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何事带愁容,只为名转利锁去

     少年时期,学业负担不重,多有闲暇,常捧读一本唐诗或宋词。学浅力拙,读之似懂非懂,但偶有意会,便欣喜不已。一次翻阅《长恨歌》,渐次读到“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时,心头竟咯噔一下,随即唏嘘不已,以至潸然泪下。古代的诗歌太美了,美得让我遐想,让我追寻,让我五体投地。这种心理体验,长存心底,久久难忘,也成了我报考大学中文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年大学,谈不上寒窗苦读,一切皆随时势。革新的时代,也是急功近利的时代,大学生活亦然。本期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却见到,要么每日重复的“通过”“反映”“表现”“黑暗社会”“阶级矛盾”之类的陈年旧谷,要么是什么“现代派”“苍白脸”“垮掉的一代”等舶来品,母语的古典作品尤其是诗歌无从学起----自己也不想学那“故纸堆”的烂东西。本来草包的肚子,又蒸不熟、煮不烂地装了一下子“新货”,还自以为学有所成,原有的那点诗心诗趣已荡然无存。
     走向社会,先后从事教学和文宣推广工作,也可算练就了“笔杆子”,只不过文章又落入了新八股的窠臼。经常炮制的“大作”,充斥着诸如“砸三铁”“我要干”“攻坚战”“夯实基础”“大搞”“勇闯”的战斗口号和俚俗之语,还谈何温文尔雅、温柔敦厚?这样的状态下,哪还有什么心思去吟咏古诗词。自己还在阅读和写作,但它们早异化成为仿写的机器,码字的机器。
     世纪之交,重返三尺讲台。此时,少了少年的浮躁轻狂,多了宁静沉稳,也有意愿唤回久违的诗心诗趣。然而,高中课程和高考中,虽然大幅增加了古代诗歌的教学和考试内容,但长期的价值理性缺失,工具理性泛滥,使诗歌教学多流于形式,一如当年的大学。我也陷入一种误区,公式化、套路化,讲主题,讲形象,讲艺术特色,头头是道,却千篇一律,讲没了了诗人的个性,讲丢了诗歌的韵味。更有甚者,有的课还上成了语法分析课。我也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以为是弦歌风雅,实则焚琴煮鹤,暴殄天物。
     时弊匡救,非一人一时之功,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读诗方法,养成审美的鉴赏习惯。这里的关键,是找回那颗丢失的诗心----像闻一多先生那样,像胡小平先生那样,以修学好古的精神,以温情和敬意的态度,去承继先人的财富,去涵泳讽诵,去联想,想像,去创造具有自己个性体验的艺术境界,以愉悦情志,净化心灵,和谐互动。
     我感到,高中的诗歌教学内容较多,要教好,就得做到多读,多背,多闭目回味,多与欣赏者交流,多写鉴赏笔记,多做总结。以诗心读诗,以诗心讲诗,共同意会诗情画意,共同实现感染熏陶。
     本集的鉴赏文字,都是我前段所作和正在写作的笔记总结,有的发表在天涯各个栏目,有的将要发布。多多益善,我会不断地整理加入新帖。
     才疏学浅,多有所阙,还望各位朋友批评指正。
     龙业
     2009年 12月1日于二濯堂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一)】         清秋,我们与古人分享             一、屈原的清秋母题         
距今2300多年前,在一个合适的日子、合适的地点,一个合适的人物发动了一场在文学上具有深远意义的生命事件。       这一天,也许就是九月初九,这地点就是洞庭湖的南岸,这人物就是流放此地的楚国前左徒屈原。他向北岸极目远眺,吟诵了一首楚辞《湘夫人》,其内在动力,有干净的情,污浊的欲,还有说不清楚的其他心理因素。       屈原扮演了双重角色。       此情此景,你可以设想为湘水男神湘君,向对岸的湘水女神湘夫人娓娓道来自己的心曲。       此情此景,你也可以设想为屈原在向“灵君”怀王倾诉衷情。       在湘君的幻觉中,湘夫人是天地之至美,正如爱神维纳斯般的缓缓降临,令人热盼。然而望眼欲穿中,他却始终可望而不可即,总觉得影影绰绰,渺渺茫茫,若隐若现,若即若离,于是忧心忡忡,惴惴不安。求欢的帷帐早已搭就,生命的能量亦已储备,只待今日相会,厮守天明,挥洒尽兴。即便是神,各种欲望掺杂在一起,也会欲火中烧,难以自制。然而,热望之下,失望更重,搔首踟蹰,愁绪万千。       你问我愁情如何?清秋的景色可以证明。       屈原用寥寥几笔勾画出秋风萧索的意境来,“帝子降兮北猪,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予怀,洞庭波兮木叶下”,渲染了天人相隔的惆怅凄苦的悲剧气氛。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思君心急如焚,然而流水无情缓缓流去,正是写出“思公子兮未敢言”。       相会和纵欲,早化作乌有;怅惘与失落,却挥之不去。       此时,他需要净化,需要孤独,需要倾诉,来超越当下的精神困境。       他不像是受到了日神阿波罗的净化而获得理智,却似听了郭芙蓉的心法,而将情欲转入了感性的领域加以消解和升华----“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       爱恨情愁从秋而来,化解它们也需秋来助力。       眼前的景物,给他造就了一个清丽、旷远、寂寞的孤独境界。于其中,他思接千载,情越关山。       秋风袅袅,微拂饱经风霜的面庞,清凉也使人轻松;秋波涟漪,荡出温柔的情曲,舒缓也让人心安;秋叶则更有寓意:附着于枝干春夏秋已达三个季节的树叶,带着对树根、树干和树枝的依恋,终于要告别母体。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自然界与人沟通了联系,万物皆着“我”之情感颜色。木叶摇落,美人不至,同时同步,自己的痛苦也均摊给了大自然。而大自然正是自己的精神母体,心灵的归宿,此时此刻,不向她倾诉还可向谁倾诉呢?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正承载了诗人的那颗心,让它来个软着陆。       这是一个壮丽的时刻,沙沙作响的落叶声伴随了主人公,创设了伟大的孤独境界。它蕴含着双重的意义:享受孤独,冲破孤独。       正如里克尔所言,“谁此刻孤独,谁永远孤独”。       孤独,并非无聊人故作酷姿(cool pose),而是有情之人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的精神苦境。其起因大概是对话双方信息交流的误读----越是渴望对方的理解,越就不择语言误传信息。湘君与湘夫人的隔阂,有如宝玉和黛玉的种种感情纠葛和误会,即属此种情况。倾诉的对象,除了越倾诉就越被误读的对方外,真正能听懂的,大概只能是大自然了----你有痛苦就向大自然,就向清秋的大自然诉说吧。      清秋的大自然给了我们孤独的背景,清秋的大自然给了我们消解孤独的广阔天地。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一)】                 清秋,我们与古人分享       二、宋玉的主题拓展       清人胡应麟称《湘夫人》是“千古言秋之祖”,确实说到了关键处。屈原在此所创造的清秋母题,经过长久的传播、继承和积淀,已经化作了历代诗人的集体无意识,形成了中国诗人特有的清秋情结,也标志着中国诗人的自觉的文学意识的建立----秋季不仅意味着农耕生活的丰收,也暗示着文人家园的失落和回归,从此后,惜春伤秋是中国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由于是屈原首创,清秋情结中又不可避免地要有宏大叙事作为背景,这一点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人。       在这个过程中,祖述屈原的宋玉起了重要的作用,《九辩》的意义尤为重要。       宋玉在《九辩》中吟唱道:       “时??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悲忧贫蹙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壮怀激烈,人到中年,却一事无成,穷困潦倒,怎能不悲伤愁苦呢?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社会黑暗,朝纲紊乱,千里马蜷局,蹇驴得意----愁苦之因在此。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处穷而守高”,一如屈原,宋玉也不肯随波逐流。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大自然看似公平,留给诗人的却是悲凉的秋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穴廖兮,无高而气清;寂廖兮,收潦水而清。”       …………       用这些密集的意象,宋玉一下子就给秋天定下了悲凉的基调,廓大而为悲秋的文学主题。       宋玉将屈原的清秋情结更加地细致化、微小化和情感化,让秋天的一草一木,一雨一点,一鸣一噤,一热一凉,都浸入了作者特有的生活感受,让人隐约感受到这些与作者经历的联系。秋山,秋水,秋草,秋木,秋禽,秋鱼,一切的秋色,都成了作者的情感外化,内在思想与外在世界有机融为一体,凄凉悲苦的心境找到了自然的对应物----萧条肃杀的秋景,化而为诗。       宋玉笔下秋景的意象画面,更是感染了由同样感受的古人,更久更远地传播扩大了悲秋的共鸣。       汉武帝刘彻说“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中唐的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       南唐的李煜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北宋的柳永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元代的萨都剌说“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       …………       由清秋到悲秋,在文学母题的建立与拓展上,屈宋居功至伟。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一)】                         清秋,我们与古人分享           三、帝王的悲秋情结                         封建帝王,他们将世间的一切都变为自己所有,甚至独霸了“朕”“寡人”等词语的专利权和专用权,天下无敌,举世无双,却会倍感孤独和孤立,更敏感于生命短促与权欲无限的张力,每逢清秋也总有寂寥惆怅之感。曹孟德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就是明证。而帝王发出的哀婉动情的悲秋挽歌,最有名的大概当属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过,后主是亡国之君,其词未免儿女情长,风云气少,不足反映帝王悲秋情结的全貌。       帝王的悲秋情结中,也有儿女情长,但它要服从自身皇权的需要。       汉武帝刘彻,一生功业卓著,威风八面,不可一世,但是,他的楚词体的《秋风辞》就表现了高处不胜寒时的真实心境。故事选择在这样一个清秋时节,刘彻巡幸到了汾阳,立了后土祠来祭祠大地,天朗气清,境界开阔,定然有好心情,然而,总有外物要刺激这位年高的天子。