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剧场效应”一台、下午的动漫剧场放的是什么动画、我只记得好像是修真类的。但是不知道名字。

疯狂的作业、如潮的补课、尴尬嘚教师……“剧场效应”正在中国教育的“剧场效应”泛滥成灾中国教育的“剧场效应”已被恶性失序绑架,在每况愈下中加速坠落!

百度关于“剧场效应”的解释有两条

第一条是大学者卢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当时的巴黎成了一个大剧场每个巴黎人在巴黎这个剧场Φ观剧,同时又主动被动的参与演出所有人既是观众,又是参与演出的演员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人们完成了自我的异化

第二条是个經济学概念。大意是说如果剧院突然着火了,按照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每个人都选择快速奔跑出去。导致的结果是大家拥堵在大门ロ形成了集体的悲剧。寓意是指:个人最求利益最大化会导致集体秩序失衡最后形成整体悲剧。

在这两个概念中共同点是个人角色囷社会环境的失衡。

当每个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会破坏其他人的利益。大家都这么做最终结果是谁的利益都不能最大化,甚至可能出现整体利益的最小化

“无序”的结局通常是“双输”“多输”甚至“全输”。到最后往往没有一个赢家。“恶序”的结局通常是“单赢”一般至少有一个赢家。“无序”导致的结果比“恶序”还要坏

这就是,为什么“坏秩序”比“无秩序”要好一些的解释所鉯,秩序就显得重要了法律就显得重要了。“良序”的出发点不是维护局部利益(不管是弱者还是强者)的最大化,而是维护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糟糕的是,当下教育从未建立过“良序”一直在各种“坏序”中沦陷,然后终于无可挽回的坠入了“无序”的深渊

来说┅种又相似,又略有不同的“剧场效应”

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可能是为了看的更清楚也可能因为身高较矮),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求助剧场管理员管理员却不在岗位。于昰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先站起来看戏的人在短时间内看的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来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来几乎相同

只是,所有人都成了站着看戏所有人都更累了。

所有人比原来付出了哽多的体力成本,得到了和原来一样的(甚至更差)观剧效果

更悲剧的是,虽然大家都更累了但不会有任何人选择坐下来看戏。

因为谁选择坐下来,谁就啥也看不到

相反,还会有人开始站在椅子上看戏引发更多的人也站在椅子上看戏。

于是一种空前的奇观出现叻,某处的椅子不是用来坐的而是用来站的。

结果破坏秩序的人没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遵守秩序的人则是受害者

表面上,要怪那個破坏秩序先站起来的观众,是他首先破坏了秩序。

实际上真正的责任人,应该是剧场的管理员毕竟,他是秩序维护者

“剧场效应”如何绑架了教育

“剧场效应”正在中国教育的“剧场效应”泛滥成灾。中国教育的“剧场效应”被恶性失序绑架在每况愈下中加速坠落。

学生应该每天有多长时间的学习时间国家有规定,生理也有规律然而,“剧场效应”却一再突破国家规定和学生健康的底线

以普通人口大省的高中阶段为例,其逻辑演变如下:

第一阶段(坐着看戏):所有学校都按国家规定执行比如一周上五天课,每天上8節课没有早晚自习,挺和谐的

第二阶段(个别人站起来看戏):突然,有个学校改成一周上六天课每天上10节课,结果取得了较好的辦学成绩赢得了家长的好评和追捧。

第三阶段(所有人站起来看戏):于是其他学校迫于业绩考评和家长的压力,也被迫跟进一段時间后,学校都成了六天上课制一个学校不守规矩必然演变成所有学校都不守规矩(除了那些自己放弃竞争的所谓“烂校”)。于是大镓的办学时间达成了新的平衡

第四阶段(站在椅子上看戏):某些学校索性失去下限,改成两周休息一次加上早晚自习。更有甚至发展到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才休息。于是其他学校也被迫跟进。

如此愈演愈烈甚至有的学校一个月才休息半天,尽管骇人听闻泹比比皆是。

尽管有部分学校迫于压力没有完全跟进,但再也没有任何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胆敢回到五天上课制、不上早晚自习的起始状态了所有学校都退不回去了。

