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王与太阳王:康熙皇帝与路易十四的相互想象
来源:
美好的社会和良善的政治永远是人类社会向往的理想之境。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想了这样一种人,“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这样的人才能从事哲学的学习。他们“把握永恒不变的事物”,“不会被事物的多样性搞得迷失了方向”。只有这样的人,人们才肯把国家托付给他们。(柏拉图《理想国》第六卷)这种理想中的哲学家与统治者二位一体式的人物被称为“哲人王”,成为古希腊留给西方政治文化的道德遗产。在西方历史上,能达到这个标准的人凤毛麟角,因此“哲人王”也成为人们遥远而虚幻的美好愿望。然而人们发现在遥远的东方,清朝似乎存在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
康熙像
17世纪起,大航海打通了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一波又一波传教士从海路来到中国,形成一场规模浩大的西学东渐运动。从明末天启、崇祯年间西方传教士的“业绩”来看,众多上层士大夫、皇帝的后宫成员对天主教表现出的关注和热衷,给予传教士们以巨大的鼓励。众多耶稣会士通过书信和著作将中国介绍给欧洲社会,在西方掀起了地理大发现以后又一个了解中国的高潮。为了争取皇家和财团的支持,耶稣会士所介绍的多是他们观察到的中国好的一面,甚至寄希望于中国皇帝的皈依。在耶稣会士的笔下,中国是地球上治理最好的土地。热爱文学和哲学的皇帝是权力的中心,通过一套有效的文官制度来管理帝国行政。皇帝谦逊温和,耐心地与大臣们讨论深奥的哲学问题和现实决策。“是世界上惟一一个奖励美德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惟一一个能使入侵者采用他们法律的国家”(伏尔泰语)。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与中国清朝康熙皇帝同一时期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两次派遣传教团前往中国。仅康熙一朝,来自法国的耶稣会士就达到五十多位。其中,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抵达中国的洪若翰、白晋、李明、张诚、刘应五人,是太阳王路易十四专门派遣的。当时按照天主教会的规定,东方传教权归于海上强国葡萄牙,所以路易十四以“国王数学家”的名义将他们派出。其中白晋和张诚被留在康熙身边教授几何学和医药学,对康熙影响最大,也最受康熙信任和倚重。十年后(1697年),白晋奉康熙旨意归国,希望路易十四能够派遣更多具有科学素养的传教士来华。回国后,白晋将来华经历写成近十万字的报告呈递给路易十四,后来以《康熙帝传》为名出版。第二年(1698年)白晋搭乘昂菲特里特号商船回到中国,此次随同前来的传教士巴多明奉康熙之命以满文编成一套西方解剖学著作,名为《钦定骼体全录》。这是一部反映法兰西科学院最新解剖学知识的医学著作。五位“国王数学家”中的另外三人中,洪若翰曾用奎宁治愈康熙的疾病,刘应擅长语文,李明熟悉天体和地理知识,都曾获得较高成就。
白晋在向路易十四呈递的报告中全面介绍了康熙皇帝及其对国家的统治。他说康熙“深信君主的威信和真正伟大应当较少地借助于外在的豪华,而更多的是在于他道德的光辉”。清朝的国库虽然堆满了金银财宝,但康熙本人却过着简朴的生活。在干旱之年,他深居简出,除了祈雨之外不参加其他活动。他熟悉历代诗词,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喜欢阅读经典,不仅对中国的科学,而且对欧洲的科学知识也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康熙甚至喜欢西方哲学,他所用的满文哲学教材是法兰西院士杜阿梅的《古今哲学》。一句话:“如果他在宗教问题上也能荣幸地像您,那么他就与您完全一样,成为曾经统治过人世的完美无缺的君王之一了。”(白晋《康熙帝传》)
