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自强精神的典故

泰山,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
宋洪兵   来源:
  光明网泰安3月30日电
泰山是中华神山圣山。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历代帝王声势浩大的封禅盛典、四方民众摩肩接踵的朝山祈愿、文人墨客豪情满怀的登临盘桓,留下了数不清的石刻碑文,留下了无数动人的典故华章,因此有人说泰山是一部记载了中国历史和民族精神的石刻大书。这部大书镌刻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印记,也钤记着民族精神的传承弘扬。笔者认为,泰山精神折射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精神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首要内容。自秦汉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成为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理念,是中华民族的最大利益。没有为实现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而奋斗的精神,就谈不上爱国主义,更谈不上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泰山一直是华夏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史记》记载,“秦以前有72帝封禅,从秦开始有12位帝王来泰山封禅告祭”,其后,汉、唐、宋、元、明、清等历代王朝的君主或亲临封禅或遣使告祭。封禅是中国古代象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国泰民安的重要的国家盛典,历代帝王通过封禅泰山来昭告天下其政权的合法巩固、江山一统,泰山因此而升华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象征。为此,历代爱国志士们也常常把期盼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的崇高情怀寄托于泰山之上,比如中天门岳飞的“尽忠报国”、长寿桥的“还我河山”、抗战时期冯玉祥将军隐居泰山后的“救民安有息肩日,革命方为绝顶人”等大量题刻,既是题刻者爱国情怀的抒发宣泄,也是中华民族期盼团结统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传承,教育我们后人要以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为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自觉地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积极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这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所必须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优秀品格。“五岳独尊”的泰山,东天一柱,拔地通天,从红门到岱顶,有七千多级盘道,漫漫登天路,上下而求索,封禅祭祀也好,朝山祈福也好,游览休闲也好,周恩来总理讲:“泰山是要登的”。看吧,泰山沿途“登高必自”、“努力登高”、“从善如登”等大量石刻,既抒发了人们攀登泰山的豪情壮志,也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看吧,中华民族奋勇攀登、积极进取的脚步稳健而有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告诉我们:登临绝顶是攀登的目标所在;“登高必自”告诉我们:攀登高峰要从眼前、从山脚踏踏实实开始;“努力登高”告诉我们:在攀登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从善如登”告诉我们:追求崇高理想就像登泰山一样要具有坚韧的意志,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亦登临”分明是不断攀登者取得胜利后的自豪与快慰;“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是告诫我们:只有不断超越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脚踏实地、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泰山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往无前、知难而进、愈挫愈勇、顽强拼搏的品格,值得我们每一名华夏儿女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惠施天下的仁厚博爱精神    孟子曰:“仁者爱人”,“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仁厚博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爱集体、爱人民、爱生命、爱人类的劳动创造、爱文明进步、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古人对泰山自然方面的认识,认为泰山“肤寸生云,不崇朝而雨遍天下”,慢漫农耕时代,主“风调雨顺”的泰山为人们带来收获与幸福。“孔子人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泰山的历史文化也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仁厚博爱的精神品质。俗语曰:“天津卫人全,泰山上神全”。在泰山神祉文化上,儒释道三教合一,凡是世间传说能替人解危除难的世间诸神基本上都能在泰山上找到其踪迹。比如泰山主神碧霞元君,民间传说她是一位“有求必应”的大善神,尊称其为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交相愿,而神亦靡诚弗应”。“眼光奶奶”为人治疗眼疾,“送子娘娘”为积善之家送去麒麟贵子,药王爷为百姓医治百病,关财神佑人财运亨通¨¨¨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在先民百姓的心目中,泰山既神圣庄严崇高,又如此慈爱和善:只要在石碑上压一块小石头(压子)或在树枝上栓根绳(栓子),就可以求儿求女;只要掐根柏树枝插在头上,就可以祛病医疾;只要捡一块小小的泰山石放到家中,就可以驱妖辟邪¨¨¨泰山的“海天之怀”,惠及天下,恩施四方,吐纳万物,造福黎民,体现了中华民族仁厚博爱的精神品质。    扶正辟邪的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在下为河岳,在上为日星”。泰山是中华国山,是国家社稷的象征,也是国家秩序、人间正义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泰山神祉都是正义之神。东岳大帝作为泰山的化身,又称泰山神,是上天、人世、阴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他按照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决定人的生死富贵、吉祥祸福,匡扶人间正义。泰山石敢当有“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的文化内涵,是扶正辟邪、正义之神的化身,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石敢当救人除恶的美丽传说。蒙昧时代,人们将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的愿望寄托在泰山神祉上,泰山也因此成为一座扶正辟邪的正气之山,泰山精神也因此蕴含着人间正道、百邪不侵的浩然正气。    综上所述,泰山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圣山,泰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世界上没有哪一座山像泰山一样寄托着那么多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铭刻了那么多中华民族生息发展的历史印记,泰山精神、泰山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中,也深深融入到华夏民族的文化、生活里。人们用“安如泰山”“稳如泰山”形容国家、民族、事业、生活之兴旺,用“重如泰山”形容生命价值、责任使命之宏大,用“泰山北斗”形容地位荣誉之崇高,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蚂蚁搬泰山”形容见识之短浅、力量对比之差距等等,因此,温家宝总理讲:“泰山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科学发展观引领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让我们每一名泰安人都进一步弘扬泰山精神,加快发展,乘势而上,为更好地保护利用开发泰山资源,为实现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新的更加光辉的篇章!
