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参加Viceusaco street racee...

然后我踏上了长达八个月的 “上访” 之路。
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我又像往常一样琢磨着怎么用 Venmo(一个美国小额支付平台)把泰餐的钱转给我室友。不是钱多少的问题 ----
准确来说是12.66美元 ---- 是我犹豫该在备注区写些什么转账原因。这个 “转账原因” 的小框是 app
里的必填项,宣称设计初衷是为了帮你记录你自己到底买了啥。然而实际上它也能让人拿来开个玩笑,诅咒,或是拿茄子的 emoji
吐吐槽。我怀疑很多人对大多数人来说,要是没在转账原因备注框这儿耍个聪明或是整点变态的卖卖蠢,就会觉得这笔钱这个转账转得没意思不来劲。&
因为我心智发育停留在12岁,在那晚,我在 “转账原因” 那一栏,那天晚上我写的是 “Isis”----
你懂的,就是那个恐怖组织。写完我就按了发送键 ---- 就在那一刻,我收到了这么一条信息。
​您的此笔转账可能会需要处理一段时间,因为我们的审查小组正在审查,48小时内审查完成或需要进一步信息时我们会邮件通知您,收到邮件前请勿再转账
显然我写这的个 “Isis”
引起了某种神秘力量的注意力(或许是某种算法),我的账号立刻就被冻结了。后来查了查这个词我才发现,有一大堆人、地方和实体机构因为名字里有
ISIS 吃了亏。使用这些敏感词 ---- 甚至是给一个听起来很中东的名字转账 ----
都有可能使你的账号自动被冻结,直到问题被调查清。&
我先向室友道了歉,答应他我的账号一复原就给他转账。第二天醒来我收到一封新邮件,正如我推测的那样,里面含糊不清地说我引发了某些安全警报,如果我有任何问题(我的确有),或是想要恢复账号(我的确想)的话,应该联系他们。
您账户最近的一些活动触动安全警报,因此您的 Venmo
账户被冻结。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是想要恢复账户,请回复这封邮件
我马上就回复了,并附上了恢复账号的请求,不久就有一位奇怪的署名为斯蒂芬?J(Steph J.)
的员工告诉我我的账户已经被解封了。&
这挺棒的,但也简单得有些让人不安。在出于国土安全的原因封了我的账号之后,一封如此简单请求恢复的邮件就能把我给洗白了?是不是政府特工翻遍我的推特,然后发现我并不是什么潜伏着的圣战份子?一开始这趟折腾显得莫名其妙大惊小怪,现在又有点太随意了。
感谢回复!我再次检查了您的账户,现已被解封。您可以使用了!如果还有任何疑问请与我联系。
结果表明,我说得没错 ----
真的,真的太随意了。虽然我的账号被恢复了,但这笔12.66元的账款还没被退回来,或者也可能是已经到了我室友的账户上。我继续转账,收钱,但是我的泰餐费还被困在
Venmo 的云端空间里呢。&
一周后,我又收到了一封邮件,这次发件人是一个叫乔西(Josh)的,比斯蒂芬?J 听起来亲切多了。实话说吧,当你和一家像
这样存着你所有银行账户信息的公司打交道的时候,发现自己确实是在和一个有名有姓的真人说话,还是会感到更放心一些。&
乔西透露了一点背景情况,解释说作为一家受监管的货币服务业内机构,Venmo 需要配合外国资产管制处(OFAC,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执行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制裁,所以我必须澄清我说要转账给 ISIS 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意:作为一家受监管的货币服务业内机构,为了向我们的客户提供安全方便的转账方式,Venmo
需要配合由外国资产管制处(OFAC,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
进行的美国方面的管制。我们需要您配合解释:日,12.66元转账中,您提到 “Isis”
的原因,以及这笔转账的目的,包括转账对象和地方机构的详细说明。请于15天内回复,以便我们更新您的账户信息。
我马上就回复了,发邮件解释道那只是一个根本算不上玩笑的玩笑而已,并且非常清楚地说明自己不是什么
“Isis”,也并不想和他们扯上关系。&
回完邮件我又陷入了等待,只不过这一次更加焦急了。我的12.66块钱并不是迷失在了某个位于硅谷的服务器群里,而是另一个的更吓人的地方里:美国政府的地盘。准确来说,是美国外国资产管制处。以前我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它听起来法律味儿十足。&
结果外国资产管制处没吃我这一套。十天之后,我收到了来自匿名的 “审查团队”
的一封新邮件,告知我在一次复审之后,我申请退还账款的要求被拒绝了。他们也没提供任何拒绝我的评判标准,但是向我保证,我的12.66元将会被存在一个
“特殊的有息账户” 里。
我唯一的选择就是点一个链接,并且从外国资产管制处 “申请退还款项”。我进到了一个名为 treasury.gov
&的网址,是一个财政部的网站。谢天谢地,Venmo 向我提供了一个列表,列出了提出申请的需知。
黑色字:申请类型-项目-申请人类型-金额-货币类型-拒绝转账金融机构地址-转账方信息-转账方金融机构-收款方金融机构-收款方信息
我惊喜地发现,财政部的这一流程原来这么详细,还挺不错。我开始申请时,项目的下拉菜单给我提供了一系列可选项,有
“毛坯钻石”、“非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有一个叫 “利比亚2”(Lybia2)的东西。
项目: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2/多个项目/不扩散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朝鲜/天然未加工钻石/外国毒枭制裁条例
据我所知,我完成了所有的八个步骤(我的联系信息、我室友的联系信息、Venmo
账户的联系信息、我的银行,和我室友的银行)。&
这一切 ---- 泰国菜,这个玩笑,还有这些来往的邮件 ----
全都是四月发生的事了。最后,我忘记了我和财政部来来回回的争论,还有我那12.66美元赚来的 “特殊利息” 到底在哪里。我继续用着
Venmo,也继续吃泰国菜,时不时地提到自己这档 ISIS 的轶事,拿来警告其他可能在 Venmo
上玩脱了的朋友。&
在十月之前,也就是差不多七个月之后,我都以为这事儿就这么完了。但我收到了来自那个看着就肝儿颤的网站 treasury.gov
的艾丹?奥西诺(Aidan Orsino)发来的一封邮件,标题为 “外国资产管制处许可申请号(节选)”
大意:您好,OFAC
还需要两份由政府签发的***明复印件,由政府签发的护照、驾照、出生证明等能涵盖当事人完整姓名,出生日期,国籍及住址的文件即可。请于日前以
PDF 格式提交至 OFAC。届时将会需要填写新的申请
半年多过去了,我的申请终于有回音了!我只需要再提供两份政府证明文件(用 PDF
格式,他们强调道),再把那一模一样的八步申请填一遍就行。我给护照和驾照拍了照,发了出去。这次我觉得就要成了。我再度抖擞精神,志在必得地像之前那样又填了八步表格,确认信息均无误。不过,我也还是没抱太大期待。可能这又是瞎忙活一趟,最后变成卡夫卡式的可笑体验。和匿名的
Venmo 员工还有政府官员邮件往来半年多之后,我对这些互动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
您的款项已解封,我们已将12.66元转至最初付款方
然后,就在号,刚好是我转泰餐钱给室友写了个 “Isis”
整整八个月后,我收到了一封邮件通知我款项解封了。亮绿色的大写字母 “解封” 二字在页面上闪动。12.66元终于转到了我室友的
Venmo 账户里,漫长的过程迎来谢幕。我觉得心满意足 ---- 又有点空虚。&
虽然我确定我的名字和 Venmo
照片肯定还在财政部的监视名单上挂着号,但现在和室友的帐算清楚了,一切都搞定了。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不少事:一、在网上不要拿
“ISIS” 开玩笑;二、联邦调查局牢牢钳着金融科技公司;三、有一种叫 “利比亚2” 的东西是被政府监控的。
转账给 “Isis” 挺缺的,都算不上个玩笑。下次我还是用茄子那个 emoji
调戏我的室友吧,别让政府掺和了。
作者:安迪?费德洛萨(Andy Verderosa)
插画:杰西卡?赛苏(Jessica Saesue)
翻译:王栋
*&异视异色 (VICE CHIN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以任何形式使用。
&# VICE 年终派对来了!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城市的狂欢!,
​更多内容点击:​​​​​​
中东有耶路撒冷,那里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之一;而东方则有义乌,这里似乎是人类物质世界的核心之一。
中国人对美国大选有着出奇的热情,预测大选结果是喜闻乐见的群众活动。在大选结束后的诸多朋友圈贺词和悼词中,有一条吸引了我:“美国大选结果早在义乌就开出来了:义乌做旗子的说做希拉里的很少,特普朗的多,特普朗的旗子不要定金都敢做”。而这可不是随便个人的调侃,而是
“义乌网” 账号发布的消息,称为 “义乌指数”。
在去义乌之前,如果有人问我对义乌什么印象,我会说那里就是个中低档小商品集散市场;去义乌之后如果再有人问我,我会说这是东方的耶路撒冷。但是你不能反过来把耶路撒冷说成是西方的义乌
---- 因为义乌在某些方面的意义,耶路撒冷还真没有。
