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领和摸金校尉被抓哪个强大?

谈谈我所知道的新疆历史
&从新疆几次往返后,一直在收集有关的资料和书籍,想把新疆的历史以及和古中国的关系弄个明白。但史海浩淼,籍著繁复,又忌讳者众多,想在其中理个清清爽爽的头绪来非常不易。我最迷惑不解的是新疆的原始种族的来龙去脉,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没有一处可以直白的清楚,于是在这个地方几乎卡了很久无法动笔。
& 天山大阪
巴音廊廓草原
& &准格尔沙漠
  可以这么说,大约在六千年前,在新疆的广大区域里就开始有人类活动的迹象,这肯定是确凿无疑的。但从出土的许多木乃伊的年限来做判断的话,大约距今为三千六百余年,也有一说是四千年,而且有趣的是,他们几乎都是欧罗巴人种,也就是欧洲人。那么到底这块地方本来就是他们居住的地方,还是在马背上长途辗转而来的呢,学术上的争论几乎从来没有停止过,但这恐怕是个不讨好也永远没有***的问题。
  从史料上看,因为中间隔着一个强大的匈奴帝国(也就是蒙古),虽然也偶有商旅过往,带来一些类似于神话般的故事.
&&但中国官方史书记载,对西域这块广袤的疆土的最初的正式了解出自于一个叫兮雩浅的匈奴使臣,他是在公元前157到179年之间,这个一身奇装异服留着满脸络腮胡子的异族官吏来到当时的京城西安,用无比自豪和威慑的口气告诉当时的西汉政府皇帝孝文,西域有二十六个国家已经被他们所征服。意思就是说,你们汉人不能小看我们的军事实力,别想着把边境小摩擦搞成大的战争,我们来搞点牛羊什么的就放我们一马,我们也是有和你们一搏的实力的。
&二三十年后的138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一个叫大月(读肉)的国家共同夹击匈奴。大月国原来的首都在敦煌,后被匈奴击败,连国王的头骨都被做了单于的酒具,余众逃到中亚西亚。可当时张骞并不了解这个情况,于是以异常的执著和超乎常人的毅力历经磨难,耗费了十一年的时间,终于在现在的阿富汗以北找到了这个国家的余部。虽然结果使他失望,大月国已经逃到了现在的阿富汗境内,小日子过的不错,完全遗忘了过去的仇恨.目的虽然没得达到,但是此行数万里来回的过程却让张骞本人乃至整个汉帝国兴奋不已。&
  因为,他带回来了一个崭新的,前所未知的,比当时的中国还要广大的世界。&
  天时地利人和的局面终于在公元前121年的时候来到了,匈奴浑邪王归顺,河西走廊成为中国领土,使中国与西域直接接触成为现实。五年后张骞带着部属再次出使西域,军事目的仍然没有达到,但却给西域诸国带去了一个很实在的信息,那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与我们结盟的会受到保护与赏赐,与匈奴串通一气,与我们为敌的,将受到惩处,因为他身后有一个强大的汉帝国。&
&英吉沙镇旁的碱湖&
& & & 晚霞湿地
  公元前109年,汉军将领赵破奴等率部西征攻破楼兰、姑师等西域重镇。前102年,汉军攻破大宛城(今费尔干纳),汉朝在西域各国中的威望大增。翌年,汉朝在西域的轮台、渠犁等地驻兵屯田,并置使者校尉统领。使者校尉是汉朝政府设在西域的最早的地方官员。
公元前60年,驻扎西域的日逐王贤掸降汉,天山南北诸地均归汉朝中央政府统属。中国开始在新疆库尔勒设置总督府,而且大量的屯垦军民开始与当地女子结婚,使得西域各国出现了中国血统的国民。&
  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天下大乱,根本无暇外顾。天山南北各地复陷入分裂割据状态。东汉初年,匈奴南下,重新统治了西域各地。
如此到了西元的60年后,国力恢复,开始对匈奴反击。东汉政府终于有能力派出班超出使西域,又开展逆我者亡的外交,取得的一系列的成绩后,中国又开始在库尔勒派出总督。
  说到这里不得不对班超深表敬意,此人集政治家,军事家,江湖侠义与一身,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以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使新疆推迟脱离中国版图七十六年。直到一五二年,中国陷入外戚政治的内斗,新疆又再次离去,而且长达近六百年之久。&
& &乌鲁木齐二道桥大巴扎
&中巴边境帕米尔高原
&  翻看历史,总能发现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国力的昌盛和版图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历史转眼间到了盛唐,这时的匈奴早已灰飞烟灭,一部分西逃至罗马帝国,一部分早在曹操的三国时代就永久直属于中国。这时的新疆被西突厥控制着,但反击是彻底和完整的,到七四二年,不仅西突撅兵败国亡,而且中国全面把西域纳入自己的行政体系,设立军区州县,使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然而好久不长,仅仅只在二十多年后,安史之乱又使的中国元气大伤,为了平定安禄山的叛乱,驻扎在甘肃一带的军队调往中原参战,于是剽悍的吐蕃(现在的西藏)民族趁虚直入,首都长安沦陷,虽然后来退兵,但仍然留在甘肃一带,把中国与西域完全切断,使新疆与中国脱离一千年之久。&
  历史翻到了十八世纪,此时的中国本土和西域都已变的物是人非。中国成了满族人的天下,而西域在经过了无数的变幻交替后,故国不在,格局大改,以天山南北为分,只剩下准部和回部两大支。而且宗教信仰由原来的佛教变为了伊斯兰教。尽管有十万个不情愿,但面对着一个强大无比的满清政府,没用到几年的功夫,六十万准噶尔人除十万逃跑,二十万人死于天花外,其余三十万人被斩尽杀绝,(史书记载,从各处搜出的男女老少根本不会反抗了,一旦被发现,就自己出来跪在地方如同羔羊般的引颈受戮)历史上只留下一个准噶尔盆地的地名。而在塔里木盆地范围内的回部建立了一个叫巴图尔汗国联盟,但仅仅只进行了四年的抵抗,到一七五九年便土崩瓦解,彻底覆灭。清政府改称西域这块土地为新疆,也就是新收复的疆土的意思。&
