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蘑菇街美丽说和蘑菇街哪个好分享群,,专门互心不分享的...

对话德邦:蘑菇街并购美丽说后的冷思考--百度百家
对话德邦:蘑菇街并购美丽说后的冷思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近日老陈在美丽说蘑菇街合并之后,随媒体朋友走访考察合并后的蘑菇街,并与蘑菇街联合创始人德邦进行对话,今日将走访的心得讲与大家。
文/互联网老陈
滴滴并购快的,58同城并购赶集网,美团并购大众点评,去年合并之风俨然有颠覆移动互联网之势。2016年伊始,这阵合并之风吹到了蘑菇街与美丽说身上。1月11日,社会化电商平台蘑菇街宣布正式合并美丽说。在正式宣布合并前,美丽说已经在2014年8月完成了E轮融资,数额不详,估值近10亿美元。蘑菇街也在去年11月完成了2亿美元的D轮融资,估值近20亿美元。双方合并后,电商小巨头之势已然形成。
但老陈我向来不是一个因为跟风而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的人,1月20日老陈有幸随搜狐IT的考察团走访蘑菇街。结合与德邦、魔铃的对话,老陈对于蘑菇街并购美丽说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在经历过连续几年的疯长之后,当下社交电商已经到了瓶颈期,模式泛滥,但真正做大的却不多。阿里力捧的“网红经济”更是增大了社交电商领域内的竞争压力。
合并后的新公司整体估值近30亿美元,蘑菇街CEO陈琪将出任新公司CEO一职,这是过去一年来首次大型合并案并未采取联席CEO制度。在交谈中,老陈确定合并后虽然将维持双品牌运作,但老陈推测美丽说CEO徐易容的重心可能会慢慢转向海淘方向的HIGO业务。同时,此次合并暂不涉及股东退出,腾讯作为重要股东之一,对新公司追加了投资。
美丽说和蘑菇街一直被业内喻为“双生姐妹花”,分别成立于2009年和2011年,都是定位于年轻女性用户的社交化平台电商,依附于淘宝平台的流量。当时的淘宝上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商家间激烈竞争,营销成本居高不下,蘑菇街和美丽说凭借社区中资深消费者分享高质量内容提供女性购物引导,并提供搭配、社区等服务,在电商购物狂潮中迅速崛起。
数据显示,2012年淘宝有接近10%的流量来自以美丽说和蘑菇街为代表的导购社区,蘑菇街和美丽说这两大平台的电商导购转化率高达10%。这些成绩引发了阿里巴巴的警觉,马云在2013年提出“不扶持上游导购网站继续做大,阿里的流量入口应该是草原而不是森林,不扶持返利网站”,蘑菇街和美丽说双双遭到封杀。
美丽说在离开淘宝后,转型C2C垂直电商,在徐易容的强压下迅速开发出女性时尚垂直电商交易系统,搭建起自己的电商交易平台,并获得腾讯的投资和微信重量级接口。2014年年底,美丽说HIGO开始在内部孵化,当时就有传闻称这是未来徐易容下一步的重点目标。而在去年年初,美丽说推出的“美丽制造”不仅可以承接商家的订单,还可以让用户反向定制,实现消费者驱动的C2B模式。
用修罗(陈琪花名)的话来说,坐在一起,只为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个未来少了无效竞争,降了成本,更快覆盖更多女性客户,迅速甩掉许多竞争对手,提升对供应商、品牌商的溢价能力,更主要的是在女性媒体和女性消费领域里面成为新的给女生提供包围式服务生态型集团。同时,合并也让杭州的供应链优势与北京的社交优势得到有效组合。
老陈查阅第三方数据发现,易观发布的2015年12月移动APP排行榜TOP500中,美丽说排名第96位,12月活跃用户数1480万人,蘑菇街稍靠后排名第109位,12月活跃用户数1345.1万人。与此同时,排名第5位的淘宝12月活跃用户数分别是蘑菇街、美丽说的10倍还多,排名第49位京东则不到3倍。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在电商领域,对于蘑菇街和美丽说来说,相比淘宝、京东,即便是合并之后也恐怕很难望其项背。陈琪强调的是以生态系统的思维去做蘑菇街,其社会化电商的关键是两个相互协同的引擎,一个是Social Media,另一个就是时尚电商。大量的时尚达人活跃在蘑菇街和美丽说这两个靠优秀内容起家的平台上。
事实上,社交电商领域的竞争压力不容小觑。拿淘宝来说,2015年大力转型扶持网红经济。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也提到,网红一族的爆发和产生,是整个新经济力量的体现。
