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站欢迎您的到来!
走科研兴校的特色之路
发布时间:日
2014年4月郴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学校申报材料
&&&& 走科研兴校的特色之路
&&&&&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办学近六十载,现分南北两个校区,校园面积38亩地,共有61个教学班,其中南校区现有28个教学班,北校区现有33个教学班,共3630名学生。专任教师158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98人,大专以上学历 148人,中师学历10人教师学历达标100%。有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27人。
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校本教研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坚持科研兴教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坚持走科研兴校的特色之路,取得可喜的成绩。现将我校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科研制度健全。
1、规范教育科研管理网络。
教育科研是学校不断前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只有走教育科研之路,才能有所创新,才能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为了有效地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战略,进一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科研领导小组,建立了四级管理网络。即&校长&&分管校长&&教研室&&教研组&四级管理模式。教研组定期召开会议,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动态,关注教改热点,收集、总结先进的教科研信息,定期开展课题研究观摩活动,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积极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带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
& 2、健全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在学校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完善了教育科研工作中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教育科研管理条例》、《校本研训管理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绩效考核方案》等,让科学规范的制度促进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学校还将教师在教研论文、文章发表、承担课题方面取得的成绩作为评优、评先、晋级的条件之一,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科研积极性。
& 3、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领导的表率胜于雄辩。校长作为教育科研的第一责任人,带领学校班子成员定期深入年级组,对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常规管理、班级管理以及学生行为习惯、学习需求等方面进行教育教学情况的全方位调研,针对各年级的共性问题予以适时的指导,并通过评课、讲座、论坛等形式对各年级组教学过程中的瓶颈问题集中研讨;在科研工作中,领导还主动承担科研课题,带头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及时总结实验情况,推广实验成果。在领导的榜样作用的同时,学校还充分发挥校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科研新秀的作用,鼓励教师自主参与课题研究,形成学习科研、参与科研的良好氛围。
& 4、经费保障,适度超前
学校在教育经费方面坚持对教育科研工作大力投入。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7月至今,学校投入近60万元,满足校本研训的需要。该经费主要用于学校教学资源库及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校本培训成果奖励,教育科研课题资助经费等,同时学校还购买大量丰富的校本培训所需要的期刊杂志及音像资料。
二、依据实际,以校为本,明确教研内容和方式
&&& 我校树立了&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师是研究者&的全新教研理念。以校为本,从实际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特别注重教研的内容和方式。
&&& 我校校本教研内容从组织形式上有:1.学校集体教研(周一下午第一节课后,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解决学校一些重大教学问题);2.科组教研(学校每两周组织一次科组教研,各教研组长负责,解决学科重点问题);3.个体教研(不定时间地点,自主探究、学习、反思)。从内容方法上有:1.备课教研、上课教研、听课教研、评课教研,即&校本课堂教学教研&;2.学科课题研究教研;3.教师学习教研。在每一个教研环节里,我们坚持做到有负责人,有目标,有内容,见成效,使每个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有自主权和主动权,形成互动交流,团结协作,文化氛围浓厚的和谐教研团体。
借助教研组的研训力量,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提升教师团队教学的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
&&& 我校于2008启动集体备课,起步不算早,但抓得实。到现在已经历了三阶段,即第一阶段(也是起步阶段)对每单元的每一篇课文集体交流形成共案,由主备人上课,其他教师听课,集体评议,再修改,形成&二度&教案,其他班级再上课,并根据本班情况进行修改调整,写出教学反思。第二阶段,在教师普遍掌握备课的方法和流程后,针对单元经典课例进行集体备课。现在为了适应新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我校集体备课进入了第三阶段,即针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体研究,共同预设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流程和教学策略。这样的集体备课研究让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学什么,更关注学生怎么学,以及学习过程中态度如何,从而,创造一切条件与机会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使教师的教不再是一味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几年下来,集体备课已真正成为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它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已远不止集体备课本身,更主要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浓厚研究氛围的形成,逐渐提升教师团队教学的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