“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中,明显可以看出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和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影子----刘邦的志气,刘邦的慷慨悲凉;宋玉的温情,宋玉的凄苦痛楚,又加入了一个后人常用的意象“雁”。秋风飒飒,白云淡淡,草木凋零,雁阵惊寒,让人顿感肃杀之气降临。这个感情基调,不同于一般文人作品。“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化用了屈原的“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不敢言”的诗句,沿用美人香草意象,赋予了新的含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兰菊芬芳妩媚,却已值深秋;美人娇美可人,却化作一帘幽梦。位极天下,自己拥有了一切空间形式的财富,却控制不了时间,任春花秋月逝去,任绝代佳人凋殒,任丰功伟业化为昨日梦痕,占有了天下,却没有真正的幸福,甚至没有一个有感情的正常的家。人到晚年,真成了一位孤家寡人!你看,“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楼船高大威猛,即使浮海北征朝鲜,沿江南讨闽越,也完全胜任,区区汾河,又何足挂齿;礼仪仪仗热闹非凡,箫鼓追随,棹歌高扬,可使人暂忘愁苦和孤独,但乐极生悲是人之常情啊!对人生的戒惧怵惕之感又油然而生:“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人最难驾驭的就是人生,准确地说就是人生的时间。人生不就是在渡那一条河吗?但别忘了两位哲人的隐喻: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赫拉克利特:两脚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一)】                                 清秋,我们与古人分享         四、杜甫的主题深化               到了杜甫的笔下,“悲秋”题材,在秋景、时局和诗人命运三个维度上,被不断地扩展深化,蔚为大观。     杜甫的贡献是,视野更开阔了,心胸更宽广了,忧患更深刻了。这尤其体现在他晚年的诗歌,尤其是流落夔州之后的律诗中。     为避战乱,杜甫曾越蜀道,入四川,在成都筑草堂居住,也颇过了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写下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样明快温馨的诗句。但好景不长,自己的靠山严武病逝,杜甫又成了孤家寡人,离开锦城。此后,他也曾有幻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回中原,归故里。然而,命运总是捉弄这位饱经忧患的老人,北方依然战事频频,蜀中又不断军阀混战。于是,病魔缠身的杜甫,又不得不滞留在夔州。这段时间,他的诗歌创作以律诗为主,其中七言律诗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将其沉郁顿挫的诗风发挥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关心国运,忧虑民生,效忠朝廷,盼望统一的强烈愿望。他的许多作品,就把背景放在了冷落的清秋时节。     他的组诗《秋兴》创作于大历元年(766)。第一首可说是组诗的龙头,王嗣?在《杜臆》中说:“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极为中肯。     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组诗起兴之端,给人以奇崛之感。伫立江边,但见,晶莹如玉的白露,煞是可爱;红似酡颜的枫叶,悦目爽心,它们本是可以同时出现相辅相成的美好事物。然而,今天却是前者“凋伤”后者,岂不意味着美好的事物被美好的事物毁灭吗?悲剧,是无情的,是诗人不忍心看到却必须面对的----起句即奠定了全诗的悲秋基调。有了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情绪,诗人对环境的感觉就很特别了。次句所写秋景,不是故乡的秋高气爽,而是他乡的云气萧森,令人压抑。     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夔门壁立千仞,谷中江风浩荡,江面波浪滔天,要塞上阴云匝地,浓雾漫天,湿气扑面,一派阴晦荒凉,自然可使人联想到大唐的局势,亦如此动荡,国家个人的前景,亦如此阴暗渺茫。诗歌的前半部分的景物景象描写,确实极富震撼力,是惊心动魄的。作者要写自己,却偏写景,重在暗示杜甫排解不掉的苦闷,与日俱增的绝望,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飒飒西风中,凌霜不凋的秋菊,熠熠生辉,该是给人希望和热情的。今年花似去年,依然鲜艳明亮,但是,家难回,国难报,令今年泪如去年涌,还乡的期望值越降越低,人也更加憔悴老弱了。但杜甫没有倒下,杜甫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回归乡!系于柳岸的那叶扁舟,拴着的不正是他那颗执着坚定的故园之心吗?此后,怀着不变的信念,诗人与小舟相伴,相伴到人生的终点。你看,“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小舟上还可托起孤独的杜甫;到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孤舟却难以承载诗人那颗沉重的乡心了。     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钱谦益说,此联“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很有见识。至夜晚,江风更急,更冷,吹寒了诗人的躯体,吹凉了他思乡心。偏在此时,高高的白帝城上,传来急促的捣衣声,诗人猛然意识到,马上又秋去冬来,自己也该准备冬衣了。看来只得让希望再次埋藏心头,盘桓他乡又一冬!诗人以景结情,将无限的伤感无奈,都注入这无尽的夜空中!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一)】                                         清秋,我们与古人分享       五、柳永的清秋别情         到了北宋时期,清秋题材发扬光大,柳永作用至大。     其一,在内容方面,在写清秋时,他将曹丕开创的对思妇情怀的抒写,扩展而为两情相思、羁旅行役的苦诉。     其二,在形式方面,他大量创作慢词。慢词字多句长,韵脚少,跳跃空间大,节奏较为舒缓,句法结构也不同于诗的那一套。慢词是一种有内容的形式,与小令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长于铺叙和细节描写,有助于抒发细腻委婉的情感。     这两个特点,很好地体现在他的代表作《雨霖铃》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首推之 “蝉”意,既不同于骆宾王笔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仕进无望的凄怆,也不同于王维的“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闲适优雅的禅意。秋之将去,蝉鸣之音,凄苦悲寒,令人心寒,它奠定此词的感情基调。“对”字尤佳,将面对天、面对地、面对恋人、面对别景,面对生活苦难时的无奈,压缩其中,寄寓其中,令人三叹。夕阳西斜,骤雨初歇,凉意尽存,心亦凄怆。李白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早就让人唏嘘不止,更何况此时摆在眼前的,是去程的长亭!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原来是要离别。古人颇忧前路莫测,因而,要祖道,要祈祷,要饮酒送行,要设置繁琐的仪式。可这一切只能让一对恋人心烦意乱----美酒佳肴无味,悦耳仙乐无韵,恋人无心留意在别人看来有意义的任何细节。因为此时,他们在无奈地等待着他们最不想听的声音----“催发”的喊叫声。你看,平日里寄托相悦两情的兰舟,今天却无情地要让他们天各一方。这种心情,今人毛润之词句形容得好:“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这里,时间凝固了,空气窒闷了。柳永道前人所未道,创造了一个震撼人心的伟大的特写镜头:“留恋” 让位于“催发”,恋情屈从于命运,总有千言万语,也难诉心中缱绻之情,却只能热泪纵横、哽咽无语。这个无声的镜头,无情地戏弄了那些痴望着“有情人终成眷属”当事者和好心的旁观者,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以女子的口吻,预想此后的对方。这一去,湖湘大地,楚天千里,碧波万顷,烟涛沉沉,一片渺茫,“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世界之大,早晚会将你吞噬掉的----越想越怕啊。你留给我的是什么?是凄凉,是绝望,这让我怎能不忧心忡忡呢?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过片,是词眼,是激发千古共鸣之处。“多情”是两人生离死别的感情基础,然而,“多情总被无情恼”,命运总叫你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选择离别,所以,江淹有“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的慨叹,令千古同悲,使任何人对此也不能忘情。更不幸的是,又赶上这样一个万物萧条冷落的清秋,你还能做到王勃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的洒脱和王昌龄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自我宽慰了吗?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男主人公又自问自答,今日道别,借酒浇愁,却压不住心中的忧伤,此刻还有你的双手温暖着我的心,可渐行渐远后的今夜,我又会如何呢?苦不堪言啊!“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但今夜,那是他乡的杨柳,他乡的河岸,他乡的残月,离开了你,他乡习习春风也会吹寒我这颗脆弱的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是议论,这是虚想。这里又换成了女子的口气。年年月月花相似,可以后再有花朝秋夜、良辰好景也无绪赏玩,因为没有你!“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反问,这是抒情。相别后,彼此陷入无边的寂寞和极度的孤独,此种孤独无处倾诉,也无法自己解脱,期待着你,盼望着你,来拯救彼此,可你能有玉?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自信吗?              