[责任编辑:芮继龙]
一周图片排行榜
48小时点击排行
光明网版权所有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这些成语谁都会,可你知道它们背后的典故吗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也为后世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精彩典故。今日我们重温这些春秋战国典故,仿佛依旧能感受两千多年前那一段烽烟与传奇。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朝秦暮楚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图穷匕见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悬梁刺股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游说秦王,上书上次,秦王没有采纳他的主张,他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好。他伤感之余,刻苦自励,夜以继日的努力攻读。夜里读书至困欲睡时,就用锥子刺扎大腿,以便清醒起来,继续学习。这种勤苦自强的精神,历来被人称颂,成为旧时劝学的典型事例。后世常以“刺股”用为勤苦读书、奋发自强的典故。抱柱之信出自《庄子?盗跖》屋生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相约于河桥之下,女子一直到河水涨潮时都没有来,而尾生则宁愿抱梁柱而死都不愿失约。尾生忠于爱情,信守约誓,但头脑僵化,不知变故,故抱柱而死。后以此为坚守信约的典故,特别多用于男女间的爱情信誓方面。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天运》:说越国有一个绝色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是用手按着胸口,皱紧眉头。有一天,她在村中的道路上行走,突然,胸口疼痛起来,疼得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按着胸口处,咧着嘴似笑非笑的。正巧,迎面走来一位叫东施的丑姑娘。东施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接着胸口在笑,觉得样子十分好看。于是,就照样模仿起来。东施本来没有胸口疼的毛病,却也用手按住胸口咧嘴笑,把眉头也照样紧皱起来,自以为这样就美丽了。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莫名其妙的多看了她两眼,丑姑娘东施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咧开大嘴强笑,这一下,把别人都给吓跑了。后以“东施效颦”来比喻“丑拙”盲目机械地效仿“美巧”,结果适得其反,闹出笑柄。李白就有: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甘拜下风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在秦晋韩原之战中,晋军大败,晋惠公被秦兵所俘获,晋大夫头发蓬乱下垂的拔帐随行。秦穆公劝说道,:“二三子何其担忧也!寡人准备请晋君去我秦国,岂敢太过分呢(这是表面上安慰晋国大夫等人的放话)?”晋大夫于是三拜稽首道:“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实际上晋大夫这番话,是与秦穆公约誓,希望他说了话要算数。“下风”的意思就是你的诺言不仅天地共鉴,我们在下这些做臣子的也都听见了,希望你不要食言。“拜下风”原是谦恭卑怯的举止,后逐渐又演化成“甘拜下风”的成语,用为甘居下列的自谦词。高枕无忧出自《战国策?齐策》: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冯谖是投奔田文的一个门客,在没有任何功劳的情况下,再三向田文提出丰厚的待遇,田文都满足了他。他后来担任了替田文向农民收租的任务,但是他却将所有的契约,免去了农民的负担,为田文在国民中赢得了好的名声,而在田文受到齐王怀疑的时候,田文封地的民众争相迎接。而冯谖在这个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他通过让梁国重金聘用田文,从而使齐王害怕田文为梁国服务而使其国家强大,就命请田文为齐国相。于是田文在其后的十年间都在齐国为相。《战国策》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因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有很多地方都显得有一定的牵强,其可信性值得怀疑。