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游侠网
热门资讯排行
精品手机游戏
热门游戏专题
赛车竞速RAC(英文)
动作游戏ACT(英文)
角色扮演RPG(中文)
小游戏在线玩她再也控制住自己情感,边哭边喊着妈妈。
小公举深夜开启17年虐狗第一弹,宣布昆凌怀二胎。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在印度尼西亚东部的一个地方,相传那里有许多巫师出没,比如说当地最出名的降头师,有一种说法认为,当地的降头师会驯养一种人头蛇神的怪物来谋财害命,有一个蛇王误闯了这个地方,并且连同三名徒弟,遇上了人头蛇身怪物,其中的一名徒弟也被咬伤了,由于蛇王身体长期接触蛇类,有了一定的抗体,因此才能够抓获这个人头蛇身的怪物,并且随着这个事情的公布, 人头蛇身怪物震惊全球,对于人们对生物的形态认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挑战,人们不得不反问一下,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生物吗,这种生物是怎么来的,下面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这个事件,并且介绍关于人形怪物的神话传说。
[责任编辑:秦瑜]
印度尼西亚人头蛇身怪物的说法 当时蛇王知道自己误闯禁止的地方,想到降头师是不好惹的只好赶紧离去。就这么带着这只蛇头怪的尸体回来了。蛇王说人头蛇身怪拥有蛇的毒牙,如果被咬到会致死,蛇王说当时有多个蛇身怪。当时蛇王知道自己误闯禁止的地方,想到降头师是不好惹的只好赶紧离去。就这么带着这只蛇头怪的尸体回来了。
蛇王说人头蛇身怪拥有蛇的毒牙,如果被咬到会致死,蛇王说当时有多个蛇身怪。马来西亚中国报的中国记者在吉隆坡武吉加里尔体育场内采访球员时,在玻璃窗展示馆大厅意外发现人头蛇身的怪物标本。
这名记者就问当地人,这标本是从哪里来的,想去采访拥有者。就有人愿意带记者去马来西亚捕蛇的专家,有蛇王之称的那位先生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蛇王发现人头蛇身怪物是在印尼东部的一个偏僻的深山里头,当时他带着三名人员正要去捕捉村落咬死人的毒蛇,在深山途中经过了有降头巫师的地方,传说有降头师住在这里的深山里头。
他们经过那里时被很多不明生物攻击,咬伤了其中二名成员,好在蛇王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蛇毒抗体,就算是被咬到也不至于瞬间至死。
这时蛇王运用捕获猎物的技术,拿起工具从蛇的头部刺死怪物首领,其余的见状立即逃跑。蛇身怪身体、头部,鼻子都开始流血直至最后死亡。
传言印尼这地方的人使用巫术去降头害人,控制这头怪物的人一定是深山的巫师。被刺死的这个蛇头怪一定为主人执行过多项任务,它是蛇怪的头目。
当时蛇王知道自己误闯禁止的地方,想到降头师是不好惹的只好赶紧离去。就这么带着这只蛇头怪的尸体回来了。蛇王说人头蛇身怪拥有蛇的毒牙,如果被咬到会致死,蛇王说当时有多个蛇身怪。
[责任编辑:秦瑜]
神话中的半人半兽怪物
可以发现一种有趣但无法证实的记载,那就是『半人半兽』的神很多。我们以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此种生物根本不会存在,因为人和 动物的染色体数目不同,遗传基因也不同,不可能结合生出人兽怪物。
然而,世界各地神话传说总离不开半人半兽的神从天上来,教导各族先民。若从史前时代有 外星人来过地球的观点来解释神话传说,是不是我们就可以认为在 宇宙中,确实存在着半人半兽的生物,他们的进化方式和我们不同,他们的科技比我们高明,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半人半兽的怪物传说。
中国的神话人物女娲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娘娘,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女娲的地位时有变化,有时在三皇之上,有时在三皇之内,有时在三皇之下。据说原因有三:一、神话传说中女娲化生万物,地位非常高,在三皇之上;二、传说中伏羲、女娲既为血亲又为夫妻,均为一家人,列入三皇时有时两个人都选中,有时只选一人作为代表,具在三皇之中;三、尚书在经书中的显赫地位使得它所宣传的伏羲、神农、黄帝三皇观点为大多数人认可,而且女娲所在的是母系社会,之后是父系社会,以男为尊,所以在三皇之下。