    好久没来文批了,  似乎不热了,  斑竹呢:)  
  作者:王-立
回复日期: 12:44:00 10#           好久没来文批了,    似乎不热了,    斑竹呢:)  ----------------------------    感谢!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二)】          
隐逸诗人的“归去”                 生活在世俗社会中的古代诗人,总有个精神的家园,有的仅内藏于心中,有的还外在于田园山野茂林竹下,后者由思想化作行动,变为“归去”的归隐生活。这种归隐的生活,是对痛苦和苦难的超越,体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黑暗的否定。每当世事艰难,人生遭遇逆境,或是对生活大彻大悟之后,许多诗人选择隐居之路,为自己找寻避风港,用诗人的话说,就是“归去”。         这“归去”是有来头的。远古就有许由、巢父,伯夷、叔齐之类隐士,孟子早有遗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上述那些具有垂范作用的先人,那些至理名言般的的先哲垂训,早已沉淀于中国诗人的集体记忆中。无论是光风霁月、太平盛世年代,还是朝廷播越、民生凋敝之时,归隐总是令人看重的,隐居者自重其事,他人敬重其行。         随着道教、佛教的广泛传播,诗人又为隐居生活加入了寻仙、炼丹、念经、坐禅的内容,归隐诗人的生活情趣也日益大放其彩。对隐居生活的感受,往往是当局者于苦于乐心知肚明,清新自然的诗篇隐约飘逸着世外之情、弦外之音;旁观者徒见其表,而不明就里,不知其诗可以为好。         究其根本,隐逸诗人还是深有强烈的自由意识和深沉的归宿感的。“归去”此举,毕竟消解了不少现实的苦难,赢取了一定的自由空间,获得了某种的心灵愉悦,意会不可言传,是俗人难以分享的。苏轼说得好:“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只可惜,苏轼徒有羡渔情,最终也没有成为隐逸诗人。         对“归去”的隐逸诗人,可以开出一个长长的名单,有东晋的陶渊明,有唐代的孟浩然、王维、寒山,有宋代的林逋……不一而足。  
  顶一个。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二)】        隐逸诗人的“归去” 龙业             陶渊明的“归去”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被钟嵘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系晋大司马陶侃之后,而其志不在小,名句“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证。但是,由于其寒族家世,进身无门,加之朝纲紊弛,乱臣频出,官场黑暗,也怠慢了他进取的热望。若非衣食之忧,他也不会投身仕宦行列,自取其辱。八十一天的县令生涯,终于让他看穿了官场,看透了人生,认清了“心为形役”的生活本质,做出了准确的定性判断“觉今是而昨非”,痛惜“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光阴。此后,他没有消极沉沦,而是“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毅然“归去”。     从此,陶渊明开始了漫长的田园隐居生活。《归园田居》《饮酒》等诗,是陶渊明这一段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开荒”是物质上自取自足自主自立精神的体现,这“守拙”维护“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天性,而“归”道出了此生的归宿----园田,自然质朴的田园。于此,家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至简至陋,然人间真情沛然其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环境幽静纯朴,散发泥土芳香;远望“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近闻“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然醉然,怡然自得。     在这个新的境界中,不乏“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艰辛,也有“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的乐趣,更可贵的是,他贴近了土地,拉近了与农民的距离,这才体验到了“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生活的质朴情趣。     充实的新生活,使他尽情地享受“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韵味,参悟“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理趣,乐天知命,宠辱偕忘,真有点庄子所言的逍遥境界:“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很久以前,读过陶渊明的诗集。那本书借给我堂弟丢了。
  隐逸诗人的“归去” 龙业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二)】                      王孟的“归去”                          历代统治者为标榜太平盛世,总喜欢吹嘘本朝“野无遗贤,万邦咸宁”,李唐王朝更是如此。那个时代,科举考试制度,确实提供给士子许多尽显才能的机会和场合,开拓边疆的伟业,也召唤大批文人投笔从戎,建功立业。殊途同归,各路读书人,此后又多涌向官场,梦想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夙愿,许多人还真的做了官,王维是这一类的人。少数人选择了归隐山林的生活,但同是隐者,有卢藏用的终南捷径式的假隐者,也有孟浩然式的无奈的真隐者。       官场也是座“围城”,城外的孟浩然入之无门,曾大发牢骚,”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也想攀援高官,以解“欲渡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之困;王维20岁就中第进士,但以后就仕途坎坷,尤其是在名相张九龄被贬,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当权之时。他对官场生活心灰意冷,更加属意于山川原野,并于山中建设别业,一步步地走上了半官半隐的道路。       王孟二人毕生都陷入仕与隐的矛盾中。但孟浩然身为布衣,向往官场,欲仕不得,不得已归隐山林,颇有些不甘心,大概是先祖孟轲的强烈进取精神在鞭策着他,而山水田园只是起着慰藉他那颗失落的心灵的作用;王维出身仕宦之家,也曾有大志向、大计划,但他到底还是“自顾长无策,空知反旧林”,是因为朝廷的浑水太深了。投身山野,能宁静他的心灵,颐养他的天性,可他又舍不得彻底摆脱官场,矛盾中他乞灵于佛禅,求助于山川,寻求精神解脱。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二人都写下了表明“归去”之意的诗篇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二)】                                王孟的“归去”                  
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很有代表性。陶渊明曾写了名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很有母题价值,也深深影响了孟浩然,“夜归”该有这方面的寓意吧?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一远一近,对比鲜明:前者在召唤着诗人,山寺、钟声、黄昏,三个意象均有寓意----世外,寂静,禅意,等等;后者正是孟浩然要回避的----如果要回世俗之家,他早就与众人在向西的渡口喧闹争渡,可是回去后能安下心吗?何去何从,他心中早有决断:向东,归去,归鹿门,归隐。       “归去”和“争渡”,大相径庭,反映出人各有志。“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孟浩然不甘心于世俗的平庸生活,不愿意继续忍受总是失落的痛苦,毅然决然地走向了东方,志趣那样坚定。       夜色渐浓,月光似心有灵犀,洒入诗人的心田。“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环境清幽,万籁俱寂,万物有情,让诗人轻盈的心灵不觉中融入了清净的自然中,直至到了东汉庞德公隐居之处,才恍然知晓,到了目的地了----这可是孟浩然日思夜想的地方,因为庞德公是他的偶像。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到了这样的境界,人是要有精神准备的,那就是得耐得住寂寞。岩扉,多似李白洞天里的石扉呀,带了些仙气;松径,让我们想起了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更添了些空灵;寂寥,那是永恒的,超脱世俗的环境必须这样。隐者就可以“自来去”,尽享寂寞世界中的自由!       这首七古,古朴清淡,移步换景,点到为止,白描出孟浩然摆脱尘俗,走向宁静淡泊的路程,很耐人寻味。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二)】                                王孟的“归去”                       
王维有一首《归嵩山作》,是辞官返乡途中所作。他要的是清泠静默中的无限生机,以此映衬出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     首联“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中,澄澈的河水似玉带,绕过苍翠的草甸,明暗有致,车马悠然前行,轻轻松松,优哉游哉----景中有情,这是在暗示诗人陶醉于秋景,醉意浓浓呢!无官一身轻的人,才会有此感受。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流水如人一般,对孟浩然有情有义,颔首诗人的抉择。水与禽两种意象说明了,心中坚守的是纯洁之心,似流水一去不复返的是那功名利禄之意,如飞鸟知还选择的目的地是自然家园,实施抉择的时机是当下此刻。要问为什么,陶渊明说的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与孟浩然“归去”必须耐住寂寞一样,王维“归去”也要经受凄楚落寞的考验。“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有四个意象:城本热闹,现在荒凉;渡该喧闹,那是古时;日是落日,暮气沉沉;山是秋山,春光不再。这也正应了那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忍住了寂寞,嵩山遥遥在望,“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王维始终不为静噪冷暖所动,这才到达终点。而“归去”后采取的关键的举措就是“闭关”----杜门谢客,不交接俗人,这也是他冲淡平和性情之中暗含的硬气,因为“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正是山下那些躲之唯恐不及的势利小人。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一点不假,本诗有此特点。意象曾现迭出,色彩浓淡相宜,情感蕴藉悠远,令人回味绵长。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二)】    