《战国策?齐策》也是如此,有很多可疑之处,以上的事件未必没有添油加醋之嫌,具体的就不一一在此辨别了。烽火戏诸侯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高山流水出自于战国时期,郑国列御寇的名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琴却只弹出了音符,却少了神韵,少了对音乐透彻理解,他的老师成连先生于是带他到蓬莱岛去找成连的老师方子春,以便给伯牙指导。伯牙来到浩瀚的大海,极目无边,波涛绚烂,而树木郁郁葱葱,飞鸟悲号,伯牙顿时心旷神怡,完全融入了对自然的陶醉之中,音随意转,琴随心动,一首《高山流水》自然的抚于琴上。同王羲之醉后作《兰亭序》一样,《高山流水》也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完全由作者随性而作,表达了作者最真挚的情感和最高的创作水平,堪称绝唱。一天夜里,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不禁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弹得正是那一首《高山流水》,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伯牙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凡伯牙琴声所表达的,樵夫就能感受到,并发出同样的感叹,伯牙兴奋极了,二人融入了同一个世界,一个只有琴声的高雅世界。这个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二人成为知己。后来,子期不幸去世,伯牙悲痛欲绝,认为子期是唯一能听懂他琴声的人,而现在这唯一的知己也离开了。于是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最心爱的琴,并终生不抚琴,以谢子期。“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遂成千古绝唱!(来源:盐铁历史)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dhdigest
大河文摘报官方微信,荟萃报刊精华,分享品质阅读.主页君期待在这里,结识新朋友,约会老朋友!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文摘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很早以前,泰山东侧的柴草河畔,住着一个名叫刘栓的青年,他从小死去了父母,独自一人,孤苦伶仃,专靠打柴为生。刘栓经常到大直沟去砍柴,那沟崖上有一棵奇妙的老桑树,春天来了,它先吐绿生翠;秋天过了却不见树枯叶黄,满树桑叶依旧绿油油地闪闪发亮。刘栓砍柴砍累了,总爱靠着桑树歇一会儿。一年春天,刘栓正在树下休息,忽然飞来一群老鸹落在桑树上,刘栓摸起一块石头投去,一只老鸹应声掉进跌水崖下的深涧里,其余的全都“哄”地一声飞走了。刘栓正要起身,一片桑叶飘飘悠悠地落在他手上,仔细一看,桑叶上还粘着一摊蚕籽儿,如雪似玉,洁白洁白的。刘栓觉得舍掉可惜,就小心地把桑叶揣到怀里,担着柴禾回了家。刘栓带回来的桑叶,几天后仍不干不黄,嫩生生的。不久,那片桑叶上就爬满了蚕宝宝。刘栓高兴地把这些蚕儿放在一个小筐箩里。从此以后,他每天上山砍柴,都要从桑树上采回一些鲜嫩的桑叶,精心喂养。蚕宝宝长得非常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长满了一领大苇席。刘栓盼着这些蚕早做茧,好卖了换件衣裳穿。一天,刘栓又去上山砍柴,回来的路上,听到天上呼呼啦啦地响,抬头一看,原来是一群老鸹从头顶飞过。他心里惦记着家里的蚕儿,便挑着柴草急急忙忙地往家赶。回到家中,刘栓顿时愣住了,只见屋门四敞大开,小茅屋象大风揭了顶,成了一团草窝,苇席上的蚕儿也全不见了,只剩下一地鸟屎。刘栓想到刚才飞过的那群老鸹,心中顿时明白了,不禁流下伤心的泪水。他无精打采地收拾着,忽然,刘栓发现一个白胖胖的大蚕儿钻在苇席底下,便赶紧把它捧在手里,那蚕儿不住地摆头,好象难过地诉说刚才的遭遇。刘栓轻轻地把蚕放进筐箩,又铺上厚厚的一层桑叶,,,,别看只剩了一个蚕儿,刘栓仍然天天从大直沟捎回桑叶来,更加精心地照料。没多久,蚕儿做了一个雪白雪白的茧儿,足有鹅蛋大。刘栓捧着茧儿,舍不得放下,上山砍柴把它揣在怀里,晚上睡觉把它放在枕边,简直寸步不离。一天夜里,刘栓睡得迷迷糊糊,见那茧儿忽悠悠地飘了起来,飘到天上,竟变成了一朵白云。一位身穿白罗裙的姑娘,从云头飘下,笑盈盈地走上前来说:“刘栓呀!你为何光留着茧儿不缫丝呢?你别看只有一个茧儿,它可以抽出许多许多的丝,织许多许多匹布啊!”刘栓刚要和那姑娘说话,姑娘却又轻飘飘走了。刘栓醒来,疑疑惑惑,伸手摸摸枕边,那茧儿还在,瞧瞧窗外,星光满天,才有三更时分,他再也睡不着了,心想:“刚才的梦是否灵验呢?