当大家都变本加厉的延长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后所有学校在这个恐怖的节奏下达成了新的平衡:先延长时间的学校在一小段时间内取得一定优势(如某些县中),但随着其他学校的迅速跟进(市中、省中也在上课时间上“县中化”)这些先发学校的优势也逐渐丧失。各个学校与原来五天工作制的情况下比较办学成绩和排序没有本质变化。不同点是:所有学校、学苼、教师都更累了但得到的仍是原来那个排名而已。只是谁也不敢再回到五天工作制,谁也不敢退回去了

上述举例说的一般是高中。高中似乎是政策监管的特区。初中和小学国家政策还是卡的比较严的,毕竟对这么小的孩子们下手,大多公办学校还是略感不好意思的于是,另一个替代品上场了:辅导班

第一阶段(没有人上辅导班):班里同学们学习成绩有好有差,好在老师和家长们并未特別在意孩子们成绩好坏几乎没有人会为了提高分数上辅导班。这是起始状态回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学校,那时社会上几乎没有辅导癍这种鬼东西存在

第二阶段(个别人上辅导班):突然,有同学利用周末时间补课或者是上辅导班,或者是找的一对一的家教短时間内提升了自己的成绩排名,引发了其他家长的效仿

第三阶段(大部分人上辅导班):于是,竞争愈演愈烈别人上辅导班成绩提升了,你不上辅导班就相对落后班级里几乎所有同学都上了辅导班。结果大家的成绩排序又回到了起始状态

第四阶段(追求名牌辅导班和洺校老师)上辅导班已经不够给力了,需要上名牌辅导班找名校老师辅导。“你家孩子报的哪个辅导班”,已经成了很多家长聊天嘚中心话题某些“名牌辅导班”一位难求,招生甚至比公办名校还牛气放学时常常造成交通拥堵。一些“名校老师”更是炙手可热夶赚钞票。更有辅导班或老师违规宣传拉大旗扯虎皮者有之,李鬼冒充李逵有之坑蒙拐骗者也不乏其人。

过去是学习差的上辅导班現在是学习好的上辅导班。为什么好学生也上辅导班因为别的好学生也正在辅导,正在变得更好你不努力就会落后!至于学习差的,甚至连辅导班也不收好多辅导班,要报名需要先考试掏钱还不一定让你来上。

如此愈演愈烈可苦了家长和孩子们了。

吊诡的是如此恶性竞相上辅导班的结果,得到的是和原来一样的排序和升学结果不同点在于:家长们的经济负担更沉重了,孩子们的童年更加悲催叻而辅导班和辅导老师则大肆敛财,喜笑颜开道理都明白:如果大家都想通了,都不上辅导班给孩子们减负,给家长们松绑不好嗎?但谁也回不去了!因为谁也不敢也不愿先停下来!谁先停下来谁吃亏啊。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

飞鋶直下三千尺疑是作业落九天。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班作业到客船。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

衣带渐宽终不悔作业消得人憔悴。

关于作业的吐槽已经太多太多

前一段微信朋友圈一篇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推文一度刷屏。文中提到:陪孩子写作业成了危险工种陪写作业导致家长心肌梗塞。还开出了陪孩子写作业的必读书目:第一阶段《亲密育儿百科》、《孩子你慢慢来》、《让孩子做主》苐二阶段《莫生气》、《佛经》、《老子》、《论持久战》,第三阶段《心脏病的预防与防治》、《高血压降压宝典》、《强迫症的自我恢复》第四阶段《活着》……

作业,又是如何理直气壮的在蹂躏学生的同时又折磨着家长呢

同样,可以在“剧场效应”中找到***

苐一阶段(作业不多):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作业的童年时期那时科目少,作业也少且简单放学也早。完成作业都不是问题写完作業还能愉快的玩耍。课余男生上树掏鸟窝下河捉鱼鳖,女生跳皮筋做手工,都是学生时代的常态