在老陈看来,电商的核心依然还是卖货,美丽说和蘑菇街是两家量级相当的社交电商平台,如果不合并依靠自身有限的实力,想真正对阿里巴巴、京东构成竞争可能性不大。蘑菇街与美丽说合并后两者估值接近30亿美元,加上腾讯增持之后的流量导入,或许能在激烈的电商争夺战中留有更多做大的可能。
即使在与德邦、魔铃的对话中,他们一再想老陈强调合并为没有资本参与的纯创始人“结亲”。但真实的原因或许是双方创始人资本寒冬下,妥协的产物,特别是来自腾讯的极力撮合。
从腾讯推进合并的速度,可以预估美丽说和蘑菇街合并后的新公司或许也会在今明两年内冲击IPO上市。但老陈向美丽说和蘑菇街双方负责人联系时均对何时上市一事不表态。
由于美丽说和蘑菇街的业务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合,合并后的内部如何重组调整,如何保留各自品牌在不同消费群体中的形象,将会是彼此最大的挑战。蘑菇街和美丽说主打的用户群体虽均为女性,但年龄分布上略有不同,其中蘑菇街面向20岁至30岁的女大学生及职场新鲜人,美丽说年龄跨度则稍大些,面向18岁至35岁女性,除了学生群体外,轻熟女也是他们的服务对象。可以看出实际上双方所面向的消费者绝大部分存在重合。
由于HIGO不参与此次合并,蘑菇街和美丽说合并后各自的海淘业务将如何处理,也将会是个未知数。至于其他合并调整的细节部署,老陈综合多方消息,蘑菇街与美丽说合并后最慢将于春节后两家公司会在战略、团队和产品方面重新评估整合方案,并有可能在几个月之内和外界公布整合进展。
以下是德邦、魔铃与老陈等媒体考察团的对话实录:
德邦(俞林茂,蘑菇街副总裁)
魔铃(丁家乐,蘑菇街公关总监)
魔铃:谢谢大家来到蘑菇街!今天我们请到是蘑菇街副总裁德邦,我们的企业文化基本上都是以花名来称呼的,所以大家就直接叫花名好了,大家不用客气。德邦会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蘑菇街从2011年创始以来主要的经历,之后可能有什么问题大家随便问,我们尽量为大家做解答。
德邦:首先非常欢迎大家到蘑菇街来面对面地做了解,因为之前可能对蘑菇街不是特别深度地了解,今天借此机会,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蘑菇街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5年来的一个成长过程。
蘑菇街应该说是每年都会做一次大的转型,每一年我们认为自己是在经历一个生死的过程。一开始我们蘑菇街应该是从2010年成立的,一开始做了产品跟现在关联度不是很大,做的是一个工具类的产品。到2011年2月份的时候,我们才正式上线蘑菇街。蘑菇街一开始也不是电商的平台,一开始做的是一个类似于社区、论坛的一个产品。开始时没有对用户和话题做任何的区分,任何人谁都可以到蘑菇街来玩。过了大概几个月时间,讨论的话题就变得非常集中,留下来的这些活跃用户也变得非常集中。我们发现留下来的这些话题变成是我们怎么穿衣服、怎么化妆、怎么减肥,这些与女性非常相关的话题,留下来的这些活跃用户也慢慢集中成为我们最初的活跃用户,就是18到30周岁之间的女性用户,她们在分享讨论过程当中,这些话题里面会产生一个需求,比如说有一个用户她看到别人分享一个非常好看的穿搭,一些化妆的心得,她就会去分享她购物的链接,发现这个需求以后蘑菇街就做了一件事,我们把全网中这些海量商品挑选出来呈现给我们的用户,这样的话可以省去在购物环节里面挑选商品的步骤。那个阶段叫导购阶段,这种展现形式当时在国内我们还是第一家(Pinterest)。
当时进入到蘑菇街的主页里有非常丰富的商品图片的展示,那个时候为什么叫导购阶段呢?所有商品都是其他交易平台的链接,用户如果喜欢这个商品要完成这个交易,是要在其他平台完成的,当时主要挑选的是淘宝的商品。用户有时候喜欢这个衣服,点进淘宝去完成交易,所以我们像是淘宝上面的一个导购***,我们把用户介绍到对应的商城里面完成交易。我们就这样积累了很多用户,用户对这个玩法也比较认可。同时在导购这个阶段其实积累了大量的商家,因为商家在做导购期间发现多了很多流量、多了很多交易,他们会去看为什么会多起来,发现有蘑菇街这么一个平台,把用户引导那边去做一些交易,这个时候会主动寻找蘑菇街做一些合作,所以在做导购的阶段积累了很多商家的资源。
在2013年10月份的时候,我们又做了一个转型。我们决定做转型应该是8月份,10月份正式上线了。在这两个月过程当中,就完成了一个交易体系的搭建,引入了一些支付的方式。
