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领导集体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刊》(中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以战略与决策研究为主的科技综...
《科学通报》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自然科学各领域具有创新性...
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科学与天文学等学科...
近几年,电信诈骗层出不穷,日益猖獗,不仅造成了人民群众钱...
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吃”可谓是头等大事,...
作为“天宫一号”的“继承者”,天宫二号即将进行的各类实验...
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已于...
澳门金沙老板是谁:通可为
我要分享 &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日 10:23&&【字号:&&&&&&】
澳门金沙老板是谁?传统企业在转型中应该注意的三个基本问题:1.转型决策应是消费者需求驱动而非领导人意志;2.掌握竞争核心资源,可依靠结盟或外包迅速做大;3.懂得利用营销,迅速成名互联网+第一课。其实“互联网+”之路绝非坦途,在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的当下,摸着石头过河是不得已而为之。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越来越彻底,这个时代的情景让人联想到蒸汽时代末期电气对旧产业的革命。在互联网企业将触手伸到各行各业之中的时候,传统企业的互联网+之路也在疯狂前进。本文并不讨论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而是讨论作为被革命的一方,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转型道路上该注意什么。本文不在细节上过多讨论,只是在战略上做一些探讨,大道至简,所以归为三个基本问题,希望能给将要转型的传统企业一个启示。在传统产业互联网+的路上,最成功的企业是谁不敢说,但名气最大的非万达电商莫属。万达电商的成名有时代因素推动,其自身的一些特质也综合了现今传统企业转型所面临的困惑,既然万达电商已是传统企业转型时重要的参考目标之一,我们就以它为案例来谈一谈。成立于2014年的万达电商如今有三个亮点,第一个是50亿注册资金和5年将投资200亿元的资本实力。第二个,传统企业巨头万达和互联网巨头百度、腾讯的强强组合,其中万达集团持有70%股权、百度、腾讯各持15%股权。第三个,重金招聘高管,成立初期万达电商就抛出“200万年薪招电商人才”引起轰动,在今年6月万达电商第二任CEO董策正式离职后,万达电商又抛出“800万年薪”招聘CEO。最近,美团网CEO王兴调侃,万达电商800万年薪招聘CEO的猎头甚至找到了自己,并且说有点动心,这是个小幽默。从话题的影响力来说,万达电商不可谓不成功,不过由于飞凡网上线测试后反响平平,又经历多次高管动荡,当初一致看涨的舆论如今似乎也有些质疑。那么这些对我们传统产业的其他企业来说,从万达电商的经历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首先,转型决策应是消费者需求驱动而非领导人意志在万达电商成立之前,万达集团董事长和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曾有一个著名的“亿元赌约”。日,在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现场马云与王健林就“电子商务能否取代传统实体零售”展开辩论,并立下轰动一时的“亿元赌约”。双方以2022年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能否占到50%为约,如果实现王健林给马云一个亿,反之马云给王建林一个亿。