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仙情缘网络版 网络中断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中华剑仙
仙剑学简介编辑前道协会长、道学大师陈樱宁先生学丰识博,品格谨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曾访得剑仙派在内的各派真传。他在《口诀勾玄录》中谈道:“剑术,也是极端秘密的一种。上等的名剑仙,次等的名剑客。他们的戒律,不许管国家大事。”现在常听人议,彼等为何不替国家出力?这都是门外语,决不可拿看小说的限光去猜想。究竟他们要费二十年光阴,牺牲一切,专练此术,作什么用处呢?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一派,乃地仙门中之旁支。他们修炼,是要跑到悬崖绝壁,采取灵药,服食辟谷,吐纳呼吸,翕受曰精月华。其各种功夫,与金丹法门隐居城市修炼者不同。假使在深山中,遇到毒蛇猛兽,肉体无力抵抗时,就用剑气去降伏。待到二三百年后,道成尸解。肉体既不要保存,剑术遂于无用。他们若有不甘于小成者,半途上再求进一步的功夫,参透造化阴阳之消息,拿出旋转乾坤之手段,将后天金气变为先天金气。于是又走回金丹大道正路上来了。这种人性情甚为固执而冷僻。若是你的资格不合于他的条件,无论如何,他决不肯相传。”2仙剑学的精髓编辑在这里,陈樱宁先生谈到了“地”(丹道修炼讲究“法、财、侣、地”)练剑要辟谷服台,吸收日月精华以及剑术的境界和功果、剑术戒律等等问题,大致状况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据我所知,剑仙派传授原则为“古来百艺皆为来学,独我剑术乃是往教”,“只许师寻弟子,不许弟子寻师”。若非缘份深厚,绝难一见,或相逢不相识。因此“青城老谋子”想见宗川道长及其弟子永华先生,绝非易事。陈樱宁先生深谙剑仙功夫而深藏不露。记得一位前辈曾对我谈过当年陈先生与剑客梁海滨先生(其事迹见于《仙学解密》一书)的交往轶事。有一次,二人同乘火车,聊起剑仙的功夫,梁先生曾得异人真传,入武当山实修,因此自视甚高,谁知陈先生却不声不响在纸上挥笔写下了剑仙口诀,梁先生一见大惊,认为陈先生所得剑诀更见高明,要求抄录下来,陈先生当时没有答应,拿出火柴将一纸口诀化作灰烬。后来梁先生多次登门拜访,与陈先生讨教交流。据闻,陈先生隐修有成,却从不以术骇世。感于这段道友之谊,缨宁先生曾作《赠剑客梁海滨》诗一首,曰:“廿载羁留自在身,缘承师旨阐灵文;微篇一卷劳三顾,旷代知音独遇君。”从诗中可以看出,陈撄宁先生对梁海滨前辈的学术和水平亦颇嘉许。陈撄宁先生在谈到中条派剑术时说:“中条玄女派的剑术是由炼气入手的,与越处女之击刺武术功夫,大不相同。”清代著名道家刘一明先生对剑术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屋上腾身走,暗中取人首,只说是法成驾斗牛,谁知不能够长久,劝学人把剑仙侠客一笔勾”。从中可以看出刘一明对剑术不以为然,视为末流,刘一明通晓各派,所遇高人甚众,因此这种语气和成见反而成了剑仙功夫确实存在的又一有力反证。3青城剑仙派与仙剑学的关系编辑二、关于青城剑仙派丹道包括剑仙功夫,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其间出现了一些优秀人才,这些人在一定的范围(诸如研究方向、功法与自身条件的最佳结合、地城、理趣等等)内形成了大同小异的理论和实践,后人为了研究上方便起见,将他们分成了南、北、东、西、武当、净明、金盖山、一阳等派,剑术则有华山、峨嵋、青城、嵩山、南宫诸派,近代则化合为南北二派。其实剑仙功夫的内核和本质丁点末变,否则便不是剑仙功夫了。因此,“派”是史学家的盖棺定论,为的是便于研究,活人不必舍不得这顶帽子。例如梁海滨先生当初曾在武当练剑,我们为了叙述方便完全可称其为武当剑仙派。又如陈撄宁先生住过许多名山,又曾得受各派口诀,你又能说他是哪一派?古哲曾云:“生死大事,岂能以门派自拘”,诚哉斯言。笔者观《真》文,实际上认为青城剑仙派是存在的,只不过是“青城老谋子”所熟悉的另一个人群所继承了其学术体系。并列举了许多名单,其中方宗骅先生,笔者一直闻其大名,借关山阻隔,至今未能相晤。只是青城剑仙派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和界定,它也未必就被某个人或某些人买断了其冠名权。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检验一下其学术的真伪,广大丹道爱好者所关心的也直指这一点。当今丹道权威、社科院博导《道学通论》一书作者胡孚琛先生在阅毕郭浩然先生之珍本《剑仙宗谱----青城剑经内外篇》之后,曾作出“货真价实”的鉴定结论。胡老曾得前辈剑仙功夫真诀,深谙剑仙丹法,他是一位视学术、信誉为生命的科学家,其结论不容置疑。4剑仙与青城派的机理编辑无论是何派剑仙功夫,均为剑气、曰精、月华三合一方成其功。剑气又称杀气、罡气,剑仙派有一套奇巧绝妙的收、聚剑气的功夫。曰精月华为太阳太阴二气,在丹道及剑术中均极重视。不知此,是肯定不知剑术为何物的门外汉,前述撄宁夫子在名篇《口诀勾玄录》中有述,可资借鉴。郭洁然先生所承剑术曾受南宫剑仙派的影响,而南宫许家以武名显世,因此育城剑术中遂有形剑(又名刺猿剑法)留存,与武术技击颇有关系。而其气剑、神剑二层功夫则纯属剑仙功夫。练剑功夫尚浅时,对环境依赖性较强,要寻藏风闭气之所作为练剑之“地”(丹道修炼特别讲究“法、财、侣、地”),阴天没有太阳和月亮时可以收聚剑气为主,月圆之夜和晴天时可以练习曰月二剑。至功深时则鄞鄂养成,步步行行尽方便,岂区区乌云所能遮掩?