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叙永县到赤水县多少钱河怎么走能绕过雪山

赤水河之酒韵诗声
夏日的赤水河在我们面前阔大地奔流着。
这是整个茅台河谷酒事最盛的季节,站在河岸边的山岭上远眺茅台,你会真切感受到这个驰誉天下的“中国第一酒镇”忙碌而充实的创造魅力。流光在大河上跃动,地里的红缨子高粱沉甸甸垂着,长势喜人。“这是酿造茅台酒的最好的有机原料。为了满足茅台酒的生产要求,我们种高粱时,从来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几位村民向人们介绍着红高粱的生产情况。
而此刻,弥漫在空气里的美酒醇香,正让所有置身茅台的人,啧啧陶醉不已。
赤水河被认为是中国版图上最为香醇的一条河流,在无数人心目中,美酒的芳香,便是赤水河区别于普天之下其他所有河流的独特之魂,因此,这条神秘的河流,也被誉为“美酒河”。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古称大涉水、安乐水、赤虺河。据明《一统志》记载:“赤水河源出芒部。”芒部,即今天的镇雄。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也说:“安乐水,俗称赤水河,出镇雄州乌通山。”而“赤虺河”的名称第一次出现,则是在唐天宝十年(715年)鲜于仲通征南诏的檄文中。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今四川叙永置赤水卫,改“赤虺”为“赤水”,赤水河正式得名。
赤水河全长500多公里,流域面积两万余平方公里,流经云南的镇雄、威信,贵州的毕节、金沙、仁怀、习水、赤水,四川的叙永、古蔺、合江等县市,于四川省合江县注入长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
在500多公里穿峡破谷的奔流中,赤水河的河床从海拔1500米的发源地镇雄递降至合江入长江口处的203.1米,落差极大,所以滩险流急,溪壑纵横,自古以险要著称。明代著名诗人吴国伦在《赤虺河》一诗中,就曾有过这样的描述:
“万里赤虺河,山深毒雾多。
遥疑驱象马,直欲捣岷峨。
筏趁飞流下,樯穿怒石过。
劝郎今莫渡,不只为风波。”
从吴国伦在赤水河畔的危崖峭壁间发出这战战兢兢的吟哦到现在,时光已悠悠翻过去了数百年。今天的赤水河上,已多了无数探奇寻秘的快乐“渡者”。
从源头到茅台镇,为赤水河的上游。
赤水河上游作为茅台酒及其他众多佳酿的天然水源,对茅台酒业乃至中国酒业的影响都显得至关重要。在茅台酒厂集团公司,许多人提到赤水河时都会不略而同地赞誉周恩来总理对这条河的深切关爱与旷世功德。“我们把周总理誉为‘国酒之父’,是因为总理的关心成就了国酒茅台,极大地促进了茅台酒厂集团公司和赤水河流域酒业的发展,并且还将继续惠及我们的子孙。”据介绍,1956年和1958年,周恩来总理曾两次指示:“茅台河水不容污染。”1963年,周恩来先后两次派出工作组到茅台酒厂调查水质情况。1972年初,在国务院召开的一次全国工业会议上,周恩来又明确指示:“为确保茅台酒的质量,维护国家民族的荣誉,茅台河上游数十公里不准建化工厂、不准污染茅台河水。”一个大国总理,在日里万机中这样严肃地对一条河的水质保护工作反复指示、竭诚关心,的确是不多见的,于此也可见出赤水河在中国酒业发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赤水河上游的风光秀丽而诱人,走在蜿蜒的河岸边,你总会不由自主地贴近到田园生活的真正内核之中。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古朴、宁静、旷远。农人们忙碌着各自的生计,而这些生计,又潜在而天然的联结在一起,共同呈示着脚下这条漫漫奔涌的大河永世不竭的生机与活力。
上游也是赤水河自然状态保留得最为完整的河段。由于人烟稀少,很多地方甚至了无人迹,所以许多初始的风貌才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了吸引人去品读与赏析的精彩意韵……
大河就这样流着,然后,在茅台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弯,把一串酱香的奇迹留了下来。
在茅台谈论和感悟赤水河,的确是一件让人非常惬意的事。
赤水河“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而东下
