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的世界怎么得到火的?

祝给予赞赏的伙伴,2017年发大财!|赞赏
收藏已收藏 | 199赞 | 30
分享到微信扫码分享到微信
3 万阅读总量
热门问题12345678910我如何获得积分?_QQ邮箱帮助中心
我如何获得积分?
获得积分的主要方式
每日积分不超过20分。
登录一次积5分,每日登录积分不超过5分。
发邮件(包括普通邮件、贺卡、群邮件)一次积5分。【我是怎么来美国的?】1-6全 陈晚
我的图书馆
【我是怎么来美国的?】1-6全 陈晚
我是怎么来美国的? 一这个问题,我的孩子和我的博客读者都问过我。简而言之,我是坐飞机来的美国,不是偷渡来的。那你具体的出国步骤呢?
美国有几十万华人,每个人出国的动机和方式各有千秋。这就如同一种米养一百种人一样。时值2010年的新春佳节,我的内心一直在翻腾着对往事的回忆。想起自己的出国之路,我深深地明白,没有他的鼓励,我来不了美国。没有她的赞助,我只能望洋兴叹。我到底是怎么来美国的?可以这么说吧,除了我自己的努力,是我的亲人和朋友们托起了我的出国梦。&
先撇去我的出国考试申请等步骤不谈。在我收到美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录取通知书之后,如何办理出国手续就让我有了狗咬泰山之感。
我这人几乎没别的优点,就是会念书。因故我在国内的学业一直像自来水一样流畅顺利。具体来说,我大学一毕业就考上了研究生,研究生一毕业就被美国大学录取。我在学业上的极大顺利,曾经令我的亲人们自豪无比。大家兴奋过后,问题接踵而至。我工薪阶层低收入的父母,该如何为我筹集那笔高额的出国费用?
在美国飘泊了这么多年,我一直珍藏着我出国前的欠帐单。在九十年代初期,这笔欠帐单无异于工薪阶层的巨款支出。赔偿五年大学和三年研究生的培养费,赔偿我就职单位的北京户口费,机票,购物,等等。这么一加,为了办出国,我大约需要三万五千元左右的人民币现金。
三万多现款,在现在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全民低收入的九十年代初期,这绝对是个大数目。我看过一部李阳导演的电影“盲山”。这部反映九十年代初期乡村生活的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数据。那时候,农村男花7000人民币就可以买个老婆。这样一算,我的出国费用,相当于为五个乡下男人买老婆的花销。
我家不是银行,父母更不是印钞机。这三万多块钱,几乎让我的父母愁白了头。为了给我集资,我的父母,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大伯二伯,几乎全部倾囊相助。一次次的家庭会议,一封封的信函和一个个的求助***,终于有一天,我的亲人们为我凑足了这笔钱。当所有的现金全部到位后,望着我眼前的那一打打人民币,我感动的几乎落泪。
为了从家乡取回这笔巨款,他陪着我日夜兼程。为了防止钱在火车上被盗,我们把这些钱分别藏到铁饭盒和我的身上。那夜的火车,如同跨世纪一样漫长。我困得东倒西歪,他累得强忍倦意。为了保护那一饭盒钱,他时不时要和座对面那位面带歹意的人对望。
三万多的现金,就是这样从东北小城被带到了北京,再转手交给了国家的“吸钱机器”。这笔钱,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像石头一样压在我心上。为了尽快还债,刚来美国时,我不敢乱花一分钱。只要一收到当月的奖学金,我在扣除必要的花销后,会马上将余额寄回国。出国前,我几乎把全家人拔得一毛不剩,父母穷得几乎连利息都没有了。一想到这些,我在美国怎敢不对金钱敬畏?
不久前,我家孩子在美国过十六岁生日。随便一花,一千多美金就没了。想当年,为了能借到一千美金,我的父母不得不卑微地求人相助。当我对孩子进行家史教育时,她是否能理解我当年的困窘?