关于“永华”先生的登壁功夫,笔者无缘亲见,不敢妄加置缘,只是提及一段真实事例供诸君参考,全国政协常委、道协会长、著名高道闵智亭门下一弟子得师真传,曾在几秒钟内飞身登上四五米高的宫墙取下宫灯,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全程录相,采访并播出。试想,专业修炼的永华先生是否可以练出更高技艺?5剑仙派千古风流编辑剑仙一脉历来“神龙见首不见尾”,昔有吕洞滨、张三丰、火龙真人,近有白云生、梁海滨、王显斋、陈撄宁等前辈,千载而下只留下一串闪亮的名字令后人神往。然而,有志有识有德的好剑好道之士亦无须停止您探索的脚步。据悉,目前剑仙功夫在世间仍有留传,如陆锦川、郭洁然、方宗骅、梁先生(四川人,未经允许不露其名)等,均对剑术有一定研究;另外,民国著名剑客王显斋、梁海滨,以及道学大师陈撄宁先生亦有传人,好道诸君只要把德养好,打牢根基,自待缘份可矣!6关于剑仙剑法的骗术编辑前数年有人制造一本《天缘剑法》大肆叫卖,现在又有人说黄元吉之《乐育堂语录》中谈到的“慧剑”亦为上乘剑术,并公开函授剑术,这一切均属痴人说梦,贻笑大方,但受骗的却大有人在。黄元吉乃道学大师,一生修天元丹法,功至上乘,但他哪里懂得剑术真谛?慧剑乃指以元神去除杂念之意,古谓之“慧剑斩情丝”、“慧剑斩心魔”。与剑术风马牛不相及也。先师张义尚先生曾对持此怪论者斥之曰:“若云练剑即炼心,我看都是多余的葛藤”。昔陈撄宁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性功可以自悟,命功不能自悟,而且性功定要自悟,言语文字,都不相干,如何可以传授?命功是有作有为的事,虽得传授,尚未必能实行,况无传授乎?请看世上一切学业,如工程师、电机师、化验师、药剂师、摄影师、汽车司机等等,若无人传授,能自悟乎?”陈老当年这番言语乃是针对阴阳派功夫所发,但其对于剑术等有为功夫同样适用,剑术奇妙,“不遇真师莫强猜”,想破脑袋也无用。因此那些借以生财的“假大师”只能编造出“练剑即炼心”的拙劣言语,望诸君明鉴之。需要指明的是,据先师道学大师张义尚先生言,藏密中亦有剑气术流传,可能是由道门中流传借鉴过去的,有心人可留意察看。予遵师戒,将终生对剑术守口如瓶。以上文字只是理论探讨,学术研究而已,其目的只是为了使人知我国有这一派高超绝妙的制敌养性之绝学,深恐久而数典忘祖!若能使好道好剑诸君增强一点鉴别能力,谨防上当受骗,误入歧途,则予幸甚矣!燕长风先生的一篇剑仙学文章剑仙学,是祖国传统文化之精粹,它代表着武学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养生学之巅峰。吕洞宾真人御俨飞空的神迹,“口吐剑光取人首级于千里之外”的记载,激励着多少有志之士为之心驰神往!然而,因为历史的及其自身的运化规律等方面的原因,剑仙学的全体面貌一直不为世人所知,只有灿烂瑰丽的传说留传人间。而今,道运宏升,在我中华步入21世纪之际,作为炎黄传统学术受益者的我,亦当顺应时运,将数十年潜修密炼的绝世之学----道家剑仙学颂于世,以飨仙学与武学的爱好者。7剑仙学的历史编辑依据本门历代传承之秘典《最上乘剑仙心法》之记载,剑仙之学,可向上追溯到远祖轩辕黄帝“作神剑利器十五,以镇九州”之时。其大兴于战国时期的燕国,成熟于唐宋时期,完善于明。到清代,道家人才辈出,如李涵虚、柳华阳、黄元吉、闵小艮等,皆为不世仙才。于是乎道家学术,大行于世,剑仙学亦随之而渐露端倪。依周易之理,此时学术处于“地雷复”卦之时期。尔后经民国至今,正当三阳开泰之“地天泰”卦之时期。可以预言,在今后的三五百年内,最具自然科学色彩而宗教、哲学之色彩较淡的道家文化,必能代表中国本土文化,先于儒、释二教与西方文明相融汇,互通有无,成其光明盛大之景象。剑仙学,也必将随之大放异彩。有心以学术济世者,不可不留意于此,未可数典忘宗,妄自菲薄也。8剑仙学的地域性编辑剑仙之学,其发祥地是战国时期之燕国。因为“燕人慷慨好义,兼雅爱神仙之学”(司马迁语),可以说仙风与侠骨并具是该地区人群的共同属性。加之当时燕国君主好道,遂造成了一种兴旺发达的学术氛围。于是,如同达摩祖师远观中国“有大乘气象”而渡东海来、传法少林一样,当时的高人异士、剑侠丹客云集燕国,授徒讲学,剑仙学遂生焉。南怀瑾先生在研究道家文化时亦说燕国是中国神仙学术与技击术的发祥地。后来北风南渐又传入山西、四川、。山西有谌姆派女丹道术,即以剑仙学为务,但后来式微不彰。惟有蜀地剑仙,在明清两代,如日月中天、神迹屡出,及使天下人皆知世有剑仙矣。9剑仙学的传承编辑笔者缘分所至,自幼得蒙恩师龙在天的指点,研习剑仙学。开始时对之半信半疑,后来功修入妙,体悟渐深,并核之近代高等物理学,一一印证,方知剑仙学是一门目前尚不为人们所知的自然科学。它有理有法有效,真实不虚,只有严谨的科学性,决无荒诞的宗教性与苍白的哲学性。恩师深入道海,学识广博,早年留学研究科学,中岁入道,曾为法忘躯,深入山西、湖北,青城山、中条山、武当山中,均曾长往,与高隐藏之士相互参证,并不存门户之见,每将医理、武理与治道、自然科学之理相互发明,巧加指点,自觉受益菲浅。剑仙学的传承,不限年龄、性别,只重德性,有“四大德规”:“一曰惩恶锄*不惜剑;二曰仗义疏财不吝啬;三曰清刚自持不淫邪;四曰兴贤进能不妒嫉。” 凡贪财好色、贪生怕死、嫉贤妒能之辈,皆不足以入剑仙门中。10剑仙学的学理编辑燕国剑仙学有“术剑”与“道剑”之分。术剑者,有形有象之剑,以特殊方法制成,用以抵御外侮;道剑者,先天一气也,为无形无象、生养天地的太和元气。道人以法凝结此浩然刚大之气,以之透金石、贯鱼鲁,沛然莫之能御。这既是武学之“神勇”至境,又是仙学“神仙”之地步。近代仙学倡导者陈樱宁先生说,学剑仙者所修只是后天金气,其人尸解之后,剑术遂告无用,若能向上一步,参透造化,采取先天金气,就又回到金丹大道的正途上来了云云。殊不知这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误会。后天金气,“术剑”也;先天金气,“道剑”也。