很快王健林开始筹建万达电商,后来联合腾讯、百度共建电商平台以“腾百万”的黄金组合让业界一直看优。不过最关键的一环被忽视了,那就是消费者,自始至终万达电商都没有回答消费者是否需要这个问题。商业会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但它的成功与否一定和所服务的对象是否需要有直接关联。如果一个传统企业它的转型不是根植于消费者需求驱动,而是领导人意志推动,这就为未来发展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因为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成功的基础就是需求,无论是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还是传统企业互联网+的自我升级,只要不是出自需求驱动,在大的方向上就容易出现偏差,一旦大的方向有误,后续的发展就只能凭运气来决定,运气似乎从来都不是商业成功的法宝。在全球传统企业转型的大浪潮下,星巴克被称为一个成功的案例,从很多商业解读中,有一条很关键,那就是星巴克对消费者想什么做了大量的数据调查。我们知道,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告诉你他们需要什么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做好对用户的调查,星巴克专门成立了一个在线社区,并且公开征集消费者的意见,在大量的数据调查下,一步一步的完成了互联网转型。所以,如果你是传统企业,在你想要转型,把企业做大做久的时候,你只需要考虑一个问题,消费者需要我互联网+后做什么?当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实力建立一个社区,但百度指数、淘宝指数以及各种行业报告,甚至咨询专业的调查机构都是一个简单快捷的办法,千万要记住,你的产品或服务是要卖给消费者的,而不是你领导人的意志。其次,掌握竞争核心资源,可依靠结盟或外包迅速做大万达电商之所以能够很快的声名鹊起,除了万达集团的背景身份,百度、腾讯这两个合伙人也是重要因素。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如此介绍万达电商的发展方向:融合线上线下,形成互动融合的消费模式。万达电商一定不是卖商品的,而是卖服务的。成立万达电商就是要研究如何把线下的广场等变成智慧的,这个才是O2O,而不是卖东西。其实卖服务的理念是一种差异化竞争,显然在中国电商领域已有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以及苏宁商城等竞争对手,如果只是卖产品的话,很难做到独特性,但结合自身线下商业地产的优势卖服务,是个很不错的发展方向,而O2O领域正是新兴商业模式,布局这一环也是走捷径超越对手的好办法。但不得不批评的是,万达电商在有了两个互联网巨头小伙伴之后,并没有利用它们的优势。以O2O来说,百度移动搜索的绝对优势占有量和十几款亿级应用的移动端布局,以及腾讯微信和移动QQ庞大的用户群,都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不过万达电商更关心的似乎是百万年薪甚至800万年薪招聘CEO和不停更换高管。2012年4月,阿里巴巴国际交易技术资深总监龚义涛加盟万达电商;12月15日,万达万人招聘,高薪猎取电商人才;第二年8月,万达IT部门接管万达电商,诸多团队成员离开;2014年3月底,龚义涛离职;7月,万达电商COO马海平离职;今年6月万达电商第二任CEO董策正式离职。在这些高管如走马灯的时候,万达电商彻底掌控电商的整个生态的野心昭然若揭,万达电商的竞争核心资源是线下广场,为何其他的事情不可以让小伙伴来帮忙,而是一意孤行的要自己做,这让人很费解。对于传统出身的企业来说,互联网积累可非一日之功,所以转型的传统企业只需要把竞争核心资源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其他方面尤其是技术和渠道都可以依靠结盟或外包,快速的推出服务和做大盘子,然而再慢慢向下渗透。