”,富含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是茅台河谷一段,更是钟灵毓秀,溢彩流光。相关资料表明,茅台的地质构成主要为侏罗白垩系紫色砂页岩、砾岩,形成时间在7000万年以上,土壤酸碱适度,土体中砂质和砾石含量很高,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两岸的红土层流入赤水河中,既溶解了红土层中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又经过层层过滤,滤出了纯净无毒、甜香可口的清洌之水。所以赤水河水质非常优良,微甜爽口,酸碱适度,钙镁离子含量、硬度均符合优质饮用水标准。
茅台河谷一带海拔仅400多米,整个茅台河谷呈三山环抱之势,远看去,仿佛一个巨大的天然“酒甑”,其特殊的地质地貌环境及独特的气候,为茅台酒造就出了一个气温较高、风微雨少、微生物易生殖而不易失散的外部“世界”,也使微生物群在此能得到了长期、稳定的繁衍、生长,并大量参与到茅台酒的酿造过程中。无数到过茅台的人,都曾为茅台酒所具有的这一天造地设的酿酒环境而赞叹不已。也正是这独特的环境,造就出了茅台酒卓尔不凡的典型风格,使之成为了中国酒业中唯一无法“克隆”的神奇品牌。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扩大茅台酒的产量,实现***主席提出的“茅台酒年产万吨”的目标,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攻关,在遵义市郊筹建了“茅台酒异地实验厂”,并从茅台酒厂搬去酿造工艺、酿酒技师、发酵大曲乃至窖泥。可历经10余年艰辛,却怎么也酿不出茅台酒,最后只得遗憾地给易地试验酒冠以“酒中珍品”之名,宣告试验结束。也正因为这样,茅台人得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观点:“离开了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
赤水河水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每年的端午节至重阳节,因雨季来临而河水呈赤红色;而重阳节至翌年端午节之间,河水则清澈透明。千百年来,茅台人便按照这一节律的变化进行酿酒。重阳节到端午节之间,正是茅台酒下沙、蒸煮而大量用水的时节;而端午到重阳节之间,又是茅台酒歇蒸、下窖而基本不用水的时节。每每提到这些,茅台的酒师们都会对祖先们巧妙利用节令变化、顺应自然规律完善酿造技艺的智慧赞羡有加:“茅台酒的工艺,就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天人合一的工艺。”
从茅台顺流而下,赤水河的奇崛风采与厚重历史也显得越来越清晰、动人。清乾隆十年(1745年),贵州总督张广泗疏通赤水河道,使茅台成为了黔北重要的口岸。光绪三年(1877年),四川总督丁宝桢奏请光绪皇帝批准再次疏浚赤水河后,每年由赤水河运往茅台的盐达650多万公斤,一时间,茅台商贾云集,对酒的需求与日俱增,茅台成了“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的繁荣市镇。据《遵义府志》记载,当时“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每年酿酒“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清代诗人张国华曾经在茅台写下过这样的诗句:
“于今酒好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来。
贩去千里市上卖,谁不称奇亦罕哉。”
在茅台下游四十多公里处的吴公岩,就传扬着一段关于赤水河变迁的感人故事。吴公岩旧名文公岩,峰壁夹岸,水急滩险,自古为赤水河上第一险绝之地。张广泗倡导修浚赤水河时,在民间举贤征工,家住附近的村民吴登举“以一家十八口人丁具保”,领命招募民工,带领沿河子弟凿石开滩,历时5个月,终于完成了修河工程。张广泗到赤水河察看工程情况时,曾到吴登举家,并表示要向朝廷为吴请功,加封官爵,吴登举坚辞不受。张广泗感其忠厚,特地为他题写了“忠耿过人”四字。可惜不久,由于山岩溃崩,新修浚的河段又被堵塞,吴登举仰天长叹,愤急而死。郑珍《吴公岭》一诗曾专记此事道:“当年吴登举,力欲运道开。凿至此崖下,下手即风雷。愤极仰天死,至今祠水涯……”为了纪念吴登举修河的壮举,文公岩也从此被人们叫做“吴公岩”。
的确,茅台镇的酒业是因为赤水河的两次大规模疏浚而步入快速发展之途的,而茅台酒业的持续发展,也为赤水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盛誉,使它真正成为了一条醇香激荡的美酒之河。
我们在公路边的“吴公”塑像前站立了许久。一个远道而来的人正在抄录着塑像旁边的碑文。而从“吴公”清癯的身侧望过去,河对岸的绝壁上,“美酒河”三个巨大的摩崖大字闪着红光,显得非常醒目。
赤水河流域是我国酱香型白酒的发祥地和核心区,它的酿酒历史,可以上溯到邈远的商周时代。