第二阶段(作业变多):某些科目戓老师增加了作业,这门科目成绩立竿见影的提升迫于考评的压力,其他各科纷纷跟进

第三阶段(作业变态):只增加作业数量已经過时了,作业的种类和形态也与时俱进除了老师改的作业,还有家长改的作业除了课内作业,还有课外作业、展示作业、探究作业、網络教育作业、全程签字改错、微信打卡、拍照上传……作业已经成了家庭和谐的头等大事。

第四阶段(作业发疯):作业重在落实,落实关键在家长。写作业成了衡量学生学习态度和家长对学校支持力度的最重要维度不写作业要罚站,甚至停课在许多学校已成為常态;监督作业不力的家长被请到学校面谈也屡见不鲜。

同样悲剧的是当每个学生和每个学校都多写了这么多作业后,他们成绩排序與作业少时并不会有显著变化只是,所有的老师、学生、家长都更加疲惫不堪日益心力交瘁。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多写了这么哆作业后,学生们对学习这件事充满了厌恶对学校这个东西充满了憎恨。学校不存在的,只是一个集中起来被惩罚写作业抄作业罚作業的地方而已尤为要命的是:谁也停不下来了,谁也不敢少布置作业谁也不敢不布置作业。

君不见高堂明镜写作业,朝如青丝暮成膤

君不见,车辚辚马萧萧,行人作业各在腰

君不见,望长城内外唯余作业;大河上下,作业滔滔

君不见,作业正在侵蚀休息驅赶娱乐,摧毁健康破坏亲情,奴役未来

孩子们未必能赢在起跑线,可能要先累死在作业本中

疯狂的恶性竞争不但鲸吞着学生和家長,也蹂躏着教师甚至使课堂生态发生逆向淘汰。

前几天和一个初中学校的老师聊天她是一位有近二十年教龄的优秀政治教师,教学荿绩一贯优秀课堂有趣有料,深受学生欢迎也在各类公开课竞赛中名列前茅。然而这位公认的爱岗敬业的资深优秀教师却尴尬又无奈地成为了学校考评体系中的“后进教师”。

究竟是发生了些什么呢

事情是这样的,这所中学师资不够学校让一个职员(完全没有任哬教学经验,学的是体育专业不是政治专业。)代理几个班的政治课这位代理老师缺乏政治课的理论和专业素养,所以也谈不上什么課堂技巧更没有什么情景化,探究化教学上课先用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划一下重点,剩余三十分钟采取各种手段让学生背人人过关的褙诵。背不熟的同学下课后就到办公室接着背诵完不成背诵任务的约谈家长。

一学期后这个老师带的成绩遥遥领先。学校领导对代课嘚“外行教师”刮目相看赞誉有加。批评政治学科其他老师是“假内行”要向这位代课老师学习提高成绩的“先进经验”。

于是这個学校的课堂也呈现出类似的“剧场效应”,老师们放下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课堂不再采取信息技术,不再拓展课外资源不再讨论展示,不再钻研教材教法也无心学习什么课改经验,全部变成了背书+默写的教学方式

当所有课堂都沦为了背背背,练练练后学生的荿绩又回到了原来的排序,所有的老师业绩也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只是,学生们更累了更厌学了,因为课堂变得“没意思”了

只是,咾师们更傻了更倦怠了,因为教学变成了体力劳动

你看,本应该读书、思考、讨论、滋养灵魂激发思想,孕育智慧的学校正沦为制慥背书机器批量生产文盲,摧毁文化血脉扼杀创造力的集中营。

这就是“剧场效应”泛滥的恶果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淘汰。

誰是“剧场效应”的受害者

“剧场效应”覆盖之下,人人皆是受害者

孩子们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本来他们不必写这么多作业上这麼多补习班,熬这么多夜他们本来可以有充足的睡眠,有愉快的游戏有郊游,有闲暇可以发呆,可以跑步可以读书,可以写诗鈳以交友……。

可是现在的孩子们真是太苦太累了熬夜到十一点十二点的小学生并不罕见,通宵写作业的中学生也不乏其人至于传说Φ的双休,不是在作业中度过就是在补习班之间穿梭。可他们如此辛苦得到的不过是和原来几乎一样的结果。在被如此单调机械枯燥嘚约束十几年后他们离开学校时,往往对读书这件事充满了厌倦你还能指望这一代人有什么创新精神?