义乌是个很小的城市,但却有着不小的名气和地位,这个县级市甚至有一支 CBA 篮球队 ----
义乌稠州银行队。球队主场所在的梅湖体育中心位于义乌江东,而江东这里就是义乌最神奇的所在。
去义乌的时候正好赶上国庆节,没买到火车票所以坐长途大巴前往,从上海出发加上堵车差不多五个小时才到义乌。在酒店安顿好就跟着朋友去吃饭,朋友带我沿着小街道走进了一家火锅店,老板娘的口音让我恍惚了一下,她竟然是东北人,而且来自离我家乡不远的铁岭。这些年北上广待了个遍,很少能看到东北回民餐馆,几乎清一色西北帮,没想到在义乌竟然能碰到这么一家店,店里还有东北最著名的清真面点
---- 烧麦。
这顿他乡遇故知一样的晚餐,仅仅是义乌奇妙旅途的一个开始。
义乌的江东一片算是穆斯林聚居区,包括五爱、永胜、端头、山口等地。我们去的地方叫五爱,有大量的清真饭店。吃完饭朋友带我步行前往宾王夜市,官方叫异国风情街,也就是义乌中东人最集中的地区。夜市有两条街道,一条主要是中东餐厅,另一条则是本地商铺夜市。在我们前往途中,街道两旁不断出现中阿双语餐厅,甚至有的招牌只有阿拉伯语,身边走过的中东面孔的人也越来越多,朋友说这是赶上十一放假人已经少了很多。
在义乌和广州小北一样,向外国人销售***卡和 *** 的生意被来自西北某地的回族经营者垄断,大部分是女性在路边摆摊。
因为翻译工作的需求和 “靠中东吃中东”
的效益,在义乌同样积聚了大量的国内穆斯林,主要是回族。西北地区对于穆斯林服饰用品的大量需求都是依靠义乌的供给,包括穆斯林女性的头巾、男性的长袍、礼拜用的泰斯比哈念珠和墙上挂的毯子和杜瓦牌,簇生了一批穆斯林微商在义乌聚集起来。
这些穆斯林微商的主要产品来自中东、马来和土耳其的设计,在义乌的工厂仿制生产,然后销往全国,主要是西北地区。除了网上销售之外,也有一些在义乌开设了实体店,供来自各地的穆斯林销售商选货。由于义乌产品的价格优势,使得很多中东客户也会来此订购那些原本是他们本国设计出产的商品。
与广州小北不同的是,义乌本身是个体量比较小的城市,在这里的非洲裔中下层员工比较少,大部分是阿拉伯商人。我的朋友在这里做翻译,经常带着客户在商贸城里寻觅货物洽谈***,她说来到义乌的欧美客户往往素质较高,而中东客户就良莠不齐。有一些出手很阔绰,对翻译很友善;还有一些就很苛刻,总担心翻译在其中吃回扣
(这种返点有时候就是商业惯例)。而让我朋友惊讶的时候,这些中东商人选购的商品种类过于丰富,甚至是胶带、指甲钳之类的小玩意也要进口,感觉他们的国家似乎什么都不能自己生产。
不同宗教的产品能在同一家店里销售,无论是店主和顾客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正常,也没人提出任何意见,恐怕只有商业才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这些来自中东的商人很多都是独自一人在中国,有的在本国有家庭,但是在义乌会寻觅一个临时婚姻。在义乌的翻译圈里,这似乎是个公开的秘密,不过几乎很少有真的就此前往其他国家移民的,因为这样做过的人,多数最后都是个不太愉快的结局。
这是一家典型在中东街附近常见的饭店类型:中餐化改良过的中东菜,电视里放着外文节目,阿拉伯客人居多:要么是几个男人,要么是一群妇女带着孩子。这样的饭店里一般都有供穆斯林客人做礼拜的场所,因为礼拜前需要洗小净,所以礼拜前的洗手间往往是非常拥挤的。
和北京上海这种国际大都市比起来,义乌这座小城更加适合这些中东商人按照自己国家的生活习惯过日子。如果是偶尔来商贸城订货的外国人会比较遵守中国的时间,因为商贸城下午五点准时关门。但长期在义乌居住的外国人上午通常起床都很晚,快中午才会起床开始工作(因为要和他们本国的公司时间保持联系),但夜生活会格外活跃,半夜两三点才睡觉。江南地区本没有大排档烧烤文化,但在义乌中东街附近大量的烧烤摊遍布,很多中东人坐在路边喝茶抽水烟,享受每一个悠闲的夜晚。
每周五的伊斯兰教主麻日对这些在义乌的中东人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义乌只有一座清真寺,日常礼拜点倒是很多,不过周五主麻日按照伊斯兰教聚礼的习惯,都会来这座清真寺礼拜。义乌基本没有本地穆斯林,主要是外国人居多。
我不知道义乌商贸城算不算世界上体量最大的建筑,但它已经足以震撼到我了。商贸城里充满了活跃的气氛,人们永远有钱赚,永远有生意做,永远有物品在交易流通,即便是显得冷清的摊位,人们脸上也不是忧愁,而是无聊。真正让我感到惊讶的不是商品的多少,而是种类的细化,一家店可能只卖某一种小产品,比如廉价的串珠,却有非常多的规格花色。这背后不仅仅是强大的生产力,而是庞大的消费市场,才能促使厂家愿意生产出足够多的不同种类以供选择。基本上逛完义乌商贸城
(严格意义上的 “逛完” 几乎是不可能的),你就已经把全国乃至半个世界的商品看了一遍。
在我看来,义乌有一种独特的生活氛围,因为这座本身很小的城市建立在一个庞大的制造、贸易、物流体系中,而拥有了一种特别的宽容。这种宽容来自这座城市的外来人口太多,而绝大多是有目的的求财,所以不太愿意发生冲突矛盾。与广州时而发生的非洲裔非法移民问题不同的是,义乌的外国人群体表现的更为温和
---- 或者说由于目的性更强,所以主动寻求稳定。
商业把义乌这座浙江小城硬是变成了一座国际都市,而且是一种带着浓郁中东气息的国际都市。中东有耶路撒冷,那里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之一;而东方有了义乌,这里似乎是人类物质世界的核心之一。由于纯粹的实体贸易而让一座小城崛起,这是古典时期才有的事情,如威尼斯和热那亚一样。同样这个人类物质世界核心之一的身份,又让这座城市有了精神世界的包容和多元,在这个穆斯林极少的省份里,有了一座如此中东街景的城市。
耶路撒冷那饱含苦难、悲情的厚重历史,让所有的旅行者写出的故事都差不多,一提到这几个字都觉得压抑的很。而拥有同样甚至更多苦难与悲情的中国,却把这种厚重变成了生命力,这种东亚民族神奇的坚韧与勤劳,在这里生生造出了一座物质世界的耶路撒冷,又因其高度的物质发展簇生了对全人类的包容
---- 无论是世界各地的旅游纪念品,还是世界各地的宗教与人,都可以融合在此。
作者:马特
*&异视异色 (VICE CHIN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以任何形式使用。
&# VICE 年终派对来了!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城市的狂欢!,
​更多内容点击:​​​​​​
我一个 DOTA 信仰粉为了社交玩起了 LOL,而且感觉很不错。
定义朋友:
在生殖巅峰时期叫上你与三里屯的某位随机女子在星空下来一场徜徉微风3P 之旅的人;
当你在绿皮车上被大红花包裹住胸脯摇往新疆阿勒泰充军时,站在车站门口热泪盈眶喊道 “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嫂子” 的人;
在你不小心欠了两万块赌债时,把钱甩在你脚前,却又狠狠抽了你一大嘴巴子然后抱在一起走向明天的人。
其实回到 DOTA 和 LOL 风云争霸之前,随便满足以上任何一点的人都是我老铁。而现在,求你了,不问我玩 DOTA 还是
LOL 就是一辈子的好兄弟。
影魔男的心路历程
我爱 DOTA,真的。曾经我得意洋洋地告诉朋友,上帝给了男人两个礼物,一个是女人,而另一个就是
DOTA。无须赘述其精妙绝伦之处,因为你在贴吧、知乎、天涯,甚至仅靠卖广告位苟延残喘的猫扑上都能找到各种点评。
为了表达对 DOTA 的忠诚,我甚至给女朋友取了一个外号 “食人魔法师蓝胖”,而她必须叫我 “影魔”(是的,DOTA
英雄名称是我们分手前的最后一个外号)。
如果再把这种爱拆解开,那就是将人生最浓墨重彩的大学四年完全祭祀给了电脑。大一伊始,我的生活就很规律:中午起床玩两局热热手,吃完饭后到十一点寝室关电闸才是重头戏。之后的两个小时会利用笔记本电脑的剩余电量观看几集教学视频,最后躺在床上看游戏攻略直到手机电量也消耗殆尽。
为什么这么沉迷于 DOTA?也许除了其本身的游戏设置,它还让我找回了久违,或是从未体验过的成功。
我可不是&&中对
DOTA 一无所知的菜鸟。回看2年前的比赛,我凭借4200积分身处 “很高水平” 级别
(虽然达到这个水平仅仅意味着游戏开始)。详细一些说来,就是我可以同时操作五个角色。一个在上路找机会杀人,一个在中路与对方玩家抢着砍小兵,一个在下路保护队友,最后两个在没人看得见的地方打怪升级。天,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办到的。就跟每个小孩儿都会本能地在泥塘里踩一脚,就是这样做了。
而这带来的好处是,我可以在和朋友一起玩游戏时,抢先选择喜欢的位置,让别人辅助我。
这并不意味着友谊产生了阶级区分,而是感受到他人对你的需要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之一。就好比经过被冷风贯穿的胡同时,你渴望怀里有一个烤红薯;或者在脏歌厅不知为何与隔桌打起来时,你甚至希望健身房那个老烦你的私人教练立马现身。
我在自己的游戏团队中就会扮演这个角色。每次连续输上几把时,大家就会一致请求我玩核心位置,带领大家吹响反击的号角。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先是假装无奈地表示自己想玩辅助,毕竟大家兄弟一场,偶尔做做贡献也没不叫个事儿。在大家的劝阻下,我也很快顺应天命,选择好自己要玩的英雄,各位队友立马挑选与我搭配的角色。在游戏开始那一刹那,各种购买物品的声音响起,那些东西都是为了保卫我的安全和增强续航专门挑选的。我会带上两个看起来非常强壮、血槽长到随便挡刀的马仔队友,一起牛逼哄哄的走到升级点。有时候一两名挑事的马仔会在公屏上来一句
“对不起,这把我要赢” 嘲讽对方。打完这句话时,团队语音一般都会激动地响起,“这把就靠你了啊。”
你说,这他妈和皇帝登基有什么区别?
