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界危机7.0打完爱恨情仇合成七情六欲指什么之...

flac用千千静听怎么转换,杀马特贵族的爱恨情仇,旧版天天动听,神界危机7.4爱恨情仇在哪打,怎样用千千静听搜索歌词
导读:头图来自《权利的游戏》 昨天阿里宣布,在“天天动听”基础上“改版”而来的阿里星球,彻底砍掉了本地音乐播放功能,用户如果想继续呆在阿里系,将不得不使用虾米音乐听歌。 这意味着曾经移动端最经典的音乐播放器产品“天天动听”就这样走入了死得连渣都
  头图来自《权利的游戏》
  昨天阿里宣布,在“天天动听”基础上“改版”而来的阿里星球,彻底砍掉了本地音乐播放功能,用户如果想继续呆在阿里系,将不得不使用虾米音乐听歌。
  这意味着曾经移动端最经典的音乐播放器产品“天天动听”就这样走入了死得连渣都不剩的命运。
  这不禁让人们联想起“天天动听”在桌面端的致敬对象“千千静听”,它被百度收购之后也同样走向死亡。不只是在音乐播放领域,非常多的小团队和个人作品,在被巨头看上并收购之后,有些还艰难地保持着原有功能,但加入了广告和用户体系,也变得很让人诟病。
  另一些则蜕变为流氓;还有一些则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下面这个不算完整的故事,串起了少数几个最著名的独立软件开发者或创业团队,可能挂一漏万,不能完全涵盖所有令大家感到心痛的小软件,但故事还是挺有意思的。回顾他们的历史,对于思考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VR等领域现在的独立开发者该何去何从,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千千静听 = 百度 + nanling
  在中国互联网早期,百度是在线音乐的代名词。百度MP3搜索为百度带来了三分之一的流量,也坐实了那一代网民“正版费用八国联军时候就给过了,请放心使用”的名声。下载完本地音乐,网民通过Winamp、Foobar2000等桌面软件收听,也比拼软解压的音质效果。
  2002年,上海程序员郑南岭(nanling)开发了“MP3随身听”软件,主要实现了高效和低资源占用的MP3播放,以及不规则窗口的换肤功能。后来,南岭用自己喜欢的《千千阙歌》将该产品命名为“千千静听”。
  最初5-6年南岭都将千千静听作为业余项目,但在开发初期他就建立了邮件、留言、论坛等完善的反馈渠道,很快“千千静听”就后来居上,在流行度上超越了Winamp。从百度MP3下载歌曲,在千千静听收听,成为了中国网民那时候生活的一部分。
  此后,因为软件规模变大,南岭开始保持少量团队,并顺应网络音乐形式,接入百度MP3的在线搜歌和歌词查找功能。2006年7月,百度干脆就收购了千千静听,价格超过千万元人民币。南岭在百度工作了3年,完成了代码和项目的交接,此后隐退江湖。
  2011年,百度迫于盗版指责改版MP3服务为ting,2012年整合品牌为“百度音乐”,千千静听在推出“百度音乐版”之后,也在2013年被正式更名为“百度音乐”,从此与nanling的旧作就没有太大关系了。
  天天动听 = (千千静听) + 阿里
  就在千千静听砸出千万级水花,开发者成功退出的2007年,几个年轻人给自己起名“坚果工作室”,模仿千千静听制作了“天天动听”,并应用于当时最大的智能手机系统Symbian(塞班)和Windows Mobile上。这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引子。
  和千千一开始主打播放效果和换肤一样,天天动听也有自己的独门功夫, 就是在塞班和WM支持换肤、歌词下载等完整功能,并历史性地在iOS首家实现了“桌面歌词”。其用户量急速增长,2009年突破1000万,2011年突破5000万,2012年突破1亿,到2013年6月用户量突破2亿。
