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出土古剑出土上装饰有五颗铜星,请问这是什...

新华社长沙电 (明星 李青松)湖南省沅陵县盘古乡青木村外的沅江河段日前出土一把2000多年前的青铜古剑。据沅陵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宁介绍,这把青铜古剑是当地一艘淘金船在青木村外的沅江淘金时挖出。

该剑保存基本完整、做工精美。通长36.2厘米,剑身24厘米、剑宽1至3厘米。剑茎(柄)有曲折纹、雷纹、圆圈纹、菱形暗格纹且两侧不同,两侧各有二个小圆孔,应当镶有饰物,主人有一定地位。该剑经初步推断年代为战国,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发源于贵州,流域遍及湘黔鄂渝的沅江,是长江第三大支流。据悉,秦始皇统一中国分三十六郡之一的黔中郡遗址位于沅江流域境内的沅陵县太常乡窑头村,考古学家曾在这里发现了有40余座巨型战国至汉代的古墓群,并曾出土刻有“元陵”字样的官印。此次发现的古剑就在黔中郡遗址的河流上游。杨宁认为,青铜古剑的出土,对研究整个沅江流域的历史文化有着极大的考证作用。

本文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原标题:龙泉宝剑 |古代宝刀、宝剑多彩的装饰艺术,技艺精湛!

导读:剑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兵器,说它特殊,是因为几千年来,无论帝王贵胄、官吏平民,还是文人侠客,乃至江湖术士,都对它喜爱有加。它既是实战兵器,又是区别官秩品级的标志,还是降妖捉怪的法器。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人们习惯称之为宝剑。称它为宝,一是它铸造精良,二是装饰文采。晋人傅元有歌曰:"宝剑神奇,镂象龙螭,文犀饰首,错以明珠。光如电影,气烛紫微。"

剑自诞生以来,有青铜的,铁的,钢的,还有玉制的,石制的,但无论是什么质地,都有装饰极为华美者。而我们今天在博物馆里见到的古剑,大都只留下了或青铜,或钢铁,或玉石,抑或其他质地的剑体。由于年代久远,剑体已有锈蚀,嵌饰的珠玉,乃至装饰剑的有机质地的附属品多已朽毁、散落,已非原貌。本文拟以先秦、西汉的古剑资料为主要切入点,力图展示古剑昔日的风采,探求古剑所传播的文化内涵,乃至古代匠师的精湛装饰技艺。

说到剑的装饰,一是剑本体,含剑身、剑茎、剑首、剑格;二是剑的附属品,如剑鞘、剑椟、剑架(兰錡)。装饰材料有金银、宝石、珠玉、***、絲(丝)麻、皮革,装饰工艺如铸造、锤炼、镂雕、镌刻、镶嵌、刳挖、髹饰等等。而且时代、地域不同,特点风格各异。可以说,每一件都是古代文物的複合载体。

剑本体的装饰,首先是剑身,东周时期的铜剑两侧剑峰靠剑格部较窄,最宽处在距剑格三分之二处,往前束收,至前锋处再扩展,然后收聚成前锋。从而形成两个漂亮的弧曲。北方草原牧猎民族的青铜短剑剑锋弧曲更甚,中间还有突起的孑尖。不少铜剑的剑身上铸饰各种花纹,刻、铸铭文。如吴越青铜剑上往往通体铸饰菱格纹暗纹或其他纹饰,剑身铸饰铭文。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和山西原平县出土的吴王光剑就是例证。铭文昭示了属主的姓名和身份(下图1)

▲吴王剑 吴王夫差剑,春秋晚期(吴王夫差在位22年,公元前495~公元前473年),通长58.3厘米,身宽5厘米,格宽5.5厘米,茎长9.4厘米。

山西浑源李峪出土的春秋晚期的铜剑在平脊上两面均有铭文,自上而下连读为"吉日丙午,乍(作)为元用,玄鏐鎛吕(铝),舟关 余名之,胃(谓)之少虡。"字口错金。三柄剑的铭文不管是篆书,还是鸟虫书,都极具艺术感染力。河北满城西汉初年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铁短剑剑身填嵌的金片花纹宛若一簇升腾的火焰(下图)。

