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4日中午12点2012安徽高考数学一区霸...

重点题型一 提炼语意题

[考点要求] 提炼语意

1. (2004?江苏)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50个字)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 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

解析 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第一句就交代了争论的话题。然后分别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考生只要能将学说内容与代表人物一一对应就能概括出***。

 该题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后出的首道提炼语意题,已经显露出自己的命题特色。题干已对该语段的大意表述出来,只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出“学说”和“代表人物”,这叫定向概括题(设定角度式压缩)。该题难度不大,所给“字数”充足,得满分不成问题。注意“一句话”表述起来不要出现语病。

2. (2005?江苏)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

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 (1)(研究途径:)分析测试基因样本,研究人与人的遗传差异。

(2)(最终成果:)绘制***类迁徙地图。

 该题体现江苏卷“定向概括”的命题特色相当突出:题干已就语段中心作了说明,只要求说明“途径”和“成果”。做提炼语意题,阅读在前,先要读懂语段的内容和层次。该语段共五句话,信息点集中在第二、三、五句上。第三、五句讲的“途径”,第二句讲的“成果”。在答“成果”时一定要注意“最终”一词的限制作用。

该题既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箭双雕,一举

3. (2007?江苏)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

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将一种经过基因工程加工的“溶瘤病毒”注射入肿瘤部位,病毒就会成千上万地高速复制,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但也因此使部分肿瘤细胞进入血液,随着循环系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此时,如果对病人肿瘤部位加热,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而热休克蛋白可以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进而在全身“追杀”肿瘤的残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

*** (1)(第一阶段:)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

(2)(第二阶段:)加热肿瘤部位产生热休克蛋白。

(3)(第三阶段:)热休克蛋白训练免疫系统消除肿瘤残部。

解析 根据文意,这段文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肿瘤也就溶解了”,第二层到“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第三层至最后。

 该题依然是定向概括题。所给语段共五句。信息点集中在第一、三、四句中,分别指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抓“注射”“溶解”等词,第二阶段抓“加热”“产生”等词,第三阶段抓“训练”“消除”等词。

有人把该题称作“动态压缩”,即“过程压缩”,这类题型在以后的江苏卷及大市模拟题中多次出现。“过程压缩”,首先把“过程”包含的几个阶段找准(文中有相应的标志词),然后在每个阶段中提取概括关键信息即可。

4. (2008?江苏)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不超过15个字)

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

*** 环境影响 评价结果(或“书面报告”) 应用于决策(或“应用”“应用于决策之中”)

解析 根据文意,此段文字可分为两个内容:即环境影响和评价过程,而“评价过程”又包括“书面报告”和“应用于决策之中”。

 该题是提取关键词语题,虽然形式上是一种新题型,但本质上仍是“定向概括”,不过“定”的“方向”变了而已。考生作答此题,难点在于“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决策”的抉择。其实,首先要弄清楚“评价过程”包括“提交评价结果”和“应用于决策”两个环节,如果把“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决策”中的任何一个一并提取出来,就犯了种属不分的逻辑错误,故只能提取“评价过程”下属的两个关键词语。

命题者曾设想“改造”原句,但最终否定:因为文章是原点阅读,不应该是“人为”的、“改造”的。命题时避免使用关键词、主题词,而采用“词语”(包括词和短语)指令词。

在一个经典性的定义中提取三个关键词语,这既是对筛选与概括能力的考查,又是贴近社会的一种导向。研究论文中的关键词、政府行文中的主题词、网络搜索中的关键词,都属此类情况。

5. (2009?江苏)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地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就快,发展就快。

*** 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解析 根据原文,抓住几个关键词:“环境好”“吸引力就强”“生产要素集聚就快”“发展就快”。

 该题是下定义题,也是一种定向概括。根据下定义的要求,先找出“洼地效应”的“邻近大概念”,文中并无现成的词可用,故只能另找一词(“现象”),也可从“洼地效应”这个概念中找出“效应”。再提取“洼地效应”的“特征”。该语段共三句话,第二句文字虽长,但属解释性文字,可舍之。“特征”主要集中在第一、三句上,尤其是第三句,汇集了所有的“特征”:环境优势(环境好)、生产要素、集聚、发展快。

该题从生活常识出发,要求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避免使用“下定义”这种严格的词语,降低了难度。而且从提取关键词到下定义,题型虽变,但提取关键信息的实质不变,较好地体现了命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承”的特点。

6. (2010?江苏)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作“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

*** (1)吸碳 (2)“略施魔法” (3)光合作用

解析 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这则材料的中心是介绍科学家发现的“碳链式反应”过程,分三个层次(从标志性词语“开始”“接着”“最终”可以看出),从每一层次中找出一个不可缺少的核心词语,即可得出***。

 这是江苏卷第二次考提取关键词题。根据题意,先找出“碳链式反应”的过程:“开始”“接着”“最终”三个序数词表明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关键词的提取有一定难度,有两个句子,句子较复杂,且用了拟人手法。这个阶段提取的是“略施魔法”。不过,拟人化的词语是不太适合作为较严谨的科学过程中的关键词的,最平实的说法应是“催化”。后来“催化”一词被收入《考试说明》中的样题***中。值得注意的是,三个关键词的顺序不能变。

该题虽与2009年的下定义题不同,但综合了2007、2008两年提炼语意题的特点:在内容上与2007年相同,在答题形式上与2008年相同,体现了“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稳定”的命题特点。

7. (2011?江苏)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15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极小。

*** ①海区特点,②地质构造,③历史记载。

解析 材料共四句话,最后一句是结论,是对前三句的总括。前三句话每句话一个信息要点:第一句说明了海底地形平缓和近海海水相对较浅,第二句说明了地质构造的特点是缺少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第三句则以历史资料作为佐证。

 该题又回到了常规的定向压缩题上去了,不过,在题干要求上有了新变化:要求概括“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哪些方面”是审题的关键点,再看“结论”是什么,“结论”在该语段中的第四句中,有“因此”提示,这意味着“因”就在前面三个句子中。从第二句中很容易提取出“地质构造”这个方面,第三句需要概括,不可直接提取“相关资料”,把“两千年来”与“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合并概括为“历史记载”(历史资料)。最难的是对第一句的概括,也是本题拉开分数的一点。该句讲了三点,分别是“大陆架宽广”“地形平缓”“水深较浅”,如果都提取出,字数会超;只提取一点,就会有偏重和遗漏;于是只能用一个词把这三个要点都概括进来,它就是“海区特点”。

虽说是常考的定向概括题,但角度有变化,该题不再是往常的“要点概括”,而是“方面(要素)概括”。如把第二方面“地质构造”答成“地质上少断裂层带”则不符合题干要求了。

至此,江苏卷从2004年至2011年中的八年中考了七次提炼语意题,已告一段落。命题材料来源于现实,连贯性强,创新角度富有变化,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1. 江苏卷在提炼语意命题上有何特点?主要题型是什么?