就像餐饮O2O的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在快速扩张期,都将配送服务外包,只是把餐饮O2O关键的平台一环紧紧抓在手里。如今它们中有的已经开始组建配送服务自有团队,这种发展路径非常值得借鉴。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转型很迫切,一切皆在掌控是工业时代思维。信息时代讲究速度、规模和效率,作为转型的一方,你只需把竞争核心资源掌握在手里以防不测。为了速度、规模和效率,联盟甚至外包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第三,懂得利用营销,迅速成名互联网+第一课万达电商在一方面做的非常好,从当初的“亿元赌约”开始,就已为后来的营销打好了基础,在万达电商成立前一个月,擅长引导舆论的王健林之子王思聪微博上吐槽,花了200块在京东买了一张电脑桌却迟迟收不到货,并质疑京东店大欺客。凭借网络红人效应很快引爆网络,而微博中也有不少网友建议王思聪该把京东给买下来。很快,王健林宣布了将和百度、腾讯一起投资50亿做万达电商。无论是“亿元赌约”还是王思聪微博吐槽京东,都很难说这些是巧合事件。而且万达集团选择队友时故意拉拢百度、腾讯,让舆论猜测三巨头组合是为了剑指阿里,这些戏剧性的桥段让万达电商未正式面世,已经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而擅长营销的形象,也让大家相信万代电商具备互联网基因。其实,营销本身就是互联网+的第一课,就拿创客圈为例,能获得多轮融资的公司未必赚钱,但一定擅长营销,社会知名度往往是投资者权衡投资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期待转型的传统企业,做好营销是步入互联网+的第一课,擅长营销已经是互联网企业一个非常显著的标签。所以,懂得营销并成功引起网民讨论,会给外界一个信号,你的互联网化程度到底有多深。当一家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之后,不懂得营销,网上几乎无人关心你在做什么,这已经是失败的前兆。通过对万达电商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传统企业在转型中应该注意的三个基本问题,其实“互联网+”之路绝非坦途,在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的当下,摸着石头过河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商业的根本原则是很简单的,只要牢记这三个基本问题,就能保证“互联网+”事半功倍,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切记商业是为了解决需求,莫让想当然影响了你的公司未来发展。。
一、如何做一个好的数据产品经理?PD(指产品经理,下同)本身就是在做牛做马,关系圈异常复杂。数据PD也不例外。而且打交道的人更多。以下是我用PPT绘制的数据产品经理关系圈。如果你也做过数据产品的产品经理(好拗口),相信也有同感。既然要和这么多人打交道,要推动数据产品的上线,数据产品经理自然有着一定的要求。我的体会如下——也借此去鞭策自己在朝这个方向努力:1.要极其熟悉公司业务及动向。所以要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战略、以及业务流程、要考核的各种指标,以及指标背后的业务含义等。这一点,再了解都不够。2.要了解数据分析。好的数据PD,即使不做数据PD,也应该是个数据分析师。数据PD的一大要务就是将数据分析做成可复制,可自动运转的系统。虽然有数据分析师们围绕在自己周围,但是自己也要清楚业务的问题,分别要看什么数据,或者当数据出现后,意味着业务出现了什么问题或者会出现什么问题。这一点,要向最好的数据分析师们看齐。3.要了解数据仓库及商务智能。这两个关键词背后都是庞大的体系,恐怕我短短半年的转岗时间太短,虽然能够对别人讲解一通商务智能产品的架构。嘴里虽然会抛出若干个类似于汇总,钻取,度量,指标,维度,缓慢变化维,层次,属性,仪表盘等等术语,但是也不支持多几层的知识钻取,遇到异常问题,也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分析原因。