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王人参果多少级能打灵丹怎么打

王都如何“拖垮”摩根士丹利_新闻中心_新浪网
王都如何“拖垮”摩根士丹利
  在开曼群岛的官司2007年底摩根士丹利与王都庭外和解,按照王都的要求对其全额赔偿,赔偿金额和协议保密
  本刊记者乔峰发自北京
  一个2万亿的大市场
  2005年北京一个书商公司翻译过一本书,叫《泥鸽靶》。这书卖得很差,估计也就是几百本。有一天这个公司接
到一个***,说有人愿意出钱帮他们把书重新包装,并重新写一个序。这就是后来的《诚信的背后》。
  《诚信的背后》从上架到现在一直是畅销书,并被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等中国金融企业列为必读书。这个书商公司到现
在也不知道这个写序的人是谁,为什么要帮他们。
  “这个人就是我。”王都说。这本书的副标题也从《华尔街高等金融实录》变为《摩根士丹利圈钱游戏黑幕》。
  王都,因1999年左右最早涉足国内的不良资产处置,被称为该行业的“第一人”。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东南亚
哀鸿遍野,王都代表美国大通银行香港分部在东南亚处置不良资产。随后在国内与摩根士丹利开始合作,购买不良资产包,并
成立合资公司进行处置。
  1999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总计达到14000亿,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应
运成立,分别承接这四大行的不良资产。如果加上2004年,建行、中行再次股改剥离约5000亿,交行剥离600亿不
良资产,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一共掌控着价值2万亿的不良资产。
  “第一人”这个头衔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2003年8月王都被摩根士丹利从合资公司凯利清扫出门,随后成立的
另外一家公司也不能正常开展业务,王都被迫彻底退出这一行业。
  2004年1月王都与摩根士丹利对簿公堂。摩根士丹利在香港和北京告王都诈骗,王都在自己的公司KTH注册地
开曼群岛告摩根士丹利不执行商业合同。
  在开曼群岛的官司2007年底摩根士丹利与王都庭外和解,按照王都的要求对其全额赔偿,赔偿金额和协议保密,
但是对香港警方公开,香港方面的案子自然无法继续。
  整个官司前后耗时4年,王都花费近500万美元,摩根士丹利更是花费了2000多万美元。结果王都完胜摩根士
  拥有美国MBA和经济学博士学位的王都以读书人自居,梳理整个事件,商人特征是其另外一重浓重的色彩。
  投入巨大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与一家势力遍布全球的国际投行打官司,并且成功了,在这一点上王都在国内确实可
以称得上是“第一人”。
  冬日暖阳倾泻下来,王都轻松开朗自信,他反复对记者说:“我其实是一个不能和别人起冲突的人。”“这官司是我
前妻李玎打的。”
  整个官司纠缠于四个人三方面之中:王都和李玎、摩根士丹利的蓝德彰和中金丰德总经理罗贤平。
  官司缘起
  北京土生土长的王都,语调平稳温和,虽然在美国生活多年,说话还是很容易滑向北京人特有的贫和坦率。
  “我和别人做生意,从来不接对方老板***,全部让打到我律师那儿去。只要我接***,对方什么条件我都能答应。
  “再大的委屈,我当面也不能跟别人冲突,只能回家生闷气。”“但是我前妻李玎,认准了的事一定要做到底。”
  这场官司起源于2001年,华融拿出将近127.7亿元的不良资产对外拍卖,国际投资者闻风而动。最后大摩牵
头,雷曼兄弟、KTH以及国际金融公司组成的联合投标团竞标成功。他们共购买了华融出售的5个不良资产包中的4个,总
价108亿元,竞标价为7亿元。这笔交易开创了中国不良资产打包处置的先河,同时也拉开了外资参与处置不良资产的序幕
  KTH是王都和李玎为自己当时还处于计划中的三个孩子起的名字Karen、Tom、Helen的头一个字母组
  摩根联合投标团组成的合资公司第一联合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收购,收购来的不良资产由随后成立的合资公司凯利资产
服务公司负责执行。
  2001年华融打包出售不良资产的时候,国内基本上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个利润丰厚的市场。
  “当时国内连能做这事的人都没有。”具体的不良资产处置其实就是调查企业经营能力,判断企业还债能力,追讨债
务。2001年王都和妻子李玎培训了30多人,这是国内第一批能做处置不良资产业务的专业人员。
  凯利的股东表面上由摩根士丹利、KTH和中金丰德三方组成,摩根士丹利负责出资,投入了5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
金;中金丰德出人,大部分凯利员工来自于中金丰德;而凯利的经营管理则落在了KTH头上,王都担任总经理。
  凯利以服务公司的形式存在,做一笔项目,向投资人收取一笔费用。商人王都说:“我当然不能以实际发生申请费用
,而要按照投资人认为这个项目会花费多少钱申请费用。”
  在一个50万美金费用的项目中,凯利实际上只花了6万美金就完成了,其余的44万王都和中金丰德总经理罗贤平
  摩根士丹利以此事为由,告王都诈骗,要求中止双方签署的一系列文件,KTH从凯利董事会中退出,取消排他性协
议,放弃在各个项目中的分红。
  王都和李玎的文人式反击
  王都与摩根士丹利沟通的初期对方非常强硬,写信表示“不抓你就是对你最大的补偿”,“摩根士丹利的财源可以把
官司打一辈子”。
  王都说,当时他听了对方的要求暗想,你能过得了我这关,肯定过不了李玎这关。
  说起前妻李玎,王都眉飞色舞眼神发亮。并未到场参与采访的李玎的名字,贯穿了整个采访过程。在王都眼中,李玎
聪明绝顶,不服输,从不半途而退。
  李玎的父母都是大学数学教授,23岁李玎就拿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学博士学位,然后在华尔街做交易员,
不到30岁李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家保险公司的投资公司的董事局董事。一年后李玎辞职到凯利帮王都,随后不久孩子Ka
ren出生,李玎回家专门带孩子。
  “要不是我和她一起生活了这么久,我还真不相信有这样的人,干什么事都学得很快干得很好,对什么事又都没兴趣
  2004年官司开打之后,王都全力以赴,“什么也没干,就是打官司。”
  “其实打官司只占用了我1/3时间,但是我没办法挂着官司的同时,又去做生意,肯定两头都做不好。”“李玎就
可以同时做几件事情,她是一个计算机式的人物,可以放下这件事,拿起那件事,两件事完全不搅合。”
  对于《诚信的背后》这本书,王都说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利用畅销图书来揭露摩根的真实面目。
  重新包装一本书只是王都全力打官司之外做的一件小事,他花了更多的时间和投入到处演讲、写文章宣传外资参与中
国的不良资产处置令人触目惊心的真相,并且想方设法通过种种渠道将自己的声音传达给政府高层。
  同时王都还四处介绍这个巨大的市场,将更多的投资者吸引到这个市场里来。
  在和金融界一些著名学者沟通时,他们一听说不良资产处置,首先认为,“这事很复杂,技术性很强。”王都说:“
这事有什么难的啊,不就是讨债吗?黄世仁都能干的活!”
