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传说中的凤凰的原型比翼鸟的原型~!

>>梁祝传说: 从连理枝、比翼鸟到“化蝶”
梁祝传说: 从连理枝、比翼鸟到“化蝶”
发布时间: 21:49:46作者:
来源:三贼网
涵盖最新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及娱乐新闻等内容,为您每日推荐最具特色影视资讯及娱乐资讯,更有其他热点栏目供您阅读。娱乐无极限,影视天天看,想看更多更新电影、电视剧、综艺资讯就来吧!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这一对生前未能结合的恋人,在死后化为蝴蝶,以致江浙民间的吴语中至今仍称田间常见的菜粉蝶为“梁山伯”。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化蝶”也是全曲的最高潮。不过,似乎无人解释的问题是:他们最后为何是化为蝴蝶,而非诸如蜜蜂之类的其它昆虫呢?  相思文化:化蝶之外的连理枝、比翼鸟  现代人在想到梁祝时,第一反应恐怕就是他们之间纯洁忠贞、至死不渝的爱情,这固然可能是故事原本所欲传达的重要侧面,却未必是全部。把他们视为一夫一妻框架下顽强追求自由恋爱的年轻人,这是20世纪梁祝故事在逐渐剔除旧文化后净化的结果,尤其深受越剧现代化改革进程的影响。在清代和民国的戏剧演出时,这些早期版本的梁祝故事中充斥着因果报应、调笑乃至***的成分,梁山伯的形象则狡猾好色又迟钝(他茫然不知祝英台之为女身被解释为:玉皇大帝命人偷走了他的魂魄),直至1946年雪声剧团新改编的《梁祝》上演,范瑞娟才将他重塑为一个满身书卷气的儒雅才子。  这其中的关键差异在于:我们现在理解的梁祝,聚焦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那些与现代爱情观契合的特质;但传统社会中的人们却不会抱有这种爱情观,因而传诵其故事或许更多是出于对其遭际的同情与悲悯(“两个好好的年轻人死了”),更重要的是他们那种传奇般的非正常死亡(至迟在晚唐张读的《宣室志》中就记载“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在东亚古代的巫术观念中,情志不得伸的冤死,死者在灵魂不得安息的情况下,往往具有作祟的强大法力,这种心态的影响所及,造成像诸葛亮、关羽、岳飞这样壮志未酬或屈死的人物广受推崇,这或许也是梁山伯死后成神的重要原因。  梁祝传说的故事本身并不曲折复杂,但它之所以长盛不衰,应归结为它顺应了普遍存在的某种心理意识,因而足可代表一类故事原型。在中国传统的“相思文化”和“殉情”故事中,类似的叙事结构反复出现:两名恋人因受外力的阻隔而无法结合,最后以死明志,并终于由此得以魂归一处。这可能也是梁祝故事能在朝鲜、乃至爪哇和巴厘岛流传的缘故,因为这种文化心理是普遍存在的。  在中国,这种“相思文化”源远流长,梁祝可能是其中最有名的之一,但却并不是最早的。一般认为在文献记载上最早可追溯到东晋干宝收录在《搜神记》中的短篇《韩凭夫妇》。在这个以战国时期为背景的故事中,韩凭夫妇俩在被拆散后,坚志自杀,死后未能合葬,而从坟头各自生出大树,“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这是后世连理枝(相思树)、比翼鸟传说的源头。  在梁祝故事诞生之前,相似的传奇结尾已在许多诗歌、传说中出现。最著名的可能是东汉长诗《孔雀东南飞》的结尾:“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里所提到的合葬之所“华山傍”,并非今陕西的华山,因为故事按说发生在东汉时长江下游的庐江府;它更可能与南朝乐府《华山畿》有关。按《古今乐府》的记载,南朝刘宋时,有士子暗恋一位客舍女子,相思至死。入葬时,运载棺木的牛车经过华山旁女子家门,牛不肯前,女子遂出门而歌:“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木应声而开,女遂入棺,两人乃合葬。  虽然梁祝故事的背景一般被设定在东晋,但当时并未留下诗歌,直至唐代才逐渐见于记载;就此似可判定:在梁祝传说诞生之前,构成其母题的关键要素已在诸多诗歌、传说中出现。这些关键要素包括:两个遭外力阻隔的恋人;两人之间的感情可能是相互的,但也可能是单方的深情,而另一方最终予以回应;一人先死,而另一人追随于地下;死后出现奇迹(棺木不肯移动;坟上长出连理枝或比翼鸟)。梁祝在结构上可说是更接近《华山畿》的故事,而补入了《韩凭夫妇》与《孔雀东南飞》的元素。  在这些早期传说中,相爱的两人在死后通常是化树(连理枝)或化鸟(比翼鸟、鸳鸯)两种结局,至中唐时白居易写《长恨歌》,还描述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深宫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见这是时人最为熟悉的恋情真挚的象征。除“连理枝”起源于《韩凭夫妇》故事外,“比翼鸟”的形象则更源远流长,在《尔雅》和《山海经》中就已出现,只是当时并未作为感情美满的象征,《山海经?