷。  贝多芬的父亲约翰在年轻时颇有一些音乐才华的,但同时又是个不可救 药的酒鬼。他那点音乐才华多半让那一杯又一杯的烈性酒给淹没掉了。不仅 如此,酗酒常导致他行为失控,因而屡遭旁人白眼,连他那宫廷乐师的位置 都朝不保夕。对此,约翰并非没有过省悟,甚至下过痛改前非的决心。然而, 那嗜酒如命的恶习毁了他,使他永远找不到自尊,永远不敢抬起头来正视自 己的前途、命运。他自暴自弃,对生活、家庭和事业都感到绝望。  小贝多芬的出生给他带来一线希望。这希望不是一个新的生命使他看到 生活的欢乐和光明,从而改过自新,昂首做人,而是诱发出他的一个野心: 把这孩子培养成举世无双的音乐家,而自己则可以享受伟大音乐家之父的无 尚荣光。多么诱人的前景!约翰沉浸在自己营造的梦幻中:伟大音乐家的父 亲,这感觉太奇妙了。从产生这一念头的那一天起,约翰就在时时刻刻地等 待,等待有一天把儿子领到钢琴面前,去实现他造就一代天才的伟大梦想。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倒不是小贝多芬流露出多少对音乐的爱好,多半是 作父亲的等得不耐烦了。一天,约翰把孩子抱到了钢琴前的一个小凳上,满 有信心地给他讲起了黑白琴键。孩子倒也听得挺高兴。可是当约翰讲完让孩 子把键名一一复述出来时,孩子却瞪大了眼无言以对。以下的结果是耸人听闻的:孩子被痛打了一顿,并被勒令在床上反省。  这就是贝多芬音乐人生的起步,他的第一堂音乐课。那时,他才 4 岁。 很难想象这一顿痛打在贝多芬那稚嫩的心灵留下了什么,是挫伤?屈 辱?恐惧?还是仇恨?不管怎样,从那一天起,贝多芬就注定要伴音乐度过 一生、无论他是否喜爱,是否具有天赋,是否能在日后成为光宗耀祖的音乐大师。父亲的意志是不可抗拒的。  而父亲自有他的道理。当母亲出于对儿子的疼爱而出面干涉时,请听他 是怎么说的:“琳娜(玛格达琳娜的爱称),请你不要干涉你所不懂的事。 如果想让孩子成材,就得早下手管。我不愿意让我走过的弯路再在他身上重 演。如果我当初有一个明白事理的人来管教,我决不会像今天这个样!我父 亲作为教师是太慈悲太宽厚了。人必须要有铁一般的毅力和一往无前的精 神。我这样做是对待像路易斯(指贝多芬)这样的犟孩子的正当方法。”这 话听起来很不错。但一想到这方法的实施对象只是个 4 岁的孩子,一想到这 方法的实施者不只是教师,而且是父亲,谁又不从中品味出几分苦涩,甚至 是残酷呢?艺术本当给人带来温馨,可对于幼小的贝多芬来说,它竟显得如 此冷峻。  打这以后,贝多芬便无可选择地背起音乐这副沉重的十字架。在父亲的 威逼下,他无休止地练琴,直到神经麻木,双手的运动根本不受大脑的控制。 他失去了许多童年的欢乐,不能跟邻居的孩子们一块嬉戏,不能到乡间野外 去尽情玩耍。只能日复一日地练习,练习,再练习。在那枯燥的音符里,他 既听不出生活的喜悦,也看不到灿烂的前景。这时的音乐,就像一块石头、 在翻来复去地磨砺着他那颗幼嫩的心。  而父亲呢?他那个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一定要把这孩子培养成天才音乐 家,然后带他云游四方,享誉天下。这信念使他更严厉、更苛刻地对待儿子  的音乐课程,一不如意,便拳脚相加。这时的他,已不是父亲,不是教师, 而成了暴君。终于有一天,儿子不堪这折磨,对他哭喊道:“我再不愿弹钢 琴了。我将来——只愿——当个面包师。”这一声哭喊真非同小可,约翰感 到震惊,感到愤怒,尔后心里忽然冒出一些恐惧。他不由得陷入了沉思:这 孩子出毛病了?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对的地方呢?他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这孩 子的前程吗?这时候,他隐隐约约地感到了某种不安,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 能力教导这孩子了。孩子母亲的感觉和意见证实了这一点,他的确不再适合 作孩子的音乐教师。于是,他便静下心来与妻子商议,该给孩子寻一个好老 师了。这在波恩,实在是一件很不困难的事情。从此,贝多芬的音乐生涯就 出现了转机,这时候,他也才七八岁。  可怜的父亲把培养儿子的任务托付给他人之后,那一点能够唤起良知的 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就烟消云散了。他唯一能够寄情的就是酒。这样子,又过 去许多年,当贝多芬的母亲去世后,全家的生活更陷入困境。而父亲除了酗 酒之外,对家中之事全无照应,以至于连他自己都无法照应。一次,居然醉 酒之后被***局扣留,由贝多芬交罚金保出。此时此刻,贝多芬正全身心地 投入他的音乐学习和创作。但是为了家庭,为了他那无辜的弟兄们,他不得 不分出精力来处置他父亲这个名存实亡的家长。他给当地的选帝侯递交了一 份申请,恳求以后只把父亲薪俸的一半支付给本人,另一半交给作为长子的 他,以使他弟兄们的生活费用有着落。这申请得到批准,父亲被剥夺了家长 之职,而贝多芬成了一家之主。那是在 1789 年,贝多芬 19 岁。再往后,父亲对贝多芬的影响逐渐淡薄,以至于无。但是,他在贝多芬年幼时走上音乐道路,甚至创作个性的形成,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 粗暴与强迫,既对贝多芬幼小的心灵产生过极大的伤害,却又在贝多芬未谙 世事,未及对生活之作出选择甚至憧憬时,就将他与音乐捆绑在一起,像一 条枷锁,不许有丝毫动弹。他的威严与施暴,既压制了贝多芬在童年时代应 有童心和童趣,却也提前给这未成年的孩子的性情注入男性的力量和阳刚之 气,这对他日后创作那种特有的英雄气概,不会没有作用。更重要的是,他 出于一种希冀或野心认定自己的儿子有着音乐天赋,并发誓要将他造就成音 乐天才,这实际上是给贝多芬的音乐事业定下一个很高的起点,尽管他对今 后要发生的一切并不十分清楚。从 师  贝多芬的父亲给贝多芬请的第一位音乐老师是贝多芬爷爷的朋友,宫廷 老管风琴师海恩瑞希·范·丹·伊登。  老伊登是个慈祥、善良的人。当贝多芬的父亲向他说出自己的愿望时, 老人深情地说道:“我的好孩子,我觉得过错在你身上。我现在七十三岁了, 但是我所想到和知道的,就是一个钢琴家总是要一个钢琴家来当老师。你不 是钢琴家,我的孩子。你所会的那些,大概你儿子自己也早已经就会了,你 却怪他认为无聊,不用功。你把他带到我这里来,我愿意教教他。如果我能 够在入坟墓之前,对宝贵的路易斯尽一点力量,那也算我的福气。”老人的 话多少打动了贝多芬父亲的铁石心肠,他似乎看到了一道圣光照亮了儿子的 前程。第二天,他就领着儿子去拜见老人。此时的贝多芬,还没有从对抗中 扭转过情绪,对父亲、对钢琴、对音乐,都充满了敌意。他很不情愿地随父 亲迈进了老伊登供职的大教堂。教堂里庄严肃穆,壁画上圣母怀抱婴儿,静 静地坐着。一缕阳光从天窗射入,使室内显得温暖而和煦。贝多芬感到自己 郁积在心里的紧张和焦虑被这圣洁的氛围慢慢地化解了。忽然间,一个轻微 的声音在空气中飘荡,紧接着是又一个、第三个??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汇成一种共鸣。