唯一的区别在于,我能感受到与队友心灵相通的乐趣。如果你也坐过黑车,那你一定明白这种感受
:十字路口繁忙的交通让所有的士都处于载客状态,突然一辆黑色的捷达从某个小路口快速转出,隔你20米时猛地减速。透过半升的副驾窗,你和捷达司机眼神交汇了那么零点一秒。微微抬颌,你们立马就明了了对方的心意
---- 他是一辆黑车,而你是一名需要坐黑车回家的人。没有任何语言,你打开车门、落座,再次猛地加速,只剩一缕废气留在马路。
也能给你这种感觉。你悄悄地绕到对手后面,他正在与你的队友互相试探,意图抓住彼此破绽。而队友看见你的到来,使了一招拖刀计佯装不敌。你扎上前去,电脑屏幕突然闪出好几个技能的光芒,敌方死亡。你与队友没有任何交流。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是每一个男人毕生的追求
---- 在胜利中沉默。
我所有的游戏伙伴都来自网络,现实里从未有人一起战斗过。在大学快要结束的一年,网络上的伙伴也纷纷因为各种事情离开了。他们发来消息,“鸽了”,这是不会参加邀约的意思。清晨独自从网吧走出,形势非常严峻。我自以为是正统的游戏玩家,却发现玩了四年,其实根本没有享受到与朋友面对面坐着共享竞技的乐趣。手里握着滚烫的包子,狠狠说道,“肉包子是吧,两口咬死你!
所有人都在玩 LOL,就连女同学都是如此。而自己还像一颗嚼不烂打不破的豌豆,点开 DOTA 客户端。
大家围坐在酒桌上时,谈论的话题往往是 LOL 的精彩集锦和比赛对抗。新朋友讪笑着上前,“哥们儿玩 LOL 不?”
其实这句话和敬烟一样,都是走个形式,向对方表达 “哥们儿看起来挺顺眼的,聊两句?” 这意思。但我无法接下去,“不玩,玩
DOTA。”看着对方摸摸头走开,我也只好闭上嘴接着吃东西,听听其他人聊我根本听不懂的 LOL。
本就寥寥的社交手段随着 LOL 的风靡遭到重创,如此情况下,改旗易帜也显得理所当然。我告诉自己,对 DOTA
的爱要像格桑花一样永远盛开在内心的高原。
LOL 也一样好玩
下载好 LOL 后,我很快找到了自己适用的英雄
“狂野女猎手”。它可以丢出一把长***,然后变成豹子扑在敌人身上,通过各种细微的操作爆发出非常高的伤害。但是由于自身血量太少,极易死亡。
刚开始玩的时候,一名随机匹配到的队友说道,“不会玩就别玩,这英雄考操作。”说实话,这句话除了让我更恨 LOL
以外,并没有别的什么作用。因为 DOTA 经历让我轻松拿下了当场最佳战绩。
可无法否认的是,自己依然会从 LOL
中得到快乐。我喜欢躲在丛林里预判敌方的走位,然后在它身上来一套暴击。如果没有得手,我会在冷却时间过后再来一次,变身豹子扬长而去。你肯定能明白这场面有多潇洒吧?有时候队友会打出
“牛逼”,而失手时则只能由家中女性长辈代为受辱。
我马上就回到了自己的真实水平,白银二。如果花费了在 DOTA
上同样多的时间,我会到达黄金或者铂金。在我之上,是无数天分极高的选手,而之下,是更多的大众玩家。这和 DOTA 一模一样。
背叛 “信仰” 的快乐
在一段时间的游戏后,我算是想明白了,其实两款游戏区别其实并不大,无非是一些设计思路上的差异把所有的细节都妖魔化了。
比如说 LOL 为了增强新手友好度,取消了 “反补”
这一设定。这会让游戏前期的雪球效应明显减少,且大大降低博弈难度。所以很多人说对比起 DOTA,LOL
是给小孩玩的游戏。但问题是,如果最终博弈的双方是成年人,那么连过家家都会被弄成后宫大戏 ----
成年人会探索游戏的边界与规则。比方说,好吧,我举不出来例子,因为我还爱着 DOTA。
可又怎样呢,最近游戏日期已经是一年前某个遗落钥匙的下午。我坐在网吧百无聊赖中,点开了自己曾经的信仰。反而 LOL
记录上,我倒屡屡创出了新高。我终于体会到了五个人并排坐在一起玩游戏是什么感觉 ----
咱哥几个被弄***体蜈蚣天天一起玩都值了。我在全市所有的网吧都留下了会员身份,你可以想象出这是多少新朋友。
所以,再被人问起否玩 LOL 时,我的内心会产生强烈震动。我把自己当做 DOTA
的铁杆粉丝,但却做着背叛信仰的事情,而且感觉还不错。
无论如何,与朋友在一起喝酒聊天才是当务之急,无关紧要的问题就别问了。
作者:Ricky
*&异视异色 (VICE CHIN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以任何形式使用。
&# VICE 年终派对来了!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城市的狂欢!,
​更多内容点击:​​​​​​
安利官方出的手游?会是啥样子?抱着极度猎奇的心理,我马上到 APPSTORE
上搜了一下,还真的有
安利这个词,以前是名词指代一个日用消费品的出品公司,前几年,转职为动词,意指向别人进行热心推荐的行为。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著名的安利公司出了一个手机游戏叫《安利人生90天》。
想入门游戏你必须拥有卡号:
安利官方出的手游?会是啥样子?抱着极度猎奇的心理,我马上到 APPSTORE 上搜了一下,还真的有……图标长这个样子:
下载完打开以后,游戏直接进入了登录界面:
等等……没有注册按钮?连游客登录按钮都没有?WTF?
也就是说必须有这个 “安利卡号” 才能玩?闲人免进?夫妻卡又是什么??
我还特意试了一下乱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还真的不行……
其实本来也对这个游戏没报什么希望的……不过他这么一弄……我的猎奇之魂燃了起来,突然很想看看里面是什么内容了。
为了玩这个游戏,我需要一个 “安利卡号” 和密码。
想获得一个卡号怎么就那么难:
首先去百度了一下安利卡是个什么东东,百度知道上有人说 “把你***复印件发给我,我给你办,我的 QQ 号是
XXXXXX”。
恩……把***复印件发给网上的陌生人……听起来不是什么好主意。换个方法。
找了一个做媒体的哥们,问他能不能通过媒体关系找一个安利卡号。结果他说找不到,身边没有做安利的人。废物!做媒体的难道不是什么人都认识吗!
在初高中同学的 QQ群 里问谁有安利卡,没有人搭理我。
求助万能的朋友圈,结果跑来一群围观群众,众口一词的说:“你终于开始做安利了……”
妈个鸡,一群无用之人,懒得跟你们解释。
看来还是得靠自己!于是我打开百度地图,开始搜索最近的安利体验店。一公里内就有一家!换个高德地图再搜一次,得到了同样的结果,看来不会扑空了。
出门之前,先大个便,坐在马桶上我开始琢磨,怎么跟店员说呢?
最理想的情况是能跟他们要来安利卡号和密码,我只是好奇想看看游戏内容吗,不想费太大劲。但是后来一想,正常人是不会把自己的任何卡号和密码泄露给别人的,况且要跟他解释清楚这个事也很麻烦,搞不好他还要请示上级,那样可能就更复杂了。
假如我跟他说可以买点东西,换来他的安利卡号呢?无利不起早,或许有好处他会同意?花点钱倒是没什么,不过感觉他或许会以为我是搞什么调查或者是卧底?那就麻烦了。虽然可以换一家店,不过懒得跑那么远了。
就算他肯把卡号和密码告诉我,万一我回到家玩游戏的时候,他心里觉得不安把密码改了怎么办?