2/14/10& 10:24PM
希望我能有耐心把这个流水帐写完,以便为今天的学子们提供一些信息和鼓励。谢谢关注。
已经接到通知,孩子们星期一,二都不上学。哎呀,这可咋办哪。美国家长也在抱怨呢。我是怎么来美国的?二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凡事一直特顺。假如非要找出我山穷水尽柳暗花明之时,办出国这事值得说道说道。&一九九零年的初春,中国教育部颁发了一个不利于出国留学的新政策。衙门里的官爷们明确提出,研究生毕业后要为国家服务五年方可漂洋过海留学。&这个政策刚一出台,很多人的出国梦被即刻击碎。那阵子,我们的研究生宿舍中时常会传出一阵哀鸣。唉呀,咱哥几个姐几个怎么这么倒霉呀。托福考了,GRE单词也背了,申请信发了,这纽约的大苹果,为啥咱非得等五年才能吃着呢。&一阵躁动之后,大家开始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艰苦卓绝斗争。乍眼看上去,这个政策好像很严格。但仔细研究一下,文件中有一个死角尚可突破。政策中有一个附件,给我们的出国之门开了一条窄缝。文件说,假如申请留学者有海外关系,补交相应罚款后,是可以办理出国留学手续的。&一提海外关系,我心里就发毛。在那暗无天日的文革时代,我家的海外关系曾经让我的父亲吃尽了苦头。文革那些年,只要有可能,我们是尽量回避提海外关系的。&没想到,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多年前的解放前夕,当我的二伯随着上海的一家工厂开始他的台湾之行时,他根本没有想到,海峡两岸的骨肉相隔几达四十年。他更没有想到,多年以后,他的侄女要靠他的台属证圆出国梦了。&实事求是地说,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在办理出国留学手续时真是发挥到了极致。即便是现在,某些学子在申请国外大学时,假***依然大行其道。那当年的我们呢?是不是也有作假行为?&想当年,在留学政策的重压下,当我们这些渴望出国的学子们终于体会到了海外关系的重要性时,仿佛在一夜之间,北京城一下子便呼拉拉地冒出了很多台属,美属,加属。那时候,如果你想办出国留学,只要你在中国大陆之外的任何地区有门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你就可以嘿嘿呵呵哈哈地偷着乐几声了。&当时对我来说,没有台属证,就像现在你没有签证要来美国一样。所以我办理出国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尽快拿下这个小证证。因为我们是这个留学政策的首批执行者,官家对我们的防范还是很严格的。你,我说你呢,我看你像赵本山老家那儿旮瘩的,你怎么会是台属呢。当鱼目混珠真假难辨时,被验明正身成了我不可避免的一道坎儿。&真金不怕火炼。不管什么事儿,只要是真的,就不怕任何考验。关键是,我开始办出国手续时,已经是烈日炎炎的七月份了,而录取通知书明确规定九月初开学。假如我不快马加鞭,十个台属证都救不了我。&抢时间,争速度,尽快把台属证搞好,是我办出国的首要任务。那年夏天,当二伯在台北的家中优哉游哉时,北京来的一个***,把他彻底搞糊涂了。什么什么?我侄女办出国,非要我的***干什么?这大陆,又要搞文化大革命了吧。&俗话说,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为了帮助我,一头雾水的二伯赶紧把他的***复印件以最快的速度寄到了北京。当为我周全此事的大伯向我出示这个不起眼的台湾***时,我在心里高呼,乌拉,万岁,革命的第一步成功了。&有了台属***,官家还需两大证明。一是证明我父亲和我二伯的兄弟关系,二要证明我和我父亲的父女关系。呵,我二伯和我父亲的兄弟关系在文革期间早就被证实了。否则,我父亲就不会为这个海外关系忍气吞声那么多年。这道手续,好办。我和我父亲的血缘关系,还需证明吗?&有了这些证明信,似乎还不能满足为我办手续的那位京城女侠。她意味深长地告诉我,现在的假台属太多啦,我不得不严加管范呢。小同学,你要多多理解呀。&苍天啊,大地啊,咱都办到这份儿上了,咋还不够呢?难道你们非得从DNA水平上证明我们一伙儿人的血缘关系不成?&最后的关键时刻,我急中生智。我无不激动地对女侠说,哎,麻烦您看看我的学生档案,行不?这个挡案是我刚入学时填的。改革了,开放了,我胆子也变大了。我记得当时我好像把台湾二伯填到社会关系里了。我怕节外生枝,更怕女侠难为我,随后我又加了一句,您说说,即使我想做假,我也不会三年前就提前执行吧。那时候,哪有这个规定啊。&当年办出国手续时,主要是我一人在北京瞎跑。我最怕的一件事,就是被领导拒绝我的合理要求。经过大量的反证旁证,我的台属身份终于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同。我的天哪,咱可是费老劲啦。拿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台属证明,再加上那份割钱赔款的收据,我终于可以办出国护照了。&到了美国后,我遇到过很多台湾来的留学生。最逗的一位台湾同胞曾经不解地问过我,哎,你们大陆人出国,为什么非要我们的***呢?