*** 从2004年到2011年,八年中考了七次提炼语意题,不能不说它是江苏卷的“最爱”,而且命题日臻成熟,特色鲜明:

(1)从语段上看,所选语段全为说明性语段,以弥补整套试卷说明性阅读材料的缺位。所选语段多由四至五个句子构成。

(2)从题型上看,主要是定向概括(设定角度式压缩),虽然也考了下定义、提取关键词题型,但本质上都属定向概括。大题型保持不变,小题型、小角度年年富有变化,把命题的“稳”与“变”体现得淋漓尽致。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江苏《考试说明》把“压缩语段”改为“提炼语意”,主要是术语上的变化,并不影响其命题及其相关内容。

2. 江苏卷这样的命题特点对于你复习备考来说有何启示?

*** 要复习好提炼语意题,必须突出以下几个关键词语。

(1)阅读。提炼语意题名为提炼,实则是阅读,且阅读在前,提炼在后。只有通过阅读,把握住了中心及层次,才能进行提炼。做提炼语意题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与未好好阅读语段有关。要把读懂语段放在首位的训练中。对此,要多突出“结构解剖法”的训练(见“知识构建”)。

(2)说明性语段。语段有记叙型、描写型、议论型、说明型,江苏卷只考说明型语段,因此,要把它作为重点训练的语段。尤其要突出对语段中复杂句子的训练。

(3)方法。提炼语意讲究方法。考生做题时一般只会提取,不会改换或概括。而江苏卷提炼语意题***中能直接提取的很少(提取关键词题除外),大都需要改、换、缩。因此,要学会灵活地、综合地使用好提炼的方法。

(4)题型。江苏卷主要考查题型是定向概括、下定义、提取关键词等小题型。其实,提炼语意题题型很丰富,像新闻类压缩、写结论、揭示寓意题,都需要全面掌握。

认识语段,掌握提炼语意的基本方法

一、认识语段的结构特点,掌握其基本提炼方法――结构解剖法

1. 认识语段的基础特点

一个语段,如从内部结构来说,多数可以分为起始、展开、结束三部分。一般来说,起始部分一般为提出话题式中心,展开部分为展开话题叙述主要语义,结束部分为归纳全段、呼应话题或中心。由此形成了内部结构的总分总关系。除这种结构关系较为典型外,还有总分、分总、并列等关系。

一个总分总关系的语段在议论文写作中叫完全段,而有总分、分总、并列关系的语段叫不完全段。议论文写作的主体部分须有一至两段完全段才能保证议论的充分。因此,认识语段的构成并会写一个完整型的语段对写好议论文大有裨益。

边练边悟1 (1)请找出下面语段的起始、展开、结束三部分。(只写句子序号)

①以退为进,方能得到。②当我们为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所阻拦时,未尝不可退后一步,统观全局,然后再次出击,亦可把目光转移到有如巨石的目标旁边的小碎石上,至少我们可以扫清碎石,继续上路。③诸葛孔明神机妙算,一招空城计,用以退为进的智慧扭转了战局。④数学中有一种证明方法叫反证法,不也是利用了这个道理吗?⑤由此足以见得“以退为进”的重要意义。

*** 起始:①。展开:②~④。结束:⑤。

解析 上面语段的构成是较典型的,不少语段只有起始、展开或展开、结束两部分。

(2)仿照上面的语段(可以另写中心句),写一节完全型的语段(完全段)。

2. 掌握“结构解剖法”

“结构解剖法”是各种提炼语意方法的基础,它不仅能引导那些习惯泛泛阅读的同学更精细地把握文段,在答题时不遗漏要点,而且,对做现代文阅读题大有裨益。

无论何种语段,都包括思想内容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概括类题目主要是针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但在我们阅读时,通过语言,最直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最容易把握的则是结构形式,而不是思想内容。通过解剖结构,弄清句与句之间、层与层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才能看清作者的思路,看出思想内容在言语中所体现出的深浅、轻重、疏密等轨迹。然后合理地根据材料结构和层次进行提炼,合理地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表达。如何运用呢?

使用“结构解剖法”,主要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类型(看它是记叙类语段,还是议论类、说明类语段),确定中心。语段中心有时放在段首(中心句),有时放在段尾(结论句),有时放在过渡句中,有时分散于语段的各个层次中。

第二步:理清层次,弄清结构。看看语段由几个句子构成,通过抓层次标志词(如“先”“后”“但是”等)来理清内部层次关系,弄清语段内部结构关系。

第三步:依据题干,提取概括。

边练边悟2 请按照“结构解剖法”完成下面的题目。

下面是一段介绍微信的文字,请概括其四个方面的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

①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手机聊天软件。②它可以通过网络传送语音、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并且支持iPhone、Android、S60等不同平台的手机之间相互收发消息。③用户可以同时与最多10个好友进行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聊天。④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交流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⑤1M流量可发约1 000条文字信息、1 000秒语音信息以及约1分钟的视频信息。

阅读语段,弄清下列问题:

第一步:明确类型,确定中心

第二步:理清层次,弄清结构

(1)用“/”标出语段层次

第三步:依据题干,提取概括

(1)根据题干,答题信息集中在______这些句子中(只写序号),信息量最大的是______句。

*** 第一步:(1)说明型语段 (2)介绍微信的特点

第二步:(1)①/②/③/④⑤ (2)总分式

第三步:(1)②③④⑤ ②(第②句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一个句子中包含两个要点) (2)①传送多样信息(提取) ②跨平台交流(概括) ③支持群聊(或“可群聊”)(概括) ④节省流量(或“节省资费”)(概括)

二、认识语段的性质,掌握主要语段类型的基本提炼方法

语段,从它的外部功能、性质看,主要分为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三种。不同类型的语段,其提炼方法是不同的。

1. 记叙类语段――舍枝叶取主干

记叙类语段具有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的特点。这种语段的中心事件的要素是主干,其余为枝叶。对于这种语段,主要采取“舍枝叶取主干”的方法,即酌情删去一些修饰、限制性词语。中心事件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抓住了这些要素,就等于抓住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新闻也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记叙类语段。

边练边悟3 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地宫的一段报道。请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 示例一: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示例二:先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然后清理盖板并绘图,最后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解析 所给语段是一段报道。作为报道,各种要素一应俱全,而题目只要求压缩开启地宫过程的文字,不出现具体时间。把时间去掉,抓住显示过程的词语,“过程”就显示出来了:将压在地宫洞口的巨石移开,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完毕,(给盖板)绘图→(用撬杠)撬开盖板→地宫打开。将这些文字稍加整理,并满足字数要求,正确***就出来了。本题***表述方式可以多样,但必须包含下列四个要点:“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2. 议论类语段――关键语句突破法