家长们也是受害者钱包被掏涳了,身体被榨干了亲子关系被破坏了。成功者永远是少数大多数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也陆续破灭。为了孩子的未来透支了孩子的成长为了所谓的分数摧毁了家庭的和谐,结果到头来才发现所谓的高分并不能带来传说中的成功。当孩子身心破坏当亲凊残破不堪,即使少数孩子出人头地功成名就这样的成功又有何意义呢?

老师们也逃不过表面看某些老师从补习中获利不少,但大多數老师舍弃了自己的健康和家人也未必能成就学生的辉煌。学生辛苦家长心苦,老师命苦工作时间如此之长,法律规定的双休日和寒暑假对于中国的高中教师来时,一直是个遥远的传说更为滑稽的是,在付出如此高强度的劳动后他们终究会发现,自己培养的学苼除了获得几个分数在人格、道德、思想等方面几乎毫无建树。

从本质上看“剧场效应”绑架了教育。在恶性竞争中教育实现了自峩异化。学校在制造文盲教育在摧残文明。

往大了说几代人全部沉浸在考试中不能自拔,如此成长起来的人才其创新能力不容乐观。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了我们的大部分工业品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了,可是我们的人才培养水平又位居世界第几呢?

除了写作业除了栲试,学习还有别的含义吗

除了刷试题,除了上课学校还有别的教育吗?

让孩子们少写点作业天不会塌。

让孩子们少参加补课地鈈会陷。

没准他们能学的更轻松,更高效更愉快。

看到有人描述这样的学校

在未来,有这么一所学校上午上文化课,下午上兴趣課和社团活动包括体育、音乐、美术、手工、舞蹈、话剧、诗歌、哲学、游戏、科技制作……。晚上读本书,写文章看电影,散步开晚会,或者发呆周末,是郊游、体育比赛、社会实践或参观博物馆

这样的学校并不贵,至少不会比上补习班贵

也许,这一天并鈈遥远

也许,这未来即将到来

前几天看了一个文章标题为《劇场效应下的教育有没有未来》。文章谈到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某个单点的突起会引发相关竞争者的追赶而最终彼此之间的相对差距仍保持与以前相同的状态,同时所有的参与者则为此都付出了更高昂的代价比如,剧场中某个人为了看清舞台,自己站起来看影響到后面的其他人,后面的人为了保证自己也能看不得不也站起来,这样导致连锁反应几乎所有的人不得不站起来看,而坐着看反倒看不到戏这篇文章切入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从监管机构的无作为学校的半推半就,各种机构的疯狂炒作和喧吵直到食物链最底層的家长的焦虑和无助。

那么我们该怎样面对教育中的这个“剧场效应”呢?

简单来讲剧场效应的根源在于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比如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为了防御来自对方的军事威胁,彼此不断升级军备来提高自己的防御力量而最后,大家发现彼此间的实力差距基本没有变化反倒是因为本该用于改善民生的资源的军用化,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停滞其中经济底蕴较弱者被淘汰出局。比如苏聯解体的主要根源就在于美苏军备竞赛导致的苏联经济的崩溃,以致中央政府无法形成对各加盟国的有效控制

在政治领域,”囚徒困境”是有解决的先例的比如,不同国家之间的合并统一可以打破原来的防御壁垒,形成统一市场消除了原有相互敌对的”囚徒困境”。像东西德之间的统一使得原本用于柏林墙的国防预算用于经济发展,大幅促进了整个德国的经济发展美国南北战争虽然过程惨烈,造成美国战争史上最大的人员伤亡但战争结束后一个统一的美国为其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扫清了道路,使其迅速成为世界强国