真正剑仙学术,早已突破了打打杀杀的“杀手”层次,服食元和,驭天地六和之正,飘然世外焉。否则只是一“剑客”尔,不足以语“仙”也。黄元吉真人在《道德经注释》及《乐育堂语录》中所说“铸剑”之论,潜合“道剑”之理,尤为高见。恩师曾借用佛家术语说:“剑仙之剑,是后天有形之剑,是小乘语,不了义语;是先天无形之剑,是最上乘语,了义语。” 五、燕地剑仙学“神剑飞仙换质秘要”刍议 “神剑飞仙换质秘要”,为本门入门筑基要术,分换精、换气、换神三层功夫,旨在通过修炼,使学者后天重浊之体由量变到质变,换为清灵之仙体,脱胎换骨,超凡入圣。 “换精法”:该法分站、坐二式,配以相应手印,口诀相同,以产生“神水”改变一身液态结构为目的。 “神水”有诸多提法名目,以表述其在医武道诸方面的不同作用。曰“神水”,是说其形态为液态,而区别于寻常体液也;又曰“大药”,言其治病疗疾,使绝症逢生之效也,人体通过修炼而合成的“大药”,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疗疴妙药,远非寻常中西医制煞费苦心可比,无任何毒性,通过以往的经验来看,对癌症、结石等疑难杂症有奇效;又曰“神仙粮”、“天人粮”,言其区别于寻常饮食,为修炼人所独有也。通过修炼,开启了人体小宇宙之“自给自足的良性循环系统”,神水服之不竭,其营养价值远右面平常世间饮食可比,自然为思饮食,辟谷休粮也。这区别于“假辟谷”,即明明有饥饿之感,却硬撑面子,以惊人视听耳目。又曰“千斤坠”、“水银劲”,言其在技击上之效果也。恩师在《剑仙温谈》一书中有妙论:“内家上乘武学,讲究‘内劲’;但内劲究属何手,是何形态,则多茫然,即使为师者亦少有知者。或有强作解人,以神经反射说者,以受力分析说者,此皆细枝末节之谈,末到根本立足之实地也。不知内劲之物质基础,即‘神水’也。内劲在身,如水银在皮袋中,此其性状也。修持为本为体,技击为末为用:修持乃蓄内劲,积‘神水’,如向皮袋中灌注水银;技击乃发劲,运动‘神水 ’,如使水银在皮袋中动荡,以打击外物也。修持至宴席水生,其质清凉甘甜,其性沉重异常,远过寻常体液,吞入丹田,一路“咚咚”有声如雷。此步剑仙学谓之 ‘水银灌体’。久之一身液态结构尽为水银样神水取代,则觉全身如一大皮囊,内中盛满水银样液体,谓之‘(水银)真汞满体,内劲充足’。此时节举手一投足,身中如翻江倒海,水银演地,汹涌澎湃之状,毁物伤人,易如反掌。剑仙学谓之为‘先天水银劲’(或真汞劲),非如常人体内空空,以后天血气之力为能也。“笔者据此以观当代武学名师之论,惟王芗斋先生“身中有物”及“精满浑元身”之说,庶几近之。又曰“真精”,以之可补年老体弱者肾亏之症,又是仙学“炼精化气,马阴藏相”之基础。此时学者当以元神之火(亦称“三昧真火”)煅此水银样“真精”化为气态之物,阳关一闭,方入于剑仙之门矣。否则仍是一凡夫,世上哪有漏精行房之仙!但常人至此,便浅尝辄止,不思进取,以此“水银”劲去技击,不将之化为更高级之物。更可悲者,不戒房事,将辛辛苦苦修持得来之“真精”外走,反说有益健康。如王安平先生即持此论,是为贤者立言之过矣。假如学者只求技击强身则可,若追求“剑仙”之上乘,则须禁欲,否则仍是停留在“欲界定”层次上之凡夫,非“剑仙”也!安平先生常以“剑仙”自许,但观其在“ 修真心语”中之玉照,乃水不济火、阳盛阴衰之“亢阳”之相,先生在书中亦自言每日口渴,饮水极多。此非“气化掉了”,乃修持原理有偏之故。请细味丹经,再求进步,方可有望进入“剑仙”之域。 其余“换气”、“换神”诸层次之理法,“口吐剑气击人”、“神通显现”之效,限下篇幅,不能详述,容后再论。11修炼仙剑学的示例编辑梁海滨先生入山炼剑事杂书言剑仙之事甚多,所云白光一道,百步刺人,若囊中探物者。初以为小说家之伪言也。去年秋,学太极拳于蕲水陈微明先生,得闻剑仙确有其事。先生在北平,尝见二人,皆朴鲁类乡愚。盖有道者决不愿以术眩人,栖隐岩阿,与天为徒而已。一日于朋辈座上,遇某名士,谈及剑仙,谓闻诸朱古薇侍郎。其言曰:“上海七浦路,有圆应道人者,所交多异人。有友梁海滨,粤人也。治玄门之学,炼剑数年,只得小乘,因求师于武当山。四五日后,方自山麓至师所。石室俨然,?岩插天,洵仙境也。师知其来意,便令跏趺服气,及炼剑之法。十四日后,忽见白光一道,自室中飞出,其师已立其前,曰:汝剑已成,可下山矣,然此乃术也,非术也,道在丹籍中求之耳。梁坚请学道,不愿下山。师曰:仙有仙骨,亦有仙缘,骨非药所能换,缘亦非情好所能结。必积功累德,而后列名于仙籍,仙骨以生,真灵自尔感通,仙缘乃能凑合。汝于世尚有一番事业,功德未立,即志在清虚,必无成也。梁遂辞下山,凡二日已在山下。盖师授以辟谷导引之术,十数日未尝进食矣。前年广州不靖,时梁适在某村阖境安谧,未遭锋镝。” 王隐曰:余素喜剑仙之术,苦于不得其门而入。今见某书局有出版之书末尾,载有此一段文章,知梁君乃现代之入,实有其事,并非空中楼阁。特照原文抄录,投稿于贵刊,与众共见。且欲借此宣传之广,以访求其人,海内同志,幸勿吝赐教。圆顿按:梁君前几个月,尚滞于沪上,现在又到别处云游去了。听说是先到青岛,后到终南,未知确否?但此文章,所记载的事实,仅得其真相十分之一,尚有十分之九,未曾说出。梁君在武当山石洞中,住过两三年,后方下山。此篇言在山中只有十四日,就炼成功,那有这样便宜的事。我想做文章的先生们,都是在酒席筵前得到的消息,抓起笔来瞎写一阵,所以弄得牛头马嘴。奉劝诸位撰稿的先生,以后下笔要慎重一点,这是记实人实事的文章,须要打听清楚,不可任意捏造。又按此篇言七浦路圆应道人与梁君为至交,又错了。此人名叫圆虚,不叫圆应,也是广东人。尚有一位叫做通邃道人,原籍江西樟树镇,与梁君亦称莫逆。梁君别号懒禅,于是圆虚、通邃、懒禅三人,结为道侣。就中推懒禅年最长,现已近八十矣。圆虚在沪战之前,早已回到广东去,不知此刻是如何情形。通邃学问渊博,天文地理,无不精晓,常自言年龄快到七十,身中真铅真汞之气已衰。若用南派栽接之法,奈为境遇所因,力不从心;若用北派清静之法,又因年龄关系,未必能收速效,不得已学一种投胎夺舍的功夫,居然被他做成功了。