西山经》中甚至认为它的出现预示着灾难:“见则天下大水”。直至西晋张华《博物志》中,才写到“南方有比翼鸟,飞止饮啄,不相分离……死而复生,必在一处”。或许是在魏晋这样一个礼法松弛的乱世,它们的形象才被逐渐地世俗化了。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也将相爱、但生前无法结合、不得已殉情的男女的合葬墓称为比翼冢(ひよくづか)。维基百科上列出日本各地八处比翼冢,但其实远不止此数,至少在山口县?市弘法寺还有一处。  日本山口县比翼冢(维舟 摄)  世界各地的这一类故事中,“更为常见的是,在民歌民谣当中,从情人坟墓里长出树叉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大树”(《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在梁祝故事向外流传并被改编的过程中,诸多细节发生了变化,男女主角最终也未必化蝶。这个故事在云南基诺族地区的版本中,情节大变,祝英台投坟后两人不是变成蝴蝶,而是长出两棵扭在一起的香蕉;在红河两岸的哈尼族中,这个故事演变为神话古歌《都玛简收》。不同的是:女主角都玛简收在遭遇爱情上的毁灭性打击后,并未投坟,而是经历了艰苦的流浪,最终她赖以拄行的芦苇拐杖生根长成参天大树,笼罩人间,带来黑暗,人们将之伐倒后才获得阳光和历法。这两个故事已经历很大变形,但仍可以看出“化为连理枝”的原型。  事实上,在梁祝传说的流传过程中,两人的结局并不只有“化蝶”这个结局。梁祝的朝鲜版就安排两人化为青红二鸟,并在玉皇大帝的干预下,天降五色花,使两人复活;四川版则是变成一对时刻不离、大如鸽子的深蓝色大鸟。此外,川剧《柳荫记》中梁祝化为鸳鸯,广东则有变成彩虹的,这可能是因为彩虹在一些文化中被视为通往彼岸的桥梁。总而言之,这些结尾都体现着人们对其灵魂转生的不同地方性理解,而灵魂不灭与世界的永恒性显然是密切相关的。  化蝶:从韩凭故事到梁祝传说  从同类母题的故事流变来看,梁祝死后原本确实“不应该”化为蝴蝶,其更古老的形态应是连理枝或比翼鸟,“化蝶”乃是一种此前未见的新变体。  在梁祝故事流传八百多年后,“化蝶”才出现于相关文献。南宋永嘉学派的创始人、永嘉(今温州)人薛季宣()在《游祝陵善权洞》一诗中似已写到梁祝化蝶:“万古英台面,云泉响佩环。练衣归洞府,香雨落人间。蝶舞凝山魄,花开想玉颜。……世事嗟兴丧,人情见死生。阿谁能种玉,还尔石田耕。”随后,南宋史能之撰《咸淳毗陵志》更明确提到了化蝶:“祝陵在善卷山,岩前有巨石刻,云‘祝英台读书处’,号‘碧鲜庵’。昔有诗云:‘蝴蝶满园飞不见,碧鲜空有读书坛’。俗传英台本女子,幼与梁山伯共学,后化为蝶。然考《寺记》,谓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意必有人,第恐非女子耳。”  不过在直至晚明的很长时期里,梁祝传说中的这一关键细节似仅在宜兴一地流传。据《宜兴县志》载明朝嘉靖年间宜兴县令谷兰宗《祝英台近词并序》:“阳羡善权禅寺,相传祝英台宅基,而碧鲜岩者,乃与梁山伯读书之处也。”其词云:“只今音杳青鸾,穴空丹凤,但蝴蝶满园飞去。”相比起来,直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刊刻的《上虞县志》,对梁祝事迹的记载都依照前史,而不曾提及“化蝶”。在宋元明记载的十三种宁波鄞县地方志中始终未提及“化蝶”,但在宜兴历代志乘中,却曾提到八位诗人有关梁祝“化蝶”的诗句。  到明末,这一情节已为苏州人所熟知。明代苏州府长洲人徐树丕《识小录》记:“梁山伯,祝英台,皆东晋人。……祝乃造梁冢,失声哀痛。冢忽裂,祝投而死焉,冢复自合。……和帝时,梁复显灵异助战伐。有司立庙于鄞县。庙前橘二株合抱,有花蝴蝶,橘蠹所化也,妇孺以梁称之。”晚明时江南民间似已颇流行这一传说,同是长洲人的冯梦龙在《情天宝鉴》中记载梁祝事还未提及化蝶;在《***》卷十则说:“吴中有花蝴蝶,橘蠹所化,妇孺呼***者为梁山伯,黑公者为祝英台。俗传祝死后,其家就梁冢焚衣,衣于火中化成二蝶。盖好事者为之也。”但在他编撰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提及梁祝时,却又明确写道:“英台果然走出轿来,忽然一声响亮,地下裂开丈余,英台从裂中跳下。众人扯其衣服,如蝉蜕一般,其衣片片而飞。顷刻天清地明,那地裂处只如一线之细。歇轿处,正是梁山伯坟墓。乃知生为兄弟,死作夫妻。再看那飞的衣服碎片,变成两般花蝴蝶,传说是二人精灵所化,红者为梁山伯,黑者为祝英台。其种到处有之,至今犹呼其名为梁山伯、祝英台也。”(《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卷)  这里虽都提到了“化蝶”,但却颇有不同:徐树丕说是梁山伯庙前的橘蠹所化,而冯梦龙则称是祝英台的衣服碎片变成。所谓“橘蠹化蝶”,原是本于中国传统中所谓“化生”的理解----即一种基于气化宇宙论观念的物类相互转化,如周濂溪《通书》“理性命”章所说的“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与卵生、胎生、湿生并称为“四生”。