四、是依托&课例&研究,唤醒教师主体意识,提高教师学习和研究合作能力。
&&& 教师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最渴望的是如何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自2009年以来,学校借鉴成都大学师范学院陈大伟教授&观课议课&的观点和方法,在各学科中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从&基于问题的课例设计,基于实践的课例观察,基于目标的课例反思&三个阶段,要求老师们课例设计从问题出发,听评课时从&四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中选择观测点对课堂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各教研组将本组人员进行了分工,有&教师素养&观察组、&教材处理&观察组、&课程性质&观察组、&教师提问& 观察组、&学生发言情况&观察组等等。听课教师带着自行设计的量表和班主任老师提供的标有学生学习层次分布状况的座位表,选取恰当的观测点,观察课堂中教与学的各项活动;课后执教者也对设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情况进行阐述。观课者用大量的数据、事例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和规范的评课。整个研讨活动中教师是一个专业的合作共同体,他们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发展。经过实践,老师们觉得的观察、评课有了一个基本的方向和依托;设计教学、创造课堂也有了一定的依据。研训活动中,我们构建了&精细观察,有效评课&的基本流程;造就了一批重调查与研究,科研素养高,教改能力强,专业成长较快的师资队伍。这样的校本研训活动真正多元、立体地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找到了自我反思的路径,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让教、研、训真正深度融合,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011年5月,我校北校区语文课例研究团队,特邀参加湖南省青年教师成长论坛,并现场对江苏新生态张学青老师执教的《猴王出世》一课,做了现场观课评课,得到了名师、专家、与会同行的一致好评。
开展&小课题研究&,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是制约和影响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瓶颈所在,是我们急需解决&真&问题。&小课题研究&是我校长期坚持推进的校本研训方式,学校鼓励每一个教师都参与到研究中,从自身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成长。学校成立了&教师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学科组长、骨干教师以及有课题研究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组织培训、课题立项、答辩鉴定、成果展示和经费支持等工作,具体工作由业务副校长牵头、教研室负责计划推进安排,各学科、备课组、教师分头开展行动研究。每学年初,各学科组以&问题即课题&为原则,围绕既定的范围尽可能深入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然后提出本课题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在此基础上向学校提出课题研究申请,填写《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小课题申报表》,写好研究方案,上报教研室审定与备案。对实践针对性强、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和步骤切实可行的课题,教研室均会批复,并下发立项通知书和400元立项基金。学科组围绕研究的专题,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和行动,以&观摩研究&&小组评估&&集体总结&的形式,组织教师进行研讨,有针对性地开展组内研训活动。学年的第一学期结束时,教研室召开小课题中期评估会,由各课题组长介绍本课题组研究情况,总结经验,展示成果。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各课题组进行打分考核,评出优秀课题组,并下发400-600元的中期评估基金。在总结与交流经验后,各课题组的研究思路更加清晰,组内的研训活动更加丰富、有创新,课题过程性材料的积累更充实。到学年的第二学期结束时,教研室召开小课题结题报告会,总结、推广经验,展示成果,并考核评估各课题组的研究,对各课题组下发800-1000元的结题基金。目前,我校就有十一个教研组参与到小专题研究中,其中《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实践研究》、《中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家校配合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研究》等三个教研组的课题被省市立项。《小学优秀班主任个案和工作规律的探索与研究》《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课堂活动研究》三个&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在湖南省获奖。教师们带着研究问题进课堂,&在行动研究&,形成了&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研究性教学氛围,使常态化的课堂教学研究实现了&小而专,专而深,深而有效&。
搭建多级研训平台,分层培养,促进教师全员提升。
&&& 教师的成长都要经历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有不同的成长需求。学校形成梯队培养机制,为教师搭建多级研训平台,引领每一位教师在专业成长道路上中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明确努力方向,促进教师全员提升。