我爸爸有好几个大陆老乡,非要我爸爸的***不可,说是给他们孩子办出国留学用。哈哈,他不懂,我懂啊。假台属就是这样练成的。&如今时代进步了,出国手续也简化了。台属证啊台属证,二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想起你时,真的是恍若隔世啊。现在的留学生出国,哪有这么多的羁绊。台属证啊台属证,你是否和当年的粮本一样,人们再也不需要你了?2/16/10&&12:12AM【我是怎么来美国的?】三&很久前,网上流行一个关于北京的段子。这段子的大意是说,外地的土皇上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官儿小。其实,岂止是当官的到了北京倍感失落,当年我这个穷学生何不如此?&从东北到了北京城之后,我仿佛从飞出鸡窝的金凤凰一下子又变成了羽毛未丰的小鸡雏。幼稚而又毫不起眼的我,在诺大的北京城里显得那么渺小。初到北京时,在夜深人静的宿舍里,我默默地品尝着想家的滋味,也想起了我大学同学的临别赠言。&在大学毕业前的晚会上,作为班上唯一进京读研的我,得到了我大学同窗们的真诚祝贺。哎,陈晚同学,到了北京后,你别把我们忘了呀。等你站稳脚跟了,我们以后有事儿找你去。&同窗的留言言犹在耳,可眼前的现实却不尽人意。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坑坑洼洼的菜户营(医学院所在地),我心目中的北京不应该是这样的。我暗自悲观地想,我这个来自东北的丑小丫,哪有在北京变成天鹅的可能呀。说不定读研过后,我还得回东北投奔我的大学同学去。&在心绪不安的紧张情绪中,我迎来了开学上课的第一天。那天到教室一看,我心里一颤。哎哟,很多同班同学比我大姐年龄都大,班上居然还有两个大肚子的孕妇呢。我的近五十名同学当中,有些人属于医学院基础系研究生,大部分人则是北京各大医院的临床研究生。不需远观,细细一看,班上同学们的年纪相差非常悬殊。很多师兄师姐年长我十多岁。再仔细一打听,他们居然是我崇拜的当年77-78级大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如此背景丰富的同学们当中,肯定会有我的榜样人物甚至是贵人。比如,我们班的英语课代表就是一位77级大学生。在他的眼里,我们应届生纯粹就是个小孩子。这位曾经出过国后又海归的帅哥,常常鼓励我们这些小孩子们一定要出国看看。多年以后,当我的同学们成了北京某医院的院长,成了北京某出版社的社长时,当我在电视和网络中看到他们风生水起的骄人成就时,我与他们同窗共读的日子,即刻向我走来。&我们研究生班上的学生组成,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像我这样的应届毕业生,年轻,活泼。一类是工作多年的在职研究生,稳重,成熟。开学第一天,当我和几位应届生嘻嘻哈哈之余,我被前来报道的两位孕妇同学震住了。我心想,女人带着肚子里的孩子,都能读研究生啊。和她们相比,我没有任何生活负担。年纪轻轻的我,假如学不过孕妇,这说不过去呀。我刚来北京时的那种失落感,就这样被我的阿Q精神慢慢赶出了我的心灵之角。&我们医学院的研究生课程是这样设置的。不管是临床的还是基础的,大家在一起统一上一年的基础课。之后,临床研究生奔赴各大医院,基础研究生则继续留校读研。假如你问我,在多年的求学经历中,哪段时间对我的心灵成长影响最大。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在北京读研的那几年,尤其是在医学院本部上基础课的那一年,对我日后求学的影响最大。&开课以后,随着大家的渐渐熟悉,我对我的同学们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首都医科大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北京当地人。众所周知,北京人前卫,他们一直领导着时代的新潮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和他们在一个班里混,我很容易照猫画虎似的盲从他们。我心想,嘿嘿,即便是邯郸学步吧,我也得东施效颦般的走出个猫步出来。我的出国梦,就是我从北京同学那儿学来的第一个猫步。&刚入学时,当我为侥幸进京而沾沾自喜时,我发现,我的北京同学们却几乎人人手里一本托福书。那时候,还没有北京人在纽约的故事。但根据我对我们研究生班的观察,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外地人在往北京挤,北京人在往美国奔。和谐社会下的动态平衡,估计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即便是今天,情形也差不多吧。&我从小在东北长大,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喝的是东北风。进京前,我只知道毕业后争取留京才是我的最大目标。对我来说,出国太遥远了。这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我整天被班上的“托福托福”包围时,终于有一天,托北京同学的福,我认真地动起了出国的念头。