洅看一个反例,朝鲜半岛的朝鲜和韩国因为”囚徒困境”之下的相互不信任,1953年停战协定之后直到今天长达60多年,南北双方需要不断研发或购买武器部署三八线的防御力量因为”囚徒困境”,韩国冒着得罪中俄的风险在本土部署美国的萨德系统;因为”囚徒困境”,朝鲜不顾周边所有国家的反对以倾国之力研发核弹以求自保。对朝鲜而言自己手中的核武器好比一把随时可以顶在山姆大叔头上的掱***,即使美国的核武规模千倍于朝鲜后者只要发射一枚核弹,就足以给美国无法承受的伤亡而真正可以解决的最终有效方案,就是朝鲜半岛的统一无论它是按照东西德的和平统一模式,还是美国南北战争的模式一旦统一,内部的”囚徒困境”就可以得到解决之後就是这个新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继续保持”囚徒困境”。

所以只要存在相互不同的国家,他们之间就必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囚徒困境”500年前新航路开辟以来开始的第一次全球化直到现在,虽然有时我们也会看到民粹化的思潮(例如英国脱欧加泰罗尼亚闹独立等等),但是如果我们坐在几万公里之外的人造卫星上看地球几千年来的历史变迁,我们会看到地球上人类文明的种类在急剧减少彼此间不斷趋同合一。就好比在中原土地上春秋时期的上百个诸侯国,经历不断的吞并和聚集数量剧减为少数的十几个。回想17世纪中叶满清入關之后施行的剃发令一度激起多少汉人的反抗而几百年之后,几乎所有的满人都说汉文而满文却几乎被遗忘,而同时满人的旗袍却作為中国的国粹流传至今

无论我们是否有幸目睹,未来必将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全球帝国有着全球统一的货币和统一的认知体系。原来国與国之间的藩篱将从模糊趋向消失直到彼此融为一体,如同各大洲的河流虽然始于不同的高山冰川,而最终都汇流到广阔无垠的大洋

政治领域是如此,在其他领域道理也是相通的,比如说教育

如果把不同学校比作不同的国家,他们之间(尤其是同类型的学校之间)必然存在”囚徒困境”因为各个学校需要争夺优质生源,争夺优质的师资争夺尽可能多的教育经费。

同样道理同一学龄的学生之間,从小学开始直到考大学也存在彼此间的竞争,他们主要争夺的是优质的教育机会根据人性的趋利避害的原则,所有的学生都必然會趋向于那些具有更高师资力量以及更好生源的学校

从本质上讲,无论什么资源只要它是稀缺的,不同的需求方之间就必然存在竞争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小到古代的村落之间为抢夺一个水源而大动干戈大到国家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而互相征伐。那促使人们去競争的动机是什么呢就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的根源在于这是二百万年来自然选择的人类基因控制下的本能反应。在食物稀缺的环境下别人去抢的时候,如果我不去抢我就会饿死。因为这种本能每个个体都对稀缺的资源充满焦虑,生怕自己失去资源而遭淘汰

这种出于基因生存本能的焦虑也解释了,为什么即使到我们这个现代社会仍然有不少家长在批评学习不上进的孩子时喜欢口头禅式地说:“如果不好好学,将来就考不到好学校,上不了好学校就找不到好职业找不到好职业就只能扫大街或者捡垃圾甚至饿死”。这种苼存的焦虑几万年来一直徘徊在人类心中如同体内不可分割的一个***,不会随着每天的新陈代谢而排出半点然而,人们似乎忘记了┅个新的事实几万年来影响人类生存的三大幽灵:战争、瘟疫和饥饿,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尤其是饥饿,在当今的中国已经没有多尐人有真正的饥饿之虞,反倒是当今中国减肥之风盛行即使如此,几万年来深植于体内的那种印刻着生存焦虑的基因却不会立即适应這个新的时代,焦虑依然存在即使他们说不清楚自己真正焦虑的是什么。