1、实施&青蓝工程&,培养青年教师。近几年学校每年招聘大批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新生力量,学校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校本研训的工作重点,围绕教师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教学技能、专业发展、课堂实践等五培育模块,立足校本培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实施&青蓝工程&。一是为每位新进教师选派德业双馨的教师作为师傅,并签订师徒合同,从&备、教、批、辅、考、研&等环节和师德师风方面进行&传、帮、带&,青年教师们在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下,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了教育岗位的基本要求,实现了师德、教学艺术、教育管理能力甚至教科研能力的同步提高。学校对&师徒结对&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跟踪评介,每期两次对结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每学年对优秀指导师傅予以一次表彰奖励。二是设立三个&成长关&,即职初入职关、教育教学技能关、学科专业知识关。鼓励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练好&三字一话一操作&,提高&备、教、批、辅、考、研&的能力。三是搭建三个&成长平台&,即每年12月的&新进教师亮相课&,5月的&`希望杯`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和每两年一次的&青年教师素养大赛&。活动内容丰富,既有教师的课堂展示,还有即兴评课和教学才艺,还有专家团队的专业点评,通过大赛不但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还创新了教研训一体化研训模式,以研促训,以赛促学、促练。四是每学期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成长沙龙&,学校以论坛的形式,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新课标,研究教材,交流读书感悟,共同研究探讨学习、生活中的收获与困惑,分享成长的快乐。
2、建立骨干教师成长平台,打造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学校整合校外专家和本校第一梯队骨干教师资源,成立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研究室&,由一线骨干教师担任学科研究室负责人,聘请专家担任顾问,使日常的研训得到专家团队理论上强大的支撑。各学科研究室通过听课、磨课、专题研究等形式磨练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二是开展&风采杯&优质教学展示活动,引领带动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三是定期举办&教师论坛&,学校将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组成讲师团队,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提升,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四是学校制定&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评选制度,每年一次,予以隆重表彰和奖励。校长说:&我们希望通过明星团队的建设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教育教学能力的骨干教师,进而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目前,我校有特级教师一名,多位老师被评为湖南省和郴州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17位老师获&市级骨干教师&称号,两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的殊荣。
3、加强学习培训,注重专家引领。一是学校领导积极参加省、市级的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二是让先期课改的教师参加市、区举行的新课改的专题培训。自2011年9月以来,学校先后派出93名教师赴全国各地参加&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87名老师前往香港、广西玉林、永州马坪、株洲景弘等地观摩学习。通过走出去,感受课改氛围,内化课改观念,学习课改经验,培养课改骨干。三是加强校级全员培训,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专题讲座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相结合方式。扎实开展校本培训,组织外出学习回来的老师以汇报课或讲座的形式与其他老师分享;邀请全国、省内知名教育专家来校进行课改理念的培训,通过专家引领,典型示范,行为纠偏来推动课改;邀请教研专家到学校听老师上课,为教师评课,进行面对面交流,教师不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获取信息,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从而满足学校教师的工作需要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还购买了一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并下载了部分课改资料供教师学习参考,并组织全校教师深入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有关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和经验。学校还结合师德教育,赋师德教育予新的含义,提高教师实践新课程的自觉性,加快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2012年我校被评为郴州市校本研训示范校。
七、立足学生发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校长带领班子成员定期深入各年级组,对课改实验、教学常规、班级管理以及学生行为习惯、学习需求等方面通过现场观察、谈话、听课、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全方位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现阶段课堂教学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教师讲得太多,不敢真正放手。二是在教学过程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需求。三是部分教师盲目的学形式,每一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并不明确。四是教师对教学中学生的差异问题常常束手无策。因此,在课改实验中,学校要求老师主要抓实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1、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2、落实准确的预习作业。3、构建有效的学习共同体。4、 确保课堂对话有效进行。