王孟的“归去”        
王维有一首《归嵩山作》,是辞官返乡途中所作。他要的是清泠静默中的无限生机,以此映衬出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     首联“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中,澄澈的河水似玉带,绕过苍翠的草甸,明暗有致,车马悠然前行,轻轻松松,优哉游哉----景中有情,这是在暗示诗人陶醉于秋景,醉意浓浓呢!无官一身轻的人,才会有此感受。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流水如人一般,对孟浩然有情有义,颔首诗人的抉择。水与禽两种意象说明了,心中坚守的是纯洁之心,似流水一去不复返的是那功名利禄之意,如飞鸟知还选择的目的地是自然家园,实施抉择的时机是当下此刻。要问为什么,陶渊明说的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与孟浩然“归去”必须耐住寂寞一样,王维“归去”也要经受凄楚落寞的考验。“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有四个意象:城本热闹,现在荒凉;渡该喧闹,那是古时;日是落日,暮气沉沉;山是秋山,春光不再。这也正应了那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忍住了寂寞,嵩山遥遥在望,“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王维始终不为静噪冷暖所动,这才到达终点。而“归去”后采取的关键的举措就是“闭关”----杜门谢客,不交接俗人,这也是他冲淡平和性情之中暗含的硬气,因为“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正是山下那些躲之唯恐不及的势利小人。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一点不假,本诗有此特点。意象曾现迭出,色彩浓淡相宜,情感蕴藉悠远,令人回味绵长。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二)】      
心远地自偏 大隐隐于市             越地多崇山峻岭,渌水碧湖,钟灵毓秀,多有隐士。东汉有严子陵,卓然当世,名垂后代,为人仰慕。惜其少有文字传世,更多是作为偶像供人崇拜。北宋的林逋,则是一个活生生的隐逸诗人,《宋书·隐逸传》有关于他的400多字,说他“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而世人所言“梅妻鹤子”则是对他生活的真实写照和高度概括。     与陶潜、王孟不同,林逋可是结庐于西湖边的孤山上,紧邻柳屯田笔下的“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参差十万人家”“竞豪奢”的闹市。喧哗与骚动中,充满了繁华奢侈与功名利禄的诱惑。有高世之才、遁世之名的林逋,自然是达官贵人乃至君王延引笼络的对象。然而,林逋终身隐居湖畔,表现出与柳永截然不同的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实则是由于做到了陶潜的“心远地自偏”。《山园小梅》,就一现林和靖的高雅脱俗的情致。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起首“众”字,与“独”鲜明对照,其境有似于陆放翁咏梅的“驿外断桥边”,只不过梅花不是“开无主”了。自春之秋,西湖不乏各色花卉的点缀,柳屯田不是道“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吗?然而,冬季一到,北风紧,吹寒一池清水。群芳凋零,芜秽狼籍,一派萧索,文人雅士也早无吟诗作赋的兴致了。恰于此时,“山园小梅”悄然出场。“独”字,道出她的孤独,也道出了她的孤高、孤芳自赏和傲视群芳;“妍”为貌美之意,而“暄”送来热度和温暖,把春的气息送入诗人的眼帘。梅花真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为寂寞小园增添万种风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联万口传诵,早为千古佳句,自有其因。如此月夜,寒水之畔的寒山上,自然少有人至。必得“有心人”来此,来此观照自然,体悟人生,于其中感受独具一格的伟大心灵。此时,诗人对外界五颜六色的感受略显单调迟钝,但嗅觉却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梅树的线条,稀疏交错,偶有旁逸斜出之枝,在朦胧的月色下,在飒飒的西北风中,映在清浅的溪水中的是峭楞楞的影子,更烘托出环境的幽僻冷清,更凸显梅花瘦硬挺拔的形象。惟于此时,诗人方有伟大的发现:寒光下,清风送来阵阵馥郁的梅香,沁人心脾,暖人心怀----这是对寂寞心灵的最大的安慰和最高的奖赏!我们真实地体会到,林逋并不孤苦,因为他有梅妻鹤子厮守相伴。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诗人此联运用拟人,虚实结合。前述之景,俗世之人,因无其心,也就不能发现,不能以之为美了。唯有其心,方可寻觅知己。值此万籁俱寂的冬夜,诗人要完成的是,人与自然的沟通,心灵与心灵的契合。仙姿翩翩、声闻于天的白鹤,眼观诗人与梅花之际会,欲飘下同欢,可欲飞又止。她怕被误解,怕被嫉妒,怕被打扰,也怕打扰了此时的宁静,所以偷眼相瞧,待机而行。此时需要静,需要宁静之心;唯有宁静之心,方得隐逸真趣。自古有许多的文人,高标归隐,意在扬名:东晋有谢安,南朝有陶弘景,唐代的那个卢藏用,更是演出了一场“终南捷径”的丑剧。林逋则不然,他与梅妻鹤子亲密无间,这种境界早超越了世俗对人际关系的约束,给人以明确的归属感。这景象,不似美景,胜似美景;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皆因有其心,必于无美景处生美景。纵情飞舞于春季、独领风骚的彩蝶,若能一睹此景,定会嫉羡不已,但这种情形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这不是你的天地!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此联提供两种选择,对照鲜明,何去何从,一目了然。寒夜冷月,绝非良辰美景;于此观梅听鹤,也不是赏心乐事。可是,林逋却以此为“幸”,以梅鹤相伴为乐,并用浅唱低吟向她们倾诉心曲,于是,清寒之中自然有温暖幸福,只是“无心人”体会不到罢了。虽身在杭州,但林逋不要那“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的矫揉造作,也不会有“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的踌躇满志,“檀板”“金樽”此类达官显贵的俗物,若是出现此处,那将是暴殄天物,污染圣界了,所以诗人避之唯恐不及。     “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梅花如此,赏梅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林逋以身相伴数十年,对梅,对鹤情感之深,是我辈难以想象的,描述之妙,则我们已见,已见他那颗心。若论隐逸诗人“归去”的心灵深度,我还是首选林逋!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三)】              “洞天”里有什么?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赐金放还”后的代表作,千古传诵,余音袅袅。诗歌表现了诗人理想主义的热烈追求和奔放的激情,这尤其体现在主题词“洞天”上。要从整体上把握该诗的思想情感,对“洞天”的理解是关键。因此,我们需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洞天”是什么?为什么要去“洞天”?怎样去“洞天”?到了目的地,看到了“洞天”有什么?第一个问题,我们这样借助有关资料来回答;后几个任务的完成,则有赖于我们伴随李白,做一次浪漫的精神之旅。     “洞天”系道教用语,字面意思是“山洞通天的地方”,宗教意义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这样的地方不仅有山,有水,有洞,而且远离尘世,人迹罕至,曲径通幽,草木葱茏,空气清新宜人,别有一番境界。全国的洞天,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五岳也包括在三十六小洞天之内。这些洞天,广泛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和全国其他地方,尤其是东南地区。洞天相连而成有机整体,构成一个特殊的地下世界。那里是地上仙境,栖息着等级较低的仙灵或避世人群。道教徒到此地寻仙,修炼,炼丹,采药,祈求一种超越之感、升华之感,追求一种终极关怀。在道士和信徒看来,这样的宗教体验,是至善至美、愉悦幸福的。     李白是满怀着理想和希望进长安的,他要“济苍生”“安黎元”,建设地上的“洞天”;他信心十足,“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一度也广受追捧,贺知章说他是“谪仙”,高力士为他脱靴,唐玄宗替他调羹,赐他为供奉翰林,似有大展宏图的机会。然而,他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他蔑视权贵奸佞的傲岸精神,他“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放浪做派,为群小所嫉恨,所不容,所谮毁,只把他视为盛世花瓶的皇帝,也顺势将他推出了长安。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就越大,越是理想破灭,人格受辱,内心凄苦,他越是急需摆脱和超越苦难,寻找精神的慰藉。作为道教上清派的十七代传人,李白要游历东南,遍访名山,重现“洞天”的宗教体验,安抚受伤的心,寄托自由的愿望----人在尘世,心比天高。路途遥远,迫不及待,他只得用梦游天姥山的方式,提前做了一次追求理想的精神之旅。     梦中的天姥山,具备了前述洞天的基本特点。诗人通过对比、反衬,让我们看到了天姥山势拔五岳,气压赤城,倾倒天台,它雄伟寥廓,飘渺遥远,又可望可及,这是李白非去不可的地方。     怎么去?“我欲乘风归去!”庄子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那是一种摆脱尘世羁绊、追求无待、自由的尝试。李白“一夜飞度镜湖月”就是这样:明月朗照,镜湖可鉴,时空无碍,飘然欲仙,直飞到永嘉太守谢灵运的宿处----谢踏遍永嘉山水,也是因为无法解脱的现实苦难----他们是超越了三百年时空的契友。“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正如后世的王安石所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志有者不能至也”,只有如此,他才能在尘世暗夜之时看到壮观的半壁海日,才能在地上人间万马齐喑之际听到天籁之音。千岩竞秀,峰回路转,繁花似锦,令人心醉,两种时间交融在一起:前者是自然时间,即做梦的夜晚;后者是心理时间,即梦中的时间,其容量和精神质量远优于前者。时间仿佛凝固,期待伟大时刻的到来。“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景色之美属壮美的范畴,这些景物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力量和强劲的气势,在此壮丽的时刻给人以惊心动魄、激奋昂扬的审美感受,展现了自然与人之伟大精神和力量,为伟大的洞天世界的降临做了有力的渲染和铺垫。既然是精神之旅,心灵就需要在险绝奇特的环境中锤炼和升华,就要勇于飞翔,勇于攀登,从而达到理想的境界。