在仁怀市博物馆,陈列着1996年在仁怀城区出土的商代青铜大口樽和其他一些酒器。这些酒器形制完美,说明在这一时期,酿酒之业已经在茅台一带肇始。这也是迄今为止在贵州境内发现的最早酒器。
而赤水河流域酒业有文字可查的历史,是从公元前135年开始的。据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鄱阳令唐蒙出使夜郎,到达了今天茅台所属的“夜郎小邑”,把当地的枸酱美酒带回中原,献给汉武帝,汉武帝饮后赞曰:“甘美之”,并将枸酱酒定为了贡品。枸酱酒,即是茅台酒的前身。
1993年起,茅台酒厂投资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国酒文化城。文化城分设了汉、唐、宋、元、明、清、现代七个馆,去参观的人都常常会发出“国酒文化城为何要从汉馆开始”的疑问,而当他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之后,便会去亲手摸一摸汉馆外那棵形状特异的枸酱树,因为正是它们,还在2000多年前,便用自己丰盛的果实,孕育出了那一壶甘美怡人的酒香。
到唐、宋时期,赤水河畔的茅台一带已能酿制出全国闻名的大曲酒。张名臣在《酒名记》中,便留下了北宋滋州(治所在今茅台之北)出风曲法酒的记载。北宋诗人黄庭坚在往广西宣州赴任途中饮到产于赤水河畔的“??酒”后,发出了“殊可饮”的赞叹。
元、明之际,茅台地区出现了“回沙”工艺,正规酿酒作坊在杨柳湾一带陆续兴建。在近期发现的明代茅台村《邬氏族谱》扉页所绘家庭住址地形图标注中可以看到,1784年,在茅台邬氏住居邻近已经出现了一个叫“偈盛酒号”的烧房,这也是赤水河畔第一个有正式记载的酿酒作坊。
清代初年,茅台回沙酱香酒逐渐定型。康熙四十二年(1704年),“茅春”、“茅台烧春”、“回沙茅台”等已成为西南市场的佼佼者。咸丰四年(1854年)吴振?所著《黔语》称:“茅台村隶仁怀县,滨河,土人善酿”。在《田居蚕食录》中,也有着“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第一”的明确记载。
然后,便是赤水河疏浚后茅台酒业的快速发展,再然后,便是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那惊世骇俗的一“摔”,茅台酒从此蜚声中外,跻身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例,成为了中国民族工业最先走向世界的杰出代表。清人卢郁芷曾有诗咏赞茅台酒的醇美及于赤水河上夜饮茅台酒的妙趣,其诗云:
“茅台香酿酽如油,三五呼朋买小舟。
醉倒绿波人不觉,老渔唤醒月斜钩”。
细斟慢品茅台,你会真切感受到蕴藏在这泓醉人醇香深处的种种独特意味,这也是千年奔涌的赤水河所留存下来的意味。茅台酒的生产工艺自汉代至今,已经积淀、发展了两千多年,与国内外众多的酒相比,其工艺显得非常别致、神秘。这些工艺包括: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堆积、入窖发酵,七次取酒,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摘酒,长期陈酿,科学勾兑等。茅台酒厂的酒师常说:“正是这些工艺使茅台酒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成为了中国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成为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白酒品牌。”
除了茅台酒,在茅台镇到二郎滩数十公里河段上,还有着许多品质优异的佳酿,如习酒、郎酒等。据不完全统计,仅仁怀市,就有20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酒厂,白酒品牌近3000个。
赤水河在进入长江之前,还流经了大片丹霞地貌区,赤色的水在赤色的土地上涌流,卷动了无数美好而深长的景致。在艳丽的丹霞谷地里,布满了古老而苍翠的桫椤树,这些恐龙时代留存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始终在赤水河挟带而下的酒香中,悠然摇荡着如画的天色。而赤水河就在这远古与现代的层叠与起伏中不息前行着,它的涛声,也始终显得那样雄阔,迤俪……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登录四川在线通行证
新闻24小时排行赤水河污染治理困局待解
  沿途酝酿了(,)、习酒、郎酒、(,)、怀酒等数十种蜚声中外的美酒的赤水河流域却持续遇到污染困扰,川滇黔三省亟须建立一个跨区域的保护机制,让这条“美酒河”继续香飘万里
  文|《小康》记者 郭煦 遵义报道
  “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到二郎滩,又该喝郎酒。”