&那时候,虽然北京城出国成风,但我们准备出国考试,要像潜伏的地下党一样隐而不露。为什么呢?托福难,出国难,对这种没把握的事情,是万万不能让导师知道的。假如出国落空,毕业分配再出差错,咱没法见江东父老呀。&于是,在北京读研的那三年,我一边应付着导师和课题,一边私下苦读英文。关于如何学英文准备托福考试,我会单独再谈。&没想到,天助我也。三年过后,我不仅顺利毕业留京,我同时收到了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更没想到,我刚走出国门,我的科研题目还获得了北京市卫生局一等奖。&现在时常有读者问我,我想出国,该怎么下手啊?你瞧瞧我,当年我这个东北来的笨小丫,在没有任何出国打算的情况下,三年之内,我不仅圆了出国梦,我还居然成了我们研究生班的第一位自费出国留学生。我笨鸟先飞,准备不到三年就走出了国门。假如你聪明伶俐,英文特别棒,又有出国的打算,说不定不出两年,你的生命轨迹可能就会有所改变。&我一直认为,不管中国现在多么强大,美国多么腐朽没落,出国留学仍然是个值得向往并付诸于实现的一项教育投资。这些年,由于个人兴趣所在,我一直关注着国内大学生的就业危机问题。假如你在国内没后门,专业又没有什么优势,本身又没有什么实力,何不考虑出国一试呢?李开复曾经写过一篇题为“留学带给我的十件礼物”的文章,感兴趣者不妨读读。&几天前,当我和我的孩子谈她几年后的大学报考时,我无不感慨地向她建议道,孩子,高中毕业后,你争取去纽约读大学吧。在我眼里,纽约就是中国的北京。在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里,你会觉得孤独,渺小,卑微。但这种令人窒息的力量,一定会激发你努力向上。&不管你在哪里,无论你从事的职业如何,在卑微中进取,这是我们需要的一种自我鼓励的内在力量。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子们,一定要发愤向上。在生活和事业问题上,千万别向海藻似的想一步登天。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偷工减料走捷径者,一定会输得很惨。&2/18/10&&7:43AM【我是怎么来美国的?】 四这几天,我正在阅读著名学者作家季羡林的散文集“这一辈子”。读后,令我感触颇深。书中提到季大师精通12种语言。和大师相比,人家是大象,咱是蚂蚁。来美国漂泊近二十年,我的英文能力虽然应付生活没问题,教育在美国出生的孩子也可以,但我至今不敢说我已经精通英文了。&当年的我,出国梦诞生后我要面临的第一关,就是要尽快通过美国研究生院的英文考试。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托福和GRE考试。&从小到大,我经历考试无数。虽然我没取得过特别骄人的成绩,但在学业竞争中我一直处于领先名次。可惜,一向不把考试当回事的我,当年却被托福吓得半死。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的英文听力实在糟糕。&当时我们研究生班的英文课,共有三名老师执教。王老师教我们阅读,殷老师教我们听力,还有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女孩教我们口语。穿梭于这三个英文课堂之间,排列组合派上了用场。一会儿听,一会儿说,一会儿读,把我们忙得不亦乐乎。&那时我们班上有两名英文课代表。除了我前面提到的那名77级的海归,另外一名英文课代表就是我了。身为英文课代表的我,听力又那么差,这让我既沮丧又有压力。古人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我把这句话活学活用一下,可以演绎成英文课代表听力差劲,全班皆知。&上大学时,我一直喜欢英文阅读,我曾经读遍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里的英汉对照小说。在我毕业前一年,学校有一个集体阅读英文报纸“China Daily”的读报班。为了提高阅读能力,我曾参加过几期。大学期间,靠着鹦鹉学舌之功,我也能讲几句中国式英语。所以,进了研究生班之后,英文阅读部分我没问题。我这二把刀的功夫,应付澳大利亚女孩为我们开设的口语课也可以。&不是我口语好,而是功课太简单。我们所谓的英文口语课,几乎离不开“what is your name?”, “what do you like”这类最简单的问题。印象最深的一次口语课,是澳大利亚女郎问全班同学你们中国人睡觉时穿什么呀,当一位男同学回答”nothing”时,惹得全班哄堂大笑。&和我的英文阅读和口语能力相比,我的听力实在像个营养不良的婴儿,绝对急需补充大量营养。可谁都明白,一口吃不出个胖子。为了迎头赶上,我非得一点儿一点儿地补奶不可。&教我们听力的殷老师是个曾经出国镀过金的海归。每次上课,她都把自己打扮得特像美国女郎。每当她开口讲话,冒出一串串我听不懂的英文时,我常常会走神到爪哇国,暗地里悄悄琢磨她从国外带回来的那件马甲。这马甲怎么比衣服还短呢?