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应该好好的传承,不然等美国判刑几百年年后,...

风俗的传承与遗失:时代前进的一体两面
[摘要]上世纪90年代,谁要是在老家操着一口普通话,是要被当成笑料遭到鄙视的。因为在家乡不说家乡话而说官话,是忘本的表现。本文摘自《满川田纪事:乡土中国的农民群像》,汪冬莲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风俗的传承与遗失:时代前进的一体两面以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用论,有太多的传统习俗在社会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中消失甚至失传。早些年,在农村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不得闲的说法。这个说法并不夸张。对妇女来说,家人身上穿的、脚下踩的,都要靠自己双手缝制出来。紧张的时候,农村妇女不仅白天不得闲,还经常需要熬夜赶制,称之为“做夜作”。单就一家数口冬夏所穿的布鞋,就够妇女们忙乎的了。从种植苎麻开始的制鞋原料的准备,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的典型写照。苎麻长成熟以后,收割剥去外皮,割出苎麻丝,经过晒干搓煮,得到白色鞋绳,这才有了做鞋的材料。有了鞋绳,只能算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距离制作出成品布鞋,还需要能干的农妇日日捧着鞋底一针一线密密缝上多少个白天和黑夜。衣服虽然不像布鞋这样可以轻易由主妇缝制,不过同样是请了乡间裁缝来家里制作,绝无购买体面又时髦的成品衣的可能。如今已经没有人家请裁缝来家里给大人小孩做过年穿的新衣了,也几乎没有人穿自制的布鞋。这些传统的消失倒是解放了农村妇女,“做夜作”这种日夜辛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随着这种解放,农村里的年轻女性慢慢丧失了操持缝缝补补针线活的技能。如今的农村妇女,劳作上虽然脱不了日晒雨淋的辛劳,居家生活却跟城里人没有太大差别,除了打理一天三餐饭,好多人家连猪、鸡都不养。比起以前缝制一家老小的单鞋棉鞋、缝补旧衣,为两三头猪割草喂食、喂鸡喂鸭等繁琐家务事,现今的农村妇女真称得上解放了。饮食方面也有传统在遗失。小时候,家家户户到了夏季,便要晒由蚕豆制成的豆瓣酱(土酱)。邻居们都把盛酱的瓦泥盆捧到生产队空着的野菜池(供冬季储存猪吃的番薯藤等猪草用)上面,晒上半个多月。因为不能淋上雨,所以那段时间孩子们有一项任务,就是务必在下雨之前将自家的酱盆盖上箬笠,否则让雨一淋,整盆豆瓣酱就要坏了。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人们几乎没有打酱油的奢侈习惯,做菜需放酱的时候就舀上一勺土酱。鲜美的味道也不是商店售卖的生抽、老抽可以媲美的。土酱的制作在农家生活中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以为家中种植蚕豆就是为了做酱(事实也几乎是如此)。蚕豆是这样一种蔬菜,它的嫩豆可以炒着当菜吃,但如果长得太老的话,只能拿来像花生一样炒着吃。炒蚕豆远远没有炒花生美味,嫩蚕豆农家又很少摘了做菜吃(大人们的潜意识里,似乎有摘了尚未长成的嫩豆当菜吃过于奢侈的想法),这便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家里种蚕豆只是为了晒土酱。如今好多人家都不晒酱改买酱油了,不知还有没有人家种蚕豆了?餐具也与时俱进了。在七八十年代以前,农家孩子享有一种“特殊”的待遇,便是在能够端稳、端好吃饭的碗以前,一般不能用正规的饭碗。人民公社时代,大家都只挣工分,平时几乎没有现金收入,荷包扁得很。打碎一只碗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家庭事故”。因此,几岁大的孩子,往往使用以粗壮的竹子临近竹节处横锯而成的竹碗。这种碗隔热性比瓷碗还好,不易烫手,既经济耐用又非常实用,正好供小儿学习使用。住的方面,更是有了颠覆性改变。因为经济的制约,2000年以前,满川田村新建房子不多。一个生产队几年也没有一处新房。记得2000年前后春节回家,正赶上小姨家的大表哥建新房。当时盖房花了三万多元,在大家看来已经是笔天文数字了。2006年以后,村里的新房慢慢多了起来。原因是自2005年底开始的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给予补贴,推动了农民的建房热情。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劳动力工资的快速上涨,外出打工人员每年都能攒些钱,经济状况的好转让大家对建房向往了起来。这与十几年前完全两样。在我们的父辈那一代,农民家庭要建栋新房,是一个特别耗时费力的工程,可以当做毕生的事业来追求。多年前就要为这一浩大工程的开工做种种准备:各种木料,各色石料,预先替邻居家干活以便建房时换工,经济上更是要精打细算,一个家庭可能因为要做这件大事而多年处于节衣缩食状态……大家庭的家长,这样计划半辈子后,才会在某一年的下半年,当地里的农活都收拾得差不多以后,开始央人帮忙建房。因为经济上、时间上以及材料上的种种制约,房子一般也不会当年建成,总要花个两三年,才能将房子从里到外粉刷收拾干净。如今建房,要简单快速得多。用一句流行语来说,便是只要钱不是问题,一切都没有问题。起建房子,也不用像父辈那样殚精竭虑未雨绸缪多少年,只要有钱,哪怕上半年决定建房,下半年花个三五个月就能建好粉刷完毕。一切由钱说了算。不想操劳过多的人家,还可以将工程包给施工队,等房子建好验收即可。出行方面的变化也是非常大的。原来外出,除了搭乘县公交公司的客车外,几乎没有其他选择。还记得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想要坐一坐机动车,便搭上了一辆去往县城的拖拉机。那时通往县城的公路正在开辟,机动车还是稀罕物,客车、小轿车包括后来在农村非常时兴的小四轮还很少见,拖拉机相对而言已经是能够满足“坐车”愿望的最好工具了。我在大运里村头搭上了前往县城的拖拉机,乘坐(其实是站着,因为拖拉机只有很小的一方拖斗可以站人,无法就座)拖拉机来到位于山外近二十里的姐姐家。在姐姐家吃过午饭后,步行两个小时回家,其中有好几里是陡峭的爬山小道。如今,村村都通了公路,外出已经很少步行,出行工具以小轿车、摩托车为主,以至春节期间狭窄的乡间小路、村中小街上,经常发生堵车会车现象。从前那种从一个村花一天时间走到另一个村的迟缓刻板,再也没有了。据说,2015年春节,看一个农民工在外是否成功,标准是能否开着车回家过年。对那些好些年没回家的人来说,他再次回家,证明自己在外面混得不错的最好方式就是开车回家。衣食住行而外,日常用品的制作也在逐渐失去“自给自足”的特色,代之以购买成品或工业化产品。