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再砸家乐福网上商城

吴酩:防止家乐福们“枳”变--经济频道--人民网
吴酩:防止家乐福们“枳”变
&&&&来源:&&&&&&&&&&
  &&&更多本作者文章,请查阅  春节前夕,正值人们兴致勃勃放手采买年货的当口,国际零售业“巨无霸”--家乐福、沃尔玛超市涉嫌价格欺诈的丑闻,像一枚深水炸弹,令人不由得一激灵,舆论谴责和民众怨愤的狂潮骤然爆发。尽管相关机构“虚实并举”,在公开批评之后,迅即向上海、昆明、长沙的多家超市开出50万元的“天价”罚单,但事件引发的熊熊烈火,并未随之平息。人们由家乐福的诈骗,追问到了滋生诈骗的病因。  作为国际知名的零售业巨子,家乐福能够走到今天,自有其成功的“秘诀”,恪守商业道德、维护诚信形象,恐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如果从起步开始,家乐福就采用各种龌龊的小伎俩“算计”顾客,大概它连在家乡法兰西都难以立足,更甭说走向世界了。换句话说,家乐福是靠“货真价实”赢得顾客的,也是靠“货真价实”走进中国的。但是这次,家乐福恰恰是在“货真价实”上“翻出轨”了!什么缘故?内因无疑是最为主要的。笔者在得知丑闻的第一时间,条件反射地联想到日本的丰田公司。这个同样全球闻名的大企业,这个让日本引以为傲的“标杆”,这个以质量精良独步天下的佼佼者,不也是偏偏栽在质量,这个“本门功夫”上了吗?!由于专注向外扩张、放松内部管理,陶醉于“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车老大”,这两三年饱尝了自酿“车祸”的惨重苦头,不断刷新汽车召回的世界纪录。如今,相同的剧目又在家乐福重演了。笔者不太相信家乐福公司会“改弦更张”,把“价格欺诈”当作开拓市场、增加盈利的“新战略”,因为傻子都知道,这种龌龊伎俩只能蒙骗一时,断难畅行长久;而其对商家名誉的伤害却是致命的。笔者更愿意相信家乐福是犯了与丰田一样的毛病:忙于开拓布点、疏于自身建设,导致最“保险”的价格管理环节“跳闸”,出现了多处漏洞。如果说丰田的“翻车”,打破的是人们对国际顶级企业“质量管理”的迷信,那么这次家乐福的“欺诈”,打破的则是人们对国际商业巨子“价格管理”的迷信。家乐福应该由此充分吸取教训,切实“修墙堵漏”,防止自毁招牌的事情再次发生。  在敦促商家补救、改过之余,是不是还可以多想一层?家乐福实施价格欺诈,除了关键的内因,与我们的外部环境是否也有些关系?早已广泛流传的顺口溜“村骗乡,乡骗县,一级一级往上骗,一直骗到国务院”,是形容官场怪相的。由于涉及复杂而敏感的政治,不属于“观察”的“?望”范围,在此不多赘言。就说说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社会吧,欺诈、欺骗,几乎充斥、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生产中,有坑农害农的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食品中,有三氯氰氨、苏丹红、注水肉、人造假鸡蛋、“输液”香稻米;生病求医,可能买到假药、遇上骗财的假“神医”;打***,一不留神就掉进电讯诈骗的陷阱;刷卡消费,借用高科技手段的信用卡诈骗犯随时躲在暗处等着你;高考,需提防“金榜题名”被冒名顶替;买房,除了谨防面积缩水,还得祈祷别赶上没住就“卧倒”、倾斜、“开花张嘴”的楼脆脆、楼碎碎……论文造假、学历造假、假***流通,更是到了见怪不怪的程度,那些随处可见、多年都“扫”不尽的“证件、刻章、***”小广告,就是最有力的佐证。旺盛的“市场需求”,竟然使这个“行业”历久不衰!前些时候,不是连一些国家机构也被查出了数以万计的假***嘛。至于缺斤短两、抬价“打折”等小把戏,广大民众则早已习以为常了。这也是虽然家乐福被曝光、被处罚,但超市里购买年货依然人潮汹涌的原因。人们已经被骗得近乎麻木了,在他们眼中,家乐福不过是个“倒霉蛋”、不小心被抓住了,还因为它是名店,树大招风,而那些没什么名头的,或根本不用什么名头的,依旧在无所顾忌地行着欺事、使着诈术。  诚然,上述种种劣行,并非都属于中国的“专利”,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出现过,有些至今仍然存在,但像我们这样全方位、大面积集中“感染”,恐怕也较少见。这可能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期的一种“伴生物”,尤其是像中国这样规模超大、转型超深的经济体,“转身”、“发育”过程中,枝枝杈杈会更多些。遏制、消除这类怪相,需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其中一条就是严查严惩。而恰恰在这方面,我们留下的空隙太多、太大,许多时候和领域,可以说是根本无防、完全失守!前不久关于人造假鸡蛋,就是最鲜活、最典型的案例。不法之徒公开打着广告“教授制造”假鸡蛋的“技术”,使用的多是含有害成分的化学原料,已有消费者上当受害。可投诉者找了若干政府部门,从工商到质检,再到农业,一路被“踢皮球”,居然没一家担责!这实际就是对违法欺诈造假犯罪行为的纵容和鼓励!而这次对家乐福开出的50万罚单,已是最高限。不少网友认为“处罚太轻”!无数事实已经表明,轻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不仅难以产生杀一儆百之功效,而且会异化出恶劣的负面效应,一方面强化被罚商家的侥幸心理、刺激他们继续铤而走险:十次欺诈,只要一次得逞,就能弥补九次被罚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会“激励”更多商家暗生“照方抓药”之念或起而效仿之行。欺诈之风,就是在这种等同“抚摸”的轻罚中,愈演愈烈。如果像欧盟对某些软件商那样,动辄开出数以亿计的巨额欧元罚单,被罚的还敢有“下次”吗?“猴”众们还有胆儿效法吗?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但愿主事者高度重视家乐福之案,举一反三,尽快拿出遏止“欺诈盛行、诚信丧失”风气蔓延的实际举措,下狠手铲除可能令家乐福们发生“枳”变的异类“水土”。
(责任编辑:乔雪峰)
[&留言&0&条&&&&]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署名 &&&&&&&&&&&&&&&&&&&&&&
||·|·|·|·|·|·|··||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