随着时间的延续,又化为一首古老的圣歌。贝多芬怔住了, 这乐音不像是人间的声响,而像是来自遥远的上苍。他猛然一阵顿悟:这才 是音乐。原来音乐竟然如此美妙,如此动人。他学了这几年的琴,怎么居然 毫无察觉呢?当最后一个音符消逝之后,贝多芬低声问道:“爸爸,这是谁 作的音乐?”父亲指了指一架管风琴旁的一位白发老人,说:“去吧,孩子。” 那正是老音乐家伊登。从此,小贝多芬开始拜伊登老人为师,跟他学习音乐 理论和钢琴。这一年是 1778 年。但老伊登毕竟是到了垂暮之年,对于充满了生命力和好奇心的贝多芬而言,他所传授的知识似乎显得灰暗、刻板了些。而贝多芬初入音乐殿堂,对 各种音响、各式乐器几乎都是一见钟情,他怎么能够满足于只听一种声音在 他耳边絮叨呢?何况,老人只愿意教他弹钢琴,而不让他尝试一下他着迷已 久的管风琴。要知道,他不到 7 岁的时候,就在科伦举行过钢琴演奏会。于 是,小贝多芬有了许多苦衷。好在老伊登既宽容,又精力不济,除了上课之 外,对贝多芬的兴趣、爱好并不多管。这样,贝多芬就有了机会多方求师, 先后跟威尔巴德·柯赫及神父汉斯门等人学管风琴,跟弗朗兹·乔治·洛凡 提尼学小提琴和中提琴。还有脱比亚斯·弗烈德里西·皮埃弗尔,他是位男 高音,且能弹钢琴和吹双簧管,也曾指点过贝多芬。  然而,就连贝多芬的父亲都看得出来,这些人都不足以把已经显露出过 人才华的贝多芬培养成音乐天才。更何况,这些老师中最有作为的洛凡提尼 又英年早逝。能让自己的心血和儿子的才能就此付诸东流吗?这时候,他想 到了一个最合适的老师人选,那是新成立的波恩国立歌剧院的作曲家克里斯 坦·哥特洛普·聂夫。他已被任命为小教堂的音乐大师,而且成为宫廷管风 琴手老伊登的继任候补人,尽管才 31 岁,在音乐界却已是名声大震了。1781 年年底的某一天,贝多芬由父亲带领,参见了这位年轻的音乐大师。从此, 他的音乐生活揭开了新的一页。  聂夫给贝多芬上的第一堂课,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就因为这一 堂课,才第一次有人真正看到了贝多芬那尚未尽情发挥的音乐天才,真可谓  “慧眼识英雄”。当这堂音乐课结束,贝多芬离去后,聂夫就兴奋而又不无 “妒意”地对妻子说:“他是个天才,就和以前世界上几百年才出现一个的 天才一样。”随后,又对贝多芬父亲的愚昧及其以往老师的浅薄表示愤慨。 他决心以自己的方式把贝多芬调教成音乐大师。为此,他为贝多芬准备了系 统的音乐理论课程,有通奏低音理论,数字低音学及和声学,还有对位法、 摹仿论和赋格曲式。在授课过程中,师生间既以诚相待,却也时常发生冲突。 对于贝多芬,聂夫一方面看到了他超人的才能和许许多多的优秀品质,同时 也能洞悉他性格中的种种弱点甚至缺陷。  他要用自己的智慧把这个暴躁而又高傲,并且性格上多少有些分裂症状 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伟大的、顶天立地的人物。为了这一目的,聂夫的教育方 式有扬有抑,夸奖和批评双管齐下。尤其是对贝多芬作品中那些粗浅和庸俗 的东西,从不姑息迁就。而让贝多芬那颗孤傲的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又谈何容 易?于是师徒之间也不断产生摩擦、争执及至于敌视。贝多芬就曾向友人抱 怨聂夫对他的一些初试之作给予了过分尖锐的批评。但一当他冷静下来,就 能感受到老师那颗真诚而炽热的心。他曾这样感谢老师说:“由于受你不断 的指导,使上帝赋予我的艺术得到进步。有朝一日我成为一个伟人,你是有 贡献的??”话虽然说得简朴、含蓄,感恩之情还是溢于言表的。的确,在聂夫的指点和关照下,贝多芬的事业有了很好的起步。1782 年当贝多芬还只 11 岁时、就以管风琴独奏家的身份代替了聂夫的职务。第二 年,音乐出版家格茨出版了他根据德雷斯勒的进行曲改编的《钢琴变奏曲》, 这是贝多芬第一首被发行的作品。当地一家音乐杂志这样对贝多芬加以介 绍:“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是个十一岁的孩子(实际上是十二岁),是以 前所提到的男高音的儿子,很有天才,前途无量。他的钢琴演奏得十分完美 而有威力,即席演奏时弹得很简洁,他演奏了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十二平 均律钢琴曲》中绝大部分,这是聂夫先生教给他的。??聂夫先生根据他具 备的其他条件,教他学习了通奏低音的结构方法。目前他正在教他作曲?? 为了使这位年轻的天才能够去旅行,他应得到补助金。假如他的进步就像开 始时那样迅速,毫无疑问,他将成为第二个莫札特。”对一个年轻的孩子来 说,这样的评价已相当难得,相当不错了。其间,聂夫的作用同样受到了关 注和好评。同年,由于聂夫的推荐,贝多芬被任命为乐队中的古钢琴独奏与 伴奏,这是一个重要的位置。紧接着,当地又一家杂志预告贝多芬的一些重 要作品要出版,它们是三首题献给“仁慈的国王马西米里安·弗列德里希” 的钢琴奏鸣曲。所有这一切都表明,贝多芬在聂夫的引导下,朝着伟大音乐 家的目标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自从有了聂夫这位老师,贝多芬身上那天才的音乐细胞都渐渐地觉醒、 活动起来。而聂夫赐予贝多芬的,也不仅仅是作曲与演奏的技巧,更珍贵的, 是对贝多芬音乐天分的由衷赏识,并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呵护这位少年天才 的成长。在他们师生之间,有一段很富戏剧性的佳话。在 1784 年的一份年俸 表中,我们看到聂夫的薪俸从 400 古尔盾减至 200 古尔盾,而贝多芬则突然 间拿到了 150 古尔盾。在当时,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乐师跟他大名鼎鼎的老 师的薪俸只这么点差额,是很令人奇怪的,也足以使老师感到难堪。的确, 聂夫得知这一消息后大为恼火,他为自己如此被人看轻而愤怒,也为学生突 然而来的荣誉而产生嫉怒,最后,竟然怀疑是学生背后捣鬼,才有了眼前这 令人尴尬的局面。于是,他把一腔怒火一起发泄在贝多芬身上。事后知道,  原来是因为名字上的小小差错,闻名全国的聂夫被当成了另一位不知名的、 平庸的乐师。从而有人打报告拟免去他管风琴师的职位,由已经崭露头角的 贝多芬代理,这报告得到了选帝候的批准。事情弄清楚后,选帝侯提议恢复 聂夫乐团管风琴师的职位。那么贝多芬呢?有人主张撤销任命,并付给他一 笔小费作安慰。这时的聂夫却在沉思了片刻后,以坚定的口气说道:“君王 殿下恕罪。在这件事尚未决定之前,我决定放弃我半数的年薪。那孩子是我 的学生,一 个出众的人才,可以说是天才。我对他可以下拜,当然是说思 想上。我有责任关心他的一切。”这番话令选帝侯十分感动,他深深地佩服 聂夫的音乐才能,这样也就深深地知道聂夫所说“天才”二字的份量,他当 即宣布对贝多芬的任命不变,并在合适的时候,恢复聂夫 400 古尔盾的年俸。 这段佳话或许经过后人的渲染,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贝多芬乐意追随并 由衷感激的人,会如此大度、如此高尚,会把一个人的天才看得比金钱乃至于 自己都更为重要。