  王都不承认不良资产处置中存在的巨大的灰色地带,他反复强调一个词,“信息”。他认为,所谓灰色,都是源于信
息不透明,“不良资产的***是个互相找傻冒的过程。”很多债权人对要破产的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还债能力并不清楚,压根不
知道这个资产该卖多少钱。在王都和摩根士丹利纠缠于官司且到处写文章四处发表演讲的四年里,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实
际演进也是外资逐渐退出的过程,同时也是从暴利走向平均利润的过程。
  王都认为,资产管理公司刚开始缺乏经验,想引进外资带来先进技术和资金,这种想法非常错误。金融债权本身就是
钱,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不良资产本身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外资做不了,也压根没有先进技术。外资以极低的价格获得
打包出售的不良资产之后,不是转手倒给国内机构,就是再雇用国人进行处置。
  “举例来说,摩根士丹利说好了付给华融7个亿来购买这108亿不良资产,这7个亿分四次付,一次付1.75亿
元。从答应付款到第一笔付款的日子里,华融就收了2亿现金回来。所以摩根付第一笔钱时,账上的现金就比摩根要付的款项
多。几个月后,当第二次付款日快到之际,7个亿已全部收回来了。”
  王都坦言,写文章揭露外资参与中国不良资产处置的真相,“表面上是为了国家好,其实是为了报复摩根士丹利——
你不让我做,我也不让你做。”
  洋人蓝德彰步步紧逼
  王都和摩根士丹利方面签订的协议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利润30%以上部分的30%,归KTH和中金丰德;第
二,只要摩根士丹利在中国开展资产处置业务,不管有没有利润,每回收一元钱,都得分给KTH和中金丰德各两分五。
  但是由于摩根在处置过程中一分钱没有投入,因此协议第一条实际上变成了摩根利润的30%归KTH和中金丰德。
“这是摩根犯的一大错误。”王都说。
  摩根意识到这个错误之后,“肯定感觉不舒服,但是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发作。”“摩根那种大到好比一个政府的公
司,是不会为了公司的一点利润撕毁合同的。”
  王都认为,自己和摩根士丹利之间的纠纷,更多的是和摩根士丹利派驻凯利的管理人员蓝德彰个人之间的问题。
  洋人蓝德彰号称中国通,据称精研明史,取了个中国太太,说一口流利中文。
  蓝德彰率领着十几个人到北京来,首先面临的就是他们的生存问题,因为他们不能总从摩根士丹利纽约总部领工资。
  当蓝德彰跟王都提出他手下的人在凯利领薪水的时候,王都不愿意。“我在北京雇的人什么成本,一个月几千块钱,
老外什么成本,一个人就几万美元。”
  坚决不让步的王都被蓝德彰从凯利撵走,随后蓝德彰进一步以诈骗罪在香港上诉法院,希望终止摩根士丹利和王都签
订的一切合同。同时王都也在开曼群岛起诉摩根士丹利。
  在这四年间,摩根士丹利法律部人员几次想和王都和解,蓝德彰不愿意。此时蓝德彰已经和王都拉来的合作伙伴中金
丰德总经理罗贤平结成联盟。“蓝德彰几次在摩根士丹利内部表示,再等等,这个官司压根不用打王都就进监狱了。”
  记者问,漫长的四年中,有没有过动摇的念头?王都侧了下脸想了想说,“因为我知道李玎绝对不会同意放弃,所以
我一丝犹豫的想法都没有。”
  多次有朋友善意提醒他,形势很危险,他说,“我持美国护照,要走很方便,但是我一直没有离开北京。”
  每每有这样的关头,究竟是什么支撑着王都坚持下去?
  王都说,“我特看不惯知识分子自以为是的毛病,知识分子其实对国家和社会一点价值没有,你不过就是多看了几本
书,看书这个爱好,就跟***差不多。”
  “但是知识分子最起码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自尊心,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不为五斗米折腰,要是你在权贵面前
唯唯诺诺,你还算个人吗?”
  2007年1月蓝德彰离开摩根士丹利,2月,摩根方面和王都正式开始商谈和解。
  罗贤平的立场变换
  日,罗贤平因“强奸***女”,在香港被判入狱五年。
  “唯一的证人出了这事,摩根这官司也没法打下去了。这也是他们要求庭外和解的重要原因。”
  王都说,在打官司这几年里,多次设想如果打赢了要如何大肆庆祝,但是等到官司真的结束,“感觉很平淡”,主动
跟别人说的欲望都没有了。不过一种成就感填满王都,使其信心倍增。
  记者最后问,如果不是和摩根士丹利闹出这场纠纷,还会不会到处宣扬外资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真相?