到2013年开始做交易平台的时候,一开始其实挺担心,担心用户认可的不是蘑菇街这个平台而是淘宝的那个商品?但是转型后两个月的数据发现,我们用户其实还是更认可蘑菇街这个平台或者是蘑菇街这个玩法,就是社交+电商的模式。在2013年转型以后的两个月,马上迅速地完成了月均1.2亿的交易额。2014年是我们经历电商平台的第一年。我们当时为了把整个交易平台做好,其实是去除了很多社区中的非必要成分,比如说原来有很多穿搭的分享,有各种各样的社区的玩法,但是在2014年的时候为了把交易平台做好,把精力大部分放到电商的链条里,所以2014年开始我们是舍弃了社区。2014年从数据表现来看我们完成了36亿的交易额,应该说整个交易数据还是非常不错的,能够在转型以后迅速完成在当时来看前六、前七的位置。
2015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又做了一次比较大的转型。就是我们发现纯电商的玩法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战斗已经结束了,或者说用户已经开始把注意力从我们平台慢慢集中到了对淘宝、京东非常丰富的商品认可,甚至他们提供的商品品质也是慢慢得到提升了,所以我们认为纯货架式电商的销售已经结束了,淘宝跟京东,已经没有人能以同样的方式超越他们。于是我们又拾回了初衷,就是一开始就想做的社交跟电商的结合,所以我们就把我们2014年丢掉的社交部分全部重新做回来,换了一个形式。2015年年初,大家打开蘑菇街的APP之后,进入第一个页面不是商品的页面,而是偏社交属性的页面,就是现在看到的逛逛逛的页面,这是2015年年初已经初步形成一个内容供应链和商品供应链齐头并进的格局。2015年已经过去了,我们发现转型是非常成功的,用户对我们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这个是基于我们对用户充分的了解。
我们发现女性的线下的购物过程,我们定义他们是一个社交属性而不是一个商业属性的。因为我们发现女性在购物或者是逛街的时候目的性不是非常明确的,可能为了去逛个街或者是聊个天,可能为了跟男朋友看电影,在逛的过程当中产生消费需求,所以我们按照这些用户的习惯。希望通过一些内容的提供,来促进她的购物决策。我们通过一些用户分享的,通过一些专家分享的,来促进她做一些购物的决策。比如这个用户分享了一个她觉得比较好看的一个穿搭,她会把自己比作这个人,想象我穿得也挺好看的,于是她有一个购买的欲望。所以2015年最大的改变是,我们蘑菇街的APP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电商界面而是一个社交的页面,这是2015年业务上的转型。
2016年就是现在,其实我们迎来了最大的一个变化,通过多方面的沟通,我们实现了跟我们之前最大的竞争对手的合并,来了一次优势互补,来了一个亲密的结合。这是我们2016年最大一个变化。
大致上蘑菇街的发展的状况就是这样的,大家有什么想要问的问题可以交流一下。
考察团(以下简称C):2015年我们来看有很多比较大的互联网企业合并案例,就像网上看到那个对话,你们会在某一个情人节跟滴滴快的结婚了,在国内来讲,比如说58、赶集有可能合并之后,后者会被侵吞,业务这块慢慢会被干掉,情况好的会吸收,跟人家合并比较好。我们蘑菇街和美丽说合并之后,目前来看是两个独立在运营的品牌,以后会不会加速融合或者是其他的可能?
德邦:你刚才说的融合或者是今后的战略问题,其实我们还是会继续保持独立品牌的运营。整个长远的计划其实现在还在制定过程当中,没有那么快,因为两个团队有很大的优势互补,擅长的领域会有不同,这个也是促成我们在一起的一个比较有利的因素。
魔铃:我们是1月11号宣布的,我们融合小组是1月11号晚上8点钟第一次开会的,两边的管理层的团队大家坐在一起讨论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其实涉及到两块,一块叫业务的整合,一块叫团队的融合。这其实是两部分的工作,要同时开展。而且在这个时间点,需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其实在当时1月11号下午宣布的时候,我们都不是那么清楚彼此之间的团队的情况,业务很具体的一些情况,这段时间其实融合小组的同学一直在北京每天谈话谈业务谈到深更半夜的,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情况。
我们一直都认为美丽说是蛮值得敬重的一个竞争对手,这么多年下来大家的竞争都是在一个公开市场上完全公平、公正的竞争。所以这段时间还在一个互相去增加了解和认识的一个过程中。
C:现在我们这块有在开始融合或者会有一些调整吗?