最后我决定自己办一张,这样就不需要解释任何事情了。安利这种公司不可能拒绝别人入伙吧。
又仔细的琢磨了一下办卡可能的成本和风险,比如会不会被纠缠住,要求必须参加什么 “培训”
之类的吗?应该不会……办卡的成本会不会很多?也不会,他们巴不得别人加入呢,准入门槛不会设的那么高。
想明白以后,我就把水冲了,洗了手穿好衣服出门了。
下了公交就是体验店,百度高德诚不欺我。
进了门,我并没有一上来就直奔主题,还假装成顾客转悠了一会,不想引起不必要的怀疑。过了会一个***走过来问我想买点什么。我就假装成想赚大钱的样子,说想咨询点事。然后把办卡相关的事情问了一个遍。
一听说我想入伙,***来了精神,很热情的提供了***服务,想必她也很少遇到这种送上门的吧。好像这么算起来她是我的 “介绍人”
吧?以后万一我做成单子了她有提成的吧?
还好办卡也不贵,只需要95大洋。完事以后***还想跟我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培训服务,我就借故说今天还有事,以后再说。临走前***加了我的微信,塞给我一大包宣传材料和杂志。
出了体验店的门,我走到他们看不到的距离后,把最重要的卡留下,剩下的..........
回到家里,打开手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还真的进去了!刚办完卡,我的信息就录入系统了,别说效率还真高。
我的猎奇之魂终于要得到满足了!
开启我的安利人生:
登录界面之后是用户名输入界面……恩怎么说呢……算是符合预期吧。
这个 logo 界面……恩……颜色数有点低啊
终于进入游戏了!出现了新手引导,恩还挺上道的。话说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发现,这个“E博士”的形象就再也没出现过了……E博士你到底发生了什么!
&E 博士先让我回到自己家,恩……说实话我找了半天才找到
这个对话……看到自己的名字有点莫名的喜感……剧情讲的是我作为一名安利员工,是怎么做成第一笔生意的-向一个数学老师推销维生素
C。话说制作人你是有多恨数学老师
游戏中会出现 GALGAME 那样的选项!选对了就加分,选错了还会有 “导师” 对你进行教导!
数学老师请我到他家做客!3D 模型!天哪这造型我好像在哪见过?是不是有个动画片叫《雷锋传奇》来的。
趁数学老师出去的时候,出现一个小游戏!让我通过点击老师的家里收集用户信息!游戏性赛高
对话中又出现选项,选对了!系统称赞我了,好开心
故事推进到我邀请这位老师参加长跑活动,我去总部领衣服,天哪这游戏还有 CG !制作方你们是玩了多少
GALGAME!话说一个妹子都没有的 CG 也能叫 CG 吗!
成功卖出去一瓶维生素 C!第一个妹子哦不对,顾客故事线完成!
甚至还有“分享”按钮,话说你们游戏不是闲人免进吗,做分享功能有何用
完成了一个故事线,还能回去重新再玩一遍收集漏下的卡牌!重复游戏性 GET!
下一个故事!是攻略 “顺顺妈”!
系统提示:
氪老师退出了游戏。
氪老师删除了游戏。
作者:氪老师
*&异视异色 (VICE CHIN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以任何形式使用。
&# VICE 年终派对来了!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城市的狂欢!,
​更多内容点击:​​​​​​
安利官方出的手游?会是啥样子?抱着极度猎奇的心理,我马上到 APPSTORE
上搜了一下,还真的有
安利这个词,以前是名词指代一个日用消费品的出品公司,前几年,转职为动词,意指向别人进行热心推荐的行为。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著名的安利公司出了一个手机游戏叫《安利人生90天》。
想入门游戏你必须拥有卡号:
安利官方出的手游?会是啥样子?抱着极度猎奇的心理,我马上到 APPSTORE 上搜了一下,还真的有……图标长这个样子:
​下载完打开以后,游戏直接进入了登录界面:
等等……没有注册按钮?连游客登录按钮都没有?WTF?
也就是说必须有这个 “安利卡号” 才能玩?闲人免进?夫妻卡又是什么??
我还特意试了一下乱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还真的不行……
其实本来也对这个游戏没报什么希望的……不过他这么一弄……我的猎奇之魂燃了起来,突然很想看看里面是什么内容了。
为了玩这个游戏,我需要一个 “安利卡号” 和密码。
想获得一个卡号怎么就那么难:
首先去百度了一下安利卡是个什么东东,百度知道上有人说 “把你***复印件发给我,我给你办,我的 QQ 号是
XXXXXX”。
恩……把***复印件发给网上的陌生人……听起来不是什么好主意。换个方法。
找了一个做媒体的哥们,问他能不能通过媒体关系找一个安利卡号。结果他说找不到,身边没有做安利的人。废物!做媒体的难道不是什么人都认识吗!
在初高中同学的 QQ群 里问谁有安利卡,没有人搭理我。
求助万能的朋友圈,结果跑来一群围观群众,众口一词的说:“你终于开始做安利了……”
妈个鸡,一群无用之人,懒得跟你们解释。
看来还是得靠自己!于是我打开百度地图,开始搜索最近的安利体验店。一公里内就有一家!换个高德地图再搜一次,得到了同样的结果,看来不会扑空了。
出门之前,先大个便,坐在马桶上我开始琢磨,怎么跟店员说呢?
最理想的情况是能跟他们要来安利卡号和密码,我只是好奇想看看游戏内容吗,不想费太大劲。但是后来一想,正常人是不会把自己的任何卡号和密码泄露给别人的,况且要跟他解释清楚这个事也很麻烦,搞不好他还要请示上级,那样可能就更复杂了。
假如我跟他说可以买点东西,换来他的安利卡号呢?无利不起早,或许有好处他会同意?花点钱倒是没什么,不过感觉他或许会以为我是搞什么调查或者是卧底?那就麻烦了。虽然可以换一家店,不过懒得跑那么远了。
就算他肯把卡号和密码告诉我,万一我回到家玩游戏的时候,他心里觉得不安把密码改了怎么办?
最后我决定自己办一张,这样就不需要解释任何事情了。安利这种公司不可能拒绝别人入伙吧。
又仔细的琢磨了一下办卡可能的成本和风险,比如会不会被纠缠住,要求必须参加什么 “培训”
之类的吗?应该不会……办卡的成本会不会很多?也不会,他们巴不得别人加入呢,准入门槛不会设的那么高。
想明白以后,我就把水冲了,洗了手穿好衣服出门了。
下了公交就是体验店,百度高德诚不欺我。
进了门,我并没有一上来就直奔主题,还假装成顾客转悠了一会,不想引起不必要的怀疑。过了会一个***走过来问我想买点什么。我就假装成想赚大钱的样子,说想咨询点事。然后把办卡相关的事情问了一个遍。
一听说我想入伙,***来了精神,很热情的提供了***服务,想必她也很少遇到这种送上门的吧。好像这么算起来她是我的 “介绍人”
吧?以后万一我做成单子了她有提成的吧?
还好办卡也不贵,只需要95大洋。完事以后***还想跟我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培训服务,我就借故说今天还有事,以后再说。临走前***加了我的微信,塞给我一大包宣传材料和杂志。
出了体验店的门,我走到他们看不到的距离后,把最重要的卡留下,剩下的..........
回到家里,打开手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还真的进去了!刚办完卡,我的信息就录入系统了,别说效率还真高。
我的猎奇之魂终于要得到满足了!
开启我的安利人生:
登录界面之后是用户名输入界面……恩怎么说呢……算是符合预期吧。
终于进入游戏了!出现了新手引导,恩还挺上道的。话说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发现,这个“E博士”的形象就再也没出现过了……E博士你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个对话……看到自己的名字有点莫名的喜感……剧情讲的是我作为一名安利员工,是怎么做成第一笔生意的-向一个数学老师推销维生素
C。话说制作人你是有多恨数学老师
游戏中会出现 GALGAME 那样的选项!选对了就加分,选错了还会有 “导师” 对你进行教导!
数学老师请我到他家做客!3D 模型!天哪这造型我好像在哪见过?是不是有个动画片叫《雷锋传奇》来的。
趁数学老师出去的时候,出现一个小游戏!让我通过点击老师的家里收集用户信息!游戏性赛高
对话中又出现选项,选对了!系统称赞我了,好开心
故事推进到我邀请这位老师参加长跑活动,我去总部领衣服,天哪这游戏还有 CG !制作方你们是玩了多少
GALGAME!话说一个妹子都没有的 CG 也能叫 CG 吗!
成功卖出去一瓶维生素 C!第一个妹子哦不对,顾客故事线完成!
完成了一个故事线,还能回去重新再玩一遍收集漏下的卡牌!重复游戏性 GET!
下一个故事!是攻略 “顺顺妈”!