前年坐化于上海河南路永昌泰五金店楼上之吕祖坛隔壁静室中,其时正值华灯初启,高朋在坐,谈笑甚欢。通邃君突蹙额曰:“吾去矣”。遂斜*于西式围椅上,笑容渐敛,声息全无。店主人程兰亭先生,急乘汽车,赶至敝寓,促余往视,已无及矣。通邃君以前屡屡自言:“我尚有五年寿命”。余等闻之皆不乐。今果符合预言之数,但多出一年耳。其实,梁海滨先生正在广东,有要务勾留,未获诀别,闻之颇怅怅也。关于通邃与海滨的异迹甚多,他日当出专著,今无暇备述,谨约略附记于此。梁海滨先生入山炼剑事的其他版本余读《扬善刊》总号第三十九期王隐君投稿,所记梁先生之事,颇嫌缺略,今特补述于后:梁先生原字?叟,别号海滨懒禅,乃广东省南海县泮塘乡人。民国十三年,梁正在沪,尝与黄邃之、李圆虚二君同游。黄君原籍江西省樟树镇,别号通邃道人,与圆顿子为忘形之交。圆虚道人乃梁之同乡,曾住沪悬牌行运气***不药疗病之术,颇著神效。通邃道人长于内外丹法,并阴阳术数。梁先生则专学炼剑,三人道虽不同,而交情甚厚。彼时余设诊所于法租界民国路,医务之暇,辄与通邃道人于密室中扶乩请仙以为乐,每星期日,并招待一班道友,谈玄说妙,如此者历十有余年。圆虚固常辱临,而海滨从未一至,故余等徒闻其名,不能识其面。梁君本与通邃道人有约,共赴徽州黄山,隐居习静,已择期启期矣。某门梁君自外返寓,忽见案有一书,拆阅之,乃其师之笔迹,令其勿往黄山,急须赶到湖北均州武当山下相见。梁君遂临时改变方针,由水道直趋汉口,此乃民国十四年事。直到民国十六年,余等方知其已回广东乡里。十七年由圆虚道人处间接得许多消息,因伊等不时有函往返也。另有一长函,叙入山情景甚详,余得之于敝戚沈敬仲君转抄而来。后以问圆虚,据云不误。余收藏此信,已八年于兹矣。今见《扬善刊》王隐君一段文章,触动鄙怀,遂将原函公开发表,以证明此事,其实不虚。12剑仙揭密编辑剑仙之道剑仙之术,先师陈撄宁先生在《口诀钩玄录》中曾这样说过:“剑术,也是极端秘密之一种。上等的名为剑仙,次等的叫做剑客。他们的戒律,不许管国家大事。现在常听人说,彼等为何不替国家出力?这都是门外话,决不可拿看小说的眼光去猜想。究竟他们费二十年光阴,牺牲一切,专炼此术,作什么用处呢?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一派,乃地仙门中之旁支。他们修炼,是要跑到悬崖绝壑,采取灵药,服食辟谷,吐纳呼吸,翕受日精月华。各种工夫与金丹法门隐居城市修炼者不同。假使在深山中,遇到毒蛇猛兽,肉体无力抵抗之时,就用剑气去降伏。待到二三百年以后,道成尸解,肉体既不要保存,剑术遂归之无用。他们若有不甘于小成者,半途上再求进一步的工夫,参透造化阴阳之消息,拿出旋乾转坤之手段,将后天金气,变而为先天金气,于是又走向金丹大道正路上来了。这种人性情甚为固执而冷僻,若是你的资格不合于他的条件,无论如何,他决不肯相传。”陈撄宁对剑仙学不可轻传的看法并且,陈樱宁先生在《扬善半月刊》和《仙道月报》上曾经多次谈及剑仙术不可轻传的理由。现在看到将剑仙之术公开传授者,我颇觉不妥。因为这种学问假的内容太多,即便是真的,在现在也没有什么用处了。13“我”学习的经历编辑19岁时我从十九岁开始学道,遍游名山寺观,寻访高真大隐,虽然学了不少的修炼法门,但都不尽意。直到得遇先师陈撄宁夫子后,方才知仙道修炼之真谛。 1945年日寇投降后,我回杭州定居并开设慈海医室应诊,闲暇之余,在杭州钩山樵舍,跟随内家拳名家黄元秀先生学习武当对剑。据传,此套剑法是黄元秀先生的老师、武林名宿李景林先生所创。因为黄元秀老师接李景林当过代理督军,因而,此剑方才传到黄手中。武当剑有单练对练两套,我跟黄老师只学了对剑,没学单练。中华武术中,原有三才剑,山东督军李景林将其改为三合剑。李后来不满意,遂请来多位剑术名家实践演练,从中总结提炼出十三个动作,以两人对打对练为基础,进一步发展为无招式对打始才满意,名之曰武当对剑。其修炼方法本“天人合一”的思维,练就“身剑合一”的剑术,风格潇洒飘逸,变化多端,练至最高境界----身剑相合。李景林先生题词赞曰:“炼剑之要,身如游龙,切忌停滞,习之日久,身与剑合,剑与神合,于无剑处处处皆剑,能知此义,则近道矣”。太极拳名家杨澄甫先生赞曰:“剑气如虹,剑行如龙。剑神合一,妙用无穷。”由于我习武多年,在兵器中尤喜剑术,对此套剑法更视如珍宝,日夜勤练不辍,故黄元秀先生对我印象比较好,便决定传授我一种神妙莫测的“剑仙术”。据说,此术练成后,旁人只见白光一道,百步刺人,若探囊取物。此种工夫皆是三四十年代上海著名的武侠小说家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中的主角使的功夫,我知道那些都是向壁虚构。但黄元秀先生却如此推重,我非常怀疑。但为了一探究竟,也没有说什么。  不久后的一天,黄元秀先生特意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在他家中的佛堂里为我举行了一个庄重的拜师仪式。先给神像上香磕头,然后再行拜师大礼,黄先生便开始教我练功方法。即用一只手捏住一把二寸长的小竹剑,另一只手则掐起剑诀,指着竹剑,口诵咒语,念念有辞。每日须炼半个时辰,炼完后把竹剑泡在凉水杯里,看其周围水泡的多寡,来判定功修的进展如何。不炼时,要将那柄竹剑恭恭敬敬地供奉在佛堂里面。拜师完毕后,我问黄先生:“您学成了没有?”他答:我那来时间炼呢。我心里暗想,这么好的东西为何不炼呢。我这才确确实实地知道黄先生受骗了。不是剑仙,而是“骗仙”。因为黄元秀先生是笃诚君子,待人以诚为本,对自己的老师非常崇信,所以老师传授给他的东西他没有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就全盘接受,而在传授他人的时候亦按师授而传,故未必能探知其中奥妙。虽然我对黄元秀老师所传的剑仙术并不推崇,但对黄元秀老师的人格一毫也未轻视。民国年间以此术骗人的江湖术士为数不少。