魔铃:还没有,我们真的还在了解业务和了解团队的过程当中,还有涉及到品牌,毕竟都是两个已经耕耘了五六年的品牌,过去其实两个品牌都在市场上砸了不少钱,其实都相应地具有一些商业价值。只是说过去都是独立公司,大家都会吃女性电商这块市场,大家都会往这个池子里面去投入资源和人力,抢占更多的用户。现在大家是一家人了,我们更多的是去做一个梯度组合,这个梯度客观来说,蘑菇街的目标用户会更年轻化一点,一定要说一个数字的话,我觉得在18到23岁、25岁左右的一个区间,如果是美丽说的话,用户年龄层会相应再高一点,差不多在22岁到28岁这个区间里面,更多是已经工作的白领女性,蘑菇街更多是学生群体的用户。面对不同的用户群无论是内容还有商品都会有不一样的需求,怎么去细分、怎么去做更多的差异化,这个其实是接下来一个大的方向,但具体的东西现在确实还在讨论过程中。
两家合并之后,可能从业务层面来讲,会有方向上的不同,一个是年龄上,一个是业务垂直更细的领域上会有差异在里面,尤其是在需求上和人群上形成一个互补。
德邦:当然,我们跟美丽说不一样的,我们的合并用户重合率有20%,一个是用户重合度的考虑,另外一个是品牌认知度的考虑,比如说对蘑菇街的品牌认知是一个,对美丽说的品牌认知是另外一个,用户的分布也会有点差异化,我们两个品牌会以不同的策略去运营它,还会继续保持。
C:合并是基于目前的复杂的市场情况吗?现在的市场情况比以前还要复杂,现在工具类的企业都开始平台化了,或者说产品平台化了,包括大姨妈,还有一些我们没看见的,他们都开始往这个领域去竞争,跟蘑菇街和美丽说都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这是一条线。另一条线是微盟、微店,他们对商家的获取也很猛,现在是在瓜分淘宝。是不是基于这个来合并的?第二个,合并之后应对这些竞争对手,有什么独特的方式方法和规划?
德邦:其我们合并还有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我们合并不是在资本市场的驱动下,而是在两个团队的自我驱动下,在创始人的驱动下来合并的。其实也是看到了我们现在市场的现状,各种各样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底层的工具类产品都在往平台化发展。合在一起把我们的用户服务好,这是合并的初衷,对于用户也没有任何影响,对公司也没有任何影响,对团队也没有任何影响的前提下,一起把用户服务好,把公司做强,这是合并的初衷。
关于怎么应对竞争,就像我一开始说的,其实我们每年都会在年末的时候都告诉大家今年是最关键的一年。每次在做决策的时候都会和大家说,这个决策其实风险比较大,也是超过市场的预期的,或者超过行业的状况,我们做的这个决定就是准备着,如果这个做不好就要挂了。面对这么复杂的情况下的竞争,其实我们并不担心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其实我们更担心的是团队能不能适应跟着公司快速的节奏去发展,去执行,这个是我们更担心的,环境不管怎么变,本质还是一样的。不管哪个行业,不管哪一家公司,都要面对底部上升的竞争,这些对我们来讲都不是太大问题,在于团队的本身。
魔铃:我补充一点点。
因为刚刚说美柚、大姨吗这些都往平台电商去转,我觉得,流量变现,游戏是最轻松而容易的,变电商是最苦的,但是这里还有一个因素,虽然我们说像这些工具类型的其实积累了一定的活跃用户数,但是我们看到,女性每18个月到24个月要换一台手机,尤其当现在各个手机厂商开始丧心病狂推出各种粉丝手机的时候,女性一年或者是一年半都会换的,你换了一个手机,原来手机上的APP还会全部都装回去吗?