幸而身边有数据仓库的同事,可以多多学习。这一点,没有天花板。而商务智能,做为一门学科,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它的出发点是帮助用户更好地获取决策信息,最初商务智能的动机是为用户提供自助式的信息获取方式,这样,用户就可以不用依赖于IT部门去获取定制的报表。(引自《信息仪表盘》一书P41)。而如今,商务智能除了提供信息,更主要的是降低用户获取数据的门槛,提升数据的实时性等方面。从降低用户获取数据的门槛一个方向,我们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如何设计信息仪表盘(designingofinformationdashboard)?如何让数据以更亲和的更直观的方式展示(数据可视化)?如何能够让用户离线访问?如何能够实现警戒数据的主动发送?这一点上,花多少功夫都不多。4.要精通数据产品开发流程。数据开发+产品开发。数据PD的最终目的是要做数据产品。这里要拆开看,其一,数据产品本身也是在线可供用户实现的产品,既然是产品,产品的整套研发思路和普通的产品没有太大区别,用户是谁,他们需求是什么,满足需求需要什么featurelist,每个featurelist的资源评估以及优先级如何,产品的生命周期如何?这是产品开发。然后他是个数据产品,意味着这比普通的产品,多了更多的要求。在数据这个内核之外,它需要各种featurelist,如订阅,搜索,自定义,短信接口,邮件接口等。但是数据这个内核,也需要一套数据开发流程。比如:数据源——是否足够,是否稳定数据PD需要足够了解目前的业务处理系统建设情况,以及数据源的积累程度,用以判断数据产品的建设时间是否合适。不合适的时机会导致项目组的重复劳动和残缺的数据产品诞生。数据产品是用以支持监控,分析,决策的,而业务处理系统的定位在于提升工作效率,解放工作人员手脚。业务系统采集的数据未必满足所有分析需要。比如或许领导要分析大量攀升的退换货的详细原因,而业务系统目前并没有要求用户在申请退换货的时候选择原因或只有输入而非标准化选项,负责退换货出力的员工也只有在excel里登记原因,而不是录入到系统里。所以可能会导致需求方要看的数据提供不出来,那么数据pd就有必要反向驱动数据源得以采集。分析模型的设计——分析模型的好与不好,其实决定了数据产品的成败。在项目中,可以由BI的数据分析师们担纲此职责,也可以由数据PD担纲,更多则由双方一起确认,内容以数据分析师们为主,功能评估及优先级、项目计划和协调、统筹以数据PD为主。所以数据PD要更加清楚数据分析师们所需要的需求是否能够实现,背后的商业价值如何,并与数据开发、产品开发保持比数据分析师们更加通畅的合作关系,能够借力进行可行性和资源的评估。有的时候,我们不是没有数据,而是有了太多的数据,不知道怎么去看。如果只是抛给用户一堆数据,很难想象用户会如何去解读它。以前做交互设计的时候,我们流行一句话:把用户当成傻瓜。而数据平台,因为可能本身就要求有一定的使用门槛,所以想成不会互联网的傻瓜不太现实,那么我们就要想成“用户是不懂数据的傻瓜”。他们或许也能通过一串串数据体悟到什么,但是如果是一条上升的退款率趋势线,或许他们会体悟到更多——毕竟,上和下本身就是直观的。然后再想一下,如果将这条线上加上一条警戒点的线,他们会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数据是异常的。再然后,就要设想,当他发现从7月12日数据上升后,想干什么?他会不会想了解是哪个行业上升了?他会不会想了解是那个渠道上升了?那么,就要提供行业和渠道的选项或者对比给他。再然后,当他过问了这个行业的负责人后,负责人想不想再了解是哪个供应商或者哪类商品上升了?那么要如何将这些维度、层次都融合在一起,同时又能将用户非常方便地去用呢?分析模型的建设至关重要,也可以说,分析模型是前期需求分析的最有价值的产物。分析模型应该会包含几点:主题的划分:整块分析会划分成什么主题,比如销售可能会分成销售走势及构成分析,行业排名,商品排名等度量及指标:分析主题会涉及到的度量及指标的算法、定义等(这通常会产生一份指标以及维度的定义及描述文档)维度:要分别从什么维度去看这些指标和度量,如时间,渠道,这些维度是要筛选还是要对比钻取:这些维度本身有没有层次,需要不需要进行钻取,如渠道可钻取到渠道类型,行业可钻取到子行业,商品类目可钻取到商品叶子类目等输出:分析需要用何种图表进行展现数据的ETL开发数据的清洗,转换,装载流程占用了数据产品开发的大半资源,不规范的数据源会导致这一块的资源更大程度的占用。