  王都说,那肯定是大家都赚钱的局面。
  看来,王都还是有几分商人的真实。
】【】【】
不支持Flash
相关专题:《悟真篇》丹法几个步骤-王沐
《悟真篇》丹法几个步骤-王沐
钟吕金丹派论丹法,一般是分四个阶段即:
(1)筑基;(2)炼精化?;(3)炼?化神;(4)炼神还虚。筑基是修复身体补充三元的功法,炼精化?为内炼初关,达到元精元气与神合凝,成为精气结合的“?”,也叫做大药;炼?化神为内炼中关,把大药与元神合凝,成为三元凝结的神,也叫做丹;炼神还虚为内炼上关,连神也炼成虚无,即理想的最高境界。下面分论这四个阶段:
  (一)筑基阶段
  筑基一词,是丹经的比喻,如造屋建阁,必先奠基,使基础稳定,结构坚实,然后才能竖柱安梁,砌砖盖瓦。修炼内丹,也是同样道理。
  但丹法既以身为基,则内丹入手功夫,必须将此身条件补足,符合初步炼功要求,才能进入正式炼丹阶段。在身体条件不符合要求之前,对身体机能用内功加以修复、补益,达到精气神充足的境界,都是属于筑基阶段。
  道教认为精气神是生命三大元素,丹经称为三宝,三宝健旺则身强,三宝枯竭则生病。丹经所称炼丹,实即炼此三宝。陈致虚《金丹大要上药篇》云:
“精气神三物相感,顺则***,逆则成丹,何谓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形乃***;何谓逆?万物含三,三归二,二归一。知此道者,怡神宁形,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金丹乃成。”翁象川《悟真篇》注云:“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荣卫一身,莫大于此,养生之士,先宝其精,精满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身健则少病。内则五脏敷华,外则肌肤润泽,容颜光彩,耳目聪明。”陈致虚讲三者关系,是从顺逆次序方法来说;翁象川是从物质基础来说。而实际筑基任务有二种:一为保持现在精?状况,二为补足过去亏损,达到精足气满神旺三全的境界,这一阶段功法才算完成。
  筑基功夫,因基础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起手功夫也不一样。丹经分为上德下德两种;上德者指童真及少年,下德指壮年老年。按丹法理论,人的身体在少年时期,似幼苗一样茁发成长,丹法上用《道德经》名词叫做
“上德”,因为神气充足,不用再做奠基功夫;而在发育成熟以后,精气神三者都有消耗,必须补足,这阶段丹法叫做“下德”,必须加以修补。丹经中有诗说:“上德无为入性功,何须修补调亏盈”,《参同契第七明知两窍章》说:“上德为之,不以察求;下德为之,其用不休。”清刘一明《参同直指》解释这两句说:“修道有二法:一以道全形之事,一以术延命之事。上德者,以道全其形,抱元守一,行无为之道即可了事,故曰上德无为也;下德者,以术延其命,由勉抵安,行有为之道,方能还元,故曰:下德为之,其用不休也。夫上德之所以不以察求者,以其上德之人,天真未伤,客气未入,若顿悟本性,无修无证,察求之功无所用;下德所以用不休者,以其天真已亏,知识巳开,虽能顿悟本性,不能立即驯顺,必用渐修之道,增减之功,此不休之用所由贵也。上德下德,身分不一,故其用亦异,但终同归一途。”又说:“上德者,行无为之道以了性;下德者,行有为之道以了命。”⑷所以《悟真篇》绝句第四十二强调功夫先后次序说:“始于有作人难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为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盖上德指童真之体,先天一点灵光未破,所以无须再做筑基功夫;下德指天真巳亏之体,必须筑基炼己,才能返老还童,性功命功在起手功夫上区别在此。筑基就是“有作”的开始,丹经反复论述,也是这个原因。
  丹经认为精气神是一个整体,并非并列的物质,不过在功法上,又不能不分别主次。张紫阳在《青华秘文》里,分作五级来论述,即:心为君、神为主、气为用、精从气、意为媒。这是三者在筑基阶段的作用。实际心与神应均属于神,意实际也是神的动态,所以虽列五种,实系精气神三家,所以下面就按这三部分,分别叙述筑基功夫。并在讲这三者之前,先解释几个有关筑基炼功的部位,以便对功法更易于理解:
  1、筑基炼功的几个部位:
----功法第一步是守窍,也叫守一、守中。这三个名称意思相近,但也有区别,守一是指静守一处,守窍是指把意念集中在关窍上面,守中则系指身体的中央。提出的角度不同,所以三者还不能完全混同,本段所指“窍”,是按张伯端《金丹四百字》提出的。
  本来道教丹经所称
“玄关一窍”,解释不同,各行其是,有说是两眉之间的祖窍,有说脐上的黄庭穴,有说是脐内三寸的下丹田(前三后七),有说并无此窍,亦无定处,乃是虚比。实际丹法名词,不能拘泥文字,必须灵活运用,始能水底求玄。清刘一明《悟真直指》曰:“玄关一窍,无方无所,无形无象。”又曰:“玄关一窍,重在一字,守中抱一,即守一窍也。丹书万卷,不如守一,能知一,万事毕。所以此一宇即注意静守之处。”由此推论,即筑基守下丹田,
百日关守下丹田及虚危穴,十月关守中丹田,九年关守上丹田都是守一。
  下丹田又名正丹田,它的位置,说法不同,医经一般指在脐下一寸三分处,丹经则指脐内一寸三分。在小腹外形轮廓中,冲脉的直线与带脉交叉地方与脐相平,形成田字,所以叫做丹田。为什么又有说在脐下一寸三分呢
?明赵台鼎《脉望》里解释说:“脐下一寸三分者,谓仰卧而取之,入里又一寸三分为是,即肾前也。”⑸又有一说:认为丹田乃结丹之所,如播种子于田中,自然生苗结实,成熟可期,故名曰田。总之,丹田位置,医家与道教有几种不同的主张,所以近人蒋维乔在《因是子静坐法》中说丹田在脐下腹部,他不取丹田的名称,而称为“重心”,他认为重心既定,由勉强达于自然,于是全身细胞,悉皆听命,凡儒家之主静,老氏之抱一,佛家之禅观,命名各异,究其实,无非求重心之安定而已。此又一说也。⑹
  中丹田在脐之上,是炼?化神阶段结胎的地方。张伯端在《金丹四百字》里说:
“此窍非凡物,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实即指?庭也。为什么说是乾坤共合成呢?《性命圭旨》说:“天之极上处距地之极下处,相去八万四千里,而天地之中,适当四万二千里之中处也。若人身一小天地也,心脐相去亦有八寸四分,而中心适当四寸二分之中处也。”是人一身天地之正中乃藏元始祖?之窍,所以又叫做祖气穴。张伯端又在《金丹四百字叙》中说:“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此窍者非心、非肾、非口鼻、非脾胃、非谷道、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火候亦在此矣,沐浴在此矣,结胎在此矣,脱体亦在此矣”。按以上位置,实即黄庭,但丹家谨密,不肯明言,故意罗列各关窍位置,独遗黄庭,非无意遗漏,实即反面暗示玄牝一穴即黄庭也。《悟真篇》绝句第三十九:“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第四十:“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为。”叶文叔注:“玄牝之宫,即中宫也,中藏真一之?,生金精也”。⑺
  上丹田在头顶中,又名泥丸宫,丹家称为乾宫,因为象征人身一小天地,而头顶象征上天,丹法在炼精化?时,此窍为还精补脑去矿留金的处所;在炼?化神时为阳神上迁的地点。《悟真篇》律句第十六:
“万卷仙经语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向乾家交感宫。”《性命圭旨》解释此句说:“运北方水中之金以制南方火中之木,是谓以黑见红,则凝神入乾顶而成丹。”汉崔希范《入药镜》说:“产在坤,种在乾,但至诚,法自然。”都指上丹田说的。丹法专用语“火逼金行”即以神运精?,“去矿留金”即在泥丸宫提炼阳?。黑的比喻水,红的比喻神,泥丸即脑,所以术语称此处叫还精补脑的地方。至于“天门”一窍,系在泥丸之上,留在第四段解释。(泥丸位置有主张在眉间内入三寸处)
  《性命圭旨》反照图中,有同窍异名图表,下丹田列
“北海”“蓬壶”等三十四种;中丹田列“中黄”“规中”等五十八种;上丹田列“紫府”“天宫”“玉京山”等四十八种,在丹经中错杂互见,读丹经时可以参考对照。⑻《悟真篇》绝句四十一首说:“异名同出少人知,两者玄玄是要机”。“玄玄”,清李涵?《道德经注》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系丹家以玄关为有无妙窍,‘妙'、即无名之物,故用无欲以静观之;‘微'、即窍,为有名之物,故用有欲以应观之”。实际观窍两玄,静即守一内照,动即意导转轮通关,有为无为互相应和,即是玄牝之门。玄牝之门,包括上中下三田,不是另外还有一窍。⑼
----功法第二步是通关,包括通任督,通八脉。本来奇经八脉,中国最古医经“灵枢经”已有论列,但应用于丹诀中,是《悟真篇》作者张紫阳明确提出来的。
  按医经经络学说:人身有正经十二条,奇经八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奇经八脉考》二卷,在
“阴跷脉”条目下引《张紫阳八脉经》云:“八脉者:冲脉在风府穴下,督脉在脐后,任脉在脐前,带脉在腰,阴跷脉在尾闾前阴囊下,阳跷脉在尾闾后二节,阴维脉在顶前一寸三分,阳维脉在顶后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之祖,采之惟在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次督、任、冲、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张紫阳所谈奇经八脉位置,与医经不同,但李时珍则认为丹经理论可与医家脉诀并存。他说:“丹书论及阳精河车,皆往往以任、冲、督脉为说,未有专指阴跷者,而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他对张紫阳主张,是非常尊重的。
  奇经八脉在道教丹法里,以任督二脉为主,丹经载督脉起尾闾
(会阴)、经夹脊、通玉枕、上泥丸至上唇兑端穴止;任脉起于会阴,循腹上行于身之前,至唇下承浆穴止。李时珍在《濒湖脉诀》里说:“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崔希范《天元入药镜》云:归根窍,复命关,贯尾闾,通泥丸。俞琰注《参同契》云:人身血气,往来循环,昼夜不停,医书有任督二脉,人能通此二脉,则万脉皆通。《黄庭经》言: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天经乃吾身之黄道,呼吸往来于此也。鹿运尾闾,能通督脉,龟纳鼻息,能通任脉,故二物皆长寿”。⑽
  何以张紫阳把任督二脉定在脐前脐后呢
?李时珍为了阐明这个问题,他在同书里引王海藏的解释说:“张平叔言铅乃北方正气一点初生之真阳为丹母,阳生于子,藏之命门,元气之所系出入于此,其用在脐下,为天地之根,玄牝之门。……升而接离,补而成乾,阴归阳化,是以还原。”是张紫阳认为脐前脐后为阴阳运行之根源,丹法循督上升,沿任下降,即是阴归阳化过程,与医经没有特大的分歧。⑾
  丹家筑基,首先要打通任督两脉,使其循环。但因功法步骤不同,名称也不一样。开始行气由任督循行,称为
“通任督”,也叫“通三关”,此时只是气通热通,为将来炼药开辟道路。近人蒋维乔《因是子静坐法》叙述自己经验说:“在静坐里忽感震动,热气由尾闾上升头顶,沿任督循环,复透过顶,自颜面徐徐下降心窝而达于脐下,久之则此动力,自能上下升降,并可以意运之于全身,洋溢四达”。此种功法,只为通气通脉阶段,医家认为任督两脉一通,即为小周天,八脉全通为大周天,实际从丹法角度来论,这种功法只是奠基开路,属于入手功夫。所以丹经名称与今日气功名称也有不同:通气为通任督,运药为转河车(小周天),养丹为大周天,路径虽同,用途各异。其他异名在百日关中有:阴升阳降,进火退符,三车运转,朝屯暮蒙,翻卦象,转法轮,进入十月关时还有芦芽穿膝,五龙捧圣等术语。