C:反正微信一定是会装的,京东、天猫可不一定。
魔铃:这是一个,这个行为已经会筛掉一大批,百万左右上下的,我们现在差不多超过一千万,其实所有人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所以这里的核心并不在于你的变现方式是什么,而在于你是不是能够持续地给这些用户提供价值,而且是提供越来越丰富的价值,就是这个人怎么能够像掉进一个蜘蛛网一样被黏住,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刚刚我们讲到流量转换的问题,修罗(陈琪花名)其实有一套非常有意思的比喻,我们是做女性电商的,按理说我们对于女性用户的人流是最渴求的,哪里的女性用户人流是最密集的,我就应该去哪里打广告,对不对,然后哪里是最密集的呢?南京西路地铁站出口那里有个女厕所,绝对是最密集的。但是有没有任何一家的品牌商在那里打广告,无论是蘑菇街、美丽说还是雅诗兰黛、欧莱雅,因为人在那个时候心里是很奇怪的。差不多半分钟的时间后,你从南京西路地铁站坐电梯到恒隆广场一楼,就那半分钟的时间你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很奇怪的变化,你知道自己进商场了,你发现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广告,而且你做好了心理准备要去接受它,这个时候我们看到有漂亮的裙子试一试,看到有香水闻一闻。所以,流量是有属性的,不是所有的流量真的都能够变成电商的,这是为什么那个时候2011年、2012年的时候蘑菇街特别值钱的原因,是因为从百度、新浪微博或其他地方的流量到蘑菇街,到她离开蘑菇街以后,这成了一个带着强烈购买属性的点击,会提到淘宝或者是别的电商平台,这个属性的改变使得这个网站非常值钱。但是工具类型有没有那么强烈的改变流量属性的价值?我觉得很难讲。
C:刚才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来看的,因为我做社区有一段时间,我认为社区的流量的属性是非常精准、忠诚度是非常高的,有助于电商的转化,我们讨论所有口碑建立也好,传播也好,社交化解决一个问题。我看现在的蘑菇街就感觉整个上面全是一些网红,普通用户的信息反而很少得到呈现,你们在产品运营投入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我觉得是一个有利有弊的问题。
德邦:我们自己评估了一下,我们现在内容方面还是用户产生的内容为主的阶段。我们把内容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用户产生内容,UGC,一些高端的用户是PGC,网红应该算是两者之间,再上面可能是EGC,更专业的人士来产生内容。再搞一个层次叫TGC,就是天才。两个供应链有一个平衡点的情况才会有一个相互促进,比如说内容已经发展到EGC的高度,但是商品还是在最基础层次的时候,变现会很差。
C:这里面会有一个悖论,移动端的时候,就像大家争论微博或者是微信,我们会发现类似于像微博这种方式,它的信息量是很少的,有时候做不了深度的信息,在BBS要求比较有质量、有深度的内容,那种内容是比较有价值,现在看到的内容会比较浅,靠营造一些很精美的照片、环境促进中间的转换,这个转换很难说够直接。
德邦:但这个要根据现在用户结构的现状。其实现有的这批用户对于内容的需求、对于内容理解的深度还没有到那一步。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我们目标也是两条供应链同步往更高的层次去发展,去打造。
C:58、赶集合并之后,杨浩涌先最终选择了退出新公司,而单独把一个二手车的业务拆分出来自己去创业了,我们蘑菇街跟美丽说合并的后,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假设徐易容先生单独出去做HIGO了,一旦与蘑菇街现有的海淘业务形成一个明显的竞争关系,你们会怎么应对这些问题?
魔铃:我先把基本情况澄清一下,因为这件事情外面的说法很多,第一HIGO不在这次合并的范围之内的。第二个就是老徐现在其实都是融合小组的组长,有些消息确实外面在传,但是在内部来说他还是融合小组的组长,包括这次融合小组一起开会,其实老徐还非常热情地给我们发本子、发衣服,而且确实我必须要说大家提到这次合并,我们这次是双方创始人真的关系很不错的一个想法,也是互联网历史上最近几年历史上第一次不是由华兴资本操办,是由双方创始人独立谈的合并,最早的确是投资人提出来的,但是整个谈的过程全部都是两边的创始人自己谈的。包括我们两边现在接触下来,双方团队,包括老徐都是很好的人,包括在一些利益的讨论过程中,都会先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的去考虑他们的利益。
C:其实我还算是蘑菇街的一个用户,我自己不是买,但是我老婆她开店,当时是这样的,她想开店,因为她是新手,我知道蘑菇街这边有一个品牌市场,类似于像天猫C类的这种划分,她当时还交了一万块钱的保证金,后面说她星级不够参加不了团购的业务。我的问题是现在美丽说跟蘑菇街合并了,肯定是强强联合,实力大增。后面贵公司对卖家的扶持方面打算像阿里这样,可能把流量往大卖家倾斜,还是说会继续去扶持一些中小型卖家,中小型卖家在你们这个上面还有没有机会?