位于我国西南的四川郫县独柏树战国墓出土的铜剑,剑身基部饰张口卷尾的长身虎纹,尾后刻巴蜀符号。云南江川李家山战国时期古滇人墓葬出土了一柄青铜短剑,剑身根部及剑柄各浮雕一个头戴高冠,身穿异服的人像,一个半蹲,双手上举。一个直立,右手执剑,左手提一人头。两人均圆睁双眼,张口露齿,似在举行某种宗教仪式。它们反映了我国古代多元的文化习俗(下图)。

剑格也是装饰的主要部位之一。剑格就是剑的护手,东周、秦汉时期的剑格多为一字形窄格或双弧倒凹字形格。往往在双弧倒凹字形格两面铸饰兽面纹或其他纹饰,并镶嵌珠玉、宝石,少数的还铸铭文。

还是那柄越王勾践剑,剑格呈双弧倒凹字形。剑格铸兽面等纹饰,而且一面嵌饰蓝色玻璃,一面嵌饰绿松石。有类似装饰的还有前面提到的"吉日丙午"剑、"越王者旨於賜"剑等。

一柄战国早期的铜剑,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剑剑柄两面均铭文,双钩鸟虫书体,连读为"戉王王越,者旨於賜"。铭文的凹陷处填嵌绿松石。出土于安徽安庆市的战国早期的越王古丌剑铭文也在剑格上,为鸟虫体"越王丌古自作用剑"八字。此剑剑首也有铭文。"唯越王丌古自作公之用之剑"。东周以后出现了玉具剑,剑格用玉制做,可以雕琢更精细美观的纹饰。西南及北方地区的青铜短剑,往往剑格铸成窄一字形、双弧形或三叉形,装饰纹样也较简单。

剑茎乃剑柄供手执握的部分,其后接剑首。东周秦汉剑的剑茎多呈圆筒形,上面有两道凸起的圆箍。这两道箍是为缠缑固定而设制的。我们现在看到的铜剑绝大多数光突突的,这是因为年代久远或长埋地下,剑上的有机物已腐朽而致。当时一柄剑制成后,必须用丝麻织物反复缠绕才好执握,古人称之为"缑"。

者旨於賜剑由于保存较好,剑茎上缠绕的丝质缑绳经历了两千多年,仍较完好。湖南长沙中小型战国楚墓出土的铜、铁剑,都有剑茎缠绳的例证。

这一时期的铜剑,还有一类剑身后面仅有一个窄而扁的剑茎,两者大小极不相乘,剑茎的两侧有的还有两个小齿突,或末端有钉孔。这类剑必须加装木质或其他质地的剑柄才能使用。河南洛阳中州路2415号春秋早期墓出土的铜剑,剑茎外加装了***剑柄,还装配了***剑鞘(下图)。

时代更早的陕西宝鸡益门村二号秦早期墓出土的铁剑装配了金剑柄。剑柄的格首膨大,剑茎较细,通体浮雕蟠螭纹,凹处嵌绿松石,金黄与翠绿相映成趣。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出土的一柄铁剑,剑茎、剑首分别用两块玉琢制并饰花纹。

▲西周晚期虢国墓地出土的玉柄铁剑

剑首是接在剑茎后面的膨大部分,其作用是防止挥剑时脱滑。东周时期铜剑多呈圆饼形或喇叭形。剑首上多饰数周同心圆纹或涡纹。

前面提到的越王丌古剑剑首有铭文者只是极特殊的个例。

剑首也有用玉琢制的。玉制的剑首、玉剑格,连同剑鞘上的玉剑璏、玉剑珌构成了两汉时期玉具剑的主要构件,用料讲究,雕饰华美(拟在以后介绍剑鞘时再叙)。

出现在我国较边远地区,或早期的青铜短剑的剑柄装饰最为丰富,而且各具特色。如前面提到的秦早期的金柄铁剑西周晚期虢国墓地出土的玉柄铁剑。更早还有出土于河北青龙抄道沟商代晚期的羊首青铜短剑,剑柄下弯,末端是一个较大的羊头,弯弯的长角,鼓鼓的双眼,形象惟妙惟肖。