  筑基阶段,目的是补足人体生理机能的亏损,通任督,通三关,只是
“后天气”贯通两脉而已,循环之路,使其自然开合,此时尚无药可言,只是做炼精化?的准备。但从医家疗疾角度来谈,气血周流,经络畅通,对养生祛病是大有裨益的。
  任督两脉的总枢,按照张紫阳的主张,是在阴跷穴。本来医经所指阴跷一脉,为足少阴的别脉,由足踝内
“然谷”穴起直上“睛明”穴止,并非一窍,张紫阳则认为在尾闾前,实即今之会阴穴位置,所以他在《八脉经》里说:“阴跷一脉,其名颇多;曰天根、曰死户、曰复命关、曰生死窍。上通泥丸,下透涌泉,倘能知此,使真?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在《性命圭旨》卷一反照图即明确将此位置列于会阴穴,称之为?危穴(按人身周天黄道,此穴排在二十八宿虚日鼠危月燕方向,亦有日月交并之意)。并罗列三十四种异名,张紫阳所举,都包括在内。
  清刘敲跷《道源精微歌》第十一
“虚危直论”说:“虚危穴,即地户禁门是也,上道天谷,下达涌泉,真阳初生之时,必由此穴经过,故曰关系最大。昔日吕祖教刘海蟾曰:‘水中起火妙在虚危穴。'故海蟾长坐阴跷,而转老还童矣。道经认为,人身精?聚散,水火发端,阴阳交会,子母分胎,均在此处,所以《黄庭经》有闭塞命门保玉都之句,玉都即在此穴也。位在任督中间。”⑿
  按医经所指,任督两脉为干脉,督脉为阳脉的总督;任脉为阴脉的承任,为阴脉之海。居其他各脉的主导地位,所以任督一通,其他六脉逐步皆通,如大海与江河一样。尹清和《继前歌》说:
“一阳动处众阳来,玄窍开时窍窍开。”实际是指八脉齐通而言。(李时珍引《大道直指》认为玄牝即任督二脉,此说与丹经稍异)。
  任督运转,此时只通路而已,至于河车升降,则为炼精化?的功夫,留待下章详述。
  晚清丹师赵避尘传
“通八脉法”,是冶张紫阳之说及李时珍之说于一炉,融会贯通,简易清楚。他在《性命法诀明指》里说:“人身气通八脉总根在‘生死窍'(会阴穴)上通泥丸,下通涌泉,真?聚散,皆以此窍为转移,血脉周流,全身贯通。每日清晨早起,先行八脉之气,闭口鼻气,心意先由生死窍起,一吸由尾闾关升至头中为督脉,二呼由前任脉降至生死窍,三吸由生死窍上升至?穴为带脉,双分至背后双腰眼,双上双膀凹定住。四呼由两膀窝双走两肘外为阳俞走中指至手心定住。五吸由两手心走阴俞脉双回至胸前定住。六呼由胸前双降至带脉合归一处,回生死窍。七吸由生死窍直升至绛宫定住为冲脉,不可过心,八呼由心下降至生死窍穴分开双走两腿外为阳跷脉,过脚指到足心涌泉穴定住。九吸由涌泉穴双回两腿内面为阴跷脉,过生死窍至?穴定住。十呼由真?穴降至生死窍定住。此八部脉通后,能驱逐一身之阴邪,盖阴气不除,为结丹之障碍,则无法采药结丹。”所以阴跷一脉是八脉之总根,即生死窍(会阴)之穴位,而张紫阳特别强调此处,因为必须明确它是炼药重点的缘故。
----沿督脉由下上行有三处通过较难的地方,丹经称之曰关,张紫阳五传弟子肖廷芝《金丹大成集》“金丹问答”部分有:“问:背后三关?答曰:脑后曰玉枕关,夹脊曰辘轳关,水火之际曰尾间关。”这三关的位置:尾闾关在脊椎骨的最下段;夹脊关在背中,与心相对;玉枕关在后头部,在针灸穴位的玉枕穴之下,与口相对。在《悟真篇》中,涉及三关较少,因当时还是口传,肖廷芝为彭耜弟子,彭耜得白玉蟾真传,所以张紫阳并非不讲三关,不过在书中并未明确指出而已。
  三关实即督脉的三个部分,是丹法河车运行的通路。气行至此,常有障碍,以玉枕关通过较难,所以《钟吕传道集》里比喻通此关时须用牛车,因为气流至此,内气常上下回旋,往返抵触,非大力缓行,不能畅通,但只能用文火引导,微微着意,不可猛冲,以免惹出偏差。
  所谓百脉齐开,即气通、热通、前通、后通,一身通,但只为初步打通径路的入门功夫,不是升堂入室境界。
  炼丹径路叫前三田,后三关,后升叫进阳火,前降叫退阴符。循环一周,筑基阶段称通任督,有药时叫小周天。伯端弟子石太《还源篇》第十六说:
“一孔玄关窍,三关要路头,忽然轻运动,神水自然流”。肖廷芝《金丹大成集》绝句第五:“妙运三田须上下,自知一体合西东,几回笑指昆山上,夹脊分明有路通”。石太是伯端大弟子,肖廷芝是五传弟子,“三关”说法,都系张伯端嫡传。而肖廷芝绝句指出先运前三田上下,再由督脉沿夹脊之路上升,昆山是头顶,即通向泥丸宫,这种歌诀指示是更加明确的。⒀
  2、筑基炼功中精气神的作用
  在《悟真篇》丹法源流一文中,已谈到内丹的物质基础是
“药”,药的构成包括精气神三品,丹经称之为三宝,实际即指人身生命中的三大元素,道教炼内丹即分段炼此三宝,首段将精化为?,精与气合后再炼为神,此即三归二、二归一的过程,三宝归为一神,再炼神还虚。道教内炼的基础,实际乃此三者的凝化,而筑基阶段,即一者保三宝?满无亏;二者补三宝充盈旺盛,三者炼三宝凝化成为重返青春的源泉----内丹。兹分别叙述于下:
----丹经以炼神为主,自筑基至还虚,都由神主宰。《悟真篇自序》中说“欲体至道,莫若明乎本心,心者,道之枢也”。按照他的主张,心与神的关系是:心是最根本的,神是由心而生的,心的本体是无为的、不动的;动则叫做神,所以张伯端在《青华秘文》开篇中就说:“心者神之合也”。又说:“盖心者,君之位也,以无为胜之,则其所以动者元神之性耳;以有为胜之,则其所以动者,欲念之性耳。”这是说神藏于心,动则为神,无为之动为元神,有为之动为识神。所以他又说:“心静则神全,神全则性现”。
  心神两个代号概念虽然相近,但主次不同,按张紫阳的主张,寂然不动是心,?而逐通是神。道教所称炼性,即是修心,炼命即是精气神三宝合炼。按陈抟无极图所示,无极是心,阳动阴静是神,以土来攒簇五行是意。所以他提出心为君神为主的主张。
  张伯端丹法虽主张先炼命后炼性,但筑基阶段则是性命双修,因为这是补足命宝涵养本源的功夫,必须两者兼顾。如筑基入手功夫有:收心、守一、止念、入静等。这四个术语,都是指筑基中首先要排除杂念的功夫。《青华秘文》在以上
“口诀”中说:“但于一念妄生之际,思平日心不得静者,此为梗耳。急合之,久久纯熟。夫妄念莫大于喜怒,怒里回思则不怒,喜中知抑则不喜,种种皆然,久而自静。”这是一种断念的方法。所以收心是入坐时首务,收束内心,寂然不动,杂念虽来,立加抑制,这是第一步功夫。