为此,我们也有理由替贝多芬庆幸,庆幸他找到了这 样一位明眼、无私而又有音乐才华的引路人。跟聂夫学艺这段经历,是贝多 芬“从师记”里最精采的篇章。海 顿  贝多芬学习音乐的进步速度是惊人的,他一个又一个地超过自己的老 师。就连聂夫这样优秀的音乐家,在教授贝多芬几年后,也感到有些力不从 心了。还在贝多芬 13 岁的时候,聂夫曾对他说:“从弹钢琴的技术上来讲, 你跟着我是没有什么可学的了,现在你只能自己当自己的老师。但是在作曲 上我还得加倍磨炼你,因为我在这方面还足够你学的。”但没过几年,聂夫 教贝多芬作曲也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他实在跟不上这位悟性极高的神重。 那么谁还能够教他呢?在波恩,是找不到这样的人了。看样子,非得请一位 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大师。1790 年 12 月,天赐机缘,果真有一位维也纳的音 乐大师来到波恩,他就是冯·约瑟夫·海顿。  海顿是在去伦敦的途中顺道访问波恩的。在波恩,他受到了选帝侯马西 米里安的设宴款待,据载坐陪的 12 个人都是最有当地才华的音乐家。这里面 有没有贝多芬呢?很难说。因为那时的贝多芬不一定被人视作“最有才华的 音乐家”。但 1792 年 7 月,海顿再一次光临波恩,这一次他肯定见到了贝多 芬。  那是 7 月盛夏的一天,聂夫结贝多芬带来了海顿莅临的消息,然后带他 来到海顿的住处。海顿见面后便亲切地问他这两年又有些什么成就,在作曲 理论方面有哪些进展。这后一问题,颇让贝多芬费踌躇。犹豫了片刻,他才 面有难色地说道:“我也老在想这问题。在理论方面我实际上是没有前进, 聂夫先生再三说,这方面他不能再教我了。”海顿听了沉思不语。过了一会, 他起身走近贝多芬,说:“您知道,我要对您提什么建议?跟我到维也纳去 吧,我当你的老师。”贝多芬当然知道这句话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恨不 得立即随海顿动身,但这事得由选帝侯的恩准和资助。他的行程推迟到这一年的 11 月 2 日。  为了音乐,为了向他崇拜的大师海顿学习,贝多芬离开了他生活了 22 年的家乡,来到了维也纳,那时的维也纳,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它有 庄严的城堡,壮丽的宫殿,车水马龙的街道和摩肩接踵的行人。较之波恩, 这该是个全新的世界了。但所有这些,贝多芬都无心旁顾。他来这里,只为 了一个目的,向尊敬的大师海顿学习音乐。但这学习没持续多久。贝多芬便感到了极度的不适应。无疑地,海顿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但他对音乐的理解及教学方法却与贝多芬的天性有着几 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贝多芬只是跟海顿学那些枯燥的 基础理论。终于,贝多芬不耐烦了,他顾不得对大师的尊敬,在上课时显出 了烦躁,并对大师的意见提出了反驳。海顿是位涵量很深的长者,他并不在 意贝多芬的情绪,仍在不厌其烦地讲着那单调的乐理,挑剔着贝多芬作品的 细小毛病:“瞧,瞧,在女低音和男低音之间隐藏着五度音。我伟大的天父 呀!外声部之间有一个五度音平行。耶稣玛丽亚!你把变位的音用一个音程 来开始,这不属于音的三和弦。亲爱的贝多芬,这太可怕了,这简直是对音 乐的神圣精神的冒犯??”这样的唠叨,贝多芬每堂课不知道要听多少;更 要命的是,海顿口口声声不离规则:“规则就是为了要人服从。如果您不愿 意这样做,那您就一生一世也不用想有所成就了,那怕您是最伟大的天才。” 但贝多芬怎么会成为规则的奴仆呢?他来维也纳的这些日子,每天脑子里都 会冒出一些奇妙的主题和旋律。他把它们记在了本子上,很想找时间把它们谱写成完整的作品。但这该死的课程,弄得他意兴萧散,他渐渐地怀疑,就 这样学下去,能得到些什么?他拿定了主意,要和这位他曾经无限景仰的音 乐大师分道扬镳。  终于有一天,由一场对音乐艺术的小小争执为契机,贝多芬向他的老师 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善良的海顿感到非常伤心,他甚至在贝多芬离去以后暗 暗祈祷,希望上天显灵,使贝多芬回到他身边,以完成他未竟的音乐事业。 但这已经无济于事了。他们是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家,对音乐艺术的感 受与理解也有巨大差异。加之在年龄上相差 40 岁,要想达成内心深处的默 契,是十分困难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两位伟大的音乐家分别代表了音乐发 展史上的两个时代,或许可以称之为古典的和浪漫。海顿和贝多芬之间的裂 隙,虽然多少损伤了两代音乐家的友谊,对音乐艺术的进步,却未尝不是“离 之则双美”的事情。如果贝多芬遂了海顿的意愿,继续循规蹈矩地跟他学习, 那么,他最多只是另一个海顿,而不会是后来那个划时代的贝多芬。  尽管贝多芬的离去是件令人难过甚至难堪的事情,但海顿一点也没因此 而产生嫉恨,相反,他更加珍惜贝多芬那出众的才华。1794 年他离开维也纳 去了伦敦,仍然惦念他那位性格倔犟且太富个性的弟子。他专门给科隆选帝 侯写了一份有关贝多芬学习情况的报告。报告中说:恕我冒昧地向尊敬的阁下奉上几部音乐作品:一部五重奏曲,一部八声部古组曲,一部双簧管协奏曲,一组钢琴变奏曲和一首赋格曲,这 些作品都是我心爱的弟子贝多芬写的,我为他曾经师从于我深以为幸。 这些作品都是他以惊人、非凡的勤奋而取得的成就。因此,我坚信尊敬 的阁下会欣然接受。根据这些作品所表现出的才华,内行、外行的鉴赏 家们不得不承认贝多芬有朝一日终将成为欧洲一名最伟大的作曲家,而 我亦将以师座而感到自豪。我唯一的希望是他和我之间的师生关系能再 延续一段时间。 从这些话中,我们能看到一位音乐大师的博大胸怀和深远的眼力。尽管海顿意识到了贝多芬不可能再从自己手中成才,并为此感到惋惜和伤感,但他仍十分公正地评价了贝多芬所取得的成就,并预言了贝多芬光辉灿烂的前 景。一个享有崇高威望的音乐大师如此毫无保留地褒奖正在成长的音乐青 年,这是需要眼光、勇气和胆识的。单凭这一点,我们就不能不佩服海顿那 伟大的人格。但是,不要以为是海顿第一个预示了贝多芬的辉煌未来。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另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就作过同样的预言,他就是沃尔夫冈·阿玛都 斯·莫札特。莫 扎 特  贝多芬于 1887 年去过一次维也纳,那是为了拜访少年时就以神童著称, 而今已名扬全欧音乐家莫札特。他想在莫礼特面前弹两首曲子,让这位年轻 的大师鉴定一下自己的才能。  他拿着选帝候的荐书来到维也纳,找到莫札特的住处,敲开大门,眼前 出现了他心中的偶像,一个面色苍白、身材削瘦的人。