1957年我跟陈撄宁老师赴京工作,在与黄元秀先生作别时,他赠我一本《武当剑法大要》,一把二寸长的银剑(此剑精巧别致,剑身篆刻有八卦图案,至今仍保留在家中),和一张黄元秀先生在民国时作督军的戎装照片,黄先生身穿上将军服,头戴督军帽,两手在身前按着指挥刀,威风凛凛,很是神气。惜此照片在文革期间丢失了。另外还有一张合影照,都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武林名宿。其中有杨氏太极拳名家杨澄甫,武当剑名家李景林,万籁声的老师、自然门大家杜心武及刘百川等当时的武术名流。黄元秀先生告诉我,他的剑仙术不是跟李景林先生学的,李景林先生曾得到从故宫流传出来的雍正时剑侠所用的小剑十三具,但是不懂他们的具体炼法(见《武当剑法大要》)。黄元秀先生的剑仙术得于照片中的另一位老师,他的姓名我现在已想不起来了。此人在当时的上海名气很大,据说不仅懂得剑仙术,而且还会点金术和搬运术。有一次,黄元秀先生同他一起在上海国际饭店吃饭,这位老师为黄元秀先生表演了一个小搬运法。他让黄先生把手表摘下来交给他,他拿起表顺手就扔到窗外的楼下去了,手表却被一个拉黄包车的车夫捡走了。黄先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手表被人捡走,不禁疑惑的问这位老师:“你怎样才能把这块手表拿回来呢?”这位老师微笑着对他说:“你摸摸自己的口袋,看看有什么东西?”黄先生顺手一摸,手表居然在自己的口袋里!从此,黄先生对这位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并追随这位老师学习剑仙术。随后我把这件事向陈撄宁先生说了。陈老师便为我讲述了发生在这个“剑仙”老师身上的另一件事。  陈老师在上海有一个女学生叫薄冰如,知道这个“剑仙”老师会炼金术,就同他父亲一道拜师学炼金术。到这个“剑仙”老师家一看,他家很有钱,房子装修的富丽堂皇,屋里放着许多装贵重物品的皮箱。“剑仙”老师说,他家的钱都来自于炼金术。接着,他让想学炼金术的学生都出金子做本金,让他上山炼金,并说谁出的金子多,最后分的金子就多,谁出的金子少,分的也就少。金子收齐后,由薄冰如和他父亲带着金子陪“剑仙”老师上山炼金,刚走到半山腰,陡然出来一伙劫道的绑匪,把炼金用的金子全都抢走了,把这位“剑仙”老师也给绑走了,从此杳无音信。最终炼金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薄冰如把这件事告诉了陈老师,陈老师说你们碰到了一个大江湖。  后来我在北京白云观,把我炼剑的事告诉了几位道友。最后这件事传到黄元秀先生那里去了,他特意写信来叮嘱我,剑仙术只可潜修秘炼,千万不可轻易示人云云。传授知识的过程其实我的仙学老师陈撄宁先生在昔年访道时曾得到剑仙法门的真决。民国时期著名的剑客梁海滨(又名懒禅)先生在1934年有一次和陈老师同乘火车时谈起剑仙的功夫,老师写出剑仙初步的口诀给他看。梁先生看完后大为吃惊,认为比自己的东西高,遂要求抄录下来,陈老师当时没有答应,用火把它烧了。先师早年传此诀于我谓:剑仙口诀,共分九步,三步内炼法,六步外炼法,内炼法包括采气诀、炼气诀、养气诀三步。外炼法主要是讲择地、筑室、运气、御剑等法诀。修炼过程艰难复杂,尤对地形的要求非常严格,须到深山老林人迹罕至之处,寻觅藏风闭气之洞穴,砌起几重高墙,以防野兽侵犯;还要有一至两名好的外护,以保证日常的生活供给及安全。在里面闭关训练剑气,日采太阳之光辉和山中的轻灵之气,夜采月亮之精华,久久行功,才可望有成。如稍有不慎,则前功尽弃,功败垂成。14剑仙初步内炼口诀编辑在此吾将老师当年所传之剑仙初步内炼口诀,加以改编整理,公诸于世,以飨读者。(--)五更星未灭,缓步出山门。昂头向东立,解带宽衣襟。  鼻吸一口气,直入丹田中,周身用神力,吐出疾如风。  先似一支箭,后如一条线,既要冷于冰,又要白如链。  气出须紧急,不可松与缓,两眼定精光,万事都不管。  神气扭成团,倏忽乾坤寒,山林阴寂寂,闪电出眉瑞。  炼士莫惊恐,气坚神不动,就此起杀机,一意频吞送。  日出阳光生,停功归静室,舒体任逍遥,一段工夫毕。(二)每月十五六,仰卧面对月,将吾灵剑魂,上与月魄接。  若问如何接,先把眼光摄,定睛观月华,寒光散霜雪。  初觉大如盆,续觉小如碟,先看四面须,再看须复减。  远看在天边,近看在眉睫,猛然神一收,顿觉天地窄。  神气偶恍惚,胸中如物迫,冷逼人难当,脱然冲口出。  直向月宫飞,死力吞回腹,勿使久迟延,恐怕魄散失。  急急回暖房,温和运气血,以上二段功,剑仙根本诀。禁忌切忌犯淫欲,气冲五脏裂,此为内炼法,男女同一辙。  还有外炼功,变化不可测,自古戒妄传,寻师亲口说。  陈老师不以此术教人,认为穷一生之精力研习此术,亦不易炼成,故应以弘扬仙学养生长寿为己任。余以为,在科学如此昌明的时代,现在报刊上居然还有人想借此“剑仙术”骗人,真可谓滑天下之大稽。在此,吾殷切希望读了我的这些经历的仙学爱好者,还是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用工夫,不要好高骛远,徒费精力。要把心思放在仙学养生上,求得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成功的事业,造福于全人类。15相关著作编辑访道经过访道经过-剑仙作者:南怀瑾  当时听到杭州城隍山上有一老道,传说系满清王室公子出家者,这位老道须眉皓白,童颜鹤发,神?奕奕,据传已成剑仙;得此消息,心中万分兴奋,即行前往拜谒数次,都未得见面。(想起当时访师求道之诚恳,见面即跪,而今日朋辈相访,谈玄说道等,甚或有人还以此过访谈道为对主人的--种施惠,算是看得起对方,今非昔比,想来颇多感慨)。听说这位道长当时逢人来求皆推称不会剑术,若欲习画他则教人画梅。几番周折后,我终于见到了他,即向他再三恳求学剑,只学此项,不求其他。因为我意诚心坚,终于获得进一步约谈。  他见面一开头就问:「曾习何剑?」