对议论类语段进行提炼必须运用“关键语句提取法”:如果有中心句,中心句即是语段的内容;如果没有,就必须提炼出能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归纳调整。

边练边悟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炼出文段的中心论点。

不要认为新闻正在远离我们。传统媒介会从纸张变成电脑,记者可被重新命名为“内容提供者”,好奇心、充满活力的研究、敏锐的分析、雅致的文风永远不会过时,它们越稀有,这些特性越弥足珍贵。“人人都是新闻记者”像一个宿命的魔咒,技术的进步正一步步剥夺记者所有外在的“神秘”和优势。但正如不是每个戴上听诊器的人都是医生一样,有了拍照手机,有了便携DV,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成功地报道新闻。记者意味着长期的专业训练,意味着对新闻价值的把握,意味着对平衡与公平的追求。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但不是每个人都足以配得上“新闻记者”的称号。

***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但不是每个人都足以配得上“新闻记者”的

解析 这个语段的中心句就是最后一句的结论句,可直接提取。

3. 说明类语段――层次切分法

说明类语段具有说明文的特征,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可用“层次切分法”把语段的层次划清后,再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把各要点“相加”,最后进行整理即可。

边练边悟5 (2010?江西)请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用激光使水蒸气“冷凝”成为雨滴,称为激光造雨。研究表明,利用激光脉冲从空气当中的原子里分离出电子的过程有助于生成羟基原子团,这些原子团可将空气中的硫和二氧化氮变成能够“附着”水蒸气的凝结核,进而使水蒸气“冷凝”成水滴。这就和浴室中的镜子表面出现水雾的原理相同。比起在大气层中撒播盐粒或碘化银颗粒等人工降雨方式,激光造雨是一种更加“清洁”的选择。此项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能否大规模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激光造雨的定义、原理、优点及研究现状。

解析 第一句为激光造雨下定义,第二、三句说明了激光造雨的原理,第四句说明了激光造雨的优点,第五句说明了激光造雨的研究现状。先划分层次,再进行归纳。

灵活而综合地使用提取法、转换法和概括法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取概括影响“行业巨头”运营的三方面重要因素。(不超过20个字)

曾经的行业巨头,对市场需求傲慢而被市场最终遗弃,柯达并非先例。2010年6月,拥有101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宣布进入破产重组轨道。与这些制造业巨头陨落的原因类似,曾作为互联网贵族的雅虎,亦因近10年在技术和媒体之间频繁摇摆不定,其市值与高峰时相比已跌去近80%。当然,在强调技术创新、专注消费体验的时代,老牌贵族转型成功亦屡见不鲜。这其中,在2000年出现巨亏10亿美元之后,苹果开始迅速向电子消费娱乐产品转型,完成堪称经典的苹果转型四步曲。

提示 不合题干要求(“重要因素”应是答名词性短语),只知从原段中抄录,根本未读懂该语段。

提示 第①点与第③点可以合并为一点。其根本原因在于未彻底读懂该语段。该语段是结合实例从失败与成功两个方面说明了影响“行业巨头”运营的重要因素。其中第四句“当然……”为过渡句,信息点密集。

提示 第③点未概括好。前两点***可直接提取,而第③点不能提取,只能概括,且必须概括出雅虎和苹果两行业巨头的败与成皆与“企业的定位与决策”有关。

参考*** ①市场需求,②技术创新,③企业的定位与决策。

提炼的方法多种多样,而实际上有些考生只是一味地、单一地使

用“提取”办法,甚至不能提取的信息也非得用提取的办法,以至于概括不准,要点不全。其实,应该根据信息的特点灵活使用各种方法。

提取法就是从原文中直接摘录关键词、句作为***的方法。该法虽然较为常用,但具体到某一题中,只能被使用一至两次。

使用该法,特别要注意:

(1)舍次取主:舍去次要信息,提取主要、重要信息

一般说来,应舍因取果,舍偏取正,舍否(否定性信息)取肯(肯定性或正面信息),舍材料取结论。

例如:提取下句的核心信息。

自然科学小论文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选题较小,内容较浅,。

根据舍因取果的原则,核心信息为:篇幅不长。

分层提取主要是针对那些信息点集中、结构复杂的句子采取分层次提取的办法。

即时巩固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四个短语概括出美元贬值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表现,不超过20字。

①由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浮动幅度较小,美元汇率下跌,人民币兑非美元货币汇率也随之下调,这将会促进中国对非美元地区的出口。②相应地,中国对美元区的出口,则因为对非美元区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而得到间接促进,美元贬值使得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能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在中国进行投资,还会促进中国国际贸易顺差的扩大,外汇储备增长加快。③这样,央行需要相应地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若不在公开市场上进行对冲操作,则这些高能的基础货币可望产生克服通货紧缩的效果。

*** 促进出口 吸引外资 加快储备 克服通缩

解析 该语段共3句话,要概括出四个短语来,则必有一句会有两个答题点。从第①句中直接提取出“促进出口”答题点,第③句则提取出“克服通缩(‘通货紧缩’的简写)”。而对第②句来说,句子较长,结构复杂,又包含两个答题点,该如何提取概括呢?首先分清层次。该句以“间接促进”为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促进(美元区)出口”,这一点与第①句要点相同,可以合并;第二层次是一个递进关系,又包含两小层:前一小层提取为“吸引外资”,后一小层又包含两小点――扩大贸易顺差和加快增长外汇储备。依据题干、字数、要点要求,只能取两层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中的“果”――加快储备。这就叫分层提取。

转换法包含着转换角度、替换词语两层含义。有些重要信息是采用否定的形式表述出来的,这时要把否定的转换为肯定的,还有被动转换为主动,彼视角转换为此视角。原文中的信息容量太小,或很具体,则需要用另外更合适的词语代替它们。

即时巩固2 “包容性发展”是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包容性发展”内涵的四个方面。(每点不超过10个字)

①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发展机会不均等,包容性发展就是要不断消除其参与经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②包容性发展强调国家之间互利共赢,共同面对经济增长、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世界性难题。③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包容性发展重视各种文明的理解和沟通。④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大多以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包容性发展要求建立健康合理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①机会均等,共享成果。②互利共赢,共对难题。③减少对抗,重视理解沟通。④转变模式,和谐发展。

概括法是较高层次的提炼方法,当信息无法提取时就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将要点准确地归纳出来。这种方法最能反映考生的概括水平,因而很受命题者青睐,经常在试题中要求考生使用此方法。而不少考生做提炼语意题时只知道生硬地提取而不知用概括的方法,则很难得分。例如: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题见本题型“高考解读”第7题)