  一百二十多年后的一八六五年,太平天国运动引发内乱,同时又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再次让国力甚衰的满清雪上加霜。这时从陕西逃到天山南部的回民领袖金相印发起暴动,推出自己的回教领袖,赶走清政府官员。位于中亚西亚的浩罕王国(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也派出一个叫阿古柏的大将予以协助,又是一番内斗外争,此人几乎统一新疆全境。尽管清政府这时已经内忧外患,千疮百孔,腐败之极。财政也是捉襟见肘,但再昏庸的政权里也尚有几个清醒之士。这里要感谢左宗棠的远见卓识,在太平天国被镇压后不久,他就力排众议,坚决要求收复新疆,他的理由是;收复新疆就是保卫蒙古,保卫蒙古,就是保卫北京。在一八七七年左宗棠大胜,阿古柏自杀,他的儿孙五人被凌迟处死。新疆在实际脱离中国十二年后,再次回到中国的版图。&
  1944年8月,内地抗战正紧,新疆伊犁尼勒克县维族人武装暴乱。1945年初,打败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军队,成立了一个叫“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政府,并大肆屠杀汉人,就连小学孩童也不放过,杀人的方式也极端的残忍,一根绳子牵着众人到河边用木棍猛击头部。(在一部电影中曾经有过这种伊斯兰行刑方式)粗略的统计死于这种方式的不下五万多人。只可惜这场显而易见的残暴的民族分裂运动被当时的***认定为反抗国民党残酷统治的人民起义,为今天留下了无尽的后患.四五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派张治中到新疆谈判。1946年1月,双方签订和平条款,与国民党中央代表共同组成的XJ省联合政府,张治中任新疆省联合政府主席,短暂的“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就此玩完。
虽然,这短短的两千多个文字就几乎完成了两千多年来新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分分合合的全部过程,但其中的沧桑变迁相信会让人感触良多。数以百万的生命换来的新疆版图,怎么可能在任何一代中国政府的手中划出,哪怕这个政府再昏庸无能。如果谁要再提新疆独立,简直比痴人说梦还要可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下载傲世堂论坛App!论坛领银币!!
浏览过的版块
傲世堂超级斑竹
该怎么继续
天知道玩多久
关张赵马黄
傲世堂超级斑竹
关张赵马黄
傲世堂超级斑竹
浏览过的版块
您没有登录,不能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攻城掠地》傲世堂1165服火爆开启校尉校尉始置于,为中级军官。西汉,为了加强对长安城的防护而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之秩皆为二千石,属官有丞及。另置城门校尉,统领京城各门屯卫。沿置。其中,本为中尉的属官,武帝时从下分出而升为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专掌位于长安西南郊的苑门屯兵;长水校尉掌长安西北郊的宣曲胡骑;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八校尉统领的军队是从地方或中选募来的常备兵。八校皆属精劲之旅,而胡骑、越骑尤为重要。西汉时统领者多为皇帝的亲信。魏、晋、南朝及北朝魏、齐均置,属领军将军;北齐时属左、右卫府。诸朝都城不在关中,仍称“长水”仅为沿袭旧名。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隋唐时期定例为武散官低品官号。唐、宋、元、明六品以下,清只限于八九品。明、清以卫士为校尉。明锦衣卫的校尉同差役。清除散官外,实职不用校尉名,仅为习称。
八校尉具体分工::掌京师城门屯兵,有司马、十二城门侯。:掌北军垒门内,外掌西域。:掌重装骑兵部队。:掌上林苑门屯兵。:掌轻骑兵部队。:掌驻扎在长水宣曲的、由等胡人组成的骑兵。:掌驻扎在池阳的、由匈奴(部族与长水校尉所辖不同)等胡人组成的骑兵。:掌禁军中的弓箭手部队。:掌战车部队。校尉汉朝在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驻军长官也称校尉,如驻的戊己校尉、驻陕甘的护羌校尉等。东汉时将中垒校尉省去,又将胡骑并入长水,虎贲并入射声,只剩下五校尉。史书中常见的“五营”、“五校”,即指五校尉所属的军队。两汉时的诸校尉都以戍卫京师为主要职责,东汉时五校尉多由宗室担任,兼任宿卫宫廷的任务。魏、晋、南朝及北朝魏、齐均置,属领军将军;北齐时属左、右卫府。诸朝都城不在关中,仍称“长水”仅为沿袭旧名。到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如:“以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规划军事的副将。隋唐时期定例为武散官低品官号。唐、宋、元、明六品以下,清只限于八九品。明、清以为校尉。明的校尉同差役。清除散官外,实职不用校尉名,仅为习称。
著名人物/校尉
汉武帝时,名将霍去病在受将军职前曾因战功被封为骠姚校尉,时年仅十八岁。
汉朝时校尉达到鼎盛时期,其地位仅次于各将军。校尉手下一定有自己统领的部队,而将军却不一定有自己的军队。所以校尉的实际影响力有时候甚至超过将军,东汉末年三国序幕之时,名义上统领天下兵马的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所杀,而其手下的校尉袁绍、曹操等却以此带领士兵杀死了所有的宦官。
现代意义/校尉
在世界各国现代军衔中,校尉一词可以被用作“校官”与“尉官”之合称,有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等等。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7次
参与编辑人数:1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43:35
贡献光荣榜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