系统提示:
氪老师退出了游戏。
氪老师删除了游戏。
作者:氪老师
*&异视异色 (VICE CHIN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以任何形式使用。
&# VICE 年终派对来了!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城市的狂欢!,
​更多内容点击:​​​​​​
特别希望哪天我老得连书页都翻不开了,也能看着那些漂亮的封面聊以慰藉,这也算是我对书最后的求爱了。
好孩子读 Harry Potter,怪小孩儿才读 H. P. Lovecraft 和 PKD,这句话说的一点儿没错,PKD
指的是菲利普 K. 迪克( Philip K. Dick
),20世纪至今最牛逼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村上春树写过,小说家脑中必须有许多抽屉,里面装满了小插曲和小记忆,写起小说来,这些材料随时会有用武之地,但如果把它们以随笔的形式漫不经心地抛出去,就无法真正派上用场了。但是这个说法在
这儿完全不适用,他最擅长构思绝妙的想法,然后再漫不经心地用零乱的笔触把一切搞得头晕目眩。至于他自己,由于大量服用迷幻药,也经常神志恍惚,在现实和非现实之间摇摆不定。
PKD 曾声称,当他某天打开家门时看到了女孩脖子上带的金鱼项链,在那一刻他得到了 “神启 ”
这也导致,爱他的人心甘情愿被他
mindfuck,不爱他的人读他的书经常云里雾里。我并不是一个科幻小说迷,但是看到好看的封面插画总是走不动道儿,而 PKD
笔下那些怪点子和超前意识,倒是给书籍封面设计师和插画家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我原本只是想在这篇文章里简单介绍一下那些最对我胃口的书封插画,但是随着深入的了解,我发现世界各地竟然有这么多不仅热爱科幻小说,而且对封面设计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的人。而与此同时的中国,大家却还在声泪控诉
“国内科幻小说封面能别整的跟儿童文学一样吗!” 于是,我找来了两名 PKD
的书迷,打算和他们交流一下科幻文学,以及封面设计这门艺术。
Adam 是一名来自美国弗罗里达洲的旧书书商,在 ebay 上开了家网店,我通过 Instagram
联系上了他(&)
。他热衷于收集70、80年代各种版本的科幻小说,PKD 的小说是他主要的收藏品。同时他也是一个狂热的封面插画爱好者。
VICE:Hi Adam!先说一下你是怎么开始喜欢上科幻小说的吧。
Adam: 我从少年时期就开始读科幻小说了,上高中那会儿要求写读书报告,我写了三四次全都是关于 Ray Bradbury
的《一声惊雷》。而且,因为我爸和我哥都是 Philip K. Dick 的书迷,所以家里也有许多他的书。有一天我哥跟我说
“你真应该读读 PKD 的短篇小说&A Little Something for Us
Tempunauts”,我去读了,从此就被迷住了。
有没有什么书推荐给科幻小说入门读者?
那我还是得推荐 Philip K.
Dick,当你发现电影《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和《银翼杀手》都是基于他的小说改编的时候,就会明白他实在太有创造力了。我建议可以从他的短篇故事集开始读起,比如《多变的男人》和《Philip
K. Dick 精选集》。《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也很适合拿来入门,比最有名的那本《高堡奇人》要容易理解一些。
你收藏了这么多不同版本的 PKD 小说,哪本的封面是你最中意的?最喜欢什么样的视觉元素?
太多了,只说一个的话肯定不够!插画师 Bob Pepper 给科幻丛书出版社 Daw
画的一系列肯定是最有名的。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1973年 David Pelham
给企鹅出版社画的封面,那本《帕莫?艾德里奇的三处圣痕》,上面有一双怪异的蓝色眼球和蓝色大手,背景是让人眩晕的黑色和***。这也是最能吸引我的封面类型,黑色的底色和其他明亮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系列也是 Bob
本人最满意的作品,因为深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你能从他的画中看出一些克里姆特和穆夏的影子
Bob 最有名的作品应该是给 Love 乐队的专辑 Forever Changes
设计的封面,甜蜜的弦乐,迷幻的色彩,一切看起来都特别对
啊,你最爱的这个封面不就是你头像吗?
哈哈没错!
我有时候觉得封面插画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比如,以前大家都听黑胶唱片,封面设计师有一块13 x
13英寸的画布用来发挥,但现在的专辑封面只能局限在那一方小小天地里,在手机上看就显得更狭小了。你觉得封面插画最好的时期是什么时候呢?
肯定是70年代,一些插画大师诸如 Richard Powers, Kelly Freas 和 Jack Gaughan
还在源源不断地出新作品,而插画新秀们也开始崛起,比如几个 Peter( Peter Tybus, Peter Goodfellow
和最有名的 Peter Andrew Jones )。而且也是在70年代,David Pelham
接管了企鹅出版社的艺术部门。现在是电脑绘画的时代,虽然很多电脑画出来的插画也非常棒,但当年企鹅、Daw 和 Doubleday
出版社出版的那些手绘插画是无与伦比的。
插画家 Peter Tybus 为 PKD 的小说绘制的封面,这种充满金属感的上色方式似乎在当时特别流行
《发条橙》的这一经典形象就出自 David Pelham 之手
在你卖书的时候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特别有趣的事儿?比如一不小心认识了什么名人之类的?
有啊。你看,我只是卖出去些50年前出版的平装书,可能平均下来每本只值5美金,但是却因此认识了很多特别棒的人。因为对 PKD
作品和科幻艺术的热爱,我认识了很多跟我一样的收藏家,他们有的甚至认识 PKD 本人的家人和朋友!我还认识了一些曾经给 PKD
绘制过封面的艺术家,比如,我现在和商业艺术家 Josh Kirby
的家人成为了好朋友,就是因为我在自己的网站,以及&上宣传过他的作品。
Josh Kirby 为《星球大战:绝地归来》绘制的海报
你觉得现在美国的科幻文学市场怎么样?年轻人们还爱看科幻小说吗?
我真希望答这题的时候能更年轻点儿(笑),但是在我看来,大家对奇幻和科幻文学的热情挺高的啊,比如《星球大战》、《哈利波特》和《权力的游戏》什么的。而且很多年轻读者都特别感谢我给他们介绍了
PKD 和 Ursula K. Le Guin 的科幻文学。
由 Ursula K. Le Guin 的著名小说《地海战记》改编的动画,出品自吉卜力工作室
最后想问你,你觉得 PKD 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儿?很多人都觉得他读起来挺难懂的。
对,太多文学评论家都探讨过这件事儿了,说他笔下的情节总是互相交错,语法充满漏洞,故事的结局也经常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我觉得是我们理解不了他。他笔下那些人物,比如&We
You&里的亚伯拉罕?林肯的拟像,还有他设计的各种小玩意,比如用来鉴定你是人类还是人造人的移情测试,都让我觉得,没人能跟得上他的想象力,但这一点从来不成为我阅读时的困扰。
谢了,Adam!
Karolina 也是一名 PKD 的书迷,更重要的是,她还是来自波兰的书封设计师,作为一项学术计划,她曾为 PKD
的三本书《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少数派报告》和《全面回忆》设计过封面。和之前 Adam
谈到的老派科幻小说封面不同的是,她的设计充满了现代气息。
VICE:Hi Karolina! 先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吧,你想传达出什么感觉?
Karolina: 我当时的想法是尽量展露出 PKD
小说的主要气质。我其实不太想画那种典型的,复古近未来式的科幻小说封面,那样的封面虽然叙事性很强,但我更想通过我的封面表达出关于人性和现实的疑问。
所以你应该也不会从之前插画师们设计的封面里找寻灵感吧?
对,我想尽量避免那种叙事的感觉,而是用更摩登的方式反映出作者的内心世界。
那你本人最喜欢的一版PKD书封是哪个?
我最喜欢的是企鹅出版社1967年的那版《高堡奇人》,画面的感觉和故事本身很像,我比较喜欢这种简单点儿的,颜色也很好看。
企鹅出版的几版《高堡奇人》,Karolina 指的是最左边那幅。事实上,这是达达主义艺术家 Max Ernst
于一战和二战之间画的某幅作品的局部,描绘了战争过后人人自危的水泥森林,和《高堡奇人》的精神气质正好符合
你是科幻小说的书迷吗?最近在读什么?
我也会读一些科幻小说但算不上真正的书迷。我喜欢的书籍风格挺杂的,最喜欢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和拉丁美洲文学。法国作家 Alain
Mabanckou 和村上春树的书我也很爱看。我有时候会读一些纪实文学,比如最近我就在读波兰作家兼记者 Filip Springer
的新书《群岛之城》。
你最喜欢的一本PKD的小说是什么?
《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人工智能的,也是最近特别流行的话题,它提出了 “何为人类”
这个问题,但同时它行文的风格又特别轻快,故事线也很迷人,充满哲思和宗教元素。总而言之,这本书最棒的地方就是,它用特别简单还好玩儿的方式触及到了一些严肃的话题。
你的封面设计总让人想起电影《五百年后》和《大都会》里的画面,你平时喜欢看这种老科幻电影吗?