  一首在赤水河流域流传甚广的民谚,道出了一方水土中深厚的酿酒文明底蕴。清代诗人亦曾有“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的咏句赞美赤水河。作为长江一级支流的赤水河,全长500公里,发源于,流经贵州和,也是黔、川两省的界河。
  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气候特性,沿途酝酿了茅台、习酒、郎酒、泸州老窖、怀酒等数十种蜚声中外的美酒,因此赤水河又被称作美酒河,亦因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而闻名于世。
  但是,赤水真的变“赤”却令人心惊!近年来,由于赤水河领域周边企业排放大量工业废水,不仅使这条秀美的河流遭到了严重污染,而且还威胁着下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虽然环保部门不断加大治理和打击力度,但企业违法成本过低,加之地方环保部门人手有限执法难度大,致使违法案件屡禁不止。
  《小康》记者走访调查中获悉,目前,针对赤水河污染问题,贵州已联合云南、四川两省环保厅建立起“数据共享、信息互通、联防联治”的保护机制。通过联合执法、交叉执法、联合监测、应急预警等工作制度,探索省界断面、分水线以及石坝河等跨界支流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案。去年以来,三省环保部门对赤水河流域出动执法3480人次,对800余家企业实施现场执法检查。
  赤水河流域污染仍在继续
  素有“美酒河”之称的赤水河,原本是酒企的“生命之水”,它不仅孕育了享誉世界的茅台酒,也成就了习酒等优质白酒。
  去年以来,就陆续有媒体披露,(,)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及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201厂有多个排污暗沟,这两家酒厂形成的厂区车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大都悄悄排入了赤水河,导致习水境内赤水河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赤水河的生态环境,决定了遵义千家酒企的生存与发展,可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却一边取赤水河之水,一边向赤水河排污。无论是散发着酒糟味的黄浊色污水,还是恶臭味十足的生活污水,都通过暗沟肆无忌惮地排入赤水河,环厂的赤水河开始饱受“折磨”。
  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当地环保部门采取措施,排污现象得以制止。
  由于赤水河中下游经济开发活动相对活跃,小煤窑、造纸厂和酒厂等污水排放,正不断污染赤水河水质。赤水河近20多年来水量已减少,企业排污也导致酒企生产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赤水河正在逐步远离“美酒河”的美誉。
  赤水市位于贵州西北部,因紧邻赤水河而得名。位于赤水市的赤水河流域曾经污染严重。《小康》记者6月初在当地采访时看到,河面上依然是浑浊不堪,一些五颜六色的泡沫悬浮在河面上,而且一股股像墨汁一样的黑水还在继续排放到赤水河中。
  杨明是贵州省赤水市轮船公司的一名职工,从1977年参加工作以来,就在赤水河上从事运输货物的工作。由于工作的原因,老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船上度过。因此,生活用水几乎都是来自赤水河中。据《小康》记者了解,不仅轮船公司的职工吃这个水,一直到合江沿岸居民饮用水均来自赤水河。
  当地居民称,赤水河周边的饮用水都要沉淀烧开后才能喝。“如果不沉淀烧开,水的异味简直无法下口。如果硬要喝这个水,身上就会起疙瘩。”
  到底是什么在污染着赤水河,污染又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赤水市环境监测站监测情况显示,在枯水时,主要污染物是高锰酸盐指数。该监测站提供的数据表明,此前赤水河的水质曾经下降到了四类水质,这个结果对赤水河而言是史无前例的。
  当地知情人士介绍说,该段赤水河重点污染源是华一造纸厂,它的污染负荷占了赤水市属污染源(水污染)90%。据《小康》记者了解,贵州省华一造纸厂是贵州省监狱管理局直属企业,始建于1957年,其生产工艺采用碱法生产制浆液氯漂白造纸,排放工业废水都会流到赤水河。因为污染事件频发,该企业现在已被勒令停产。