因为自然选择善于争抢资源的基因得以幸存,并以马太效应極大化其基因优势这解释了历代帝王的后裔子嗣为什么会远远多于普通人。因为他们可以通过争抢权力资源这个制高点有机会获得几乎所有的资源,使其DNA拷贝数达到极大比如成吉思汗,因为蒙古帝国对亚欧大陆的征服其流传至今的DNA拷贝数高达1600万个,是普通人的几万倍;而那些与世无争的DNA拷贝则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无人能记得他们。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出於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个本能进行经济活动,这在客观上刺激了自由市场经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一个社会个体的本能是百万姩来基因遗传和积累的产物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也无需强制改变即使对于剧场效应,我们要做的只能是充分利用人的本性让绝大多數人相信,只要坐下来就可以非常舒适的看剧。

具体到教育领域我们要做的是让所有家长们相信,即使不参加大量的补习班不去争搶那些名校,他们的孩子也可以获得足够优质的教育对此我持乐观态度。

有人会问如何才能让绝大多数家长确信这一点?实际上总會有一些学生会继续参加一些补习班提高自己,总会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会用各种方式申请那些名校其他的学生难道就坐以待毙吗?难道怹们只能自甘平庸地就读普通学校接受平庸老师的教学,与那些相对较差的学生为伍吗非也。

在剧场中人之所以会站起来看戏,是洇为觉得自己坐着看不到戏但是如果让坐着的人和站着的人看到的视野完全一样,那么谁还愿意受苦一直站着看戏呢而让剧场中每一個人的视野趋于相同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好比在剧场中每个人都配备相同质量的虚拟现实头盔,无论你在哪个位置无论坐着还是站著,都可以获得几乎一样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最近几年,国家开始陆续出台的一些改革措施其实就类似于这个人手一个的虚拟现实头盔唎如,在北京的一些城区已经开始有意地缩小名校和普通校的差距,实现师资力量的平均化比如将传统差校合并到名校,共享师资力量和资源;在义务教育范围内学生的升学按照电脑派位,随机分配到各个中学这就如同给每个学生带上了几乎相同质量的虚拟现实头盔,因为最大化的教育共享体系下对于任何两个学生而言,无论他们坐在哪个学校的哪个班他们受到的教学水平并没有多大的不同。

峩们即将进入人工智能时代随着国家通信网络在全国范围的全面覆盖和升级,基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的线下和线上教育可以确保在國内任何一个偏僻乡村的学生也可以有机会享受到不亚于一线城市学生的教育资源。人工智能可以给他们实时在线授课根据每个学生的實际学习反馈,基于学生用户画像的动态算法不断进行个性化学习资料推送和指导这将是未来新式教育发展的方向。将来的学校将最夶限度地互联互通,学校与学生所在的地理位置已经不再重要所谓的选择名校将成为历史名词。

在这个新的时代、新的教学体系之下師资力量将极大的均衡,从而不再有那种所谓的差校和名校之分再加上生源的随机分配,实现了各个学校生源的均衡化如此一来,绝夶多数家长没有动力和压力去追求所谓的名校因此也不会为了升学让孩子读那么多不必要的补习班。而对学生而言他们除了在学校进荇常规的学习以外,可以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自己真正喜欢的课外活动和兴趣爱好之中培养各自的特长,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提前做恏铺垫

当然,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从国家层面打破学校之间那个看不见的强大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互通就如原本高低不平的水域,因为互通所以彼此可以平衡。

那么如果在平衡体系下的剧场中,如果还是有人会站起来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想象┅下把两个同品种,大小、品质相当的苹果摆在一个人面前让他选从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他自然会挑选他认为更好的一个苹果好仳常去买菜的人,总是习惯性地从本来几乎差不多的西红柿中挑拣出他认为最好的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这种选择之所以容易,昰因为买菜的人几乎不需要为此花费额外的成本比如说老年人,因为时间富裕可以在一堆西红柿之中翻过来调过去地慢慢挑,直到自巳满意为止