其他还有鹿首剑、铃首剑等。出土于内蒙古宁城南山根春秋时期的立人柄曲刃青铜剑,剑柄圆雕作直立人形,人光头裸身,一面为男性,一面作女性(下图)。

北京延庆军都山东周墓出土的青铜短剑,剑首或雕羊首、马首或透雕蛇、鸟等图案。我国西南四川茂县牟托村战国墓出土的铜短剑剑柄作弯曲的龙首形。云南晋宁石寨山西汉时期滇人墓出土的铜剑,剑柄弯曲,做成张口利齿的蛇形(下图),其例不胜数举。

北京延庆军都山墓地为山戌墓葬。四川茂县牟托墓葬为羌人的墓葬,云南晋宁石寨门墓地为古代滇人墓葬。这些墓葬出土的青铜短剑连同其他遗物,反映它各自民族的文化特征。

▲压花牛纹金剑鞘。云南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滇王之剑

剑鞘剑平常不用时,必须插在剑鞘之内,这样一可以保护剑的锋、锷不受磕碰,一是防止意外伤人。剑鞘又称剑室,东周时期的剑鞘多用木片刳挖而成,两片合而为一,其外用丝麻缠裹,反复用漆髹饰,并装配用以佩带的剑璏,加固剑鞘顶部的剑摽等等。

剑鞘的装饰往往华美异常,或用铜、用角、用玉、用金,体现了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可惜年代久远,岁月的风霜将它们的有机质材料剥蚀殆尽,很难窥其全貌,我们只能抽丝剥茧用现有的考古资料,复原它们原有的风貌。

前面提到的越王勾践剑,出土时就套有黑色的剑鞘之内。越王者旨於賜剑的剑鞘保存也很好,剑鞘用丝线缠绕,黑漆髹饰。

▲河南出土青铜(带鞘)宝剑

类似的情况湖南长沙楚墓也屡有发现,如标本M1159:11,鞘用薄木片拼合,两端缠布条,外髹黑褐色漆。东周时期的剑鞘还有用珍贵材料制作的。如前述河南洛阳中州路2415号墓出土的装***柄、***剑鞘者,柄和鞘是用整块***雕琢成的,相接处极吻合,上面还琢刻了蟠螭纹。柄长约12厘米,鞘长约30厘米。如今由于年深日久,已变成了***。同样出土于河南洛阳的战国中晚期的"繁阳之金"铜剑,剑鞘也是用***琢制,整体呈长方匣形,其上一面鞘口部还雕饰兽面纹(下图)。

时代更早的剑还有用金属材料装饰剑鞘的。北京琉璃河西周早期燕国墓出土过青铜短剑鞘,剑鞘只一片,透雕蛇纹和人头纹,原来应内衬木片或皮革,与之相合的另一片也应是用木和皮革等材料制作的,腐朽后只剩下了青铜剑鞘罩。类似的情况还见于甘肃灵台白草地西周墓出土者,透雕盘蛇和牛头纹,出土者剑鞘内还有一柄扁柄柳叶形短剑(下图)。

自西汉时起,剑逐渐退出了军队的实战领域,但佩带和展示身份的功能更加突显,最有代表性的是诸侯王佩带的玉具剑。这类玉具剑在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广东广州象山南越王墓、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及其他诸侯王墓都曾出土过。

▲上海博物馆 汉代玉具剑

由于剑鞘、剑身多以锈蚀朽坏,只留了玉质饰件。其质地之精、纹饰之美让人过目不忘。如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者,剑格、首、璏、摽全用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玉质细腻温润,高浮雕的螭龙纹异常精美。广东广州市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具剑玉构件上还沾沁了许多朱砂。广州南越王墓还出土了一具角质剑,虽然与实用剑极似,但完全失去了实用功能,纯粹为佩带而制。

▲台北博物馆西汉玉具汉剑 剑璏

我国古代边远地区的铜剑不少是以铜片包木制成的,因而得以保存至今。有单鞘,有双鞘连在一起的。这种带鞘短剑北方草原牧猎民族地区有,西南巴蜀、古滇国墓葬也出土过。如内蒙古宁城小黑石沟西周晚期墓出土双联鞘曲柄剑,四川成都中医学院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双联鞘铜短剑