比如同样是供应商编码,系统之一称为供应商编码,系统二命名为供货商编码,系统三命名为供应商ID,这三个系统同时是公司的系统,这种情况虽然想起来匪夷所思,但是现实情况却也存在。虽然ETL开发是DW开发工程师在做,但是作为数据PD,焉能对这些工作缺乏了解,对ETL工程师反馈的问题,缺乏认知,不理解对于项目的潜在风险是什么?而且更多时侯,当遇到数据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数据PD需要反向驱动业务系统进行数据规范性建设,无论是功能上,还是驱动直接的使用方——如负责录入数据的行业小二,建立一套录入规范。这些工作看似和数据PD无关,我们大可以推脱说:那没办法,这是数据源的问题,不是我们功能的问题。但是,用户是有权利选择使用不使用你的数据产品的,当数据产品提供的数据不值得信赖的话,无疑是自取灭亡。一旦用户对数据不信任,再想挽留他们,是很难的。即使有很多“无能为力”的借口,我们也不能坐观其变。前端交互与体验的优化虽然内容定义好了,但是那么多度量、指标、维度、钻取,如何划分信息层级,如何划分栏目,如何设计用户的行为路径?这些就不是数据分析师们的重要工作范畴。而是交互设计师?鉴于很多数据产品项目可能会没有交互设计师,所以数据PD应该对内容进行封装,进行信息架构、页面布局以及图表各种功能设计。设计,然后撰写详细的功能需求文档,交付给产品开发,前端开发以及数据开发,以及前端展现开发四种类型的开发人员。数据产品的功能描述文档,除了产品开发部分,其他的就是在描述“内容”,即分析模型,除了主题、度量、维度、钻取、筛选、输出图表类型,有些内容还需要详细定义到“排序方式”等等细节,这就casebycase来看了。环境,技术,工具或许做一个普通的产品,你把需求描述清楚,与产品开发工程师确认好可行性,接受资源评估就OK了。但是数据产品,受制于所部署的环境,所选型的工具,如Oracle,IBM的Cogos,以及SQLServer。其他的产品我不知道怎么样,我们用的是OracleBIEE。那么作为数据PD,是否需要了解BIEE能够提供的功能是哪些呢?看文档,请教别人,不能知其不可而为之。另外,也需要逐渐摸透BIEE的坏脾气,实现不了的功能,无法克服的难点等。这一点,也需要继续了解,继续学习。二、心得总结篇下面,谈几点我的心得总结,或许还显得稚嫩,但是自己所得,要远远比看别人文章或者看书得来的深刻,记录下来,以便于后续校验。1.数据产品的价值2.数据产品的用户3.数据产品架构4.数据产品风险5.数据产品VS业务系统6.数据产品项目流程7.数据产品交付物。
澳门金沙老板是谁1.EDM推广就是邮件营销,通过对你的邮箱进行群发电子邮件进行推广。一般电子邮件地址通过购买、采集、收集等方式得到后,每天都会朝你的邮箱里不停的发各种广告信息。丰胸的,美容的,以及不孕不育的、开***的你都会收到,他们特别喜欢用这样的方式。特别是淘宝客经常使用EDM推广,发一堆优惠信息让你购物,一点开都链接到了淘宝上。还有京东、当当等一群电商鬼喜欢玩EDM推广,有的EDM可以取消订阅,有的根本都没有,只能通过屏蔽系统屏蔽它,所以说EDM推广流氓起来天下无敌啊。2.捆绑不知道是那个仁兄发明了捆绑推广的方式,其推广的主要方法是在你下载A软件的时候,偷偷捆绑了B软件,当你下了A软件***上之后,你发现B软件也装上了,估计很多小白用户都是被这样***上了一堆软件,一般捆绑一个软件的还是少的,多的是捆绑一大群的软件,你***了一个软件,结果桌面瞬间出现了一群软件。比如我曾经下载了一个YY语音,结果***完后,桌面上出现了YY游戏,YY浏览器,一堆的东西。这种推广方式让用户非常厌恶。对待他的方法就是用完之后,赶紧删除。3.静默***所谓静默***,就是你下载了A软件,用着用着的时候,突然他在后台偷偷的下载着B软件,目前很多App推广都有静默推广的方式,就是你半夜睡着的时候,你经常玩的那个App下载了N多软件,它就像个机器人一样,偷偷的把很多App下载到你的手机上,然后自动***,自动激活,有的***完之后,就会自动删除,有的就呆在了你的手机上,忽然有一天,你会发现:咦,什么时候装了这个App,然后你就会很疑问。