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觉一个很基本的常识:很多东西,是要学过才会的。我小学时候,一直弄不明白一件事:为什么我在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时候,拼音怎么那么差?直到我读了四年级,有一天,跟邻居小我快四岁的小女孩一起放学,由这个小学一年级的女孩子教会了我拼音。很多年后我才想起来,学拼音是在学校一年级,而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因为脚卷进自行车后轮,在奶奶就休养了一个多月没去上学,大概那个时候教的拼音基础,所以我虽然学过字母,但是没有完整的学过拼音。同样没有学过的,包括,标点符号的应用,还有很多应用文的写作。所以直到今天,我常常用错标点符号。 另外一点是:有很多东西,是需要时间和经过,一次一次的磨合才会学会的。不过这一点可能在我这样学东西慢的人身上比较明显 还有一些是我当年就没有学会,虽然还是学过的,比如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里的一些相关的内容,那其实是我的专业,但是我这个人学东西比较慢,开窍比较慢,当时只是死记硬背过关的。所以做得并不好。可能别人当时就懂的东西,我需要很多年很多年,才会找到感觉。比如我07年的时候研究生毕业,但是对于研究方法并没有掌握,整个人是一个懵懵懂懂的状态。全靠出死力气瞎撞。我学古籍整理,历来师兄师姐们的论文出最大问题的地方是校注,很多东西他们注不出来。用的很多典他们看不出来。可是我就反复的看反复的看,我的论文基本后面注释的部分做得很好,这是最需要花死功夫的地方。而注释之前的论文则完全很吃力。一直到我毕业七年之后,我已经评上副高了,才才是找到做论文的感觉。学拉丁舞是十年前的事,我却一直学不会,直到十年后经过不下六个老师调教,找的老师越来越专业,才终于找到感觉。 我想原因应该是我读书太早。我四岁半上学前班,因为年纪太小,被强迫留级了一年,六岁半上小学一年级,还是比同届的小了一点。作为一个小朋友,至少对于我来说,我的逻辑思维发展并没有很超前。所以所记忆的东西是很零碎的,学习的时候,没有办法从整体上去把握。我是先从零碎的局部,到最后才有个整体出来的。这种思维模式一直没有改变,延续到后来。现在写论文做研究还是会得先把所有的材料堆积在一起,直到心里经过模糊的整理,慢慢的理出头绪,才能找到切入点。而不像别人,一开始,结构啊什么啊就把握好,然后再把材料往里填。----这种思维方式明显就很低效率。虽然最后的结果,并不见得做得比别人差,甚至可以说比很多人做得好,因为,那些角度什么的,一定是会比较独特,而最后的结论一定会比较顺理成章,因为它们是自然而然得出来的,并且里面有很多的细节。但是过程这种,我可能要付出好几倍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在没有得出成绩之前,我的能力和诚意会不断的遭到质疑。我在想,以后我的小孩,他们的学习过程之中,我会认真关注他们思维的发展阶段,不会让他们太早的去接触到他们还没有发展到的阶段。希望我的教训,成为他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 更多
发帖子,是因为想找个地方做学习笔记。因为写论文的过程之中,一个长辈出于好心,反复的修改了我的论文,到后来,整个句法有点支离破碎了。我原来写东西全靠语法,换句话讲,全靠感觉。而我不太习惯去反驳一个别我当成长辈的人的意见,到最后,我已经被深深的挫败感击败。没办法去修改这位前辈改过的东西。但是改过的东西又确实有问题。在没办法依赖感觉的时候,只能用理智来处理。所以,只能恶补语言学语法相关的问题。对改过的句子和段落做纯理性的分析,希望把那些不和谐的地方理顺。今天特别想做语言学关于语法这一块的笔记。用理性去控制自己基本的遣词造句。
首先,构成文章需要句子,而构成句子,基本的材料是词汇。“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第一,单独成句或者单独来回答问题;第二,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p161这个地方画了着重号,当年我没弄明白,现在还是不明白);第三,将句法结构中能单说和单用的部分提开之后,剩下的单位也是词。 词由语素构成,根据词的构成,可以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所谓“语素”就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就是说,划分到有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部分,再往下划分的话,它的意义就被破坏了。有部分乘此语素,本身就可以构成一个词。所以它是词还是语素,是看你把它放在词还是语素的层面上去考虑的。就好像18岁的人,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你可以说他是少年,也可以说他是成年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