我在东北没见过。得,这么一走神,就连听不懂的英文我都没听见。我这学习态度,可算是罪大恶极了。&在准备托福听力考试前,我的耳朵只被下面几类英文磨炼过:“step by step”录音带,“Radio Beijing”的广播,澳大利亚女郎的澳音英文,口语老师的中国式英文。&值得一提的是那套“step by step”录音带。估计今天的学子们不会用这套英文听力教材了吧。在八十年代末期,这套录音带就是磨炼我们英文耳朵的经典教材。当时学校免费给每名研究生提供一台价值100多元人民币的小录音机。每次课后练英文听力时,我总会把录音带和录音机折磨得半死。一遍遍吱拉吱拉地倒带,一遍遍如听天书般的无奈。最后,机器和录音带被折腾得累了,我烦了。&虽然我心中的出国梦很清晰,但遇到困难时,我确实打过退堂鼓。毕业留校过京城的生活,当时对我来说很容易,这也是父母对我的期待。留在北京不是挺好的嘛,我何苦遭这个洋罪呢。&不知为什么,一旦我动起放弃什么的念头时,我总会心生一股重头再来的不服输劲头。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品性,让我又重新振作起来,开始了我新一轮的努力。&就这样,在反反复复的自我否定与自我充电的过程中,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日设在北外西院的托福考场。考试过后,我如卸重担。就在这时,北京城爆发了世人皆知的学生运动。&那年的夏天,留给我的记忆是永生难忘的。我们医院离***广场特近,徒步就可以前行。考完托福后,我本应快马加鞭继续准备GRE。可年轻人爱热闹,我很难抵挡满城风雨的躁动。那时候的每天傍晚,我总会怀着好奇之心,和三三两两的学生前去广场看热闹。这种盲目的人云亦云之心,确实耽误了我的一些学习时间。&好在我糊涂过后会马上提醒自己,要努力啦,要加油啦。于是,在热热闹闹的北京城,我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开始认真地准备GRE考试。&一看到GRE考试的字汇书,我又傻眼了。几乎和圣经一样厚的字汇书,我怎么一个字儿都不认识呢。我刚从英文听力的折磨中解放出来,现在我又跳进了GRE字汇的火坑。不容易呀。&没看GRE字汇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还可以。看过这些GRE字汇之后,我好像突然变成了英文阅读的文盲。我再次开始严重地怀疑自己,并又有了打退堂鼓的迹象。&这时候,我的托福考试成绩下来了。我一看,听力部分的成绩依然是我的弱项。尽管如此,我总算达到了申请奖学金的分数线。通过了托福考试,眼看着革命已经成功一半了。对GRE考试,我只能硬着头皮上了。经过三个多月的准备,我稀里糊涂走进了GRE考场。&也许你会疑惑,你到底考了多少分呀?GRE的数学部分,我大获全胜,考了个满分(800分)。GRE的字汇部分,我只考了420分(满分800)。当时美国大学申请奖学金对GRE的最低要求是,数学和字汇总和达1200分即可。瞧我这成绩,勉强触线儿。&到了美国以后,当我和我们实验室的美国学生踢母(TIM)闲聊GRE字汇考试时,我真没想到,这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考的还没有我高呢,他只考了300多分。一听到这个消息,咱的自信心绝对大涨。当然,踢母肯定不是美国学生中最优秀的。但非要和美国最优秀的人看齐,那不得累死我。不尽人意时,咱该阿Q就得阿Q。&准备出国英文考试,我总共花了多少时间呢?复习托福,花了五个月;复习GRE,花了四个月。这九个月的光阴,终于融化在我的美国梦之中。&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英文考试,并不意味着到了美国后我就会所向无敌。一下飞机就休克,一听英文就发懵,这就是刚出国时的我。那些呜里哇拉的英文,几乎把我置于半聋半哑状态。这种聋哑人的状态,在我拿到美国硕士***前一直存在着。&在美国求学两年多后,在我的硕士论文答辩尘埃落地之时,我的导师和我善意地开个玩笑,哎呀,你刚来美国时,咱俩就是鸡同鸭讲啊。&鸡同鸭讲总比根本不讲要好。人不一定非要磨炼到尽善尽美时,才可以四平八稳地圆梦。除了神,没人能做到任何事情都尽善尽美。这世上,最优秀的和最无能的人,终究只占少数。我们大部分人则处于可进可退的中间状态。是进还是退,全靠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我出国前后,北京满大街都唱着苏芮的这首歌。我在半聋半哑状态时,稀里糊涂就圆了美国梦。我相信,我能做到的事儿,你肯定也能。就像这首歌继续唱的那样,“跟着感觉走,让它带着我,希望就在不远处等着我。跟着感觉走,让它带着我,梦想的事哪里都会有”。&2/21/10&&8:22AM【我是怎么来美国的?】五&中学上政治课时,常听老师给我们小屁孩儿大讲特讲辩证法。内外因相辅相成的关系,当时听得我似懂非懂。长大后,我终于慢慢明白,为了成就些大大小小的事儿,内外因确实缺一不可。&现在的孩子们如果想申请留学,该怎么办?大家一定是通过网络先搜索感兴趣的大学,然后再和他们联系吧。电子邮件既便捷又经济,轻轻一点,申请信就会在瞬间传遍美国各大学院。