从儿时起,贝多芬就 听祖父、父亲眼他们的朋友们谈论这位音乐界的奇才,此刻面对着这偶像, 贝多芬不免有些紧张。他为莫札特弹了一首曲子,那是巴赫的作品。演奏时, 贝多芬怎么也不能集中自己的心思,也酝酿不出情感,因而作品表现得僵硬 而没有生气。弹完后,贝多芬感到十分沮丧。而莫札特只是说了几句很平常 的赞语,就再也不肯多讲了。贝多芬不甘心就留给大师这样一个印象。他脑 子里忽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求莫札特给他一个即兴演奏的主题、由 他在钢琴上把这主题演绎成乐曲。莫札特满足了他的要求。他走到钢琴边, 站着弹了一段他的歌剧《唐·璜》中的旋律,然后回到座位坐下。这一次, 贝多芬的精神已完全集中到音乐上来,稍稍凝神,那段旋律就在他脑海里铺 展成为鲜明的音乐画面。剩下的,就是用他那双粗犷而又灵巧的手把这画面 变成音符,这对贝多芬实在是太简单的事件。他按响了琴键,于是,一首灿 烂辉煌的钢琴曲便开始在大厅里奏响。莫札特暗暗吃惊: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竟然有如此之强的即兴演奏能力。听着听着,莫札特渐渐入迷,他完全被乐 曲那大胆的和声技巧和强大的力量所打动。演奏结束了,莫札特没有动,也 没有说话,他看着眼前这个稚气未脱的男孩,暗自思量:真奇怪,一个孩子, 怎么会有如此完美的技巧,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和如此深刻的理解力,他甚至 弹出了许多自己都未曾想到、感觉到的东西。莫非是造物主开恩,给人间遣 派来一位音乐之神?他清晰地预感到,眼前这孩子,将是未来乐坛的一代天 骄。想到这里,莫札特不想再对贝多芬的演奏技巧作任何评价了,他只对在 场的一位朋友低声说道:“小心看护这孩子,他将震动世界。”莫札特没有看错,贝多芬未来取得的成就,比他预想的还要高。只可惜他没能亲眼见到,这次会面后没几年,莫札特便因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但莫札特完全有理由为贝多芬而感到自豪,尽管他与贝多芬只有短短的几次会面,也没有像海顿那样真正充任贝多芬的老师,然而他对贝多芬一生的影响却是无形而巨大的。且不说少年贝多芬对莫札特的倾慕与崇仰,即便 是在莫札特死后,他的作品及精神,仍是贝多芬最伟大的导师。下面的事实, 足以证明这一点。  贝多芬不知多少次以感激的口吻,对人说到莫札特的艺术。他曾对友人 说:“莫札特对我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  一天,贝多芬跟他的一位老师克拉马在维也纳街道散步,突然听到有户 人家传出莫札特《C 小调钢琴奏鸣曲》的琴声。贝多芬愣了一下,随即把住 克拉马的手臂,站在那户人家的窗前把曲子听完。然后激动地说:“克拉马! 克拉马!我们所作的,实在不比这个人的一个脚趾强。”  在 1826 年的一封信中,贝多芬表示:“我认为我本人也是一个迄今为止 最崇拜莫札特的人,而且我深信这种敬意至死不变。”  据说在 1809 至 1812 年间,贝多芬的寓所差不多每个星期都举行莫札特 歌曲演唱会。    当然,景仰之情并不说明贝多芬就一定会诚惶诚恐地拜倒在莫札特的脚 下,甘愿一生为这位音乐大师的附庸。这决不是贝多芬的性格。事实上,虽 然贝多芬对莫札特无限崇拜,但这崇拜并没有妨碍他创作个性的发展,更没 有阻止他在音乐创作中攀登新的高峰。在贝多芬早期的一些作品里,我们能 够看到较明显的莫札特作风,而后来,特别是贝多芬成熟期的作品,莫札特 的影响已很难察觉了。贝多芬就是贝多芬,而无须仰仗任何一位大师,他已 经站在了巨人的肩顶之上。如果说莫札特的音乐对进入青年时代的贝多芬还 产生过什么效用,那是作为一种理想,一种精神,一种过去时代的完美范本, 激励着他在音乐的道路上跋涉。从这一点看,莫札特又一直是贝多芬的良师。 贝多芬早年跟随过许多老师学习,就中堪称音乐史上伟大人物的,当属 海顿和莫札特。能遇上这两位大师,是贝多芬一生中的幸事。但贝多芬没有 随大师们亦步亦趋,没有成为第二个海顿或莫札特,而是顽强地发展着自己的个性和才华,终于为音乐创作开辟了全新的世界。命 运  随着年龄的增长,贝多芬的音乐事业一帆风顺。他频繁地举办个人演奏 会,结交了许许多多的音乐界朋友,也有了更多的艺术保护人,创作的数量 和质量也迅速提高。当地音乐界乃至于整个维也纳城,都在谈论着贝多芬, 谈论这位从波恩小城来的青年音乐家。生活的前景似乎充满了阳光。  然而,就在这时,命运向他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大约从 1796 年开始,他 的耳疾逐渐恶化,这以后,不断有耳鸣的症状,至 1799 年,便出现了第一次 失聪。  据回忆,贝多芬清楚地意识到他耳朵出了毛病是由于一次他自己作品的 演奏排练会。当乐章开始时、他觉得小提琴的声音不对劲。他当即质问首席 小提琴,可乐手们都说琴声没毛病。继续排练,他仍是那种感觉。这时有人 提醒他是不是因伤风而影响了听觉。结果排练会后他立即去看了医生。医生 诊断为粘膜炎,一种身体受凉引起的毛病。听了这话,他没再留意耳朵的异 常感觉。但这症状几星期过去后都并不见好。当再去看医生时,却被诊断为 一种由于全身失调引起的病症。医生开出了强烈的药剂井制定了治疗方案。 但这一切都为时已晚,贝多芬的听力无可挽救地衰弱下去。直到有一天他几 乎察觉不出任何声响,这个世界对于他成了死一般的寂静。恐惧、忧郁、痛苦、绝望,所有人类最低沉、最悲凉的情绪都向他那颗本来就很易感动的心袭来,他的精神陷入了最黑暗的深渊。那一段时期,贝 多芬内心所经受的折磨,是常人难以想见的,也无人能够代其言说。让我们 倾听一下贝多芬自己的痛苦呻吟吧。我的亲爱的、我的善良的、我的恳挚的阿芒达,??我多希望你能常在我的身边。你的贝多芬真是可怜已极。得知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 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 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劣??还会痊愈吗?我当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 渺茫;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我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免我心爱的 一切人物,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 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固然我曾发愿要超临这些祸害;但又如何可 能???(1801 年致阿芒达〕  ??