分析 面对该句,要求概括出一个“方面”,不少考生采用“提取”的办法,或提取为“大陆架宽广”,或提取为“海底地形”,或提取为“近海水深”。殊不知,该句介绍了海区的三个内容:位置、地形、水深。提取哪个都是片面的,只能概括为:海区特点。

即时巩固3 简要概括德国救援车辆从来没有因堵车而误事的原因。(不超过20字)

德国交通法规定,如果遇到正在执行任务的消防车或急救车,“所有道路使用者必须立即让路”。在实际执行中,如果是双车道,则里道车尽量往里靠,外道车尽量往外靠,在中间给急救车让出一条路;如果是三车道或多车道,则紧急通道位于最里车道与紧靠其右侧的车道之间,最里车道的车辆往里靠,其右侧所有车道的车辆依次向右靠。德国人开车不随意并线、不加塞、不抢行。因此,从来没有发生过因堵车致救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救护现场或医院而误事的情况。

*** 法律规定严明,避让方法合理(使用),驾车行为文明。

因题定法,依据语段类型与题型特点规范审题答题

一、审题、答题的一般性要求

(1)审清语段类型、压缩题型,明确提炼方法。

语段的类型不同,其提炼方法也不同:记叙类语段用“舍枝叶取主干法”,议论类语段用提取关键词句法,说明类语段用层次要点相加法。

题型不同,其提炼方法也不同:提取关键词题用的是筛选提取法,下定义题用的是定义法,一般性概括题用的是整合法,结论题用的是提炼法。

(2)审清限制性要求,如“设定角度压缩”中设定的角度、字数多少等。

(1)规范:提炼语意题***是否符合要求,阅卷老师一般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审读:①主要信息是否齐全,②字数是否符合规定,③语段表达是否正确流畅。由此,我们便可以得出解答提炼语意题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①要点齐全,②字数达标,③语言规范。

(2)方法:解答此类题,要抓核(去次)、分层、明度、懂法。①抓核。确认语段内聚的核心,即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找出中心所在,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包括原因、论据、解释性话语等。②分层。将语段分成若干个层次,用“层意”的交集合成。③明度。明确字数的限制。④懂法。留:保留或摘录能表明中心内容的词句。删:删除冗余信息。简:简化句子或句意。改:改换简洁说法。

1. (2013?辽宁)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含标点符号)。

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召节约粮食。随后,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该信息被转发约5 000万次。紧接着,人民网也表示支持“光盘行动”,倡议网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今天不剩饭,打包离开,从我做起”。新华网、光明网及其他各大网站也纷纷关注和转载。很快,活动参与者在北京实地发放宣传单6万多份,在餐饮企业张贴海报5 000余张,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市的志愿者也纷纷发放宣传资料。

*** 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实地宣传。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语段的主要信息。首先对材料划分层次,找出关键信息即可:第一句话说的是一些网友号召节约粮食;第二句话说的是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第三句话到语段的结束说的是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宣传。

2. (2013?山东)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

*** 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能力的考查题,既考查提炼语意的能力,又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即短句变长句。首先确立“创造是……”的答题格式。其次找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人的一种活动(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再次筛选相关信息:第二句介绍“创造”的特点,第三、四句介绍创造的两种类型;最后一句介绍其必要条件。最后是整合,把二至五句的内容整合为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为了满足字数要求还要把重复的内容、次要的内容删去。

3. (2012?安徽)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年画”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40字。

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木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年画的常见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含有吉祥喜庆的意义。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 年画是春节时张贴的,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含有吉祥喜庆意义的图画。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段主要内容,为概念下定义。抓住文段有关“年画”的主要信息,从历史、题材、画面三个本质特征入手,舍弃次要信息,如产地、历史相关记载等。下定义所得出的***一定是单句,其形式为“年画是……图画”。

二、主要题型的答题规范

1. 拟写一句话新闻、标题

一句话新闻是最简洁的新闻,要求高度概括,只要将主要的人、事交代清楚即可(时间性较强的动态新闻则应交代时间)。一般常用主谓句,但不一定是个单句,短复句亦可。

新闻标题有单标题和多标题(包括引题、正题、副题)之分,其中正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主要新闻事实,引题和副题用以说明背景、概述意义,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考试通常要求写单标题,并有字数限制,因为标题要求高度概括,因此提炼时不必拘泥于新闻要素是否齐全,只要求两个必备因素――人物(或单位、事物等)、事件,用语一般较直白、简洁,有时可运用比喻、借代、双关、对偶、引用等修辞手法。如:中国经济一直在“升温”(比喻);警惕“仕场经济”阻碍市场经济――某海滨城市“厕所风波”透视(双关)。

规范训练4 (1)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

正在起草中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稿)》倡议:机动车驾驶员在停车3分钟以上时熄灭发动机。对此,不少人认为,提倡停车3分钟熄火能够使车主充分了解停车熄火的必要性,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从而使停车熄火变为自觉行为。不过,也有人对这一条款的可操作性表示怀疑。出租车公司安全总监高鹏说,对停车熄火的时间地点不应该一刀切,比如早晚高峰和拥堵路段,车辆频繁启动也无法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此外,出租车在酷热或寒冷天气时需要开启空调,如果严格要求停车熄火,就有可能招致乘客的不满甚至投诉。

*** 北京“停车3分钟熄火”倡议引争议。(北京、“停车3分钟熄火”、“引争议”三点不可少)

(2)新闻标题的形式很多,请仿照示例,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定恰当的引标题和主标题,每条不超过20个字。

(示例)引标题:推进跨境结算 改革外汇管理

主标题:国税服务举措助外贸企业“破冰”

材料:本报讯 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创建实现全覆盖;全年组织广场文化活动78场,参与人数182 586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1 300场,观众达210 181人;文化下乡演出26场,参与人数26 929人;6所农村***技术学校为当地社区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累计培训人数15 572人……2011年,南湖社区教育不断创新管理,搭建平台,完善体系,整合多种学习资源,加强队伍建设,实现了向深层化、受益面最大化的转变。

*** 引标题:整合学习资源 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多种活动 采取各项措施)(要求:内容上意思对即可,形式上两个六字句,且是动宾结构。)

主标题:南湖社区教育实现向受益面最大化转变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根据其主体部分拟写导语,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常见的导语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和结论式等。

通常情况下,导语部分除时间和地点(报道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要有时间、地点要素)外,其余要素均应具有。

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中加以表述,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

标准的新闻导语一般包括:

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消息发出地名称+③发出时间+④主体和事件+⑤(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的)条件或原因+⑥主体事件的简约过程+⑦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