桌椅板凳不用说了,倘或无建房这样的大建设,农家现在也很少请木匠来家打制古朴笨拙的家具,只去集市上买现成货。如果当家的喜欢赶时髦,或家里有年轻人要办喜事,家中一应家私零碎几乎完全按照城里人的标准配置,沙发椅折叠椅都出现了。原来家家须得备几只小竹椅、小木凳供大大小小的孩子使用,现今随着孩子减少,也很少有了。秋冬垫在竹椅上的稻草垫、用麦秸编织的草帽、用芦草和竹枝编扎的扫帚……这些在七八十年代的满川田最常见的家庭物品,随着90年代中期开始的人员外流,风尚渐进,而在大多数家庭中不知不觉、无声无息地消失不见了。方言在一部分新生儿童中的消失,则更是让人心生感叹。据说在上海,从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上海人不会讲上海话的现象。一些90年代以后出生的上海孩子,视上海话为外语,终至本地方言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徽州方言(徽语)如今在古徽州的境遇,一点不比上海话在上海的遭遇强。徽州方言是极具地域特色的地方语言。它的发音是如此别具一格,以至上学的时候其他地方的同学纷纷觉得徽语像“鬼子(日本人)说话”。典型的发音便是表达“我不知道”,在徽州话中说的是“俺不晓得”,可是发出来的音却有点像英语的“ABCD”,这是徽州话发音的特色代表。专家们一般认为,徽州话是古代吴越语系的一个分支,但也有学者倾向于将徽语划归到吴语里去。由于徽州话保留了很多的古音,和北方官话差别很大。徽州各县甚至各乡所使用的方言,发音差异也很大。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的《徽州府志》称,“六邑之语不能相通”。已故语言学家罗常培在《徽州方言的几个问题》(1934年《世界日报》“国语周刊”152期)一文中说:“在我研究过的几种方言里,徽州话算是够复杂的了。”他还说:“在我没到达徽州之前,我总觉得各乡各县之间的差别只是声调的高低罢了,但是实际的现象,非但县与县之间是截然相反的两个发音,就是一个县里各乡的音有时候也非分成两个系统不可。”以笔者的家乡歙县为例,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乡村,方言的发音区别之大,到了难以正常沟通的程度。一个东乡人,要想听懂一个南乡人讲话,其难度并不比一个英语过了四级的大学生,听美国之音来得容易。这样极具地域特色和人文魅力的方言,也有着被普通话侵蚀消融的隐忧。这个问题以前并不明显。上世纪90年代,谁要是在老家操着一口普通话,是要被当成笑料遭到鄙视的。因为在家乡不说家乡话而说官话,是忘本的表现。笔者有一个从小一起玩大的小伙伴,后来外出当兵。某年回乡探亲,舌头一时没有转过来,拽了几句普通话,被村里人当做谈资议论了好几年。十几年后,风气大变。随着外流人口日益增多,好多在外出生、成长的村人后代从学说话开始便只会说普通话,上述那种自觉维护民粹的风气没有了。自小操惯了方言的老乡感慨道,徽语应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方言土语的日渐消失,究竟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是好事还是坏事?估计在民俗专家眼中,这是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而在当事人眼中,这些根本不是事儿,说不定还为自己的后代脱离了“土气”的方言而暗自庆幸呢。在很多人看来,那些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的东西,既然是非物质的,根本就没有价值。正因为如此,网上关于不会说上海话的上海人是不是上海人的争论,才会非常激烈。老建筑、老传统、老风土、老人情……这些有形与无形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属于乡村文明一部分的东西,如今已渐行渐远。生活方式、家居模式的点滴改变,传统与风俗的渐行渐变,侵蚀着古老乡村的文明“基因”,改变着有着悠久历史的广袤的中华大地。除了传统的遗失和风俗的改变,山川与河流也在人事变迁中变化着容颜。今天的满川田,人员外迁,农事萎靡,流失的不仅是人口,敷衍的也不仅是农事,还有水土流失,河流改道。耕地包产到户后,山林同样分到了各家各户。曾经封山育林、由大队和生产队统一管理的山林,被分到农户后,自然地由农户自己管理,砍伐由此多了起来。山林植被受损后,水土流失随即出现。加上分田到户后,需要集众人之力整治的事情,已经无人、无力量组织,八九十年代一度盛行的小流域治理,后来再也没人提起。河床慢慢抬高,昔日水流潺潺的小河,如今沙石遍布河滩,很多河段,干涸得几乎不见水。这样的河流,已经称不上是河,只能称作是一片水流时隐时现的河谷地。幸运的是,在农村几乎要迷失在中国阔步向前进的道路上时,在“三农”问题面临攻坚的关键时刻,新一届领导集体关注到了农村,关注到了“三农”问题。如今的中央领导,不少曾是下乡知青,曾经当过农民,做过村干部。当他们规划农村发展,面临“三农”问题的时候,他们心里是有底气的。因为三四十年前,他们自己就是农民当中的一员,是村干部当中的一分子。对农村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我相信他们心里有一本账。作品简介《满川田纪事:乡土中国的农民群像》,汪冬莲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本文为腾讯文化签约的合作方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sophiaw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李聪,(1990.8-),女,民族:汉族,祖籍:河南省开封市,单位:天津理工大学,学历职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6/view-6645686.htm  摘 要:中国的传统节日对于80后的青年人来说似乎变的越来越陌生了,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得青年人更加期待西方节日。倘若任此种情况无限扩大,不单是中国传统节日受到打击,中国传统文化也会打得毫无招架之力。保护好传统节日,有助于达***类内心与精神的和谐,从而产生社会和谐的强大文化动力,而且有利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巩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青少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使中国青少年懂得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西方文化;青少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然而近些年不少的中国人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更多人愿意去过西方的节日。