  “抱一”则是心专于一处,可以屏除杂念。抱一之“一”,应从广义解释,即集心神于一处,守丹田、守祖窍、都可以达到收心止念的目的。⒁
  内视也是收心的方法,《青华秘文》
“心为君”章。口诀中口诀说:“心之不能静者,不可纯谓之心,盖神亦役心,心亦役神,二者交相役,而欲念生焉。心求静必先制眼,眼者神游之宅也,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使之归于心。”道教丹法理论,认为神藏于心,发于二目,内视方法,主要在“观”,当以目内视的时候,思想集中,元气奔流,返视内照,万虑皆空,妄念自消,心平躁释,是入静第三步。《胎息经》说:“天之神发于日,人之神发于目,目之所至,心亦至焉。”所以丹家坐炼时,凝神定息,舌柱上腭,心目内注,俯视丹田,很快就入静了。
  《青华秘文》又说:
“意为媒”。意者神之用,所谓真意,是意念,是思想活动,是由神发出的。如果心是大脑,脑的机能是神,脑的思维即意。用意识控制三宝配合,能起中间媒介作用。所以称为“媒”,又称意土。“媒”的含义是介绍阴阳交感,所以丹经又称作“黄婆”,***暗示属于中央土,婆即媒婆的简称,喻配合阴阳的介绍人。
  《悟真篇》重视意土,认为真意重要作用是贯彻于丹经全部,金木水火,都藉真意完成,所以在律诗第七十一说:
“四象五行全藉土,三元八卦岂离壬”。“四象”、刘一明解释为金木水火的四气,并土而为五行。意土调和四气,成为一家,即是金丹。
  本来按丹法理论,
“火”为神的代号,因木生火,所以以木代元神,以火代后天神;水为精的代号,因金生水,所以以金代元精,以水代后天精,金水为一家,木火为一家,土为一家。《悟真篇》律诗第十四:“三五一都三个宇,古今明者实然稀,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胎儿,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圆入圣基。”“三五一”三个五数归于一的意思。
  筑基阶段,守丹田时称为
“意守”,将真意置于丹田;通任督时称为“意导”,即以意领气,气贯任督,入静时称为“意随气转”,要勿忘勿助,不荡不滞,这都属于真意的运用范围。
  真意在丹法凝炼三个阶段里,各有不同的作用,本段只讲筑基时的活动及解释名词含义,更深一步的意义,留待后章详述。
----丹法中的“气”是广义的,包括呼吸气,先天气即内气。筑基阶段,炼气是主要部分,在收心止念开始时,是用正呼吸即呼气时小腹内缩吸气时小腹外突,称为调息,调息方法虽多,但引导入静是同一目的。到通任督之前,应逐步转入逆呼吸即呼气时小腹外突,吸气时小腹内缩,此术语中称为橐?(风箱)功夫,因为将来外药运行时,吸由督脉进升,呼由任脉下降,呼吸必须配合,非逆呼吸已成习惯,不能运转河车,这在丹经里称为“调真息”。再进一步不藉呼吸,内气自行运转,称为“潜气运行”。此潜气运行在现代气功里称作小周天,在科学研究中有的认为是神经感觉,有的认为是电流作用,现在尚无定论,但已不强调呼吸之气,也离开吐纳等初步功夫了。(丹经则不称此阶段为小周天)
  筑基到了补精阶段,神气精已渐合凝,生药以后,伴随神合炼,龙门师传称此时之气为 “?”,?是精气相合的代号。
  丹经关于调气部分,常常将呼吸与调息分列。
“息”字本意为呼吸之气,但道经用此字时则冠以定语,以示区别,如《庄子大宗师篇》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庄子集解》注:“踵、足跟也,谓呼吸通于涌泉也。”郭庆藩注:“踵息,深深之息也。明其深静也。”《性命圭旨》加以发挥说:“一切常人呼吸皆随咽喉而下,至中脘而回,不能与祖气相连,如鱼饮水而口进腮出,即庄子所谓众人之息以喉是也;如是至人呼吸则直贯明堂而上,至夹脊而流入命门,得与祖气相连,如磁吸铁,而同类相亲,即庄子所谓真人之息以踵是也,踵者,真息深深之意。”所以按《庄子》说法,真人之息以踵,乃先天?即潜气之运行;众人之息以喉,乃后天气之呼吸。若能以先天?为主,起涌泉,上夹脊,冲泥丸,降丹田,与后天气配合,二气合一,吐纳深深,此即汉崔希范《入药镜》所说:“先天?,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此先天?就是气通八脉之气。
  庄子虽分息为
“喉息”、“踵息”,对息字都解为呼吸情况,但以后丹经用“息”字时则常常指为内呼吸即潜气运行的代词。如“胎息”一词,即指练气到一定程度,鼻息微微,若有若无,似外呼吸已经停止,而八脉齐通,遍身舒适,和胎儿在母腹中没有外呼吸,只有内气潜行一样。实际这种境界,就是在做功中初步功夫,息调而心安,心安而理得,进一步,心神一如,心息相依,达于忘我境地,然后静中生动,则外药自生,筑基将成了。
  《悟真篇》卷一律诗第三十六:
“漫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此指神息俱安后,方能炼药,而求得这种神息俱安的境界,非用“踵息”、“胎息”等功法不可。
  《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成字上有《胎息经》后附《胎息铭》说:
“三十六咽,一咽为先,吐惟细细,纳唯绵绵,坐卧亦尔,行立坦然,假名胎息,实曰内丹,非只治病,决定延年。”经内本文也说:“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都是胎息的具体功法。
----丹经所用精气神三个名词,是专用语,与医书所用词语实质上并不相同,所以为了判明两者的区?,常常冠以元精,先天精,真精及后天精、交感精等定语。白玉蟾解释说:“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玉皇,比喻元始;口中涎,比喻先天。实际阐明与医书所用的名词不能相混。闵一得注指出。“是即所谓元精也”。丹经所谓“元”,即元始,是本来之物,非后天所生。所以许旌阳《石函记》说:“元阳即元精,发生于玄玄之际。元精无形,寓于元?之中,若受外感而动,与元?分判,则成凡精”。明陈眉公《宝颜堂秘笈、听心斋答客问》说:“精在先天时,藏于五脏六腑,氤?而未成形,后天之念一动,则成为后天之精。”体会丹经的精字,实即指生命机能,是生命的本源,似相当于内分泌或激素,道教以此为炼养的丹母,由此探讨生命的源泉,认为生命的元素在此。而它的朽败,可招致人的衰老;它的新生,可导致人的长年,旺盛精力即青春活力的基础,此元素与神?合凝,则成为丹。如果将丹经这一代号与医书生理精的名词混同,则易得出错误的理解。