四川茂县牟托村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单鞘铜短剑,云南江州李家山出土的战国时期宽刃带鞘短剑等等。云南晋宁石寨山滇墓中还曾出土过两件西汉时期的纯金剑鞘。剑鞘一长一短,长者52.5厘米,短者49厘米。均由三段构成,上饰牛头纹、折线纹、麦穗纹(下图)。民族特色极为鲜明。

公元6世纪以后附耳式佩剑(刀)法传入中国,剑鞘的装饰有了一定改变,但佩剑的地位没有改变,佩剑仍是区分官秩的标志之一,唐代诗人岑参曾用"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开"来描述晨星寥落,旭日将出时文武百官锦袍玉带,腰悬佩剑朝拜君王的景象,后来剑鞘有用珍贵的兽皮,乃至鲨鱼皮包饰,用金银、珠玉宝石镶嵌者,依旧华美精致。

剑若较长时间不用,除了插在剑鞘内之外,还要置于剑椟之中加之保护,这是东周时期佩剑存放常见的做法。当时的剑椟又称"柙"。剑椟都是用木料刳制的,在考古资料中极少发现,因为每柄剑必须有剑鞘,但不一定都配置剑椟。湖南长沙战国楚墓M396中出土了一件,作长方盒形,盖微微鼓起,与椟身子母口扣合,盒的两端及中段饰云点纹。中间有方形座及半月形穿纽。出土时椟内放置了带鞘铜剑一柄(下图)。

保利博物馆收藏有一柄错金音律铭文剑,不但铭文重要,而且剑茎缠缑,剑鞘保存完好,而且还附有髹漆绘彩木剑椟(下图)。

这件木剑椟整体呈抹角长方盒状,由身、盖和加装的铜足组成。长68.1厘米、宽8.8厘米、高9.9厘米。剑椟内髹红漆,外髹黑漆。其外除盒底,其他五面在黑漆之上用红漆加绘繁缛的花纹。尤以椟盖上的花纹最为精美。椟盖两端浮雕兽面各一,兽面上敷朱彩。两兽面之间用红细线画细密的十字格为地,画两个人像。人像的头部朝向剑椟两端,圆脸云髻,一个口边有须,一个有直直的鼻梁,二人皆小蛇为珥饰。上肢作弯曲的龙形,龙头向上,似人上举的双臂。下肢叉开作骑跨式,也作龙形,龙头向下如双足。两人胯下又有两条纹缠在一起的双首龙,龙头张口相对。剑椟所绘图像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下图)。杨泓、郭德维曾对这柄铜剑及剑椟做过研究。郭德维认为剑椟所绘应是伏羲、女娲的形象。

▲ 音律文铭剑剑椟(2)

东周时期的剑椟目前发现的虽不算多,但据初步统计,也在百件左右。而制作如此之精,又保存如此之好的只有这一件。

佩剑不用时除了放置于剑椟之内,还可能架在兵器架之上。这类兵器架又称兰錡,其形象在东汉画像石上常可见到,由立柱和连接的横板或挡板构成。佩剑或单独或与其他兵器水平放置其上。放置佩剑的兵器架只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过一件。通高84厘米、长55.4厘米。由底座、支柱和架板构成。架板自上而下有三排五个木弯钩。兵器架全部髹漆彩绘。支柱髹灰色漆。底座及架板以黑漆为地,用朱、黄漆诸色彩绘云气纹(下图)。出土时中排木钩上架带鞘剑一柄。

金银平脱是一种将髹(xiū)漆与金属镶嵌相结合的工艺技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器物装饰技法。盛唐时期制作铜器的高级工艺。其作法,采用金、银薄片,裁制成各种纹样,用胶漆粘贴,然后髹漆数重,后细加研磨,使金银片纹脱露出。

千百年来,人们的思想意识在变,社会科学技术在进步,剑的制作工艺、装饰形式也在变,但中国人对剑的崇尚恒古未变。而今作为健身器械的剑与古代的剑相差甚远,但或多或少仍遗留着古代装饰艺术的华彩。

来源:龙泉市沈广隆剑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