就拿圣诞节来说,每到圣诞节前后各大商场都会弥漫着圣诞的气息,圣诞树圣诞老人随处可见,不少的中国人也会以西方的方式来庆祝圣诞节。然而到春节来临,贴对联,蒸扣碗,吃祭灶糖,这些活动在人们心中也淡化了不少,以前年三十晚上各地都会放鞭炮来庆祝春节,可是由于鞭炮对空气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影响各地都颁布了禁鞭令,这更加使得中国人觉得过年没意思。的确,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的冲突和较量的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现象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社会各界也都在高呼捍卫中国传统节日的崇高地位,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但是,怎样来达到这个目的,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1]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形成历史。   春节 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了。虽然各地风俗不同,但每逢春节各家各户无论贫富都张灯结彩,孩子们都穿上崭新的衣服,寓意新年新气象。吃饺子、贴春联、放鞭炮,都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当然大年三十晚上的春晚,也成了现在中国人春节晚宴的一道“硬菜”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因其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取名而来。其又名灯节,道教称上元节,元夕节。“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孩子们提着花灯在院中玩耍,夜空被绚丽的烟花点亮。美丽的烟花,美丽的元宵佳节。   清明节 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起源于“寒食节”风俗。相传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故将这一天定位为“寒食节”,后来因为和清明节气相近渐渐合二为一,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从古到今,此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起到郊外清扫墓碑、供祭食品、焚烧纸钱,同时阳春三月也是踏青的好时节。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五月节、午日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吃粽子、赛龙舟,都是端午节的习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嫦娥奔月这一神话也为中秋节蒙上了一层美丽而又神秘的面纱。在现在,圆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水果月饼,品着香茗、饮着美酒,倾诉着团圆的喜悦,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中秋月圆人应圆,人们即使漂泊在外,也要表达对家人的思念,所以自古就有“千里共婵娟”的佳话。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现状——传统节日的淡化   当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大地,全球化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经济和国际交往上,如今,文化全球化问题也日益突出。毫无疑问,面对汹涌的全球化浪潮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被这浪潮所覆盖。受这股浪潮的影响,传统节日正日益呈现出淡化的趋势。   (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了传统节日的淡化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有的较大的提高,为传统节日的淡化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中国传统节日多围绕饮食、娱乐、团聚等功能展开,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这几项功能也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强大的诱惑力。改革开放同样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看法。观念的转变势必会引起传统节日不适宜方面的产生,从而淡化传统节日的影响力。   (二)文化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传统节日的淡化   自从1978年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中国也涌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伴随中西文化的交流,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趁机叩开了中国文化的大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那特有的狂欢和浪漫气氛的洋节日,洋节日逐渐呈现火爆局面,并隐隐有超过传统节日的趋势。西方节日的引入,势必分流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热情,加剧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淡化。正如近几年的春节西方的情人节有冲突的现象,二零一三年年初四同时也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本来这天应当是亲人走亲访友,拜年道贺的日子。