  无独有偶。早在几年前,位于仁怀市内的五马河流域造纸小作坊达到百余家。五马河流域是赤水河上游支流,当年的污染程度用仁怀市一位官员的话说是“满目疮痍”。
  为了加强赤水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障茅台等名优白酒的生产环境安全,贵州省仁怀市对赤水河上游支流五马河流域小造纸作坊已经进行了全面取缔。
  “虽然对造纸企业进行全面取缔,但酒类企业的废水排放污染依然很严重。”仁怀市茅台镇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赤水河沿岸大力发展白酒经济,当地酿酒企业正渐渐遭遇赤水河污染带来的影响,并且这些酿酒企业自身排出了大量酿酒废水污水,也加快了赤水河的污染。《小康》记者沿茅台镇赤水河流域走访发现,几家酒作坊的废水排水管道流出来污水直接向河道排放,排出的水***浑浊,附近河道中布满生活垃圾,加上酒糟发出的“酱香”味道和走近河道时散发出的臭味混杂在一起,显然很难让人们将这个场景和环境达标挂上钩。
  统计数据显示,仁怀市茅台镇境内大大小小的白酒生产企业有700多家,其中有完整手续的酒厂145家,其余的酒厂要么手续不完善,要么根本就没有手续。诸多酒厂规模小,管理差,乱排放,如此多的酒厂不断向赤水河中排放酿酒后的污水,将给赤水河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
  在赤水河的中、下游,沿途数十个村庄,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几十家酿酒的小作坊。茅台镇岩滩村毗邻赤水河,村里的几十户人家几乎都跟酿酒有关。村民杨志(化名)几年前从亲戚那里借钱10万元,办起了一个小酒坊。
  杨志的小酒坊酿酒后的废水是直接排入赤水河的,并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但记者留意到,他的酒厂***有简易的污水处理设备,也有营业执照。他说,污水处理设备是前年镇里整治小酒坊时强制要求上线的。“这些设备平时都是不开的,只有上面来检查时做做样子。”杨志道破天机。据他介绍,污水处理设备如果整天开着,一天电费就是上百元,还需要专门雇一个人来操作。“好多酒坊连污水处理设施都没有,大家都是小本***,没有那么多钱去买设备。” 杨志所言非虚。记者在茅台镇一些规模稍小的小酒坊发现,的确没有上线任何污水处理设备。
  《小康》记者走访了十多家酿酒企业,发现有部分酒厂直接将污水排放到了河道,这些污水都带有深浅不同程度的颜色,甚至漂浮着白色泡沫。此外,沿河居民的生活废水也是直接排入赤水河,河道里、堤岸边随处可见塑料袋等垃圾。有环保专家指出,酿酒过程产生的有机物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会引起水质污染,容易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此外,酿酒过程中还会出现有机物垃圾,而有机物垃圾污染,可引起饮用水源头诱变活性增强,最终引起饮用水污染。
  污染治理难在哪
  赤水河畔酒企环保不达标的反面样板是习酒公司。
  贵州省环保厅官方资料显示,习酒公司因污染问题被“挂牌督办”。违规问题主要包括浓香片区生产废水处理设施能力不足,部分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生活污水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等问题。
  “相较普通的行政罚款,这次挂牌督办更为严厉,是要求企业对违规行为进行限期整改。”贵州省环保厅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对于习酒公司的相关环境违法问题,相关部门也给予了限时整改方案。
  贵州省环保厅工作人员解释到,比如茅台镇当地就存在很多的家庭式作坊,这样的区域在仁怀市有很多,生产是作坊式的,本身没有企业名字,存在着污水乱排、酒糟乱堆放等现象。对于这些小作坊的处理,“我们会将其污水集中起来,分为片区进行处理,也会把酒糟集中起来进行综合利用。”
  一位环保业内人士分析,白酒厂废水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酿酒车间的冷却水(包装车间的洗瓶用水),均属于低浓度废水,污染浓度较低;另一类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占总用量的3%,主要是蒸馏底锅水、黄水、蒸馏工段地面冲洗用水等。
  来自仁怀市环保局的水质量检测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茅台镇赤水河的河水一直是属于三类水质。水质分三类,最好为一类,其次为二类,三类为最差,低于三类则不适合人类饮用。