对,我特别欣赏老科幻电影里那些震慑人心的画面,还有不可思议的氛围。而且看主流的经典电影也是研究怎么设计好 PKD
书封所必不可少的。我一直都在想该怎么再现电影里那股气息,看来我做的还挺成功的。
这是一项个人计划还是和出版社的合作?设计或者和客户沟通的时候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吗?
这是一项学术项目。整个设计过程其实特别诡异,因为这项设计的第一步是要给一些假人拍照,所以找到合适的假人模型很重要,我当时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塑料脑袋,放在我的小工作室里,有的被我画上了涂鸦,有的被我故意弄坏了,有的戴上了假发。所以整个工作室就像个机器人工厂,或者万圣节乐园什么的。
如果要你写一个科幻小说故事,你想怎么写?
因为我最近在看美剧《西部世界》嘛,所以我想写一个由人工智能统治的世界,你很难区分人工智能和真正的人类。而且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都可以发展出自己的
“二重身”,其实这个题材在很多作品里都用过了,但我觉得还是有发掘的空间,“二重身” 也是我每次想到未来的时候最恐惧的事儿。
你觉得现在波兰的科幻小说市场怎么样?年轻人们还爱看科幻小说吗?
我觉得很不错啊(笑)。它可能不是最主流的文学,但是有自己的一帮忠实拥趸。我的一些朋友就是科幻小说迷,他们都很有个性和想象力。虽然他们人都挺怪的,但是是褒义的那种。
谢谢你,Karolina!
作者:Heather
*&异视异色 (VICE CHIN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以任何形式使用。
&# VICE 年终派对来了!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城市的狂欢!,
​更多内容点击:​​​​​​
如果有机会再来平壤,我还会到这家意大利披萨餐厅吃一顿。
说到我最喜欢吃的东西,披萨,我要求其实还挺低的。不过当我在这家朝鲜首都平壤最近刚刚开张的意大利餐厅 “意大利披萨”(Italy
Pizza)里看到端上来的帕帕罗尼香肠披萨的时候,我还是礼貌地让服务员拿回去再加点奶酪 ----
这上面完全就没有奶酪好吧!哎,这一次,我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英国事儿逼。
直到2008年平壤首家意大利餐厅开张,意式料理才算登陆这片土地。不过,这仍然是一种小众趣味,所以说出现瑕疵也很正常,比如忘了加奶酪什么的。再者说,上世纪九十年代饿死两百万人的大饥荒如今还历历在目,跟那比起来,这点小事儿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伟大领袖金正恩的领导下,这个极权主义的国家仍然处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之中,想要了解该国的粮食问题自然难上加难。但是,各种新闻报道都指出,朝鲜农民现在的状况也就是&&而已。社会中上层人士则在城市中扎下脚跟,最高端的选择自然就是平壤了。过去十年里,平壤城内聚集了大量新富中产阶级。这自然催生了很多西餐厅陆续开张。
如今,平壤有啤酒馆、汉堡餐厅,还有寿司店 ---- 念及平壤政权对日本世仇不共戴天的态度,这真是让人颇感惊讶。作为平壤
“未来科学家大街” 开幕活动的一部分,“意大利披萨”
餐厅于去年年底开张,成为了平壤的第三家意大利餐厅。未来大街上都是鳞次栉比的水彩色高楼,沿着大同江一路铺开,穿过平壤的市中心。
跟许多外国游客有权消费的酒店和餐厅一样,这家店的装潢也是那种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游轮风格,充斥各种华丽但令人费解的玩意儿,比如既没有鱼也没有水的大鱼缸。
我周五去店里消费,顾客不算太多。他们告诉我说这基本就是店里的常态。每年大约有五千名西方游客到朝鲜一游,其中不少人都在网上说这种场所都是面子工程,都是做给外国人看的把戏
---- 但英国持有的朝鲜旅行社 “高丽旅游”(Koryo Tours)的经理西蒙?科克莱尔(Simon
Cockerell)对此则不以为然。
西蒙说,虽然朝鲜的所有馆子都是国有,但由于这类餐厅比较特殊,店员们仍然有一定的自主经济权利。“确实,经营餐厅没有 ‘大捞一笔’
这种经济上的动机,但也不能说开店就是完全不计成本。”
他说,“他们可能愿意烧钱烧一段时间,比如三年什么的,但也确实有餐厅门可罗雀入不敷出最终倒闭的情况。毕竟是生意嘛。”
除了菜品之外,意大利披萨餐厅也做了其他工作招徕顾客。我的菜上齐之后,可能是因为没有什么其他顾客,一位女店员来了一首精彩的卡拉
OK,天籁之音余韵绕梁不绝于耳。
朝鲜卡拉OK常见画面:各种战斗机、***炮、坦克,有时也向国内重工业致个敬。
话说回来,这披萨感觉还不错,表面有一层毛茸茸的外壳,很棒的哟。番茄酱跟达美乐的比起来确实差点意思,不过这可是在平壤,几十年内想必不会有什么竞争对手分庭抗礼吧?
店内多数披萨定价都在六到十美元,对当地人来说有点曲高和寡,但以高级餐厅而论,远算不上高不可攀。我猜想,跟吃面条和泡菜比起来,这种异国风情的菜式、稍稍高昂的开销,某种程度上都算是中产阶级的象征呢。
但西蒙却并不认同我的想法。“朝鲜这地界,仍然有种 ‘不愿被人看到外出就餐’ 的社会风气,”
他说,“你觉着餐厅的视野都不错对吧?但其实基本上都会把窗帘拉上的。现在社会开始认同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的状况了,但外出就餐仍然像是一种炫富行为,在朝鲜,炫富可不是什么好事儿。社会的内在价值观仍然非常保守。”
好吧,如果有机会再来平壤,我还会到这家意大利披萨餐厅吃一吃。下次我要点一份水果披萨 ----
如果有什么东西代表了与保守主义完全对立的态度,肯定就是水果披萨无疑了。
作者:杰米?富勒顿(Jamie Fullerton)
摄影:杰米?富勒顿(Jamie Fullerton)
翻译:郑啸天
*&异视异色 (VICE CHIN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以任何形式使用。
&# VICE 年终派对来了!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城市的狂欢!,
​更多内容点击:​​​​​​
一直以来我都乐于坦白我的这次自杀未遂,任何在谷歌上搜索我的人都会知道。与此同时,我想这是唯一放下过去、继续前行的方式:做到坦率与真实。
在所有试图用***自杀的人中,大约85%成功了。47岁的克里斯汀?麦克吉尼斯(Christen McGinnes)
却是这个数据之外的特例:2010年的10月22日,她将一把.357左轮手***对准了自己的脑袋,扣下***。在经历了46场手术后,如今她是弗吉尼亚州
Inova Fairfax 医院创伤幸存者联盟的志愿者。她向凯瑞?肖 (Kerry Shaw)
讲述了她的故事。本文首发于&。
我觉得2009年是一切都分崩离析的一年。我丢掉了我做了18年的工作,弄丢了我的狗,我最好的朋友因为肺癌离开了我,我的祖母去世了,我的一段恋爱关系结束了。一切我关心、相信的事情都离我而去。
这时候我开始喝酒,花光了积蓄,搞没了垫付我抗抑郁和焦虑药物的保险金。我被逐出住所,我的车有两次差点被收回。我试着振作起来,装作一切都会好起来,但一切并没有好起来。
一天早上,我挨过一个失眠之夜,想到了自杀 ----
我实在找不到出路。我大概花了一个小时做出要自杀的决定。当我下定决心的时候,我感到心安。
我打扫了我的的公寓。之后我在一把买来用来防身的.357左轮手***里填好了中空弹,我知道它们足以打死我。我并不希望子弹穿透我的身体,穿透天花板,因为住在我楼上的人有一条我很喜欢的狗。我绝对不想伤害到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于是我决定在木头更加厚实的阳台上开***。
这时是早上七点。我坐了一会儿,向上帝祈祷,希望他会原谅我将要做的事情;向我的家人和朋友祈祷,希望他们一切都好。接下来我扣下了***,却只有咔嚓一响
---- 我只在能装五颗子弹的弹匣里装了四颗。这时我想:我的老天,难道我不应该这样做?