课改领导小组成员深入课改年级从课堂教学的&备课、上课、评课&三大环节上下功夫,坚持不定期听课、评课,蹲点参加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梳理课堂教学的细节,然后通过评课、反思、讲座、论坛、总结、推广等形式,内化课改理念,积累课改经验,提高教师们把握课堂的能力,构建高效课堂。2013年,我校被评为郴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2014年我校的课改阶段性成果在郴州市课改成果展中推广。
抓好基地校建设,打造研究团队,突显示范引领作用。
&&& 2010年我校在市局领导的关心下,有幸成为郴州市香港烛光基金的英语基地校。几年来,学校抓住机遇,切实抓好英语基地校建设,全面提高我校英语教师的综合素养,打造研究团队。一是自2011年7月以来,学校全体英语教师,先后三次参加教育局组织的由香港专家授课的英语暑期培训,香港专家分阶段给我们进行了英语阅读教学和课本教学培训,英语教师口语强化培训,使英语老师能大胆地开口说英语,并有意识去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二是建立英语室,尝试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经过了多次试教,我们拍摄了7节试验课,其中课堂教学《It&s a warm day.》3节;阅读教学《Lizzie the little lizard》4节。在研课磨课的过程中,老师们集体备课,听课,讨论,甚至争论,发现了许多问题,所有的英语教师,就是在这样思想的碰撞中成长着进步着。三是组织英语教师赴香港各学校学习考察,在香港,大家深入课堂听课,与香港教师交流,充分了解了香港的基础教育,了解到他们多元开放的教育体制、中西合璧的文化背景、前沿先进的教育理念。四是请香港老师走进我们的课堂,临场把脉,并一起进行集体备课,极大地提高了英语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课堂把握能力。在2013年三月的集体备课活动中,我校展示的两节课本教学、四节绘本阅读教学吸收了上次集体备课香港专家反馈的意见,充分融合了新的教学理念,受到了香港老师的高度赞扬和学生的喜爱。2012年10月我校黄晶老师代表郴州市参加湖南省英语教学比武荣获一等奖。2013年何娇霞老师参加市小学英语教学比武获一等奖。2013年英语组的集体备课经验论文在《郴州教研》发表。同年,英语组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科组。2014年,三位英语老师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5月,我校英语老师受市教科院邀请将对县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我校还是&教育部&国培计划&湘南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和&郴州师范学校教育实习基地&,每年都要培训百余名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2013年我校又被授予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语文、数学、信息技术学科)培训基地。
三、教学成果丰硕,彰显研训成效
1、教师专业发展迅速。在长期扎实有效的校本研训中,我校教师在专业素养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我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有特级教师一名,中学高级教师2名。校长被评为市&优秀校长&,李文红老师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李青环、肖红等多名教师被郴州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17位老师获&市级骨干教师&称号,两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的殊荣。科学组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研组&,三年级语文组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科组&,英语组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科组&。
&&& 2、教科研成果丰硕。近两年,学校教师参加国家、省、市举行的各类教学比武,均获得一等奖,其中省级一等奖11人次,市级一等奖30余人次。数百篇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在国家、省、市教育部门、报刊杂志上获奖和发表。近年来,承担的多个教育科研课题,均已结题。其中,省级一等奖4个,省级二等奖3个。
&&& 3、学生成绩喜人。近几年,学生获国家级奖项49人次,省级84人次,市级238人次。譬如,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气象和我们的生活》等4个项目荣获湖南省第三十三届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丘陵地形沼气运用前景调查》等5个项目荣获大赛优秀作品二等奖(银牌);在2012年全国RTC机器人竞赛中,黄选维、丁骥成同学荣获竞赛机器人擂台赛一等奖。王仪、王一鸣、谭骅的作品《地震灾区核电站应急狗》荣获机器人创意比赛三等奖。
4、教学成绩屡创辉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多年来,学校参加郴州市教学质量检测,成绩优异,名列前茅。
5、办学效益逐步彰显。扎实抓好校本研训工作,促进学校办学品位的进一步提升。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教育部&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全国示范家长学校& &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学校& &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湖南省职业道德十佳单位& &湖南省家庭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 &郴州市执行两项常规先进集体&&郴州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样板学校&&教育部&国培计划&湘南学院教学实践基地&、&郴州师范学校教育实习基地&等殊荣。
上一篇:[ 05-23 ]
下一篇:[ 05-23 ]
没有相关信息!上海支付宝***是多少
上海支付宝***是多少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