可是大街上满是一对对的情侣,而且玫瑰花店也被挤得水泄不通,各地的金银手饰店同样门庭若市。青年们忘记了今天是春节他们只记得今天是情人节。我的小弟弟***妹们也颇受影响,都问我“姐姐是不是一到春节就要买玫瑰花啊?”多么可怕的现象,西方节日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   三、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是根植于民间的文化瑰宝,不同季节,不同特色的传统节日,对于焕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建设文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的传承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若文脉断了,下一代没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没有机会去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美,他们与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就会越来越强烈,所以,要恢复已中断百年的千年文脉,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来唤醒民众尤其是年青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节日文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文化形态,不仅包括仪式、饮食、服饰、歌舞、体育等形式,还包括节日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内涵。前者是节日的外在形式,后者是节日的内核。要保护节日的内核,必须保护节日的外在形式。因而,必须加强对节日仪式、节日饮食、节日服饰、节日歌舞、节日体育的关注,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2]   (一)提高保节日保护意识 作为思想教育者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传统节日保护意识。从自己做起,积极认识并了解各个节日的来源,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庆祝方式等。并鼓励亲朋好友共同努力。中国传统节日是大家的节日,是我们自己的节日。需要每个人去捍卫它。其次,努力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例如每到节日即将来临可以组织自己小区的孩子们来参加有奖问答活动,准备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小礼品。好比中秋节,可以买一些小月饼,然后出一些关于中秋节有关的问答题然孩子们来回答。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果孩子们节日意识匮乏将断送了我国传统节日的命脉。所以传统节日的发展也要从娃娃抓起。   (二)促进商业宣传 要促进商业圈对传统节日的宣传活动。二十一世纪逐渐成为消费社会,民众的消费意识大大提升。可以就此利用好这一趋势,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使各个商场大力宣传传统节日相关习俗。做好相关商品的促销活动。西方的节日中融入了大量的商业元素,如圣诞节礼物和卡片、情人节的玫瑰和巧克力、复活节的彩蛋等都营造了节日气氛,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可以学习和借鉴这一优秀特色,适度引入商业元素,如开发传统节日的节日吉祥物和各种饰品,增添节日氛围。例如,端午节,商场可以将端午节的来源,以及为何要吃粽子等相关信息,印在海报或者商品促销单上;元宵节可以在人流高峰处举办有奖灯谜活动,这样不仅增加了节日的氛围,也可以以这种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所在。如此种种都可以使民众在购买商品时也了解了这种庆祝节日方式的由来,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设定法定假日 国家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日,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认同。我们应该将重要的传统节日通过法定形式来去认定为公共假日,这样既尊重了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的风俗,又能让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共同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活动和文化内涵,才能让全社会都认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并以此提升人们的民族认同感。   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就是传承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传承中华文明,发展先进文化,这对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对于我们长大的这一代,逐渐感觉到过节慢慢逝去了儿时的兴趣;尽管到了春节,我们不再愿意去赶趟买新衣;尽管我们这一代大部分人不会包饺子;尽管我们已经不再收压岁钱。我们依然要我们依然要从自己做起,积极参加各个节日庆祝活动。因为我们肩上担负着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我们要让自己的下一代期盼着过节,要让他们向我们小时候那样盼望着收到压岁钱,盼望着吃月饼,喝汤圆,盼望着重阳节登高采菊。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增加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君.神秘的节俗[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10)   [2] 张培学.浅谈传统节日之保护[J].滇中文化,2007,(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