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 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要是我干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 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敌人们又将怎么说,他们的数目是相当 可观!??在戏院里,我得坐在贴近乐队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员的说话。 我听不见乐器和歌唱的高音,假如我的座位稍远的话。??人家柔和地 说话时,我勉强听到一些,人家高声叫喊时,我简直痛苦难忍,??我 时常诅咒我的生命??普鲁塔克教我学习隐忍。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 战,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隐忍,多 伤心的避难所!然而这是我唯一的出路!                        (1801 年致魏格勒) 如此命运,对任何人都会是致命的一击;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就更不啻 于灭顶之灾了。我们理解贝多芬当时那种痛苦、绝望、甚至想要结束生命的 心情。的确,在这生命中最黑暗也是最艰难的时刻,贝多芬不止一次地想到                        过自杀。但他没有。不为别的,只为这世界上还有艺术,只为他时刻惦念着 他作为一位音乐家还有着未竟的艺术使命。所以他坚强地活了下来,以自己 的痛苦为代价去谱写艺术的和生命的乐章。他是这样说的:“当别人站在我 的身旁,听到了远方的笛声,而我一无所闻;别人听到了牧人的歌唱,而我 还是一无所闻,这对我是何等地屈辱啊!这类事情已使我濒于绝望,差一点 我只能用自杀来收场。是艺术,是她留住了我。啊!我认为,在我还没有完 成交给我的全部使命之前,就离开这个世界,这简直是不可能的。就这样, 我在熬过这痛苦的生活,真痛苦啊!”是的,贝多芬正是受冥冥之中艺术之 神的召唤,才鼓足了勇气与命运搏斗。艺术拯救了贝多芬,也赐福于全人类。 经受了这次命运的挑战,贝多芬的精神更加成熟,意志更加顽强,音乐 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创作生涯中的一些重要的,具有划时代意义 的作品,如《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歌剧《费德里奥》等,就是在这场精神危机后陆续问世。 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停止治疗。只要听到有好的方法,总是去试一试。他找过几乎所有维也纳的医生,甚至巫医,但都收效甚微。于是,他又寻求 其他的办法,试用各种助听器。钢琴制造家格拉夫还特意为贝多芬制造了一 架以增加音量为目的的四副机械装置的平台钢琴。这种钢琴加设了面向演奏 者的反射板;为使低音与高音集中,加盖了聚音顶棚。但不论怎样补救,耳 聋对贝多芬的音乐“活动”还是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首先是他的钢琴技 巧已大不如从前了,尤其是快速句型,以往是没有谁比得过他的,但如今演 奏起来多有力不从心之感,手指的触键也变得越来越不确实,时有过强或过 弱的情况出现。此外,他的指挥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损害。据同行们回 忆,直到 1819 年,贝多芬还能够指挥自己的作品,但排练和演奏中,却经常 和乐队合不上拍,以至于出现混乱。在许多时候,贝多芬只是专注于自己的 内心表达而无法与乐队配合,这时乐队只能以首席乐师的动作为准,而不能 听命于贝多芬的指挥棒了。更有时,出现了这样的奇怪场景,一个乐队配备 两个指挥;作曲家贝多芬和另一个“实际指挥”。据载 1824 年 5 月 7 日《第 九交响乐》首演的时候便是如此,贝多芬与指挥家乌姆劳夫同时指挥这部乐 曲。目击者说,贝多芬就像疯子那样挥舞手臂,一会儿伸出身体,高举双手, 一会儿俯身几乎着地。他好像不仅独自一人操演所有的乐器,也充当合唱团 全体歌手而挥拍,甚至踏脚走动。这样子看上去有些滑稽可笑,但所有在场 的听众和演奏家都能理解这位失去了听觉的音乐大师,都对他表示深深的同 情和由衷的敬佩。因而,人们不但不觉得好笑,反而怀着肃穆而崇仰的心情 去聆听这宏伟的音乐,并向大师送去了注目礼。演出结束时,全场欢声雷动, 他却什么也听不见,还是一位独唱女演员推他转动身体,让他面对热烈喝采 的听众。这时的贝多芬才如梦初醒,向听众致礼答谢。  经过一场与命运的顽强搏斗,由失聪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对贝多芬的 生命意志和创作热情已经不能构成威胁了。他把全部的注意力都倾注于内心 不断泛出的乐思以及由此引出的宏大构想,从而在他后半生那艰难的岁月 里,以惊人的毅力把他自己,也是全人类的音乐事业推向顶峰。  命运给贝多芬以巨大的痛苦,但这痛苦也未尝不可以看作是一笔财富。 它使贝多芬的人格在苦难中磨炼得更加伟大,灵魂得到进一步升华,这不正 是一个伟大音乐家应有的超越吗?正因如此,有位深知贝多芬伟大精神的音 乐家是这样看待贝多芬所受苦难的:“贝多芬之完全失聪,这命运的确是很  残酷很悲惨的。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无疑这又是神的恩赐。因为当世俗 的杂音侵扰人的双耳时,那个人就无法听到在心里的神的呼唤。”的确,贝 多芬听到了他心中的神的呼唤。但这个神不是上帝,而是贝多芬自己,是他 与命运抗争中所形成的巨人的品格。“星辰灿烂的天空在我们头上,道德的 法则在我们心里。”这是伟大思想家康德的格言,也是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 信条。正是守着这样的信条,贝多芬把自己的魂灵维系在广袤的宇宙和永恒 的道德之上,从而战胜了世俗、战胜了自我,也战胜了命运。革 命  艺术家的创作总是和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总是要受到那个时代重大 历史事件的影响。贝多芬生活的时代,正值欧洲历史上风云激荡的年月。所 有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革命。从而,革命,在贝多芬的性 格、思想和创作中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18 世纪后半叶,启蒙思想在整个欧洲漫延,“自由,平等,博爱”的口 号响彻大地,而 1789 年的法国大革命更把思想界的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那一 年,19 岁的贝多芬跨人波恩大学,开始接受启蒙思想的洗礼。