  明伍冲虚《仙佛合宗语录》说:
“元精何故号先天,非象非形未判乾,太极静纯如有动,仙机灵窍在无前”。乾为天,未判乾,即天地未分混沌之时,无形无象,惟有虚无之?,此句比喻元精似宇宙元始之初,精华大气氤?,寓于五脏之内,并非医书所谓生理之精。太极者,虚无也,虚极静笃也。先天元精,在抱一调息之后,静到极纯境地,微觉有动,即药将生。“如有动”的“如”宇,似动非动,并无后天精质,即是炼丹灵药可用的原料。仙机灵窍,指似动的处所,在“无”前,无是尚未有质,在无之前,则无形无质,?至足而源至清,这就是先天精即元精的性质。伍冲虚虽是北宗丹师,但生于明末,巳兼承南宗丹法药物的传统,对元精论点,已在两宗统一以后,所以主张是一致的。
  炼丹所用精气神三宝本系一个整体,三者不能截然分开,但筑基阶段则为修补功夫,因精为丹基,神为主宰,气为动力,而此段需要补足的常常是元精,所以保精、补精、调精都是为了打好基础。然后精气神互相调和、转化、合凝,达到精满、气足、神旺,即可开始练精化?功夫。
  张伯端在《玉清金笥青华秘文》中主张精从气,他说:
“神有元神、气有元气、精得无元精乎?……元神见而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这和伍冲虚论法相合,“非象非形未判乾”即元神情状,太极静纯如有动,即元气生,仙机灵窍在无前,即元精初产之时。但张伯端在同节中又说:“大药不离精气神,药材又精气神之所产也。三者孰为重?曰:神为重。金丹之道,始然以神而用精气也。神气精常相恋,而神者性之别名也,至静之余,元气方产之际,神亦欲出,急庸定以待之,不然是散而无体之体也。”此即三者相合,始成为药,有一未足,则筑基未成,不能用作灵药,无药则不能炼精化?。所以绝句第五首说:“咽津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而后天滓质之物,不能生先天至灵之丹,所以叫它做“真种子”,和有质之物迥不相同,决不可将其等同而为错误理解。《悟真篇》五言律诗更进一步说明:“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阐明元精无形无质,一生质即不可用为丹母了。吕洞宾说:“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田气养身,有人学得这般术,便是长生不死人”。(全唐诗第888卷)则阐明三者必须合炼。
  《内经金匮真言论第四》说:
“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智者察同,就是说明精气神三者是个统一体,相互为用,三者转化是通过人体的气化作用实现的,所以张伯端在《青华秘文》中主张“精从气”说,即是主张筑基时必须三宝合炼,始能成药,始能为进入百日关打好基础。
  3、筑基阶段凝炼三宝功法的用语:
  炼 ----这名词是由外丹借用而来。外丹用火炼药,内丹则以神炼精,所以将神喻火,将精喻水,以火炼水,即以神御气炼精。
  炼字包括筑基、炼精化?、炼?化神、炼神还虚四个阶段。本段只论筑基时的 “炼”功。
  炼字在外丹本意为烧炼,内丹借用之以喻修炼。丹法入手功夫,因人体过了童年以后,精气神都有亏损,必须加以补足,始能成药炼丹,虽炼神属于性功,炼精气属于命功,但入手阶段,必须性命双修。炼神即炼心,吕祖《唱道真言》说:
“炼丹先要炼心,炼心之法,以去闲思妄想为清静法门。”即以静坐为主要工夫。玄中子说:“当坐时,欲求能静,务宜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是非莫问,人我两忘,百恶俱息,八风不动。”白玉蟾说:“大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静为基。”张紫阳在《金华秘文》中说:“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天地之和应矣!欲求心和,惟在静字,收视反听,不喜不怒,方能静心。口诀曰:目不乱视,神返于心,神返于心,乃静之本。”是张紫阳的主张是收心寻气为初步功夫的重点,这与北宗方法是相同的。王重阳说:“大凡学道,先要炼性,炼性之道,要混混沌沌,不识不知,无人无我,炼之方得入法。降龙伏虎之道既行,又必锁心猿而拴意马,使归于静定。”北宋所说的炼性方法,与南宗炼神是相同的,也就是修炼元神的方法。
  心平则气和,所以炼神即是炼气,炼气也就是养神,相辅相成,互相为用。上章所谈调息功夫,即是炼气,即《悟真篇》所指但安神息任天然之意。
  南宗与北宗在筑基阶段不同之点,即南宗强调补、炼元精的功夫。他们主张人体虽然强弱不同,但童年以后,元精必有不同程度的亏损,所以必须加以调炼,始能补足元精以为丹母。什么是元精,即旺盛的生命力的源泉,青春初萌的动态,与生理机能有关,也和内分泌有关,调之补之,即炼的过程,炼到精足气满神旺,则三宝合凝成药,进入百日关三化功夫了。
  筑基一词,也称炼己。
“己”字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为“自己”,说炼己就是炼自己本身三宝,打好基础;第二种则说“己”是“己土”,因己纳离卦,为元神(亦称心性、真意。)
代号,《性命圭旨》说:“炼己土者得离日之汞,炼戊土者得坎月之铅。戊土上行,己土下降。术语称作“流戊就己”,也叫“取坎填离”,或称以肾补心,还精补脑等。这些术语各家虽不一致,但强调炼字则是相同的,都是指入手阶段的操作功夫。《悟真篇》绝句第十四:“离坎若还无戊己,虽合四象不成丹。”也点出炼己的功夫。