德邦:挺专业的一个问题,讲到商品结构也好,讲到商家结构也好,商家成长也好,还是一个比较大的题目。其实商家的成长,就像你刚刚说的经历,我们自己有一个商家星级成长的体系,不同的星级有不同的权限。所有的我们做的这些事儿的目的或者出发点是为了给用户提供好的商品、好的品质的商品。商家成长体系这个东西肯定还是会继续保持的,因为你要给用户提供好的商品,必须你要通过一些规则或者是通过一些成长体系来促进商家提供好的商品,我们会通过更多的支持来帮助商家成长,比如说品牌商家,品牌商家其实在我们蘑菇街的体系里面不是淘宝跟天猫的关系,其实蘑菇街下面有很多市场,有品牌馆,有女装的,还有零食,还有家具类,我们叫一个个分市场。不同的市场用户群体会不一样的,其实我们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做一个划分,而不是说我们要打造一个C类一个B类的区分,跟淘宝跟天猫还是有差异华的。
商家这块流量分配可能是存在的,大的好的商家肯定会有流量的倾斜,但是底部的商家的成长肯定是要保证的。如果一旦我们按照大的商家、好的商家它的流量是我们通过平台分配给得到的,其实对于它的成长或者对于提供商品的品质保证是不利的,对整个平台体系是不利的,我们尽量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底部的商家我们给它扶持来培育他们,这是蘑菇街的做法,跟其他平台不一样的地方。
C:现在淘宝新卖家进去如果没有资源和实力,机会比较少。对蘑菇街这样一些年轻的电商平台在上面应该还是会有一些支持的。
德邦:是的,我们跟其他不一样的,我们没有那么开放,像淘宝,你只要申请了,满足平台的条件就可以入驻,但是蘑菇街入驻的门槛、标准会比较高一些,现在还是半封闭状态,我们觉得更适合哪部分商家来发展,其实是互相的,有些商家来找蘑菇街合作,蘑菇街评估是不是符合,能够在平台上存活下来这是他们的标准,我们去找一些商家,是因为它的商品符合我们用户,是双方面的。
C:未来对品类会不会有一些新的计划?
德邦:很典型的一个例子,为什么我们开辟了男友频道,是希望所有的用户在蘑菇街这个平台可以买到他所需要的商品,因为发现用户的黏度非常高,可以在蘑菇街得到一些好的购物决策。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开辟更多的品类满足他们日常的需求,开辟了之后发现销售额非常好,两三个月到冲到销量在第四左右的位置,原因也很简单,现在男性很少自己去买衣服,有女朋友就女朋友买了,有老婆就是老婆买了。我们的用户成长了,她从23岁毕业谈男朋友了,生小孩了,会有母婴类的需求,买房子会有家居类的需求,会根据这些需求来不断升级我们的服务。
C:你说到海淘,北京的几家公司拼得很厉害,海淘会是接下来的重点吗?我们差异化的发展是什么样的?
德邦:海淘的话其实现在有两种主流的方式,一种是做B2C的,一种是买手制。各有各的优势,B2C的优势速度比较快,因为速度比较快,然后品质也是可以得到保证的,毕竟是自己自营的状态。而它的劣势在于丰富度很差,主要是那些爆款类的商品。买手制(同音)非常丰富,各个地方的商品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合作,相对的劣势物流的路径比较长,整个过程不确定因素相对大一些。
为什么我们会做海淘,其实跟用户的成长是有关的,一开始用户仅仅满足于国内的商品,仅仅满足于只要穿得好看、款式好看就行了,但是到今年年中的时候你会发现,现在信息全球化过程当中,她知道了很多国外好的商品,我们也想把商品全球化做起来。但是这跟我们目前的用户结构是有关系的。海淘这个业务还是继续尝试做探索,但是会换一个方式。
C:目前蘑菇街上面偏电商多一点,社区方面跟大姨吗这些内容的存量会差很多,后续你们会在电商方面花更多的精力还是在社区方面?社区方面有一些什么打算吗?
德邦:首先我们觉得社区做得并不弱,另外我们在内容方面的提升也是接下来一个比较重要的战略方向。你说在内容方面,我们要怎么去做?这个其实根据内容分层来做,你看其他的内容沉淀比较多的,其实更多的不一定是用户产生内容的沉淀,更多是通过引入一些专业的人士来做内容沉淀,这也是今后做内容方面的一个方向,我们会引入一些人,并通过自己的编辑会把一些好的内容沉淀下来,通过编辑以后展示给用户。
C:我原来工作时候喜欢跟客户这么说,我们更希望把它比喻成一个虚拟的社会环境,蘑菇街建立了一个女性的社交的属性的规则,但是它跟社交类的区别是没有办法构建成这样的一种具有陌生社交+深入社交的一种综合的生态。这种生态是动态的,会变化,是持续性的,这就是为什么做事情一定要强调UGC或者是PGC,有了这两点东西作为支撑的话,它的内容是可持续的,我不会去为我的内容做其他的考量。
魔铃:不同的社区做不同事情,有不同的话题。作为一个女生,我不能理解什么铁血网,就像男生不能理解蘑菇街是有道理的。
C:很多人唱衰BBS的时候我都会站出来说,因为现在都会上新三板,我一个朋友做的网站在12月3号刚刚上了新三板,通过社区挖掘的空间太大太大了,女性也是一样的,一个道理,因为能讲得通。
C:我们2015年传统电商平台已经逐渐由淘宝和京东两家垄断了,我们蘑菇街重拾对社区的重视,但是这两大巨头自己本身也在加强社区的重视,比如说淘宝也在加强网红经济,昨天阿里百川把这些视频自媒体,通过阿里百川变现,蘑菇街社区本身有这样的树立存在,如何应对这两大巨头,大家都对社区的重视呢?