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十虫部“蛱蝶”条:“《古今注》谓橘蠹化蝶;《尔雅翼》谓菜虫化蝶;《列子》谓乌足之叶化蝶;《埤雅》谓蔬菜化蝶;《酉阳杂俎》谓百合花化蝶;《北户录》谓树叶化蝶;《丹青野史》谓彩裙化蝶;皆各据其所见者而言尔。”可知西晋崔豹《古今注》已有“橘蠹化蝶”的记载,不仅如此,东晋干宝《搜神记》中也有“木蠹生虫,羽化为蝶”一语,不过这些记载都不曾和梁祝联系在一起。  这种“化生”并不只是“变化”,而蕴含着神秘的色彩。所谓“橘蠹化蝶”,与“腐草为萤”一样,对那些自认生活在一个五行相生的气化宇宙中的人而言,意味着具有某种人类所无的神能。不少古典文明的人都注意到有些昆虫似乎有自在自生、羽化复活的神能,如古埃及人崇拜一种他们称之为Hepri的金龟蜣螂,认为它们在尸体内成长并飞升,而死者亦可倚赖这种神力达到永生境界。值得注意的是,描述昆虫从蛹变为成虫过程的“羽化”一词,在汉语中还有“人死”和“成仙”两重意味,而诸如“羽士”、“羽客”、“羽流”、“羽人”等词也历来与道士、仙人等相关。  至于冯梦龙说的祝英台衣服碎片化为蝴蝶,这应该是由《韩凭夫妇》故事中“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衍变而来。衣服腐坏为碎片,这或许隐指女主角其实已死。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唐代余杭诗人罗邺的七律诗《蛱蝶》,曾被高丽王朝时代(918-1392)人辑入《十抄诗》,其中一句“俗说义妻衣化状”,原本恐应指韩凭妻化蝶,因为诗句说的是“义妻”,而梁祝生前未结婚,历代只称祝英台为“义妇”;但在高丽人随后笺注的《夹注名贤十抄诗》收录该诗时,却在注释中加了一段《梁山伯祝英台传》,这意味着朝鲜人已将两个故事搞混。  在宋代,韩凭妻化蝶的故事还颇为盛行。北宋《太平寰宇记》卷十四已出现韩凭妻“自投台下,左右揽之,著手化为蝶”;而王安石《蝶》诗,则直接提及韩凭妻死后化蝶:“翅轻于粉薄于缯,长被花牵不自胜。若信庄周尚非梦,岂能投死为韩凭?”宋杨齐贤注李白《白头吟》时进一步综合了化蝶与化鸳鸯二说:“宿夕文木生坟,有鸳鸯栖其上,音声感人,化为蝴蝶。”从文献的先后顺序看,韩凭夫妇化蝶的传说至迟在唐末、北宋已见于诗文,比梁祝化蝶传说早得多。到明末,彭大翼()似已搞不清楚两者的区分:“俗传大蝶必成双,乃梁山伯、祝英台之魂,又云韩凭夫妇之魂,皆不可晓。”(《山堂肆考》羽集卷三十四)戏曲史学者钱南扬早就曾引用李商隐《青陵台》诗中的一句“莫许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认定“李氏说韩凭而不是说梁祝,可见在唐代化蝶的传说,还为韩凭所占有。彭氏以梁祝为主体,可见到明朝梁祝势力甚大,已取而代之了”,他断言梁祝化蝶的情节是由韩凭妻化蝶衍生而来。  梁晓萍在《韩凭夫妇故事流变中的文人旨趣》一文中梳理了韩凭夫妇的故事流变和情节框架后,指出韩凭夫妇死后有两种不同结局,而“这种从化树到化鸳鸯的转变可能更进一步刺激了文人的想象,并渐渐与梁祝化蝶故事混合在一起,递变为双舞双飞的蝴蝶”。她在此很好地梳理了“化蝶”说的源流,但或许是梁祝化蝶的影响太过深远,她以为这是与梁祝化蝶故事混合造成的,但事实上,更可能是梁祝传说继承和采纳了这个化蝶的情节。尽管如此,在韩凭故事的发源地河南,直至清代的地方志中仍有韩凭夫妇化蝶的传说记载,如清《封丘县志》卷六:“有鸳鸯鸟各一,恒栖树上,朝夕悲鸣。人谓即韩凭夫妇之精魄。后化为双蝴蝶飞去。”  大体可以判定,韩凭夫妇化蝶的情节是梁祝化蝶的前身。这或许是因为随着时代的推移,后人渐渐模糊了相似的事物,而将两者合二为一。正如寒食和清明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但由于两者在时间上的接近,到北宋末年或南宋,两者终于渐渐合一,“清明节”获取了原本属于“寒食节”的某些内涵(如祭奠亡灵),而寒食节遂逐渐淡出中国人的生活。梁祝传说撷取并整合了韩凭夫妇化蝶的情节为己用,应该属于类似的演变进程。  钱南扬在1932年研究梁祝传说后指出,化蝶有两种说法,一是裙化蝶,二是魂化蝶。但其实应该说是橘蠹化蝶、衣裙化蝶两说,而这两说在本质上都是“魂化蝶”。如冯梦龙说“那飞的衣服碎片,变成两般花蝴蝶,传说是二人精灵所化”,一句话中便将“衣化蝶”和“魂化蝶”混在一起。又清俞樾《茶香室四钞》引道光年间宜兴人邵金彪撰《祝英台小传》:“英台乃造梁墓前,失声恸哭,地忽开裂,堕入茔中,绣裙绮襦,化蝶飞去。……今山中杜鹃花发时,辄有大蝶双飞不散,俗传是两人之精魂。今称大彩蝶,尚谓祝英台云。”这段话常被梁祝文化研究者引用,同样是将“衣化蝶”归结到“魂化蝶”。  值得注意的是,明清之际很可能是一个关键时期,自此,韩凭夫妇化蝶的传说渐渐淡出,而“梁祝化蝶”取而代之。现在尚不清楚此种转变的原因何在,只能推测或许是:韩凭夫妇的故事、遗迹长期以来是在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等地流传,而梁祝故事流传的中心地域则是江南一带(尤其是被视为梁祝故里的常州宜兴、绍兴上虞、宁波鄞县等地);在明清时代,江南地域文化显然在全国而言话语权和影响力要大得多,因而由江南文人所作的记载与解释渐渐得以后来居上。  本文来源于,更多相关资讯请至栏目