&在网络出现以前,申请美国大学可没这么简单。九十年代初期,电脑尚属稀罕之物。我们医院的电脑房,据说是个“闲人免进”之地。不仅要穿白大衣,甚至还要换上拖鞋,我们这些电脑盲才能进出此地一睹电脑的风采。至于如今人人都离不开的网络,那时候咱根本就没听说过。&为了办出国,我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和美国大学尽快挂上钩。隔山望海,投石问路,我们通常会用英文打字机写第一封联络信。信的内容无非是,我对你们学校感兴趣,你们可否给我寄一份申请材料过来?&听说过“活人能被尿憋死”吗?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我好像非得上天入地的折腾才行。比如,写信用的打字机从哪里来?我怎么才能找到美国大学的资料?&身为在京城没什么根基的北飘族,为了做好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我们比京城的本地户要付出更多的艰辛。那时,四处寻找英文打字机,就是一道让我难解的习题。&我早就知道,家在北外的伯父家有一台打字机,那是他编辑出版百科全书的工具。每次去伯父家过周末,我总会对那台英文打字机深情地行个注目礼。亲爱的打字机,让我用用你,行吗?&伯父为人做事向来严谨,我因故对他十分敬畏。观察了好多次,我最终还是没好意思张口向他借用这个宝贝儿。&转念一想,要不咱自己买个打字机如何?可惜,囊中羞涩的我,腰包里的银子根本不够。没有打字机,就像战士没有***一样。我没法冲锋,更没法奋勇杀敌呀。无奈之中,我只好继续找啊找啊找啊找,我这不是在找对象,而是天天在找打字机。&天无绝人之路。有一天我无意中听说,我们医院有一个供研究生共享的英文打字机。这台打字机,是大家圆梦必不可少的工具。一个馒头十个人啃,一台打字机十个人用。这得排到猴年马月,才能轮到我头上?&那时候,我们这帮研究生都在暗中使劲儿圆出国梦。所谓梦,就是无法说出的秘密。好梦难圆,好梦只能藏在心底。那时我时常和自己嘀嘀咕咕,万一出国梦碎了,我还得继续留在北京生活呀。所以,我绝对不能让导师知道我的留学打算。&我的这种心态,和同学们的共同想法是一致的。为了给自己留条退路,为了出国无望时还能留在医院救死扶伤,我们医院的研究生都互相隐瞒心中的那个小算盘。每日见面,我们彼此心照不宣。&办出国是件大事,长期孤军奋战哪行,好歹咱得找个和我共同研究作战方案的同盟军才好。首先,为了解决打字机的问题,我必须得求助值得信任的同谋。他会是谁呢?&很幸运,在我们医院,就潜伏着一位值得我信任的贵人。我的大师兄是我堂叔的同班同学。我当年转学到北京时,他为我做了很多周旋工作。由于这种特殊的亲友关系,我首先断定他是值得我信任的战友。当时的问题是,几位穷哈哈的研究生都在抢用这台打字机。等排到我头上时,估计美国都要沦陷了。这可怎么行?&听到我的难处后,这位长得高高大大的师兄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没事儿。这台打字机,你就尽管用吧。别人要是打听这台打字机的下落,我来为你抗着。&母亲经常说我傻人有傻命。差点儿让我走投无路的英文打字机,就这样被师兄为我解决了。如今我不得不承认,贫穷时惺惺相惜的纯朴友情真的是无比珍贵。&那段时间,刚好我父亲在北京首钢参与一个合作项目。闲暇之时,父亲会到我们医院与我共度周末。在我窄小的学生宿舍里,父亲见证了我申请留学的第一步。每当我坐在英文打字机前,打出一封封的申请信时,父亲总会和我开开玩笑。哎哟,你这个女特务,又给美国发报啦。嘀嘀答答的打字声,就是我的梦想和希望在歌唱。&打字机问题解决了,下一步,我怎么才能找到美国大学的资料呢?没有网络的年代,为了找到这些信息,是一定要靠纸媒出版物的。当时刚刚建立的北京图书馆新馆,就是我常去的寻宝之地。&从天坛附近的医院,骑自行车到离动物园不远的北京图书馆,我这京城走单骑的功夫,还算可以吧。每次出行,我都得在时间上精打细算。我大约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查专业资料,花三分之二的时间查留学信息。为了解除导师对我经常外出的怀疑,出发前,我要把寻找的专业资料先向导师汇报一遍,以获得导师的极大信任和理解。此外,我还要自备一些简单的干粮熬过午饭时间。&每次一走进北京图书馆,我的内心总会生出一股卑微的无能之感。看到那些浩瀚的留学资料,我仿佛有了蚂蚁想吞大象的无奈。美国有那么多的大学,我真不知自己该从何下手。至于美国大学排名榜,我根本想都不会想。就像盲人摸象似的,不知我自己稀里糊涂摸到的,到底是大象腿呢还是大象鼻子呢。&忍着时不时涌现出来的无助和自卑感,我强迫自己一页一页地翻,一点儿一点儿地看。一无所知时,我只能盲从自己的直觉,索性来个随机性的圈圈点点。哪个学校名字看着顺眼,我就会把它立即列入第一梯队。听说过以貌取人吧,我这是以名字取学校啊。不管怎样,咱先毕恭毕敬地把学校地址抄下来,回到医院后,我再把它们变成打字机上的一个个字串儿。&我在北京盲目发申请信,就好像是买彩票一样,能否中彩,全凭运气。当我在北京摸着石头过河时,早我两年去美国的堂兄开始在百忙之中助我。&网络诞生前的八九十年代,美国各大学的信息栏里,会提供很多美国研究生院的索取信息卡片。