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洞天的景象是,青天朗朗,日月同辉,金银相映,熠熠生辉,溢彩流光,清明,清净,清静,辉煌,与地上世界的黑暗迥然不同。“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洞天的精华云之君,犹如屈原笔下的湘君、河伯等,绝非世间的达官贵人可比。他们以轻淡自如、若隐若现的七彩虹霓为衣,无阻无碍,以清泠宜人的天风为马,畅然飞行,一切是井然有序,绝不同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地上。“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世界不仅光明纯洁,而且和谐和平。贵为神鸟的鸾鸟,任劳任怨地驾驭车马,孔子用来比喻暴政的猛虎,奏起了悠扬动听的仙乐,仙人如麻,仙人幸福,仙界美好,让李白陶醉。然而,天姥洞天,是理想,也是幻想,它既是梦中的天姥美景,人间仙境,也是海市蜃楼,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不可挽回,因为它是现实所不允许的,所以这里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巨大的张力。“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是梦,就要破灭,人就要回到无情的现实。李白痛失我爱,痛失我梦,失落,痛苦,愤懑,无奈。     梦游天姥,意在寻求解脱,但结果是“谁更流”“愁更愁”。心灵的痛苦是需要超越的,现实的艰难时需要正视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人生的可悲之处是,人总驾驭不了自己的命运,明知如此,也无可奈何。洞天理想幻灭了,执着的信念不能变,那就是绝不向造成自己理想失败的黑暗世界摧眉折腰。所以,即便是上天无门,他也要尽快摆脱官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纵然不得洞天之神,也要与洞天之形相伴,不断地修炼,让世界皆着我之仙气,那样就会有适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由和尊严比什么都可贵,而它们的天敌是官场和权贵。有它们在自己的傲骨不变;远离它们,自己也许会有开心开颜的机会,关键是需要永不屈服的精神!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四)】             咏此万古怀 且邀琴月来      ----阮籍《咏怀》(其一)鉴赏            曾有段这样的经历,一读阮籍的《咏怀》诗,就不自觉地想起嵇康的古琴曲《广陵散》;反之,先听《广陵散》亦然。后来,慢慢地有些明白了,这诗心和琴心一样,都是在倾诉郁积诗人心中的万古情怀啊!    《广陵散》,听起来是那样的压抑、沉重、冷涩,那如泣如诉、不绝如缕的幽咽旋律,让人隐约感到,这背后有难以言表的人生苦难,有说不尽的哀怨与愤懑。但音乐毕竟是抽象的艺术,旋律是“能指”,那么旋律的“所指”到底是什么,恐怕只有嵇康知晓。相较而言,阮籍的《咏怀》诗可以文学的意象,形象生动地诉说悲剧时代诗人的心曲。    阮籍与嵇康是挚友,他们都生活在魏晋易代的正始时期,司马氏的黑暗统治时期。高贵乡公曹髦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父子,不仅篡逆之心早萌,而且为人更虚伪,猜忌心更重,在其高压统治下,鹰犬遍地,文网密布,曾使嵇康罹难,文士人人自危,欲苟活于世,也是难事。面对灾难人生,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首领的阮籍,一方面因为自己对现实的怨望和不满,任诞使酒,放浪形骸,尽使白眼。却又无可奈何;一方面迫于司马氏的淫威,虚与委蛇,委曲求全,不得已还要与统治者做某种合作或交换,但其内心是极其痛苦的。痛苦的根源是,阮籍感到,在司马氏专制的这块大地上铺就的人生道路是绝望之路----“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反”----穷途末路,无路可走。这种情怀,不仅体现在阮籍嵇康身上,而且体现在其他的古代诗人作品里,深埋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李白不是借醉酒写了“与尔同销万古愁”吗?阮籍的《咏怀》其一,很具有原点意义。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四)】                   咏此万古怀 且邀琴月来        ----阮籍《咏怀》(其一)鉴赏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朔鸟翔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金风送爽的秋夜,诗人居然久久难以成眠,定是由于心事沉重吧?起身小坐片刻,或是披衣徘徊一番,也不妨为一种消愁的办法。而“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如此端坐弹琴,却不只是文人的雅兴了。阮步兵的这把古琴,肯定也有嵇叔夜那把的神韵,嵇康不是也写过“目送归鸿,手抚五弦”吗?琴是诗人可亲可敬的朋友,是他倾诉心曲的对象,是他向世界表明情感态度、传达信息的媒介。前此,“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曾写过《七哀诗》“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后世的岳飞《小重山》中有“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可以想见,此时诗人们的心思是专一的,深情是凝重的。    可是,“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一阵清风紧随那道月光,掀开了帷幕,清冷的月光洒在琴弦上,诗人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秋夜,原来如此悲凉,绝无后人李白“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的那种惬意清爽,反倒唤起了诗人对不幸往事的回忆。诗人原想将自己的情怀,抽象为音乐,自我消化那愁绪,清风明月的闯入,使他不得已要向世界敞开胸膛,在非人间展示自己的痛苦。他恢复了对现实的真切感受,那是痛楚的,又是无法逃避的,痛楚只能不断地延伸下去。    “孤鸿号外野,朔鸟翔北林”,四个意象,各有寓意。“孤鸿”的意象,后来的杜甫描述过:“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它号哭的声音,凄厉惨淡,令人不寒而栗----失群的孤雁凶多吉少。而“外野”很可能象征着厮杀的战场或谋杀的刑场,可能暗示着死神在召唤诗人。“朔鸟”之朔与“北”同义,遥相对应,别有深意:《古诗十九首》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诗句,可今夜,这鸟儿既不能南飞,也不能宿于枝头,只得“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似有明珠暗投之嫌。果真这四个意象说的就是阮籍自己的话,那他真就在劫难逃了。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此前,诗人解脱痛苦的办法,要么是要么是纵酒,要么是寻仙,要么是吃丹药,要么是弹鸣琴,可此刻它们都失效了,诗人只能自己孤独地承受苦难了,苦闷,彷徨,无望,忧伤……    咏此万古怀 且邀琴月来,琴月之心,可来了又如何?于事无补。因为这是在“夜”里,最黑暗的夜里。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五)】                身逢战乱,诗人在想什么?                          韦庄 《菩萨蛮》                         韦庄与温庭筠一起,并称“温韦”,都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韦庄也是一位有强烈历史忧虑感的诗人,留下了“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样怀古伤今的名句。但那是写前朝兴废的,毕竟离韦庄较远,感触就不会是很真切深沉的。         黄巢攻陷长安,韦庄避地蜀中,并以此作心中的“江南”。在此,他既有高官厚禄的封赏,又有声色犬马的享受,此番隆遇是杜甫毕生所未尝经历的。平心而论,蜀地确为那时极适人居之处,物阜民丰,又相对安定,李冰开发以来,历两汉六朝隋唐之不懈营造,已为富甲天下的“天府之国”。然而,他乡之美,消解不了韦庄的思乡之情。离乡愈久,还乡愿望逾强烈,久而久之,化为胸中块垒,难以化解消除。《菩萨蛮》即是其苦衷的倾诉。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词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词在音韵格律方面的宽限,不避重字,赋予新意。“人人”与“游人”相应,用了三个“人”字,“人人”使用的是蜀人的视角,当下的时态;“游人”用的是作者的视角,未来的时态。“尽”和“只”相对,在数量范围上对比鲜明,“尽”字体现了蜀人的自豪与热情,一个接一个地劝留词人;“只”字极写韦庄的孤单和无奈。两个“江南”,前者是蜀人的语气,谓语是“好”,极力夸赞蜀地山川秀美,民风古朴,“江南”是快乐的化身,因而色调明快鲜艳;后者是作者的语气,谓语是“老”,其状语是“只”,道出词人面对“身是客”困境,无法改变,无计可施的心情,“江南”则有墓地的阴影,因而色调黯淡阴沉:物华天宝之地,颐养天年,竟也成了韦庄人生的憾事。同一个“江南”,两种认知结果如此悬殊,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设置了强烈的悬念,催人追问,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词人欲擒故纵,不去直接揭开悬念,而是笔锋一转,又用蜀人口气娓娓道来此地之美。春日河川陂池之水,也与长天一色,然而其蔚蓝、晶莹、澄澈、温润,远胜于春之天。锦江似锦,江柳如烟,又有“知时节”的好雨,真是天作地和之美!景如画,船是画,船在画中行,人于画中立。雨打船檐,人赏雨景,静默中,人与自然互相契合,互倾心曲,酣畅淋漓,物我融一,不觉,情迷心醉,雨声成了催眠曲----这个世界如此和谐,风景之美可安顿人心,不过那人心得是“江南之人心。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江山之美如美人,美人之美如江山。江南亦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美女如云,尽显人间之美。其翘楚卓文君,媲美昭君貂蝉杨玉环,较之后者更早,其美更富有民间化、代表性和广泛性。花容月貌而当垆沽酒,皓腕如雪而高洁雅致,可亲可敬可近而不可亵,透现蜀地人情之醇之美。风物美,人情亦美,足以留人,蜀人有充足的信心。却没有想到,他乡江山之美反刺激了韦庄敏感的乡愁,无望无助地遥想关山之北的故园,咳,无论如何也放不下这颗游子之心!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视角和语气又变为词人的。“未老”表明词人此时尚未垂暮的年龄,“莫还乡”是词人自己规劝自己,其中颇有委曲。而下文的“须断肠”交代了造成无奈“江南老”愁绪与“莫还乡”隐衷的原因:秦地屡遭兵燹,止战遥遥无期,致使词人还乡无望,常生乡情,又不禁黯然神伤。若梦里重返故里,满目必是荒烟蔓草,断壁残垣,十户九亡,哪可寻乡情亲情呢?还乡定会悲伤断肠,无所归依。有家难回,有情难诉,绝望之下,词人预支了人生的归宿----“游人只合江南老”,真是苦不堪言啊!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五)】                    身逢战乱,诗人在想什么?       