北京9月6日电
为庆祝中乌建交25周年,黄子芳与乌克兰国家功勋广播交响乐团协奏曲交响音乐会9月5日晚在北京音乐厅隆重举
辽芭或带&梁祝&走向世界舞台中国新闻网现代芭蕾舞《血色》剧照。李明明 摄时隔
&功夫小花&王妍之参加的综艺节目《跨界冰雪王》正在北京卫视热播,节目中她百变的造型一直都受到网友
7月9日上午,周末音乐会第450场特别策划之中国交响巨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如约而至。指挥许
公元337年的东晋时期,门第风气极盛,三品官家祝氏为了巩固朝中地位...
新科状元张乙在赴任途中得知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京城一王姓官家有...
搜神记电视剧全集共36集,该剧开创了我国第一部投资达到4500万的内...
  东汉献帝时期,庐州郡乡间有一刘员外,膝下有一儿一女,长子刘...
周月全文章排行榜
【电影影讯】最近更新
三贼网手机版
三贼网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16 三贼网() All Rights Reserved.古代文学作品中“比翼鸟”意象的审美,古代文学论文_学术堂
| [ 学术堂-专业的论文学习平台 ]
您当前的位置: >
古代文学作品中“比翼鸟”意象的审美
时间: 来源:学术堂 所属分类:
  中国文人对于自然万物有一种生命的亲和,以花鸟喻人,是中国诗词及神话故事中常见的艺术技巧之一。其中的&比翼鸟&意象,就是中国传统文学中象征爱情的典型意象之一。究其源头和原型,可追溯至几千年来人们对禽鸟的珍视,即从对自然界鸟类的外形与生活习性的观察中提炼出意象原型,并运用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进行艺术加工,经过长时期演化后,成为含蓄表达、寄托、象征具有相关意义的审美意象。
  一、&比翼鸟&意象的审美生成
  (一)比翼鸟的初始形态记载
  &比翼鸟&是传说中比翼飞行的一种鸟。在&古今语怪之祖&《山海经》中,可以找到较早的相关记录:它是一种外形似野鸭、颜色青红、名为鹣鹣或蛮蛮的鸟,因为只有一翅一目,必须雌雄两鸟配对才能飞翔:&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1]袁珂注曰:&孔晁注云:&比翼鸟,不比不飞,其名曰鹣鹣。&鹣鹣盖即蛮蛮之音转也。&[2]&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
  《尔雅&释地》也说:&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3]郭璞注:&似凫,青赤色,一目一翼,相得乃飞。&《经部&尔雅&释鸟》曰&鹣鹣,比翼。&《正字通》记载有:&山海经,崇吾山有鸟如凫,一翼一目,曰蛮蛮。拾遗记,周成王时,然丘国献此鸟,如鹊而多力。水经注,林邑有比翼鸟,名归飞,其鸣自呼。按诸说,则西海南山皆有之,鹣鹣与蛮蛮实一也。&
  从训诂学角度分析,&比&为动词,会意字,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可见其像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云:&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为&并列&、&并排&.&翼&为名词,形声字。从羽,异声。
  《说文》云:&小篆从飞,异声&.本义为&翅膀&.因此,&比翼&即翅膀挨着翅膀(飞翔),《楚辞&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比翼亦可引申为齐头并进,晋葛洪《抱朴子&交际》:&其处也则讲道进德,其出也则齐心比翼。&又比喻夫妇相伴不离。《晋书&后妃传上&左贵嫔》:&惟帝与后,契阔在昔。比翼白屋,双飞紫阁。&[4]比翼鸟因而得名。
  其后的许多古籍都有针对比翼鸟的相似描述。郭璞在《比翼鸟[赞]》中还补充道:&鸟有鹣鹣,似凫青赤,虽云一质,气同体隔,延颈离鸣,翻能合翮。&《韩诗外传》卷五载:&南方有鸟,名曰初,比翼而飞,不相得不能举&.《说如》卷三十二引《琅环记》讲得更为详细:&南方有比翼鸟,飞止饮啄,不相分离。雄曰野君,雌曰观讳,襦名曰长离,言长相离者也。此鸟能通宿命,死而复生,必在一处。&
  (二)&比翼鸟&意象原型的演变和泛化
  古人对于比翼鸟的形态描述中,综合后则可以筛选出如下一些特征:一翅一目,相得而举,不比翼不能飞;飞必成双,性喜双栖,雌雄不相分离;外表青红相杂,形体与&凫&(野鸭)相像;常居南方;同生共死,等等。中国古代是否确实曾存在过具有以上特征的一种鸟类呢?***早已无从考证,我们可以推测的是两种情况:一是上古时的确存在但随着生物的进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灭绝了;二是根本不存在这种奇怪的鸟,而是人们根据当时鸟类的生存习性和观察到的外貌加以夸张想象,从而顺从人们的意愿和愿望,便出现了这种以&忠贞&闻名的鸟儿。但当这种奇异的鸟在绝灭之后,或者说是根据当时古人思维而创造的鸟儿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和演化之后,比翼鸟与其原型的形象开始逐渐分离。结果就像龙凤一样,&比翼鸟&意象无论在造型艺术中或者在传说中,都日益远离其真相。然而尽管实体消失,语言的符号却依然保留着。&比翼鸟&这个语言记号,给人们的想象力留下了几乎可以作无限发挥的余地。