  除了个别酒企将污水直排到赤水河,当地村民的生活污水也都直接排入赤水河。在茅台镇棉农村,《小康》记者沿河一路看到,枯水期的赤水河河面最窄处十余米,而村民家颜色各异的生活污水则像涓涓细流,汇入赤水河。在一处水流平稳的河段,浑黄的河水和黑色的生活污水各占一半,“泾渭分明”,黑色的污水则是从村民家中直接出来的人畜粪便。
  仁怀市环保局法规科锐科长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历史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原因,茅台镇乃至整个仁怀市都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威胁。但近年来,赤水河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茅台断面达到III类,基本上能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为何此前赤水河下游水质略差?刘宁锐说,一是上游有一定生活污水;二是到下游,部分企业有偷排污水。他表示,赤水河的污染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沿途的200多家造纸厂,二是辖区内酒厂。2008年以来,仁怀市先后取缔了五马河流域279家个体小造纸作坊。
  “上半年我们在赤水河流域茅台镇境内查处违法案件达到50家,已经按‘环保法’规定进行处罚,处罚仅仅是震慑作用,有些企业为了逃避处罚,偷排污水现象依然时有发生。”刘宁锐称。
  仁怀市环保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11年至2014年10月,该市查处赤水河水污染违法行为1300余起,其中立案查处420起,收缴罚金800余万元;接投诉532人次,审案调查处理489件,处理回复489件;征收排污费约6000万元(月征收1200余万元)。
  刘宁锐表示,“茅台镇光酒类企业近千家,环保局执法人员就十余人,即使‘白加黑,五加二’的无休息工作,也无法做到杜绝违法案件发生。”
  据《小康》记者了解,仁怀市全市目前规划建设14座白酒企业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6座,由于资金问题,尚有8座未建成。并且关闭、搬迁污染企业云岛水泥厂、茅台酒厂中枢301厂,全面取缔五马河流域279户小造纸户。
  刘宁锐表示,该市针对环保问题,现在已经实行第三方污染治理制度,委托第三方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长期困扰仁怀的酒企废水问题,今年也有望得到解决。
  《小康》记者本次只对赤水河流域贵州段进行了走访。仁怀市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向本刊记者表示,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鱼洞乡大洞,至四川省合江入长江,流域区地跨云南的镇雄、威信,贵州的毕节、大方、金沙、仁怀、习水、赤水,四川的叙永、古蔺、合江3省13个县市辖区。长期以来,由于上游地区过度的垦殖、滥砍乱伐、土法炼硫炼锌等,致使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沙量升高,生态环境退化,中下游区由于经济开发活动相对活跃,小煤窑、酒作坊、小造纸厂和城镇污水,不断地污染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赤水河水质,进而影响到赤水河流域酒企的生产安全。
  “作为赤水河流域中下游的茅台镇,虽然酒类企业众多,但多年来,仁怀市非常重视赤水河流域污染治理问题,赤水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工作不是某个企业和某个地方政府能单独完成的。”上述官员表示。
  三省联动解治污困局
  赤水河污染事件持续发生,备受社会关注。
  早在上,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市长王秉清说:“我建议还是要从国家层面,建立三省机制,联动保护赤水河。”王秉清认为,遵义市乃至整个贵州省发展白酒产业的当务之急便是保护赤水河。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自2011年颁布施行《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加强赤水河流域保护,但百姓生活、生产污水的排放以及部分企业偷排的现象仍然存在。