在两年的学习 中,他听了逻辑学、形而上学、康德哲学、希腊文学和伦理学等课程。其中, 日后成为阿尔萨斯革命法庭公诉人的美学教授奥伊罗吉乌斯·施奈德的课对 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施奈德是一位具有革命理想的教授,曾在课堂上朗 诵欢呼法国革命的诗篇《摧毁巴士底狱》,又曾出版过一部革命诗集。在这 部诗集的预定者的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贝多芬的名字。  1792 年 11 月,贝多芬离开波恩时,法国革命军已跨过莱茵河,两年后, 科隆选帝侯国已不复存在。欧洲最大的社会变革蔓延到德国。在维也纳,贝 多芬进一步感受到革命的力量,他的启蒙思想也更加明确,曾经在一位朋友 的纪念册中写道:“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 妄真理。”精神上的向往激发了贝多芬在音乐作品中表现革命的欲望,而现实生活很快就给他带来了机会。1797 年,奥地利皇帝在拿破仑所率法国军队的强大 攻势下,被迫签署和约,进而在法兰西共和国的要求下,于维也纳设立使馆。 新任公使是 34 岁的让·巴普蒂斯特·贝尔纳多特将军,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 他的侍从罗多尔弗·克罗采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小提琴手。贝多芬很快就成为 将军府上的客人。1798 年 3 月,贝尔纳多特将军在使馆驻地会见维也纳的一 些贵族和有声望的市民时,贝多芬也在其列,并与克罗采进行了交谈。克罗 采兴致勃勃地向贝多芬讲述革命胜利后在巴黎举行的盛大庆祝活动,又给贝 多芬看了一批杂志,上面刊载了在那次庆祝活动中演奏的新音乐,有交响曲、 赞美诗、序曲、进行曲、舞曲和艺术歌曲。贝多芬看后激动不已,他看到了 真正的革命音乐。这里面就有克罗采所作的一首序曲。克罗采给他描述这部 作品,讲述主题与结构的处理方法。贝多芬听得兴味盎然,并请克罗采把这 些杂志借给他,以便能对法国革命音乐作进一步研究。一年以后,贝多芬完 成了他的《第一交响曲》,其中第一乐章便借用了克罗采《序曲》的材料。 而许多年后,贝多芬都没有忘记这次会晤,没有忘记贝尔纳多特和克罗采, 他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了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并用以促进自己的创作。  当然,贝多芬并没有刻意用自己的作品去表现革命,但在他的音乐里, 我们却时常能感受到革命者的英雄气概,典型的当属那部以讴歌英雄为主题 的《英雄交响曲》。这部直接受法国大革命的激励而写成的交响曲起初正是 为法国革命的英雄拿破仑·波拿巴而作。贝多芬的学生费迪南德·里斯回忆 说:“贝多芬在写这首交响曲时想到了波拿巴??,当时,贝多芬对他的评 价特别高,把他比作罗马最伟大的行政长官。不仅是我,而且他的许多挚友 都看到这首抄写工整的交响曲总谱放在桌上,标题页的上端写着(波拿巴), 下端写着,别无他字。是否曾经拿什么来填补中间 的空白,我不知道。是我首先把波拿巴宣布自己为皇帝的消息告诉了他,他  勃然大怒,大声疾呼:‘他也只不过是个凡夫俗子而已!现在,他也将践踏 一切人权,只沉溺于他的荣华富贵;他将凌驾于众人之上,成为一个暴君。’ 贝多芬走到桌前,抓起桌上那页标题,撕成碎片,扔在地上,第一页重新写 过。现在,这首交响曲取名为《英雄交响曲》。”显然,这部伟大的交响曲 是为英雄而作,而革命时代的英雄又最为贝多芬所折服。因而,他把这部作 品题献给了在法国大革命中叱咤风云的“英雄”拿破仑。但是,拿破仑自己 打破了贝多芬的英雄偶像。于是,这部作品又被献给了那种并非某一个人, 而代表了某种理想及革命精神的英雄。可以看出,贝多芬所处的“革命的年 代”对这部作品的产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另一部与革命有着直接关系的作品是歌剧《费德里奥》。它的情节,便 取材于动乱的革命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女主人公雷奥诺拉的原型是一位法 国妇女得·托赖尼夫人,她丈夫身陷囹圄,她女扮男装,把丈夫营救出狱。 诗人让·尼古拉·波伊利作为法国一个行政区的官员曾经亲身遇到过这件事, 并根据此事写成一个歌剧脚本,贝多芬将它谱写成一部歌剧,创作时间就在 他刚完成《英雄交响曲》之后。通过这个历史题材,仍表达了他一贯崇尚的 资产阶级革命理想,即自由、平等和博爱。  像上述与革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的作品,在贝多芬的创作中还有不 少。但更多的作品却不一定是与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相关,而是浸透着 那个时代所特有的革命精神,这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这些 作品里,洋溢着汹涌澎湃的激情,显示出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这也是贝多 芬自己的“英雄性格”的真实写照。罗曼·罗兰是这样描述这些作品的:这些作品里有好几部,进行曲和战斗的节奏特别强烈。这在《第二交响曲》的快板与终曲内已很明显,但尤其是献给亚历山大皇的奏鸣曲 的第一乐章,更富英武壮烈的气概。这种音乐所特有的战斗性,令人想 起产生他的时代。大革命已经到了维也纳。贝多芬被它煽动了。??他 仿佛一个革命的古罗马人,受着普鲁塔克的薰陶,梦想着一个英雄的共 和国,由胜利之神建立的:而所谓胜利之神便是法国的首席执政;于是 他接连写下《英雄交响曲》(1840 年),帝国的史诗;和《第五交响曲》( 年)的终曲,光荣的叙事歌。??贝多芬的面目,似乎都受着这些历史战争的反映。在当时的作品里,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也 许作者自己不曾察觉,在《科里奥朗序曲》(1807 年)内,有狂风暴雨 在呼啸;《第四四重奏》(作品第十八号)的第一乐章,和上述的序曲 非常相似;《热情奏鸣曲》(作品第五十七号——1804 年),俾斯麦曾 经说过:“倘我常常听到它,我的勇气将永远不竭。”还有《哀格蒙特》; 甚至《降 E 调钢琴合奏曲》(全集作品第七十三号——1809 年),其中 炫耀技巧的部分是壮烈的,仿佛有人马奔突之势。”?? 贝多芬相当一部分作品,尤其是他那些最优秀的作品中,“战斗的节奏”和“英武壮烈的气概”显而易察,这赋于他的音乐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有人 把贝多芬与海顿、莫札特作比较,认为海顿的音乐像是快活地流淌着的小河, 莫札特像是时而平静,时有波浪的湖,而贝多芬则像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又 说海顿令人爽朗,莫札特使人感动,而贝多芬则把人整个翻过来,赋予力量。 