说明:如果试题材料不包括前三项相关材料,前三项内容可舍去;④⑤两条可互换位置;⑥中的过程要用句子完成,如果字数要求极为严格,可以用主体事件名称带出过程。

规范训练5 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新闻导语。

埃及开罗大学研究人员在《BMC生理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将实验鼠分为3组,分别处于无铅汽油烟雾、含铅汽油烟雾和清洁空气环境中,结果显示,与处于清洁空气环境中的实验鼠相比,两组暴露在汽油烟雾下的实验鼠出现更多攻击行为。对这些实验鼠大脑的检查显示,实验鼠吸入的汽油分子会导致其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出现明显波动,这可能是它们更具攻击性的原因。

研究人员说,汽车尾气等中含有大量汽油分子,他们的研究成果或许可以帮助解释一些开车人为何常变得烦躁,因此他们建议公共卫生部门更多关注这方面的研究。

*** 《BMC生理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吸入汽油烟雾会影响实验鼠的神经系统,使其变得更具攻击性。

新闻的主体部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在事件的叙述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内容。

压缩主体时,要突出新闻的基本要素,尤其是主要事件、主要观点、原因等,同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如果一则新闻包含了几层或几个方面的内容,应按照前后顺序分层压缩。

规范训练6 (2012?浙江)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 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

解析 本题以概括一句话新闻的形式考查提炼语意的能力。本段文字有三句话,由新闻材料的组成可知,第一句是次要信息,可选取第二、三句作为中心关键句,然后加以提炼概括。提炼时要抓住几个关键词思考:“有代沟”“很远”“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二)定向概括(设定角度式压缩)

定向概括(设定角度式压缩),是江苏卷提炼语意题中的主要题型。它一般不大要求对整个语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而是要求根据指定要求提取相应的信息,即“定向筛选,分点概括”。

做这类题型,先要标出句子,舍去次要信息,明确“定向”内容;再分析“定向”语段内容,理解层次,抓住关键词,把握每层中心;最后选择句式,组合要点,形成***。

做定向概括题,注意分清是“要点概括”[如下面“规范训练7”第(1)题]还是“角度(方面)概括”[如下面“规范训练7”第(2)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概括“自然科学小论文”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5个字)

自然科学小论文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选题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长。它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夸大或虚构;观点应当是在经过细致的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而不是任意猜测或臆断;语言应当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含糊费解、粗疏缺漏。衡量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的质量,还要看作者能不能在文章中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中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动中所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钻研某种科学知识中积累的新见解,从而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 ①篇幅短小(或“篇幅不长”),②有科学性,③有创造性。(或:①短小,②科学性,③创造性。)

解析 该语段共三句,对应三个答题点。第一句是个因果复句,可提取“果”。第二句是个并列复句,分别从材料、观点、语言三个角度介绍,不可只取一个角度,可概括为“科学性”。第三句关键词有“新发现”“新方法”“新成果”“新见解”“启发”,可概括为“创造性”。

下面这则材料是从哪些角度介绍天府新区的?请用四字短语分别对这些角度加以概括。

天府新区主要包括成都市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 578平方公里。天府新区总体定位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天府新区分为近期(2011-2015)、中期(2016-2020)和远期(2021-2030)三个阶段建设:近期以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基础设施先行,高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以及高端服务业快速推进;中期实现再造产业成都目标;远期基本建成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

*** ①区域范围 ②总体定位 ③建设规划(关键词分别为“区域”“定位”“规划”)

解析 该语段共3句话,对应三个要点,除第②点采用提取法外,其余两点皆采用转

下定义的基本“公式”是“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被定义概念”是小概念,暂且用“小”来代替,“邻近大概念”是“被定义概念”的上一级概念,暂且用“大”来代替;“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也用一个字“特”来代替。那么,下定义的公式也可以简化为“小=特+大”。

运用“公式”下定义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找“大”,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大概念。如要给“笔”下定义,要先找到“笔”的“邻近大概念”――“文具”。以“东西”“物质”为“大”不行。前者太俗,后者太“宽”,也就是说,“笔是东西”与“笔是物质”都不贴切。以“工具”为“大”,说“笔是工具”,也还不太贴切,只有说“笔是文具”才贴切、准确。

第二步:找“特”,即找到被下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笔”的本质特点为“用来写字画图”;而“细长的”“可以握在手中”等是次要特点,可以略去。

第三步:连接“小”与“‘特’加‘大’”,以“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一“公式”来表述。根据上面的例子,“笔”的定义应为“笔是用来写字画图的文具”。

“笔”的定义,还可以灵活表述。或表述为“用来写字画图的文具叫作笔”,或表述为“笔这种文具是用来写字画图的”。前者“公式”为“特+大=小”,后者“公式”为“小+大=特+的”。无论怎样表述,都应有“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的大概念”这三个要点。

规范训练8 阅读下面的文字,为“正能量”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0个字)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而“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正能量”代表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

以下内容为系统自动转化的文字版,可能排版等有问题,仅供您参考:

[考点要求] 提炼语意

1. (2004? 江苏)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 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 50 个字)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 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 态度, 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翦伯赞在撰写 《中国史纲要》 教材时, 曾有过犹豫和为难, 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 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 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 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 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 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 解析 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 第一句就交代了争论的话题。 然后分别介绍了“古代史 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 考生只要能将学说内容与代表人物一一对应就能概括 出***。 试题评点 该题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后出的首道提炼语意题,已经显露出自己的命题

特色。 题干已对该语段的大意表述出来, 只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出“学说”和“代表 人物”,这叫定向概括题(设定角度式压缩)。该题难度不大,所给“字数”充足,得满 分不成问题。注意“一句话”表述起来不要出现语病。 2. (2005? 江苏)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 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 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 10 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 家, 将用 5 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 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 地图。如果说 10 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 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 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 人类起源于非

洲。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 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1)研究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 24 个字)

(2)(最终成果:)绘制***类迁徙地图。 试题评点 该题体现江苏卷“定向概括”的命题特色相当突出:题干已就语段中心作

了说明,只要求说明“途径”和“成果”。做提炼语意题,阅读在前,先要读懂语段的 内容和层次。该语段共五句话,信息点集中在第二、三、五句上。第三、五句讲的“途 径”,第二句讲的“成果”。在答“成果”时一定要注意“最终”一词的限制作用。 该题既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箭双雕,一举 两得。 3. (2007? 江苏)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 个阶段。 据有关专家介绍: 如果将一种经过基因工程加工的“溶瘤病毒”注射入肿瘤部位, 病毒 就会成千上万地高速复制,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但也因此使部分肿瘤 细胞进入血液,随着循环系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此时,如果对病人 肿瘤部位加热, 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 *** (1)(第一阶段:)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