德邦:讲到他们做这些社区化的运营,他们去构建这个平台,作为巨头的话他们是非常容易的,他们去买买买就可以了。
德邦:他们构建社区的生态跟我们构建是不一样的,他们是通过买买买这种方式,我缺什么就买什么或者就找什么样的资源,蘑菇街我们现在阶段是所有的社区这块都是自己花精力、花心思自己去构建的,这样有一个好处是说所有服务的网红也好,跟这个圈子相关的这些经济也好、生态也好,黏度是更高的。大家现在听说过淘女郎、网红可能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这边的黏度更高一点,我们现在有上万个网红在里面玩,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帮助他们把他们的自我价值实现了。
C:美丽说是腾讯的,腾讯是新公司的股东,增资了。还有个问题蛮突出的,京东收购了拍拍之后,把拍拍灭掉了,体制有问题、架构有问题。蘑菇街进来之后对微店、京东,有讨论到这个事情上吗?
德邦:不是这样的,首先我们跟微店也好,跟其他的电商平台的模式的差异。为什么做社区跟电商的结合,是跟顾客的行为有关,这是电商一个核心的指标,我要获取一个新的客户需要花多少钱,这个社区跟电商的结合,后期的成本降到足够低,不能说最低。比如说传统电商要获取一个新的客户,通过运营的手段也好,通过市场推广的手段也好,通过媒体的手段也好,投入的钱会比较多,我们社区的存在自然会有一个免费的客户,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新购买用户成本降低的原因。
C:蘑菇街现在盈利的模式是什么?第二个现在盈利模式其实很匮乏的,数一下也不超过十种,淘宝最大的盈利有两个,一个是广告,超过60%,还有一个是扣点。京东到现在其实盈利还没琢磨透的,盈利其实不容易,的的其实也在想这个事情,对蘑菇街来说怎么想的?
德邦:首先这个事儿我们也不能免俗,电商这块盈利模式非常有限,一个是通过流量来做广告,我们还是倾向于帮助商家来完成更多的销售,我们从中来赚取一些服务费,还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做,也是最合理的方式,就是我们帮助商家赚钱,商家来给我们相应的服务费用,还是很合理的。
C:我现在在用微店,他们用扣点这个事情去掉了,这个很吓人。
德邦:这个也是我们2015年的做法。
问:因为我从他们的发展看没这个迹象,微店已经纳入腾讯体系了,腾讯想推微信支付,也推得不错,推担保支付的话,资金沉淀就更好。所以我觉得对蘑菇街未来的盈利会不会受到一定的挑战?因为之前传统零售业的扣点是很高的,30、40个点都有的,淘宝是5个点,现在是不收。
德邦:前期肯定你帮商家提升销量,通过佣金来实现盈利的,但是当商品够多的时候,就会有良性的市场竞争的关系,淘宝是不管你卖什么,怎么卖,但是你要卖得好你要投入运营的钱,比如你要做广告,你要排到前面才可能有机会,这是很合理的。你不能提供好的商品,没有好的实力的时候,至少你持续投入成本的能力是没有的,只要证明有持续的投入能力,用户足够认同它的商品之后,才会形成销售,才能够促进他持续投入钱,所以好的这些商家有能力投入钱排到前面去,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其实用户也会享受到搜索出来的结果是排在前面的商家。我们现在商品数量还没有到这个阶段,商品是很多,但是商家数量还没有淘宝上千万的商家的数量,我们是通过半封闭式招商状态,我们比较稳的往上发展,所以我们这个阶段是结合的过程,我们会通过两种方式一起来做更合理一些。
魔铃:叫社交电商也好,或者用我们自己的说法是时尚媒体与时尚消费品牌。时尚媒体其实这块还有一个好处,除了在卖货的商家,你从商家这里赚的钱是以什么方式,比如说佣金扣点,比如说给你提供各种各样的宣传服务,其实整体来说都算是叫做根据交易收取的服务费。另外一块,因为我有了这么多精准的女性活跃用户,其实很多的像化妆品品牌、服装品牌,这些品牌会投入市场费用和广告费用,这个广告费用未必是在蘑菇街开店才会去投入的媒体,就跟你投媒体一样的,我来打一个广告或者在社区里面做一个广告是一个道理,这也是我们收入中间的一块。
C:现在微信接口美丽说会换成蘑菇街吗?