  阿里在2013年10月全资收购该应用(金额不详),并正是在这2亿存量用户的基础之上,悍然在iOS和Android商店当中,把同一个包名上架的产品改为所谓“阿里星球”,推出了跟音乐播放完全不相关的音乐人,演唱会抢票等功能。
  当年该产品粉丝愤怒的评价都已经被阿里清空,如今他们更是把原有的本地音乐功能砍掉。
  不得不说,跟百度比起来, 阿里对待收购来产品的态度也是够残忍的,更体现出它根本不懂得存量用户的意义何在。用户追随产品是因为认同产品树立起来的调性和功能,不知道这一点,把支付宝拼了命做成社交这种事自然就做得出来。
  豌豆荚 = 创新工场 + (百度) + 阿里
  鉴于阿里在对待自己收购的产品时的粗暴态度,当阿里2亿美金收购豌豆荚消息传出的时候,人们夹杂着惋惜和庆幸的复杂情绪。
  这个软件有可能会因此走向完全不一样的前途,而它的创始人却可以在应用分发整体萧条的时候,给自己一个还不算太坏的结局——这也许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豌豆荚创立于2009年,2009年12月获创新工场数百万美元天使投资;2011年1月获DCM中国数千万美元A轮投资;2014年1月获得软银中国、DCM中国、创新工场1.2亿美元的B轮投资,3月获得高盛数千万美元的B轮追加投资。那时豌豆荚估值曾经达到10亿美金左右,而2014年6月,阿里更传闻要用15亿美金收购豌豆荚。
  实际上,15亿美金的天价几乎可以确定是看到了百度以19亿美金收购91无线,而确定的一个“慌不择路”的应对措施。这笔交易曾经被业界吹捧为百度获得了移动互联网的入场券,而主导这笔交易的李明远也被立为百度的“太子”,直到后来被雪藏,并在近日一次内部***风暴当中彻底的离开百度管理层。
  移动分发的黄金期已经过去。91被百度收购之后被化整为零,业务不断分拆到百度其他产品线当中,19亿美金基本上等于浪费了。阿里此刻很可能会庆幸自己犹豫了一步,而我相信豌豆实验室的成员,如果当时真能谈成这笔15亿美元的收购,现在回想起来也会觉得心虚。
  目前,豌豆荚老员工大部分已经出来,有部分外流到其他公司,剩下的人则孵化出了一个叫“轻芒”的团队,做要闻推送应用以及运营一款通知栏清理的小软件。当初他们做豌豆荚,就是希望能够贯彻自己小而美的美学思想,如今他们在新团队当中继续着自己的这份理想。
  进入阿里系的豌豆荚将于本月20日召开一场发布会谈未来,到时候,也许我们能知道它会不会也重复“好白菜被猪拱了”的命运。
  魔图精灵 = 创新工场 + 百度
  加上魔图精灵其实只是故事链中间的一个小插曲。除了豌豆荚,创新工场当初孵化出了很多的产品,知乎我们就不用说了;而另一个明星产品魔图精灵,当时被认为是对阵美图秀秀的强力对手,出来没多久就马上被百度以千万美元级别收购,成为创新工场初期典型成功案例之一。
  百度魔图虽然并没有达到图片应用的极致辉煌,但也做得还算不错。在2013年,百度魔图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社交营销活动叫做“PK大咖”,使其在iOS总榜第一名停留了两个星期,后面半年做到超过1亿用户,在全球20个地区的摄影类App榜单都进入过前五名。
  比起这两天就要在香港上市的美图,或者比起下面马上要讲到的“快图”来说,这款软件恐怕没有发挥出它的最大潜能——但谁又能确信做得更好呢?
  快图 = nanling + 猎豹
  花开了好几朵,我们只能各表一枝。
  说回南岭,他在百度实现财务自由之后就返回上海,随随便便做着普通程序员的规律日子。但在业余时间,他再次不安分起来,开发了又一款用业余时间维护的传奇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
与本文的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