我翻看着手机里的联系人列表,看着我朋友们的名字,我感到我已经不受任何人欢迎,我想如果我告诉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刚刚试着自杀,这会毁掉他们一天的心情。现在我知道这只是我的抑郁作祟,但当时,我只是不希望当一个负担。
于是我决定,我确实想要去死。我把***抵着自己的下巴,又一次扣动了***。这次是个大爆炸。
我听到我的室友大喊:“他妈的发生什么了?!” 我不知道他在家。他打了911求救***,而这救了我的命。
我只能想象他当时看到了什么,因为我把自己的脸打掉了。我三分之二的牙、我的右边半张脸、我三分之一的舌头和我的右眼都没了。我并不痛苦,我只是感到惊讶。我一直等着看到自己的人生在眼前闪回,看到死前的白光,但这些都没有发生。
我听到警铃的声音。我记得一个男人把手搭在我的双肩上说:“你会没事的。我在这儿。” 接着我就昏了过去。
我被送到了 Fairfax Inova
医院,在接下来的三周里都处于半昏迷状态。我大概察觉到有人来探望我。我后来被告知,有太多的朋友来看我,医院只好放宽一次只允许两名探望者的规定。我的母亲、弟弟、父亲和我的继母都来了医院看我。我记得我被我妈妈烦到,因为她不停地让我动动手指和脚趾,表明我听得到她讲话,而我只想睡觉。
当我从昏迷中醒过来时,我爸爸正握着我的手。他跟我说我要做的只是让一切恢复。他说我被拯救是有原因的,而我们要探明这个原因。
我的脸没了,所以我不能讲话、吃饭或者喝水。我做了气管切开术,并且有一根食管插进我的胃里。我还需要剪掉所有的头发,因为那上面全是血和骨头。但我很高兴我活着。
找到一个能让我接受康复治疗的地方不是件容易事。我最终搬进了一家酒店式公寓,在里面休养了两年。我被诊断为残疾,加入了
Medicaid(美国为低收入家庭和人群提供的健康呵护项目),我家里也为我提供了帮助。我开始见心理医生和治疗专家。因为我不能讲话,我需要在电脑上用大字号打字,他们则坐在我的身后读我写的内容。
2012年的11月,我终于拔管,在嗓子上开的孔愈合以后,我终于可以再次讲话了。当时和我在约会的男子是半聋的,因此我在讲话时要加强语气并保持足够清晰,好让他听清。我需要将一件事重复五、六甚至七遍,最后还要写下来,这是让我恢复语言能力的治一种治疗。
我是可以去接受正规的语言恢复治疗的,但我觉得我自己的这种疗法见效很好。同时因为我需要足够的休息来康复,自我治疗正好让我不需要有太多活动。在这之后过了一年,我才终于能让多数人听清我讲话。
2013年的11月,在我试图自杀后三年,我终于完全恢复了讲话的能力,并且开始在那家救了我命的医院做志愿者。一天,我走进一个年轻孩子的病房。一个看护需要全天候陪同他,因为他试图自杀。我告诉他我之前试着杀了自己。他向我敞开了心扉,向我讲了他之前没有告诉任何人的事情。我握住他的手,听着。这时候我突然明白了:这就是我被拯救的原因。
我依然缺少三分之一的舌头,并且只有11颗牙齿。你能看出我身上一定发生了什么,但我基本和我自杀前看起来一样。这都归功于我的整容医生瑞扎?米拉里(Reza
Mirali)高超的技术。因为我知道他相信我一定我可以恢复,所以我从没想过要放弃。
我接受了46次手术。我明白我睡得越多便恢复得越快,于是我一天睡16个小时。是的,整个恢复的过程是痛苦的。我很庆幸我没有使用任何止痛处方药
---- 我不想过度依赖它们。我每天只吃一片 Aleve(非处方止痛药),而它足以让我忍住疼痛的泪水。
我会带着我室友的黑色拉布拉多犬去散步。我花大量的时间在 Facebook
上,并且在写一本关于我的经历的书。我不再喝酒了,我知道为了让我保持清醒并快乐,我不能喝酒。我和我的男友已经在一起三年,他一直以来都鼓励我的手术,包容我的伤疤,无条件地爱着我,这很美好。
在大约有一年的时间里,每当我看到一把***,我都会忍不住想要拿起它,想着自己开***。我身边一直有*** ---- 我
有不少退役军人朋友和反控***的朋友,因此当我去他们家中做客时,我知道他们家中是有***的。但这没事,我已经克服了。***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危险因素了。
我爸爸让负责我自杀事件的警探销毁了我的***,让它不再伤害到任何人。我自己也不会再买***了。
多数时候我身边的人们是在支持、鼓励我的,但因为这件事我也失去了一些朋友 ----
他们并不希望在我再犯的时候还留在我身边,或者不希望我去接近他们的孩子。自杀者总会染上污名,人们会认为我是疯子。
我担心我在找工作时需要去解释简历上六年的空窗期,不过我打算告诉他们这究竟是因为什么。一直以来我都乐于坦白我的这次自杀未遂,任何在谷歌上搜索我的人都会知道。
与此同时,我想这是唯一放下过去、继续前行的方式:做到坦率与真实。也许通过诚实面对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严重性,我们可以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我的经历能激励哪怕一个人去帮助别人,那么讲述我的故事便是值得的。
如果我回到2010年10月,我会告诉那时候想不开的自己:去给爸爸打个***,告诉他你现在的处境多么不尽人意。我爸爸在我出事时放下一切来找到我,并一直守在我身边。我一直不知道他愿意为了我做这些。
我的故事证明,抑郁症和焦虑症会让你变得盲目。当你正处于你一生中最糟糕的一段时间时,你除了糟糕的一切看不到任何别的。你无法看向前,却只能看到自己在堕落。
如果有人想到要伤害自己,他们应当拨打自杀***,或者联络关心他们的人。他们会为即将收到的帮助而欣喜。我便是这样 ----
帮助就在身边,而你值得拥有这样的帮助,人生值得拥有这样的帮助。
作者:克里斯汀?麦克吉尼斯(Christen McGinnes)&、凯瑞?肖(Kerry
翻译:徐思行
*&VICE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
&# VICE 年终派对来了!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城市的狂欢!,
​更多内容点击:​​​​​​
无论你曾经如何醉生梦死,总有榨干了桶里最后一滴啤酒,呼出了肺里最后一口烟气的时候,这时的你又会以何种心境回顾这段岁月呢?悔恨也好,怀念也罢,其实这都不重要,胡逼的岁月自有其价值。
正片刚播放完,弹出演职员表画面的时候,屏幕上方缓缓飘过一条弹幕:“浪费了我俩钟头”。在某种程度上,这哥们说的没错。浪费自己生命看别人浪费生命的究竟有什么意义?特别是当你正处在荒淫的岁月时,思考这种问题只能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但是,无论你曾经如何醉生梦死,总有榨干了桶里最后一滴啤酒,呼出了肺里最后一口烟气的时候,这时的你又会以何种心境回顾这段岁月呢?悔恨也好,怀念也罢,其实这都不重要,胡逼的岁月自有其价值。这也恰恰是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想要告诉我们的事儿。
《年少轻狂》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新作《各有少年时》海报&
正如电影海报宣传语所说的那样,《各有少年时》是林克莱特1993年的经典影片的精神续作。
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很好理解的。电影的场景从中学搬到了大学,从70年代踱入了80年代,荷尔蒙蒸腾的狂热劲儿也如出一辙。但《年少轻狂》中撕碎保***,反抗权威的那股子叛逆劲儿却在《各有少年时》中不复存在了。这也让很多抱着看续作心态的人有点迷糊,找不着
G 点的同时轻易地把 “狗尾续貂”
的评价给了出去。恕我直言,这确实有点儿太小瞧导演林克莱特23年的积累了。在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大学故事里,《各有少年时》讲出了一些《年少轻狂》没来得及说的道理。
图为本片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给 “疯狗” 一角的扮演者贾斯丁?斯特里特(Justin
Street)耳提面命
在影片看似散漫的生活碎片中,角色们都胡扯了些什么?在狂欢前的预热阶段,作为大学棒球队新人的主角杰克在老生们的戏弄下表达了自己的迷茫。自己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他并不清楚。也许老生们的***看上去很诱人,但它看上去与这名原本清纯的高中男生想象的大学生活有稍许不同,它太没有未来了,而且为什么随着年级的增长,人人都会变成混蛋?这个困惑并不算陌生,《年少轻狂》中被老生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新生米奇也有同样的疑问:尽管成为老生有甜头可以尝,但要让自己变成他们一样混蛋,还是有点心不甘情不愿。
纵欲狂欢是最容易让人迷失自己的。在一个周末内,杰克与他的队友们从迪斯科舞厅转战乡村酒吧,最后竟然在朋克现场中大玩
POGO,就连音乐也从采样自 Chic 的的那首历史上第一首说唱歌曲放到乡村小曲儿,再急转直下到 Devo 的,无怪乎杰克要感慨自己正在遭遇一场自我认同危机,只能把所有的不解都汇聚成性爱洪流,撒播一场荷尔蒙之雨。这是本片最胡逼的部分,但也是最有趣的部分,迪斯科与乡村并进,运动青春男孩爱上朋克妞,八十年代的各类价值观冲突让人无所适从,迷路了能赖谁呢?另外,本片中出现的各种玩乐伎俩也都令人玩味无穷,从弹指节大赛到更衣室的***整蛊,从女子泥浆摔跤到太空侵略者的通关秘籍,不如试着偷学一二,给自己的派对也添点色彩。
还好,仅仅在一个周末之后,杰克就发现了一种可能的解答。在对球队队员们对胜负的执着中,他看到了这群老生颇有担当的一面。***的生活只是对平日空虚的填充,在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上,他们从未有所松懈。当然,也有威洛比这种怀念大学生活,三十岁还死赖着校园不走,醒不了梦的角色。比起削尖脑袋想进职棒的其他队友,威洛比悲伤的离开背影显得更加珍贵。叫醒这样的家伙实在太过残忍,就好像吓醒浑浑噩噩的梦游者,但等待他从一个必然破灭的梦中自然苏醒,又嫌稍晚,究竟怎么办才好呢?