  全国人大代表、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提出:保护好“美酒河”——赤水河的生态环境。“目前赤水河流域存在保护能力薄弱,保护区缺乏综合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袁仁国说,“个人建议建立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国家级保护区,加快赤水河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赤水河流域3省联动保护机制,妥善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优化产业布局。”
  来自贵州师范大学的一名长期关注赤水河污染的资深专家告诉记者,赤水河水污染首要的根本原因是白酒企业数量和人口负荷严重超载。”他说,茅台镇水资源并不丰富。当地所有的酒厂,包括茅台酒、小作坊全部取赤水河河水酿造白酒,茅台镇约5万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也全部来源于赤水河。并且,茅台、郎酒、习酒这些年都在大规模扩张。酒企之间“争水”已成现实。
  赤水河流域各省份尚未形成有效的协同保护机制。他表示,赤水河流经云南、四川、贵州三省,需要三省协同保护,但三省的产业规划并未同步。
  环境保护部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白平处长曾专门撰文建议,尽快开展《赤水河流域综合性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国家应尽快组织开展赤水河流域综合性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统一赤水河流域各地思想,明确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及责任,合理规划流域上下游的产业发展,科学界定发展区域和发展总量,进一步明确赤水河在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中的功能作用,用规划指导全流域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
  “建立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协调委员会及相关工作机制。流域上下游各地政府应加强沟通、搁置争议、协调合作,建立由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共同组织,相关部门协同参与的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协调委员会,统筹协调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要尽快建立全流域的环境管理制度以及政府间、部门间的协调沟通机制,统筹实施兼顾各方权益的环保措施和解决方案,并定期组织开展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白平表示。
  2013年,贵州联合云南、四川两省环保厅建立起“数据共享、信息互通、联防联治”的保护机制。通过联合执法、交叉执法、联合监测、应急预警等工作制度,探索省界断面、分水线以及石坝河等跨界支流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案。
  尽管联合治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流域规划管理地域化和行政管理条块分割,使得全流域环境保护工作难以统筹协调。”贵州省环保厅厅长熊德威坦言,联合执法频次较低、执法范围较小的问题依旧存在,“尤其是跨界支流的联合执法和污染控制工作,还有很大空间,需要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指导,才能顺利有效治理赤水河污染问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赤水河流经川滇黔三省,它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并不是靠某个企业和某个地方政府能单独完成的,只有形成三省联动、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对赤水河环境进行有效保护,才能让这条“美酒河”香飘万里。
(责任编辑:HN022)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