这种卡片比明信片略小一号,卡片上有索取大学资料者的姓名地址***等基本信息。&自从堂兄在八十年代末出国后,我们经常有通信往来。从他游子思乡的信函中,八十年代留学生的点点滴滴慢慢印在了我的记忆中。打工,送报,上课,想家,堂兄在信中为我展示了他留学时的早期生活。&为了帮我圆出国梦,他经常会从他就读学校的信息栏中,找到那些大学信息卡片,填上我的姓名和地址后,堂兄会直接为我索取美国大学的申请材料。&这种犹如一路通天的捷径,为我提供了很多便利。一,我可以免去一封一封打印申请信之劳,二,可以省去我的邮寄费。当时,我的研究生助学金收入只有120元人民币左右。每封申请函,至少要花掉我一顿饭钱呀。寄出一封不知生死的信,两块儿火烧(饼)外加一碗红烧牛肉就没了。三,加快了信函往来速度。那时候,中美单程发送一封信,大约需要十天左右。堂兄在美国直接为我索取材料,轻轻松松就为我省去了近十天的时间。&从师兄帮我弄打字机,到堂兄为我索取申请材料,这些就是助我圆出国梦的外因。除了我自己的努力,他们的热情相助,不仅增加了我的自信心,更让我看到了友情亲情的宝贵。&到了美国之后,我和早我几个月出国的师兄有过***联络。刚来美国时,为了筹资帮老公办出国探亲,我再次向师兄求助。那年,老公去师兄工作的学校面试研究生院时,他们两人见过面,还在一起吃过饭。那时我恍惚听说,师兄的婚姻似乎在经历一场危机。真无奈呀,好容易出国了,一家子团圆了,却要经历风吹雨打的考验。&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从哪天起,师兄渐渐溜出了我的视线。他目前近况如何,我竟一无所知。毕竟是血浓于水,我和堂兄一家的联络,倒是一直从未间断过。他来过我家做客,我拜访过他的德州之家。靠着***,网络,电子邮件,我们一直在互相关注着。&假如我现在能见到师兄,我一定会问他,嘿,你还记得那台英文打字机和你借我的一千美金吗?&十多年前,甘萍唱过一首叫“大哥你好吗”的歌。 今天这首歌不禁浮上了我的心头。我想对杳无音讯的师兄说,“大哥,大哥,你好吗?多年以后是不是有了一个你不想离开的家”?&2/24/10&&11:13AM【我是怎么来美国的?】 六由于XX博客的缘故,我时常会收到国内学子的来信。有人问我,“像我这样的科研背景,可以申请到美国的全额奖学金吗?”读完同学们的来信,我不禁心生感叹。和我在国内读研时相比,现在国内学子们的科研水平实在太高了。有的同学甚至在读研期间,就已经在一流的科研杂志上发表过第一作者的文章。我想说的是,假如你真的如此优秀,你不仅要拿到美国的全额奖学金,你还要努力站在本领域的最前端。说不定未来的这个领域,就是你施展才华的天下。在今天看来,当年我在国内读研时的课题,真的太落后了。为了应付硕士毕业,在大学期间没搞过一天科研的我,凭着自己的三脚猫功夫,不得不努力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先科普一下我的课题吧。我的实验模型大体轮廓是,在口腔致龋菌的培养液中,放上一个比指甲还小的人体牙片。经过一定时间的细菌培养,我要分析培养液中的产酸量,同时要检查牙片是否有脱钙现象。在上述模型中,我的主要任务是测试几种不同食用糖对小牙片的脱钙影响,其中包括蔗糖和当时市场上流行的新开发的田叶菊糖。导师对我的期待是,发现新型糖源田叶菊糖致龋能力最小的证据,并大胆提出它能成为蔗糖代用品的设想。蔗糖就是我们日常所用的食用糖,它是造成龋齿的罪魁祸首。不管是上海的大白兔还是东北的虾酥糖,那甜甜蜜蜜的滋味,都有蔗糖的功劳。刚进实验室,当导师向我提出这个课题的设想时,我不禁疑惑,让初生牛犊的田叶菊糖代替德高望重的蔗糖,哪有那么容易。这好比今天的二奶要推翻大奶一样,不经过浴血奋战的折腾,二奶哪能轻易得逞。我虽然对这个课题心生疑惑,但导师的权威是不可违抗的。识时务者为上策。为了拿到学位,高高兴兴服从导师的指导,是我唯一的选择。我在科研室见习观摩一年后,便到了我申请美国研究生院的重要关头。那时,我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数据,托福和GRE考试也刚刚够线。看到那些有模有样的美国大学入学要求,我严重底气不足,更不知道怎么才能应付那些表格和个人陈述。申请去美国读博士时,通常要向系里简介一下自己的科研经历。为了应付对方的要求,在递交申请时没有任何数据的我,只好硬着头皮把开题报告中的摘要寄给了美国大学:我的课题主要研究几种不同食用糖对口腔龋齿的影响。写完这句,下面我几乎就没词儿了。我只好加了几句展望性质的设想滥竽充数。在美国综合大学的生物系,很难找到和我专业完全对口的实验室。为了和生物系接轨,我只能强调自己的微生物和生化背景。就这样,同样的申请信,同样的科研简介,我分别寄给了美国的十几所学校。申请信寄出之后,天天查看医院的信箱,便成了我必不可少的功课。非常遗憾的是,直到入学当年的四月份,我连一封录取信都没有收到。这时候的我,仿佛已经接到了留学无望的死亡判决书。面对失败,我十分沮丧。我把托福什么的都扔在一边,我不再努力,不再期待,开始在茫然中准备毕业答辩。那段时间,当理想和现实出现错位时,那种令人窒息的无助,时时袭上我的心头。寂静的夜晚,望着窗外不说话的星星,回味着自己在京城近三年的北飘生活,我忍不住泫然泪下。