现代姜亮夫先生认为,依据《天问》中的“文法组织”:“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当作“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则辞义皆顺遂矣”。此四句皆指女娲而言,“王逸不解此义,分“登立”二句属之伏羲”。屈原如此发问,是因“自古皆以男子帝天下,女娲独以女体,故疑而为问也”;而“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二语,姜先生则以为“文辞极奇僻生涩,疑有讹误……则疑文中”有“字为”育“字之讹…”制匠“亦即上句‘育体’之义……盖南楚有女娲化生万物之传说,故屈子以女娲之又为孰所生为问也”。姜氏之说,将伏羲等排除此四句解释之外,显较王逸等注家解释为胜;但改字释文,虽然使“奇僻生涩”的文辞立显通畅,但无其它版本之支持,恐为不妥。屈原毕竟是对可以直观的女娲图像发问,尽管后人不清楚是否如王逸所说的“人头蛇身”像,但“一日七十化”的说法,至少可以表明,在战国中后期,女娲“人头蛇身”的外在形象,在楚地并没有得到如同西汉以降的普遍认同。如是观之,王氏之解恐更符合屈原之意。
[责任编辑:秦瑜]
鹰身女妖 哈耳庇厄是海神陶玛斯和大洋神女厄勒克特拉所生;也有说法认为它们是堤丰与厄客德娜所生。哈耳庇厄的数量不确定,在1至5个之间。荷马只提到过一个波达耳革,它为阿喀琉斯生了两匹神马当坐骑。而赫西俄德在《神谱》中则说哈耳庇厄有两个:埃罗和俄库珀忒,没有波达耳革。另一些神话提到了第四个哈耳庇厄:刻莱诺。它们的名字各有含义,埃罗意为“疾风”,俄库珀忒意为“飞快的翅膀”,刻莱诺意为“黑暗”。这些名字表明哈耳庇厄的性质与风有关;它们的配偶也是风神。此外,还有神话提到过第五个哈耳庇厄:阿厄洛珀。原文地址:http://www./article/.html
哈耳庇厄不仅丑陋而且污秽。关于它们的神话中最著名的就是菲纽斯神话。色雷斯国王菲纽斯拥有预言的能力,结果因泄露天机太多而激怒了宙斯。众神诅咒他,使他在一座荒岛上遭受永久的饥饿,眼前有丰富的食物却吃不到。每当菲纽斯想吃东西时,哈耳庇厄就飞过来抢夺他的食物,再往剩下的食物上排放粪便,最后逃之夭夭。哈耳庇厄速度奇快,来得突然,一眨眼又飞得无影无踪。后来伊阿宋率领阿耳戈船英雄寻找金羊毛时路过此岛,其中的玻瑞阿代兄弟帮助菲纽斯把哈耳庇厄赶走,才解救了这个不幸的人。玻瑞阿代兄弟是北风神玻瑞阿斯的一对孪生子,也是菲纽斯的妻兄,他们长有翅膀可以飞翔。
美杜莎 根据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所述,美杜莎原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因为与海神波塞冬私自约会(也有一些版本称因美杜莎自恃长得美丽,竟然不自量力地和智慧女神比起美来,而被雅典娜诅咒),雅典娜一怒之下将美杜莎的头发变成毒蛇,而且给她施以诅咒,任何直望美杜莎双眼的人都会变成 石像,因此成了面目丑陋的怪物。
[责任编辑:秦瑜]
句芒 句芒在古代非常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它的本来面目是鸟,它鸟身人面,乘两龙,后来竟一点影响也没有了。不过我们可以在祭祀仪式和年画中见到它:它变成了春天骑牛的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亦称芒童。
此外,也有春神为伏羲、句芒合二而一说。民间流传,伏羲做了东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属神。他们两人共同管理着东方青土树木的原野一万二千里,共同为春天的神明。此种说法,与上述《尚书洪范》记载的,“帝太皞神句芒司之”也许并不矛盾。古代文献无标点,或许可断句为“帝太皞、神句芒司之”。如此,理解为帝太皞即伏羲与神句芒共同司春,也未尝不可。伏羲或为主神,句芒或为其下属之神。这也与传说中伏羲主管东方,句芒为草木神、生命神的说法相吻合。
