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公司需要发光二级发光管体

发光二级管的广泛应用还需时日
发光二级管的广泛应用还需时日
据iSuppli的市场调查,发光二级管照明灯泡市场将在2010年形成。界时这个市场将由2005年的1亿4千4佰万美元发展到8亿7千5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52%。这主要依靠高亮度和超高亮度二级管的发展。iSuppli公司的首席分析师Jadish说,多数的高亮度二级管前期费用太高,且亮度不够,还不能够代替传统的光源。但一些公司如:Lumileds,Nichia,Osram等正在设法解决这些问题,使其能够适应市场要求。总的来看,发光二级管的销售在2004年增加26%的
据iSuppli的市场调查,发光二级管照明灯泡市场将在2010年形成。界时这个市场将由2005年的1亿4千4佰万美元发展到8亿7千5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52%。这主要依靠高亮度和超高亮度二级管的发展。iSuppli公司的首席分析师Jadish说,多数的高亮度二级管前期费用太高,且亮度不够,还不能够代替传统的光源。但一些公司如: Lumileds, Nichia, Osram 等正在设法解决这些问题,使其能够适应市场要求。总的来看,发光二级管的销售在2004年增加26%的基础上,2005年还将增加11%,达到52亿美元。台湾、中国、南朝鲜加入了生产二级管的供应链,他们在市场竞争中使得平均价格大幅下降。此外,由于手机供应的减速,手机高亮液晶显示器的生产也在放缓。
型号/产品名
深圳市陈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铭奇电子有限公司发光二极体 (:Light-Emitting Diode,缩写:LED) 是一种能发光的半导体电子元件,透过三价与五价元素所组成的复合光源。此种电子元件早在1962年出现,早期只能够发出低光度的红光,被hp买价专利後当作指示灯利用。及後发展出其他单色光的版本,时至今日,能够发出的光已经遍及可见光、红外线及紫外线,光度亦提高到相当高的程度。用途由初时的指示灯及显示板等;随著白光发光二极体的出现,近年逐渐发展至被普遍用作照明用途。发光二极体只能够往一个方向导通(通电),叫作正向偏置(正向偏压),当电流流过时,电子与电洞在其内重合而发出单色光,这叫电致发光效应,而光线的波长、颜色跟其所采用的半导体物料种类与故意渗入的元素杂质有关。具有效率高、寿命长、不易破损、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传统光源不及的优点。白光LED的发光效率近年有所进步;每千流明成本,也因为大量的资金投入使价格下降,但成本仍远高於其他的传统照明。在技术上,LED在光电转换效率仍比新型的T5萤光灯低。虽然如此,近年仍然越来越多
发展历史/发光二极体
1961年,美国公司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的Robert Biard与Gary Pittman首次发现了砷化镓(GaAs)及其他半导体合金的红外放射作用。1962年,通用电气公司的尼克?何伦亚克(Nick Holonyak Jr.)开发出第一种可实际应用的可见光发光二极体。1993年,日本日亚化学工业(Nichia Corporation)工作的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成功把氮渗入,造出了基於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和铟氮化镓(InGaN)、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蓝光发光二极体。有了蓝光发光二极体後,白光发光二极体也导随即面世,之後LED便朝增加光度的方向发展,当时一般的LED工作功率都小於30至60mW(毫瓦)。1999年输入功率达1W(瓦)的发光二极体商品化。这些发光二极体都以特大的半导体晶片来处理高电能输入的问题,而半导体晶片都是被固定在金属片上,以助散热。2002年,在市场上开始有5W的发光二极体的出现 ,而其效率大约是每W 18-22lm流明。2003年9月,Cree, Inc.公司展示了其新款的蓝光发光二极体,在20mW下效率达35%。他们亦制造了一款达65lm/W(流明每瓦)的白光发光二极体商品,这是当时市场上最亮的白光发光二极体。2005年他们展示了一款白光发光二极体原型,在350mW下,创下了每瓦70 lm 的记录性效率。2009年2月,日本发光二极体厂商日亚化工(Nichia)发表了效率高达249 lm/W的发光二极体,此乃实验室数据2010年2月、Philips Lumileds 造一白色LED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内,以标准测试条件及以350mA电流推动下得出208lm/W,但由於该公司无透露当时的偏压电压,所未能得知其功率。2012年4月、美国发光二极体大厂科锐(Cree)推出254 lm/W光效再度刷新功率OLED的工作效率比起一般的发光二极体低得多,最高的都只是在10%左右。但OLED的生产成本低得多,例如可以用简单的印制方法将特大的OLED阵列安放在萤幕上,用以制造彩色显示幕。