我答:「学过青萍、奇门等等。」于是道长即命我当场试练所习。我练了一阵以后,他批评说:「这真的只是儿戏,不可再练,徒费光阴,还是以读书为好」,又接着说:「你所听说一些小说书上说的白光一道,口吐飞剑,这类的话,在世界上并无其事。剑仙虽有,但并非如同小说上所描述的那样;今天你暂且试练一下,每天晚上把门窗紧闭,房间内不点灯,使内室漆黑,仅点香一枝,尝试用剑劈开香头,手腕着力,而臂膀不动,等练到一剑迅下,香成两半时,才进入第一阶段。第二步再把豆子掷向空中,用剑劈在空中成两半,功夫能练到这里,再来见我,再为你解说剑路。」  当时听了以后,心想这实在太难了,虽然心知天下无难事,这样练剑,也不是不可为,但因当时立志学文兼学武,俾能经世济时,而诸事分心,惟恐心不专一则反而一事无成。鱼与熊掌,不可得兼,遂作罢。放弃作剑仙,然而对于学拳仍旧勤劳,每日凌晨三时,必起床练拳,两三小时后,再沐浴更衣。当年杭州西湖一带,武师甚多,我亦朝夕浸润其间,跃马佩剑,臂缚铁环,腿绑铁砖,也相近于那时的「太保学生」了。一笑!以后访遇僧道甚多,皆各有专长,然所说与城隍山老道大抵相同。总之,我在那段学拳时期,练习武功,可以说从来没有间断过一天。入川抗战前二、三月,我即只身入川,其后一些朋友也随go-vern-ment辗转来到了陪都四川,相遇时都说,我有先见之明,固不知道我想到峨嵋学剑的心愿。记得那时一路访道,到汉口时,曾遇到两位异人,一道一俗,道者红光满面,俗者跛其一足。手中均捻弄铁弹,笑容霭然,我竟不觉尾随其后,自黄鹤楼前绕到后山,他两人一直走亦不稍回头。翻山越岭,直到下坡时,才回头问我:「奇怪!年轻人你跟我们到这里干什么?」我本想把访师求道的心意告诉他,忽然感觉到天下骗子甚多,倘若在湖北只身遇骗,那就麻烦了,于是说是游山。他们又问我将往何处去,我说打算到四川,道人仔细看了我一回,然后说:「好的!你应该入川,我们后会有期,但是今天你不要再跟著我们了。」他并留了以后见面的地址给我,就此分别。至今回忆起来,该二人神态举止都很奇异,令人回味无穷。后入川,遍访青城、峨嵋仙佛观寺,一路亦未有些时中断过。遇异四川名胜鹄鸣山,为东汉期间道教祖师张道陵隐居之地,山上住有一位名号王青风的道士,是四川境内传说的剑仙,我曾经上山寻访他,多次以后,终于见到面,他亦是一位奇人异士。他说:并无飞剑这种事,但剑仙却是有的。然而他的说法又与杭州城隍山老道所说稍有不同。他说剑为一种「气功」,所谓以神御气,以气御剑,百步之外可以御敌。又说剑有五类,大别之为有形、无形。他知道我羡慕「金光一道」的剑术时,告诉我需铸备一寸三分长金质小剑,再以道家方法习练。一如道家练丹之法,可将黄金炼化成液体,并可服饮,若中了毒,道家并有解此毒的药。当时私自想到,现在到了科学昌明,***炮及BoB!!!等威力无比的利器皆已发明了的时代,还去苦练这种剑术干什么?如果是为了强身,则个人已经知道的许多方法,就足以保健,何必浪费时间在这方面。就因这样想法,意志始终未能专精坚持而放弃了。  后来请王青风老师表演,那时我们彼此之间的感情已经很深厚,所以他就特允了我的请求。一次他站在山头上,用手一指,数丈外对峰上的一棵老松即应手而倒。我童心未泯,尚惊讶地问他何以无光。他说:「我早已经告诉过你并无此事,欲练至有光,另有一番道理。」  这时他的大弟子亦在旁边,这个人也是道士装束,我亦请他表演,但见他用鼻孔吼气,便看到他站立之处,周遭山土转即成尘飞扬。此二次表演都是我亲眼目睹的事实,由此而相信中国武术,的确可练至甚高甚妙境界。此其一。  第二位所遇到的异人,在四川自流井,是由以「厚黑学」闻名之李宗吾先生所引介。李公学问、见识广博,道德亦高,世所罕见,其所著作的「厚黑学」,如其所说:「拨开黑的,让人见到真正的。」旨在讽世。我在自流井遇到他的时候,就说在附近赵家仑乡下,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是得到武当内家武功的真传,轻功已经到了「踏雪无痕」的境界,如果随他学习,只须三年的时间便可有成就。因为这位老人的师父籍贯浙江,所以亦欲授一逝籍弟子以报师恩。知道我是浙江人,故愿为引介。  于是我们坐「滑杆」下乡去拜访,相谈之下,连称「有缘」。老人见我对于飞檐走壁之事,心存怀疑,不大相信,他洒然一笑之后,即疾行一里多路,又快步走回来,这时刚好新雨初晴,地上泥泞,老人脚上穿的一双白底新靴,一趟回来后,鞋底一点也没有被泥染污,而且他在起步时,未见拿架作势,洒然来去自如。他又问欲见走壁的身手否?随即见他张臂贴壁,亦未有任何架势,人已离地拔高,笑说:「你现在相信吧!亦愿学否?」并称说学这些功夫只有七十二诀,归纳成七十二字,一字一诀,一字一姿势,循序渐进,无需广场,仅楼阁之上,即敷应用,若愿住三年,即可示教。我当时考虑再三,复因恐怕自己志趣不专,弄得百事无成,故只得婉辞。后一路代觅可传的人,却没有找到,至今心中仍挂念遗憾。弃拳学禅后来到了成都,遇到一位河南籍拳师,教我「十三大法」,即是太极拳衍变的十三架式,不刚不柔,然而每一个动作,着着可以致人死命。顿时感觉到倘使学这套拳的人没有道德修养,动辄要人性命,如何了得!所以从此弃拳不学,专志学禅,在峨嵋闭关三年,一直与拳绝缘。  太极拳种式颇多,陈家的双边以及杨家太极,都曾习练,到现在还能勉强记忆的是杨家拳之姿式,若演练***,则因荒?已久,颇有勉强之感。我对拳术,一搁就是二、三十年,既不练习又不与人较量,可说一生从来未曾施用过,且越到后来越怕动手,愈厌习武。春秋法家韩非子之名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文人自古相轻,武人从来不服输。好勇斗狠,粗暴骁勇,有时令人难忍,因此以后与习武朋友也就渐渐地疏远了。  武功的根源,首当追溯到我国五千年前深远博大的文化。古人造字,止戈为武,即已阐明武的原理。武功的目的是以武制乱,以求「和平」。后世学武,反而更滋生事端,学文亦是如此,这也是使我弃武学禅之主要动机。以上是我学武的经过,同时亦足证明我并非所谓的国术家。  