[责任编辑:石佳] 1
一周图片排行榜
48小时点击排行
9月份我国CPI环比上涨0.7%,同时,PPI环比上涨0.5%,实现了四年半以来的首次“由负转正”。
光明网版权所有&&&&&&&&太阳王路易十四
太阳王路易十四
立即观看:&
之前看过bbc《凡尔赛宫:国王的梦想》感觉还不错,把路易十四的一生短短的几十分钟里交代清楚了。演员的发型和服装也更贴切历史一些?。
比起这部凡尔赛大量启用英国演员,bbc版路易是法国演员,更加硬朗。(估计按照画像中的路易来选演员恐怕也没人来看。
其实年轻时候的路易也没那么丑了,这个版本还是挺贴切的,路易的脸看起来肉肉的,身材娇小(所以路易很喜欢穿高跟鞋,带高耸的假发,穿紧身裤)
好稀罕这个路易十三,反正从文艺复兴时期,长腿一直是男人的骄傲。
路易十四自称为太阳君,拥有无限王权。他统治期间,法国在文化、经济和政治上统辖了整个欧洲,成了欧洲最高统治国王。
身穿太阳王服饰的路易
电影《王者之舞》
电影《王者之舞》描述路易跳芭蕾
路易喜爱巴洛克风格,(巴洛克起源于意大利,是一种具有艳丽或歌剧式的风格,简称“浮夸风”),戏剧性的宫廷礼仪及生活方式一直被这位“太阳君”所奉行。
17世纪的女***装着重自由随意,低领取代了西班牙式的紧邹领。它符合巴洛克的风格,强调自然的比例,讲究穿着舒适。女性紧身胸衣改为宽松低领,露出女性丰满胸部。
苏彼此夫人,路易十四情妇之一
苏菲o玛索 扮演的路易十四的情妇,这种两耳垂发是当时时髦的发
路易艺术,政治,经济上都有发展,法国式的优雅也要归功于他,他让君主脱离了宗教,让法国成了西欧最早被推翻王朝的国家。也希望这部剧不要像《都铎王朝》后面那样狗血,想要看专一爱情是没望了,路易情妇多得去了。
路易十三之子,路易十四的弟弟原来称安茹公爵。
路易十四的弟弟原来称安茹公爵。
据说是他母亲害怕他抢哥哥的王位,从小把他当女儿养。行为举止处处显露出女性的特征,是位同性恋但他同样是一名英勇的战士。这也是我期待的,没有点基情怎么行。
这个弟弟造型我也是醉了!
小李子的路易十四
相关链接:6576人阅读
本文转载至:
电影《香水》的时代背景是十八世纪中期,当时的巴黎巷道拥挤,是个臭气冲天的城市。法国历史学家阿兰.柯本(Alain Corbin)在《味觉与社会想像力》一书指出,原因之一是巴黎市民乱倒排泄物、垃圾,甚至随意从窗户丢出。但在学者力倡公共卫生观念时,贵族则选择以香水来对抗臭味及细菌。
香水?洗澡水更有清洁效果吧。
君主专制的名言「朕即国家」,出自法国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四(年)之口。很难想像,这位太阳王、上帝的宠儿一年只洗一次澡。「根据1850年左右的统计,巴黎人每年平均只洗澡两次。」李远哲的侄子李政亮博士在「巴斯德、公共卫生与现代浴室」一文,从公共卫生角度分析,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水资源极其有限,一般市民甚至必须买水。在现代卫浴设备普遍化之前,洗浴成为贵族与平民一道重要的分界线。」
不过,贵为国君的路易十四并不缺水,欧洲人不洗澡、极少洗澡,还有其他因素。
路易十四一年只洗一次澡。他并非懒或有「?癖」,事实是,欧洲有将近百年时间,对洗澡避如蛇蝎。
15世纪发生鼠疫后,欧洲人到处找病源,许多无辜的女人被视为作怪的女巫处死。甚至,洗澡都被看成疾病入侵之源,认为鼠疫透过空气传播,洗热水澡时毛孔完全张开,有毒空气就会?入身体。
17世纪时,欧洲医生劝健康的人不要沐浴,当时把洗澡视为治疗行为,治疗对象主要是精神病患。1785年《医学杂志》刊载:「躁狂患者应长期泡澡和淋浴,而且如果一天催泻,一天洗浴,轮流进行效果更佳。」
这些荒诞不经的理论,在17世纪的欧洲广泛传播,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人们避免洗澡,尤其宫廷和上流社会。法国路易十四甚至不用水洗脸,每天早晨只用洒了香水的乾布擦,再用溷合葡萄酒的水洗手、漱口。