情感的酸涩,留学申请的不顺,论文数据的生死未卜……,这几件事情同时纠缠在我心底,令我茫然若失。当时,与我同期申请留学美国的几位同窗学友,几乎全部败走麦城。这样的结局有点儿意外,也有点儿悲惨。尤其是在学生运动刚刚结束的北京城,空中时常飘来一股不稳定的味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的心中很难再装下一个安静的书桌。我变得开始怀疑一切,躁动不安的情绪,把我逼到了爱谁谁的悲观心境。那种打不起精神来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仿佛濒临死亡。这,不是累死的,而是烦死的。时近二十年后,当我在大洋彼岸自己温暖舒适的书房里,有幸读到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的传记时,书中的几句话道出了我当时的感受:“我们生活在相互隔离的状态中,人们常认为自己的痛苦是独有的,自己的奋争是独有的,于是我们就变得更加自闭”。的确,某段时间的失望和无助,不是某个人的专利,它属于一切为梦想挣扎的年轻人。不说别的地方,仅在那一年的北京城,不知有多少学子的梦想都被扼杀在那个难熬的春季。既然出国无望,我得让自己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才行,并争取早日毕业。于是,我重新让自己振作起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毕业答辩的最后冲刺上。为了补上最后一个重要的数据,在导师的建议下,我不得不求助于北京海淀区的中科院生化所。那时候,北京城没有满大街出租车的便利。即使是有出租车,估计我也坐不起。从天坛到海淀,我不仅要倒几次车,同时还要照顾好我随身携带的两个冰桶。为了样本的新鲜,我把需要分析酸含量的细菌培养液试管,像码冰棍儿一样,小心翼翼地塞进了那个和暖瓶一样大的冰桶中。上车下车,我一定要轻拿轻放这两个宝贝儿。有一天中转等车时,在京城昏暗的灯光下,不知详情的过路人,还以为我是卖冰棍儿的呢。没想到,冰棍儿我没卖成,我却被卖到了美国。当我在忙忙碌碌中忽视失败和所谓的痛苦时,有一天,惊喜突然向我走来。当年四月底的某一天,我收到了一封此生难忘的美国来信。美国俄亥俄大学生物系,已经录取我为当年秋季的博士生。学校不仅免除了我的全部学费,还为我提供每年一万美金的助教工资。在绝望中忽然传来了好消息,这无异于天上掉馅饼一样。也好比你一贫如洗时,忽然发现裤兜里还有一千美金时一样。不难想象,我的内心被巨大的惊喜瞬间填满。这个好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我东北的家中。喜讯传来,父母与我一样惊喜。他们自豪地告诉我,看,凭着自己努力,你一定能行。父母的话,说的并不完全准确。就像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所言那样,“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友谊更有价值了。没有友谊,你将一事无成。”。的确,没有朋友的帮助,我的留学计划至少要晚成功几年。当我在北京行色匆匆东奔西走时,那年四月初刚去美国俄亥俄大学探亲的好友小罗和她的丈夫,正在美国无私地助我。小罗的丈夫当时正从师于俄亥俄大学生物系负责招生的教授。在他的推荐下,我的名字就这样在众多的申请信中被招生的教授挑了出来。来美国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过走后门的经历。我初来美国时的录取,是否属于走后门之列,我不得而知。假如我的托福和GRE没通过录取分数线,即使我在生物系有十个朋友,他们都帮不了我。朋友就像是化学反应时的催化剂,在我们人生形形***的跋涉过程中,朋友的存在加快了我们成功的脚步。需要点石成金时,朋友就是那只无人能解的神魔手。我的留学申请经历让我深深懂得,除了不懈的努力,我们还要学会耐心等待。在等待中,我们来看事情最终将如何发展。另外,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不要忽视任何一份友情和感动。你想象不到,什么人会在什么时候会以何种形式来帮助你。我当年读书时,非常喜欢程琳演唱过的一首歌,“趁你还年轻”。今天的孩子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也许你不相信 你也许没留意有多少人羡慕你 羡慕你年轻这世界属于你 只因为你年轻你可得要抓得紧 回头不容易你可知道什么原因有人羡慕你只因为他们曾经也年轻你可明白什么道理有人嫉妒你只因为他们不能抓得紧趁你还不需要反来覆去考虑又考虑趁你还不知道为什么叹气趁你还没学会装模作样证明你自己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因为年轻,我们才敢于梦想。因为年轻,我们才会无所畏惧。不管我们多么卑微和渺小,总有一个地方最后会收留我们。这个地方,就是传说中的梦的故居。3/1/10& 11:05Am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