魔铃:我们必须要强调的一点,其实说白了两个人结婚,不是为了你工资卡交给你,还是我工资卡交给你,都是把日子过下去,而且会把日子过好,而不是说打成蘑菇街的标就一定怎么着了,打成美丽说的标就一定不怎么着了,不存在这些问题,只是新的公司会怎么去把这个新的资源用好,这是个问题。就像之前都说了,比如有一些入口资源没有利用好的,流量是有属性的,什么样的人在那个入口会点进去看,这些都是相关的。
女性在微信上都会关注像石榴破、于小戈、gogoboi,真正属于时尚圈最上面的这一群人。她明明就推荐了一款洗发水,你隔壁的***妹也在用,你不一定会用,而于小戈推荐给你,你就会觉得这是一种来自高端时尚圈的生活方式,哪怕是一样的东西,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魔铃:2014年的时候,我们把PC端的社区关了,当时很多的文章铺天盖地写,社交电商不行啦,蘑菇街都把社区关了。
C:写这些文章的人都没有做过社区,天涯活得很好,收入也比较好。
蘑菇街的PC可能本身你们也没有那么重视,PC的页面没有移动端做的精细。
社区如果沉淀下来弄的话,他可能习惯在PC端玩。
PC做得更深入一些,现在移动端这跟手机的局限有一定关系。
德邦:这跟我们做页面的变化,其实从整合部门的变化也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最早开始是移动事业部,那个时候移动端刚刚起步,有一个部门去做这个事儿。过了几个月以后,发现这是一个大趋势,应该是整个公司都去做,把这个部门给撤了,整个公司都去做。后面会反过来,有一个部门去做PC端了,这跟用户的行为有关,打开电脑的人是谁,所有的都是集中到移动设备上去。
C:我觉得这个东西随着硬件的发展,未来还是会有变化,而且社区这个东西比较奇怪的是,大家都是在做摸着石头过河的。
德邦:其实变化很快。这跟我们一开始发展的策略有关系,第一年转型做电商的时候,整个电商还不完善,资源需要集中去做这块内容,相当于是弱化那块东西,把所有的团队投入到电商里面。
C:你刚刚一开始提到了从社区起家,做过导购后面是交易平台,有了三次转型,这三次转型哪一次是转得最痛苦的一次?自己会有一种阵痛。
德邦:每次都挺痛苦的,最难的还是第二次的时候,就是导购到电商这个过程其实挺痛苦的。痛苦的是因为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去完善,需要去搭建团队。比如说做导购的时候不需要***团队,不需要金融支付团队,比如说仓储、物流都没有,但是我们一旦要做的时候,有很多未知的领域一定要去建立,我们转型都是在短短一两个月之内完成的,为什么我们都说是生死的挑战,就是因为每次转型都是非常短的时间。
C:现在两个公司加起来有多少人?
德邦:呵呵,我们现在是一个公司啦!新公司两地加起来超过两千人了。
C:问一个比较八卦的问题,就是2015年的时候,蘑菇街在北京成立了一个叫研发中心,蘑菇街后期发展的时候会不会把总部迁到北京去?因为从整个媒体曝光度,包括其他方面的元素,电商杭州相对成熟一点,但是从其他方面讲,可能北京更成熟一些。
德邦:我们现在首先是双总部的概念,没有偏向于哪一个地方为主的,其实两边都一样的,对于新公司来讲是一样重要的。另外一点首先我们是一个非常感恩的团队,我们对于所有帮助过我们的这些资源也好,人也好,都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做事的,所以对杭州非常有感情。整个杭州的创业氛围也好,政府支持也好,或者是行业领域的支持也好,都是非常好的,北京确实有很多资源,也确实适合企业扩大规模发展,也有很多杭州没有的资源。但是杭州一样有北京没有的优势。还是更希望两边都是发展,按照业务的规划发展好,这是首要的。
C:感谢您耐心的回答!谢谢
魔铃:感谢大家今天的到来!非常感谢
(文/互联网老陈)
阅读:1950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6030
阅读:2498
阅读:30万
阅读:10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炸机风波还没完全了结,三星就想着在手机上再搞点大事情了。
票房透视镜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