郭浩然先生自得剑仙功夫真诀后十年缄口,后也是为了促进剑术学术研究与交流才谈之一二的,没想到却招来非议。然而真正受益的仍是那些好剑好道之土,郭先生功莫大焉! 笔者髫年好道,在随各派前辈研习三元丹法过程中,复幸闻前辈口述剑仙功夫而略知斯道之皮毛,鉴于上述三个原因,愿陈之一二,与同道共勉。16剑仙派的存在之争编辑究竟有无剑仙派?剑仙之说由来已久,《列子》一书曾稍露端倪,惜世上慧眼无多。《道藏》及各种道书汗牛充栋,但对剑仙一脉总是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所谓理可明宣,术宜秘传也。剑术之渊流,《吕祖全书》有载。有“法剑”和“道剑”二种作用。正史《宋史R26;陈抟传》云:“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厦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陈斋中,人咸异之。”这是见于正史的正式记载。  前道协会长、道学大师陈樱宁先生学丰识博,品格谨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曾访得剑仙派在内的各派真传。他在《口诀勾玄录》中谈道:“剑术,也是极端秘密的一种。上等的名剑仙,次等的名剑客。他们的戒律,不许管国家大事。”现在常听人议,彼等为何不替国家出力?这都是门外语,决不可拿看小说的限光去猜想。究竟他们要费二十年光阴,牺牲一切,专练此术,作什么用处呢?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一派,乃地仙门中之旁支。他们修炼,是要跑到悬崖绝壁,采取灵药,服食辟谷,吐纳呼吸,翕受日精月华。其各种功夫,与金丹法门隐居城市修炼者不同。假使在深山中,遇到毒蛇猛兽,肉体无力抵抗时,就用剑气去降伏。待到二三百年后,道成尸解。肉体既不要保存,剑术遂于无用。  他们若有不甘于小成者,半途上再求进一步的功夫,参透造化阴阳之消息,拿出旋转乾坤之手段,将后天金气变为先天金气。于是又走回金丹大道正路上来了。这种人性情甚为固执而冷僻。若是你的资格不合于他的条件,无论如何,他决不肯相传。”  在这里,陈樱宁先生谈到了“地”(丹道修炼讲究“法、财、侣、地”)练剑要辟谷服台,吸收日月精华以及剑术的境界和功果、剑术戒律等等问题,大致状况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所我所知,剑仙派传授原则为“古来百艺皆为来学,独我剑术乃是往教”,“只许师寻弟子,不许弟子寻师”。若非缘份深厚,绝难一见,或相逢不相识。因此“青城老谋子”想见宗川道长及其弟子永华先生,绝非易事。  陈樱宁先生深谙剑仙功夫而深藏不露。记得一位前辈曾对我谈过当年陈先生与剑客梁海滨先生(其事迹见于《仙学解密》一书)的交往轶事。有一次,二人同乘火车,聊起剑仙的功夫,梁先生曾得异人真传,入武当山实修,因此自视甚高,谁知陈先生却不声不响在纸上挥笔写下了剑仙口诀,梁先生一见大惊,认为陈先生所得剑诀更见高明,要求抄录下来,陈先生当时没有答应,拿出火柴将一纸口诀化作灰烬。后来梁先生多次登门拜访,与陈先生讨教交流。据闻,陈先生隐修有成,却从不以术骇世。感于这段道友之谊,缨宁先生曾作《赠剑客梁海滨》诗一首,曰:“廿载羁留自在身,缘承师旨阐灵文;微篇一卷劳三顾,旷代知音独遇君。”从诗中可以看出,陈撄宁先生对梁海滨前辈的学术和水平亦颇嘉许。  陈撄宁先生在谈到中条派剑术时说:“中条玄女派的剑术是由炼气入手的,与越处女之击刺武术功夫,大不相同。”  清代著名道家刘一明先生对剑术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屋上腾身走,暗中取人首,只说是法成驾斗牛,谁知不能够长久,劝学人把剑仙侠客一笔勾”。从中可以看出刘一明对剑术不以为然,视为末流,刘一明通晓各派,所遇高人甚众,因此这种语气和成见反而成了剑仙功夫确实存在的又一有力反证。17剑仙派别编辑关于青城剑仙派丹道包括剑仙功夫,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其间出现了一些优秀人才,这些人在一定的范围(诸如研究方向、功法与自身条件的最佳结合、地城、理趣等等)内形成了大同小异的理论和实践,后人为了研究上方便起见,将他们分成了南、北、东、西、武当、净明、金盖山、一阳等派,剑术则有华山、峨嵋、青城、嵩山、南宫诸派,近代则化合为南北二派。其实剑仙功夫的内核和本质丁点末变,否则便不是剑仙功夫了。因此,“派”是史学家的盖棺定论,为的是便于研究,活人不必舍不得这顶帽子。  例如梁海滨先生当初曾在武当练剑,我们为了叙述方便完全可称其为武当剑仙派。又如陈撄宁先生住过许多名山,又曾得受各派口诀,你又能说他是哪一派?古哲曾云:“生死大事,岂能以门派自拘”,诚哉斯言。  笔者观《真》文,实际上认为青城剑仙派是存在的,只不过是“青城老谋子”所熟悉的另一个人群所继承了其学术体系。并列举了许多名单,其中方宗骅先生,笔者一直闻其大名,借关山阻隔,至今未能相晤。  只是青城剑仙派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和界定,它也未必就被某个人或某些人买断了其冠名权。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检验一下其学术的真伪,广大丹道爱好者所关心的也直指这一点。  当今丹道权威、社科院博导《道学通论》一书作者胡孚琛先生在阅毕郭浩然先生之珍本《剑仙宗谱----青城剑经内外篇》之后,曾作出“货真价实”的鉴定结论。胡老曾得前辈剑仙功夫真诀,深谙剑仙丹法,他是一位视学术、信誉为生命的科学家,其结论不容置疑。18剑仙派及青城剑仙派的机理编辑无论是何派剑仙功夫,均为剑气、日精、月华三合一方成其功。