  比翼鸟的传说早在秦汉已众说纷纭,成为一种极为怪异的神秘、神圣之鸟,而在魏晋以后,就更是新说迭起,愈传愈奇了。唐宋以后,已是谁也不曾见过比翼鸟,但人们口耳相传,辗转附会,增枝添叶。《太平广记》中有记载:&成王六年,&&比翼鸟多力,状似鹄,衔南海之丹泥,巢昆岑之玄木。&[5]这时的比翼鸟比此前史上记载的外貌形象增多了一些神奇的力量和寓意。&任何的意象,无论东方或是西方,本质上都是人工产品、文化的遗物,它们只不过是指代的工具,所有的意象都不是事物。&[6]
  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实际上,我们习惯于把意象当作事物本身。所有意象都是熟悉的和不熟悉的要素的聚集物,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意象都不是现实世界的照片式的复制,但重点仍然是尽可能准确地描摹世界的表象和人们所眼见的事实。
  (三)&比翼鸟&意象的文学文本呈现
  三国至唐宋的诗词名句中,不时能寻见作者借&比翼鸟&意象抒发其匹配成双的愿望。及至元明戏曲杂剧,也贯穿着不少&比翼鸟&意象以形容成双完满的姻缘。如:&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三国魏曹植《送应氏诗二首》)&月明阶悄悄,影只腰身小。谁是骞翔人,愿为比翼鸟。&(唐无名氏《新林驿女吟示欧阳训》)&昔为比翼鸟,今作孤飞翮。愁绝寄郎衣,腰瘦裁宜窄。&(宋俞桂《古意》)&唱道是美满欢娱,似比翼鸟于飞燕。闲情侵翠靥,春意近花钿。&(元李爱山《高平调煞》)&结成比翼天上期,不羡连枝世间乐。&(明解缙一十五首《怨歌行》)延续至今,婚联中以比翼鸟入对,寓意吉祥如意,代指和谐圆满夫妻关系以及刻骨铭心爱情的更是比比皆是,如:&云路高翔比翼鸟,龙池涤种并头莲&、&海誓山盟同心永结,天高地阔比翼齐飞&等。[7]
  显然,&比翼鸟&意象已作为一个典型意象由古至今被人们所普遍运用,并且通常都包含着美好团圆、成双成对的祝愿或希望,又或是以&比翼鸟&的成双比对来反衬自身的形单影只。这个意象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已相对固定,诗人们都会有意识地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将其应用到自己所营造的诗词意境中。
  及至后来,比翼鸟的&成双&意义甚至会泛化和延伸至一些与其相似或相类的禽鸟身上,例如鸳鸯、比目鱼等等,这些成双意象一样是人们常用的情爱意象,与比翼鸟同时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
  尤其是鸳鸯,取此鸟&止则相偶,飞则相双&的习性。在运用中人们总会将比翼鸟、鸳鸯其二者混淆并同等视之。两者对比,相对来说,比翼鸟是一种存在于上古或者是神话传说中令人敬畏的神鸟,而鸳鸯是一种现实存在并繁衍至今、能得到现代人普遍承认的鸟类。如晋傅玄的《饮马长城窟行》中二者配合呼应而用:&感物怀思心,梦想发中情。梦君如鸳鸯,比翼云间翔。&又唐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诗云:&借问吹箫向紫烟,曾以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可见,&鱼&也是成双意象的延伸范围之一,如比目鱼。
  还有交颈兽以及其他动物。《尔雅&释地》点出比目鱼的特点:&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3]202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纳目》中写道:&比,并也。各眼一目,相并而行也&[8].这就是比目鱼名称的由来。古人们认为每条鱼只是鱼的一半,只长一只眼睛,必须两条鱼合在一起才能活动。故此,比目鱼也成为情深意切、形影不离的情侣的代称,是爱情忠贞的象征,与&比翼鸟&的情爱象征符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例如,&佳人贻我明月珠,何以要之比目鱼&(傅玄《拟四愁诗》其一)、&鸟有并翼飞,兽有比肩行&(刘叉《怨诗》)等。
  二、&比翼鸟&意象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的古老观念中,鸟和草木一直与春天、生命和情爱相联,&比翼齐飞&此般奇异、忠贞的鸟,古人必然要附会于一定的预兆体验和感***彩,根据人类自身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再加以夸张的想象。
  (一)吉祥喜庆的普遍寓意