(2)(第二阶段:)加热肿瘤部位产生热休克蛋白。 (3)(第三阶段:)热休克蛋白训练免疫系统消除肿瘤残部。 解析 根据文意,这段文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肿瘤也就溶解了”, 第二层到“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第三层至最后。 试题评点 该题依然是定向概括题。所给语段共五句。信息点集中在第一、三、四句

中,分别指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抓 “ 注射 ”“ 溶解 ” 等词,第二阶段抓 “ 加 热”“产生”等词,第三阶段抓“训练”“消除”等词。 有人把该题称作“动态压缩”, 即“过程压缩”, 这类题型在以后的江苏卷及大市模拟

题中多次出现。“过程压缩”,首先把“过程”包含的几个阶段找准(文中有相应的标 志词),然后在每个阶段中提取概括关键信息即可。 4. (2008? 江苏)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 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提 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不超过 15 个字) 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 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 战略环境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环境影响 评价结果(或“书面报告”) 应用于决策(或“应用”“应用于决策

之中”) 解析 根据文意,此段文字可分为两个内容:即环境影响和评价过程,而“评价过程” 又包括“书面报告”和“应用于决策之中”。 试题评点 该题是提取关键词语题,虽然形式上是一种新题型,但本质上仍是“定向

概括”, 不过“定”的“方向”变了而已。 考生作答此题, 难点在于“评价过程”与“评 价结果”“决策”的抉择。 其实, 首先要弄清楚“评价过程”包括“提交评价结果”和 “应用于决策”两个环节, 如果把“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决策”中的任何一个 一并提取出来, 就犯了种属不分的逻辑错误, 故只能提取“评价过程”下属的两个关键 词语。 命题者曾设想“改造”原句, 但最终否定: 因为文章是原点阅读, 不应该是“人为”的、 “改造”的。 命题时避免使用关键词、 主题词, 而采用“词语”(包括词和短语)指令词。 在一个经典性的定义中提取三个关键词语, 这既是对筛选与概括能力的考查, 又是贴近 社会的一种导向。研究论文中的关键词、政府行文中的主题词、网络搜索中的关键词, 都属此类情况。 5. (2009? 江苏)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 30 个字)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 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 市 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 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地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 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就快,发展就快。 “洼地效应”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解析 根据原文,抓住几个关键词: “ 环境好 ”“ 吸引力就强 ”“ 生产要素集聚就

快”“发展就快”。 试题评点 该题是下定义题,也是一种定向概括。根据下定义的要求,先找出“洼地

效应”的“邻近大概念”,文中并无现成的词可用,故只能另找一词(“现象”),也可 从“洼地效应”这个概念中找出“效应”。 再提取“洼地效应”的“特征”。 该语段共

三句话,第二句文字虽长,但属解释性文字,可舍之。“特征”主要集中在第一、三句 上,尤其是第三句,汇集了所有的“特征”:环境优势(环境好)、生产要素、集聚、发 展快。 该题从生活常识出发, 要求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 避免使用“下定义”这种严 格的词语,降低了难度。而且从提取关键词到下定义,题型虽变,但提取关键信息的实 质不变,较好地体现了命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承”的特点。 6. (2010? 江苏)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 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 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 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 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 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 此时, 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 它们惊喜地发现, 只要分泌一 种 叫 作 “ 碳 酸 酐 酶 ” 的催 化 剂 , 对 水 中 的 碳 酸氢 根 “ 略 施 魔 法 ” , 等待 加 工 的 “米”――二氧化碳, 就唾手可得。 最终, 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 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 关键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1)吸碳 (2)“略施魔法” (3)光合作用

解析 提取关键词, 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 这则材料的中心是介绍科学 家发现的“碳链式反应”过程,分三个层次(从标志性词语“开始”“接着”“最终” 可以看出),从每一层次中找出一个不可缺少的核心词语,即可得出***。 试题评点 这是江苏卷第二次考提取关键词题。根据题意,先找出“碳链式反应”的

过程: “开始”“接着”“最终”三个序数词表明了三个阶段, 其中第二个阶段关键词 的提取有一定难度, 有两个句子, 句子较复杂, 且用了拟人手法。 这个阶段提取的是“略 施魔法”。不过,拟人化的词语是不太适合作为较严谨的科学过程中的关键词的,最平 实的说法应是“催化”。后来“催化”一词被收入《考试说明》中的样题***中。值得 注意的是,三个关键词的顺序不能变。 该题虽与 2009 年的下定义题不同,但综合了 2007、2008 两年提炼语意题的特点:在内 容上与 2007 年相同,在答题形式上与 2008 年相同,体现了“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 稳定”的命题特点。 7. (2011? 江苏)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 15 个字。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 200 米以内,相对 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 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 国仅发生过 10 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

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极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海区特点,②地质构造,③历史记载。 解析 材料共四句话,最后一句是结论,是对前三句的总括。前三句话每句话一个信息 要点: 第一句说明了海底地形平缓和近海海水相对较浅, 第二句说明了地质构造的特点 是缺少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第三句则以历史资料作为佐证。 试题评点 该题又回到了常规的定向压缩题上去了,不过,在题干要求上有了新变化:

要求概括“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 “哪些方面”是审题的关键点, 再看 “结论”是什么,“结论”在该语段中的第四句中,有“因此”提示,这意味着“因” 就在前面三个句子中。 从第二句中很容易提取出“地质构造”这个方面, 第三句需要概 括, 不可直接提取“相关资料”, 把“两千年来”与“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合并概括为 “历史记载”(历史资料)。最难的是对第一句的概括,也是本题拉开分数的一点。该句 讲了三点,分别是“大陆架宽广”“地形平缓”“水深较浅”,如果都提取出,字数会 超;只提取一点,就会有偏重和遗漏;于是只能用一个词把这三个要点都概括进来,它 就是“海区特点”。 虽说是常考的定向概括题,但角度有变化,该题不再是往常的“要点概括”,而是“方 面(要素)概括”。如把第二方面“地质构造”答成“地质上少断裂层带”则不符合题干 要求了。 至此,江苏卷从 2004 年至 2011 年中的八年中考了七次提炼语意题,已告一段落。命题 材料来源于现实,连贯性强,创新角度富有变化,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命题探究及备考启示 1. 江苏卷在提炼语意命题上有何特点?主要题型是什么? *** 从 2004 年到 2011 年, 八年中考了七次提炼语意题, 不能不说它是江苏卷的“最 爱”,而且命题日臻成熟,特色鲜明: (1)从语段上看,所选语段全为说明性语段,以弥补整套试卷说明性阅读材料的缺位。 所选语段多由四至五个句子构成。 (2)从题型上看,主要是定向概括(设定角度式压缩),虽然也考了下定义、提取关键词题 型,但本质上都属定向概括。大题型保持不变,小题型、小角度年年富有变化,把命题 的“稳”与“变”体现得淋漓尽致。 值得关注的是 2014 年江苏《考试说明》把“压缩语段”改为“提炼语意”,主要是术 语上的变化,并不影响其命题及其相关内容。 2. 江苏卷这样的命题特点对于你复习备考来说有何启示? *** 要复习好提炼语意题,必须突出以下几个关键词语。 (1)阅读。提炼语意题名为提炼,实则是阅读,且阅读在前,提炼在后。只有通过阅读,