这个方法之前是从PC端延伸到移动端的,非常流氓。比如这次端午节没有订到火车票,就想下载个刷票App,结果下了个刷票软件,然后刚***完毕,就看到XXX正在下载,一看就是静默***,不过是很明显的静默。一般做静默***的都是些不知名的小App干的,为了挣几块钱的广告费,把自己开发的软件里静默了多个App,所以大家一定要小心。4.弹窗这个估计都知道,在我们的PC端和App端,经常玩着手机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弹窗挡住了你正在看的电影,挡住了你在输入的文字,挡住了你正在视频的窗口……然后搞得你不得不关掉它,它就是弹窗,有的弹窗是个文字,有个弹窗是个静态图片,有的弹窗是个动画,有的弹窗是个视频,特别是视频弹窗最流氓,本来你上班时间查阅个资料,办公室很安静,然后打开一个网页,弹出一个视频,大声说话,引得周围同事一阵惊诧。有的弹窗带有关掉的按钮的,有的弹窗非常流氓,连关掉都关不掉,只有点击放大了才能关掉。5.微商只从有了微博和微信之后,微商成为了网络上的一道风景,真是无处不在,最先微商是在新浪微博上疯狂起来的,然后又延续到微信,当然最火的还是卖面膜的和卖衣服的,每天在朋友圈刷着各种各样的屏,比如又有人买了,一天进账几万块了,或者就是有的人用了,效果确实不错,然后晒着各种各种的PS图,看到这样的人只想说一个字删。当然还有卖衣服的,卖包的,都是名牌包,一个几千块,其实就是个假冒的A货,也不知道从那个沿海的山寨工厂里生产的,广告吹的非常高大上,然后说是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售价很高,骗的都是些爱慕虚荣,傻乎乎的小白用户。不过现在大家都知道微商的把戏了,上当的也上了。但是这个方法还是很流氓。6.病毒木马病毒木马,顾名思义大家都知道,就是在你的电脑或者手机上,装了软件,然后干很多坏事。窃取各种账户,窃取各种资料,或者下载很多病毒软件,把好好的电脑变成毒窝。这个危害巨大,非常流氓,一般人拿它没有办法。7.内置软件什么是内置软件,就是你买个电脑或者手机,一打开有一堆你不想的软件,要么都是厂家装的,要么是销售商装的,特别是手机最多,特别是运营商的手机,你只要一买,内置了二三十个App,购物的,支付的,视频的,漫画的,都是运营商为了挣钱干的勾当,非常流氓,想卸载还卸载不了,还必须要ROOT,一般的小白用户,根本不知道怎么ROOT。对于一个用户来说,花了钱买了一部手机本来希望是干干净净的,结果被装上了一堆软件,这些软件永远都在运行着,然后耗费着你的流量,对用户来说,没有什么好处。当然,也有的人美其名曰是为了用户体验,可是这些内置的软件大都是不知名的,几乎没有几个人用,你一个人用就会非常不方便。比如内置一个易信,你会用吗?你的朋友都在微信上,给你内置一个易信,没有什么卵用。8.短信群发这个是SP时代的产物,自从梦网出现后,无数的sp利用梦网的短信通道干着扣费的勾当,曾经一个三四个人的公司,注册了sp后,一个月靠发空白扣费短信就能赚到上千万,之前的短信扣钱一次最高可以扣200元,无数的用户中***,中移动和早期的SP创业者就是这么发家的。随着时代的进度,手机用户越来越聪明,以及运营商的管理制度的正规化,短信群发开始走上正轨,当时这个推广方法至今还是很多公司运用,活动通知,优惠通知,***信息,骗子信息,基本还都是短信群发。用户的手机号一般是被内鬼、收集手机号的网站或者App批量卖给群发商后,导致泄露。9.假免费看着一个免费软件,一下载要使用,结果一打开很多功能不能用,只能使用其中一个功能,这个就是假免费,非常流氓,耗费了你的寻找时机和下载流量,但是却是还要付费,这个就是假免费。这个方法在PC的端软件下载站有很多这样的软件。这种以欺骗的方式不知道能骗到多少用户,我们不得而知。10.假链接什么是假链接,比如你本来要下个火车票抢票App,结果,你下载下来打开一个是个应用宝,或者你准备下载应用宝,你下载完毕后是个狸猫换太子的其他App,这个就是所谓的假链接,在App的下载链接中,一般有两个下载按钮,一个按钮写着普通下载,一个按钮写着高级下载,一般用户估计不知道高级下载和普通下载的区别,然后一点高级下载,结果手机上被装了个应用宝,非常流氓,目前很多应用商店都这么干。。
(责任编辑:侯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