  从《山海经》的记载可以看到,比翼鸟最初只是作为水情天气象征的灵禽。《尔雅&释地》提到:&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西方有比肩兽焉&&其名谓之蹷;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中有枳首蛇焉。此四方中国之异气也。&[3]202这时,比翼鸟与比目鱼、比肩兽、比肩民、枳首蛇并列被视为五方异气的象征。
  随着人们对这种鸟&比翼齐飞&意义的偏爱,渐渐地它又被赋予吉祥美好的含义。根据《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9]中的资料看,《博物志&异鸟》载:&崇丘山有鸟,一足一翼一目,相得而飞,名曰忘,见则吉良,乘之寿千岁。&《瑞应图》又道:&王者德及高远,则比翼鸟至。&(一本曰:&王者有孝德则至。&)&於是管仲睹桓公不可穷以辞&&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说的是有比目鱼、比翼鸟这些祥瑞之物的降临则显明王道弘扬,国道昌盛,&物有不召而至&.《逸周书&王会篇》记载巴人(即巴蜀之人)参加周成王盟会,以比翼鸟作为方物敬献,&周书曰,成王时,巴人献比翼鸟。&可见比翼鸟已是巴人所敬所爱之神鸟。
  当时人们已经视稀有的比翼鸟为吉祥物,凡人见到它则大吉大利,统治者有德有迹方得瑞鸟降临,可作为政绩的表彰。有部分小国敬奉其为神鸟,祈求保佑;甚至作为一方之瑞鸟呈献给上方之国,以表崇敬。如此种种,都为以后比翼鸟演化为特喻双方的情感,诸如深厚的友情、相亲相爱的爱情等等的象征,作好准备和铺垫。
  (二)友情或爱情的普遍寓意
  &况同生之义绝,重背亲而为疏。乐鸳鸯之同池,羡比翼之共林。&(三国魏曹植《释思赋》)此联可谓&比翼鸟&喻友情的名句。可见,三国魏晋时期比翼鸟作为一个新生的文学意象,其象征意义是泛指一种相伴相依的深厚感情,并没有特指爱情,如&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晋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亦是如此。
  随着比翼鸟意象的应用频率的升高以及文学意象自身的不断丰富,比翼鸟意象逐步向特指忠贞爱情这个方向转化,情爱象征意义的&比翼鸟&意象开始在各个时期不断涌现。例如:&去岁照同行,比翼复连形。今宵照独立,顾影自茕茕&(唐长孙佐辅《关山月》);&鸳鸯同白首,相得在中河。水客莫惊笑,云间比翼多&(宋梅尧臣《依韵和徐元舆读寄内诗戏成》);&一笑千金、越样情深。曾共结、合欢罗带,终愿效、比翼纹禽。许多时,灵利惺惺,蓦地昏沈&(宋黄庭坚《两同心》);&衣上交枝斗色,钗头比翼相双。片段落霞明水底,风纹时动妆光&(北宋张先《河满子&陪杭守泛湖夜归》);&本是连枝芳树,比翼鸣鹣,尺紧他遭坎坷,俺受拘箝&(元代奥敦周卿《梁州》);&正交颈鸳鸯拆离,恰双栖鸾凤分飞。效比翼鹣鹣独宿,乐于飞燕燕孤栖&(元张可久《十二月》);&姻缘簿剪做鞋样,比翼鸟搏了翅翰。火烧残连理枝成炭,针签瞎比目鱼儿眼,手揉碎并头莲花瓣。掷金机撷断凤凰头,绕池塘摔碎鸳鸯弹&(元查德卿《仙吕&寄生草》);&不是妾身多薄幸,只因司马太风骚,效神凤,下丹霄,比翼双飞上泬寥&(明朱权《卓文君》);&两情成比翼,万事付蛮蜗。兰带同心绾,菱盘照胆磨&(明刘西江《恼公诗题游春士女图》);&休堕玉钗惊比翼,双双,共唼苹花绿满塘&(清纳兰性德《南乡子》);&身影两依附,清浊谁见嗤。长风从西来,比翼吹参差&(清陈克劬《弃妇篇》),等等。
  尤其是千古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这是中国形容爱情最凄美的颂词,为世人所经久传诵。此时&比翼鸟&意象情爱象征意义的描绘和运用达到了登封造极的地步。诗人用最美丽的誓言表明了恋人间无论上天入地矢志不渝的爱情信念,相传是当年白居易有感于唐明皇和杨贵妃间生死相离的爱情故事而作的《长恨歌》。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不拘泥于历史而从中蜕化出这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文学故事甚至比真实的历史记载更深入人心。清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事事相同古所难,如鹣如鲽在长安。从今两戒河山外,各逮而孙盟不寒。&&鹣&即是比翼鸟,&鲽&为比目鱼,这篇诗句为后世留下了着名的&鹣鲽情深&意象,寓意&长久不息、永不间断&的爱。比喻感情深厚的夫妇,恩爱逾恒,与&伉俪情深&同义而语。
  作为爱情坚贞的象征,比翼鸟意象在叙事文本中具有自己独特的叙事模型。东晋干宝《搜神记》有《韩凭夫妇》篇:&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10]