把握住了中心及层次, 才能进行提炼。 做提炼语意题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与未好好阅读语 段有关。要把读懂语段放在首位的训练中。对此,要多突出“结构解剖法”的训练(见 “知识构建”)。 (2)说明性语段。语段有记叙型、描写型、议论型、说明型,江苏卷只考说明型语段, 因此,要把它作为重点训练的语段。尤其要突出对语段中复杂句子的训练。 (3)方法。提炼语意讲究方法。考生做题时一般只会提取,不会改换或概括。而江苏卷 提炼语意题***中能直接提取的很少(提取关键词题除外),大都需要改、换、缩。因此, 要学会灵活地、综合地使用好提炼的方法。 (4)题型。江苏卷主要考查题型是定向概括、下定义、提取关键词等小题型。其实,提 炼语意题题型很丰富,像新闻类压缩、写结论、揭示寓意题,都需要全面掌握。 认识语段,掌握提炼语意的基本方法 一、认识语段的结构特点,掌握其基本提炼方法――结构解剖法 1. 认识语段的基础特点 一个语段,如从内部结构来说,多数可以分为起始、展开、结束三部分。一般来说,起 始部分一般为提出话题式中心, 展开部分为展开话题叙述主要语义, 结束部分为归纳全 段、 呼应话题或中心。 由此形成了内部结构的总分总关系。 除这种结构关系较为典型外, 还有总分、分总、并列等关系。 一个总分总关系的语段在议论文写作中叫完全段,而有总分、分总、并列关系的语段叫 不完全段。议论文写作的主体部分须有一至两段完全段才能保证议论的充分。因此,认 识语段的构成并会写一个完整型的语段对写好议论文大有裨益。 边练边悟 1 (1)请找出下面语段的起始、展开、结束三部分。(只写句子序号) ①以退为进, 方能得到。 ②当我们为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所阻拦时, 未尝不可退后一步, 统观全局,然后再次出击,亦可把目光转移到有如巨石的目标旁边的小碎石上,至少我 们可以扫清碎石,继续上路。③诸葛孔明神机妙算,一招空城计,用以退为进的智慧扭 转了战局。 ④数学中有一种证明方法叫反证法, 不也是利用了这个道理吗?⑤由此足以 见得“以退为进”的重要意义。 答:

精细地把握文段,在答题时不遗漏要点,而且,对做现代文阅读题大有裨益。 无论何种语段, 都包括思想内容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 概括类题目主要是针对思想内容 的理解,但在我们阅读时,通过语言,最直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最容易把握的则是结 构形式,而不是思想内容。通过解剖结构,弄清句与句之间、层与层之间(甚至段与段 之间)的关系,才能看清作者的思路,看出思想内容在言语中所体现出的深浅、轻重、 疏密等轨迹。 然后合理地根据材料结构和层次进行提炼, 合理地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表达。 如何运用呢? 使用“结构解剖法”,主要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类型(看它是记叙类语段,还是议论类、说明类语段),确定中心。语段中 心有时放在段首(中心句),有时放在段尾(结论句),有时放在过渡句中,有时分散于语 段的各个层次中。 第二步:理清层次,弄清结构。看看语段由几个句子构成,通过抓层次标志词 ( 如 “先”“后”“但是”等)来理清内部层次关系,弄清语段内部结构关系。 第三步:依据题干,提取概括。 边练边悟 2 请按照“结构解剖法”完成下面的题目。 下面是一段介绍微信的文字,请概括其四个方面的特点。(每点不超过 6 个字) ①微信是腾讯公司于 2011 年初推出的一款手机聊天软件。 ②它可以通过网络传送语音、 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并且支持 iPhone、Android、S60 等不 同平台的手机之间相互收发消息。③用户可以同时与最多 10 个好友进行更加丰富的类 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聊天。④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 用,微信交流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⑤1M 流量可发约 1 000 条文字 信息、1 000 秒语音信息以及约 1 分钟的视频信息。 阅读语段,弄清下列问题:

*** 第一步:(1)说明型语段 (2)介绍微信的特点 第二步:(1)①/②/③/④⑤ (2)总分式 第三步:(1)②③④⑤ ②(第②句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一个句子中包含两个要点 ) ②跨平台交流 ( 概括 ) ③支持群聊 ( 或“可群聊”)( 概括 )

(2)①传送多样信息 ( 提取 )

④节省流量(或“节省资费”)(概括) 二、认识语段的性质,掌握主要语段类型的基本提炼方法 语段,从它的外部功能、性质看,主要分为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三种。不同类型的 语段,其提炼方法是不同的。 1. 记叙类语段――舍枝叶取主干 记叙类语段具有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的特点。 这种语段的中心事件的要素是主干, 其余 为枝叶。对于这种语段,主要采取“舍枝叶取主干”的方法,即酌情删去一些修饰、限 制性词语。中心事件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抓住 了这些要素,就等于抓住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新闻也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记叙类语段。 边练边悟 3 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地宫的一段报道。 请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 行压缩,要求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 35 个字。 上午 9 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 9 时 45 分,考古人 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 750 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 93 厘米长宽、13 厘米厚的大理石 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 10 枚唐开元通宝铜 钱。10 时 5 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 时 30 分盖板绘图完毕。11 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 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11 时 11 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 撬杠撬开盖板。11 时 18 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示例二: 先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 然后清理盖板并绘图, 最后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解析 所给语段是一段报道。作为报道,各种要素一应俱全,而题目只要求压缩开启地 宫过程的文字,不出现具体时间。把时间去掉,抓住显示过程的词语,“过程”就显示 出来了:将压在地宫洞口的巨石移开,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完毕,(给盖板)绘图→(用 撬杠)撬开盖板→地宫打开。将这些文字稍加整理,并满足字数要求,正确***就出来 了。本题***表述方式可以多样,但必须包含下列四个要点:“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 盖板”“清理盖板”“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2. 议论类语段――关键语句突破法 对议论类语段进行提炼必须运用“关键语句提取法”: 如果有中心句, 中心句即是语段 的内容; 如果没有, 就必须提炼出能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 再进行归纳调整。 边练边悟 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炼出文段的中心论点。