细心观察,会发现《各有少年时》与《年少轻狂》的很多角色有互通之处,比如威洛比与《年少轻狂》中飞完叶子就神侃美国国父异教崇拜的毒娃史莱特
杰克在入学的第一个周末,就做了一件令球队学长们刮目相看的事:泡了一个学表演艺术的女孩。这给整个球队带来了新的享乐机会,于是影片中上演了一场艺术生与体育生水乳交融的大戏。比起这两个不太搭调的群体,杰克与演艺女孩贝佛莉的恋爱却顺理成章。能文能武的纯情少男与还沉浸在少女梦想中的中产家庭女孩气质上的亲和性超出了专业的门槛,超脱了本片看似胡闹的氛围,成为耀眼的一对。正是在派对后的情话里,变得文绉绉的杰克借用希绪弗斯的隐喻说出了导演忍不住想要提醒观众注意的东西。按照杰克的解释,之所以要让希绪弗斯去做永无止境的无用功,是让为了让他在生活中所有的无意义事件中悟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换句话说,杰克在影片的末尾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大学中所有看似无用的
bullshit 都并不是在做无用功,没有它们包裹的蚕茧,你永远不可能羽化成蝶。纵情饮宴自有其价值。
女主角贝弗莉所用的语言都与本片狂野的气氛格格不入。虽然这种白人女孩假模假式的精英气儿有点招人烦,但你也不得不承认,在每个大学里,艺术系的妞都最引人注目
林导极少使用这种不太自然的蒙太奇,也许打***的那一部分是为了让人忆起老电影中爱用的手法
在《年少轻狂》的末尾,米奇彻夜狂欢后回到自己的房间,戴上耳机,心满意足地闭上眼。从此刻开始,他的生活开始不一样了。而在《各有少年时》的末尾,杰克也有了同样的体会。他终于不再为大学生活的迷茫而耿耿于怀,而是安心地开始了新学期课堂上的睡眠。23年过去了,林导把同一个故事从70年代搬到了80年代,从中学搬到了大学,电影片名也从齐柏林飞艇的歌换成了范海伦。不知道下一次,他会不会谈谈90年代初,刻画一下初出社会的毛头小子,放点儿
Grunge 之类音乐呢?当然,还得用他那隐忍的讲故事方式,讲同一个一夜蜕变的成长故事。
《年少轻狂》的结尾镜头,米奇不再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模糊
作者:都市夜归人
*&VICE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
&# VICE 年终派对来了!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城市的狂欢!,
​更多内容点击:​​​​​​
无论你曾经如何醉生梦死,总有榨干了桶里最后一滴啤酒,呼出了肺里最后一口烟气的时候,这时的你又会以何种心境回顾这段岁月呢?悔恨也好,怀念也罢,其实这都不重要,胡逼的岁月自有其价值。
正片刚播放完,弹出演职员表画面的时候,屏幕上方缓缓飘过一条弹幕:“浪费了我俩钟头”。在某种程度上,这哥们说的没错。浪费自己生命看别人浪费生命的究竟有什么意义?特别是当你正处在荒淫的岁月时,思考这种问题只能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但是,无论你曾经如何醉生梦死,总有榨干了桶里最后一滴啤酒,呼出了肺里最后一口烟气的时候,这时的你又会以何种心境回顾这段岁月呢?悔恨也好,怀念也罢,其实这都不重要,胡逼的岁月自有其价值。这也恰恰是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想要告诉我们的事儿。
《年少轻狂》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新作《各有少年时》海报&
正如电影海报宣传语所说的那样,《各有少年时》是林克莱特1993年的经典影片的精神续作。
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很好理解的。电影的场景从中学搬到了大学,从70年代踱入了80年代,荷尔蒙蒸腾的狂热劲儿也如出一辙。但《年少轻狂》中撕碎保***,反抗权威的那股子叛逆劲儿却在《各有少年时》中不复存在了。这也让很多抱着看续作心态的人有点迷糊,找不着
G 点的同时轻易地把 “狗尾续貂”
的评价给了出去。恕我直言,这确实有点儿太小瞧导演林克莱特23年的积累了。在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大学故事里,《各有少年时》讲出了一些《年少轻狂》没来得及说的道理。
图为本片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给 “疯狗” 一角的扮演者贾斯丁?斯特里特(Justin
Street)耳提面命
在影片看似散漫的生活碎片中,角色们都胡扯了些什么?在狂欢前的预热阶段,作为大学棒球队新人的主角杰克在老生们的戏弄下表达了自己的迷茫。自己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他并不清楚。也许老生们的***看上去很诱人,但它看上去与这名原本清纯的高中男生想象的大学生活有稍许不同,它太没有未来了,而且为什么随着年级的增长,人人都会变成混蛋?这个困惑并不算陌生,《年少轻狂》中被老生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新生米奇也有同样的疑问:尽管成为老生有甜头可以尝,但要让自己变成他们一样混蛋,还是有点心不甘情不愿。
纵欲狂欢是最容易让人迷失自己的。在一个周末内,杰克与他的队友们从迪斯科舞厅转战乡村酒吧,最后竟然在朋克现场中大玩
POGO,就连音乐也从采样自 Chic 的的那首历史上第一首说唱歌曲放到乡村小曲儿,再急转直下到 Devo 的,无怪乎杰克要感慨自己正在遭遇一场自我认同危机,只能把所有的不解都汇聚成性爱洪流,撒播一场荷尔蒙之雨。这是本片最胡逼的部分,但也是最有趣的部分,迪斯科与乡村并进,运动青春男孩爱上朋克妞,八十年代的各类价值观冲突让人无所适从,迷路了能赖谁呢?另外,本片中出现的各种玩乐伎俩也都令人玩味无穷,从弹指节大赛到更衣室的***整蛊,从女子泥浆摔跤到太空侵略者的通关秘籍,不如试着偷学一二,给自己的派对也添点色彩。
还好,仅仅在一个周末之后,杰克就发现了一种可能的解答。在对球队队员们对胜负的执着中,他看到了这群老生颇有担当的一面。***的生活只是对平日空虚的填充,在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上,他们从未有所松懈。当然,也有威洛比这种怀念大学生活,三十岁还死赖着校园不走,醒不了梦的角色。比起削尖脑袋想进职棒的其他队友,威洛比悲伤的离开背影显得更加珍贵。叫醒这样的家伙实在太过残忍,就好像吓醒浑浑噩噩的梦游者,但等待他从一个必然破灭的梦中自然苏醒,又嫌稍晚,究竟怎么办才好呢?
细心观察,会发现《各有少年时》与《年少轻狂》的很多角色有互通之处,比如威洛比与《年少轻狂》中飞完叶子就神侃美国国父异教崇拜的毒娃史莱特
杰克在入学的第一个周末,就做了一件令球队学长们刮目相看的事:泡了一个学表演艺术的女孩。这给整个球队带来了新的享乐机会,于是影片中上演了一场艺术生与体育生水乳交融的大戏。比起这两个不太搭调的群体,杰克与演艺女孩贝佛莉的恋爱却顺理成章。能文能武的纯情少男与还沉浸在少女梦想中的中产家庭女孩气质上的亲和性超出了专业的门槛,超脱了本片看似胡闹的氛围,成为耀眼的一对。正是在派对后的情话里,变得文绉绉的杰克借用希绪弗斯的隐喻说出了导演忍不住想要提醒观众注意的东西。按照杰克的解释,之所以要让希绪弗斯去做永无止境的无用功,是让为了让他在生活中所有的无意义事件中悟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换句话说,杰克在影片的末尾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大学中所有看似无用的
bullshit 都并不是在做无用功,没有它们包裹的蚕茧,你永远不可能羽化成蝶。纵情饮宴自有其价值。
女主角贝弗莉所用的语言都与本片狂野的气氛格格不入。虽然这种白人女孩假模假式的精英气儿有点招人烦,但你也不得不承认,在每个大学里,艺术系的妞都最引人注目
林导极少使用这种不太自然的蒙太奇,也许打***的那一部分是为了让人忆起老电影中爱用的手法
在《年少轻狂》的末尾,米奇彻夜狂欢后回到自己的房间,戴上耳机,心满意足地闭上眼。从此刻开始,他的生活开始不一样了。而在《各有少年时》的末尾,杰克也有了同样的体会。他终于不再为大学生活的迷茫而耿耿于怀,而是安心地开始了新学期课堂上的睡眠。23年过去了,林导把同一个故事从70年代搬到了80年代,从中学搬到了大学,电影片名也从齐柏林飞艇的歌换成了范海伦。不知道下一次,他会不会谈谈90年代初,刻画一下初出社会的毛头小子,放点儿
Grunge 之类音乐呢?当然,还得用他那隐忍的讲故事方式,讲同一个一夜蜕变的成长故事。
《年少轻狂》的结尾镜头,米奇不再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模糊
作者:都市夜归人
*&VICE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
&# VICE 年终派对来了!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城市的狂欢!,
​更多内容点击:​​​​​​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