[责任编辑:秦瑜]
句芒的形象若何?据材料,春神句芒的原始形象,是鸟身人面。《山海经&海外东经》说:“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句芒之鸟身人面,说明居住在东方的大白皋部族,原本是一个以鸟为图腾信仰的部族,而句芒神也许就是该部族的图腾神。春神句芒是女性,亦或男性?没有材料可以说明。但神话中的大白皋部族,已经是个男权部族社会了。还有材料说,句芒神的脸是四方形的。后世的句芒图,因受神话历史化和男权社会的影响,除了头顶上还保留着一些被称为“芒”的毛发而外,几乎完全变成了一个古代朝臣的形象。
小编结语:为何在人类的历史上会出现如此多的半人半兽神话人物,或许是人们希望神话人物和人结合能够更好的表现人类更加接近神话本身吧,也或者是这些神话本身就是来自人类本身,而人头蛇身怪物的存在是完全违背了生物存在的特征的,那印度尼西亚的标本能表明什么呢?(文/寒冰)
[责任编辑:秦瑜]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438622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
******:86-10-
***邮箱:滔天巨浪:来自深海的真正怪兽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滔天巨浪:来自深海的真正怪兽
疯狗浪从何而来? 可以掀翻轮船的超级大浪真的存在吗?
本文作者:Stephen Ornes
曾经只在传说中出现的超级巨浪,事实上真的存在。图片来源:《新科学家》
(/译)当路易斯陛下号(Louis Majesty)游轮离开西班牙东部的巴塞罗那,前往意大利北部的热那亚时,它踏上的是一次环地中海航行的最后一程。不过,地中海另有打算。
那是日的下午1时左右,正当游轮离开港口朝东方行驶的时候,海面聚起了风暴。最初的几个小时,海浪渐渐增加,那些不习惯颠簸的乘客觉得不太舒服,但至此还没有什么反常的事情发生。
到了下午4时20分,游轮却毫无征兆地撞上了一堵至少8米高的水墙。根据事后复原,游轮在驶下这堵巨浪的背风面时发生颠簸,接着又撞上了第二波、甚至第三波接踵而至的怪浪。海水冲上了船身吃水线上方近17米处,打破了第5层甲板上一间休息室的窗户,造成2名乘客当场死亡,另有14名乘客受伤。接着,巨浪就像突然出现一般,又突然消失了。游轮调转船头,颤颤巍巍地驶回了巴塞罗那。
就在一二十年之前,袭击路易斯陛下号的这种疯狗浪(rogue waves)还不过是老水手之间的传说,现在不同了。真实世界的观测,加上先进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已经确切证明了这种怪浪真的存在----而且经常发生。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否预测它们何时出现?又在哪里出现?
科学对疯狗浪的研究是落后的,到今天,连各方都能接受的定义都还没有。广泛流传的一个标准是,疯狗浪要至少达到有效波高(significant wave height)的两倍;而有效波高是指某片海域内最高的三分之一海浪的平均高度。因此,疯狗浪的界定也因海域而异:在一片有效波高仅10厘米的平静海域,一个20厘米高的海浪就可算作是疯狗浪了。
这个高度似乎不值得大惊小怪,而且长久以来,海洋学家用来预测海浪高度的模型一直显示,反常的高浪几乎不曾出现过。这些模型所依据的原理是线性叠加:当两列波浪相遇,它们在每一点上的波峰和波谷都会简单相加。这种认识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发生改变,因为英国剑桥大学的托马斯?布鲁克?本杰明(Thomas Brooke Benjamin)和J?E?费尔(J. E. Feir)发现,传统的模型在数学上不甚牢靠。他们指出,当长波海浪与短波海浪相遇,一个波列中的所有能量会骤然聚集在几个怪波之中----有时甚至只有一个。