  这是在文学史上夫妻化&鸟&,以&鸟&喻人的最早故事,也是后来&相思树&、&合欢树&、&比翼鸟&、&连理枝&的原型&母本&.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也有同样的故事:&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11].以上两个传说在&夫妻化鸟&这一叙事结构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也可以说是比翼鸟意象在叙事中的典型体现。
  此后这种&化鸟托生&的传说在中国文学史上频繁出现,除地理位置和具体人物有所变化外,基本故事框架都很相似,结局都是故事的主人翁最终双双化为比翼鸟,以此延伸他们倍受阻拦的爱情和婚姻。很明显,这种传说的出现,是因为人们相信人皆有精魂,男女相爱却在生时不能如愿,故寄望死后魂托灵鸟,相宿相栖,同生共死。这表明了当时人们对比翼鸟的具有普遍认识。可见比翼鸟象征爱情的符号意义在此时已初步成型,并在后来很长时间里都以代表爱情悲剧形式呈现。高尔基说:&一般说来,神话乃是自然现象,对自然的斗争以及社会生活在广大的艺术概括中的反映。&[12]
  这就说明了神话的产生,是和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以此观照比翼鸟,它成为中国传统话语中的爱情象征,与这些深入民心、流传广泛的传说故事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比翼鸟&意象的审美哲思
  在《诗经&周南&关雎》中,我们看到&关关&叫的雎鸠与美好爱情相关联。在《诗经&小雅&鸳鸯》中,人们以&鸳鸯于飞,毕之罗之&为喻,祝福婚姻美满。在《小雅&白华》中,女主人公以&有鹙在梁,有鹤在林&为喻,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想念。从中可见,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比翼鸟&意象,既包含着华夏文化中鸟崇拜的文化因子,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象征思维的特征。
  (一)比翼鸟的审美寓意,是华夏鸟崇拜的文化延续
  华夏文化中的鸟崇拜古而有之,且多与生殖崇拜有密切关系,其原因可能是人类与禽鸟的生活贴近,以及世界各地都存在着宇宙卵生的传说。
  据文献记载,商民族始祖自玄鸟而降世。《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山海经&海内经》有关巴人始祖的论述:&西南有巴国,太嗥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众所周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乃中国古代四大图腾。&朱雀&和&玄鸟&、&咸鸟&是同一个神话概念,不可视为一具体名称之鸟,它象征一种禀具超自然的生殖力量的鸟,其或许有某些种类鸟的某些特征,但决不可以视该种鸟为&玄鸟&.可见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认识上就对&鸟&的存在有着特别的崇拜情结。神鸟的形象经过源远流长的演变,随着不同地域、时代及文化的差异发生着或多或少的分别并一再沉淀下来。&比翼鸟&也可算其中之一,在古人的审美意识发展中渐渐演变成一种祥瑞、美好事物的象征。
  而从古籍记载中可知,在上古时代,比翼鸟的出现已被认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祥瑞,数量已变得十分稀少。朝代更替,历史流转,关于比翼鸟出现的报告,愈来愈趋于稀贵。偶或出现,即被看作特别重大、具有迹象含义的珍异事件。《太平广记》和《韩诗外传》中都有记载:&成王六年,然丘之国,献比翼鸟,雌雄各一,以玉为樊。&&而至其中,遇圣则来翔集,以表周公辅圣之神力也。&
  (二)比翼鸟的审美形象,也是中国象征思维的一个缩影
  比翼鸟发展至象征爱情的和谐美好、用作情爱的隐喻,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种原因是鸟的配偶关系一般比较固定,多双宿双飞,不随便更易。如黄钧宰《金壶七墨》中提到:&禽类中雁为最义,生有定偶,丧其一,终不复匹&,民间话语也有&雁孤一生&之说。人们从观赏至羡慕,对成双水鸟的生存方式赋予了自己的情感,诗言志、诗缘情,自然在创作中加以应用禽鸟意象从而婉转含蓄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第二种原因可能是,一些水鸟在水边,常常是一腿站立,一腿缩起,一翅垂下,一翅合拢,这种外形很容易让人想象它只有一足一翼,必须雌雄配对才能活动。在《山海经》多有此类异鸟的记载:&章峨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又&毕方鸟&&人面,一脚。&《诗经&小雅&鸳鸯》中的诗句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如&鸳鸯在梁,戢其左翼&.[13]水鸟栖息时的独特外形激发了古人的审美联想,这些鸟因此成为男女情爱的象征。