从这些比较中,我们看得出,贝多芬的音乐,是以力量著称;它的伟大,也 多源自一种无与伦比的力度。这当然是作曲家的坚强意志和满腔热情使然,却也深深打上那个时代,具体说是革命时代的烙印。正因如此,要理解贝多 芬,理解他作品的崇高与伟大,就必须知道发生在 18 世纪末那场震动整个欧 洲的革命运动,知道那深刻地触动了贝多芬的思想的革命精神。爱 情  从贝多芬的外表,他的人格,以及他的音乐,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一种 “力”,一种难以遏止的阳刚之气。但在他的个性、生活及创作中,也还有 另外一面,那是十分温馨、十分动人的情爱。听他的音乐,我们既能感到如 暴风骤雨的叩击,也能感到如潺潺小溪的抚慰。而且,在那大气磅礴的刚毅 性格的映衬下,这时而流露出的绵绵之情显得特别地沁人心脾。但这看似飘 柔轻灵的情感对贝多芬来说是来得那样不容易。贝多芬音乐中的爱情乐章, 是那样地优美,如梦如幻;而贝多芬生活中的情感经历却是那样地感伤,如 怨如诉。这很大程度上得归因于他一生中的几次恋爱,都以失败或悲剧告终。 贝多芬的朋友魏格勒曾说,“贝多芬无时不在恋爱,而且总是在热恋之 中。”这或许是事实,因为像他那样富于激情的艺术家,没有爱情的滋润, 是难以想象的。但似乎也是命中注定,贝多芬的爱情永远不会完满,因为他 与世俗隔得太远。贝多芬理想中的女性,如果在费德里奥身上有所寄托的话, 当是一位纯洁无暇,端庄娴淑,品德高尚,见地非凡,美丽而又年轻的人物。 可这种女性,只能够是理想,现实生活中是极难遇着的。现实生活中的女性, 用贝多芬的话来说,大多是“有灵魂的没有肉体,有肉体的没有灵魂。”据 友人回忆,贝多芬对女性的姿色怀有很大兴趣。费迪南德·里斯曾说:“贝 多芬爱看女人,特别是年轻漂亮的面孔;当我们在街上遇到一位相当有魅力 的少女时,他总要掉过头来用他那一对玻璃球似的眼睛狠狠地饱览一番。假 如发现我在注意他时,他便哈哈大笑或装出怪样。”但贝多芬绝不是好色之 徒,他有着崇高的精神,有着他时刻不忘的“道德原则”,是不会让情爱淹 没在肉欲中的。为此,他宁愿忍受爱情的空白所带来的寂寞与痛苦,就像他 在日记中所写的那样:“满足于没有与灵魂和谐一致的肉欲,那是兽行;在 不能得到整个高尚的爱情时,只有忍耐。”这样一种信念,使他的情感生活变得愈发艰难了。  贝多芬一生中,总是在爱慕着某一两位女性,其中有一些人是把他拖入 了爱情的漩涡。其中出身高贵的朱丽塔·吉采尔获是第一个。贝多芬于 1801 年时,陷入她的情网,曾把著名的《月光奏鸣曲》题献给她。在与魏格勒的 信中,贝多芬提到了这位恋人:“情况的变化是由一位可爱而有魅力的姑娘 促成的,她爱我,我也爱她,这是两年来我重又享受到少许幸福的时光;而 且也是我第一次有此感觉——结婚可能给我带来幸福。不幸,她不是我这门 第中的人——在此时此刻——我确实不能结婚——我还要勇敢地多加挣扎才 行。”实际上贝多芬是向朱丽塔求了婚,而且朱丽塔也准备接受,却遭到了 她父亲的拒绝。原因如贝多芬所料:他没有地位没有财产,门弟不配。1803 年,朱丽塔与一位伯爵结婚。从此,贝多芬对她的爱情,只能寄托于一个用 ***雕刻的她的小像。  然后便是苔雷泽·布鲁斯维克与约瑟芬妮·布鲁斯维克。布鲁斯维克姐 妹出身于匈牙利有权势的贵族地主家庭,贝多芬与她们有过亲密的往来。苔 雷泽终生未嫁,约瑟芬妮则结过两次婚。两姐妹都会弹钢琴而且热爱音乐, 贝多芬为她们写下了《我想念你》二重变奏曲,1809 年他把作品 78 号《钢 琴奏鸣曲》献给了苔雷泽。苔雷泽则把她本人的雕像送给贝多芬并在上面题 辞:“致罕见的天才,伟大的艺术家,上帝的宠儿。T·B 赠。”这雕像放在 贝多芬写字台的一个秘密的抽屉内。    1804 至 1806 年,贝多芬对苔雷泽的妹妹发生了浓厚的爱情,她当时已 嫁给了约瑟夫·戴姆伯爵,但这桩婚姻是违背她的意愿的。1804 年 1 月,她 成了寡妇。这年夏天,贝多芬与她恢复了友谊。他快乐地与她相伴,并免费 为她上钢琴课。至 1805 年春天,贝多芬对约瑟芬妮的感情达到高峰,他唱出 了自己的心曲:  啊!心爱的约,你对我的吸引是其他女人所没有的,不,正是你, 整个的你,以独特的风度——使我倾心于你——这吸引了我的全部感情——吸引了我全部的情感力量——当我来到你跟前的时候,我以坚定的 决心不让爱的一粒火花在心中燃烧起来。但是你征服了我——问题是你 是否需要那样做?或是你是否不需要那样做?——无疑,约有时是能够 回答我这个问题的——亲爱的上帝,有那么多的事情我一定要告诉你——我是多么想念你——我把感觉告诉你——但这些话是多么软弱可怜——不管怎样,总是我的语言啊。 长久——长久——祝愿我们的爱情天长地久——因为它是那么高尚——相互尊重与友谊的基础是那么的牢固——在我们的思想与感情中有 许多方面甚至是极其相似的——啊,是你使我抱有希望,你的心将思念 我——为我而跳动——我的心只能——停止——为你跳动——当——它 不再跳动时。但这爱情没能持续太久。1807 年秋,贝多芬在给约瑟芬妮的信中写道:“为了你我的心情平静,最好不见到你。1810 年,约瑟芬妮嫁给了巴隆·克里斯 多夫·冯·施塔克堡。对此,姐姐苔雷泽深感遗憾,许多年后她说:“贝多 芬!他是我们家的友人和知己,这是一个梦——一个美丽动人的灵魂!我妹 妹约瑟芬妮,当她成为戴姆的寡妇时,为何不找他作为她的丈夫呢?”柏蒂娜·布仑塔诺()与贝多芬的一段恋情也被传记作家们渲染得十分美妙。这是位热情而又喜欢表现、富于幻想而又不大诚实的女性。在 1810 至 1812 年间,她与贝多芬来往甚密,但人们更愿意把这段经历看作 是贝多芬对她的一时迷恋。因为了解她的人对她的品行多有微词。诗人瓦恩 哈根在日记中说“她总是从和她在一起的男子身上得到什么,她或尊敬他、 利用他、戏弄他,或被男人所尊敬、利用与戏弄。”是否如此呢?只有贝多 芬自己知道了。苔雷泽·玛尔法蒂()被贝多芬爱上时只有 18 岁,她与她的姊妹安娜是维也纳最美丽的两位少女。为了得到这位黑头发、黑眼睛的少女 的爱,贝多芬突然间开始注意起自己的仪容和衣着。他向她提出结婚,但遭 到了拒绝。  阿玛里艾·赛巴德是一位女歌手,她是 1811 年在塔卜里兹与贝多芬相 遇,并有过一段短暂的罗曼史。多罗西娅·冯·艾特曼是一位奥地利陆军军官的妻子,她随贝多芬学了5 年钢琴,并成为当时的著名钢琴家。师生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保持着 长时间的友谊,而这种友谊在他们相处的漫长岁月中已成为精神上真诚坦 率、亲密无间的交往。多罗西娅晚年回忆道:“他(贝多芬)十分容易激怒, 非常敏感,因此往往无缘无故地对他最好的朋友加以怀疑。但谁能为这位不 幸的人以及他的不治之症(耳聋)而生气呢?人们只要想到他在精神和肉体 上所遭受的苦难,便在一切问题上对他谅解了。因此我们的友谊多年来相处 得十分融洽。”无疑,这样一种精神交往最合乎贝多芬理想中的爱情,尽管它不一定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情。