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收入不与经济收入挂钩”难倒院长,试试点数法吧!
最近不少县级公立院长遇到一个困惑:如何理解和执行国家卫计委“九不准”中关于“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不与经济收入挂钩”的问题。
目前,我国医院仍然是按项目收费,医院需要创收,医务人员的个人收入与“经济”挂钩,激励作用就会增强,这是目前绝大多数县级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主要手段。
务人员收入不与经济挂钩的前提是要满足医院所有的经营、发展和承担公益性任务的需要,而不仅仅是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和补偿的进一步加大的问题。今年出台的
《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中强调:“全面落实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符合规划的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
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紧急救治、支边、支农公共服务等政府投入政策”。先不说各地县级政府是否能够落实上述的投入,至少,医
院正常运行费用、在职医务人员的工资福利经费没有列入政府补偿范围之内。
最近网上流传这样一条信息:2014年中央财政在卫生和计划生育方面的预算140.74亿,比2013年实际执行数60.63亿增长75.7%。其中:卫生管理事务增长60%,医疗保障增长18.7%,中医药增长8.3%,人口与计生增长7.8%,公立医院下降17.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降54.4%。
由此可见,政府不可能大幅度增加对医院的投入和补偿,而对医疗保障的投入会增加,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这就要需要公立医院通过服务来获得这一块的投入了。
医务人员个人收入(其实指的是奖励性绩效工资)不与医院经济收入挂钩后,如何调动积极性?
首先来分析一下医院的绩效工资是如何产生的。
目前绝大多数公立医院绩效工资产生有三种模式。
一种模式:第一步由医院直接核算出全院的绩效工资总量;第二步通过综合指标计分、考核,分配到科室;第三步由科室分配到个人。医院计算出来的绩效工资总量
方法有直接预算比例法和收支结余法;“科室分配到个人”层面核算绩效工资时,多数医院与个人职称、个人业务收入量、工作量挂钩。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医院
能够控制总量、约束力相对较强,缺点是激励滞后、激励作用较弱。
第二种模式:科室直接核算,把科室收支结余按照一定比例计算绩效工资,然后分配到个人。这种方法优点是激励作用相对较强,但是总量不好控制。
第三种模式:医院直接计算出绩效工资到个人。可以通过计件核算,体现医生工作量和技术因素的“点值”法(点数法)。激励作用很强,但需要把握好“平衡”和“控制”两个技术上的问题。
不管什么样的方法,都应该包含三个原则:一是要符合相关政策法规、体现公益性;二是要有激励作用、能调动积极性;三是要有约束性,在调动积极性同时保证公益性指标的落实。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推荐以下绩效工资产生方法,供现阶段县级时参考。
绩效工资产生:直接预算比例法。
依据:医院财务制度。
据新的《医院财务制度》,我们可以在年度预算时将全院绩效工资通过“占医疗收入的比例”来控制总量,一般在保证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控制在10%~20%的比
例之间,然后,将总量***到各个核算单元,测算出各个核算单元的预算比例,只要比例相对固定,医院的总量就能控制,同时也不会影响积极性。每个核算单元的
预算比例确定原则是尊重历史、考虑公平、增加总量。原则上,一级学科内部的二级分科预算比例一样,有设备的科室比没设备的科室要低。核算单元的收入只核算
“有效收入”(去除药品、材料收入的医疗收入),根据比例计算出绩效工资量。然后通过“点数法”分配到个人。
点数法实际上是计件工资。计件
工资在流水作业线上根据员工生产的产品价值按比例计提给员工,是激励性最强的薪酬方法。但是在医院如果完全根据项目收费按比例计提给员工,就只强调了经济
效益、忽视了医院各种项目中所包含的技术、风险、教育成本、公益性等因素,因此可以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设计成“点数”,根据预算比例计算出来的绩效工资总
量将“点数”计算出“点值”,再根据个人的“点数”量算出个人的绩效工资。这个“点数”和绩效工资总量都是以核算单元为单位,不需要考虑不同专业之间的平
衡,有效地回避了医院不同专业的项目之间“点数”平衡的设计难点。
“点数法”适合医生、医技人员群体的分配。
外科医生的点数设计:
内科医生的点数设计:
麻醉科医生点数设计:
B超医生点数设计:
护士按不同时段的岗位设计点数:
基础工作量:危重病人4人或普通病人8人
每增加1个危重病人加0.2
每增加1个普通病人加0.1
每减少1个病人相对应减分
不管是医生的点数法还是护士的时段法,以工作量体现为主要激励指标,既符合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规定,又能够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点数的设计越精细和复杂,越能体现合理,但是操作起来越不容易,因此,简单的设计更具有可操作性。
绩效工资的产生方法不能代替绩效考核,制定合理的指标、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才能起到激励、约束的作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2次下载&&|&&总38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Flash,点击***&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20积分
4人评价75页
12人评价58页
10人评价259页
2人评价77页
3人评价30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20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