----调字(tiao)调和均匀、调节合适叫调;(diao)字为调动、调配之意。丹经中这两个念法都常见。本段是用第一个意义。
  调神调息调精,实为一事,分论之为三,其目的则一。
  张伯端在《青华秘文》
“直泄天机图论”中:讲“调神”问题,认为必须内视内听内嗅,理由是:“夫两目为役神之舍,顾瞻视瞩,神常不得离之;两耳为送神之地,盖百里之音,闻于耳而神随之而又去;两鼻为劳神之位,随机而辨之。所以忘于目则神归于鼎而烛于内,盖绵绵若存之时目垂而下顾也;忘于耳则神归于鼎而闻于内,盖绵绵若存之时,耳内听于下也;忘于鼻则神归于鼎而吸于内,盖真息既定之时,气归元海也。”他又在“采取图论”中说。“意生于心,心生于目,故老子曰:‘吾尝观心得道'。夫真息既定,内光乃神光,此心乃真心,真心生意,神光烛心,故常为之说曰:“目视心,心生意,意采铅。”《阴符经》云:“机在目”,盖神藏于心,发于二目,如果神已内敛,则神附于目而内视,即神与目共同观照,扫除六贼,引导入静之功法,亦称“回光返照”,或“止观”,“内视”,实即三调的活动。
  邵康节也强调调神时用眼内视,帮助导引,他有诗说:
“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见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因人体在卦象中,顶为乾,腹为坤,在内气运行到头顶天风始卦时守月窟穴(祖窍),运行到地雷复卦时守天根(尾闾穴),曰观、曰见、都指用目而言。心目同用,神气合一,上视月窟,下见天根,则内气循环,贯三关,注三田,此即调神的作用。
  丹经有
“下手先凝神”的口诀,张伯端在《青华秘文》中解释说:“所谓凝神者,盖息念而返神于心,神融于精气也。”神与精气合一,即调神的收获。《悟真篇》绝句第九说:“?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刘一明注解说:“虚心者,虚人心修性之事;实腹者,实道心修命之事。”人心,道心,皆指炼思虑神为元神的过程,凝神和识心,都是调法的运用。
  调息与调神同功,《青华秘文》
“坎离说”云:“持心论于前,然后参下手工夫子后,盖心始欲静而欲念未息,奴念者,气质之所为也,其所以役神者,以外物诱之耳。故静坐之际,先行闭息之道。闭息者,平常呼吸本一息未际而一息续之。今则一息既生而抑后息,后息受抑,故续之缓缓焉。久而息定。抑息千万不可动心,动心则逐于息,息未止而心动矣。所以闭息而又存心,则心不动而息亦息矣。”张伯端此论,系以调息为辅助入静之功,后来丹师称为“内呼吸”,即呼吸用鼻,气要细长,绵绵不断,谓之“息调”,由“调息”到“息调”,皆收心止念的过程。
  吕洞宾《指玄篇》曰:
“但能息息常相顾,换尽形骸玉液流。”注曰:“息息归根,金丹之母,调息乃入手之功,凡人心念依著事物,忽而离境则不能自主,虽能暂离,未几则复散乱,所以用心息相依之法,拴系此心,由粗入细,才得此心离境而独存其真。”
  丹经讲调精说:
“积神生气,积气生精,此自无而至有也;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此自有而至无也。”所以神气精相生相成,未可分论,心神既调,则精亦生,《悟真篇》绝句第八首云:“竹破还应竹补宜,抱鸡当用卵为之,万般非类徒劳力,争似真铅合圣机。”筑基阶段,重在补足三宝,三宝中之元精为炼丹基础,必须生之补之,补时重在调,用什么来调,当然用自己本身生理机能,使其恢复童体,所以张紫阳强调竹破竹补。《石杏林还源篇》六十说:“鼎破修容易,药枯生不难,但知归复法,金宝积如山。”“归复法”即调法。明伍冲虚《仙佛合宗语录》云:“唯自家以此精补精,以此?补?,不必别行异术,何其易修。”《性命圭旨》云:“一者,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也。以其流行谓之?,以其凝聚谓之精,以其妙用谓之神,始因太极一判,分居阴阳二体之中。是以圣人明天地之要,知变化之源,取精于水府,召神于灵阙,使归玄牝窍中,三家聚会,合为一体。”根据以上各家说法,调精必须精气神合炼,并非孤修一物。所以《悟真篇》律诗第九谆谆告诫说:“阳里阴精质不刚,独修一物转羸枉,劳形按引皆非道,服气餐霞总是狂,举世漫求铅汞伏,何时得见龙虎降,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元是药王。”即指元精元?元神不能分割,必三者合修。清刘一明《悟真直指》注此诗说:“劳形按引,服气餐霞,不是炼阴精便是补阴精,与道相隔,愈修愈远,安能伏真铅真汞而归于一气耶”!这一段更深论出三者合炼的要旨。
  4.筑基完成
  丹法把炼功总分为两大阶段:筑基是入手修补功夫亦即炼丹的准备功夫,丹经称这一段为
“道术”;百日关(炼精化?),十月关(炼?化神),九年关(炼神还虚)这三部总称为“仙术”。
  精满气足神旺,称为三全。精满现于牙齿,气足现于声音,神旺现于二目,筑基完成后,牙齿健全,声音洪亮,二目有光,就可以达到去病延年的目的。实际此段功夫是调动人体生命的潜力,运用本身自然的灵能,以精神支配肉体,以意念控制神经,使疾病潜消,达到延年的目的。今日应用于医疗的各家气功,多数系由初级道功发展而来。
  但《悟真篇》作者张伯端认为此段功夫应由师传,在篇中不多作指示,只散见于所著其他三书中,所以本文筑基部分,不专引《悟真篇》诗文,以便全面体会张伯端对筑基部分所示的功法,其中具体功法不显明时,则以《悟真篇》内在精神加以贯通。但《悟真篇》讲的是高级仙术,所以从炼精化?讲起,我们所注重的是入手功夫,所以对道术筑基部分论述独详,盖此阶段在医疗保健、养生延年方面简单易行,收效稍速,所以不惮烦琐,总结南宗清修派的道术初阶功法,以便读丹经时容易理解,对探讨下一步三个较高丹法,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注:王沐先生写好《悟真篇》注解后,寄给贫道一本,并嘱咐“修正”一下,当时几乎完全不懂,有些茫然。现在看来这个注解是下了本钱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