正因如此,有人猜测这位女性是贝多芬那封 “致永久爱人书”的接受者。  “致永久爱人书”是在贝多芬写字台中藏有苔雷泽·布鲁斯维克肖像的 同一秘密抽屉里发现的。信上无收信人的姓名与地址,日期也不全。开头是: “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我。”结尾是:“要镇静,只有镇静才能考虑 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得到同在一起的目的——要镇静——爱我——今天—— 昨天——昨天——我眼泪汪汪是为了你——为了你——你——我的生命—— 我的一切——愿你一切如意——哦!不断地爱我呀——切莫错怪你爱人最忠 诚的心。永远是你的,永远是我的,永远是我们的。”“面对生命我必须和 你住在一起,否则永不见你。”“你会理解的,因为我忠实于你是你深知的; 没有任何女人能永久占据我的心上——永不——永不——哦,上帝为何把他 从他所爱的人那里分开!”从这里面,看得到贝多芬对爱情的渴望与忠诚, 也看得到爱情给贝多芬带来的折磨与痛苦。那么,这“永久的爱人”究竟是 谁呢?文献学家和传记作家们已找不到有力的证据来落实这一点了。今天看 去,倒不妨把这“永久的爱人”视作一个幻象,一个贝多芬苦苦追求而又终 于没能得到的恋人,从而这封书信也就成为贝多芬一生情感经历的一个缩 影,其间蕴含着这位伟大音乐家为爱情流过的血和泪。贝多芬终身未娶,他那无数个爱之梦最终都没有化作现实,却融入了他的音乐,成为描写人类爱情的不朽乐章。现实生活中遭受的爱情痛苦,在艺 术中升华为爱的赞歌,永远温暖着亿万听众的心。大 自 然  对贝多芬来说;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是夏天。那时候,他可以无拘无束 地走到郊外,走进大自然,去呼吸那清新的空气,饱览那悦目的风光,以此 荡涤喧嚣的城市生活在心中留下的污迹,在大自然中寻找美妙的乐思。在维 也纳的年月里,他几乎每年夏天都要到近郊去小住,而那儿的风物,的确赐 予他许多创作灵感。  熟悉贝多芬的人们都知道,贝多芬是一位少见的“步行者”,他喜欢跑 到荒郊野外,尤其是大森林中漫游。在那里,他的心中总会泛起愉快的感受, 脑海里也会涌出无尽的乐思。有时,他也会邀友人一块散步,并走走停停, 对人指点他喜爱的景色,与朋友一道欣赏、陶醉。他曾对朋友说:“我有必 要在没有被污染的大自然中休养,以洗净灵魂。怎么样,你不想跟我一道去 找我的大自然中永远不渝的朋友吗?你不想在阴绿的树篱或古树参天的森林 中倾听小河的流声吗?让我们在山的斜坡上晒晒太阳,尽情地看那结满果实 的美味吧!我的朋友呀,那里根本没有人世问的丑陋和虚伪。看,多么美好 的早晨,多么晴朗的天空??”  在贝多芬的日记和书信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眷恋。他 写道:“每当凭眺大自然时,我就心潮澎湃。”又写道:“我虽失聪,但在 这美丽的大自然,听见每一棵树都跟我说话。”他在给他曾经爱恋的苔雷泽·玛 法尔蒂的信中写道:“我知道你即将到乡下去,是多么地高兴啊!过不多久, 我也去乡间,又可以在森林、山峦间散步了,恐怕没有哪个都市的人,像我 这样爱好大自然。”在给兰妮·史特莱尔的信中写道:“假使你在那里旅行, 走过古城废墟时,请设想那儿一定有贝多芬曾经徘徊的地方;假使你漫步丛 林,请设想那正是贝多芬曾经乐思泉涌的地方。”的确,许多时候,大自然 都是贝多芬创作灵感的温床。他的许多乐恩都是在郊外构想;而他的许多杰 作,又都是在夏天完成的。说到大自然,当然要专门提到贝多芬那部讴歌大自然的杰作《田园交响曲》。那是 1808 年的初夏,贝多芬又到他一向喜爱的海里根斯塔特去消夏。 多美的乡村风光!贝多芬一到乡下,心里就隐隐约约地响起了一首乡村交响 乐。一天清晨,贝多芬走出家门,四周一片寂静,树叶上还滚着浓重的露珠, 他轻轻牵过一片叶子接近嘴唇,让那清凉的朝露流过来。草地上闪着光,高 大的榆树静静地挺立着深绿的树冠,小鸟在歌唱,小溪在流淌。太阳升高了, 晒干了草上的露水,贝多芬就在小溪边草地上躺下,舒适地仰望天空。一片 白云悠悠飘过,他的精神也飘向茫茫的宇宙,飘向那神圣的造物主。刹那间, 贝多芬感到了与神灵合一的幸福。他长久地躺着,让这幸福之感贯通身心。 同时,也开始让他心中的乐神捕捉这时那轻微的感受了。清晨还没过去,草 地上笼罩着淡淡的薄雾,一切都还寂静,但农村的生活已逐渐觉醒。鸟雀的 争鸣,草虫的齐唱,牧群的铃响,蜂队的飞舞??,贝多芬躺在草地上,细 细地倾听,他甚至听见了树木、山丘、森林、草地元不在唱。太阳的光在水 波上、花枝上和草茎上闪烁,蜻蜒一闪一闪地飞来飞去,一只画眉飞来,灵 巧地喝了口水,然后断断续续地唱出一支曲子。贝多芬望着它,心里十分高 兴。他脑海里也响起了一段旋律??  就这样,《田园交响曲》的第一、第二乐章有了最初的构思。后来贝多 芬分别命名为“到达乡村时的愉快感受”和“溪边景色”。听这两个乐章,  能够很真切地看到贝多芬用乐符描绘的美丽的乡村风景,也能体验到贝多芬 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更能认识到,与大自然的亲近,给贝多芬的音乐带来 了多少契机、多少灵感。对此,贝多芬总是怀着感激的心情向人们诉说。他 的学生申德勒回忆说,一次陪贝多芬去海里根斯塔特散步,“走到令人舒服 的牧场谷间时,贝多芬时时停下来,以幸福的眼神浏览四周,并在草地上坐 了下来。有好几次走近榆树,问我:‘树梢上有没有停着黄画眉。’可是看 不到小鸟,四周是一片寂静。贝多芬还告诉我:‘我就在这里想起田园交响 曲中的小河边的情景。我并且采用了停在树梢的黄画眉周围的鹌鹑、野莺和 杜鹃等鸟群的声音’。”这番话,可以看作是贝多芬向大自然的厚赠所表达 的深深谢意。  大自然造就了《田园交响曲》这样描写自然的作品,但更多的时候,却 是为贝多芬构思自己的作品提供了宜人的氛围。他的一些杰作就是在乡间漫 步时酝酿而成的。贝多芬的弟子里斯回忆:一天,我去找贝多芬上课,贝多 芬却说:“今天早晨的天气太好了,一起去散步吧。”他们一道走进郊外的 森林。一路上,贝多芬平静而愉快。但渐渐地,他开始激动起来,终于抑制 不住自己的心情,哼唱着某个新的主题。里斯知道他的老师往往在这种时刻 进入创作的佳境,所以并不打扰他。贝多芬翻来复去地哼着那个主题,并不 时地加以变化,表情十分投入。几小时后,回到家中,贝多芬迫不及待地跑 到钢琴前说:“现在让我弹一支新的曲子给你听。”说完便以奔放的热情演 奏起 f 小调奏鸣曲的炔板。不多久,一首伟大的钢琴曲诞生了,这就是那首 著名的《热情奏鸣曲》。像这样的事例还有许许多多,只要可能,贝多芬总希望到自然环境中去寻找创作所需要的心境和情绪,甚至就在自然环境中谱曲。据说他“创作歌 剧《费德里奥》时,就时常在郊外森林里一颗胡桃树下工作”。并且许多年 后还领着他的学生去寻找那颗大树。大自然赐予贝多芬以无穷的创作热情, 而贝多芬也对大自然怀有深厚的情感。他把天地造化当成了自己的精神家 园,在那里细听着由万物和谐而形成的“至乐”,领受着自然之神的神秘启 示。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