李清照的《咏项羽》             靖康之变,汴京失陷,徽钦被掳,大宋只剩下半壁江山。国难当头,国恨难雪,终其南宋一代,诗人们都被沉重的耻辱感压抑着。他们没有了唐人的高亢自信,也没有了北宋人的深沉自觉,往往是伫立在灰暗的天空下,失神地瞩望北方,望长江,望征帆,望归雁,望眼欲穿,但最后也只落得一声长叹----国运如此,时无英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咏项羽》绝句,就是写在南渡后逃难的生活中的。国变发生,如晴空霹雳,使大宋许多子民六神无主。幸得康王赵构继位称帝,民心所向自然属东南。于是,大量的百姓逃向江南。但宋高宗赵构,远非中兴之主,他无心北伐,收复失地,倒是让金兵撵得东躲西藏,甚至浪迹海上,丢尽了宋人的颜面。李清照也曾追随赵构的队伍,一路下来,她对赵构失望了,以至于悲愤万分,于是写下了这一篇托古讽今的诗作。     这首诗,虽然只有20字,却极富张力,极具匠心。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作者精心设计了严密的反对,“生”与“死”相反,“人”跟“鬼”相对,“杰”和“雄”相成,“当”同“亦”互补,寓意深刻,既写出了诗人的志向,又暗示了矛头所指。李清照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人生的榜样,也为贪生怕死、苟且偷安的南宋君臣,找到了参照物----项羽!     项羽虽死千年,但英魂长存。自司马迁后,人们赋予了项羽更多的情感寄托:他是勇敢无畏的战神,他是抗击强暴的英雄,他是知耻重义的侠士,他是荣誉尊严的象征----他活着,“力拔山兮气盖世”,叱咤风云,所向披靡;他死时,义不受辱,自刎乌江。本来尚有生机,他却不肯过江,只因“我何面目见之(江东父老)”----如此有情有义恪守承诺之人,天地间少有,更是今世所无。李清照虽为巾帼女流,但心比天高,她传达了人民的呼声,要大宋的君臣像项羽那样,为正义的事业破釜沉舟,斩将刈旗,即使深陷困境,甚至穷途末路,也决不能摇尾乞怜,苟且偷安;像项羽那样,爱惜荣誉,维护尊严,活得潇洒,死得荣光。具有反讽意义的是,面对仇敌,本该与金人不共戴天的赵构,他的做法与项羽截然相反----李清照的期待、委屈、痛苦责备、、愤懑之情,无处倾诉。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至今”一词表明遭受离乱时间之久,国耻永埋心头;盼望光复愿望之强烈,矢志不渝。为什么“思”的对象偏偏是项羽呢?因为李清照眼前有大难临头采取做法与项羽截然相反的人!那是赵构!这样的帝王还能带给人什么希望呢?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呢?很简单,前有车,后有辙,三国两晋时,过江东的人,大概没有谁埋骨桑梓,都变成了他乡的鬼了;现在的这个赵构,一得九五之尊,即不思恢复大业,人们做他的臣民,今世恐有家难回了。此处,李清照用的大概是“曲笔”,赞美英雄,那是一种期待;没有英雄,一切所想都是徒劳的,平添了无奈与绝望。即便是自己再“不肯”,也改变不了当局投降逃跑不思进取的现状。     女诗人的心,是多么不平静,那情感被积郁到何种不堪的地步----这需要我们去想像。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六)】    
《春江花月夜》:良辰伴美景,温情余愁绪         对初唐诗人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的评价,晚清的王?运与现代的闻一多的观点最有代表性:前者称:“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后者则不吝诗人的热情,“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确实,面对如此绝美的艺术品,平庸雷同的评语往往是多余的。与其执著于他人的定论成见,还不如徜徉于诗人的语言迷宫,尽情地去含英咀华,想象诗人语言背后的艺术境界。     《春江花月夜》的写景状物抒情,是按照音乐的旋律来进行的,故而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韵,可分为九层,三部分。     第一部分 无限空间中生命的赞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使用中东辙平声,音色洪亮,有助于创造凝重而奔放的音乐效果。四个动词“连”“共”“生”“随”,也各得其妙。“连”字写出了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江海相连、水天相接的波澜壮阔的场面,气势宏大;“共”字和“随”交代了明月海潮相伴相随的关系;“生”字不同于“升”字,后者仅仅体现了由下而上推动的力量,而前者则饱含对生命的礼赞:春江的生机,海潮的活力,共同托举起富有理想与未来意义的月亮,让诞生于江头的生命,延续到江尾,扩展到大海,升腾到天上,完成了由人间向宇宙的升华。波光潋滟,千里万里,举凡天下皆同此理:有春江,即有明月;有明月,就有生命的伟大,就有天下人的共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转换韵脚为言前辙,选用仄声则短促响亮。“花”的意象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杂英满甸,桃花飘香,江流宛转,似人流连忘返;月照花林,如霰雪飘落。世界如此静谧,又如此充满生机----月照,江流,霜飞,无一不是在映衬春花的鲜活艳丽,即使是在这遥远的地方!      中国诗人爱月亮----“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中国诗人爱水,爱江河湖泊,爱她们的灵动,爱她们的深邃,但很少有人爱大海,爱她的浩瀚,爱她的博大,爱得这么深沉,这么热烈----诞生于江海之滨的扬州人张若虚,得天独厚,对大海情有独钟,才让我们有如此难得的领受。  第二部分 无限时间中对个体生命的思索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用的是人辰辙平声,作用略同于前者。见景生情,睹物思人:月光普照,江天一色,清静又清净,朦胧之中,仿佛超越了尘世,只有那孤悬空中的明月还提醒人:她阅尽万世,她正处于当下!如此良辰美景,却又似东去的江流,稍纵即逝,不由得使人对天追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初见之人,不知何许人也,早已作古,然而薪火相传至今,蔚然而为“人类”----个体是有限的,一个个“他”构成的类则是无限的。江月永恒,代表着宇宙的无限,时间的无限。后人李白对此有所生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面对朝暾夕月,花开花落,潮涨潮落,谁也不会无动于衷,肯定有人会如刘希夷般地悲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张若虚不完全是这样,他是温情脉脉的,有所满足,有所期待,也略有失落惆怅的。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用一七韵,音色短促低沉。从人类的意义上讲,江月普照的,古今都是一个人类,然而,前后场面具体对比,唯有江月不变。从个体的角度看,时光飞逝,未来时态中,站立此地仰望夜空的肯定不会是今天的你我。一想到这里,就难免有“人生几何”的慨叹了,齐景公不是说过“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吗?张若虚既没有走这种情感路线,也没有做形而上的推导分析,而是以景作答:“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的呢?流水落花,世之常情嘛,顺其自然吧!这就够了。   第三部分 无限宇宙下的个体人生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押由求辙 ,适于表现忧愁之情。作者在上一层里,成功地完成了由类向个体的的转移,本层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无限宇宙下的有情世界。白云悠悠,一去不返,李白也说过这个意象的寓意“浮云游子意”。《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里好像道出了游子远行之因:“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就有了悲情,所以,远望长满青青的枫树林的江畔,思妇不胜凄楚。由此看来,思妇与游子现实与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太大了,二人均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幸的人们往往容易产生共鸣----看到一系柳下的扁舟,自然会想到浪迹天涯的游子;一登上洒满月光的高楼,就会顿生空守闺房、孤苦伶仃之感。曹植的曹植《七哀诗》就写道:“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韵押怀来辙,音色柔和。人生虽短,但是充满痛苦艰辛的,因此,还有一个日子怎么过的问题。月光徘徊,似人有情,召之不来,而化为烦恼;挥之不去,更添无奈----“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次第,离愁别绪,怎生了得----为何命运总是这样呢!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韵是人辰辙,音色响亮。1980年代有首著名的歌曲《十五的月亮》,传达了“十五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的共鸣----千古的共鸣。彼此登高,明知看不到对方,也徒劳地远望、对望,寄希望于用什么来伴随月光传达思念之情。然而,你远在天涯,月光可至,鸿雁却难以送达爱的慰藉;锦鲤一潜一跃,游出灿烂的波纹,但逆流而上,越不过峡谷激流,传不去我的衷情与忠诚!这是极端痛苦乃至绝望的事情。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用韵麻沙辙,音色响亮。诗境朦胧,诗情绸缪。“昨夜”?哪一夜不是如此呢?哪一天不是梦中盼归人呢?暮春将至,花开了又落,落在那幽静悠闲的古潭中,也该落在思妇的心里,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只因为半个春季的上百个日子过去了,这思念靠掰手指头已经不够了,那还有什么办法呢?。诗中景象,亦真亦幻,原来还高悬天中的月亮,就要西沉于潭水了,啊!春天也要过去了。可是游子,你为什么不会来呢?这恐怕不是两个人可以解决的问题。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押姑苏韵,音色细微低沉。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没有完美的结局。思妇的心事矛盾的:虽然“君问归期未有期” ,仍希望时光飞逝,游子早回----时间换空间嘛;又希望明月总是高挂天上,寄托思情,消磨孤独。然而,月亮还是在黎明到来前,落入一片海雾之中----这一夜的思念又同前一夜一样,播种希望,收获惆怅。即便如此,萦绕心头的依然是那个游子:     江湖险恶,前路莫测。你为前程,或北上碣石,或西去潇湘,或向前进,或退还家,都有无限路程。人生总是充满了未知数,你能否跳出命运的怪圈,安然而归,思妇我只有祈求,而无任何的把握。无奈啊!痛苦啊!迷蒙月色,静静的江水,青青的枫树倒影水中,不知是树在摇曳,还是月在摇晃,还是江流在涌动。哦,原来是一颗有情之心在躁动,在无奈的躁
  还没发完啊?!
  顶好帖
  顶帖,楼主还有没?继续发哦,期待
  好帖啊,一定要顶,还想看
  好贴!顶  
  好贴!    楼主的笔墨挺深厚的,敬佩下!
  为什么还不更新呢
  顶一下,这么好的文章值得力挺!
  才发现
  赚分走人!