长波在深海中传播较快,因此这一点在真实世界中是完全可能发生的。两位研究者又在伦敦郊外一处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设施里验证了这个理论,那是一个400米长的拖曳水池,配备了造波机,是当时最先进的设施。造波机以不同的速度搅起水浪,在离它较近的地方,波浪均一而平稳,可是到了大约60米外,它们就开始变得扭曲,并且形成了短暂的大浪,这些大浪,我们现在就可以称之为“疯狗浪”。(不过为了防止池水溅出,最初的波浪都只有几厘米高。)
这份新情报过了一阵才流传了开来。日本东京大学的海洋学家早稻田卓尔(Takuji Waseda)指出:“波浪的确会失去稳定,并在内部聚集能量,可是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能,在真实的海洋中不会发生。”
1995年,理论和观察终于碰撞到了一起。事情发生在挪威海外约150千米处的北海。那年元旦,德劳普纳海上平台(Draupner sea platform)的周围海水汹涌,有效波高达到了12米。下午3时20分左右,平台上的加速度计和应变传感器检测到了一次巨浪,它的波峰比周围的波谷高出了足足26米。根据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是一次万年一遇的巨浪。
爱沙尼亚塔林理工大学的物理学家伊拉?迪登库洛瓦(Ira Didenkulova)指出,德劳普纳巨浪将疯狗浪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2000年,欧盟发起了为时3年的“大浪计划”(MaxWave project)。在2003年初的3周时间里,研究者使用船载雷达和卫星数据在各大洋扫描,并发现了10个至少高25米的巨浪。
我们现在知道,疯狗浪可能出现在任何一片大洋。北大西洋、南极洲和南美洲最南端之间德雷克海峡、以及南非南岸的海域是最容易出现疯狗浪的。一些大型淡水水体中也可能出现疯狗浪,比如北美洲的五大湖。这使得我们对历史记录产生了全新的认识。还有人指出,在2004年之前的20年中,有近200艘货船的失事还无法解释,疯狗浪可能就是元凶之一。更晚近的例子发生在今年2月,当时有一股怪浪在英吉利海峡袭击了游轮马可波罗号,它粉碎了第6层甲板上一间餐厅的玻璃,并造成了一名乘客死亡。
近几年来可能被疯狗巨浪击中而导致的船舶事故。图片来源:《新科学家》
疯狗浪源自何处
疯狗浪真的存在,那么现实世界中的疯狗浪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意大利都灵大学的米格尔?奥诺拉托(Miguel Onorato)研究这个问题已经超过10载。他使用的工具是非线性的薛定谔方程。长久以来,这组方程都被用来评估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中无法预测的情况。奥诺拉托则利用它开展计算机模拟,指导波浪池实验,希望能从微小的涟漪中逗引出疯狗浪来。
渐渐地,他和同事建立起了一份目录,归纳了疯狗浪在真实世界中的产生条件。其中的一种是风暴卷起的波浪迎面撞上一股强大的洋流。北大西洋的湾流往往就是这种情况,海浪撞上南非外海的阿加勒斯海流(Agulhas current)也是如此。另一种是“对穿海”(crossing sea),也就是两个波浪系统----往往是由当地的海风和远处的海浪形成的----从不同的方向汇合,打破了稳定。
长久以来,对穿海一直是人们怀疑的对象。2005年,一项利用了“英国劳氏海事情报”(Lloyd’s List Intelligence)的分析表明,根据精确定义,有一半船只事故都可以归结为对穿海造成的坏天气。
2011年,又有人指出德劳普纳事件的祸首正是对穿海,奥诺拉托认为路易斯陛下号事故同样是这个原因。他和同事将风浪的数据输入他的模型,“逆推”当时的海况,结果显示事发时有两列波浪在游轮处交汇,一列来自东北,另一列来自东南,彼此有40度至60度的夹角。
更加简单的情况也可能引发疯狗浪。2013年,早稻田重新研究了1980年12月的一起事故,当时一艘装载煤炭的货船遇上怪浪,船头被高约20米的海浪整个吞没,事发地是所谓的“龙三角”(Dragon’s Triangle),位于日本南部的太平洋,是一片著名的事故多发海域。日本政府主持的一次调查将对穿海视作罪魁,早稻田则采用了比较复杂的海浪模型来逆推当时的海况,他认为可能是一阵强风将能量注入了一个单一的波浪系统,那个系统的规模之大,远远超出了传统模型的估计。