为了遮蔽身体臭味,当时的人大量使用香水。为防有毒气体透过皮肤毛孔入侵,人们穿起紧紧包裹身体的衣服。当时又认为,棉、毛织品因纤维缝隙较大,而主张穿丝绸等织得细密的纺织品,它光滑的外表有助于毒物滑落下来,不致侵入身体。
不洗澡也有宗教因素。中世纪欧洲,一些修道院只允许修士每年洗澡两次。威廉o莱基在《欧洲道德史》一书中?:「肉体的清洁,就是对灵魂的亵渎。」因为洗浴被当成象徵仪式,带有宗教复活意味,悠哉悠哉洗澡是对上帝的亵渎,公共浴室甚至被贬为「罪恶的温床」。
18世纪30年代以后,人们重新认识到水对清洁的作用,才逐渐恢复了洗澡,洗浴的「医疗保健」观念逐步建立。
在宗教?,沐浴多半被赋予神圣意义,如基督教及天主教入教的施洗礼,有的将受洗者的全身或半身浸入水中,有的在受洗者的额上洒水或滴水。穆斯林认为浴池是真主阿拉的圣地,洗澡除了清洁身体,也有保持精神健康的功能。而日本最早的公共浴场更是起源于寺庙,人们入浴是利用洗佛像的汤屋,由僧侣为民?施浴,是有施德行善的佛教教义。当时广为传颂的《浴佛功德经》中便有:「入浴可除七病,得七福」的诫言。奈良的东大寺至今仍保存古代为信徒施浴的大浴缸。
拉飞尔前派画家阿尔玛-达德玛(Alma-Tadema)极具考古热情,他凭着丰富的考古学知识,于1899年完成油画〈卡尔凯拉浴场〉,再现了古罗马奢华的生活。卡尔凯拉浴场落成于西元前212年,是古罗马浴场的代表作。
浴室其实是个很微妙的地方,无论东方或西方,洗浴都与身分有关。古罗马的元老院喜欢澡堂议政,当然不是要欣赏彼此的健美,恐怕是因褪下衣服后,四体舒泰更能畅所欲言。此外,衣着可以显示身分地位,一起泡澡时,管你是穿着Prada的恶魔,还是拎着LV的天使,赤身裸体打破尊卑界限,当能无话不?。&
在日本,公共浴室是社交的重要场所,被誉为「无遮无掩的交往」。传统日本人家,入浴顺序先是父亲,然后长子、次子、女儿,最后是母亲。但到了公共浴室,不分社会背景,没有等级差别,完全是「个人」与「个人」的互动,即使素昧平生,也能轻?自然交谈。
十九世纪初的《浮世风吕》书中,作者式亭三马认为:「天下之中,洗浴是教育的最佳捷径。无论贵人雅士或平民百姓,洗浴时都赤身裸体,同降生时一?,这种裸身的交流,使人忘却高低贵贱,升华到一种无欲无求的佛教境界。」
土耳其浴室内,人们躺在高温的大理石上。土耳其浴的最原始的用途是在做礼拜前净身,土耳其浴池因此也被看做是圣洁之地。
不过公共浴室的「去阶级化」,在土耳其却有最独特的发挥。伊斯兰妇女几乎从头包到脚,怎麽知道长相如何、环肥燕瘦?因此,土耳其浴室就成为婆婆挑媳妇的地方。婆婆由媒人陪同,邀请未来的媳妇一起洗澡,终身大事就这麽决定。婆媳一起洗澡的媒妁方式,目前少数偏远乡村还有保存。
罗马人是爱泡澡的民族,沐浴风气盛行于社会各阶层。共和国初期(约西元前400年),许多有钱人家的浴室大得像室内游泳池。如今在罗马尚留遗迹的卡尔凯拉浴场,由当时皇帝所建,据?可容纳1600多人同时入浴,这已经不单纯是为洗浴,而是带有娱乐性质了。
日本人也把洗浴视为娱乐,但更有其独特的洗浴文化,认为是至高享受。许多日本小说、散文都曾描述入浴的「极乐气氛」,哲学家桥本峰雄()写到:「入浴时的快感是,肌肤被温水缓缓浸透,肌肤和水、内和外慢慢融为一体,无所区分;然后,透过皮肤,有一种被温水包容、渐入佳境的麻木感。」文化社会学家松平诚(1930-)说:「这种气氛有如春雪渐融的幸福感,彷?进入『极乐世界』。这里,时间停止,无我无欲,身心皆溶入净土般的圣境。」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1151040次
积分:17930
积分:17930
排名:第354名
原创:416篇
转载:954篇
译文:146篇
评论:54条
(22)(51)(22)(1)(1)(17)(9)(11)(65)(8)(29)(27)(1)(6)(32)(57)(29)(8)(3)(37)(89)(109)(51)(165)(92)(105)(220)(171)(34)(6)(19)(4)(1)(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