  踯躅在“不朽”“不遇”间的痛苦心灵  
中国传统士大夫都有种“三不朽”情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大家都明白,在精神文化领域,莫说树立孔孟那样的历史丰碑,就连踵武董仲舒、郑玄等前贤也是难上加难,所以,都卯足了劲,立足当世,建功立业,扬名立万。即便退而求其次,也许是由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也许是由于当事人志大才疏、能量有限,也许是各方面兼而有之,历史上也少见功盖当世、名垂千古的文人。机遇相近,这些人就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特征,为生不逢时,满腹牢骚,好像整个世界都对不起自己,非要宣泄一番不可,于是,他们不自觉地成了“立言”之人,以文章来表现“不朽”的理想高度,来排遣“不遇”的现实痛苦,不经意给我们留下了千古佳作,也可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司马迁写过一篇《悲士不遇赋》,一上来就是“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生不逢时,孤独无助,因而,德行再美,才能再高,自律再严,也无济于事,不得已顾影自怜,写下不平则鸣的诗文。   “不遇”的病症,超越时空,也传染给了李白,因为他也追求“不朽”。   李白进长安前后,也曾以“楚狂”自居,也自夸“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踌躇满志,取向颇高,“立德”“立功”,似乎已是囊中之物。在长安,他也曾受隆遇,太宗擢拔,贵妃研墨,力士脱靴,这一切都曾让李白飘飘然,以为身逢其时,大有可为,也更狂放不羁,“长安市上酒家眠”,连小兄弟杜甫也不无嫉妒地说他“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可是,好景不长,李白被“赐金放还”,看似体面实则狼狈地离开了都城。个中原因,当然有时政方面的,大唐由盛转衰,奸臣当道,朝纲紊乱,不过肯定也有李白的主观因素,只是李白从来不提罢了。   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反差,李白的心理出现了严重的失衡,昨夜还“不朽”在握,今晨却“不遇”烦心,于是,他就“立言”,为情造文,一会儿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会儿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会儿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人生大志难以忘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痛苦的心灵踯躅于“不朽”“不遇”之间。 就在这一阶段,他写下了《古风?其三十九》: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前四句抒写了诗人壮阔的胸怀,奠定了本诗悲凉的感情基调。普济苍生之志难酬,天地之大又无容身之处。“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两句颇有象征意义,风霜凄厉,万物凋零,如此广大范围之政治气候,令人不寒而栗。   五、六两句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意旨相近,表现了诗人对世事难测、江湖险恶的无奈,任凭理想付诸东流。“云”与“日”,是李白常用的意象,早年的《送友人》中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往情深,依依惜别,蕴含着青春的潇洒热情,而本诗中则是夕阳黄昏沉沦,浮云漂泊不定,人生的疲态可见。是什么外因使志向高远、热情奔放的诗人,如此落拓,如此抑郁,让他由“不朽”的巅峰落入“不遇”的深渊?原来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鸾”,黑白混淆,本末倒置,对比鲜明,所谓“野无遗贤”的时代,竟也是小人当道横行,贤者无由进身,李白的愤慨之情有甚于左思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黑暗势力超强,反照出诗人自己的弱小与无助,使他绝望于仕途,绝情于群丑,却不能让他绝意于“不朽”的追求。然而,痛定思痛,还是无路可走,于是,做出了近期的也是短期的规划----“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且”字说明白了,下面的选择是暂时的;“复”字告诉读者下面选择不是第一次了;“归去来”是在宣言,要学五柳先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但仅仅是学学样子,意在向当权者示威:我没有屈服。“剑歌”当是取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太息。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之意:遭受重创,也绝不妥协,依然不改战斗的精神。而“行路难”则是兼采了鲍照《拟行路难》和诗人自己的《行路难》的意蕴:“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的,身处“不遇”,不忘“不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守者道,所待者时。而此后,大自然是会慰藉他那颗受伤的心,让他品味“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闲适愉悦的。   但是,李白的“不朽”之志不变,他的“不遇”之境就不会改变,他的痛苦也就一定要伴随终生了,也因此造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接着发吧!
  至今思项羽。
  题材得扩展的。
  莫沉下!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八)】  又逢七夕人不眠        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个浪漫的日子,因为它是爱情的节日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演绎了中国式的爱情故事,主人公的执着?缠绵和坚定精神也感染了一代代的国人,这些为这一天注入了最重要的文化元素。    节日是约定俗成的,是属于全民性质的,过节的心情是不由自主的,是下意识的,或欢乐,或痛苦,每个人都难以摆脱。年复一年,每到这一天,总会有许多失意者对着耿耿银河而彻夜不眠。    七夕,所值天时还是不错的,一般人可以白日里曝晒衣物,夜里聚会乞巧,倒也惬意。可是,离别的人则不然,七夕,是煎熬的夜晚,你看,孟浩然的《他乡七夕》是怎么写的:    他乡遇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首联中“他乡”和“七夕”极富张力,本来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可诗人偏偏要羁旅他乡,枯守孤馆,可谓愁上添愁。    颔联用“不”字和“空”字,看似否定,实则遥想:妻子远在故国的相思楼上,双手结彩缕,穿七孔针,双眼却?望河汉,徒叹无奈--此时夫妻共对苍天,苦情难诉!    颈联写景,是以乐写哀。“绪风”是暑夏热风的残余,此时凉意开始替代它了,弯月高悬,秋风飒飒,夜晚是属于脉脉的温情的,庭院街巷是人们嬉戏玩耍的好地方,可孤馆外的热闹只属于他人,诗人只得品尝离愁乡愁。    尾联写法与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和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道秋思落谁家”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移自己的思念之情于外物,从而,推己及人,推而广之,为自己寻找知音,为心灵减负。然而,这一次也是徒劳的,不忍看河汉也得看,不忍问斗牛也得问,诗人的愁情既然无法派遣,那就只能向苍天和古人倾诉了。    若是七夕时与恋人天各一方,那滋味该是怎样,李贺的《七夕》写得好!  
  【含英咀华品古诗:龙业古代诗歌鉴赏集(连载)(八)】  别浦今朝暗,罗帏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这首诗使用了代言体,侧重写相思之情,尤其是加入了女鬼苏小小的形象,是使意境扑朔迷离,耐人寻味。 张若虚所写“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想必是影响过李贺。  《七夕》的首联,由暮春拉到了初秋,离别时的月亮现已暗淡,玉户帘中只余下长吁短叹:江浦上送走的那位,今夜在何方?何时在相聚? 她,与节日里其他的女人一样,夜里穿针引线,脑海里幻化出一番鹊桥会的画面,可偏偏在此时月光掩住了银汉,惊起了乌鹊,也惊醒了自己的好梦。秋风吹落了白花,落在了白天晾晒的衣物上,那是离人的。 月有阴晴圆缺,今夜必是缺月,此刻她正与他长别离呢。纵然是徒劳的,她也凝望玉钩,企望它金镜复圆。   她,苏小小,是在做着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人鬼两界,不能互通款曲。李贺曾写过一首以三言为主的杂言诗《苏小小墓》,节奏短促,似有幽情,欲言又止。苏小小“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为情而生,又为情而死,不过,不改的是她的执着和坚贞。今夜,人间笑语喧哗,此处却寂静凄冷,月亮与星汉唤起了她对人间的渴望,可这一切又能实现吗?对于善于惊天地泣鬼神的李贺来说,七夕绝对是个苦日子--牛郎织女尚可鹊桥相会,李贺兼济天下愿望的实现,却是遥遥无期。  
  这个帖子很寂寞呀!
  不错的帖,可惜埋没了
  写的不错
  很同意!!!?在于感觉,其他次之!
  选一首中秋的诗评一下吧。
  顶一下     00056
  路过,,顶贴。。。  
  初来乍到,不好表态。
  初来乍到,不好表态。
  竹之爱,来自那遥远的淇水边   如今的北方之人,很少能在自己的居处看到成片的竹林了,也就无福消受那幽雅的竹之爱了----气候变迁使然,人为改变使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一种无奈。然而,在那遥远的春秋时期,在那卫国的淇水岸边,常常传来的竹的爱乐,却带给后人无尽的遐想。  淇水,至今仍是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遥想当年,它穿行于崇山峻岭、高岸深谷中,时而汤汤,时而悠悠,时而默默,时而窃窃,用清澈、甘甜的语言与大地对话,与山林对话,与人类对话,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妙不可言的故事。淇水滋润了苍松翠竹,养育了能读懂它们的人们,使水畔之人在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和谐世界里,心有灵犀地感悟大自然发来的神秘而亲切的信息。  那时的诗人,对大自然最敏感,也最易被大自然感动。卫地的歌者,用自己的慧眼,从万千的草木花卉中发现并选中了竹,联类取譬,谱写了一曲优美的诗篇《诗经?卫风?淇澳》,赞美那位佐周平戎、和集百姓的国君卫武公。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兮,赫兮?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莹,会弁如星。瑟兮?兮,赫兮?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诗人让凝涩的琴弦欢畅起来,在重章叠唱中,重复展示着一个经典的动作“瞻彼淇奥”:凝视淇水那清且涟漪的河湾处,因为那里生长着苍翠茂密的竹林。那景象好像一幅泼墨的画卷,浓墨重彩中寄托了厚重的情意。绿竹猗猗,枝干挺拔,竹叶茂盛,高擎着强健向上的希望;那绿竹青青,色彩苍翠,格调浓郁,彰显着深沉含蓄的性格;那绿竹如箦,青春郁积,活力积淀,安顿着生生不息的生命。竹影倒映水中,在波光里闪动,似无声的旋律,蕴涵着万般风情,太能催人产生丰富而美好的联想了。这种人与自然的默默契合,终于激发起是诗人的激情,他们不由自主地引吭高歌,赞颂性如绿竹的“君子”。  君子的品性,一言以蔽之就是“斐”(“匪”通“斐”),有文采,有风采,有亲和力,所以他威武高大,他庄严显赫,他阔绰丰满,所以他可敬可畏,可亲可近,令人难以忘怀他的丰功伟绩,他的恩情美德,他的音容笑貌。却原来是,人如其竹,竹如其人的了。  祖先的多情也感染了迂讷古板的儒生,使后者从诗中感悟了“诗教”,在讲经布道中借“竹”来“比德”喻人,阐释奥义。《礼记?大学》就从《淇澳》悟出道理“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毛诗序》也说“有文章,又能听其规劝,以礼自防”;两者虽不无偏解,倒也有一番理趣,总不离竹的本性。  来自那遥远时空的《诗经》,作为轴心时代的原典,许多次地精心描绘了竹的意象,也为后世留下了规定性的、原创性的意义,赋予竹以阳刚的品质、文雅的气质,因此,后人沿着这样的路径,将竹丰富发展为“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近通货膨胀真厉害,买什么都贵,我本来想去买个智能宽屏手机,用来上网浏览天涯论坛,但是我去手机店看了,手机店的真贵真宰人,不过我朋友介绍了一个国内的老牌的进口原装手机批发渠道----龙云手机批发网,那里的手机还果真是百分百原装全新,价格才是外面的一半,我昨天就买了个智能宽屏手机,今天收到货了,货很好,超高速上网,用来上网浏览天涯论坛真痛快啊!!!
