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3曹操剧情和我,谁是傻13?

当前位置: >
曹操为什么至死都不称帝?是傻还是另有隐情?
发布时间: 17:43 浏览:加载中
  当清除了来自各方面的阻碍,已完全具备了取代汉室登基条件,按说应是篡汉室的时候了。可曹操直到临终之时,并没有戴上皇冠,我就是不当皇帝,我忍着。忠臣情结吗?显然不是,形势使然,体现了曹操的过人之处。
  曹操集权却又不做皇帝,反映了他的清醒、明智与踏实。
   我们看,随着献帝傀儡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曹操代汉的意图也暴露得越来越明显,这招致了政敌的不断攻击。如骂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说他&有 无君之心&、&欲盗神器&。如果听之任之而不加辩解,曹操不仅可能丧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而且还可能成为四方诸侯&清君侧&的对象;内部的拥 汉派势力也会起来反对自己。赤壁之战后,开始形成天下三分的局面,孙、刘虎视眈眈,以为首的关中诸将又怀有二心,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在这种情况下, 内外政敌加紧了对曹操的攻击,说他有&不逊之志&,企图动摇他的政治基础,有的甚至要求他交出兵权,以削弱他的实力。为了反击政敌,安抚内部拥汉派势力, 继续保持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曹操只得将自己的代汉意图进一步隐藏起来,而特别强调自己对汉室的忠心。
  曹操一代枭雄,又何尝没有帝王之心。只是&秦失其鹿&不做,&先得者为王&却还时机未到,只会成为众矢之的。这只是曹操巧智深藏的一个步骤而已。
   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曹操被策封为魏王,加九锡。这时,关于曹操有&不逊之志&的议论又风行起来,曹操于是又写了诗作《短歌行》。诗中赞美了周 文王、、等历史人物,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自己虽然被封为魏公,加九锡,地位显赫,但仍要谨守臣节,遵奉汉室,决不会做出危害汉室的事情来。 这篇诗作的用意同《让县自明本志令》完全一样。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曹操在的配合下,取得襄樊大捷之后,孙权给曹操上 书,劝曹操称帝,自己情愿称臣。曹操读罢来信,将信出示群臣,说:&这小子竟想让我蹲在火炉上挨拷啊&汉朝属火德,故这里以火炉比汉朝。曹操认为他如果以 魏代汉,必招致各方面反对,就像在火炉上挨拷一样。曹操说这句话一来是揭露孙权的真实用心,二来也是试探一下群臣的态度。群臣对曹操的用意自是心领神会, 纷纷上表劝进,认为如今汉献帝只剩一个空名号,&尺土一民,皆非汉有&,以魏代汉,正是其时。曹操听了大家的建议后,冷静地说:&若天命在吾,吾为文王 矣!&
  曹操这句话,实际上已表明了他长期隐藏在心中的代汉意图,只不过这最后一个步骤不是由他本人完成,而是像当年给周武王奠定基业那样,积极创造条件,让自己的儿子去做皇帝。
  曹操不称帝,是基于以下几个考虑:
  第一,孙权劝他称帝,貌似恭顺,实际是在使坏。这样就会使曹操受到拥汉派的反对而陷入内乱,魏对吴就不能构成威胁,吴可以全力对蜀。曹操当然不会上孙权的当。
  第二,曹操当时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增加攻击他的口实,使他在政治上陷入被动。曹操自当上魏公、魏王之后,内部频发叛乱,就很说明问题。因此,留着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很大的作用。
  第三,至少从建安十五年(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无代汉自立之心,言辞恳切,说了这十来年,现在如果突然变卦,则晚节不保,不如一如既往,将戏演到底。
  第四,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实权,并不看重虚名。他后来虽被人扣上了&篡逆&&贰臣&的帽子,但他毕竟终身未改汉臣身份。他对汉室绝无忠心,但毕竟未行谋篡之事。
夏商周 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114网址导航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