  第三种原因是比附其他动物,并进行合理想象,尤其是雌雄并体的鸟兽。《山海经》记载了一种被称作&蛮蛮&的生物:&又西二百里,至刚山之尾,洛水出焉&&其中多蛮蛮,其状鼠身而鳖首&.郝懿行注:&蛮蛮之兽,与比翼鸟同名。&此外,在《山海经》中,还有很多身体相并的兽。如:&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并封在巫咸东,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有兽,左右有首,名曰屏蓬。&袁珂先生认为,并封和屏蓬、双双都是一类型的兽,它们或前后、或左右有头,或三身相并,显示的都是兽牝牡相合之相。此外他还认为,《大荒东经》所谓&三青马&、&三青鸟&、&三骓&,可能也都是双双之类。把身体相并的三青兽也称为&双双&,实际上是把并体行动的鸟、兽视为具有同一种性质的事物。可见,在早期神话里,雌雄同处或雌雄并体的动物种类相当丰富,虽然在《山海经》的叙述中,这些鸟、兽仍然只是居住在受到崇拜的山水之间的灵物,并没有同人类情欲有所关联。但是它们&雌雄同处,自相配合&的外形特征,已经隐含了象征情欲、并发展成为人们心中爱情意象的潜能。这种潜能在后来的意向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激发。鸳鸯和鹙都是水鸟。霭理士曾说:&在动物中间,性欲也很有几分&理想化&的程度,特别鸟类中间;鸟类可以为了失偶的缘故,伤感到一个自我毁灭的境界。&[14]
  鸟类,尤其是一些水鸟的这种习性,这也是它们成为中国文学中高频出现的情爱象征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比翼鸟&意象的象征意义是意象原型经过长时期的历史沉淀和人类对自然的长久认识而逐渐形成的。从对自然界动物如鸟类的外形与生活习性的观察,人们想象力和主观念想加诸其上,得到长时期演化并渲染后,借此解读大自然中当时人类无法客观理解的现象。同时当人们的强烈愿望受到巨大挫折或经过大量努力最终在有生之年仍然无法得到实现时,就会萌生精魂幻化,托物延生,以期再续生前事的思想。&比翼鸟&成为爱情符号象征意义亦在于此。人类对鸟类的长年累月的观察和认知,主观上认定比翼鸟&比翼双飞&这一感情寄托的意象,再与自然现实和社会生活的巧合中不断加以印证和强化,使&比翼鸟&的爱情符号象征意义最终定型,并不断应用于文学创作与故事情节联想中,对后世文学持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歆.山海经[M].北京:华夏出版社,.
  [2]袁珂.山海经全注[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3]胡奇光.尔雅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欧阳询,等.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李昉.太平广记(三)[M].北京:中华书局,.
  [6]申荷永.灵性:意象与感应[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78.
  [7]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9.
  [8]李时珍.本草纲目[M].刘永升校,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87.
  [9]王要林,等.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0]干宝.搜神记[M].钱振民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06:99.
  [11]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
  [12]袁珂.中国古代神话[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戏台上那一位白脸的奸臣, 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
唐代海纳百川的胸襟与兼容并蓄的文化措施,促使文学与艺术全面发展与繁荣。统一..
风、花、雪、月、雨、露、冰、霜是历代文学作品的描写对象。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
口号,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既清晰又模糊、既具古老传统又有现代内蕴..
一、亚审美界定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无处不在,它源于生活,更源于人们对事物..
《诗经》中以《关雎》为代表的许多诗篇在具体叙事抒情以前大都会先摹写一些与所..
古代文学论文标签
返回上级栏目: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