在他看来,这样的单一系统疯狗浪还可以解释其他事故,而现有的种种模型也需要进一步补充数据。他说:“我们从前以为描述海浪很简单,可是现在看来,它们在节奏上、时间上都在随风变化,而风的变化是迅速的。”2012年,奥诺拉托等人又根据各种模型指出,大洋中还可能出现“超级疯狗浪”,其高度将达到周围海水的11倍之多。这个可能已经在水槽实验中得到了证明。
由于气候变化可能激起更加剧烈的风暴,这种理论上的可能已经在现实中引起了严重的关切。2009年至2013年,欧盟赞助了一个名叫“极端海洋”(Extreme Seas)的项目,召集了船舶建造者和科学研究者一起商讨如何制造出更能抵御疯狗浪的船只。奥诺拉托也参与其中。
不过这个办法成本高,耗时也长。目前最好的防御策略,还是弄清疯狗浪会何时来袭。早稻田表示:“我们至少可以在海况迅速变化、可能产生危险的时候发出预警。”
为了将原始的卫星数据和海况数据转化成这类预警,研究者提出了种种指数。使用极广的一种是本杰明-费尔指数(Benjamin-Feir index),它以研究疯狗浪的两位先驱命名,2003年由欧洲中程气象预报中心的彼得?詹森(Peter Janssen)提出。这个指数计算的是20乘20千米的海面,目前已经整合到了中心两天一次的海事预报之中。詹森说:“在轮船上制定航线的官员用它来决定是否要穿过某一片特定的海域。”
最终的目标是使船只靠自身做到这一点。多数大型远洋船目前都携带了大范围传感器,能通过分析雷达回波来确定海浪的高度。计算机软件也能根据这些雷达数据绘出海况的三维地图,以显示周围海浪的规模和动向。有了这个基础,就不难开发出更加高级的软件算法, 用来标出即将在一片海域中引发疯狗浪的因素,比如快速变化的海风,或者对穿海。有了这样一个系统,船员和乘客或许就能避开海上的危险区域了。
眼下最大的障碍是运算能力:现有的模型还无法及时处理快速变化的海洋波动、实时发布详细的预警。早稻田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开发一个中央早期预警系统,就像在海啸和热带风暴中使用的那些,并用它来提前通知准备离港的船只。早稻田表示,疯狗浪在几十年前还遭人怀疑,今天我们对它的理解却已大大增进,有鉴于此,我们一定能为它建立起一个预警系统:“我们现在缺的不是理论,我们缺的是沟通。”
2007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保罗?刘(Paul Liu)在一份目录中罗列了历史上可能与疯狗浪有关的50多起事件,下面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几起:
1498年,哥伦布记述了在第3次前往美洲的途中,当他和手下驶过特立尼达附近的一道海峡时,有一股巨浪将他的船队托起。直到今天,这片海域还沿用着哥伦布的称呼,被称为“Bocas del Dragón”----龙嘴。
1853年,载着500位移民由英格兰驶向加拿大的轮船“安妮珍妮号”(Annie Jane)遭巨浪击中。500人中只有100来人活着踏上了苏格拉外赫布里底群岛中的瓦特赛岛。
1884年,西非海外的一股疯狗浪击沉了从英格兰驶向澳大利亚的游艇米农奈特号(Mignonette)。4名船员乘舢板逃生。在海上飘浮19天后,船长杀死了其中的一名少年侍者,为其他3人提供了食物。
1909年,载着200多名乘客的蒸汽船“瓦拉塔号”(SS Waratah)在南非海外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现在知道,这片海域经常有疯狗浪出没。
1943年,两股怪浪接踵而至,击中了正在横渡北大西洋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游轮,将吃水线上方28米处的舷窗打碎。
1978年,德国商船队的超级油轮“慕尼黑号”(MS München)在从不来梅港驶向美国佐治亚州萨凡纳港的途中,在风高浪急的北大西洋失踪,只留下了寥寥几条救生筏和一些救生圈。
2001年,短短两天之内,“不来梅号”(Bremen)和“加里东尼亚之星号”(Caledonian Star)两艘游轮就相继在南大西洋上遇险,它们的舰桥窗都被高约30米的巨浪击碎。
加里东尼亚之星号游轮2001年在南大西洋上遇险,舰桥窗被高约30米的巨浪击碎。图片来源:flickr