剑气又称杀气、罡气,剑仙派有一套奇巧绝妙的收、聚剑气的功夫。日精月华为太阳太阴二气,在丹道及剑术中均极重视。不知此,是肯定不知剑术为何物的门外汉,前述撄宁夫子在名篇《口诀勾玄录》中有述,可资借鉴。郭洁然先生所承剑术曾受南宫剑仙派的影响,而南宫许家以武名显世,因此育城剑术中遂有形剑(又名刺猿剑法)留存,与武术技击颇有关系。而其气剑、神剑二层功夫则纯属剑仙功夫。  练剑功夫尚浅时,对环境依赖性较强,要寻藏风闭气之所作为练剑之“地”(丹道修炼特别讲究“法、财、侣、地”),阴天没有太阳和月亮时可以收聚剑气为主,月圆之夜和晴天时可以练习日月二剑。至功深时则鄞鄂养成,步步行行尽方便,岂区区乌云所能遮掩?  关于“永华”先生的登壁功夫,笔者无缘亲见,不敢妄加置缘,只是提及一段真实事例供诸君参考,全国政协常委、道协会长、著名高道闵智亭门下一弟子得师真传,曾在几秒钟内飞身登上四五米高的宫墙取下宫灯,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全程录相,采访并播出。试想,专业修炼的永华先生是否可以练出更高技艺?  四、剑仙派千古风流今何在?剑仙一脉历来“神龙见首不见尾”,昔有吕洞滨、张三丰、火龙真人,近有白云生、梁海滨、王显斋、陈撄宁等前辈,千载而下只留下一串闪亮的名字令后人神往。然而,有志有识有德的好剑好道之士亦无须停止您探索的脚步。据悉,目前剑仙功夫在世间仍有留传,如陆锦川、郭洁然、方宗骅、梁先生(四川人,未经允许不露其名)等,均对剑术有一定研究;另外,民国著名剑客王显斋、梁海滨,以及道学大师陈撄宁先生亦有传人,好道诸君只要把德养好,打牢根基,自待缘份可矣!  五、警惕有人借“剑术”进行骗术活动前数年有人制造一本《天缘剑法》大肆叫卖,现在又有人说黄元吉之《乐育堂语录》中谈到的“慧剑”亦为上乘剑术,并公开函授剑术,这一切均属痴人说梦,贻笑大方,但受骗的却大有人在。黄元吉乃道学大师,一生修天元丹法,功至上乘,但他哪里懂得剑术真谛?慧剑乃指以元神去除杂念之意,古谓之“慧剑斩情丝”、“慧剑斩心魔”。与剑术风马牛不相及也。先师张义尚先生曾对持此怪论者斥之曰:“若云练剑即炼心,我看都是多余的葛藤”。  昔陈撄宁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性功可以自悟,命功不能自悟,而且性功定要自悟,言语文字,都不相干,如何可以传授?命功是有作有为的事,虽得传授,尚未必能实行,况无传授乎?请看世上一切学业,如工程师、电机师、化验师、药剂师、摄影师、汽车司机等等,若无人传授,能自悟乎?”陈老当年这番言语乃是针对阴阳派功夫所发,但其对于剑术等有为功夫同样适用,剑术奇妙,“不遇真师莫强猜”,想破脑袋也无用。因此那些借以生财的“假大师”只能编造出“练剑即炼心”的拙劣言语,望诸君明鉴之。需要指明的是,据先师道学大师张义尚先生言,藏密中亦有剑气术流传,可能是由道门中流传借鉴过去的,有心人可留意察看。  予遵师戒,将终生对剑术守口如瓶。以上文字只是理论探讨,学术研究而已,其目的只是为了使人知我国有这一派高超绝妙的制敌养性之绝学,深恐久而数典忘祖!若能使好道好剑诸君增强一点鉴别能力,谨防上当受骗,误入歧途,则予幸甚矣!  陈撄宁---著名道教学者,养生学家,中国道协第二届会长.曾道号圆顿子,按道教全真龙门派系谱,他是第十九代居士。生于清光绪六年(庚辰,公元1880年)十二月。祖籍安徽怀宁县洪镇乡新陈埂,世居安庆苏家巷。父,陈镜波先生,为清朝举人,设学馆授徒,以教书为业。  他25岁时入安徽高等政法学堂,因读书勤奋,未及结业而旧疾复发,只得辍学离校。自感生路只有一条,便是访名师,深炼仙道养生之术。从28岁起,曾寻访九华山月霞法师、宁波谛闲法师、天童山八指头陀、常州冶开和尚,感到佛教修养法偏重心性,而忽略于形体,未必能达到法病长寿的功效!足迹又转向道教名山胜地,曾参访苏州穹窿山、句容茅山、均州武当山、青岛崂山、怀远涂山、湖州金盖山,均末遇深谱丹道之炼师,怅然而返。寻思与其四处奔波,白费光阴,不如自家阅读《道藏》,从道教经书中发掘玄珠。  1953年10月,浙江省人民go-vern-ment秘书厅获悉先生学识渊博,为人方正,推荐于浙江文史馆,聘请为文史馆馆员,并请他在杭州屏风山疗养院授静功疗养法。  1960年任政协委员,参政议政,1961年当选为第二届中国道协会长。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道教受尽冲击,中国道协被迫停止工作。先生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大惑不解,内心深为抑郁、惶恐,足不出户,噤寒蝉,自感心力交瘁,不堪忍辱迫生,不久病倒,于日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 89岁。  南怀瑾 ---- 学界楷模 一代宗师  1918年,一代奇才南怀瑾先生诞生於浙江温州乐清县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其家世代都乐善好施,并且每一代都有人出家,在历史上亦出过几位高僧)。抗战军兴,年轻的南先生毅然辞亲远游,入川任教於中央军校,报效国家。  2004年10月中旬,清华大学在上海举办高层经理人研讨会,特邀南先生前往演讲。  日,南先生为《文汇报》、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电视台联合主办的讲座又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的主题演讲,对当今新闻与出版业面临的种种挑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欢迎转载:
推荐: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