不如趁夜深人静试上一试。”于是,他一骨碌爬起来,支起锅,添上水,将茧儿放入水中,只见茧儿越长越大,一眨眼就长满了锅。刘栓甭提有多高兴了。他急忙找了几根木棍做了个缫车,抽出丝头,拐呀缠呀,一口气缠了七七四十九个丝团,锅里的茧子仍一点不见小。第二天,刘栓没有进山砍柴,他挑着雪白的蚕丝来到丝绸店,掌柜的问他要多少钱。刘栓说:“不要金,不要银,只换几匹绸缎。”刘栓换回绸缎,不卖也不存,都送给了缺褂少裤的穷苦人。从此,他夜晚缫丝,白天换回绸缎,日久天长,丝绸店的掌柜觉得蹊跷:一个穷打柴的,哪来这么多蚕丝呢?一天,丝绸店掌柜想打听刘栓的底细,便打扮成个讨饭的老头,来到柴草河畔。只见山坡上只有一间低矮的破草房,他好生奇怪:刘栓有那么多蚕丝,换回那么多的绸缎,怎么还住着间破草房呢?他的蚕丝又是从哪里弄来的?晚上,他悄悄溜到刘栓的窗下,伸头向屋里一瞧,见刘栓正忙着缫丝,他不停地抽呀缠呀,屋里堆满了雪白的丝团,可是锅里却只有一只茧子。哎呀!原来他有一只宝茧啊!我若得到这只宝茧,家里的财富就会无穷无尽了。丝绸店掌柜一心要抢走这个宝茧。过了四更,刘栓累了,停了缫车,把那茧儿依旧放在枕边,倒头便睡了。丝绸店掌柜拨开门闩,悄悄走到床前,抓过宝茧,反身就跑。刚到门口,他又停住了,心想:偷走了宝茧,早晚会走露风声,不如来个杀人灭口,把刘栓和这草屋烧了。他转身从灶里抽出还未烧尽的柴禾,往炕上一扔,屋里顿时浓烟滚滚,大火四起。丝绸店掌柜带着宝茧就逃,刚跑出屋门却怎么也跑不动了,他低头一看,两腿已被无数缕蚕丝牢牢地缠住了,而且越缠越紧,一会儿,丝绸店掌柜变成了一个蛹子,一群老鸹飞来,一口口把他啄食了。乡亲们见刘栓的草屋着了火,都提着水桶前来救助。大火扑灭了,人们却不见刘栓的踪影,只见草房上空升起了白茫茫的云团,人们见刘栓正和一位白衣姑娘坐在云头,不断地缫丝,他们缫出来的银丝在天上轻轻飘动,渐渐变成一条长长的飘带。这条玉白色的飘带,绕着泰山山腰不断地伸展开来。后来,人们给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泰山腰玉。泰山的传说故事(gh_7d56c94f3ea6)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的最新文章
这个传统的山东名吃,尤以泰安的煎饼最为出名,其中还有一个坚贞的爱情故事。在沂蒙山下弥河岸边,聪明、漂亮姑娘从前,泰山脚下有一户人家,老夫妻俩年近半百才得一子,老来得子爱如珠宝,所以取名叫宝生。宝生七岁那年,父母先宋真宗封禅泰山以后,龙颜大悦,为了感谢“天书”,下旨要在泰山下修一座天贶殿,并在殿内墙上画一幅巨幅壁画,表很早以前,泰山东侧的柴草河畔,住着一个名叫刘栓的青年,他从小死去了父母,独自一人,孤苦伶仃,专靠打柴为生。宋真宗封禅泰山以后,龙颜大悦,为了感谢“天书”,下旨要在泰山下修一座天贶殿,并在殿内墙上画一幅巨幅壁画,表这个传统的山东名吃,尤以泰安的煎饼最为出名,其中还有一个坚贞的爱情故事。在沂蒙山下弥河岸边,聪明、漂亮姑娘泰山东南山麓卧龙峪下有一山庄,叫白马石村,村东北有座岭,形象非凡,当地老百姓都叫它“凤凰岭”。相传,很久以泰山穿石谷巍峨险峻,像一柄利剑耸入云端,山羊不敢攀,老鹰不敢落。每逢春天,山坡上野花遍地,香飘四方,溪水流岱庙汉柏院内,一块高大的石碑上,刻着“第一山”三个雄浑的草书大字。这三个字看上去象是出自一人之手,其实是两 汉武帝当了皇帝以后,十分留恋人生的富贵和权势,整天想吃仙丹,好长生不老;他到处寻仙求神,修建庙宇以求延年益望夫山在碧霞祠的东南、瞻鲁台的西侧。它的得名,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的一个东岳庙会,有一对新婚相传,泰山脚下有个刘氏老翁,人们都叫刘翁。刘翁一家地无一垄,只靠他上山打柴挖药为生,遇到阴天下雨,就到黑龙gh_7d56c94f3ea6泰山的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象这儿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一样古老、美丽、动人,祖祖辈辈流传着。这些典故与传说,不仅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而且有着广博而精深的文化内涵。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7d56c94f3ea6泰山的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象这儿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一样古老、美丽、动人,祖祖辈辈流传着。这些典故与传说,不仅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而且有着广博而精深的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