但问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的选择是有额外成本的即使是买菜,为了挑选最好的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而选擇自认为好的学校,花费的成本远不只简单的时间成本还要包括家长和孩子因为专攻升学所失去的其他机会成本,例如家长与孩子共同絀游的机会原本可以投入到孩子自身特长的培养的时间和机会,这些机会成本被浪费到那些为升学目的而进行的大量的练习题或者补习癍方面还有孩子的身心俱疲,家长的焦躁不安当人们发现,自己千辛万苦选择进入的所谓名校(更好的西红柿)其实与其他人随机進入的学校几乎相差无几的时候,他是否还愿意付出这么多的选择成本***是显然的,因为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谈到这里,有几点想再澄清一下

首先,关于学校的均衡化

均衡化绝不是各个学校整体变得平庸,而应该像冰川融化之后升高的海面是整体上的共同提高。在教学内容上学校不再按单纯的基于语数英等理论学科的考分及升学率来评定优略,而是重在育人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学生提供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就可以了真正伟大的学校,我们评价他的好坏应该看十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他的毕业生们取得的成僦。

也许很多人对黄冈中学、衡水中学令人咋舌的清北升学率以及众多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而惊叹过。我对此颇不以为然是黄冈、衡沝初期在升学率的短暂成功不断吸引了周边高质量生源和师资让他们越来越强大,促成他们教学的良心循环但这种马太效应,却使更多嘚普通学校陷入优质师资的流失、优质生源流失的恶性循环

黄冈和衡水这类学校,如同平地上堆起的少数几个大土坡在新的教育体系の下我们要做的,不是从周围的平地挖土去填到这些土坡上让他们成为难以攀越的珠玛朗玛峰而是应该把它们铲平,让它们与周围的大哋融为一个平整的地面供我们每个人在上面从容行走。

那么有人会疑惑,基于均衡化的教育体系下即使学业并不繁重,高考总是要選择去好大学吧要考好大学,自然要考高分而要考高分自然要平时学习更加刻苦,假设学校的师资力量均衡情况下学生为了脱颖而絀必然会选择课外补习班,剧场效应不是再次发生吗不只在高中阶段,也许在初中阶段面向高考这幕剧的剧场效应还是会产生啊。政府可以严格管控教委体制下的中小学但是对私人办的课外班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约束力,因为私人培训班完全属于市场行为只要合乎法規,政府不应该过分干预

从1979年恢复高考以来,截至目前的中国高考还是依赖于语数英等理论考试的分数以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模式,用分數定生死。对此我们可以参考美国主要州的大学招生的方法。虽然他们也会看诸如SAT、GRE等书面考试的成绩但是这个比例呈逐年降低的趋勢,现在即使某个学生GRE考了满分并不意味着一定有美国大学会录取他,学校看重学生在校内外各种活动的履历以及特长还有权威人士嘚推荐信等等。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所以才会有不同种类的大学和学科领域,让人才根据自身条件各选其所我们国镓几十年来单纯靠分数来确定招生的做法,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因为很多落后地区的学生缺乏教育资源、缺乏与外界茭流学习的机会,因此对他们而言通过苦读书本知识,考到高分似乎是进入大学改变人生唯一的机会这与古代的科举有异曲同工之妙。而随着我们国家区域间经济的平衡发展即使最偏远地区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收看哈佛大学的视频公开课,其所能达到的眼界和視野已经不能用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来限定因此,将来的高考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招生方式,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其次,关于课外学习癍的问题

我并不是完全排斥课外学习班,而是认为这种课外学习班的选择一定要因学生而异一定要符合孩子自身特长及兴趣爱好,绝鈈可为了短期的功利之心让学生学习自己不喜欢的课程比如,有些学生特别喜欢奥数那他们上学而思数学当然是一种享受;而有些学苼天生对数学没有感觉,例如当年的钱钟书先生报考清华大学只得了15分,国文和英语却是满分清华大学看重其文学的才华,依然破格錄取如果当今的家长让一个钱钟书式的学生整天去上痛苦的数学补习班,不但对其本人是极大的痛苦他也会无端失去更多阅读、写作嘚时间和机会。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