优点/发光二极体
在低光度下能量转换效率高(电能转换成光能的效率) - 也即较省电,非常适合在低光度(如手提***的背光、夜灯)需求中使用。但当提高光度至如台头灯般或更高时,发光二极体的效率比钨丝灯泡高,但比萤光灯(俗称光管或日光灯管)差: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刊物IEEE Spectrum有文章证实这一点。
反应时间短(以ns为单位) - 可以达到很高的闪烁频率。
使用寿命长 - 且不因连续闪烁而影响其寿命。
在安全的操作环境下可达到10万小时的寿命,即便是在50度以上的高温,使用寿命还有约4万小时。(萤光灯T8为8000小时.T5为20000小时,白炽灯为1,000 ~ 2,000小时)。
耐震汤等机械冲击 - 由於是固态元件,没有灯丝、玻璃罩等,相对萤光灯、白炽灯等能承受更大震汤。
体积小 - 其本身体积可以造得非常细小(小於2mm)。
便於聚焦 - 因发光体积细小,而易於以透镜等方式达致所需集散程度,藉改变其封装外形,其发光角度由大角度散射至细角度聚焦都可以达成。
单色性强 - 由於是单一能级光出的光子,波长比较单一(相对大部份人工光源而言),能在不加滤光器下提供多种单纯的颜色。
色域略为广阔 - 部份白色发光二极体覆盖色域较其他白色光源广。
缺点/发光二极体
发光二极体在高光度下效率较低,在一般照明用途上仍比萤光灯耗电,有些发光二极体灯甚至比省电灯泡耗电。有些设计使用多枚发光二极体,在保持整体光度下让每枚发光二极体可以工作在较低光度,从而增加效率,但使成本大为提高,售价亦较其他类型灯泡较高。(目前市面上已达100lm/W)
效率受高温影响而急剧下降,浪费电力之馀也产生更多热,令温度进一步上升,形成恶性循环。除浪费电力也缩短寿命,因此需要良好散热。
发光二极体光度并非与电流成线性关系,光度调节略为复杂。
成本较高,售价较高。
因为发光二极体为光源面积小、分布较集中,作照明用途时会刺眼,须运用光学设计分散光源。
演色性仍待加强。(传统灯泡、卤素灯演色性极佳,而萤光灯管容易找到高演色性的产品;演色性低的光源照明不但会有颜色不正常的感觉,对视力及健康也有害)
每枚发光二极体因生产技术问题都会在特性(亮度、颜色、偏压…等)上有一定差异,即使是同一批次的发光二极体差异也不少。
LED被指出有大量的蓝光,蓝光为具有高能量的电磁波,已被国外及眼科界证实会伤眼。例如黄斑部病变或白内障。因此以LED做为电脑萤幕的背光仍引起日本、美国、中国大陆的学界及民众疑虑。一般来讲使用CCFL背光的萤幕比较不伤眼。
基本原理/发光二极体
发光二极体是一种特殊的二极体。和普通的二极体一样,发光二极体由半导体晶片组成,这些半导体材料会预先透过注入或搀杂等工艺以产生p、n架构。与其它二极体一样,发光二极体中电流可以轻易地从p极(阳极)流向n极(负极),而相反方向则不能。两种不同的载流子:空穴和电子在不同的电极电压作用下从电极流向p、n架构。当空穴和电子相遇而产生复合,电子会跌落到较低的能阶,同时以光子的模式释放出能量(光子也即是我们常称呼的光)。它所发出的光的波长(颜色)是由组成p、n架构的半导体物料的禁带能量决定。由於矽和锗是间接带隙材料,在常温下,这些材料内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是非辐射跃迁,此类跃迁没有释出光子,而是把能量转化为热能,所以矽和锗二极体不能发光(在极低温的特定温度下则会发光,必须在特殊角度下才可发现,而该发光的亮度不明显)。发光二极体所用的材料都是直接带隙型的,因此能量会以光子形式释放,这些禁带能量对应著近红外线、可见光、或近紫外线波段的光能量。发展初期,采用砷化镓(GaAs)的发光二极体只能发出红外线或红光。随著材料科学的进步,各种颜色的发光二极体,现今皆可制造。
中国传统上的紫色以物理上光谱波长划分有两种:一种是波长由380nm至450nm的是段单色可见光,英语上称为Violet,较接近紫蓝色;而另一种是由红光加上蓝光混合而成,英语上称为Purple,较接近红色。要注意的是虽然中文名称同叫作紫色,但物理性质有所不同,当两个较长的波段红、蓝光混合一起时所产生的光谱会是红蓝光的光谱重叠在一起,而不会有比蓝光波长更短的光产生。
黄磷又名白磷。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08:24:35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