  楼主人哪?!
  桐江送衷情 诗美慰孤旅----读柳永的《满江红》  桐江,也称富春江,自古以来,她就是一条神奇的江,美丽的江,迷人的江。齐梁时期的诗人吴均,曾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描绘两岸美景,他描述置身江中感受,“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不仅惬意,而且可以超越现实,净化心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桐江聚天地之大美,自会感召文人墨客亲赴其境。  官场生涯的首任之途,柳永选择了桐江。桐江厚爱词人,词人报以一曲《满江红》: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再次踏入同一条桐江,柳永定是感慨万千的。弱冠之年,他随父离闽赴汴,曾沿桐江顺流而下,取道杭州转入运河。他以《望海潮》投赠干谒于权贵,“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的肉麻词句,也释放出他汲汲仕进的热望。时光荏苒,此时的柳永已知天命,其间命运多舛,仕途坎坷。柳永与红巾翠袖浅斟低唱,既愉悦了精神,也误了科举前程,混得半生,依然白衣卿相,只得自嘲“奉旨填词”,为前途,为生计,为稻粱谋,他又必须继续科考,个中辛酸苦楚,唯柳永自知。现如今,金榜题名后,面对桐江,柳永却怅然若失。  《满江红》的开头,赋笔写景,展现桐江作为“他乡”的图景。撷取羁旅行役中的夕阳晚照,似乎是古代诗人的默契,崔颢就描摹过“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画面,杜甫也有“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的名句,而柳永更有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心理体验----他们所处之境,冷落,迷茫,孤独。今番溯江而上,柳永亦是如此,凭栏远望,但见,暮雨初停,桐江波平,风帆已落,客舟系揽----突然的宁静,正说明了刚刚经历疾风骤雨,饱受淋漓之苦,而此刻游子躁动之心能平稳下来吗?羁旅行役本是苦事,词人偏又加入了他惯常使用的“清秋”元素,蓼花苇花在瑟瑟秋风中如稀疏的白烟飘舞,点缀着周边的世界,营造出萧索疏淡、清冷凄凉的氛围----寒气袭人,彻骨透心,这也是游宦他乡的代价。可怕的孤独感,充塞心灵,充塞空间,里尔克说过,“谁此刻孤独,谁就永远孤独”,可突破这孤独,谈何容易?  江上的渔火,闯入了视野,也触动了心灵深处。小艇飞动,轻松欢快急切,那是一颗颗心在跳动;灯火满载,温暖希望热情,那是天伦之乐在召唤。一个“归”字,蕴含着”鸟倦飞而知还“的哲理。平凡的生活场景,却又诱发了柳永的失落之感,使之陷入精神困境。桐江,作为大自然,她的可爱之处在于,及时反思自我,确认身份,在精神上求得突破!词人猛然意识到,自己是“遣行客”,名缰利锁,造就了孤独感、失落感,漂泊感,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能徒有伤感,徒叹无奈!  不过,心已觉醒,心的升华只待良辰好景。且看过片,东方欲晓,旭日东升,水汽蒸腾,一望无际。慢慢地,波浪翻卷着红光,山峦倒映着青峰,造化神功显示着气势与力量,给词人以鼓舞。新的行程开始了!绕行严陵滩,探访隐士的遗迹,追慕他的高风亮节,找寻往事的雪泥鸿爪。面对崇高,心灵不再枯寂,不再困顿。人与自然相映成趣,鹭飞鱼跃,生机勃勃,那也是柳永生命之光的折射。此时,大自然开拓了思维的空间,反思使思想发生了飞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如此辛劳奔波浪迹天涯做个小官,到底是为什么?这是对旧有仕宦观念的大胆质疑和否定。  不破不立,破,是为了立。柳永的思绪一发而不可收,他想到了陶渊明,想到了王仲宣,后者的诗句是警世箴言,道出了从军之苦、为官之苦、羁旅之苦,所以,词人选择了前者,要像他那样,归去!柳永也如陶渊明一样“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早就与大自然有个约定,归隐山林,享受精神的逍遥游。  是桐江给了柳永一次诗美的精神之旅,超越之旅。
  好啊!没想到龙业兄资历这么老了……于是我开始思考这个大哥是不是叫得太便宜自己了……  我个人认为柳永写得好的并非闺情狎欢,而是羁旅客愁。龙业兄此文正是让我心神一振啊!
  他乡青竹 暖我心田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妖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北宋诗人王禹?的这首《官舍竹》,写在他受小人诬陷被贬商州之后。  商州,在秦岭南麓,是个荒远的去处,把失势的政敌投往这里,正合宵小之意。然而,生性耿介、志存高远的王禹?,却没有倒在这里,相反他在大自然中找到了知音,于是,严寒死寂的环境中燃烧了热烈旺盛的生命之火。  已是严冬,北风萧萧,万木凋零,萧条冷落,自是令人黯然神伤之境。唯有那数百竿青竹舞动着刚韧的腰身,不肯向风寒低头,让人视野里有了一点生机和希望。贬官于此,有竹相伴,是诗人不幸中之大幸。一个“谁”字做起笔,诗人的用心所在。诗人用它来设问青竹,是一种亲密的沟通,因为她们萧萧的叶声会款款道来那历历往事,她们见证了发生在官舍旁的那段历史。曾几何时,有人来过,有人种下了竿竿青竹,与竹相伴,以竹明志,而今王禹?又接续了那段历史,继承了那种精神。虽是天寒地冻,但青竹舞动出了活力,舞动起了热情,让诗人着魔,让诗人沉醉,诗人在此跨越时空,遥想前人,遥想京都,宣泄心中的块垒,补益生活的能量。团练副使这闲官,好似专为王禹?、苏轼这类人设置的,虽是官,却似囚,而两个人还都化腐朽为神奇,各自“闲”出了人生的精彩,“闲”出了不休的诗篇。是青竹舞动的节奏,激活了心中的韵律、生命的节拍,王禹?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大自然的合唱之中。  齐鲁之人,见惯了富贵的牡丹,妖艳的桃李,却难得在数九寒天冰天雪地中觅得绿意。今日在他乡,得见雪中青竹,更会觉出竹之青翠鲜润,楚楚可怜,悟出其情可亲,其志可嘉。“不随”对“独守”,何等地决绝,竹子的魅力也许就在此。春,是不必去争的;冬,也不须去躲,青竹就是如此。她们四季常青,不会特意去装点自己;她们固守本分,保持坚贞孤傲的天性,昂首挺胸迎接风寒冰雪的来临,不会改变自己。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有了与四季花卉的比较,也就见出了高下。人亦如此,心底无私,自会清高孤傲。  幽篁之中,为诗人提供了闲雅的空间。竹声萧萧,如清风吹来,吹拂着古琴,竹、琴、人浑然一体了,不是“我”在弹琴,是竹!高雅之趣油然而生。与友博弈,竹影本是不速之客,可她硬是将自己的婆娑之姿,洒落棋局之上,黑白世界顿增珊珊可爱之趣。青竹是知己,用舞姿清风叶声抚慰诗人,与诗人相敬相近,相得益彰,使竹林中充满了清雅闲适之乐。  欲将王禹?置之死地的人们,是不会想到的,在这萧索枯寂的季节里,王禹?居然觅得了勃勃的生机,心中又有了温暖的春天。面对桀骜不驯的诗人,他们无计可施,只得比照着地图,把他往更远的地方贬谪。然而,诗人的情怀是他们测量不出的,诗人的心胸是他们测量不出的,有了这一次与青竹心灵相伴的旅程,王禹?还会畏惧什么呢?
  龙业大手笔。学习了。
  很好,很有意思,继续.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