不要认为新闻正在远离我们。 传统媒介会从纸张变成电脑, 记者可被重新命名为“内容 提供者”,好奇心、充满活力的研究、敏锐的分析、雅致的文风永远不会过时,它们越 稀有,这些特性越弥足珍贵。“人人都是新闻记者”像一个宿命的魔咒,技术的进步正 一步步剥夺记者所有外在的“神秘”和优势。 但正如不是每个戴上听诊器的人都是医生 一样,有了拍照手机,有了便携 DV,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成功地报道新闻。记者意 味着长期的专业训练,意味着对新闻价值的把握,意味着对平衡与公平的追求。每个人 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但不是每个人都足以配得上“新闻记者”的称号。 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但不是每个人都足以配得上“新闻记者”的 称号。 解析 这个语段的中心句就是最后一句的结论句,可直接提取。 3. 说明类语段――层次切分法 说明类语段具有说明文的特征,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可用“层次切分法”把语段的层 次划清后,再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把各要点“相加”,最后进行整理即可。 边练边悟 5 (2010? 江西)请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5 个字) 用激光使水蒸气“冷凝”成为雨滴,称为激光造雨。研究表明,利用激光脉冲从空气当 中的原子里分离出电子的过程有助于生成羟基原子团, 这些原子团可将空气中的硫和二 氧化氮变成能够“附着”水蒸气的凝结核, 进而使水蒸气“冷凝”成水滴。 这就和浴室 中的镜子表面出现水雾的原理相同。 比起在大气层中撒播盐粒或碘化银颗粒等人工降雨 方式,激光造雨是一种更加“清洁”的选择。此项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能否大规模推 广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激光造雨的定义、原理、优点及研究现状。 解析 第一句为激光造雨下定义,第二、三句说明了激光造雨的原理,第四句说明了激 光造雨的优点,第五句说明了激光造雨的研究现状。先划分层次,再进行归纳。 灵活而综合地使用提取法、转换法和概括法

下面题目的***是考生的现场***,均有问题,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修改为满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取概括影响“行业巨头”运营的三方面重要因素。(不超过 20 个字) 曾经的行业巨头,对市场需求傲慢而被市场最终遗弃,柯达并非先例。2010 年 6 月, 拥有 101 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宣布进入破产重组轨道。 与这些制造业巨头陨落的原因类似, 曾 作为互联网贵族的雅虎,亦因近 10 年在技术和媒体之间频繁摇摆不定,其市值与高峰时相 比已跌去近 80%。当然,在强调技术创新、专注消费体验的时代,老牌贵族转型成功亦屡 见不鲜。这其中,在 2000 年出现巨亏 10 亿美元之后,苹果开始迅速向电子消费娱乐产品转

型,完成堪称经典的苹果转型四步曲。 现场*** 1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第①点与第③点可以合并为一点。 其根本原因在于未彻底读懂该语段。 该语段是 结合实例从失败与成功两个方面说明了影响“行业巨头”运营的重要因素。 其中第四句 “当然??”为过渡句,信息点密集。 现场*** 3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第③点未概括好。前两点***可直接提取,而第③点不能提取,只能概括,且必 须概括出雅虎和苹果两行业巨头的败与成皆与“企业的定位与决策”有关。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修改为满分***

提炼的方法多种多样,而实际上有些考生只是一味地、单一地使 用“提取”办法,甚至不能提取的信息也非得用提取的办法,以至于概括不准,要点不 全。其实,应该根据信息的特点灵活使用各种方法。 1. 提取法 提取法就是从原文中直接摘录关键词、句作为***的方法。该法虽然较为常用,但具体 到某一题中,只能被使用一至两次。 使用该法,特别要注意: (1)舍次取主:舍去次要信息,提取主要、重要信息 一般说来,应舍因取果,舍偏取正,舍否(否定性信息)取肯(肯定性或正面信息),舍材 料取结论。 例如:提取下句的核心信息。 自然科学小论文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选题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长 。 果

根据舍因取果的原则,核心信息为:篇幅不长。 (2)分层提取 分层提取主要是针对那些信息点集中、结构复杂的句子采取分层次提取的办法。 即时巩固 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 用四个短语概括出美元贬值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表 现,不超过 20 字。 ①由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浮动幅度较小, 美元汇率下跌, 人民币兑非美元货币汇率也 随之下调,这将会促进中国对非美元地区的出口。②相应地,中国对美元区的出口,则 因为对非美元区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而得到间接促进, 美元贬值使得欧元、 日元和英镑 等货币能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在中国进行投资, 还会促进中国国际贸易顺差的扩大, 外汇 储备增长加快。③这样,央行需要相应地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若不在公开市场上进行 对冲操作,则这些高能的基础货币可望产生克服通货紧缩的效果。 答: 写)”。而对第②句来说,句子较长,结构复杂,又包含两个答题点,该如何提取概括 呢?首先分清层次。该句以“间接促进”为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促进(美元 区)出口”,这一点与第①句要点相同,可以合并;第二层次是一个递进关系,又包含 两小层: 前一小层提取为“吸引外资”, 后一小层又包含两小点――扩大贸易顺差和加 快增长外汇储备。依据题干、字数、要点要求,只能取两层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中的 “果”――加快储备。这就叫分层提取。 2. 转换法 转换法包含着转换角度、 替换词语两层含义。 有些重要信息是采用否定的形式表述出来 的,这时要把否定的转换为肯定的,还有被动转换为主动,彼视角转换为此视角。原文 中的信息容量太小,或很具体,则需要用另外更合适的词语代替它们。 即时巩固 2 “包容性发展”是 2011 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根据下面一段文字, 概括“包容性发展”内涵的四个方面。(每点不超过 10 个字) ①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 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发展机会不均等, 包容性发展就是 要不断消除其参与经济发展、 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 ②包容性发展强调国家之间互利共 赢,共同面对经济增长、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世界性难题。③历史文化、宗教信仰、 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包容性发展重视各种文明的理解和沟通。 ④

*** ①机会均等,共享成果。②互利共赢,共对难题。③减少对抗,重视理解沟通。 ④转变模式,和谐发展。 3. 概括法 概括法是较高层次的提炼方法, 当信息无法提取时就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将要点准确地归 纳出来。这种方法最能反映考生的概括水平,因而很受命题者青睐,经常在试题中要求 考生使用此方法。而不少考生做提炼语意题时只知道生硬地提取而不知用概括的方法, 则很难得分。例如: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 200 米以内,相对 较浅。(题见本题型“高考解读”第 7 题) 分析 面对该句,要求概括出一个“方面”,不少考生采用“提取”的办法,或提取为 “大陆架宽广”,或提取为“海底地形”,或提取为“近海水深”。殊不知,该句介绍 了海区的三个内容:位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