海面上的疯狗浪会对航运造成威胁(见正文),海底深处的动向也同样值得注意。日,挪威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Fridtjof Nansen)正进行着他终将失败的寻找北极点之旅。正当他沿西伯利亚海岸航行的时候,他的船只却在两座岛屿之间骤然减速,几乎停了下来----虽然他的引擎已经开到了最大。
南森遇上了“死水”(dead water),这是一种挪威峡湾的渔民早就知道的现象。对它的解释五花八门,有人说它是不快的淹死者在作祟,有人说是水下有带磁力的岩石,还有人说是渺小的海鱼组成的鱼群拖住了船身。
物理学家威廉?比耶克内斯(Vilhelm Bjerknes)在1898年提出了一种解释:在咸水峡湾的入口处常常发生淡水漂浮在较为致密的咸水上方的情况,而一条移动的船只会搅动海面的波浪以及海面下方淡水和咸水之间的分界线,这样一来,它就需要和两种水体作斗争了。而南森遇见死水的地方,正是西伯利亚的河水与海水相遇的地方。
在那之后,科学家对这种海洋内波(internal waves)开展了广泛研究。2014年,俄国海洋学家在咸海的不同深度放置了传感器,咸海的表层是淡水,深层则是咸水,传感器在其底层发现了5米高的大浪,表面却依然平静。
在更深的海洋水体中,这样的波浪可能更大。1963年,美国海军的“长尾鲨号”核潜艇(USS Thresher)在北大西洋内爆,有人认为,肇事者就是温跃层(thermocline)的海洋内波----所谓温跃层就是海洋中寒冷致密的深层水与温暖的上层水之间的无形边界。长尾鲨号事故共造成129名船员身亡。(编辑:)
编译自 《新科学家》,Rogue waves: The real monsters of the deep
你可能感兴趣
很努力地看完了...唯一得出的结论是:地球真是太危险了....o(?□?)o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66)
太长没看完。。就是一个偶尔出现的大浪?
太长差评来自
很努力地看完了...唯一得出的结论是:地球真是太危险了....o(?□?)o
好可怕,吓死我了,还好我不会去深海
海洋真是很危险的,人类了解的东西实在太少了。
营养学专业
这篇看得有点“吃(jiao)力(la)”(楼上打错拼音删了...)
一句话,以后有机会上船玩为了安全尽可能的远离窗户~
这是火星机甲术里,凯丽的周波撞针?
疯狗浪这个译名怎么来的,好有幽默感。PS. 账号被误删谁能处理一下。
克总发糖啦~
看完后,我对死水更感兴趣了来自某***控的邪恶爪机
什么,可是这篇虽然长但是非常有趣啊!“有趣”也是in the eyes of the beholder么……
21米的吓尿了紧闭的恋之瞳
引用文章内容:1884年,西非海外的一股疯狗浪击沉了从英格兰驶向澳大利亚的游艇米农奈特号(Mignonette)。4名船员乘舢板逃生。在海上飘浮19天后,船长杀死了其中的一名少年侍者,为其他3人提供了食物。据说是少年派的灵感来源。
大浪淘尽英雄泪!
果壳爱宠站编辑
电影海神号上那个是不是就是疯狗浪啊?
总觉得疯狗浪这个名字让人严肃不起来
食品科学硕士,果壳网编辑
引用 的话:总觉得疯狗浪这个名字让人严肃不起来流氓浪呢?
玩的就是概率啊,晴天冒出一个大浪太可怕了,还有谁记得有部电影叫《海神号》
引用 的话:电影海神号上那个是不是就是疯狗浪啊?那个我记得是地震引发的海啸波。
还是“内波”比较恐怖潜艇船员估计都不知道怎么噶的...
刺客信条里边的疯狗浪记忆深刻
感谢分享!涨知识了!
科幻迷,天文爱好者,地质学研究生
流体力学真是神奇……
从头看到尾,结果只认识封面的那个浮世绘...
引用 的话:很努力地看完了...唯一得出的结论是:地球真是太危险了....o(?□?)o草看标题我还以为真的有某种巨型生物。。。
我要建造200米高的超级大船当我们的移动研究基地……还可以租出部分房间当邮轮……
记得小时候看《小哥白尼》,大致说有史以来最大的浪大概有600米高。现在只有这么个概念,具体时间地点都不知道了。或许是记错了吧。
引用 的话:流氓浪呢?其实按照国外的尿性应该是幽灵浪什么的,估计取名的科学家有某种童年阴影
《刺客信条3》中提到的疯狗浪竟然真的在现实中存在……
显示所有评论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